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四·傷寒析疑 (8)
卷四·傷寒析疑 (8)
1. 問難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
問: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者,名曰傷寒。余時則非傷寒也。其有曰立夏得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身體苦疼重者,鬚髮其汗,非傷寒而何?答:冬月傷時令之寒,春月傷時令之溫,夏秋傷時令之暑、濕熱,此四時之正病也。然夏秋亦有傷寒,冬春亦有傷暑、傷濕,乃四時之客病,所謂異氣也。
此仲景特於濕家不可發汗之外,另豎一義。蓋以夏月得洪大脈,是心火之本脈,其人身體苦疼重,又似濕土之本病,恐後學誤遵濕家不可發汗之條,故以此辨析之耳。見濕病,雖夏月脈必濡弱,不能洪大,且額上有汗,非如傷寒病腠理閉密,即在夏月亦必無汗之比也。又見洪大既為夏月本脈,斷無當暑汗不出而身體疼重之理也。
白話文:
從霜降開始到春分結束,如果人們不慎接觸了霜露,導致身體受寒而生病,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傷寒」。
問:從霜降開始到春分結束期間,如果有人不慎接觸了霜露,我們稱這為「傷寒」。除了這個時間段以外的疾病,並非「傷寒」。比如立夏時出現洪大的脈象,這是屬於自身的本位脈象,如果此人感到身體疼痛沈重,我們需要考慮發汗治療,那這樣的症狀不是「傷寒」嗎?
答:冬季因季節變化而遭受寒氣,春季因季節變化而遭受溫度上升,夏季和秋季因季節變化而遭受暑熱或濕熱,這些都是四季正常的情況下會出現的疾病。然而,夏季和秋季也可能出現類似「傷寒」的症狀,冬季和春季也可能出現暑熱或濕熱的問題,這些是四季中的異常情況,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客病」。
張仲景在討論濕氣不能發汗的原則時,特別提出了這個觀點。他指出,夏季出現洪大的脈象,是心火的本來脈象,同時如果此人感到身體疼痛沈重,看起來像是濕氣的本質病症,為了避免後學誤用「濕氣不能發汗」的原則,他特意進行瞭解釋。對於濕氣相關的疾病,即使在夏季脈搏也應該是濡弱的,不可能是洪大的,而且額頭上不會出汗,不像「傷寒」病狀中皮膚閉塞,即便是在夏季,也不可能沒有汗液的現象。此外,既然洪大的脈象是夏季的本來脈象,那麼在暑熱季節時身體疼痛沈重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兩相比照,則其疼重,仍系太陽經傷寒無疑。但在夏月受邪原微,見證亦輕,令人難辨,故於脈法中析此大疑,以昭成法。可見不但冬春正病,有汗為傷風,無汗為傷寒;即夏秋正病,有汗為傷暑、傷濕,無汗為傷寒,參脈辨證,瞭然明矣。(喻嘉言)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問: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而有曰:病人苦發熱,身體疼,其人自臥,其脈沉而遲者,知其瘥也。曰沉、曰遲,非陰脈乎?豈亦有陽病見陰脈而愈耶?答: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此二語乃傷寒脈法,吃緊大綱。至其比例詳情,自非一端可盡。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是陰病貴得陽脈也。
白話文:
比較兩者的疼痛程度,可以確定他們都是太陽經傷寒的症狀,但夏季的邪氣較輕,症狀也相對較輕,讓人難以分辨。因此在脈象法則中詳細分析這個大疑點,以確立治療法則。這說明不僅在冬季和春季的正病中有汗是傷風,無汗是傷寒;即使在夏季和秋季的正病中,有汗是傷暑、傷濕,無汗也是傷寒,通過脈象辨證,我們可以清晰地瞭解病情。
所有陰性病症出現陽性脈象時,表示病情可以痊癒;反之,所有陽性病症出現陰性脈象時,表示病情危急,預後不良。
問題是:所有陰性病症出現陽性脈象時,表示病情可以痊癒;所有陽性病症出現陰性脈象時,表示病情危急,預後不良。然而有時候病人出現發熱、身體疼痛的症狀,自己躺在牀上休息,脈象沈遲,這表明病情已經好轉。為什麼說沈遲不是陰性脈象呢?難道也有陽性病症出現陰性脈象卻能痊癒的情況嗎?
回答:所有陰性病症出現陽性脈象時,表示病情可以痊癒;所有陽性病症出現陰性脈象時,表示病情危急,預後不良。這兩個原則是傷寒脈象法則的重要核心。然而,具體情況的判斷並不能僅僅通過這一點來定義。例如,如果厥陰中風,脈象微浮表示病情可能好轉,而不浮表示病情尚未好轉,這就是陰性病症需要得到陽性脈象的例證。
如譫言妄語,脈沉細者死,脈短者死,脈澀者死,是陽病惡見陰脈也。又如太陽蓄血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下血乃愈。此亦陽病見陰脈,仲景復推出可生之路,見六、七日太陽之表證仍在,自當見大、浮、數、動、滑之脈,設其人脈微而沉,自當比動數變遲之條,而證成結胸,今乃反不結胸者,明是陽邪不結於太陽之經,而結於太陽之府也;膀胱蓄血,勢必發狂而成死證,急下其血,庶結邪解而乃可愈耳。
又如厥陰下利,寸脈反浮數,此陰病得陽脈,本當愈者,設其人尺中自澀,則是陽邪陷入陰中,其浮數之脈為血所持而不露也;然陽邪既陷入陰,寸脈不加浮數,則陽邪亦屬有限;今寸脈反浮數,其在裡之熱熾盛難除,更可類推,故知其必圊膿血,而成半死半生之證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說話無頭緒,脈象又沈又細,脈象又短,脈象又細,這就是陽氣病卻見到陰脈,通常這種情況會死亡。再如太陽蓄血病,六、七天後仍存在表症,脈象微弱且深沈,卻不結胸,如果這個人發狂,那麼必須通過下血才能痊癒。這也是陽病見到陰脈,張仲景再次提出了一線生機:見到六、七天後太陽的表症仍在,當然會見到大、浮、數、動、滑的脈象,如果這人的脈象微弱且深沈,自然會比動數脈象變遲,導致證狀成為結胸,但現在卻不結胸,這明確表明陽邪沒有結在太陽的經絡上,而是結在太陽的腑上。膀胱蓄血,必然導致發狂並形成死症,必須迅速排出血液,纔有可能痊癒。
再如厥陰下利,寸脈反而浮數,這是陰病得到陽脈,原本應該痊癒的現象,但如果這個人的尺中脈自己細澀,則是陽邪深入陰中,浮數的脈象被血液所牽制,不顯現出來;然而,既然陽邪已經深入陰中,寸脈不會更加浮數,那麼陽邪也屬於有限的。現在寸脈反而浮數,其在裡的熱度強烈且難以消除,可以進一步推測,因此知道它必定是排出膿血,形成半死半活的症狀。
合兩條論之,上條可愈之故,全在陰脈見,脈既轉陰,陽邪原有限也;下條難愈之故,全在陽脈見,陽邪既從血下出,陽邪不盡,血必不止,萬一血盡而陽邪未盡,能免脫陰而死乎?可見陰病、陽病二語,特舉其大綱,至微細聽人自會耳。大綱云者,謂證屬於陰,其脈反陽,必能鼓勇以卻敵;證屬於陽,其脈反陰,必難嬰城以固守。
故得澀、弱、弦、微之脈者,其人氣血精津未病先虧,小病且難勝,況能勝傳經之熱病哉!尊問疑陽病見陰脈亦有愈者,茲正大徹之關,但所引病人苦發熱一段,此不過驗病之法耳。謂病人苦發熱身體疼,到診脈時其人安臥,則不見有發熱身疼之苦矣。加以脈沉而遲,表邪又未入里,其從外解無疑。
白話文:
將兩條理論結合起來看,第一條理論可以痊癒的原因,在於陰脈的出現,當脈象轉為陰性,表示陽邪受到限制。第二條理論難以痊癒的原因,在於陽脈的現象,若陽邪已經通過血液流至下方,如果陽邪未能完全清除,那麼血液必定不會停止流動。萬一血液盡了,但陽邪仍未消散,那麼患者能避免進入陰性狀態並死亡嗎?這表明「陰病」和「陽病」這兩個詞,只是概括性的描述,細節則需由個體自己理解。概括來說,若病症表現為陰性,但脈象呈現陽性,那麼治療時需要鼓勵勇氣去抵抗病邪;反之,若病症表現為陽性,但脈象呈現陰性,那麼治療時將會面臨困難,不易守護病體。
因此,如果患者的脈象表現為澀、弱、弦、微等,這通常表示他們的氣血精津在病前就已經有所損耗,對於小病都難以承受,更何況是傳經的熱病呢!您提到疑問:陽病的脈象呈現陰性也有痊癒的例子,這是關鍵的理解點。您提及的病人的發熱情況,只是用來驗證病情的方法之一。指的是病人感到發熱和身體疼痛,但在診脈時,由於他們躺著休息,所以可能看不到發熱和身體疼痛的症狀。加上脈象沈遲,表示外邪尚未進入體內,因此,可以確定這種情況下,病情應從外部得到解決。
所以知其瘥耳。(喻嘉言)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也。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下之,宜大承氣湯。
問:設遇此證,果可下否?答:脈雙弦而遲,謂左右皆然,乃陰寒內凝,所以心下必硬,其脈其證,必因誤下,邪未盡退,而反致其虛寒也。《論》云: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虛脈。所以於結胸條論脈,謂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醫反下之,動數變遲,一以誤下,而脈變雙弦,一以誤下,而脈變遲,可互證也。
結胸條以其人邪結在胸,不得已用大陷胸湯,滌去胸間之邪,則與用大承氣湯峻攻腸中之結者懸矣。然且謂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是並陷胸湯亦不可用也。垂戒甚明。雙弦脈即欲用下,當仿用溫藥下之之例,今反謂宜大承氣湯下之者何耶?至於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明謂傷風有寒,屬大青龍湯證,其不可下更明矣。
白話文:
因此,可以預見病情會好轉。
如果脈象同時呈現雙弦和遲緩,這表示心下部位會有堅硬的症狀。如果脈象大而緊,則表示體內存在陽氣中夾帶陰氣的情況。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進行治療。
詢問:如果遇到這樣的症狀,是否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來進行治療呢?
回答:脈象同時呈現雙弦和遲緩,表示左右兩側都存在這種情況,這是因為體內陰寒之氣凝結所導致的心下部位堅硬。脈象和臨牀症狀表明,這可能是由於過度下藥,使得邪氣沒有完全消散,反而引發了虛寒的狀況。《內經》提到,脈象雙弦表示寒氣,通常是在大量下藥後出現虛弱的脈象。在論述結胸條目時,提到了太陽病脈象浮動且頻率快速,但醫生卻使用了下藥的方法,導致脈象從快速變為緩慢,這可能是由於錯誤下藥導致脈象改變為雙弦,或者錯誤下藥導致脈象變為緩慢。這兩種情況可以相互佐證。
結胸條目中的症狀主要是邪氣積聚在胸部,因此需要用大陷胸湯來清除胸部的邪氣。這與使用大承氣湯來強烈攻擊腸道中的結塊完全不同。然而,《內經》也提到,脈象浮大的情況不能使用下藥方法,如果使用下藥方法則會導致死亡,這意味著即使是大陷胸湯也不適用。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警告。如果脈象呈現雙弦,即使想要使用下藥方法,應該遵循使用溫藥來進行下藥的原則。然而,現在卻認為適合使用大承氣湯進行下藥,這是為什麼呢?
此外,脈象大而緊,表示體內存在陽氣中夾帶陰氣的情況,這明確指出是受到風邪和寒氣影響,符合大青龍湯的診斷標準。因此,這種情況絕對不能使用下藥方法進行治療。
兩段之文,迥不相蒙,叔和匯湊一處,指為可下之證,貽誤千載,誠斯道之厄也!(喻嘉言)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問:此之結促,與桂枝去芍藥加附子之促,炙甘草湯之結,何處分別?曰:促結則同,而脈勢之盛衰自異。彼之促者疲於奔而自憩,彼之結者不能前而代替,總非關於前途之阻也。此處之結促,曰陽盛陰盛;彼處之結促,是陽虛陰虛。此處曰病脈,彼處曰脈病。二脈雖有盛衰之別,然漸退則吉,漸進則凶,一也。(《傷寒分經》)
白話文:
這兩種脈象,完全不同,叔和將它們混在一起,稱為可治療的證狀,貽誤了千年,確實是醫學上的災難!(喻嘉言)
脈搏來得緩慢,時常有一段停頓後再繼續跳動的,稱為「結」。脈搏來得頻繁,時常有一段停頓後再繼續跳動的,稱為「促」。陽氣過盛會導致促,陰氣過盛則會導致結。這都是疾病所呈現的脈象。
問:這中的結和促,和桂枝去掉芍藥加上附子的促,炙甘草湯的結,有何區別?答:促和結在性質上是相同的,但脈象的強弱卻不同。那種促脈像是急匆匆地奔忙後得到休息,那種結脈像是無法前進而被替代,總的來說,它們都不影響未來的發展。這裡的結和促,指的是陽氣過盛或陰氣過盛;那裡的結和促,指的是陽氣虛弱或陰氣虛弱。這裡稱為病脈,那裡稱為脈病。兩種脈象雖然有強弱的不同,但是逐漸恢復就是好兆頭,逐漸惡化就是不好的兆頭,這是同樣的道理。(《傷寒分經》)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問:此一節有闕文否?答:叔和以濡、弱、微、澀之脈見,為陽氣與陰血兩虛,分類於《不可汗》、《不可下》二編之首,推其所以不可汗、下之故,豈非以陽證陰脈乎?而陽證陰脈,大率歸重在陽微一邊。觀下文雲陽微發汗,躁不得眠;又云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瘥可睹矣。
其中風汗出而反躁煩一語,最為扼要。見無汗之躁煩,用大青龍湯不對,且有亡陽之變,況於有汗之躁煩,其亡陽直在轉盼間,此即用真武湯尚恐不及,何可更汗更下乎?本非闕文,但叔和未會仲景之意,類此不一而足,反覺重複纏擾,而令讀者茫然耳。(喻嘉言)
白話文:
脈象濡軟,弱象反而在關位,濡象反而在巔位,微象反而在上位,澀象反而在下位。微象表示陽氣不足,澀象表示血液不足。陽氣反現微弱,可能是中風後出現出汗現象,卻反常地表現出焦躁煩熱。澀象表示血液不足,出現厥逆和寒冷的情況。陽氣微弱時進行發汗治療,會導致焦躁不安,無法入眠。
詢問:這段文字有遺漏嗎? 回答:叔和認為,當見到濡、弱、微、澀等脈象時,代表陽氣和陰血雙重虛弱,應歸類在「不可汗」和「不可下」的範疇內。他分析這些脈象為陰脈表現於陽證,難道不是將陽性的病徵錯誤地診斷為陰性的脈象嗎?然而,這種錯誤診斷通常主要集中在陽氣微弱這一側。觀察後面的文字,提到陽氣微弱時進行發汗治療,會導致焦躁不安,無法入眠;又提到陽氣微弱時不可使用下法,若使用下法,可能會導致心下部位出現痞硬的症狀,情況是可以預見的。
「中風出汗卻反常焦躁」這句話,最為精確地點出了問題。對於無汗卻焦躁的情形,使用「青龍湯」可能不適合,且有可能引發陽氣耗散的危機。對於有汗卻焦躁的情況,陽氣耗散的危機更加嚴重,這就是即使使用「真武湯」也來不及處理的情況。因此,根本上並不是遺漏了什麼,只是叔和未能完全理解張仲景的意圖,導致這樣的分析可能讓人感到重複和混淆,讓讀者感到困惑。這正是喻嘉言所指出的問題之一。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躁煩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或問:渴用白虎湯宜也,其用五苓散走津夜,何哉?答曰:白虎之治渴,為燥氣設也,胃火爍肺之故;五苓之治渴,為濕氣設也,陽水侮心之故。凡水津不能四布者,心火必不肯下行也,別在口雖干而舌不燥。(程郊倩)
胃中干而欲飲,此無水也,與水則愈。小便不利而欲飲,此蓄水也,利水則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蓋由渴之象及渴之餘證,亦各不同也。(《傷寒類方》)
白話文: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躁煩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如果一個人得了太陽病,發汗後出現大汗淋灕的情況,然後胃部乾燥,感到焦躁不安,無法入眠,想喝水,我們可以少量地讓他喝水,只要胃部的氣機恢復平和,他就能痊癒。如果脈象浮現,小便不通暢,有輕微的熱感,並且感到口渴,這時需要使用五苓散進行治療。
有人可能會問,口渴的時候,使用白虎湯不是更合適嗎?為什麼要使用五苓散呢?回答是,白虎湯用於解渴,主要是針對乾燥的氣候,因為胃火過旺,燒灼了肺部所致。而五苓散用於解渴,則是為了應對濕氣過重的情況,這是因為陽水侵犯了心臟所導致的。對於水和津液無法在全身正常流通的情況,心火通常不會自行下行。即使口乾,舌頭卻不一定會感到乾燥。
胃部乾燥想要喝水,這表示身體缺乏水分,給予水分後就能痊癒。小便不通暢想要喝水,這表示體內積存了水分,排出水分後就能痊癒。同樣的口渴,但治療方法不同,這是由於口渴的表現以及口渴後的症狀各不相同所造成的。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太陽證,外病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或問:大柴胡湯,瀉也;桂枝人參湯,補也;何為皆治下利、心下痞硬?曰:此非裡熱,乃下之早,因作痞。裡虛協熱而利,表又不解,故與桂枝人參湯和里解表。若夫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表和而里病也;以心下痞硬,故為實,當以大柴胡下之。二者心下痞硬雖同,而虛實之證有別,故用藥有攻補之異。
白話文:
熱傷寒症狀,發燒,流汗但未能消退,心中感到阻塞不暢,嘔吐並伴有腹瀉,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大柴胡湯」來治療。
或者有人會問,「大柴胡湯」是具有排泄作用的藥方,而「桂枝人參湯」則是補益藥方,為什麼兩者都可以治療腹瀉和心中阻塞的症狀呢?
答案是,這些症狀並非因為體內有熱毒,而是過早地使用了排泄藥物導致的。若是因為體內虛弱加熱毒而導致腹瀉,同時表皮症狀還沒有得到解決,這時就需要使用「桂枝人參湯」來調和體內,解表又解裡。如果遇到熱傷寒症狀,發燒,流汗但未能消退,心中感到阻塞不暢,加上嘔吐和腹瀉,這表明體表和體內的問題都存在,且由於心中阻塞,所以被認為是實症,應使用「大柴胡」來進行排泄。
總結來說,兩種症狀在臨牀上表現為心中阻塞,但其根本原因不同,因此對症下藥時要考慮到其虛實之分,選擇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
○又問:大柴胡若內煩裡實者,固宜用也;其嘔而下利者亦用之,何也?夫治病節目,虛實二者而已。裡虛者雖便難而勿攻,裡實者雖吐利而可下。《經》曰:汗多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以遲為不足,即裡氣未實故也。此以大柴胡主之。凡吐、利、心腹濡軟為裡虛;嘔吐而下利,心下痞硬,為裡實也,下之當然。
況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日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二節病證雖有參差,其裡實同一機也。皆與大柴胡者,宜也。(張兼善)
白話文:
再問:如果大柴胡湯適合用在內臟煩躁和有實質症狀的情況,這理所當然;但如果病人出現嘔吐和下痢的症狀,為什麼也要使用大柴胡湯呢?治病的基本原則是根據虛實兩種情況來判斷。如果是裡虛的情況,即使有困難排便,也不應使用攻伐的方法;如果是裡實的情況,即使出現嘔吐和下痢,仍然可以使用下法治療。《內經》提到,如果出汗過多導致困難排便,脈搏緩慢,還不能進行攻伐治療,認為脈搏緩慢表示裡氣還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使用大柴胡湯。一般來說,嘔吐、腹部軟弱無力是裡虛的表現;嘔吐和下痢,心下部感覺緊硬,是裡實的表現,這種情況下使用下法是必要的。
考慮到太陽病經過十多天,或者在二三天後使用了下法,但四五天後大柴胡湯的症狀依然存在時,首先應該給予小柴胡湯;如果嘔吐不停,心下部感到緊迫,且有輕微的煩躁感,這表示病情尚未痊癒,使用大柴胡湯治療後就會好轉。這兩個段落中的病症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涉及到了裡實的問題。之所以在所有情況下都使用大柴胡湯,這是合適的。(張兼善)
問:此理中加桂枝也。設遇此證,解表用桂枝可也,協熱利而用理中,人所不敢,仲景神明,必有妙義歟?答:太陽經表邪未解而誤下,以致協熱而利,心下痞硬,設腹中利止,則里邪可從里解,乃利下不止,是里邪漫無解期也。設胸中結開,則表邪可從表解,乃心下痞硬,是表邪漫無解期也。
此際欲解表裡之邪,全藉中氣為敷布,夫既上下交徵不已,中氣且有立斷之勢,其能解邪開結乎?故舍桂枝人參湯無他法也。若以協熱之故,更清其熱,斯殆矣。余每用此法,病者得藥,腹中即響若雷奔,頃之痞硬開,下利止,捷於反掌。可見握樞而運,真無為之上理矣。按瀉心湯中治痞硬下利,用甘草乾薑、人參各有其義,從未有用術之法也。
白話文:
問:這指的是在理中湯中加入桂枝。如果遇到這種症狀,使用桂枝來發汗解表是可以的,但配合理中湯治療協熱下利,這是一般人不敢嘗試的。張仲景之所以這樣開方,一定有其深奧的道理吧?
答:當陽明經的表邪尚未解除卻誤用了下法,導致協熱下利,心中有痞硬感。如果腹部的下利已經停止,那麼內邪就可以從內部得到解決;但若是下利不停,則表明內邪沒有解決的時間。如果胸部的結癥能夠打開,則表明表邪可以從外部得到解決;但現在心中有痞硬,表示表邪也沒有解決的時間。
此時想要解決表和裡的邪氣,完全依賴中氣的調節。既然上下之間的邪氣不斷地互相影響,中氣似乎有立即斷絕的趨勢,難道它還能化解邪氣、打開結癥嗎?因此除了桂枝人參湯之外,別無他法。如果僅因協熱而清熱,那恐怕效果有限。我每次使用這種方法時,病患服用藥物後,腹部會響如雷鳴,不久痞硬就會緩解,下利也會停止,迅速如反掌。這說明瞭掌握核心,運用藥物,確實是一種高效的方法。按照《瀉心湯》中的治療痞硬下利,使用甘草、乾薑、人參各有其深意,從未有人使用過這種方法。
此因下利不止,恐其人五臟氣絕於內,不得已而用術,故不曰桂枝理中湯,而更其名曰桂枝人參湯,豈非謂表邪未盡,不可用術立法耶?(喻嘉言)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問:相傳仲景全方止得一百一十二道,因有新加一湯,故名為一百一十三方,其說然歟?答曰:此後人之囈語也。仲景意中,明明桂枝不欲與人參並用,以桂枝能解肌表之邪、人參反固肌表之邪故也。然在誤汗誤下以後,表裡差錯,正氣虛微,餘邪不解,則有不得不用之證。
白話文:
「如果下利不止,擔心患者五臟氣血在內部斷絕,為了治療不得已使用了藥物,所以藥方不稱為桂枝理中湯,而是改為桂枝人參湯,難道不是因為外在的邪氣尚未清除,不適合使用補益藥物的法則嗎?」(喻嘉言)
「發汗後,身體疼痛,脈象沈遲,應該使用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的新加湯來治療。」
「問:相傳張仲景的全部方子只有一百一十二種,因為有一種叫做新加入的湯,所以方子總數變為一百一十三種,這樣的說法正確嗎?回答是:這是後人的胡言亂語。張仲景心裡明確地知道,桂枝不應與人參一同使用,因為桂枝可以解開肌表的邪氣,而人參卻會固守肌表的邪氣。然而,在錯誤的發汗或下藥之後,表裡失調,正氣虛弱,餘邪無法解除,因此不得不使用這種藥方。」
如上篇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心下痞硬,表裡不解,用桂枝理中湯,乃革去理中之名,但曰桂枝人參湯者,即此意也。人參尚主半表,故曰新加。理中則全不主表,故革其名。凡此皆仲景精微之蘊也。然桂枝人參湯中去芍藥者,以誤下而邪入於陰,芍藥主陰,不能散陽邪也。
桂枝新加湯中倍芍藥者,以誤汗而陽虛邪湊,恐陽孤無偶,用芍藥以和之,俾不至散亂也。故用法必識立法之意,斯用之各當矣。(喻嘉言)
此條喻注,謂在表寒邪未盡,何其謬乎?桂枝人參之固表,芍藥之酸收,無一為治表之品,仲師不若是之戇也。或謂喻意以為三者皆治其里,而表自解;然究未明此證系營血自生之寒,凝聚為害,故為含糊影響之說而已。苟明乎薑、桂、芍藥之用,為陽藥入營陰,而以人參大力者負之而趨,則不必支離其語,而大白矣。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今痛則陰凝而不通也。
白話文:
如果上一篇論述的太陽病的外在症狀尚未消除,卻頻繁地使用了下藥的方法,那麼會導致熱氣與下痢並發,心下部位會感到脹滿且硬實,表現出表內症狀均未解除的情況。此時可以使用桂枝理中湯來治療。之所以去掉理中湯的名稱,僅稱為桂枝人參湯,就是這個意思。人參仍然主要針對半表半裡的症狀,因此稱為「新加入」。理中湯則完全不主導表層療效,因此更改了名稱。這些都是張仲景深奧智慧的體現。
然而,在桂枝人參湯中去除芍藥的原因,是因為錯誤地使用下藥導致邪氣進入陰面,而芍藥主要針對陰面,無法散開陽面的邪氣。
在桂枝新加入湯中增加芍藥的用量,是因為錯誤地使用發汗方法導致陽氣虛弱,邪氣聚集,擔心陽氣孤立無伴,使用芍藥來調和,避免其散亂。因此,使用時必須理解其療法的意圖,這樣才能恰當地使用它們。
喻嘉言對此條的註解,認為在表層的寒邪還未清除,這種看法有多麼的錯誤!桂枝人參湯固表的效能,以及芍藥的酸收性質,並沒有任何一種成分能直接治療表層問題,張仲景不會如此粗魯。有人認為喻嘉言的意見是認為這三種成分都針對裡部的治療,表層自然就會解開;然而,實際上並不清楚這種症狀是由於血液中的營養物質自生的寒氣,凝聚而成為危害,因此他的說法僅是含糊不清的影響。如果明白薑、桂、芍藥的使用方法,是陽藥進入陰面,而以人參的大力支持,使其向著表層推進,那麼就不必再分崩離析其語言,而是大白於天下。通暢則不會疼痛,疼痛則是因不通暢所致。現在的疼痛是陰氣凝結而引起的不通暢。
在表為浮,在裡為沉,今沉而不浮,則非在表之邪未盡也。陽為數為浮,陰為遲為沉,今陽凝則沉遲兼見,是必不可以表言也。不明此證身疼痛、脈沉遲之義而遵用仲師之方猶可也,苟信喻注在表寒邪未盡之言,而復發其汗,則誤人多矣。(魏荔彤)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問:發汗後,桂枝既不可行,麻黃可行耶?無大熱,石膏可行耶?義不可知也。答:治傷寒先分營衛受邪,桂枝、麻黃二湯,一彼一此,劃然中分,果真為麻黃證,斷無混用桂枝之理。故發汗以後,得汗而熱少除,但喘尚未除者,更與麻杏石甘湯治之則愈。
白話文:
在表面的病症為浮現,而在體內的病症為隱藏,如果現在的病症表現為沈而不浮,這表示在表面的邪氣並未完全清除。陽性症狀通常表現為浮現,陰性症狀則表現為沈穩,如果陽氣凝滯,那麼會同時出現沈和遲緩的症狀,這種情況不能通過表面治療來解決。如果不懂得辨識身體疼痛、脈象沈遲的意義,僅遵循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藥方,或許還可以接受;但如果相信表面的寒邪沒有清除的說法,並且再次發汗,這將誤導很多人。
發過汗後,不能再使用桂枝湯。如果發汗後仍然喘息不止,且沒有高燒的症狀,可以使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來治療。
問題:發過汗後,桂枝湯不能使用,麻黃湯能使用嗎?石膏湯能使用嗎?似乎有些混淆不清。回答:在治療傷寒時,首先需要分辨病邪進入了體內的營和衛系統。桂枝湯和麻黃湯是兩種不同的藥方,分別針對不同的情況。如果確診為麻黃湯適用的情況,當然不能混用桂枝湯。因此,如果發過汗後,雖然有出汗但熱感有所減輕,只是喘息仍未得到改善,再使用麻杏石甘湯來進行治療,就能獲得更好的療效。
此中頗有奧義,蓋太陽之邪雖從汗解,其熱邪襲入肺中者,無由得解,所以熱雖少止,喘仍不止,故用麻黃髮肺邪,杏仁下肺氣,甘草緩肺急,石膏清肺熱,即以治足太陽膀胱經藥,通治手太陰肺經,為天造地設之良法也。倘更誤行桂枝,能不壅塞肺氣,而吐癰膿乎?(喻嘉言)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問: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方中桂枝、麻黃、石膏、生薑,能不發汗耶?答:太陽病,風傷衛則用桂枝湯解肌,寒傷營則用麻黃湯發汗,風寒兩傷營衛,而加煩躁,則用大青龍湯峻發其汗,此定法也。
白話文:
其中含有深奧的哲理,對於太陽經的邪氣,雖然可以通過出汗來消除,但若是熱邪入侵肺部,則無法自行痊癒。因此,即使熱症有所減輕,喘息仍然持續,這就是為什麼要使用麻黃來驅除肺部邪氣,杏仁來降肺部氣息,甘草來緩和肺部緊張,石膏來清肺熱的原因。這種方法是針對足太陽膀胱經的藥物,但也可以用於治療手太陰肺經的病症,這是天地之間自然形成的絕妙療法。如果錯用桂枝,可能會阻塞肺部氣息,導致肺部積聚痰液和膿液。
若為太陽病,表現為發熱和畏寒,其中熱症多於寒症,脈搏微弱,這表示體內缺乏陽氣,不宜進行發汗治療。應當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問題:脈搏微弱,表示體內缺乏陽氣,不適合發汗,但方中包含的桂枝、麻黃、石膏、生薑,是否會引起發汗呢? 回答:太陽病,當風邪侵襲皮膚時,使用桂枝湯來解開肌肉;當寒邪影響血液循環時,則使用麻黃湯來發汗。若風寒同時影響營血和衛氣,並伴有煩躁的情況,則需要使用「大青龍湯」來強烈發汗。這是一種固定的治療原則。
於中復有最難用法一證,如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謂風多寒少也:風多則麻黃湯為不可用,寒少則桂枝湯又不能去寒,加以脈見微弱,其人胃中復無津液,是汗之固萬萬不可,欲不汗,其微寒終不外散,雖有桂枝二麻黃一之法,施於此證,尚不中窾。何者?桂枝二麻黃一,但可治熱多寒少,而不可治脈微弱故耳。
於是更改麻黃一為越婢一,示微發於不發之中。越婢者,不過麻黃、石膏二物,形容其發散之柔緩,較女婢尤為過之,正可勝微寒之任耳。所以然者,以石膏能解陽明之熱,熱解則津液復生,而不名無陽,此天然妙合之法,仲景之精義也。(喻嘉言)
白話文:
在所有治療方法中,有一種尤其困難,那就是太陽病的發熱和畏寒症狀。當發熱比畏寒更嚴重時,這通常表示風邪比寒邪更重。風邪嚴重的情況下,麻黃湯就無法使用;而當畏寒比較輕微時,桂枝湯又不足以驅寒。再者,如果脈象微弱,且病人胃中津液不足,那麼出汗是絕對禁忌。即使想避免出汗,那微弱的寒氣還是無法散去。即使使用了桂枝二麻黃一的配方,對於這種情況也未必有效。原因在於,桂枝二麻黃一主要針對的是發熱多於畏寒的情況,對脈象微弱的狀況並無療效。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將麻黃的份量由一改為越婢的一份。這樣做是為了在發病初期就開始微微地發散體內的邪氣。越婢方是由麻黃和石膏兩味藥組成,它們的發散作用柔和且緩慢,比一般的女婢還要強大,適合處理微弱的寒氣。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子,是因為石膏能夠清熱,熱氣消散後,體內的津液也會恢復。這種治療方法,既不是完全沒有寒氣,也不是純粹的熱性,是自然巧妙結合的結果,也是張仲景高深醫學智慧的體現。(喻嘉言)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或問:汗液,陰也,誤發而何以亡陽?方中所用諸藥,俱陽品也,又何以能益陰生液?答曰:汗液雖為陰,然實由陽化,故汗出而陽微。諸藥雖為陽,然生陽即所以安陰,陽氣聚則陰斂生津,陽氣散則陰擾耗津,陰陽相濟者吉,相悖者凶。○問:龍、蠣治水邪之品,何以復能治火邪?答曰:水邪侵擾於心下,用其澀以成淡滲之功,火邪擾亂於心中,用其澀以奏收攝之效。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得了傷寒,脈搏表現出浮現的徵象,醫生使用了熱力方法來強迫他,導致體內的陽氣喪失,可能會出現精神錯亂、坐立不安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來進行治療。
接著有人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汗水是陰性的物質,為什麼過度發汗會導致陽氣流失呢?配方中的藥物都是陽性類型的,那又如何能增強陰性、促進水分生成呢?答案是:雖然汗水是陰性,但它實際上是由陽性能量轉化而來,因此大量出汗會使陽氣減少。這些藥物雖然屬於陽性,但他們的特性是穩定和保護陰性,當陽氣聚集時,陰性能量得以收縮並產生津液;當陽氣散發時,陰性能量會被擾動並耗盡津液。只有當陽性和陰性力量保持平衡時,身體才能健康,反之則會引發疾病。
最後,關於龍骨和牡蠣兩種藥物,有人可能會疑惑它們為什麼既能治理水邪也能治療火邪。答案是:當心下受到水邪的幹擾,我們利用龍骨的特性來促進水分的排泄;而當心臟受到火邪的擾亂,我們同樣利用龍骨的特性來實現對心神的收斂作用。
蓋心陽被火邪迫而出亡,患在發越,不用芍藥之酸,恐其不足以扶陽,易以龍、蠣之澀,喜其足以收陽,陽不發越於軀外作汗,則復收於心內生液矣。心液既足,神復安矣。(魏荔彤)
此與少陰汗出之亡陽迥別。蓋少陰之亡陽,乃亡其陰中之陽,故用四逆輩,回其陽於腎中。此乃以火逼汗,亡其陽中之陽,故用安神之品,鎮其陽於心中。各有至理,不可易也。(徐靈胎)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問:既寒去欲解,不用藥可矣。必用小青龍何也?答: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此水寒相搏,而傷其肺也。傷寒故發熱,水停心下故不渴,內水與外寒相得益彰矣。今服湯已,而渴,明是表藥之甘溫,克勝其外襲之寒,所以知證為欲解也。然尚未解者,外寒為內水所持,開解最難,故必更用小青龍以逐之,令其寒從外出,水從下出,斯一舉而開解無餘耳。不然,縱外寒漸散,其水氣之射肺中者,無由得出,異日能不為喘喝乎?(喻嘉言)
白話文:
蓋心之陽氣被火邪逼迫而外逃,病症表現為發熱,不需芍藥的酸性,擔心它可能不足以補充陽氣,改用龍骨和牡蠣的澀性,因為它們可以收斂陽氣。如果陽氣不能在外散發形成出汗,就會再次收縮到心內生成津液。心津充足後,精神自然恢復平靜。這是魏荔彤的觀點。
這與少陰症中陽氣的流失有所不同。少陰的流失是流失了陰中之陽,因此使用四逆類藥物,使陽氣回歸腎臟。這種情況是用火來逼出汗,流失了陽中之陽,所以使用安神的藥物,使陽氣停留在心中。各有其道理,不能互相替代。
傷寒時,心下有水氣,咳嗽並有輕微喘息,發熱但不口渴;服用湯藥後,開始感到口渴,這表示寒氣正在消退,需要恢復。使用小青龍湯。
問:既然寒氣消退,病情即將好轉,是否就不需要再用藥了?為什麼一定要使用小青龍湯呢? 答:傷寒時,心下有水氣,咳嗽並有輕微喘息,表示水寒交加,傷害了肺部。傷寒會引起發熱,水停在心下導致不口渴,內部的水分與外部的寒冷相互作用。現在服用了湯藥後,開始感到口渴,這說明甘溫的表藥能夠克服外來的寒冷,表明病情正在好轉。然而,尚未完全好轉的原因是外部的寒冷被內部的水分所阻擋,解開這個困局最困難,因此必須再次使用小青龍湯來逐走寒氣,讓其從外排出,水分從下部排除,這樣就能一次性解開所有問題。否則,即使外部的寒冷逐漸散去,內部的水分仍然無法排出,未來難免會引發喘息的問題。這是喻嘉言的看法。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問:衄家不可發汗,衄而已解,不用麻黃可也,何復用耶?答:衄家不可發汗者,乃不病之人,平素慣衄,及病傷寒,則不可發汗,所謂奪血者無汗。若強發其汗,徒動其血,如下厥上竭之類也。
傷寒之人,寒氣深重,其熱亦重,熱迫血行,因而致衄;衄乃解者,不過少解其煩瞑,未能解其深重之寒也,故必再用麻黃湯以發其未盡之沉滯,一以盡徹其邪,一以免其再衄,此定法也。仲景復申二法,其一云: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此則不用麻黃湯也。
白話文:
太陽病,脈象浮緊,沒有出汗,有發熱感和全身疼痛的症狀,如果這些症狀在八到九天內仍未好轉,表示表層的病徵仍然存在,這時應該發汗治療。如果服用了藥物後,病情稍微有所緩解,但患者會感到煩躁,眼睛閉著,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鼻血,這是因為身體的陽氣過重所導致的。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使用麻黃湯來進行治療。
問:如果是已經出血的病人,是不是就不能進行發汗治療?只要出血停止就能痊癒,所以並不需要使用麻黃湯,為何還要使用呢? 答:出血的病人不能進行發汗治療,指的是對於一個平時就經常出血的健康人,在受到風寒的侵襲後,就不適合進行發汗,也就是所謂的「奪血者無汗」。如果強行發汗,可能會導致血液流失,就像下部的氣血枯竭一樣。
風寒侵入的病人,由於寒氣沈重,熱量也會加重,熱量促使血液循環,因此引發出血;出血後病情得到緩解,只是稍稍減輕了煩躁和眼睛閉著的症狀,但無法解決深重的寒氣問題,因此必須再次使用麻黃湯來發出未完全清除的積滯,一方面徹底清除邪氣,另一方面避免再次出血,這是固定的治療方法。張仲景還重申了兩種方法,其中一種是:太陽病,脈象浮緊,發熱,身上沒有出汗,自行出血後就好了;這種情況就不需要使用麻黃湯了。
曰身無汗,必系已用麻黃湯而未得汗,然亦足以推發其勢,而致自衄也。以其人既無發煩、目瞑之證,則一衄而邪從外解矣。何苦復用麻黃湯耶?其一云: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此因全不發其汗,因而致衄,是一衄不能盡徹其邪,仍當用麻黃湯以發之,邪始徹也。
參二條以會用法之意,了無疑惑矣。(喻嘉言)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白話文:
說到身上不出汗,這可能表示你之前使用了麻黃湯但未能引發出汗,但也有可能是刺激身體自發排出血液。因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出現煩躁或眼睛閉合的情況,那麼一次出血就能夠使邪氣從外部得到解除。何必再使用麻黃湯呢?
另外一條說道:如果傷寒的脈象浮緊,但沒有發汗,結果導致出血,那麼應該使用麻黃湯。這表示完全沒有發汗,因此導致出血,這樣一次出血並不能徹底清除邪氣,仍然需要使用麻黃湯來發汗,邪氣才能被徹底清除。
綜合兩條意見,對於如何使用麻黃湯,我們就沒有任何疑惑了。(喻嘉言)
有人問道:病症表現類似陽旦(即桂枝湯),按照治療方法施治卻病情加重,出現寒厥、咽喉乾燥、小腿肌肉緊繃且說話混亂。老師說:到了半夜,四肢就會感到溫暖,雙腳會伸展開來。後來果真按照老師的話去做,為什麼知道會這樣呢?回答說:寸口脈象浮大,浮表示風邪,大則表示虛弱。風邪會引起微熱,虛弱則導致小腿抽筋。病情表現類似桂枝湯,但在其中加入附子,增加桂枝引發出汗,附子可以溫暖經絡,這是因為失掉了陽氣所致。寒厥、咽喉乾燥、焦慮不安,陽明經內有結聚,混亂的語言,需要喝甘草乾薑湯。到了半夜,陽氣回歸,雙腳開始感到熱,小腿仍然有點緊繃;再次給予芍藥甘草湯,直到小腿伸展,再使用承氣湯使大便略帶溏潤,就能停止混亂的語言,因此知道病情可以痊癒。
問曰:證象陽旦,成注謂是桂枝之別名;方注謂陽以風言,旦,曉也,似中風分曉,以不啻中風,故設難詳申其義。一主藥,一主證,二家未知孰是?答曰:主藥則既名桂枝,云何別名陽旦?是必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有別名然後可。主證則既似中風,復云不啻中風,果為何證?且訓旦為曉,尤為牽強不通。
二家如此等大關係處,尚且昏昏,後學安得不面牆耶?夫仲景之圓機活法,妙在陽旦、陰旦二湯。陽旦者,天日晴暖以及春夏溫熱之稱也;陰旦者,風雨晦冥以及秋冬涼寒之稱也。只一桂枝湯,遇時令溫熱,則加黃芩名陽旦湯;遇時令涼寒,則加桂名陰旦湯。後世失傳,紛紛謂桂枝不宜於春夏者,皆由不識此義耳。
白話文:
問曰:如果症狀表現像是陽明經的特徵,有時候被認為是桂枝湯的別名;而方劑註解中提到「陽」是以風邪來說,「旦」則是曉意,這似乎是中風症狀的辨識。但因為並非單純的中風,所以提出疑問來詳細解釋其含義。這裡一個論點著重於藥物,另一個則著重於症狀,兩家都未能確定誰對誰錯。回答說:如果藥物已經被命名為桂枝,那麼為什麼要稱之為陽旦呢?必須是在每一個方劑中都有別名才能成立。如果症狀只是像中風,又再進一步說明並非單純的中風,那麼實際上是什麼症狀呢?並且將「旦」解釋為「曉」,這顯然有些牽強。
在這樣的關鍵問題上,兩家都表現得模稜兩可,那後學怎麼辦呢?張仲景的圓通活用法則,精妙地在陽旦湯和陰旦湯中表現出來。陽旦湯,指的是天晴暖和,春季夏季溫暖熱烈的稱呼;陰旦湯,則是指風雨陰沈,秋季冬季涼冷的稱呼。只有一個桂枝湯,遇到溫熱季節,便加上黃芩名為陽旦湯;遇到涼寒季節,便加上桂枝名為陰旦湯。後世遺失了這些知識,眾多學者認為桂枝不適合於春季夏季,都是因為不瞭解這個道理。
即如此證,既象陽旦,又云按法治之,即是按用桂枝加黃芩之法也。所以病人得之便厥,明明誤在黃芩助其陰寒。若單服桂枝湯,何至是耶?故仲景即行陰旦之法,以救其失。觀增桂令汗出一語,豈不昭昭耶?陰旦不足,更加附子溫經,即咽中干,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渾不為意,且重飲甘草乾薑湯,以俟夜半陽回足熱,後果如其言。
豈非先有所試乎?惟黃芩入口而便厥,未幾,即以桂、附、乾薑尾其後,固知其厥不久,所以斷云夜半手足當溫,況咽乾譫語,熱證相錯,其非重陰冱寒可知,故才得足溫,即便以和陰為務,何其審哉!(喻嘉言)
白話文:
對於這種症狀,既有陽旦的特徵,又稱按照治療方法來處理,實際上就是按照使用桂枝加上黃芩的方法進行治療。然而,病人在治療後出現了厥逆的情況,顯然錯誤在於黃芩助長了陰寒之氣。如果僅僅服用桂枝湯,又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因此,張仲景便採取了陰旦之法,以糾正這種錯誤。從「增加桂枝以引發出汗」這一句,難道還不明白嗎?如果陰旦之法不足以改善情況,那麼再加上附子來溫暖經絡,就會出現咽喉乾燥、陽明內有結聚、神智混亂等症狀,患者完全沒有感覺。此外,再服用甘草乾薑湯,等待到半夜時分,陽氣回歸腳底發熱,後來的結果正如預測的那樣。
這難道不是事先有過實驗嗎?只有黃芩一入口就導致厥逆,不久之後,就接續著使用桂枝、附子、乾薑,這清楚地表明厥逆不會持續太久,所以斷定到半夜時分手腳就會暖和,而且出現咽喉乾燥、神智混亂等熱性症狀,可以確定並非深陷於重陰冱寒之中。因此,當腳底開始暖和時,立刻以調和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這多麼精確啊!(喻嘉言)
喻注謂陽旦乃桂枝湯中加黃芩,此無據之說,恐不足信。又謂古法失傳,既失傳矣,何從而知之?或問:陽旦、陰旦之說,林北海先生亦言喻說甚佳,子乃不從,何也?答曰:聖人曾言之矣,不徵不信,不信故不從。
又問:子之說陽旦為桂枝加附子,非加黃芩,何所徵信乎?答曰:徵信於仲師之原文,一曰反與桂枝湯;又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又曰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則知桂枝湯非別,乃陽旦之桂枝湯也。陽旦之桂枝非別,即因加附子參其間者也。
此所以從之無疑也。又問:子言桂枝陽旦湯,為加附子。桂枝之陰旦湯,將何所加乎?答曰:陰旦之名,亦喻注中所有,未暇詳考。別有徵信,何敢言之?闕疑可耳。(魏荔彤)
白話文:
對於喻注認為陽旦是桂枝湯中加入黃芩這種說法,這並沒有可靠的根據,因此難以相信。另外,如果古代的治療方法已經失傳了,那麼我們從何得知呢?有人質問,關於陽旦和陰旦的理論,林北海先生也認為喻注的說法很精采,但你卻不同意,這是為什麼?回答是:聖人曾經講過,不經過驗證的說法就不可信,既然不可信,當然就不會遵循。
接著有人質疑,如果你認為陽旦是桂枝湯加上附子而非黃芩,那麼你有什麼證據可以支持你的說法嗎?回答是:根據仲師(即張仲景)的原典,有一句是「反與桂枝湯」,又有一句是「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再有一句是「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這些說明,讓我們知道桂枝湯本身並不是獨立的方劑,它實際上就是陽旦的桂枝湯。而陽旦的桂枝之所以特殊,原因就在於它加入了附子。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十足的信心。再有人問,如果你說桂枝陽旦湯是加上附子,那麼桂枝陰旦湯將會加入什麼呢?回答是:關於陰旦的名稱,也是出自喻注,但我還未有足夠的時間去詳細研究。對於這類問題,我只能保持懷疑的態度,等待更確切的證據。現在只能暫時保留疑問,等待進一步的解答。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言服桂枝,即服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之陽旦桂枝也。或問:子何以知此為加附子之陽旦湯?答曰:於大汗出後,大煩渴知之也。大汗出者,以附子參其間,增桂枝令汗出也;大煩渴者,即胃病津亡,譫語之輕者也。苟非加附子,但服桂枝,乃斂汗固表之藥,何以大汗出?內有芍藥收陰斂液,何至大煩渴乎?故知為陽旦之桂枝湯也。即前條仲師原文曰證象陽旦,又曰證象桂枝,可知言服桂枝即服陽旦之桂枝湯無疑也。
○或問:即如子言,然彼條救誤,用甘草乾薑湯,此條何忽用白虎加人參乎?答曰:以診別之,彼條脈浮,此條脈洪大,中陽強弱已不同矣。又以證別之,彼條自汗出,此條大汗出;彼條煩躁,此條大煩而渴;彼條雖咽乾而不能大飲水,此條渴欲得水以救焚;彼皆中虛陽浮,此皆中實熱盛,何可同日而語乎?(魏荔彤)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如果出現大汗淋灕且後續感到極度口渴不減,脈搏跳動強大的情況,則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這裡提到的服用桂枝湯,指的是在其中加入附子和人參,以增加桂枝的發汗效果的陽旦湯。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認為這是加入了附子的陽旦湯呢?回答是,這是由於在大汗淋灕後出現了大口渴,從中可以推斷出是因為在服用桂枝湯時,加入附子以促進出汗,並導致了胃部水分流失,引發了大口渴的情況。如果不加入附子,單獨服用桂枝湯,那麼它將具有收斂汗液、固守皮膚的功效,難以解釋為何會出現大汗淋灕。此外,湯中還包含芍藥以收斂陰液,若不加入附子,難以解釋為何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大口渴。因此,可以確定這是加入了附子的陽旦湯。
另外,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如此,那為何在之前的案例中使用了甘草乾薑湯,而在這個案例中卻使用了白虎加人參湯呢?答案是,通過對脈搏的觀察,之前的脈搏為浮脈,而這個案例中的脈搏為洪大,顯示中焦的陽氣強度不同。再從症狀上來看,之前的案例中是自汗出,而這個案例中是大汗淋灕;之前的案例中是煩躁,而這個案例中是大口渴且口乾舌燥;之前的案例中即使口乾,也無法大量飲水,而這個案例中則是口渴到想要大量喝水來解渴。這些症狀表明,一個是中焦虛弱,陽氣浮動,另一個是中焦實熱旺盛,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魏荔彤)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問:白虎湯,仲景以表不解者不可與,時時惡風,背上惡寒者,此有表也,以白虎湯主之何也?蓋石膏辛涼,解足陽明經熱,為舌燥煩渴之聖藥;且時時惡風者,時或惡而不常也;背上惡寒者,但覺微惡而不甚也;所以於盛熱燥渴而用,則無疑矣。若夫表證惡寒,常在背上,而不燥渴者,切不可誤用也。(吳綬)
白話文:
傷寒症狀,脈象浮現,伴有發熱和沒有出汗的情況,如果表層的不適還未解除,那麼不應使用白虎湯。如果出現口渴想喝水的狀況,但沒有表層症狀,則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如果傷寒症狀下,患者沒有過度的熱感,只是口乾舌燥,心中煩躁,背部偶爾感到微寒,則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如果傷寒症狀後,經過嘔吐或排便後,7到8天仍未見好轉,熱量積聚在體內,同時表皮和內部都出現熱感,時常感到風吹而不舒服、口渴得想喝大量的水、舌頭乾燥而煩躁,則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問:白虎湯是張仲景所推薦的方子,他提到表層不適的人不能使用,而時常感到風吹而不舒服、背部微寒的人,似乎有表層症狀,為什麼仍使用白虎湯來治療呢?因為石膏具有辛涼的性質,能清解足太陽經的熱氣,是治療舌頭乾燥、口渴的神藥;而且時常感到風吹而不舒服的情況,只是偶爾發生並非持續不斷;背部微寒的情況也只是感到微寒而非非常寒冷;因此在這種高熱乾燥口渴的狀況下使用白虎湯,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如果表層症狀的寒意總是出現在背部,並且不伴有口渴,則絕對不可以錯誤地使用白虎湯。吳綬如此指出。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問: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寒字誤耶?浮滑之脈,不應有寒也。答:脈滑為裡熱,浮滑則表亦熱,所以仲景白虎湯證又云,熱結在裡,表裡俱熱,可為互證矣。寒字勿泥,即謂外感之寒入里,而生其裡熱亦可。(喻嘉言)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症狀,脈象表現為浮滑,這表示體表有熱,體內有寒。應使用白虎湯來治療。
問:傷寒症狀,脈象浮滑,這代表體表有熱,體內有寒嗎?寒字是否用錯了?因為浮滑的脈象通常不會表現出寒冷的特徵。答:浮滑的脈象表示體內有熱,同時體表也有熱。根據張仲景的理論,白虎湯適用於熱結在體內,體表和體內都有熱的情況。這裡的「寒」字並不是指實際的寒冷,而是表示外感的寒邪進入體內後,導致體內生熱的現象。
如果太陽病的症狀沒有得到解決,轉而影響到少陽,會出現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進食、反覆發燒與發冷、以及脈搏沈緊等症狀,此時可以給予小柴胡湯來調理。如果太陽病是因風邪所引起的,並且出現下利嘔逆的情況,當風邪已解,才適合進行進一步的治療。如果患者一直有汗出、頭痛、心下痞硬滿、脅下疼痛、乾嘔、短氣等症狀,且出汗時不再畏寒,這代表體表的症狀已經緩解,但體內仍然未達到平衡狀態,此時可以使用「十棗湯」來調整體內的不平衡。
或問:乾嘔脅痛,小柴胡、十棗湯皆有之,一和解,一攻伐,何也?蓋小柴胡證,邪在半表半裡間,外有寒熱往來,內有乾嘔諸病,所以不可攻下,宜和解以散表裡之邪。十棗湯證,外無寒熱,其人漐漐汗出,此表已解也;但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者,邪熱內蓄,而有伏飲,是里未和也,與十棗湯以下熱逐飲。有表證而乾嘔脅痛者,乃柴胡湯證也;無表證而乾嘔脅痛者,即十棗湯證也。
(張兼善)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與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或者問:乾嘔脅痛的情況,小柴胡湯和十棗湯都適用,一個用來調和解毒,一個用來攻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柴胡湯適用於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外有寒熱往來,內有乾嘔等症狀,所以不能使用攻伐的方法,應該用調和的方法來疏散體內的邪氣。十棗湯適用於外無寒熱,人體流汗,表明體表已經得到舒緩;然而,有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的情況,這代表體內有熱毒和停滯的水分,表明體內尚未得到調和,因此需要用十棗湯來降火逐水。如果有表症並伴有乾嘔脅痛的,這就是小柴胡湯的症狀;若無表症而有乾嘔脅痛的,則符合十棗湯的症狀。
(張兼善)
陽明病時,如果心下硬滿,不能使用攻伐的方法。在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吐瀉的情況,且心煩,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
問:硬滿似重於心煩,何心煩可下,而硬滿不可下也?答:心下,正胸膈之間,而兼太陽。故硬滿為太陽、陽明之候,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至於心煩一證,乃津液內耗,大率當調其胃,然尚有重傷津液之慮,若不由吐下所致,是津液未虧,反見心煩者,其為邪熱灼胃審矣。當用調胃承氣,夫復何疑!然曰與,亦是少少和胃以安津液之法,非下法也。
(喻嘉言)
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門人問:濈然汗出而病解,乃手足濈然汗出者,反作固瘕,何手足不宜於汗耶?答曰:前代之業醫者,皆極大聰明學問之人,故仲景書為中人以上舉一隅能以三隅反者設也。胃氣虛寒之人,外邪入之,必轉增其熱;胃熱故膀胱亦熱,氣化不行,小便因之不利;小便不利,而盡注於大腸,則為洞泄,即末條之下利清穀者是也。小便不利,乘胃熱而滲於脾,則四肢先見黃色,乃至遍身發黃而成谷疸者是也。
白話文:
問:硬滿感如物重壓心間,為什麼心煩可以使用藥物降下,但硬滿卻不可以呢?
答:「心下」是指胸部和膈肌的交界處,同時也是太陽經的所在。硬滿是太陽經和陽明經的徵兆,因此不能使用攻伐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硬滿被誤治,反而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會致命。然而,心煩的情況,通常是津液不足,主要應調理胃部。但仍然有擔心進一步損耗津液的可能性。如果心煩不是由吐或下藥所引起的,這表示津液並未減少,反而出現心煩,這可能是邪熱在胃中灼燒的結果。此時,應該使用調理胃部的承氣湯,沒有什麼好疑慮的。但「與」這個字,指的是用少量的藥物來和胃,保持津液的穩定,而不是使用下藥的方法。
陽明病,如果中了寒氣,沒有胃口,小便不利,手腳會冒出濕潤的汗,這是預示著腹中積結。之後會出現大便開始乾硬,然後變得溏薄。這是因為胃中寒冷,消化食物的能力減弱,導致水和食物不能正常分離。
門人問:手腳冒汗後病情得到緩解,那為何手腳冒汗反而會引起腹中積結呢?答:過去的醫學家,都是極具智慧的人,所以《金匱要略》中的方子是針對中等智力以上的醫者,讓他們能從一個例子推演到三個例子。胃氣虛弱且受寒的人,外來的邪氣會使熱度增加;胃熱會使膀胱也跟著熱,導致氣化功能失常,小便因此不利。小便不利,會使水分流向大腸,造成大便稀瀉,這就是最後一條的清穀下利。小便不利,會使熱氣進入脾臟,使四肢先呈現黃色,甚至全身都變黃,形成谷疸。
今手足濈然得汗,則脾中之濕熱行,而色黃谷疸之患可免;但汗從手足而出,水熱之氣未得遍泄於周身,不過少分大腸奔迫之勢,故不為洞泄,而為瘕泄耳。無病之人,小便不行,尚漬為他病,況傷寒證極赤極熱之小便,停蓄不行,能無此三種之變耶?一溯其源,而輕重自分矣。(喻嘉言)
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問:白虎證亦身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何以不發黃?答曰:白虎證與發黃證相近,遍身汗出,此為熱越,白虎證也;頭面汗出,頸以下都無汗,發黃證也。又問:太陽病,一身盡痛,發熱,身如熏黃者,何也?答曰:此太陽中濕也。仲景云: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喻嘉言)
白話文:
現在的手腳如果冒汗,表示脾臟中的濕熱已經流通,可以避免黃疸的問題;但是,如果汗水只從手腳冒出,身體內的水熱之氣還未能全面散開,只能稍微緩解大腸的急迫情況,因此不會造成徹底的腹瀉,而是形成一種積滯性的腹瀉。對一個沒有疾病的正常人來說,小便都不能流動,那麼就有可能會出現其他疾病,更不用說是傷寒這種極度發熱的小便停滯不流,怎麼可能不引起腹痛、癥結性腹瀉以及黃疸這些變化呢?追溯原因,病情的嚴重程度也就自然分清了。
陽明病時,如果出現發熱和出汗的情況,這表示體內熱氣已經排出,所以不會出現黃疸。但如果只有頭部出汗,身體其他部分卻不出汗,且小便不通暢,口渴想喝水,這表示體內有瘀熱,身體必定會出現黃疸,這時候需要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詢問:白虎證也有體溫高、煩渴想喝水、小便不通暢的情況,為什麼不會出現黃疸呢?回答是:白虎證和黃疸的症狀雖然相似,但白虎證的特徵是全身出汗,這是熱氣排出的表現;而黃疸的特徵是頭部出汗,身體下部卻不出汗。再問:太陽病時,如果全身疼痛、發熱、身體看起來像被黃色包覆,這是什麼原因?回答是:這是因為身體受到濕氣的影響。張仲景曾提到,傷寒治療後如果出現臉部和眼睛黃疸,原因就是因為寒濕之氣在體內未得到解凍。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門人問:亡陽而譫語,四逆湯可用乎?答曰:仲景不言方,而子欲言之,曷不詳之仲景耶?蓋亡陽固必急回其陽,然邪傳陽明,胃熱之熾否,津液之竭否,里證之實否,俱不可知,設不辨悉,欲回其陽,先竭其陰,竟何益哉!此仲景不言方,乃其所以聖也。然得子此問,而仲景之妙義愈彰。(《尚論篇》)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或問:《經》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何如?答曰:夫胃為受納之司,大腸為傳導之府,燥屎豈有在胃中哉?故《經》言谷消水去形亡也,以是知在大腸,而不在胃也明矣。(《此事難知》)
白話文:
發汗過度,或者再次進行過度發汗的情況下,會損失體內的陽氣。如果出現神智錯亂、語無倫次的症狀,並且脈搏變短,這代表病情危急,預後可能不佳;如果脈搏正常,則表示病情可能有轉好的機會。
弟子問道:如果患者陽氣流失且神智錯亂,是否可以使用「四逆湯」進行治療呢?我的回答是:張仲景並未在書中明確提出使用特定的藥方,你如果想要使用「四逆湯」,不如詳細研究張仲景的理論。確實,當陽氣流失時,當然要緊急回復陽氣,但若病情已經影響到陽明經(即胃和大腸),胃部是否過熱、體液是否乾涸、內臟是否實滿,這些情況都無法確定。如果我們不仔細瞭解這些情況就試圖回復陽氣,結果可能是先耗盡了陰液,這樣又有什麼好處呢!這正是張仲景在書中不直接提供藥方的原因之一,他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醫學家,就是因為他能考慮到各種複雜的情況。然而,從你的問題中,我們更能體會到張仲景理論的精妙所在。
對於陽明經病的病人,如果出現神智錯亂且伴有熱感,卻又不能進食的情況,可能是胃中有五到六枚的乾燥大便堵塞。如果仍然能夠進食,只是感覺有些硬而已。這種情況下,應當使用「大承氣湯」來進行通便治療。
有人質疑:《經》中提到胃中有五到六枚的乾燥大便,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的回答是:胃是負責接收食物的器官,大腸是負責運送食物的場所。乾燥的大便怎麼可能在胃中呢?因此,《經》中提到的「谷消水去形亡」,意思是說當食物消化完畢、水分被吸收後,形體就會逐漸消失。由此可知,乾燥的大便實際上是在大腸而非胃中。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或謂:減不足言,復曰當下之,何也?此古之文法如是也。言腹滿不減,當下之,宜大承氣湯,此滿而不減之謂也。若時滿時減者,不可以當下而論,是減不足言也。然承氣湯當綴腹滿不減處,未可續於減不足言之下,如《太陽篇》中雲: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
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緣桂枝為發汗而設,非為治衄也。其減不足言之說,亦不外是。(張兼善)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白話文:
如果腹部脹滿的情況持續不減,那麼我們就必須立刻採取行動,適合使用的藥方是大承氣湯。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會說「腹部脹滿的情況持續不減」,接著又說「必須立刻採取行動」呢?這是古代文字的寫法就是如此。在這裡提到的是,如果腹部脹滿的情況持續不減,那麼我們必須立刻採取行動,適合使用的藥方是大承氣湯,這指的是腹部脹滿的情況沒有改善的意思。如果腹部脹滿的情況時好時壞,那就不可以認為是需要立刻採取行動的狀態,這就是「腹部脹滿的情況持續不減」的另一種說法。然而,大承氣湯應該跟在「腹部脹滿的情況持續不減」的描述後面,而不是接在「腹部脹滿的情況持續不減」之後的「腹部脹滿的情況持續不減」描述後面,就像在《太陽篇》中的描述一樣:如果受風寒影響,超過六七天沒有排便,並且有頭痛和發熱的症狀,應該使用大承氣湯。如果小便清澈,那就知道問題不在腸道,還是在皮膚表面,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
如果出現頭痛的症狀,那麼很可能會出現流鼻血的情況,適合使用的藥方是桂枝湯。因為桂枝湯是為了發汗而設立的,並不是為了治療流鼻血。關於「腹部脹滿的情況持續不減」的說法,也是類似的道理。(張兼善)
足陽明經脈的脈象表現為浮而澀,浮表示胃部的氣勢過強,澀則表示尿頻,浮和澀兩者相互作用,導致大便困難,這表明脾臟可能受到困擾,適合使用麻仁丸來治療。
門人問:脾約一證,胃強脾弱,脾不為胃行其津液,如懦夫受悍妻之約束,豈不為家之索乎?余曰:何以見之?曰:仲景云,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以是知胃強脾弱也。余曰:脾弱即當補矣,何為麻仁丸中,反用大黃、枳實、厚朴乎?子輩日聆師說,而腹笥從前相仍之陋,甚非所望也。仲景說胃強,原未說脾弱;況其所謂胃強者,正是因脾之強而強。
蓋約者省約也,脾氣過強,將三、五日胃中所受之谷,省約為一、二彈丸而出,全是脾土過燥,致令腸胃中之津液日漸乾枯,所以大便則難也。設脾弱即當便泄矣,豈有反難之理乎?相傳脾弱不能約束胃中之水,何以反能約束胃中之谷耶?在陽明例中,凡宜攻下者,惟恐邪未入胃,大便弗硬,又恐初硬後溏,不可妄攻,若欲攻之,先與小承氣,試其轉失氣方可攻,皆是慮夫脾氣之弱,故爾躊躇也。
白話文:
門人問:脾約這種症狀,胃強壯而脾虛弱,脾不能為胃運送津液,就像軟弱的丈夫被強悍的妻子約束,難道不會讓家庭陷入困境嗎?我說:你怎麼知道呢?門人回答:張仲景在書裡寫到,趺陽脈浮而澀,脈象浮表示胃氣強壯,澀表示小便頻密,浮和澀並存,導致大便困難,這就是脾約的症狀,用麻仁丸來治療。由此可知胃強壯而脾虛弱。我說:脾虛弱就應該補脾,為什麼麻仁丸中反而使用大黃、枳實、厚朴這些具有清熱、通便作用的藥物呢?你們聆聽我的教誨,卻沒有真正理解,這是非常讓人失望的。張仲景提到胃強壯,並未說到脾虛弱;而且他所說的胃強壯,其實是因為脾的強壯導致的。
「約」在這裡是指節制、限制的意思,脾氣過強,會將胃中所攝取的食物節制為一、兩顆彈丸大小的量排出,這是因為脾土過於乾燥,導致腸胃中的津液逐漸乾枯,所以大便困難。如果脾虛弱就會導致腹瀉,怎會有大便困難的情況呢?傳說脾虛弱不能約束胃中的水分,為什麼反而能約束胃中的食物呢?在陽明經的理論中,凡是適合使用攻下法的,都擔心邪氣還未進入胃部,大便不會硬結,或者初期硬結後會變稀軟,不能胡亂使用攻下法,如果想要使用攻下法,首先會給患者服用小承氣湯,看是否會改變排氣情況再決定是否使用攻下法,這都是考慮到脾氣的虛弱,因此有所顧忌。
若夫脾約之證,在太陽已即當下矣,更何待陽明耶?子輩附會前人,以脾約為脾弱,將指吳起之殺妻者為懦夫乎?有悖聖言矣。(《尚論篇》)
汗出多,則熱愈;汗出少,則便難。
問:汗多則熱愈;凡桂枝、麻黃二湯,俱取微似有汗,不令汗多。汗少則便難;汗少則津液未竭,何為便難也?答:太陽病,非汗不解,然汗法中,每伏亡陽、漏風種種危候,所以服桂枝、麻黃湯,但微取似汗,慮夫陽氣索薄之人,得藥而汗出不止也。
至於陽明胃經,為津液之府,邪熱內入,津液隨即外越者最多,不但陽氣素虛不可過汗,即陽氣素實,亦不可過汗,所以陽明致戒云:陽明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絕於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從前不解陽絕為何事,不知正指津液內竭而言,即無陽之互文也。
白話文:
關於脾約這個症狀,如果已經在太陽經就應該出現了,又何必等到陽明經呢?你們誤解前人的理論,認為脾約是脾弱的表現,這等於把吳起這種殺妻的人視為懦夫嗎?這完全與聖賢的教誨相悖。
出汗多,那麼熱度反而增加;出汗少,那麼排便困難。
問題:出汗多,熱度反而增加;使用桂枝湯或麻黃湯時,我們都希望只微微出汗,避免大量出汗。出汗少,卻有排便困難的情況;既然出汗少表示津液尚未完全耗盡,為什麼會出現排便困難呢?答案:太陽病的治療,如果不適當的出汗,病情無法得到改善。然而,在出汗的方法中,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會引發如亡陽、漏風等各種危險情況,因此服用桂枝湯或麻黃湯時,僅期望微汗,以防藥物導致過度出汗,對陽氣衰弱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至於陽明胃經,是津液存儲的地方,邪熱進入後,津液隨之外洩的情形非常普遍。不僅是陽氣原本虛弱就不應過度出汗,即使是陽氣原本強盛,也不宜過度出汗,這是因為陽明經有這樣的警告:陽明經若實熱,過度發汗,出汗過多,也同樣是過度,這會導致陽氣在內部斷絕,津液流失,進而導致大便堅硬。過去對於「陽絕」一詞的理解存在誤解,實際上是指津液內部乾涸,這是「無陽」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所云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乃脈法後段,推原所以當下之故,謂服藥得汗,腠理既開,兩三日內,仍覺漐漐微汗,則邪服而熱除,不傳裡矣。若汗才得而腠理隨閉,則熱邪不服而傳裡,熱既傳裡,津液必耗而便難,故宜攻下,以存津液。觀下文復云脈遲尚未可攻,又戒其勿誤攻,以重傷津液也。
要知此三語總頂屬府者,不令溲數,而為陽明病下注腳耳。(喻嘉言)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用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
或問:腹痛,前以小建中溫之,後以小柴胡涼之,仲景豈姑試之乎?曰:非也。不瘥者,但未愈,非更甚也。先以建中解肌而發表,止痛在芍藥;繼以柴胡補中而達邪,止痛在人參。按柴胡湯加減法,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其功倍於建中,豈有溫涼之異乎?陽脈仍澀,故用人參以助桂枝;陰脈仍弦,故用柴胡以助芍藥。
白話文:
所說的,出汗多則熱度反而增加,出汗少則排便困難,這是脈象診斷的後半部分,推測其原因,認為服藥後出汗,皮膚的孔隙打開,兩到三天內仍會有微微的出汗,這表示邪氣已被消除,熱度已退,沒有傳入體內。如果一開始出汗後皮膚的孔隙隨即關閉,那麼熱邪就沒有被清除,而是傳入體內,熱度進入體內後,津液必定會消耗,導致排便困難,因此需要使用下藥來保存津液。觀察後面的內容還提到脈搏遲緩還不能使用下藥,並且警告不要錯誤使用下藥,以免加重津液的損失。
要知道這三個詞總結了與大腸有關的症狀,不讓尿頻,是對陽明病的結論。
傷寒病,陽脈滯塞,陰脈緊張,按照常理應該會感到腹部急痛,首先使用小建中湯;如果不見好轉,則使用小柴胡湯。
有人問道:腹痛,之前用小建中湯溫暖調理,後來又用小柴胡湯涼調,張仲景這樣做是試試看嗎?回答是:不是的。如果不見好轉,只是沒有痊癒,並非病情加重。首先使用小建中湯解肌發汗,芍藥可以止痛;接著使用小柴胡湯補中散邪,人參可以止痛。根據小柴胡湯加減法則,如果腹痛,則去掉黃芩加上芍藥,其功效比小建中湯加倍,怎麼會有溫和與冷卻的不同呢?陽脈仍然滯塞,所以使用人參來輔助桂枝;陰脈仍然緊張,所以使用柴胡來輔助芍藥。
若一服瘥,又何必更用人參之溫補、柴胡之升降乎?仲景有一證用兩方者,如用麻黃汗解,半日復煩,用桂枝更汗同法。然皆設法御病,非必然也。先麻黃,繼桂枝,是從外之內法;先建中,繼柴胡,是從內之外法。(柯韻伯)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問:血弱氣盡一節,有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高指表耶?下指脅耶?答:高不指表,下不指脅。要知此乃為婦人經水適來適斷之詞,經水適斷之後,豈非血弱氣盡乎?因少陽熱邪盡入血室,逼其經血妄行,致成此證。蓋少陽膽藏於厥陰肝葉之內,臟腑相連,與太陽、陽明兩陽各為一區,不與少陰、太陰相連者迥殊。
白話文:
如果一劑藥已經治癒了病症,還何需再使用溫補的參類和調整氣機的柴胡呢?張仲景在某些情況下會使用兩個方子,例如使用麻黃發汗後,半個小時又感到煩躁,就改用桂枝繼續發汗,但這都是為了應對病情而設,並非必然如此。先用麻黃,接著用桂枝,是從外到內的治療方法;先用建中(補中益氣)後用柴胡,則是從內到外的治療策略。
血質虛弱、元氣耗盡,皮膚腠理開放,邪氣趁機進入,與正氣交戰,聚結於肋下。正邪之間的爭鬥,導致來去不定的寒熱症狀,有時好轉,有時復發,患者沈默寡言,不想進食,五臟六腑相聯,疼痛必然向下,邪氣在上,疼痛在下,因此引起嘔吐。小柴胡湯可以治療這種症狀。
問題:「血質虛弱、元氣耗盡」這一段中,提到「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其中「高」是指表層還是「脅」(側腹部)?回答:「高」並非指表層,「下」亦非指脅部。要知道這句話是在描述婦女經期剛來或剛結束的情況。經期結束後,當然血質虛弱、元氣耗盡。因為少陽的熱邪全部進入血室,強迫經血異常流動,才會形成這樣的症狀。少陽的膽藏於厥陰肝葉之中,臟腑相連,與太陽、陽明兩陽各自為區,與少陰、太陰完全不同。
所以太陽、陽明之腑邪,不能襲入於臟,而少陽之腑邪與臟相連,漫無界限,其熱邪之在脅者,迫血妄行,必痛連腹中,見經血雖止,而腹痛猶不止耳。高指脅也,下指腹也。邪在兩脅,已搏飲上逆;痛在腹中,又濁氣上干。所以其證嘔逆特甚,但不可因其痛在腹中,遂指為厥陰見證,誤用吳茱萸等湯治嘔,桂枝大黃等湯治痛,仍用小柴胡湯治其腑,不治其臟。此是吃緊叮嚀,言外見臟腑,同治必領腑邪入臟矣。
仲景不能盡所欲言,但以小柴胡湯主之一語,砥柱狂瀾也。(喻嘉言)
小柴胡湯方去滓復煎。
問:小柴胡湯去滓復煎,必有其義。答:用小柴胡湯必去滓復煎,此仲景法中之法,原有奧義。蓋少陽經用藥,有汗、吐、下三禁,故但取小柴胡湯以和之。然一藥之中,柴胡欲出表,黃芩欲入里,半夏欲驅痰,紛紜而動,不和甚矣。故去滓復煎,使其藥性合而為一,漫無異同,俾其不至僨事耳。
白話文:
太陽和陽明系統的疾病,無法侵入到內臟,但少陽系統的疾病與內臟相連,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如果熱邪停留在脅部,會導致血液妄行,造成腹部疼痛,即使經血已經停止,但腹痛卻依然持續。「高」指的是脅部,「下」指的是腹部。當熱邪影響兩側的脅部,已經引發了飲食過量導致上逆;腹痛則是因為腹部積聚了混濁之氣。因此,患者會出現特別嚴重的嘔吐症狀,但不可以僅因腹痛就在未確認情況下,將其診斷為厥陰病,並錯誤使用如吳茱萸湯來治療嘔吐,或者使用桂枝大黃湯來治療腹痛,同時仍然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腸胃問題,而不針對內臟進行治療。這是需要嚴肅提醒的一點,因為若不區分髒與腑的問題,很可能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張仲景無法完全表述他的想法,只以一句「小柴胡湯主之」作為總結,就像是在波濤洶湧的海浪中立起了一塊砥柱石(喻嘉言)。
小柴胡湯方在煮好後需先濾去渣再重煮。
問:小柴胡湯在濾去渣後再重煮,一定有其深意。答:使用小柴胡湯時必須先濾去渣再重煮,這是張仲景法則中的重要步驟,其中包含著深層的哲學。因為少陽經路線使用的藥物,有汗、吐、下三種禁忌,所以我們僅取小柴胡湯來調和。然而,在同一種藥物中,柴胡欲出表,黃芩欲入裡,半夏欲驅痰,各個成分相互衝突,如果不進行調整,則會產生很大的問題。因此,進行濾渣後再重煮,讓藥物的性質能夠融合成為一個整體,避免產生不協調的副作用。
又,和非和於表,亦非和於裡,乃和於中也。是必煎至最熟,令藥氣並停胃中,少頃隨胃氣以敷布表裡,而表裡之邪不覺潛消默奪。所以方中既用人參、甘草,復加生薑、大棗,不厭其復,全藉胃中天真之氣為斡旋,所謂大力者負之而走耳。試即以仲景印仲景,三黃附子湯中,以其人陽邪入陰而熱熾,非三黃不能除熱;其人復真陽內微而陰盛,非附子不能回陽。然必各煎後,乃得以各行其事,而復煎以共行其事之義,不亦彰彰乎?(喻嘉言)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白話文:
再者,調和藥物時,並非在表面或內部調和,而是要調和於中間。這必定需要將藥物煎煮到最熟,讓藥性在胃中完全混合,稍等片刻,隨著胃氣在表裡之間擴散,而表裡的邪氣會悄悄地消失。之所以方劑中會加入人參、甘草,再加上生薑、大棗,不嫌複雜,全靠胃中的純真之氣來調節,就好比強大的力量能迅速移動一樣。我們可以以張仲景的理論驗證這個觀點,在他的「三黃附子湯」中,由於此人陽邪進入陰部,熱力旺盛,非用三黃才能清除熱毒;同時此人又存在真陽內在微弱,陰氣過盛,非附子不能回復陽氣。然而,必須各自煎煮後,才能發揮各自的療效,並且再次煎煮以共同執行療效,這不是很明顯嗎?(喻嘉言)
三陽合病,脈象浮大,向上跳躍,只想睡眠,閉眼時就會出汗。
或謂:此證屬《少陽篇》中,亦可用小柴胡否?答曰:可用。夫三陽合病,其邪發見於脈:浮者太陽也,大者陽明也,上關上者少陽也。但欲眠睡,目合則汗,此膽有熱,脈證相符,故出於《少陽篇》中。蓋浮脈無證不可汗,大脈無證不可下,浮大之脈,具上關,知三陽合病,熱在膽也。膽居半表半裡,用小柴胡亦當。(張兼善)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或問:論傳經之邪,自三陽傳至太陰,太陰則傳少陰;此不言傳經,而言始得之,何也?答曰:傳經者,古人明理立法之意如此,安可執一而論哉!夫三陽傷寒,多自太陽入,次第而傳至厥陰者,固有也。其三陰傷寒,亦有自利不渴,始自太陰而入者。今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正由自入,故云始得之。
白話文:
有人問道:這類症狀屬於《少陽篇》中的病症,是否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呢?回答是:可以。在三陽合病的情況下,病邪在脈象上的表現是:浮動的脈象代表太陽,大的脈象代表陽明,脈象上關閉的代表少陽。患者只想要睡覺,閉上眼睛就會出汗,這是膽熱的表現,脈象和症狀都相符合,所以被列在《少陽篇》中。因為浮動的脈象沒有對應的症狀不可以進行汗法治療,大的脈象沒有對應的症狀不可以使用下法治療,浮動和大的脈象都有上關閉的現象,說明是三陽合病,熱邪在膽。膽位處於半表半裡之間,使用小柴胡湯是適當的。(張兼善)
少陰病,初次出現時,如果反常地發熱,脈象沈弱,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
有人詢問:理論上認為病邪自三陽傳至太陰,再由太陰傳至少陰,但這裡不提傳經,而是說初次出現時,這是為什麼?回答是:傳經是古人根據道理和法則所提出的觀念,我們不能固守一說,而忽略了其他可能。三陽傷寒,大多從太陽開始進入,按照順序傳至厥陰,這種情況是存在的。而對於三陰傷寒,也可能出現從太陰開始,進入少陰的情況。現在少陰病在初次出現時,反常地發熱,正是由於直接從太陰進入,因此稱為「初次出現」。
緣少陰無身熱,今身有熱,故言反發熱,以不當發熱而熱也。為初病邪淺,故與麻黃附子細辛湯以發散之。按:六經中,但少陰證難辨,此條要看一反字,是以陰證雖云不用麻黃,今既始得之,反發熱,脈沉,所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溫散之耳。(張兼善)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虎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或問:白通湯及白通加豬膽汁湯,真武湯與通脈四逆湯,皆為少陰下利而設,除用薑、附相同,余藥各異,何也?答曰。病殊則藥異。少陰下利,寒氣已甚,非薑、附不能治。此下利之理無殊,至兼證不一,則用藥當各從其宜。如白通湯用薑、附以散寒止利,則加蔥白以通調陽氣。
白話文:
緣少陰理論上不會出現身體發熱的情況,但現今病人卻出現了發熱的症狀,所以說是「反發熱」,意指不應該出現這種發熱情況而現正出現。這代表病人的病情初期較淺,因此使用麻黃、附子和細辛的合劑來進行疏散治療。依照《傷寒論》中的描述,六經病中,少陰病的辨識比較困難,這條規則要留意「反」字,即陰性病證通常不使用麻黃,但現在病人剛開始出現這種病症,反而出現了發熱,脈象沈遲,因此使用麻黃、附子和細辛的合劑來溫和地疏散病邪。
少陰病如果出現下利(腹瀉)且脈搏微弱的症狀,應使用白虎湯進行治療;若下利不見好轉,出現四肢逆冷、脈搏消失、乾嘔、煩躁等症狀時,應使用白通加豬膽汁湯進行治療。
有疑問者問道: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真武湯以及通脈四逆湯,都是為了治療少陰病下利而設置的方劑,除了薑和附子相同外,其他藥物有所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回答是,病狀不同則藥物也會有所差別。少陰病下利,病情寒冷程度已經很嚴重,除了薑和附子之外的藥物不能治療。這些下利的原理大致相同,但若有額外的症狀變化,則需根據症狀選擇適合的藥物。例如,白通湯使用薑和附子來疏散寒氣並停止下利,則添加蔥白來調節體內的陽氣。
若利而乾嘔煩者,寒氣太甚,內為格拒,而薑、附非煩者之所宜,必嘔而不納,故加人尿、豬膽汁鹹苦性寒之物,並候溫冷服之,自納而不阻;至其病所,則冷體既消,熱性便發。又真武湯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滿,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為有水氣。夫水氣者,即寒濕也,腎主之。
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蓄為水氣。《經》曰: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辛;故用附子、芍藥、生薑之酸辛,以溫經散濕。通脈四逆,治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為裡寒;身熱惡寒,面色赤者,為外熱;此陰盛於內,格陽於外,而不相通,與通脈四逆湯,以散陰通陽。四證具云下利,而兼有或為之證不一,是以用藥大同而小異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了腹瀉並且乾嘔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寒氣過重,導致了胃部的氣流通暢受阻。在此情況下,單純使用薑和附子等溫熱性質的藥物可能並不是那麼適合,因為他們可能會使乾嘔的情況更加嚴重。因此,我們會加入一些具有鹹、苦、寒性質的物質,如人尿和豬膽汁,這類物質能夠幫助胃部消化,使之不再受阻。當這些物質進入到病竈時,寒氣被消解,熱氣自然就會表現出來。
真武湯是用來治療少陰病的一種方法,如果兩三天後病情沒有好轉,到了三四天,肚子會感到脹滿,排尿困難,四肢會有沈重和疼痛的感覺,且伴有腹瀉,這表明體內有水分積聚。這積聚的水分實際上是寒濕之氣,而腎臟負責調節水分。如果腎功能失調,水分在體內停留,就形成了水氣。
根據經典理論,脾臟不喜歡濕氣,而甘味的食物能滋補脾臟並有助於排水。茯苓和白朮的甘味可以幫助脾臟排除積水。對於寒濕之氣,我們通常使用辛熱的藥物來平衡,對於濕氣過盛的情況,我們會輔以酸辛的藥物。因此,我們使用了附子、芍藥和生薑的酸辛之性,來溫暖經絡並散除濕氣。通脈四逆湯用於治療少陰病的腹瀉,以及裡寒外熱的情況。如果手腳冰冷,脈搏微弱,這是裡寒的表現;如果身體發熱但畏寒,臉色紅潤,這是外熱的表現。這表明體內陰氣過盛,陽氣被逼到外面,無法相互交流。我們使用通脈四逆湯來疏散陰氣,讓陽氣得以流通。
在使用藥物時,即使病症都是腹瀉,但具體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藥物雖然大體相同,但細節上可能會有所調整。
(張兼善)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問:觀急字似不宜緩,其證不過口乾燥,而且病為少陰,少陰又不過二三日,非十餘日之大滿大實,有此神見,而便用承氣耶?答: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即口燥咽乾,其人腎水素竭可知。故宜急下以救腎水,少緩須臾,甕乾杯罄,救無及矣。所以陽明有急下三法以救津液,少陰有急下三法以救腎水。
皆動關性命,如救頭燃,何商量等待之有耶?此與大滿大實之條,天淵懸絕,所當辨之於早矣。(喻嘉言)
白話文:
【張兼善】
少陰症狀,若在病後兩三日,出現口乾舌燥、咽喉乾渴的情況,應迅速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張兼善】
若少陰症狀,自行排泄清水,且顏色純青,心下部必定疼痛,口乾舌燥,亦應迅速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張兼善】
少陰症狀,若在病後六七日,腹部脹大但沒有大便,也應該迅速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問:從「急」這個字看起來,似乎病情不容拖延,病徵雖僅為口乾舌燥,但少陰症通常不會超過兩三天,並非十餘日的大滿大實症狀,這樣急著使用承氣湯是否合適?
答:少陰症狀,如果在病後兩三日就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這表明患者的腎水原本就已經不足。因此,必須立即進行治療以拯救腎水,稍微延遲一點,就像鍋子乾了、杯子空了,就無法再輓救了。如同陽明有三種急下的方法來拯救體液,少陰也有三種急下的方法來拯救腎水,都是關係到生命的生死存亡,哪有時間可以商量和等待呢?這與大滿大實的治療原則有著根本的不同,應該在早期就區分清楚。
(喻嘉言)
或問:承氣湯,陽明當下之證宜用,今少陰病亦用之,何也?蓋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四旁有病,皆能傳入。胃土燥則腎水乾,以二三日即口燥咽乾,是熱之深、傳之速也,故急下以全腎水。夫土實則水清,故自利清水而口乾燥,此胃土燥熱而然;下利色青。青,肝也,乃肝傳腎,緣腎之經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由是而心下痛,故急下以去胃熱,逐腎邪。其六七日腹脹不大便,以入腑之邪壅甚,胃土勝則腎水涸,故急下以逐胃熱,滋腎水。
蓋陽明與少陰皆有急下之條,證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也。(張兼善)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白話文:
關於承氣湯的問題,陽明經的病症適用此方,但現在在少陰經的病症也使用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胃是飲食的海洋,主要供應周身的養分;若身體的其他部位生病,病氣都能傳到胃部。如果胃部的土氣乾燥,會導致腎水乾涸,兩三天後就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這代表熱病深入且傳播迅速,因此必須急於通下,以保全腎水。土氣實則水清,所以會出現自利清水而口乾的現象,這是因胃部土氣乾熱所導致;大便下利呈青色,青色代表肝經,說明肝病轉移至腎,由於腎的經脈從肺出,繞過心臟,進入胸中,因此會感到心下疼痛,因此必須急於通下,去除胃熱,清除腎邪。如果六七天後腹部脹滿但大便不通,這是因為腑中的邪氣阻塞嚴重,胃氣勝過腎水,因此必須急於通下,以去除胃熱,滋潤腎水。
無論是陽明經還是少陰經,都有急於通下的規定,雖然病症不同,但進入腑中的原理卻是一樣的(張兼善)。
太陽病想要痊癒的時間,從巳時到未時上。陽明病想要痊癒的時間,從申時到戌時上。少陽病想要痊癒的時間,從寅時到辰時上。太陰病想要痊癒的時間,從亥時到醜時上。少陰病想要痊癒的時間,從子時到寅時上。厥陰病想要痊癒的時間,從醜時到卯時上。
問:陽病從寅而解於戌,陰病從亥而解於寅,是陽得陽解、陰得陰解。而有曰陽病解於夜半,陰病解於日中,何也?答:陽得陽解、陰得陰解者,此從其經氣之旺也。如少陽旺於寅卯辰,太陽旺於巳午未,陽明旺於申酉戌,太陰旺於亥予醜,少陰旺於子醜寅,厥陰旺於醜寅卯是也。
各經皆從其旺,少陰獨從其生者,少陰腎中內藏真陽,子時一陽生,葭管飛灰,早已春回暘谷。丑時二陽,寅時三陽,陽進陰必退,陽長陰必消也。且天一生水,子水生地,即是旺地,故少陰欲解獨從之也。然三陽之解,從寅卯而始;三陰之解,從寅卯而終。寅為生人之首,卯為天地之門戶,亦陰陽如環之理也。
白話文:
問:陽病在寅時開始痊癒,在戌時結束,陰病在亥時開始痊癒,在寅時結束,這是陽病由陽性因素得到解決,陰病由陰性因素得到解決。但也有說法,陽病在夜半時分開始痊癒,陰病在中午時分開始痊癒,這是怎麼回事?
答:陽病由陽性因素得到解決、陰病由陰性因素得到解決,這取決於經脈氣血的旺盛。例如,少陽在寅卯辰時旺盛,太陽在巳午未時旺盛,陽明在申酉戌時旺盛,太陰在亥子醜時旺盛,少陰在子醜寅時旺盛,厥陰在醜寅卯時旺盛。
每條經脈都根據其旺盛來進行,少陰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少陰的腎中藏著真正的陽氣。子時一陽生,草木的灰塵開始飛舞,春天已經回歸。醜時二陽,寅時三陽,陽氣上升,陰氣必然下降,陽氣增加,陰氣必然消失。再者,天一生水,子時的水生地,就是旺盛之地,因此少陰想要痊癒,只能通過這個方式。
然而,三陽的痊癒從寅卯開始,三陰的痊癒從寅卯結束。寅時是生人的開始,卯時是天地的大門,也是陰陽循環的道理所在。
但三陽之旺時九,各不相襲;三陰之旺時五,逐位相連。可見陽行健,其道長,故不相及;陰行鈍,其道促,故皆相躡也。於此見仲景析義之精矣。至陽病解於夜半,陰病解於日中者,《內經》之旨,取陽見陰、陰見陽,兩相和協之義。先聖後聖,豈非一揆也哉!(喻嘉言)
白話文:
在三陽旺盛的時期有九個節氣,各個節氣之間互不重疊;在三陰旺盛的時期有五個節氣,一個接著一個。這說明陽性的事物運行起來強健,它的道路長遠,所以不會互相影響;而陰性的事物運行起來緩慢,它的道路短暫,所以都互相追隨。從這裡可以看出張仲景對理論解析的精確。至於陽性病症在夜晚解除,陰性病症在白天解除,這是《內經》的本意,取的是陽性現出陰性、陰性現出陽性的相互協調之義。古聖先賢和今聖後聖,難道不是同一宗旨嗎?(喻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