《醫述》~ 卷七·雜證匯參 (11)
卷七·雜證匯參 (11)
1. 飲食
選案
吳成章弟,八歲,發熱悶亂,大便不通,醫作感證治。予曰:此得之傷食,因發散太過,遂成虛熱,風藥燥血,故不便耳。先用六味湯加蓯蓉,下黑矢十數枚;後用補中益氣湯,諸證悉除。此傷食妄投發散,血燥腸枯,所傷之食愈秘而不出也。(高鼓峰)
一人病停食,醫投消導藥,將食逼墜少腹,其痛異常,便終不出,坐則一囊墜下,臥則倒入腹中,脈沉遲細,唇舌灰白,用補中益氣湯加薑、桂,便出痛愈。○一兒發熱七晝夜不退,昏睡不食,幼科看過,總不退熱,慮其動驚。
余視其兒,目閉頰紅,唇紫舌黃,腹硬拒按,此火邪由食遏而成,清之則食不化,表之徒傷元氣,方用厚朴、枳殼、山楂、麥芽、草果、大黃,服藥二時,大解三次,熱退臥安,早起即索飲食,嬉戲如常。(吳天士)
白話文:
飲食
吳成章的弟弟,八歲,發燒、煩躁不安,大便不通暢。醫生當作感冒來治療。我說:「這是因為吃太多東西消化不良造成的。又因為發散藥用得太過,反而變成虛熱。風藥太燥熱,導致血液乾枯,所以才會大便不通。」我先用六味湯加上肉蓯蓉,讓他拉出十幾次黑色糞便;之後用補中益氣湯,所有的症狀都消除了。這就是因為飲食過量,又亂用發散藥,導致血液乾枯、腸道乾燥,沒有消化的食物反而更加阻塞無法排出。(高鼓峰)
有個人因為食物積滯而生病,醫生用消食導滯的藥物,結果食物反而被逼到肚子下方,痛得非常厲害,大便也拉不出來。坐著的時候,會有一團東西往下墜;躺下時,那團東西又縮回腹中。他的脈象沉遲細弱,嘴唇和舌頭呈現灰白色。我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薑和桂枝,讓他順利排出大便,疼痛也好了。
有個小孩發燒連續七天不退,昏睡不醒、不吃東西。小兒科醫生看過,都沒能退燒,懷疑是受到驚嚇。我看這個小孩,發現他眼睛閉著、臉頰發紅,嘴唇發紫、舌苔黃,肚子硬硬的、不讓人按。這是火熱邪氣被食物阻塞所造成的。如果用清熱的藥,食物無法消化;用發散的藥,又會傷害元氣。我開了厚朴、枳殼、山楂、麥芽、草果、大黃這些藥。服藥兩個小時後,他大便三次,退燒後就安穩地睡著了。隔天早上就吵著要吃飯,又像平常一樣活蹦亂跳了。(吳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