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六·雜證匯參 (18)
卷六·雜證匯參 (18)
1. 虛勞
○勞損之病,本屬陰虛,陰虛必血少,指爪為血之餘,故於診候之際,但見其指爪干黃,覺有枯槁之色,則其髮膚營氣,具在吾目中矣。○似損非損之證,惟外感寒邪者乃有之。蓋以外邪初感,不為解散,誤作內傷,或用清涼,或用清導,以致寒邪伏留不散,而為寒熱往來,或為潮熱咳嗽,證似勞損,若用治損之法,則滋陰等劑愈以留邪,非損成損矣。余嘗治愈數人,皆其證也。
欲辨此者,但當詳察表裡,而審其致病之由。蓋虛損之證,必有所因,而外感之邪,其來則驟。若外證,身有疼痛,微汗則熱退,無汗則復熱,或見大聲咳嗽,脈雖弦緊,而不甚數,或兼和緩,雖病至一兩月,邪有不解,病不退者,本非勞損,毋誤治也。○虛損既成,不補將何以復?有不能服人參、熟地及諸補藥者,此為虛不受補,何以望生?若勞損失血之後,嗽不能止,而痰多甚者,此以脾肺虛極,飲食無能化血,隨食成痰。此雖非血,而實血之類也。
《經》曰:白血出者死。故凡痰之最多最濁者,不可治。左右者,陰陽之道路。其有不得左右,眠難轉側者,此其陰陽之氣有所偏竭而然,多不可治。虛損原無外邪,所以病雖至困,終不憒亂。
其有患虛證而譫妄失倫者,心臟之敗,神去之兆也;勞嗽音啞,聲不能出,或喘急氣促者,肺臟之敗也;勞嗽肌肉盡脫者,脾臟之敗也;筋為罷極之本,凡病虛損,多有筋骨疼痛,若痛極不可忍者,乃血竭不能榮筋,肝臟之敗也;勞損既久,再及大便泄瀉,不能禁止者,腎臟之敗也。(張景岳)
虛勞之病,皆由內傷。如酒傷肺,則濕熱熏蒸,肺陰銷爍;色傷腎,則精室空虛,相火無制;思慮傷心,則血耗而火易上炎;勞倦傷脾,則熱生而內戕真陰。惟忿怒傷肝有二:鬱怒,則肝火內熾而灼血;大怒,則肝火上升而吐血。此五者皆勞其精血也。○陰虛內熱而成虛勞,大約傷於酒色為多。
然有童子未室而患此證者,或由先天不足,或稟母氣陰虛。其師尼、寡婦、室女,氣血鬱結,以致寒熱如瘧,朝涼暮熱,飲食不思,經期不準,或致閉絕而成此病者,多由鬱火內蒸所致也。○虛勞之證,多因腎水真陰虛極,水不攝火,火因上炎,以致面赤唇紅,口鼻出血,齒痛齒衄。
雖亦龍火上僭,然與虛陽上浮者不同,縱有下部惡寒足冷,總由陰虛火升,非真正陽衰而然,故其溺必黃赤,脈必帶數。設誤用桂、附引火歸原之法,是抱薪救火,上焦愈熱,咳喘燥渴益甚,咽痛喉爛諸證至矣。○氣虛者,面白無神,言語輕微,四肢無力,脈來微弱;陽虛者,體冷畏寒,手足逆冷,溺清便溏,脈沉小遲。此二者,能服參、耆,溫補可治,斯氣虛陽虛之證也。
白話文:
虛勞
虛勞這種病,本質上是屬於陰虛,陰虛必定會血少。指甲是血液滋養的末端,所以在診斷的時候,如果看到病人的指甲乾燥泛黃,看起來枯槁沒有光澤,那麼這個人的頭髮和皮膚的營養狀況,我們就可以大致了解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看起來像虛損,但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虛損,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外感風寒引起的。因為外感風寒之後,沒有及時治療,反而被誤認為是內傷,使用了清涼或疏導的藥物,導致寒邪潛伏體內無法散去,進而出現忽冷忽熱,或是潮熱咳嗽等症狀,看起來很像虛損。如果這時用治療虛損的方法來處理,使用滋陰的藥物反而會讓寒邪留滯不去,使情況更加惡化,不是虛損變成虛損。我曾經治癒過好幾個這樣的病人,都是這種情況。
要分辨這種情況,就應該仔細觀察身體內外的狀況,並且詳細了解發病的原因。真正的虛損,必然有其內在的原因,而外感風寒,通常來得比較突然。如果是外感,身體會有疼痛的感覺,稍微出汗就會退熱,不出汗又會發熱。或者會大聲咳嗽,脈象雖然比較緊,但不一定快,有時還會比較緩和。即使病了一個多月,外邪還是無法解除,病情也沒有好轉,這種情況就不是虛損,不要誤治了。
虛損如果已經形成,不補養又怎麼能夠恢復呢?有些人不能服用人參、熟地等補藥,這就是虛不受補,又怎麼能指望痊癒呢?如果是因為勞損而導致失血,咳嗽不止,而且痰特別多的情況,這是因為脾肺極度虛弱,飲食無法轉化成血液,吃進去的東西都變成痰了。這種痰雖然不是血,但其實和血的來源是一樣的。
醫書上說:「如果咳出白色痰,代表病情危急。」所以凡是痰最多又最渾濁的,通常都難以治癒。身體的左右兩邊,是陰陽之氣運行的通道。如果有人不能左右翻身,睡覺難以轉側,這是因為陰陽之氣有所偏頗而導致的,這種情況通常也很難治癒。虛損的病症本身沒有外邪,所以即使病到很嚴重,病人通常也不會精神錯亂。
如果是患有虛證,卻出現胡言亂語、精神失常的情況,這表示心臟功能衰竭,是精神將要離散的徵兆。如果是勞損咳嗽導致聲音沙啞,說不出話,或是呼吸急促,這表示肺臟功能衰竭。勞損咳嗽導致肌肉消瘦,這是脾臟功能衰竭。筋骨是身體活動的根本,凡是虛損的病人,常常會有筋骨疼痛的狀況,如果痛到無法忍受的程度,就是因為血液耗竭,無法滋養筋骨,是肝臟功能衰竭。如果勞損很久之後,又出現腹瀉不止,這就是腎臟功能衰竭。(張景岳)
虛勞這種病,都是因為內傷引起的。像是飲酒過度會傷肺,導致濕熱熏蒸,損耗肺陰;縱慾過度會傷腎,導致精室空虛,相火失去控制;思慮過度會傷心,導致血液耗損,火氣容易上升;勞累過度會傷脾,導致體內產生熱,而損害真陰。只有憤怒會傷肝,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鬱悶憤怒,導致肝火內盛而灼傷血液;另一種是暴怒,導致肝火上衝而吐血。這五種情況都是損耗精血的。陰虛內熱而形成虛勞,大多是因為酒色過度引起的。
但也有一些兒童還沒結婚就得了這種病,可能是因為先天不足,或是繼承了母親陰虛的體質。另外,一些出家的尼姑、守寡的婦女、未婚的女子,因為氣血鬱結,導致出現像瘧疾一樣的忽冷忽熱、早上涼晚上熱,食慾不振,月經不規律,甚至閉經,這些情況大多是因為體內鬱火蒸騰所引起的。虛勞這種病,很多是因為腎水真陰極度虧虛,水無法抑制火,導致火氣上炎,以至於出現面紅唇紅、口鼻出血、牙痛牙齦出血等症狀。
雖然這也是龍火上衝的現象,但和虛陽上浮的情況不同。即使出現下半身怕冷、手腳冰涼的情況,也都是因為陰虛導致火氣上衝,並不是真正的陽氣衰竭所致。所以病人的小便通常是黃赤色的,脈象也比較快。如果誤用桂枝、附子等引火歸原的藥物,就如同抱著柴火去救火一樣,反而會讓上焦更加燥熱,咳嗽、氣喘、口渴更加嚴重,甚至會出現咽喉腫痛潰爛等症狀。
氣虛的人,臉色蒼白沒有精神,說話聲音輕微,四肢無力,脈象微弱。陽虛的人,身體怕冷畏寒,手腳冰涼,小便清澈、大便稀溏,脈象沉緩微小。這兩種情況,如果可以服用人參、黃耆等溫補的藥物,就可以治癒。這就是氣虛和陽虛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