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四·傷寒析疑 (9)
卷四·傷寒析疑 (9)
1. 闕疑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按:太陽病在表,未曾解表而攻裡,可謂虛矣。況所得之脈皆浮而動數,今復誤下,動數變遲矣;又曰胃中空虛,又曰短氣煩躁,虛之甚矣。借曰陽氣內陷,心下因硬,而可迅攻之乎?豈陷胸之力反緩於承氣,一下再下,可不畏其重虛乎?且《經》明曰:結胸脈浮大者,不可下,下者死。又曰:結胸證悉具,煩躁者死。
白話文:
太陽病,脈搏浮動且頻率快,浮代表風邪,頻率快代表熱象,動則代表疼痛,頻率快還可能代表虛弱;症狀包括頭痛、發熱,微微出汗,但反而怕冷,表示表症尚未解除。如果醫者反其道而行,使用下法(即通便藥物)治療,脈搏原本快速變得緩慢,可能造成膈肌內部有抵抗疼痛的情況,胃中空虛,外來的氣體影響到膈肌,導致呼吸困難、焦躁不安,心中感到煩悶。若陽氣進入體內,心下部位變得堅硬,這就形成了結胸,應使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總結來說,當太陽病在表層,如果未先解決表層症狀而去攻擊內部(即下法),這就是一種虛弱的做法。加上脈搏表現為浮動且頻率快,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脈搏會變得緩慢,同時胃部會變得空虛,體內的氣體會影響到膈肌,引發呼吸困難和焦躁。陽氣進入體內,心下部位變得堅硬,形成結胸,此時應使用大陷胸湯進行治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結胸的脈搏如果浮大,就不應該使用下法,否則可能會導致死亡。若結胸的症狀都存在,並且伴有煩躁的情況,那麼情況就很危急。
今曰脈浮,又曰煩躁,大陷胸果可用乎?(朱丹溪)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按:太陽病已重發汗,表則虛矣。若復下之,里又虛矣。不大便五六日,可見津液之耗矣。雖有硬痛,而可以迅攻之乎?若曰潮熱於申酉系陽明,屬調胃承氣證,既又曰少有潮熱,猶可疑待之間,將無他法以緩取之乎?(朱丹溪)
結胸證,仲景治用大陷胸湯。余見惟傷寒本病,不因誤下,而實邪傳裡,心下硬滿,痛連少腹,手不可近,或燥渴譫語,便硬,脈實者所宜也。其餘太、少表邪未解,下早而致者,表邪猶在,再用陷胸,是一誤再誤,誠所未敢。不若以痞滿門諸法酌而施之。(張景岳)
白話文:
今天脈象浮現,又說煩躁,大陷胸湯能使用嗎?(朱丹溪)
太陽病,已經過度發汗,表層變得虛弱。如果再進行下藥,內部也會變得虛弱。如果五六天沒有排便,這說明體液已經大量消耗。即使有堅硬疼痛,是否可以迅速攻擊?如果說傍晚時分出現的潮熱是屬於陽明經,符合調胃承氣證,但又說只是有些許潮熱,還是存疑的,是否有其他方法來緩慢治療呢?(朱丹溪)
結胸症狀,張仲景用大陷胸湯來治療。我見到的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傷寒的基本疾病,不是因為錯誤下藥,而是真正的邪氣進入內部,心下部硬滿,疼痛連及少腹,手碰觸都不可以,或者乾燥口渴、胡言亂語、大便困難,脈搏強實的人適合這種治療。對於其他太陽、少陽表層邪氣尚未解除,過早使用陷胸湯的情況,表層邪氣仍然存在,再次使用陷胸湯等於是錯誤再犯,我並不敢輕易這樣做。不如使用胃腸滿脹症狀的各類方法來酌情治療。(張景嶽)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有厥陰中風欲愈脈,則應有未愈證。夫以風木之臟,值風木主氣時,復中於風,則變端必有更甚於他經者,不得一焉,不能無闕文之憾。○仲景分別六經,各經俱有中風、傷寒脈證治法。叔和時,《太陽篇》存者多而失者少,他經存者少而失者多;《陽明篇》尚有中風脈證二條,少陽經只證一條,而不及脈;三陰但有中風欲愈脈,俱無中風脈證。以《傷寒論》為全書,不亦疏乎?(柯韻伯)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熱被劫不能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太陽病二日反躁云云。
白話文:
厥陰中風,脈象輕微且浮動,表示病情可能正在好轉;如果脈象不顯現浮動,則可能表示病情尚未好轉。
在厥陰中風想要好轉的情況下,應該會出現未好轉的症狀。由於風木之類的臟器,在風木主氣的時候遭受風邪侵襲,其變化往往比其他經絡更為嚴重,難免會有遺漏的症狀。仲景先生分別對六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每經都有中風和傷寒的脈象及治療方法。叔和時期,《太陽篇》保留的內容較多,缺失的較少,其他經絡保留的內容較少,缺失的卻很多。《陽明篇》還保留著中風脈象及症狀的兩條,少陽經只有症狀的一條,而沒有脈象的描述;三陰經只有中風想要好轉的脈象,卻沒有中風的脈象及症狀。將《傷寒論》作為全書,顯然有些疏忽。
病情在陽明經,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然而如果反用冷水噴灑或者灌入,那麼熱邪就被困住無法排出,病情反而會更加嚴重,皮膚上會出現粟狀突起,病人想要喝水,卻又不感到口渴。這種情況下可以服用「文蛤散」;如果不見好轉,可以服用「五苓散」。如果身體發熱、皮膚上出現粟狀突起的情況持續不退,並且想要覆蓋衣物,如果再用水噴灑或清洗,反而會使熱邪被阻隔無法排出,應該出汗卻不出汗就會更加煩躁。假設已經出汗了,但是肚子仍然疼痛,可以服用芍藥三兩,按照之前的治療方法。這段文字描述的是太陽病的第二日,表現出反常焦躁的狀況。
(見《會通》)○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傷寒發熱,嗇嗇惡寒云云。
○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云云。(俱見《錯簡》)○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白話文:
(參照《會通》)
-
在使用藥物治療後,如果再次發汗,白天會感到焦慮和失眠,但到了晚上就會平靜,沒有嘔吐和口渴的情況,若沒有表徵,脈搏微弱,身體沒有過高的熱度,應使用「乾薑附子湯」來進行治療。
-
若使用發汗法或排便法後,病情仍然沒有改善,並感到焦慮時,應該使用「茯苓四逆湯」進行治療。
-
遭受風寒導致的傷寒症狀,腹部脹滿且有異常語音,寸口脈象為浮緊,表示肝氣過旺影響到脾氣,這種情況被稱為「縱」,可以針灸期門穴進行治療。
-
若是風寒引起的傷寒發熱,伴有畏寒感等症狀。
-
患者若沒有內外症狀,發熱持續七至八天,具體情況需詳加觀察。
-
脈象表現為浮芤,浮代表陽氣,芤代表陰氣,兩者相互作用,會使胃氣產生熱度,陽氣可能衰竭。
-
若是陽明病卻沒有出汗而尿量正常,經過兩三天後出現嘔吐和咳嗽,當出現手腳發冷的情況時,患者可能會感到頭痛;若沒有咳嗽、嘔吐,手腳沒有發冷,則頭不會感到疼痛。
-
若是陽明病,只感到頭暈,不畏寒,能夠進食,並且咳嗽,該患者的咽喉必定會疼痛;若不咳嗽,則咽喉不會疼痛。
○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問曰證象陽旦云云。(見《問難》)○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云云。(見《方考》)○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白話文:
一、少陰病,表現為嘔吐腹瀉,四肢逆冷,煩躁有生命危險時,應使用吳茱萸湯來治療。
二、傷寒症狀中脈搏浮現,自行出汗,尿頻,心中煩躁,輕微畏寒,腳部抽筋緊繃,若誤以為需要服用桂枝湯來攻擊表皮,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這樣會導致患者昏厥。如果咽喉乾燥,煩躁反胃時,可以給予甘草乾薑湯來恢復患者陽氣。若昏厥情況改善,腳部回暖後,再服用芍藥甘草湯,腳部就會恢復正常。若胃氣不和,出現妄言的情況,可以少量給予調胃承氣湯。
三、若再次過度出汗或使用針灸,則需使用四逆湯來治療。
四、關於診斷疑問,請參閱《問難》。
五、傷寒症狀持續六至七天後,進行大量排便後,脈搏變得沈緩,四肢冰冷時,請參閱《方考》。
六、傷寒症狀持續八至九天後,進行排便後,胸部感到滿悶,煩躁不安,小便不順暢,妄言,全身沈重,無法翻身時,應使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七、微數之脈,慎防使用艾灸,因灸火可能引發煩躁反胃,加重虛弱,導致實質物質外散,血液在脈管中散失,即使灸火微弱,其力量足以深入組織傷害骨頭,損傷筋絡,血液難以恢復。
八、脈搏浮現時,應使用發汗法來治療,但若使用火灸,疾病沒有出口,反而使病情加重,從腰部以下,必定加重癥狀,形成火逆之症。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云云。(《見問難》)○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厥而脈緊,不可發汗,發汗則聲亂,咽嘶舌萎,聲不得前。○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飢煩,晬時而發,其形似瘧,有寒無熱,虛而寒慄,咳而發汗,蜷而苦滿,腹中復堅。
白話文:
○ 傷寒脈象浮起,醫生用火攻強行治療,雲雲。 ○ 溼氣病使用下法,額頭上出現出汗、輕微喘息、小便通暢的情況,表示病情加重,預示死亡;如果腹瀉持續不止,同樣預示死亡。 ○ 太陽中暑時,身體發熱疼痛沈重,脈象微弱,這是夏天接觸冷水導致水液滯留皮膚的結果。 ○ 脈象濡弱,弱象出現在關部,濡象出現在頭頂,微象出現在上部,澀象出現在下部。微象表示陽氣不足,澀象表示沒有血液,陽氣反而微弱,中風後出汗,卻反而煩躁不安;澀象表示沒有血液,有寒氣且厥逆,用微弱的陽氣發汗,煩躁難以入睡。 ○ 脈象濡弱,弱象出現在關部,濡象出現在頭頂;弦象出現在上部,微象出現在下部;弦象代表陽氣過盛,微象代表陰寒;上部實而下部虛,患者想要得到溫暖;微弦象表示虛症,不能發汗,發汗則會導致身體發冷,無法自行恢復。 ○ 發生厥逆且脈象緊張,不能發汗,發汗會導致聲音混亂,咽喉嘶啞,舌頭萎縮,聲音無法發出。 ○ 咳嗽症狀嚴重,頻繁吐出涎沫,咽喉必定乾燥,小便不利,心中感到飢餓和煩躁,每隔一段時間發作,外形類似瘧疾,只有寒氣沒有熱氣,身體虛弱且感到寒冷,咳嗽後發汗,蜷縮並感到苦悶,腹部再次變得堅硬。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蜷;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浮為虛,數為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慄。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漓,少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脈濡而緊,濡則衛氣微,緊則營中寒。
白話文: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蜷;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
若脈象濡軟,但強弱的位置反常,強弱應在關部卻反在頭部,濡軟應在頭部卻反在腳部;若微弱之脈現於上部,澀脈現於下部;微弱表示陽氣不足,澀脈則表示血液缺乏;陽氣若反常微弱,可能是中風出汗後導致的焦躁不安;澀脈表示缺乏血液,會出現厥逆和寒冷的症狀;若陽氣微弱不允許使用下法治療,否則會導致心下部位出現痞硬的症狀。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若脈象濡軟,強弱的位置反常,強弱應在關部卻反在頭部,濡軟應在頭部卻反在腳部;弦脈現於上部,微脈現於下部;弦脈表示陽氣的運行,微脈表示陰寒;上部實質而下部虛弱,患者可能希望得到溫暖;微弦脈表示虛弱,對於虛弱的患者不能使用下法治療。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顛;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浮為虛,數為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慄。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灕,少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
若脈象濡軟,強弱的位置反常,強弱應在關部卻反在頭部,濡軟應在頭部卻反在腳部;浮脈現於上部,數脈現於下部;浮脈表示陽氣虛弱,數脈表示血液缺乏;浮脈表示虛弱,數脈表示熱性;浮脈表示虛弱,自汗而出且畏寒;數脈表示疼痛,伴有震顫和戰慄。微弱之脈在關部,胸下有緊張感,喘息而無法正常呼吸,呼吸中間,疼痛在於兩側肋部,震顫和寒氣相互作用,形態似瘧疾,醫生若誤用下法治療,會導致脈象數而發熱,行為失常,看到鬼魂,心下部位痞硬,小便頻瀉,少腹極度堅硬,小便時尿血。
【脈濡而緊,濡則衛氣微,緊則營中寒。】
若脈象濡軟伴緊繃,濡軟表示衛氣微弱,緊繃表示營氣中寒。
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營緊胃氣冷,微嘔心內煩。醫為有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竭,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技巧無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熱因時罷,慄慄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巔。體惕而又振,小便為微難。
寒氣因水發,清穀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亦而難,胞中當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營竭血盡,干煩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陽去有期,必下如汙泥而死。
白話文:
陽氣微弱,衛護中風,發熱但有畏寒。營氣緊繃,胃氣寒冷,輕微嘔吐,心中煩躁。醫生誤判為高熱,用解肌法發汗。結果導致陽氣消失,虛懸焦躁不安,心下苦澀堅硬。表裡兩面都變得虛弱,突然感到頭暈。外感熱邪困擾皮膚,心情沈重,無法入眠。未察覺胃氣寒冷,緊繃寒氣影響關元穴。無法進行治療,只能用清水淋浴。外感熱邪隨時間減退,身體開始發抖,發冷。加厚被子覆蓋,但汗出且頭暈。身體抽搐再次出現,小便變得困難。
寒氣由水引起,飲食清淡也難以消化。嘔吐轉化為腸道排空,身體翻來覆去無法安穩。四肢微微逆冷,身體冷卻但心中煩躁。遲疑著要從後面救援,怎麼可能再追回?脈象浮大,浮代表氣體充盈,大代表血氣虛弱;血氣虛弱表示陰液不足,孤立的陽氣獨自下降到陰部,小便應該困難,胞中應該虛弱;現如今反而小便暢通,大量出汗,根據理論應該是衛護功能微弱;現在反而更強壯,津液四散,營養耗盡,乾燥使人無法入睡,血質稀薄,肌肉消瘦,成為急性失水;醫生再次使用毒藥攻擊胃部,這進一步加重了虛弱狀態。客在陽氣離去有期限,必定像污泥般死亡。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若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醫復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便清穀,熱多便膿血;若熏之則身發黃;若熨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若小便難者為危殆。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云云。(見《脫佚》)○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白話文:
○ 傷寒,脈象陰陽都緊,有惡寒發熱的症狀,則脈象可能要進入厥逆的狀態。厥逆時脈象最初大,逐漸變小,再來又漸漸變大,這是它的特徵。出現這種情況,會有惡寒的症狀,嚴重時可能會有微汗或咽喉疼痛。如果熱多的話,眼紅脈絡多,視力會受影響;如果醫生再次施治不當,咽喉就會受傷;如果再用下法治療,可能會導致雙目閉合,寒多則腹瀉,熱多則腹痛帶血;如果用熱敷治療,則會引發皮膚髮黃;如果用熱熨治療,則會導致喉嚨乾燥。如果小便通暢,可以救治;如果小便困難,病情就危險了。
○ 傷寒發熱,口中呼出大量熱氣(見《脫佚》)。
○ 輕微時會咳嗽,咳嗽時會吐痰,使用瀉法後咳嗽停止但腹瀉不停;腹瀉不停,胸部會有蟲蛀的感覺,吃粥後反而會嘔吐出來,小便不通暢,兩側肋骨緊張,呼吸困難,頸部和背部相連,手臂失去感覺,非常寒冷,反而出汗,身體冰冷如冰,視力模糊,言語不斷,食慾旺盛,這稱爲消化不良。即使想說話,舌頭卻無法向前伸展。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臟,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必煩,利不止。○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衄。○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強下之故也。
設脈浮革,因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
仲景《傷寒論》,篇篇可法。但成於漢末,傳寫多訛,錯簡亦復不少,如論中下利、嘔逆,用十棗湯峻劑攻之;陽重衄血,以麻黃湯發之;發汗病解,反惡寒,病解之中多一不字;心下痞,按之濡,濡字之上,少一不字之類。諸家遵經註解,不得不穿鑿附會,致令千古不可多得之書,不能傳信於世,良可惜也。
白話文: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臟,故邪氣浮之與皮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必煩,利不止。
若脈象頻數,長時間不停止,一旦停止,邪氣就容易凝結,正氣無法恢復,正氣反而在內臟積聚,因此邪氣會浮現到皮膚和毛髮間。脈數的人不能使用下藥,如果使用下藥必定會感到煩躁,且排便不會停止。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出,發汗則不識人;燻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衄。
如果傷寒發燒,頭痛有輕微的汗水,發汗後會神志不清;蒸氣燻蒸會導致呼吸急促,小便困難,腹部脹滿;使用下藥後會感到呼吸困難,小便困難,頭痛背痛;再加上溫針治療,可能會引起鼻出血。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強下之故也。
如果下痢時脈象洪大,這表示體內虛弱,是因為過度下藥造成的。
設脈浮革,因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
如果脈象浮動且腸鳴聲響,適合使用當歸四逆湯來調理。
仲景《傷寒論》,篇篇可法。但成於漢末,傳寫多訛,錯簡亦復不少,如論中下利、嘔逆,用十棗湯峻劑攻之;陽重衄血,以麻黃湯發之;發汗病解,反惡寒,病解之中多一不字;心下痞,按之濡,濡字之上,少一不字之類。
《傷寒論》是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每一章節都有其道理可以遵循。然而,由於傳抄過程中的錯誤和篇章的錯亂,其中有些地方存在誤解,例如關於下痢、嘔吐的治療使用了過強的十棗湯;陽性症狀嚴重的出血,使用了發汗的麻黃湯;發汗後病情已經好轉,反而出現畏寒的情況,文中多出一個「不」字;心下部位按壓有軟感,「軟」字前應該少一個「不」字等類似問題。各家學者在註解原典時,不得不對文本進行詮釋和附會,使得這部千古難得的醫學鉅著無法在世間廣為傳播,實在讓人遺憾。
以上是根據原文的直譯,可能在某些表述上與現代醫學觀念有所出入,請注意。
今加正誤,一一列明,每條凡小字旁上者,原文也;旁下者,改正之文也;居中者,原文所有。或移上,或移下,或他處移入,及原文所無而補之者也。字上加口,刪去者也。尤有整節舛謬者,三十五條,證不與脈符,藥不與病合,雖有是方,世無其病,即有其病,雖用是藥,承訛襲謬,無濟實用。
然其中尚有可採之句,所以各篇不動《經》文,強加註釋,復錄原文附於卷末,以志闕疑雲。(《醫宗金鑑》)
《可不可》諸篇,謂為醫聖原文,有數可疑:原文言簡而意該,斯則辭多而仍意未盡,一也;故作趁韻語句,且有似五言詩者,六經論中,無此體裁,二也,可不可之故,有引六經中原文者,有云已見《傷寒論》某篇中者,不相畫一,三也;多用反字,卻無反意,如雲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之類,豈濡宜在關而弱宜在巔耶?在巔二字,亦醫聖言,脈所未見,四也;諸可下內,概用大承氣,醫聖言下之多有不出方者,蓋自大柴胡、調胃、大、小三承氣、陷胸、瀉心、抵當等法,皆言下也,今可下不可下,但言下大便,已覺其義不備,況下大便,亦非一大承氣可該,並不詳晰,何須專論,五也;至於諸注,大約傅會成文,其說可稍通順,若加攻駁,則不勝齟齬,焉能起九原之人而問之乎?六也;方注摘冗長者六段,以為倫類不清,不為立注,以愚觀之,此倫類不清四字,可該四篇全義,七也;可吐、可汗、可下大法定時令,猶是作例故智,更為膠柱鼓瑟,八也。(魏荔彤)
白話文:
現在要修正錯誤,每一條都分別列出:小字旁邊的是原本的文字;旁邊下面的是修正後的文字;居中的則是原本文字所包含的。這些可能移動到其他位置,或者補充原本所沒有的部分。在文字上方加上口字表示刪去的部分。還有一些整段的錯誤,總共有三十五條,證明它們與脈象不符,藥物與疾病不相匹配,即使有這種方法,世上也沒有這種病,即使有這種病,即使使用這種藥物,承襲錯誤和謬誤,對實際使用毫無幫助。
然而,在這些之中,仍然有一些可以採用的句子,因此各篇並未動搖《經》文,強行添加註釋,並且再錄下原文附在卷末,以此記載存在的疑惑。(《醫宗金鑑》)
《可不可以》各篇,被認為是醫聖原文,有幾個值得懷疑的地方:原文言簡意賅,但詞語多反而意涵未盡,這是第一點;故意製造押韻的語句,而且有類似五言詩的形式,但在六經論中並無這種形式,這是第二點;有些「可」字下的內容,普遍使用大承氣湯,醫聖曾提到下藥的多有不包括在方子中,從大柴胡、調胃、大、小三承氣、陷胸、瀉心、抵當等法,都提到下藥,現今的「可」字下與「不可」字下,只說下大便,已經覺得其義涵不夠完整,更不用說下大便,也不能僅由大承氣湯涵蓋,這並不明確詳細,何必單獨論述,這是第三點;至於各個註解,大致上是根據其他文獻編纂而成的文本,雖然說法可以稍微通順,但如果加以批評,則會變得難以理解,又怎能讓已逝之人起死回生來質疑呢?這是第四點;方注摘取冗長的部分共六段,認為分類不清,不為其設立注釋,以我的觀點看來,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四篇全文的意義,這是第五點;「可吐、可汗、可下」定義了治療時間,這就像做了一個例子,反而像是膠柱鼓瑟,這是第六點;方注摘錄冗長的內容六段,認為分類不清,不為其設立注釋,以我的觀點看來,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四篇全文的意義,這是第七點;「可吐、可汗、可下」定義了治療時間,這就像做了一個例子,反而像是膠柱鼓瑟,這是第八點。(魏荔彤)
叔和之增入者,《辨脈》、《平脈》,與《可汗》、《可下》等篇而已。其六經等篇,必非叔和所能讚辭也。但厥陰經中,下利嘔噦諸條,卻是叔和因其有厥逆而附,遂並無厥逆而同類者,亦附之耳。(《溯洄集》)
六淫首重傷寒,《素問》雖啟其端,未窮其旨,後漢張仲景著《傷寒論》,闡其底蘊,詳其治法,誠醫林之寶筏。第其書文詞古奧,且流傳日久,既多散亡,而王叔和之編,林億之校,成無己之注,復多乖舛,致使學者門徑難窺,讀之懵懂,賴有後起英賢,各具巨眼,一一為之訂證。惜乎希珍散見,未能羅列一區,難於泛覽。
不辭冒昧,謹將諸家註釋細加尋繹,凡《論》中所有倒序、錯簡、傳誤、脫佚、衍文、字訛及注謬、方乖,經前賢拈出,補移刪改,辨正考訂,與夫會通、問難、闕疑者,謹錄若干條,分為十一篇,匯成一卷,讀者庶可觸目瞭然耳。
白話文:
叔和所增加的部分,包括了《辨脈》、《平脈》等篇章,以及《可汗》、《可下》等類別,然而《六經》等篇章,必定不是叔和能夠評價的範圍。但《厥陰經》中的關於下痢、嘔吐的條目,叔和是因為注意到其中的逆氣現象而添加,因此即使沒有逆氣的症狀,只要屬同一類型的,也會被他加入。
六種外邪首先以傷寒為首,《素問》雖已開啟了對此的研究,但尚未深入探討其本質。後漢張仲景撰寫了《傷寒論》,深入解析了傷寒的原理,詳細闡述了治療方法,確是醫學界的寶藏。然而,這本書的文詞古老深奧,加上久遠的傳播過程中,導致了不少文字的遺失、誤解或誤記,王叔和的編輯、林億的校訂、成無己的註解,也多有錯誤。這使得學習者難以理解,閱讀時常感困惑。幸好有後世的才華橫溢之士,各自具有獨到的見解,一一對此書進行了校正、證實。
可惜的是,這些校正的成果零星分散,未能集中整理,讓人難以全面瀏覽。我不願因冒昧而有所顧慮,謹慎地蒐集各家的注釋,仔細分析《論》中的問題,包括倒序、錯簡、傳誤、脫佚、衍文、字訛及注謬、方乖等問題。經過前賢的修正,我整理了數條,共計十一篇,匯集成一卷,讓讀者能夠一目瞭然。
○或問相傳《素問》非出軒岐,乃戰國時人所撰,依託其名,而《傷寒論》義理,比《素問》反深,其訛錯反多者,何也?予曰:悉乎哉問也!曩聞老醫方星岩云:《傷寒論》非仲景自作之書,乃伊尹之言,而祖述之也。故其書較《素問》尤為古奧,洵非漢文所有,且自序與本論詞氣亦復各別,其出兩手可知矣。
按伊尹原著有《湯液》,仲景自序中已有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之語,又考皇甫謐云: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由此觀之,方氏之言,當有所本,姑附記之,以質明哲。後學程文囿識。
白話文:
有人問道,《素問》這本書並非黃帝和岐伯所著,而是戰國時期的人偽託他們的名字所寫。而《傷寒論》的理論深度比《素問》更深,但錯誤卻更多,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說:你問得真詳細啊!過去聽到老醫師方星巖說,《傷寒論》並不是張仲景自己寫的書,而是伊尹的話,張仲景只是引用和繼承了伊尹的理論。所以,《傷寒論》的理論比《素問》更古老深奧,確實不是漢代的文字所能表現的。而且,《傷寒論》的序言和正文的風格也各不相同,這說明它是由不同的人撰寫的。
根據伊尹的原著作有《湯液》,張仲景在自序中已經提到了他努力學習古人的教誨,廣泛蒐集眾人的醫方。再者,根據皇甫謐的說法,張仲景擴展了《伊尹湯液》成為數十卷,使用時經常有效。從這些信息來看,方星巖的說法應該是有根據的,姑且記錄下來,以供賢達之士評論。後學程文囿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