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六·雜證匯參 (37)
卷六·雜證匯參 (37)
1. 血證
(羅赤誠)
人有足上毛孔標血如線,流而不止即死,急以熱醋三升,以足浸之;用人參一兩,當歸三兩,穿山甲一片炒末,參歸湯調服。此證乃酒色不禁所致,方書不載,此方神效。臍中出血,亦是奇證,用六味湯加骨碎補飲之即愈。齒血亦以此方投治。蓋臍、齒俱是腎經之位,出血皆是腎火外越,六味湯滋其水,則火自息;骨碎補專補骨中之漏也。○舌血如泉者,乃心火旺極,血不藏也。
用六味湯加槐花。○七孔流血者,亦腎經虛熱也。用六味湯加麥冬、五味子、骨碎補。(《石室秘錄》)
脈候
安臥脈盛,謂之脫血。(《素問》)
病人面無血色,無寒熱,脈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金匱》)
脈得諸濡弱為亡血,芤為失血,澀為少血,牢為蓄血。沉、弱、滑、小者生,實、大、弦、牢者死,關尺之脈弦細如循刀刃者死。(《證治匯補》)
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身涼脈靜者易治。(李東垣)
選案
劉公遠性愛爆炙,又因心境不舒,淘飲燒酒,脾胃受傷,土中火發。始但盜汗怔忡,心包合併為眚,久則水竭金衰,皮毛孔竅時出紅汗,染衣皆赤,傳為怪證。予謂:此脾胃陰血與離宮火液相化,隨氣運行,達於腠理,與吐血無異。與加減清心蓮子飲,一劑止,三劑痊。○李康候久耽聲色,頭眩屢日,忽發叢中滴血不已,醫疑怪證,辭去。
予謂:此腎水枯竭,相火無制,合五臟虛火相煽,而炎於高巔,何怪之有?與六味湯加車前、牛膝、血餘,一劑而止。○一婦忿怒莫泄,乾嘔不已,口中努出血疱,自早至午長如碗大,遮滿口外,呼吸不通,諸醫無措。予令煎黃連濃汁,井中浸冷蘸塗,飯頃小去大半,再入海石少許同煎,徐塗徐咽,消歸無有。此心火暴激之病也。
易用消遙散加丹皮、茱萸、炒黃連立愈。(程華仲)
一婦腳肚作癢,爬之,毛孔內鮮血一線流出,直射四、五尺遠,樽盛盈樽,碗盛盈碗,昏暈仆地。余曰:此血箭也。令將百草霜厚敷患處,以布縛住,與補中益氣湯加黃連、生地、白芍灌下,人事漸蘇,血止,再劑而愈。(周禹載)
白話文:
血證
有人的腳上毛孔會像噴射一樣流血,如果止不住就會死亡。遇到這種情況,要趕快用熱醋三升浸泡雙腳;同時服用以人參一兩、當歸三兩、炒過的穿山甲粉末一片,用人參當歸湯調和服用。這種病是因為過度飲酒和沉迷女色造成的,一般醫書沒有記載,這個方法非常有效。
肚臍出血也是一種奇怪的病症,用六味湯加上骨碎補一起服用就能治好。牙齦出血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因為肚臍和牙齦都是腎經所主的位置,出血都是因為腎火太旺而外洩,六味湯能夠滋補腎水,火自然就熄滅了;骨碎補則專門補足骨頭中的漏失。舌頭出血像泉水一樣湧出來,是因為心火太旺,血液無法藏於體內。可以用六味湯加上槐花來治療。七孔流血也是因為腎經虛弱產生虛熱,可以使用六味湯加上麥冬、五味子和骨碎補來治療。
脈象
病人安靜躺著的時候脈搏卻很強盛,代表正在大量失血。病人臉色蒼白,沒有發冷發熱的症狀,脈搏沉而弦的,是鼻出血;脈搏浮而虛弱,手按下去幾乎摸不到的,是下部出血;如果又煩躁又咳嗽,一定是吐血。
脈象呈現濡弱代表失血過多,芤脈代表正在失血,澀脈代表血量不足,牢脈代表體內有積血。脈象呈現沉、弱、滑、小是好轉的徵兆,脈象呈現實、大、弦、牢是危險的徵兆。關脈和尺脈呈現又細又弦,好像摸到刀刃一樣的,就會死亡。
各種出血症狀,如果身體發熱、脈搏強大,就很難治療;如果身體清涼、脈搏平穩,就比較容易治療。
案例
劉公遠喜歡吃燒烤,又因為心情不好,常喝烈酒,導致脾胃受損,體內火氣旺盛。一開始只是盜汗和心悸,後來心包也出了問題,久而久之,體內津液耗盡,皮膚毛孔時常流出紅色汗液,把衣服都染紅了,被認為是奇怪的病症。我認為,這是脾胃的陰血和心火相結合,隨著氣運行到皮膚表面,和吐血沒有差別。使用加減清心蓮子飲,一副藥就止住了,三副藥就痊癒了。
李康候長期沉迷於聲色場所,經常頭暈,突然頭頂開始不斷滴血,醫生認為是怪病,都辭職了。我認為,這是腎水枯竭,相火失去控制,加上五臟虛火互相煽動,火氣上衝到頭頂,有什麼奇怪的?使用六味湯加上車前子、牛膝、血餘炭,一副藥就止住了。
一位婦人因為憤怒無法發洩,一直乾嘔,嘴裡長出像水泡一樣的血泡,從早上到中午長得像碗一樣大,遮住了整個嘴巴,呼吸都困難,醫生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讓人用濃黃連汁煎好,放在井水裡冰鎮後塗在血泡上,很快就消了大半,再加入少許海石一起煎煮,慢慢塗抹慢慢吞嚥,血泡就完全消失了。這是因為心火過於旺盛造成的。換用逍遙散加上丹皮、茱萸、炒黃連,立刻就痊癒了。
一位婦人腳肚子發癢,抓撓之後,毛孔裡竟然像箭一樣射出鮮血,可以射到四五尺遠,用容器接都可以裝滿,病人因此昏倒在地。我說:「這是血箭。」讓人把百草霜厚厚地敷在患處,用布包紮好,再灌下補中益氣湯加上黃連、生地、白芍,病人漸漸清醒,血也止住了,再服用一副藥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