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四·傷寒析疑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傷寒析疑 (7)

1. 會通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

陽為陰乘,陽脈固見其不足,而陰脈亦不見其有餘。陽雖微,尚能發熱,不終惡寒,猶不失陽道實、陰道虛之定局耳。亡陽則陰不獨存,治當扶陽為急,此補中益氣之方為最巨也。(柯韻伯)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經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白話文:

問曰:疾病有時會出現發冷又發熱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曰:這是因為陰脈(身體的陰氣循環)不足,陽氣(身體的陽氣循環)就會追隨到陰脈;如果陽脈不足,陰氣就會侵入到陽脈。 問曰:那麼,什麼是陽脈不足呢? 答曰:假如寸口脈(手腕部的一個脈搏點)的脈象微弱,這就是陽脈不足,陰氣上行進入陽脈中,就會造成發冷的現象。 問曰:那麼,什麼是陰脈不足呢? 答曰:如果尺脈(手腕部另一脈搏點)弱,就是陰脈不足;陽氣下陷進入陰脈中,就會引起發熱。 當陽氣被陰氣抑制,陽脈自然會顯示出不足,但陰脈的狀態並不明顯。即使陽脈微弱,仍然能發熱,不會終止發冷,但仍符合陽氣充足、陰氣不足的基本原則。失去陽氣,陰氣就不能獨立存在,治療上應該迅速補救陽氣,這種補充中藥和增強體力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問曰:有些疾病不會出現戰慄或出汗就自行痊癒,這是為什麼呢? 答曰:這是因為該病人的脈象原本就微弱,可能曾經接受過發汗、吐瀉或出血等治療,導致體內津液不足。這是陰陽自然調和的結果,病人必定會自行痊癒,所以不會出現戰慄或出汗的情況。

內無津液,安能作汗?戰由汗發,無汗故不戰也。復用此字,須著眼妄治之後,內無津液,陰陽豈能自和!必當調其陰陽,不然脈微則為亡陽,將轉成陰證矣。(柯韻伯)

問曰:脈欲知病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必愈。

陰陽和平,不是陰陽自和,不過是純陰純陽無駁雜之謂耳。究竟是病脈,是未愈時寒熱不解之脈,雖劇當愈,非言不治自愈。正使人知此為陰陽偏勝之病,脈陽劇者當治陽,陰劇者當治陰,必調其陰陽,使其和平,失此不治,反加劇矣。(柯韻伯)

白話文:

內無津液,怎麼能出汗?戰鬥源自於出汗,沒有汗,所以戰鬥不會發生。再次使用這個字,必須注意到在妄加治療後,如果內部沒有津液,陰陽怎能自行調和!必須調整陰陽,否則脈搏微弱就是失去陽氣的徵兆,可能會轉變成陰性病症。(柯韻伯)

問道:脈搏想要判斷疾病是否好轉或未好轉,該如何分辨呢?回答說:寸口、關上、尺中這三個地方,大小、浮沈、遲數相同,即使有寒熱無法解除的情況,但這脈象的陰陽是平衡的,即使病情嚴重,最終必定會好轉。

陰陽平衡並不是指陰陽自然平衡,只是指純粹的陰或純粹的陽,沒有混雜之說。這指的是病態脈搏,是未好轉時寒熱無法解除的脈搏,即使病情嚴重,最終必定會好轉,而非說不治療就會好轉。這正是讓人知道這種情況是因為陰陽過度強盛的病症,脈搏陽氣過強的應該治療陽氣,陰氣過強的應該治療陰氣,必須調整陰陽,使它們達到平衡,如果不這樣治療,反而會讓病情加重。(柯韻伯)

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

陰陽升降,以關為界;陽生於尺,而動於寸,陰生於寸,而動於尺,陰陽互根之義也。寸脈居上而治陽,尺脈主下而治陰,上下分司之義也。寸脈不至關,則陽不生陰,是為孤陽,陽亦將絕矣。尺脈不至關,則陰不生陽,是為孤陰,陰亦將絕矣。要知不至關,非脈竟不至,是將絕之兆,而非竟絕也,正示人以可續之機。

此皆不治,言皆因前此失治以至此,非言不可治也,正欲人急治之意,是先一著看法。夫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尚有吐法;上部無脈,下部有脈,尚為有根;即脈絕不至,尚有灸法。豈以不至關便為死脈哉!看余命生死句,則知治之而有餘命,不為月節所克者多耳。此又深一層看法。

白話文:

寸脈未達關元為陽氣斷絕,尺脈未達關元為陰氣斷絕,這兩種情況都是無法救治的,預示著必死之局。如果計算還能活多久,可以按照月節(即每月的節氣)來預測。

陰陽之氣的升降,以關元作為界限;陽氣在尺脈生發,然後影響到寸脈,陰氣在寸脈生發,然後影響到尺脈,這展示了陰陽之氣相輔相成的意義。寸脈位於上部負責調理陽氣,尺脈位於下部負責調理陰氣,這是上部與下部各自職責的原則。寸脈未能達到關元,則代表陽氣不能生發陰氣,這就是孤陽的現象,陽氣也會隨之斷絕。尺脈未能達到關元,則代表陰氣不能生發陽氣,這就是孤陰的現象,陰氣也會隨之斷絕。要知道未達關元,並非脈搏完全未到,而是斷絕的前兆,而不是真正斷絕,這正是告訴人們還有恢復的機會。

以上都無法救治,指的是由於之前的治療失誤導致現在的局面,並不是說無法治療,這正是讓人盡快治療的意圖,這是提前考慮問題的方法。即使上部有脈搏,下部無脈搏,仍有吐瀉之法可用;即使上部無脈搏,下部有脈搏,仍算是有根由;即使脈搏完全斷絕,仍然有灸療的方法可用。怎麼會因為脈搏未達關元就認為是死脈呢?看到「計算還能活多久」的部分,就知道通過治療還是有可能延長壽命,並不會被月節所限制的。這又是更深一層的思考。

脈以應月,每月有節,節者,月之關也,失時不治,則寸脈不至關者,遇月建之屬陰,必克陽而死;尺脈不至關者,遇月建之陽支,則克陰而死。此是決死期之法,若治之得宜,則陰得陽解,陽得陰解,陰陽自和而愈矣。(柯韻伯)

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欲自解,便寓不可妄治意。諸經皆有煩,而太陽更甚,故有發煩、反煩、更煩、復煩、內煩等證。蓋煩為陽邪內擾,汗為陽氣外發,浮為陽盛之脈,脈浮則陽自內發,故可必其先煩。見其煩必當待其有汗,勿遽妄投湯劑也。汗出則陽勝,而寒邪自解矣。若煩而不得汗,或汗而不解,則審脈定證,麻黃、桂枝、青龍隨所施而恰當矣。(柯韻伯)

白話文:

脈象應和月亮的循環,每個月都有特定的節點,這節點代表了月亮的節制。如果錯過了這些節點進行治療,那麼脈象中的「寸脈」若沒有達到「關」的位置,遇到月亮建辰的陰性月份,就會導致陽氣受克而死亡;「尺脈」若沒有達到「關」的位置,遇到月亮建辰的陽性月份,則會使陰氣受克而死亡。這是確定生死期限的方法,但如果治療得當,陰氣就能夠得到陽氣的解救,陽氣也能夠得到陰氣的解救,陰陽自然調和而痊癒。

想要自我療癒的人,必須先感到煩躁,然後才會出汗而得到解脫,為什麼能知道呢?因為脈象浮動,所以知道出汗後就能解脫。

想要自我療癒,就必須有不胡亂治療的意念。各經絡都可能感到煩躁,但太陽絞更是嚴重,因此有發煩、反煩、更煩、復煩、內煩等症狀。因為煩躁是體內陽邪的幹擾,而出汗是體內陽氣的發散,脈象浮動表示體內陽氣旺盛,脈象浮動意味著體內的陽氣自然發散,所以可以確定他們會先感到煩躁。見到煩躁一定需要等待他們出汗,不要急於胡亂投藥。出汗表示陽氣勝出,而寒邪自然會得到解脫。如果煩躁卻無法出汗,或者出汗後仍然不解脫,就需要審查脈象確定症狀,使用「麻黃」、「桂枝」或者「青龍」等草藥來對症下藥。(柯韻伯)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如飲水數升而不解者,又當與病機矣。(柯韻伯)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以上諸證,莫非邪火逆亂,真陰立亡之象。推求其原,一皆血氣流溢,失其常度,至於如此。邪風被火熱之害,可勝言哉!此際欲治風而火勢沸騰,欲治火而風勢壅遏,何從治之?唯利小便一法,如豬苓湯類,可以導濕滋干,清熱潤燥,使小便得利,則丙火得泄,而太陽之邪風,亦從膀胱為去路,尚可治也。倘利之而不利,火無從出,危矣。(《後條辨》)

白話文:

太陽病,若經發汗治療後,出現大汗淋灕的情況,導致胃部乾燥,產生煩躁不安,無法入眠,並渴望喝水的症狀,應少量給予水分,讓胃部恢復正常運作,這樣就會康復。

如果喝水多次卻未見改善,則需要進一步診斷病情。

太陽病,若是風邪入侵,使用過熱的物質來發汗,風邪被熱力所加,血液和氣體流動異常,失去正常的規律,兩個陽性因素相互加熱,導致全身變黃。陽性因素強烈時,可能會有出血的症狀;陰性因素不足時,會有排尿困難。當陰陽雙方都處於衰弱狀態,身體會變得乾燥。只有一部分頭部出汗,往下流到頸部,腹部有滿脹感和微微喘息,口腔乾燥,咽喉有燒傷的痕跡,或者便祕,長時間下去會變得神智混亂,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出現嘔吐,手腳焦躁不安,抓衣服、摸牀鋪。如果小便頻繁,這種人有可能得到治療。

以上的症狀,都表明邪火逆亂,真正的陰氣已經消失的徵兆。深入探討原因,都是由於血液和氣體流動異常,失去正常的規律,才會變成這樣子。風邪被熱力所加的損害,該怎麼形容呢!現在想要治療風邪,但火勢卻在沸騰,想要治療火熱,但風勢卻在阻塞,該如何處理呢?只有通過利尿的方法,如「豬苓湯」類的藥方,可以引導體內濕氣,滋潤乾燥,使小便順暢,那麼丙火就能夠得到釋放,而太陽病的風邪,也會從膀胱這條路線排除出去,還是有可能得到治療的。如果利尿卻不能通暢,火熱之邪沒有出口,那就非常危險了。(《後條辨》)

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以上諸證,莫非陽強發厥,盡虛其下之象。推求其原。一皆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至於如此。熨背之害,可勝言哉!此時欲治風而風已上解,欲治火而火無出路,何從治之?唯通大便一法,可以徹邪去遏,潤之、導之,及多大便已,然後下陷之陽邪,復上升而散,頭卓然而痛,久郁之陽氣,得下徹而通,其人足心必熱,以邪氣隨穀氣而出,無復壅遏,故曰穀氣下流也。

白話文:

太陽病,若在病後第二日,病人反而表現出焦躁不安,並接受背部的熱敷,結果導致大量出汗,使熱量進入胃部,造成胃中水分不足,進一步引發焦躁和混亂的語言行為。若這種狀況持續十多天,伴隨震顫和腹瀉,這表示病情正在好轉。但若腰以下部位沒有出汗,尿意難以滿足,出現噁心,想要排尿卻無法,腳底感到畏寒,大便乾硬,小便應頻繁卻不頻繁,或即使排便後仍有多次排便,頭部感到劇烈疼痛,此人腳心必定會感到熱,這是因穀氣下流所致。

這些症狀,無一不是陽氣過盛,引發厥逆,導致下部虛弱的表現。探討其原因,都是由於熱量進入胃部,造成胃中水分耗盡,導致這樣的結果。背部熱敷的危害,實在難以言喻!此時想治療風邪,但風邪已經開始向上散發,想治療熱量,但熱量找不到出路,該如何治療呢?只有通過通便的方法,才能徹底清除邪氣,調節身體,當多次排便後,陷入體內的陽邪就會重新上升並散發,頭部的劇烈疼痛也會得到緩解。長期積聚的陽氣,得以向下疏通,此人腳心必定會感到熱,這是因為邪氣隨著穀氣排出,不再阻塞,所以說穀氣下流。

合而觀之,上條病源,在血氣流溢,失其常度,邪尚在經,故以利小便治之;此條病源,在火熱入胃,胃中水竭,邪已入腑,故以通大便去之。從來未經指出,必欲待小便自利,大便自多。豈有邪火熾甚之時,而能使小便自利,大便自多也哉!(《後條辨》)

此節勻作五段看:太陽病句,是言病證;反熨其背,至譫語,是誤治後變證;十餘日三句,是推原以後不治病,勢所必至,正見得一下可愈,意在言外,故其汗至反不數,是推原欲解不解,餘邪未散,正氣未復光景;及多至下流故也,是料定正氣稍復欲愈,病輕之狀。學者細認此篇見病勢治法,躍然目前,然此必強壯之人,故能經此種種危候。

白話文:

從整體來看,上一則病症的原因,在於血氣的流通溢散失衡,邪氣仍然停留在經脈,因此通過利尿的方式進行治療;這一則病症的原因,在於熱邪進入胃部,胃中水分缺乏,邪氣已經進入腸腑,因此通過通便的方式去除邪氣。以往未曾明確指出,一定要等待小便自然通暢,大便自然增多。哪有當邪火非常猛烈的時候,卻能讓小便自行通暢,大便自行增多的道理呢!(《後條辨》)

這部分可以分為五個段落來理解:「太陽病」一句,是在描述病徵;「反熨其背,至譫語」,是錯誤治療後產生的變化症狀;「十餘日」三句,是在推測如果後期的治療無效,那是勢所必然,正因為下病可治,所以其出汗反而不頻繁,是推測病情未解,餘邪未散,正氣尚未恢復的情況;「及多至下流」,是預測正氣稍微恢復,病情有改善的跡象,表明病情較輕。學習者要仔細認清這篇文章中對病勢和治療方法的描述,就像眼前一樣清晰。然而,這一定是強壯的人,纔能夠承受這種種危急的情況。

文中不言脈理,意可想悟。倘遇素虛尺遲,安能保其生乎?(周禹載)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

此條名之曰為火邪,示禁也明且深矣。故喻氏治火邪,即治血之善方,洵為有得也矣。(魏荔彤)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發汗後,津液既亡,小便不利者,勿治之。是禁其勿利小便,非得其自愈之謂也。然以亡津液之人,勿生其津液,焉得小便利?欲小便利,治在益其津液也。其人亡血、亡津液,陰陽安能自和?欲其陰陽自和,必先調其陰陽之所自;陰自亡血,陽自亡津,益血生津,陰陽自和矣。要不益津液,小便必不得利;不益血生津,陰陽必不自和。

白話文:

文中未明述脈理,但可以理解其含義。倘若一個人的脈象虛弱而緩慢,怎麼能確保他能生存下去呢?(周禹載)

陽性疾病的治療,如果用熱力來燻蒸,無法出汗,這個人一定會焦躁不安;到了經期仍無改善,必定會出現便血,這種情況稱為火邪。

這一條被命名為火邪,其禁止和警戒之意非常明確且深刻。所以,魏荔彤認為,喻氏治療火邪的方法,實際上就是一種治療便血的好方法,確實很有見地。

在大出血後再次發汗,如果小便不利,這是因為身體流失了水分。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特別治療,只要等到小便變得順暢,那麼情況自然就會好轉。

發汗後,身體流失了水分,如果小便不利,則不需要特別治療。這是提醒我們不要去強制小便,並不是指病情會自然好轉。然而,對於流失水分的人來說,我們不能再去促進水分的流失,這樣怎能使小便變得順暢?想要使小便變得順暢,關鍵在於補充水分。如果一個人已經流失了血液或水分,陰陽如何能自行調和?要想讓陰陽自行調和,必須先調整造成陰陽失調的原因;陰陽都已流失了,分別補充血液和生津液,陰陽就能自行調和。但如果不補充水分,小便一定不會變得順暢;如果不補充血液並生津液,陰陽一定不能自行調和。

凡看仲景書,當於無方處索方,不治處求治,才知仲景無死方,仲景無死法。(柯韻伯)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心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曰難治,然主治者之婆心,終不恝然。言易愈,雖表裡俱虛,陰陽俱竭,仍當主治於回陽,急求復其正也。陰之竭不治而亦治,陽能生陰之義也。不出方者,當於治痞諸方升陽散陰者明其法,又何可一言以蔽之乎?(魏荔彤)

營氣微者加燒針,則血留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白話文:

閱讀張仲景的著作時,應該在沒有方子的地方尋找適合的方子,或是在看似無法治療的情況中尋求療法,這才能體會到張仲景的方子和方法都沒有固定的死局。這是柯韻伯的觀點。

如果太陽病的患者在治療時使用了發汗法,導致發熱和畏寒,接著又進行了下藥的治療,結果出現心下痞滿、表裏皆虛弱、陰陽之氣同時枯竭的情況。若只有陰而無陽,再加上使用燒針的方法,造成心煩、面色青黃、皮膚震顫,這種情況是難以治療的。但若患者現在面色略呈黃色、四肢溫暖,那麼病情就比較容易痊癒。

雖然有人認為這種情況很難治療,但真正負責治療的人不會放任不管。說病情容易痊癒,即使表裏皆虛、陰陽皆竭,也應該積極地治療以恢復陽氣,並且迅速尋求讓身體回到正常狀態的方法。在陰氣枯竭的情況下,如果不治療,但仍然有治療的必要性,因為陽氣可以生長陰氣的道理。在沒有提供具體方子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在治療痞滿的方子中找到對陰氣治療的原則,又怎麼能用一個簡單的說法來概括呢?

對於營氣微弱的患者使用燒針,可能會導致血液滯留而不流通,進而引起發熱和煩躁的情況。

火為陽邪,必傷陰血,治此者當以救陰為主。(張路玉)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脈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將欲攻表,先須照顧裡虛。如裡氣不足者,或需待其自解,或人力之補助。(吳靈稚)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程注謂須用表和裡實之法治之,亦足匡補仲景之法。而未出方。愚謂建中、新加之屬,可以酌用。要在升陽透表,溫中和里而已。方、喻俱謂此證乃陰虛,則非愚所敢宗。(魏荔彤)

白話文:

【火性屬陽,必然傷害陰血,治療這種情況時應當以救護陰血為主。(張路玉)】

脈象浮緊的人,根據常理應該會感到身體疼痛,適合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但如果尺部脈象遲緩,就不適合發汗。這是因為營養氣質不足,血液量少的緣故。

想要攻擊外邪,必須先照顧到內裡虛弱。如果內裡的氣質不足,可能需要等待自行恢復,或者需要藉助人為的補充。

脈象浮數的人,根據常理應該會出汗痊癒。但如果用下藥的方法治療,出現了身體沈重、心悸的情況,就不適合發汗。這是因為尺部脈象微弱,表示內裡虛弱;需要使表裡都變得強壯,津液自然就能調和,這樣就會自行出汗痊癒。

程注認為應該使用表裡和諧的方法來治療,足以補充張仲景的理論,但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方劑。我的看法是,建中、新加等類似的方子,可以酌情使用。重點在於提升陽氣,通透表皮,溫暖中焦,調和裡部而已。方劑和比喻都指出,這是一種陰虛的情況,我不敢完全遵循這樣的觀點。】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便血。○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欲絕,手足厥冷,欲得蜷臥,不能自溫。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汗出則四肢厥冷。○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大便難,腹中乾,胃燥而煩。

咽喉乾燥,不可發汗,常器之云:當與小柴胡湯;石頑曰:宜小建中湯。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常云:當與豬苓湯;石頑曰:未汗者宜黃耆建中湯。瘡家不可發汗,王日休云:當用小建中湯加歸、耆;常云:誤汗成痙者,宜桂枝加葛根湯;石頑曰:漏風發痙者,宜桂枝加附子湯。

白話文:

咽喉乾燥時,不應進行發汗。淋病患者不應發汗,否則會導致便血。傷口患者即使感到身體疼痛,也不應發汗,否則會導致肌肉僵硬。鼻血患者不應發汗,發汗後會出現額頭凹陷、脈搏緊張、目光呆滯、無法安睡的情況。失血患者不應發汗,發汗後會出現畏寒震顫。已經發過汗的人再次發汗,可能會導致心神混亂、小便後陰部疼痛。咽喉閉塞的患者不應發汗,否則會導致吐血、呼吸困難、手腳冰冷、想要蜷曲身體、無法自我保暖。咳嗽且能正常排尿,或者排尿困難的患者不應發汗,否則會導致四肢冰涼。脈搏出現數動、微弱等症狀的患者不應發汗,否則會導致大便困難、腹部乾燥、胃部煩躁。咽喉乾燥時不應發汗,常見情況下適合使用小柴胡湯,石頑認為應使用小建中湯。淋病患者不應發汗,否則會導致便血,一般來說,未發汗者適合使用黃耆建中湯。傷口患者不應發汗,王日休建議使用小建中湯加上當歸和黃耆,誤發汗導致肌肉僵硬的患者適合使用桂枝加葛根湯;石頑認為漏風引發肌肉僵硬的患者適合使用桂枝加附子湯。

衄家不可發汗,許叔微云:當用黃耆建中湯,奪汗動血者,加犀角;呂滄洲云:宜小建中湯加蔥豉。亡血家不可發汗,常云:當用小柴胡湯加芍藥;石頑曰:宜黃耆建中湯,誤汗振慄者,宜苓桂朮甘湯加當歸。咽中閉塞,不可發汗,龐安常云:當用甘草乾姜。孫兆云:宜黃耆建中湯加蔥、豉;誤汗吐血者,宜炙甘草湯;厥冷者,宜當歸四逆湯。

白話文:

出血病患不可進行發汗治療,許叔微建議使用「黃耆建中湯」,若發汗導致血液流失,則需在方中加入「犀角」。呂滄洲則認為應使用「小建中湯」並加入蔥和豉。

失血病患不可進行發汗治療,常言道應使用「小柴胡湯」加上芍藥,石頑則建議使用「黃耆建中湯」,若誤用發汗方法導致患者顫抖,可加入「苓桂朮甘湯」再加入「當歸」。

咽喉阻塞,不宜進行發汗治療,龐安常建議使用「甘草」和「乾姜」。孫兆則建議使用「黃耆建中湯」並加入蔥和豉,若因錯誤的發汗方法導致患者吐血,則應使用「炙甘草湯」。若出現寒厥現象,則應使用「當歸四逆湯」。

咳而失小便者,不可發汗,郭白雲云:當與甘草乾薑湯,或當歸四逆湯;石頑曰:未汗者,宜甘草乾薑湯加蔥、豉;誤汗厥冷者,宜當歸四逆湯;汗後小便反數者,宜茯苓甘草湯。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郭云:當用小建中湯,王云:誤汗煩燥便難者,宜炙甘草湯。汗家重發汗,小便已陰疼者,常云:宜禹餘糧丸。

(《傷寒纘論》)

白話文:

咳嗽時若失去排尿能力的人,不應該發汗。郭白認為應給予「甘草乾薑湯」或「當歸四逆湯」。石頑指出,若未進行過發汗,則應使用「甘草乾薑湯」加入蔥和豉。若錯誤地進行發汗導致身體冰冷,則應使用「當歸四逆湯」。在發汗後如果小便反而頻繁,則應使用「茯苓甘草湯」。各種脈象得到數、動、微、弱等情況時,不應該發汗。郭白建議使用「小建中湯」,王雲認為如果錯誤發汗導致煩躁和排便困難,則應使用「炙甘草湯」。對於汗後再次發汗導致小便疼痛的人,通常建議使用「禹餘糧丸」。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陽虛耳聾,與少陽傳經耳聾迥別。亟宜固陽為要。叉手冒心,加之耳聾,陽虛極矣!嘗見汗後陽虛耳聾,諸醫施治,不出小柴胡加減,屢服愈甚,必須大劑參、附,庶可挽回。(《傷寒纘論》)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臟結之所以不可攻者,從來置之不講,以為仲景未嘗明言,後人無從知之。不知仲景言之甚明,人第不參討耳。夫所謂不可攻者,乃垂戒之辭,正欲人詳審其攻之之次第也。試思臟已結矣,匪攻而結胡由開耶?前篇謂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又謂下利嘔逆不可攻,又謂表解乃可攻痞,言之已悉。

白話文:

在診脈之前,若病人雙手交握覆蓋在心口,老師會教他試著咳嗽,如果咳嗽不出聲,這表示他很可能雙耳失聰。原因在於過度發汗導致體液大量流失,使得身體虛弱,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陽氣虛弱引起的耳聾,與少陽經絡運行所引起的耳聾截然不同。急迫地需要強化陽氣作為關鍵。雙手覆蓋心口,再加上耳聾的現象,顯示陽氣已經虛弱到了極點!我曾經見過在發汗後出現陽氣虛弱耳聾的情況,許多醫生進行治療,通常只使用小柴胡湯的加減法,但連續服用後病情反而加重,必須使用大量的人參和附子,纔有可能輓救。(出自《傷寒繫論》)

如果病人的右側腹部原本就有腹脹(痞),並且延伸到肚臍周圍,並導致小腹疼痛,進入陰部的筋肉,這種情況被稱為「臟結」,預示死亡。臟結不表現出陽性的症狀,不經歷寒熱交替,如果此人表現平靜,舌頭上長了滑膩的苔蘚,就不應該進行攻擊性治療。

對於不能進行攻擊性治療的原因,往往被人們忽略,認為張仲景未曾明確提及,後人也就無法瞭解。其實張仲景的說明非常清楚,只是人們沒有詳細研究而已。所謂的不能攻擊,實際上是為了警告,意在讓人仔細考慮攻擊治療的順序。試圖思考一下,如果臟已經結在一起,不用攻擊怎麼可能打開呢?前一章提到,外部的症狀沒有解除還不能進行攻擊,又提到下痢、嘔吐、逆轉的情況不能攻擊,又提到表層症狀解除後才能攻擊痞,這已經說明得很清楚了。

於此特出一訣,謂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則證不在六經之表裡,而在上下焦之兩途,欲知其候,但觀舌上有苔滑與否,有之則外感之陽熱,挾痞氣而反在下,素痞之陰寒,挾熱勢而反在上,此與里證已具,表證未除者,相去不遠,但其陰陽悖逆,格拒不入,證轉凶危耳。此而攻之,是速其痛引陰筋而死也!不攻則病不除,攻之則死。

所以以攻為戒。是則調其陰陽,使之相入,而苔滑既退,然後攻之,則熱邪外散,寒氣內消,其臟結將自愈矣。(喻嘉言)

此條仲師不出方,惟有急以純陽辛熱之劑,開其閉結而回絕陽於一線,亦起死回生之法也。閱原文全無一毫熱氣,不知方喻二注,謂熱在丹田,出於何書。思脅下、臍旁、少腹、陰筋俱為陰邪固冱之所,丹田四面受敵,何處容此熱氣著跡?姑存闕疑可耳。(魏荔彤)

白話文: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指的是臟結病症若沒有陽性症狀,不會出現來回的寒熱,如果一個人表現得平靜,那麼這個病症並非在六經的表裡位置,而是在上下焦的兩個方向。要瞭解這個疾病的狀態,只需要觀察舌頭是否有滑苔,如果有,則可能是外感的陽熱與痞氣一起影響了下部,原本的痞氣(陰寒)與熱勢結合後影響到了上部。這與內部病症已經形成,外部症狀還未消除的情況很相似,只是陰陽的秩序相反,抵抗著進入身體,使得病情變得嚴重。如果不進行治療,病情不會好轉;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

因此,我們應該以此作為治療的警戒,調整陰陽的平衡,讓它們互相進入對方,當舌頭上的滑苔消失後,再進行治療,這樣熱邪會向外散發,寒氣會向內消散,臟結的病症將會自然痊癒。

這條原則中,仲師沒有提供藥方,只是強調使用純陽性的溫熱藥物,打開閉塞,恢復陽氣,這是起死回生的方法。閱讀原文時發現全無熱氣的描述,不知道方喻二人的註解中提到的熱氣來自哪本書。考慮到脅下、肚臍周圍、小腹、陰筋都是陰邪固守的地方,丹田四周都受到攻擊,哪裡容納得了熱氣的存在呢?暫且保留疑問即可。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內外俱虛故也。

誤汗亡陽,誤下亡陰,故內外俱虛。雖不出方,其用附子回陽,人參益陰,已有成法,不必贅也。(《傷寒纘論》)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此證乃正虛邪實,雜合水濕痰飲以成其硬滿。仲師不出方,在人臨時審諦而已。察其寒熱虛實,宜於瀉心諸方中求治法,不於承氣諸方中求治法也。(魏荔彤)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白話文:

在治療後,若再次發汗,必定會出現寒顫的症狀,脈搏變得微弱細小。這是因為身體的內部和外部都變得虛弱所導致的。

錯誤地使用發汗的方式會導致陽氣流失,錯誤地使用下藥的方式則會導致陰液流失,因此身體的內部和外部都變得虛弱。雖然這裡沒有列出具體的藥方,但根據傳統,使用附子來回復陽氣、用人參來補充陰液的方法已經是固定的原則,無需再加以詳細說明。

陽明病的特徵是心下部位感到緊實或硬脹。這種情況下,不能進行攻擊性的治療,如果進行了這樣的治療且腹瀉的情況持續不減,患者會死亡;而當腹瀉停止時,病情會得到好轉。

這類症狀是由於身體的正氣虛弱,而邪氣實在,加上水濕、痰飲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硬脹感。張仲景並未提供具體的藥方,而是需要臨牀醫生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和選擇療法。在判斷時應考慮患者的寒熱虛實狀況,並從瀉心類藥方中尋找治療方法,而不是從承氣類藥方中尋找。

食慾強烈卻想嘔吐的症狀屬於陽明病的表現,可以使用吳茱萸湯來治療。如果服用該湯後症狀反而加重,則表示問題可能出在上焦。

此條諸注未合。喻謂得湯轉劇,屬太陽,謬矣。程謂仍與吳茱萸,亦膠柱之見也。主治者見茲上熱下寒之證,則有黃連炒吳萸、生薑易乾薑一法,為溫中而不僭上,或熱因寒用,以豬膽為引,如用於理中湯之法,或亦有當乎?(魏荔彤)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此遲乃兼澀之遲,非沉遲之遲。謂之虛而兼濕熱則可,謂之虛寒則不可。治以除濕培土為君,清熱消疸為臣佐,斯得仲師心法也。(魏荔彤)

白話文:

這些注釋似乎並未完全一致。喻氏認為服藥後症狀反而加重,這應歸於太陽經的病症,這是錯誤的。程氏認為還應該使用吳茱萸,這是過於僵化的看法。主治醫師在面對上熱下寒的情況時,可能會採用黃連炒吳茱萸、生薑換乾薑的方法,這樣可以溫暖中焦而不侵犯上焦,或者使用熱因寒用的原則,以豬膽作為引導,例如在使用理中湯的方法,這種做法可能也是適當的嗎?(魏荔彤)

陽明病,脈象遲緩,飲食不易消化,吃飽後會感到微煩,頭暈目眩,必定會出現小便困難的症狀,這表明可能會發展為穀疸,即使使用下法,腹滿的現象依然存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脈象遲緩的緣故。

這個「遲」字是指既有遲緩又有澀滯的脈象,而不是隻有遲緩。認為這種情況是虛弱且兼有濕熱是可以的,但不能認為是虛寒。治療方式應以除濕養土為主,清熱消疸為輔助,這樣的治療方法符合張仲景的治療原則。(魏荔彤)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陽明氣血俱多,故多汗。其人久虛,故反無汗。此又當益津液,和營衛,使陰陽自和,而汗出也。(柯韻伯)

此胃熱協寒邪鬱於皮膚之證。言久虛者,明其所以不能透表之故,宜用桂枝二越脾一湯,非謂當用補也。(《傷寒纘論》)

按:此條論,仲景無治法。常器之云:可用桂枝加黃耆湯。郭雍云:宜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不知上二湯皆太陽經藥,今系陽明無汗證,仍宜用葛根湯主之。(汪琥)

白話文:

陽明病,按照常理應會出很多汗,但實際上卻不出汗,身體感覺像是蟲子在皮膚裡爬動一樣,這都是因為長期虛弱造成的。

陽明部位的氣血都比較旺盛,所以通常會出很多汗。但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虛弱狀態,反而可能會不出汗。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要增加體內的津液,調和營養與衛生系統,讓陰陽兩方面自行調和,自然而然就能夠出汗了。(柯韻伯)

這是一種胃部熱氣與寒邪在皮膚中交織的病症。提到「久虛」,顯然是在說明為什麼無法透過表皮透發的原因。根據此點,適合使用桂枝二越脾一湯,但這並不是說應該進行補救。(《傷寒纘論》)

總結:這條理論,張仲景並沒有提供治療方法。常器之認為可以使用「桂枝加黃耆湯」。郭雍則建議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不過,這兩種湯劑都是屬於太陽經的藥物,現在面對的是陽明部位無汗的情況,還是應該使用「葛根湯」作為主要治療手段。(汪琥)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脈浮發熱,口鼻乾燥能食者,則衄。

二條但言病機,不及脈法,治宜桃仁承氣、犀角地黃輩。(柯韻伯)

愚按邪入血分,熱甚於經,故欲漱水;未入於府,故不欲咽。使此時以葛根湯汗之,不亦可以奪汗而無血乎?(周禹載)

脈浮發熱,則在經而不在裡;口鼻乾燥,陽明經熱熾矣。能食為風邪,風性上行,所以衄也。宜治以黃芩、芍藥輩。(程扶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喻氏因仲師不出方,更為之說,言用五苓、白虎等湯,貽害不淺。不知仲師所謂屬陽明者,乃言服小柴胡湯,非治少陽、陽明不對也。乃服後,少陽、陽明之證雖可愈,而陽明之津液未必遽復,所以用小柴胡本有加減之法,立此令人勿惑於一渴而漫議小柴胡有誤,終是顧慮陽明之津液,未能盡善所致耳。

白話文:

陽明病,口乾,只想漱口水而不願吞嚥,這一定會出現鼻血。若脈象浮現、發熱,且口鼻乾燥、能吃飯,則會出現鼻血。這兩條只講述了病情的特點,沒有涉及脈象診斷方法,治療應當使用桃仁承氣、犀角地黃等藥物。

我認為邪氣進入血分,熱度高於經絡,因此想要漱口水;還未進入腑臟,所以不想吞嚥。假若在此時使用葛根湯來發汗,難道不可以奪去熱汗而避免出血嗎?

脈象浮現、發熱,表示病在經絡而不是在內部;口鼻乾燥,說明陽明經的熱度非常強烈。能吃飯表示是風邪,風性上行,因此會出現鼻血。應當使用黃芩、芍藥等藥物進行治療。

服用小柴胡湯後,如果出現口渴,這屬於陽明病的症狀。應該按照這種情況來進行治療。

喻氏因為劉сор師沒有開出藥方,於是自己提議使用五苓、白虎等湯來治療,結果給人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其實劉сор師所說的屬於陽明病,指的是服用小柴胡湯後的情況,並不是指治療少陽、陽明病不對的問題。然而,服藥後,少陽、陽明的症狀雖然可以得到改善,但是陽明的津液未必會立即恢復,因此劉сор師原本就有對小柴胡湯進行調整的方法,立此規定是為了讓人們不要因為一時口渴就輕率地討論小柴胡湯有誤,最終還是因為擔心陽明的津液未能完全妥善處理所致。

苟知此渴系胃中津亡之故,則用小柴胡湯時,已如法矣,何必又言以法治之乎?仲師所言以法者,豈有他法!試觀小柴胡湯下,原有加減之法,明言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則是《經》文本有成憲,諸注自不留心,而謬為自用。胃中津亡則渴,五苓用之,津益亡。胃中燥氣作渴,迥非實熱可比,白虎用之,虛且寒矣。

(魏荔彤)

按:風寒之邪,傳至少陽,起先不渴,里證未具也。及服柴胡湯而渴反加,則邪歸陽明之府,斷乎無疑。不言治法,而曰以法治之者,正以外證未罷,當用本湯去半夏加栝蔞法;里多外少,當用大柴胡法;若全入里,則用小承氣法,庶近病情。(周禹載)

白話文:

如果明白口渴是因為胃中津液流失導致的,那麼在使用小柴胡湯時,已經按照正確的方法來做了,何必又要說用「法」來治理呢?張仲景所說的「法」,哪裡會有其他方法!我們可以觀察到小柴胡湯裡原本就有加減的原則,明確地說明如果口渴,就要去掉半夏並加入人參和栝蔞根,這在經典中已經有定規,各個註解卻沒有細心觀察,誤以為自己有自己的方法。胃中津液流失就會導致口渴,使用五苓散,反而讓津液更加流失。胃中乾燥的氣息導致口渴,這並不能與實熱相比,使用白虎湯,會使身體更加虛弱寒冷。

(魏荔彤)

按照:風寒之邪氣,傳遞到少陽經,起初並不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內部症狀尚未完全表現出來。等到服用柴胡湯後口渴反而加重,則邪氣進入了陽明經,這種情況是確定的。不提治療方法,卻說要用「法」來治理,正是因為外在症狀還未結束,應該使用原本的湯方去掉半夏並加入栝蔞根的方法;當胃中病徵較多而外部病徵較少時,應使用大柴胡湯的方法;若全部進入了胃中,則使用小承氣湯的方法,這樣才會接近病情的實際情況。(周禹載)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愚按腹滿固里證具,而噦則外邪未盡也。乃仲景竟云:視其前後何部不利,利之愈。豈聖人置表證不問耶?如利前謂五苓散,利後有大柴胡,則桂枝柴胡解外者也。若竟以承氣為解,大失仲景兩解立言之旨。(周禹載)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

此處云屬胃,胃虛故也。和胃不曾出方。然玩胃不和則煩而悸,當是小建中湯。以下有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之條也。(程郊倩)

白話文:

對於傷寒症狀,如果出現噦氣和腹部脹滿的情況,應該觀察病人的前後症狀,確定是哪一部位不暢通。如果找出不通部位並予以疏通,病情就會得到改善。

我認為腹部脹滿是內在疾病表現,而噦氣則表明外來邪氣還未完全清除。然而,張仲景卻說要觀察前後的不通部位,再進行疏通,難道聖賢不考慮表症嗎?如果前面不通,可以使用五苓散;如果後面不通,則使用大柴胡湯,這兩種都是用於解表的藥物。若僅僅以大承氣湯作為解決方法,就大大地違背了張仲景兩種不同療法的原則。

傷寒,脈象呈現為弦細,伴有頭痛發熱,這屬於少陽經的病症。少陽經的病症不能進行發汗治療,否則會導致神志錯亂,這表明是胃部的問題。當胃部恢復正常時,病情就能得到改善。若胃部不正常,會出現煩躁和心悸的情況。

這裡提到的胃部問題,可能是由於胃虛弱所致。對於調理胃部,並沒有明確的方子。但根據胃部不正常會導致煩躁和心悸,可以推測應該使用小建中湯。以下有關於兩、三天內出現心中煩躁和心悸情況的,適用小建中湯來治療的條目。(程郊倩)

少陽少血,雖有表證,不可發汗。發汗則津液越出,相火燥,必胃實而譫語,當與柴胡以和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若加煩躁,則為承氣證矣。(柯韻伯)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欲吐不吐,心煩,腎氣上逆之徵也。自利而渴,加以口燥舌乾,引水自救,似乎熱證之形,然腎熱則水道黃赤;若小便色白,又非腎熱,乃下焦虛寒,不能制水,仍當從事溫法。不可誤認為熱,而輕投寒下也。(喻嘉言)

白話文:

少陽少血的情況下,雖然有外在症狀,但是不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使用發汗,會導致體內的水分流失,相火會變得乾燥,必然導致胃部實熱並且出現神智不清的情況,應該使用柴胡來調和身體。上部的器官流通順暢,體內的水分可以正常下降,胃部的氣息也會得到調和。如果出現煩躁的情況,那就可能進入了大承氣湯的證狀了。

少陰病的情況下,想要吐卻吐不出,心中煩躁,只想睡覺,經過五六天後自行排便並感到口渴,這都屬於少陰病的範疇,因為體力不足所以會引用水分自救。如果小便顏色為白色,那麼少陰病的所有症狀都已經齊全;小便為白色的原因是下部的器官虛弱且有寒冷,無法控制水分,因此讓小便呈現白色。

想要吐卻吐不出,心中煩躁,這是腎氣上逆的徵兆。自行排便且感到口渴,加上口乾舌燥,引用水分自救,看起來像是熱症的表現,但如果腎臟發熱那麼尿液就會呈現黃赤色;如果小便為白色,又不是腎熱,而是下部的器官虛弱且有寒冷,無法控制水分,因此需要採取溫和的治療方法。不可以誤以為是熱症,就輕易使用寒涼的藥物進行治療。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亡陽者,虛陽不歸其原,皆由少陰不藏所致。故上焦從火化而咽痛嘔吐,下焦從陰虛而下利不止也。宜八味腎氣丸主之。(柯韻伯)

當用溫經散寒之法,不言可知。(喻嘉言)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當急行溫法,又可見矣。(喻嘉言)

厥而脈緊,不可發汗,發汗則聲亂、咽嘶、舌萎、聲不得前。

以上四條,皆少陰經虛寒壞證也。仲景俱不出方。詳少陰病欲吐不吐一條,宜真武湯。病人脈陰陽俱緊一條,宜附子湯加桔梗、赤石脂。少陰病脈微一條,宜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此條厥而脈緊,則當用四逆湯溫之。反誤發汗,致聲亂、咽嘶、舌萎,不可救矣。(張路玉)

白話文:

病人脈象顯示陰與陽都緊張,卻出現出汗的情況,這表示是陽氣流失。這種情況屬於少陰病,通常會表現為咽喉疼痛和腹瀉。

陽氣流失,意味著體內的熱力無法回歸其原本的位置,這是因為少陰部位功能失調所導致的。上半身因熱力過盛而引起咽喉疼痛和嘔吐,下半身因陰液不足而導致腹瀉不止。治療這種情況應使用八味腎氣丸。

應該使用溫和的方法來散去寒氣,這是不用說明的道理。(喻嘉言)

患有少陰病,脈象微弱,不能進行發汗,這是因為陽氣流失所導致的。陽氣已經虛弱,尺脈弱澀,因此也不能進行下藥治療。

應該盡快使用溫和的治療方法,這一點顯而易見。(喻嘉言)

出現厥症(四肢冰涼)和脈象緊張,不能進行發汗,如果發汗會導致聲音混亂、喉嚨嘶啞、舌頭萎縮、無法正常發音。

以上四項都是少陰經的虛寒病症。張仲景在這些病症中並未開出藥方。根據少陰病欲吐不吐的一條規則,應使用真武湯。對於病人脈象顯示陰與陽都緊張的一條規則,可以使用附子湯加上桔梗和赤石脂。對於少陰病脈象微弱的一條規則,應使用白通湯加上人尿和豬膽汁。如果厥症和脈象緊張,則應使用四逆湯來溫暖身體。如果錯誤地進行發汗,導致聲音混亂、喉嚨嘶啞、舌頭萎縮,情況就無法輓回了。(張路玉)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宜當歸四逆,和營透表,兼疏利膀胱為合法也。(張路玉)

少陰病,便膿血者,可刺。

若不用刺法,當從事白頭翁湯;設更兼咽乾,心煩不得臥,又須黃連阿膠湯為合法耳。(張路玉)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

手足溫者,乃真陽未離,急用白通、四逆之類,溫經散寒,則邪退而真陽復矣。故曰可治。(沈明宗)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設見躁逆悶亂,擾攘不安,手足厥冷,脈反躁急,或散大無倫者,皆死證也。(張路玉)

白話文:

少陰病,若經過八九天,全身及四肢均感熱氣,這表示熱氣已進入膀胱,必定會有便血現象。

應使用當歸四逆湯,來調和體內營養物質,疏通皮膚,同時還需舒暢膀胱功能。

少陰病如果出現便血帶膿的情況,可以採用針灸治療。

如果不用針灸,則可試用白頭翁湯。如果還有口乾舌燥、心煩不能安睡的症狀,則需要使用黃連阿膠湯。

少陰病如果出現腹瀉,但腹瀉停止後,身體畏寒,蜷縮著躺下,若此時手腳仍保持溫暖,表示病情可以治癒。

手腳溫暖,代表真正的生命力尚未消失,應該立即使用白通湯或四逆湯等藥方,來溫暖經絡,散除寒氣,使邪氣消退,真陽恢復正常。

如果病人表現出焦躁、不寧、混亂、不安,手腳冰涼,脈搏卻跳動快速,或者脈搏散亂無規律,這些都是病情危急的徵兆。

若病人時常感到煩躁,想要脫掉衣服被子,病情有可能治癒。

但如果出現焦躁、不寧、混亂、不安,手腳冰冷,脈搏反而跳得快或脈搏散亂無規律等情況,這些都是預示死亡的症狀。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少陰屬腎,主水者也。少陰受邪,不能主水,上攻則咳,下攻則利。邪從寒化,真武湯證也;邪從熱化,豬苓湯證也。今被火氣劫汗,則從熱化,而轉屬於胃,故發譫語;津液內竭,故小便難。是皆由強發少陰之汗故也。欲救其陰,白虎、豬苓二湯,擇而用之可耳。(《醫宗金鑑》)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此必有惡寒欲嘔證,故加桂枝以散寒,半夏以除嘔,若夾相火,則辛溫非所宜矣。(柯韻伯)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白話文:

少陰病,咳嗽並下利,且神智混亂,這是因為受到熱氣幹擾而導致的。小便必定困難,這是因為強力引發少陰的汗所致。

少陰屬於腎,主要負責調節水分。當少陰受到邪氣侵襲時,不能正常調節水分,如果上攻會引起咳嗽,如果下攻則會引起腹瀉。邪氣如果向寒性發展,就是真武湯的適用症狀;如果向熱性發展,就是豬苓湯的適用症狀。現在由於熱氣幹擾而出汗,因此發展為熱性,轉移到胃部,所以會產生神智混亂的情況;津液內乾,因此小便困難。這些都是因為強力引發少陰的汗所致。想要輓救陰氣,可以選擇使用白虎湯或豬苓湯。

少陰病,咽喉疼痛,可用半夏散或半夏湯來治療。

這一定會伴有畏寒和想嘔吐的症狀,所以需要加入桂枝來散寒,半夏來去除嘔吐,如果伴有相火,那麼使用辛溫藥物就不適合了。(柯韻伯)

如果傷寒先出現寒厥,然後發熱,下利的狀況必定會停止。但如果反而出現出汗,並且咽喉疼痛的情況,那麼可能是喉部堵塞。如果發熱但不出汗,而且下利的狀況必定會停止;如果不減退,那麼就會有排便帶有膿血的情況。如果排便帶有膿血,那麼喉部不會堵塞。

喉痹者,桔梗湯;便膿血者,白頭翁湯。(張路玉)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前云諸四逆厥者,不可下矣。此云厥應下之者,其辨甚微。蓋先四逆而後厥,與先發熱而後厥者,其來迥異。故彼云不可下,此云應下之者,以其熱深厥深,當用苦寒之藥,清解其在裡之熱,即名為下,從未聞有峻下之法也。(《尚論篇》)

一友云:厥應下之,下之為言,泄也。不指定承氣言,故不出方。肝屬陰而惡燥,凡酸鹹潤下之品,亦陰之泄也。此說非不可從,然細思之,仲景於《厥陰篇》,無一條無方者,其所以不出方者,皆有所伏,而欲人互得之也。豈於下之之條,欲人另自融會,當不其然,下利譫語條,小承氣湯一方,在陽明原為和劑,以減去芒硝,只下邪熱,非下胃實,則里有邪熱者,何不可互用也。(程郊倩)

白話文:

咽喉疼痛,可使用桔梗湯;出現便血現象,可使用白頭翁湯。(張路玉)

如果傷寒病從一兩天發展到四五天後出現寒厥,一定會開始發熱。先前有發熱的症狀,之後就會出現寒厥。寒厥的程度越深,熱的程度也會越深。寒厥的程度輕微,熱的程度也會輕微。如果出現寒厥,應該進行排便治療,但如果反而進行發汗治療,則可能會導致口腔灼熱、紅腫。

之前提到各種寒厥的情況,不能使用排便方法。這裡提到寒厥應該進行排便治療,這其中的區別非常微妙。由於先出現寒厥後纔出現寒厥的情況,與先出現發熱後出現寒厥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前者的不可使用排便方法,後者應該使用排便治療,是因為熱程度深寒厥程度也深,應當使用苦寒的藥物清除體內的熱,這就是所謂的排便,從來沒有聽說過強烈的排便方法。(《尚論篇》)

一位朋友說:寒厥應該進行排便治療,「排便」的意思是排泄。他並未指定使用承氣湯,所以並未開出具體的方子。肝屬陰性,且不喜歡乾燥,所有酸鹹潤下的食物,都是陰性的排泄物。這個觀點可以接受,然而仔細思考,張仲景在《厥陰篇》中每一個條目都有相應的方子,他之所以不開具具體的方子,是有其深意,希望讀者能夠自行理解。難道在「排便」的條目中,他希望讀者自己理解和融合,這樣的說法似乎不太可能,例如「下利譫語條」中,小承氣湯一方,原本是在陽明經為調和之劑,只是減去了芒硝,只去除邪熱,而非去除胃實,那麼對於有邪熱的臟腑,又為什麼不可以互相應用呢?(程郊倩)

此指熱傷氣而言,是胃熱而不是胃實,非三承氣所宜。厥微者,當用四逆散,芍藥、枳實以攻裡,柴胡、甘草以和表也。厥深者,當用白虎湯,參、甘、粳米以扶陽,石膏、知母以除熱也。(柯韻伯)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此少陽半表半裡證,微者小柴胡和之,深者大柴胡下之。(柯韻伯)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熱傷氣的情況,這裡指的是胃熱而非胃實,所以不適合使用三承氣。對於輕微的厥症,應使用「四逆散」,芍藥與「枳實」用於攻裡,「柴胡」與「甘草」用於和表。對於較深的厥症,則應使用「白虎湯」,人參、甘草、粳米用於扶陽,石膏與「知母」用於除熱。

如果傷寒症中熱量較少,且有手指發冷、沈默不想吃東西、煩躁的情況,經過幾天後尿液清白,表示熱已消退。當患者開始有想吃東西的慾望時,就代表病情有所好轉。但如果出現厥症伴隨嘔吐、胸脅部煩躁滿脹的症狀,之後必定會出現便血。如果出現下痢,寸脈反現浮數,而尺中卻自現澀,這情況會導致排泄物混有血液。

這是一種少陽病,呈現半表半裡的症狀,輕微的情況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較嚴重的情況則需使用大柴胡湯來進行排瀉治療。

熱不除而便血,可用犀角地黃湯。(郭雍)

此條與上條厥嘔胸脅煩滿者,雖有輕重之殊,而治法不異,並宜白頭翁湯;膿血止,宜芍藥甘草湯。(張路玉)

此條乃下利變膿血之候也。熱利而得數脈,非反也,得浮脈則為反矣。論無治法,宜以仲師黃芩湯治之。(汪琥)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當用溫用灸可知。(喻嘉言)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合用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以溫胃消脹為務也。(張路玉)

白話文:

熱病未除卻出現便血的情況,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來治療。(郭雍)

這條與上一條關於昏厥嘔吐、胸部脅部煩躁滿悶的情況,雖然症狀輕重有所不同,但治療方法相同,都應使用「白頭翁湯」;等到膿血停止後,再使用「芍藥甘草湯」進行調理。(張路玉)

這條描述的是下痢轉變為帶有膿血的情況。如果熱痢症狀伴隨數脈(脈搏快速)出現,這不是正常情況,而是脈象反常表現。若論述中沒有提供治療方法,根據仲師的經驗,應該使用「黃芩湯」來治療。(汪琥)

病患的手腳冰冷,主訴自己沒有心包積水的症狀,但小腹滿脹且按壓會感到疼痛,這是因為寒邪凝結在膀胱和關元穴所致。

對於這種情況,應採取溫熱療法或是使用艾灸來進行治療。(喻嘉言)

若出現下痢伴有稀薄的穀物排泄物的情況,不能直接攻擊外感風寒,因為出汗可能會導致腹脹加重。

應當使用「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重點是溫暖胃部,消除腹脹。(張路玉)

嘔家有癰膿者,不須治嘔,膿儘自愈。

此謂熱氣有餘,必發癰膿,未有不嘔者。然此為內實之嘔,而非外邪之嘔也。乃可以辛散之藥投之乎?不言治法而曰膿儘自愈,則治法已善為人言之矣。總以熱結多血之臟,無論在肺在胃,不離乎辛涼以開結,苦泄以排膿,甘寒以養正,使膿盡而嘔自止耳。(《傷寒論三注》)

嘔家有膿,不須治嘔,膿儘自愈者,此言胃脘癰也。蓋陽明多氣多血,故膿儘自能生肌長肉,而胃自完。若咳吐膿血而為肺癰,則多死少生,治亦懼其不愈矣。故《金匱》言始萌可救,膿成則死。(《醫參》)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白話文:

對於有膿包的嘔吐患者,無需特別治療嘔吐,只需讓膿包自行痊癒。這說明熱氣過盛,必定會產生膿包,很少有人不會出現嘔吐現象。然而,這指的是內部實質的嘔吐,而不是外在病邪所導致的嘔吐。可以使用辛香散熱的藥物來治療嗎?不直接提及治療方法,卻說膿包會自行痊癒,這表明治療方法已經得到妥善的討論和應用。總體而言,熱氣在多血的臟器中積聚,無論是肺部還是胃部,都應當使用辛涼的藥物來解開熱結,苦味藥物來排出膿包,甘寒的藥物來滋養正氣,使膿包消失後,嘔吐自然停止。

對於有膿包的嘔吐患者,不必專門治療嘔吐,膿包會自行恢復,這說明是胃部有膿包的情況。因為陽明經路多氣多血,所以膿包能夠自行生成新肉,胃部功能也能夠得到恢復。如果咳嗽並伴有膿血,這是肺部有膿包的症狀,通常情況下死亡率較高,治療也擔心效果不佳。因此,《金匱要略》提到初期的膿包尚可救療,一旦形成膿包,則預後不良。

患者的身體出現大熱,卻想要靠近衣物,這表示熱氣在皮膚層面,但寒冷感卻在骨髓。相反地,如果身體出現大寒,卻不願靠近衣物,則表示寒冷感在皮膚層面,但熱感卻在骨髓。

東垣云:當不從內外,從乎中治。謂以小柴胡和之。愚以為未傳少陽,豈可先用此湯?身熱畏寒屬陽虛,身寒畏熱屬陰虛。陽虛者治宜黃耆建中,陰虛者治宜當歸建中。(《傷寒論三注》)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治療疾病時,不是單純從外部或內部入手,而是要從內部調節,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身體。我的看法是,如果還沒有確定病情是屬於少陽病,就不可先使用小柴胡湯。身體發熱但怕冷,這表明身體陽氣不足;身體怕冷但發熱,這表示陰氣不足。對於陽氣不足的狀況,治療應以黃耆建中湯來補充陽氣;對於陰氣不足的情況,治療則應使用當歸建中湯來滋養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