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一·醫學溯源 (19)
卷一·醫學溯源 (19)
1. 水火
從來火字,《內經》有壯火、少火之名,後人則曰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龍火、雷火,種種不一。而朱丹溪復以虛實二字括之,可謂善言火矣。乃人人宗其說,而於治火卒無定見,何也?是殆辨之猶未確歟?予因易數字以解之:夫實火者,六淫之邪,飲食之傷,自外而入,勢猶賊也。賊可驅而不可留。
虛火者,七情色欲,勞役耗神。自內而發,勢猶子也。子可養而不可害。○驅賊火有四法。一曰發,風寒壅閉,火邪內郁,宜升發之,如升陽散火湯之類;二曰清,內熱極盛,宜用寒涼,如黃連解毒湯之類;三曰攻,火氣鬱結,大便不通,法當攻下,此釜底抽薪之法,如承氣湯之類;四曰制,熱氣拂鬱,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來真水有虧,不能制火,所謂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滋其腎,如地黃湯之類。
○養子火有四法:一曰達,肝經氣結,五郁相因,當順其性而升之,所謂木鬱則達之,如逍遙散之類;二曰滋,虛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如六味湯之類;三曰溫,勞役神疲,元氣受傷,陰火乘其土位,《經》曰:勞者溫之,又曰:甘溫能除大熱,如補中益氣湯之類;四曰引,腎氣虛寒,逼其無根失守之火,浮游於上,當以辛熱雜於壯水藥中,導之下行,所謂導龍入海,引火歸原,如八味湯之類。○以上治火法中,賊則宜攻,子則宜養,固已。
然有邪盛正虛,而用攻補兼行,或滋水制火,往往取效。是知養子之法,可借為驅賊之方;斷無驅賊之法,而為養子之理。○天一生水,命曰真陰。真陰虧,則不能制火,以致心火炎上,而克肺金,於是發熱、咳嗽、吐痰,諸證生焉。蓋發熱者,陽爍陰也;咳嗽者,火刑金也;吐痰者,腎虛水泛而為痰也。
當此時勢,豈徒區區草木所能濟哉!必須取華池之水,頻頻吞嚥,以靜治於無形,庶幾水升火降,而成天地交泰之象耳。華池之水,人身之真液也。敷布五臟,灑陳六腑,然後注之於腎而為精。腎中陰虧,則真水上泛而為痰,將並華池之水一擁俱出,痰愈多而肌愈瘦。今立一法,二六時中,常以舌抵上齶,令華池之水充滿口中,乃以意目力送至丹田。
口復一口,數十乃止。此所謂以真水補真陰,同氣相求之理也。每見今之治虛者,專主六味地黃等藥,以為滋陰壯水之法,未為不善。而獨不於本源之水,取其點滴,以自相灌溉。是舍真求假,不得為保生十全之計。(程鍾齡)
少年惟恐有火,高年惟恐無火。無火則運化艱而易衰,有火則精神健而難老。是火者,老人性命之根,未可以水輕折也。○一寸之燈,光被滿室,此氣之為然也。盈爐之炭,有熱無焰,此質之為然也。是以焰明而質暗,焰虛而質實,焰上而質下,焰動而質靜。○盞中加油,其燈自明;爐中覆灰,其火不熄。(喻嘉言)
白話文:
水火
古人對「火」的稱謂很多,如壯火、少火、天火、人火等等,朱丹溪將其歸納為虛實兩種,堪稱精妙。然而,後世醫家雖都遵循此說,卻在治療上缺乏一致見解,這是為何?或許是因為對虛實之火的辨別仍不夠確切吧!我試著用簡單的文字來解釋:實火是外邪或飲食所傷,如同外來的賊寇,必須驅除;虛火則由七情、色慾、勞累等內耗引起,如同自身的孩子,需要好好調養。
驅除實火有四種方法:一、發散:風寒阻礙,火邪鬱結,需用升發之法,如升陽散火湯;二、清熱:內熱熾盛,需用寒涼之藥,如黃連解毒湯;三、攻下:火邪鬱結,大便秘結,需攻下瀉火,如同釜底抽薪,如承氣湯;四、滋陰:熱邪不去,攻下無效,說明腎水不足,需滋養腎陰,如生地黃湯。
調養虛火也有四種方法:一、疏通:肝氣鬱結,情志不暢,需疏肝理氣,如逍遙散;二、滋陰:虛火上炎,需滋養腎陰,如六味地黃湯;三、溫補:勞累過度,元氣虧損,需溫補脾胃,如補中益氣湯;四、引導:腎氣虛寒,真火不守,需用溫熱之藥引導真火下行,如八味地黃湯。
治療火證,實火宜攻,虛火宜養,這固然是基本原則。但有時邪盛正虛,則需要攻補兼施,或滋陰降火,也能奏效。養虛的方法,有時也可以用來治療實火;但治療實火的方法,卻不能用來養虛。
人體真陰不足,就無法制約心火,導致心火上炎,灼傷肺金,出現發熱、咳嗽、痰多等症狀。發熱是陽氣過盛灼傷陰液;咳嗽是心火灼傷肺金;痰多是腎虛水液泛濫。
此時,單靠普通的草藥是難以奏效的。必須要運用人體自身的真液(華池之水),頻頻吞嚥,以靜制動,使水火平衡。華池之水佈滿五臟六腑,最後匯聚於腎,化為精氣。腎陰不足,真水上泛成痰,甚至會將華池之水一同排出,導致痰多體瘦。有一個方法,就是經常舌抵上顎,讓華池之水充滿口中,再用意念將其送至丹田,如此反覆數十次。這是以真水補真陰,同氣相求的道理。現在治療虛證,多用六味地黃湯等藥滋陰,方法不錯,但卻忽略了自身真液的運用,這是舍真求假,非長久之計。
年輕人怕有火,老年人怕無火。無火則運化能力差,衰老得快;有火則精神好,不易衰老。火是老年人維持生命的根本,不可輕易用寒涼之物損傷。
一盞微弱的燈光能照亮整個房間,這是氣的作用;爐中燃燒的炭火,雖然有熱卻沒有火焰,這是質的作用。因此,火焰明亮虛空向上而運動,炭火昏暗實在向下而靜止。盞中加油,燈光就明亮;爐中覆灰,火就不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