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四·傷寒析疑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傷寒析疑 (4)

1. 衍文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動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

按: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動至名曰結陰也數語,文義不順。且前論促結之脈已明,衍文也,當刪之。(《醫宗金鑑》)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復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

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血亡也。

按:又脈冷遲澀,故知血亡也二句,與上文義不屬。衍文也,當刪之。(《醫宗金鑑》)

寸口脈浮大,而醫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必𩜺。

按:令汗大出四字,當是衍文,宜刪之。(《醫宗金鑑》)

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風為熱,虛為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也。

按:數為虛之虛字,應是熱字。風為熱,虛為寒二句,應是衍文。風虛相搏之虛字,亦應是熱字,當改之、刪之。(《醫宗金鑑》)

脈陰陽俱緊,主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入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按:緊去入安之入字,當是人字。人安謂不吐利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二句,與上下文義不屬,應是衍文,當改之、刪之。(《醫宗金鑑》)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鮮薄硬。陰陽相抱,營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

按:鮮薄硬三字不成句,應是衍文,當刪之。(《醫宗金鑑》)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

按:必吐、下不止之下字,衍文也,當刪之。(《醫宗金鑑》)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按:數則為虛句,衍文也,當刪之。(《醫宗金鑑》)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按:禹餘糧丸為澀痢之藥,與此證不合。與禹餘糧丸五字,衍文也,當刪之。(《醫宗金鑑》)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按:發汗病不解之不字,衍文也。發汗病不解,則當惡寒,何謂反惡寒?病解惡寒,始可謂虛,當刪之。(《醫宗金鑑》)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條中有冗句者刪之。如桂枝證云: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須解外則愈。何等直捷。在外下更加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等句,要知此等繁音不是漢人之筆,如病常自汗出條,亦從刪例。(柯韻伯)

病常自汗出者,營氣和,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此段舊本多衍文,今刪正。(吳遵程)

傷寒所致太陽病,痙、濕、暍,此三種宜應別論。

按:傷寒所致四字,甚無所謂,當刪之。(《醫宗金鑑》)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按:反惡寒之反字,衍文也。剛痙證應惡寒,非反也。(《醫宗金鑑》)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按:食谷者噦四字,衍文也。食谷嘔者有之,從無食谷噦者之證,當刪之。(《醫宗金鑑》)

下利瘥後,至其年月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條世本有宜大承氣湯五字,衍文也。詳未盡之邪,可以留伏經年而發,必系寒邪,寒邪惟可備急丸溫下,不應大承氣寒下也。設屬熱邪,必無經年久伏之理。(《傷寒纘論》)

此段成注亦就時令言法,正是叔和氏作《例》之本旨。病已周年,至期復發,仍用前藥,愚不信為醫聖原文。(魏荔彤)

2. 字訛

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營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

按:陽脈浮,其脈浮之二浮字,當是濡字。若是浮字,則與衛氣衰汗出如流珠之義不屬。其脈沉之沉字,當是弱字。若是沉字,則與血虛營氣微之義不屬。當改之。(《醫宗金鑑》)

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臉內際黃者,此為欲解也。

重當作眥,臉當作瞼。(程扶生)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自不和,處言已愈。

按:不和應是自和,若不和如何言愈?當改之。(《醫宗金鑑》)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營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營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營氣和名曰遲,遲緩相搏,名曰沉。

按:名曰沉之沉字,應是強字。玩下文可知,當改之。(《醫宗金鑑》)

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

按:陰腫大而虛之虛字,應改痛字。細玩自知。(《醫宗金鑑》)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佳一作仁。(魏荔彤)

太陽病不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惵,汗出乃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脈法無停字,疑是沉滯不起,即下微字之義。微字即上停字之意,與微弱不同,微弱則不當復汗下也。(《傷寒類方》)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按:下利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嘔下利而用十棗湯峻劑攻之之理乎!惟其大便不利,痞硬滿痛,始屬裡病。小便不利,嘔逆短氣,始屬飲病,乃可峻攻。發作之作字,當是熱字,始與太陽陽邪熱飲之義相合。若無熱汗出,乃少陰陰邪寒飲真武湯證也。且作字與上下句文義皆不相屬,當改之。(《醫宗金鑑》)

小青龍湯加減法內,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

噎古作𩜺,按《內經》無噎字,疑即呃逆之輕者。(《傷寒類方》)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按:四日復下之之字,當是利字。上文利未止,豈有復下之理乎?當改之。(《醫宗金鑑》)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按:若頭痛之若字,當是苦字。苦頭痛方為必衄證。若是若字,則凡頭痛皆能致衄矣,當改之。(《醫宗金鑑》)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按:下利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吐下利,而猶以大柴胡湯下之者乎?當改之。(《醫宗金鑑》)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

痙,強也。有作痓者,傳寫之誤也。(《傷寒分經》)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按:自汗是陽明證,盜汗是少陽證,盜汗當是自汗,文義始屬。(《醫宗金鑑》)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按:續浮之浮字,當是弦字,始與小柴胡湯法之脈相合。若是浮字,則上之浮既宜小柴胡湯,而下之浮又用麻黃湯,不自相矛盾耶?當改之。(《醫宗金鑑》)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按:脈弦者生之弦字,當是滑字。弦為陰負之脈,豈有必生之理?惟滑脈為陽,始有生理。況滑者通也,澀者塞也,凡物之理,未有不以通為生,而塞為死者。當改之。(《醫宗金鑑》)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中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溫溫當是嗢嗢。以嘔之下當有闕文。(王宇泰)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按:脈沉緊,當是脈沉弦。若是沉緊,是寒實在胸當吐之證也。惟脈沉弦,方與上文之義相屬,始可與小柴胡湯,當改之。(《醫宗金鑑》)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沉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按:脈細當是脈沉細。觀本條下文,脈沉亦在裡也之亦字自知,當補之。脈雖沉緊之緊字,當是細字。觀本條上文並無緊字,如何說脈雖沉緊,此雖字又何所謂耶?當改之。(《醫宗金鑑》)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按:三弱字,當俱是數字。若是弱字,熱從何有?不但文義不屬,論中並無此說,當改之。(《醫宗金鑑》)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按:熏之二字,當是以汗二字,始與上下文義相屬。(《醫宗金鑑》)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按:浮大上之上字,當是弦字,始合論中三陽合病之脈。若是上字,則《經》論中從無兩寸脈主三陽病之理。(《醫宗金鑑》)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復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按:不發熱者之不字,當是若字。若是不字,即是除中,何以下接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之文耶?當改之。(《醫宗金鑑》)

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按: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熱補藥?利止應是利不止,亡血應是亡陽,當改之。(《醫宗金鑑》)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按:經論中並無寒下之病,亦無寒下之文,玩本條下文寒格更逆吐下,可知寒下之下字當是格字,文義始屬。注家皆釋胃寒下利,不但文義不屬,且與芩、連之藥不合,當改之。(《醫宗金鑑》)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聞蛔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按:此為藏寒之此字,當是非字。若是此字,即是藏厥。與辨蛔厥之義不屬,當改之。(《醫宗金鑑》)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按:結胸二字,當是大便二字。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皆無可下之理。今曰不可下,何所謂也?當改之。(《醫宗金鑑》)

問曰:人病有宿食者,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按:尺中微字,當是大字。若是微字,斷無當下之理。(《醫宗金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