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五·雜證匯參 (50)

回本書目錄

卷五·雜證匯參 (50)

1. 斑疹痧㾦

若白如枯骨者,多凶,為氣液竭也。(《吳醫匯講》)

脈候

凡斑既出,須得脈洪數有力,身溫足暖者可治;若脈小足冷,元氣虛弱者難治。(周禹載)

選案

一人內寒外熱,六脈沉細,肩背、胸脅斑出數點,隨出隨隱,語言狂亂。乃陽為陰逼,上入於肺,傳之皮毛,故肌表雖熱,以手按之,須臾冷透如冰。與姜附等藥數劑,大汗而愈。(許叔微)

一人脈虛自汗,誤與真武湯,遂至神昏脈伏,肌熱灼指。此營熱致斑,非陽病陰脈可比。先與白虎加入參湯化其斑,復以桃仁承氣下之而愈。(呂滄州)

胡虎臣元氣素虛,時常感冒,予與補中益氣湯即愈。一日,發斑遍身,兼見焦黑。醫謂陽證誤溫不救。予曰:非也,此胃氣虛極,一身之火遊行於外。與人參五錢,黃耆、麥冬各二錢,五味、花粉、丹皮、木通、元參、貝母、荊芥各七分,服之而愈。(程華仲)

白話文:

如果疹子顏色白得像枯骨一樣,通常情況很危險,這是因為身體的氣和津液都耗竭了。(出自《吳醫匯講》)

脈象觀察

一般來說,疹子出現後,脈象應該是洪大、快速且有力,身體溫熱,腳也是暖的,這樣的情況可以治療;如果脈象細小、腳冰冷,表示身體的元氣虛弱,就難以治療。(周禹載的觀點)

案例選錄

有一個人體內寒冷,體表卻發熱,六脈都沉細無力,肩背和胸脅出現幾點斑疹,時有時無,說話也語無倫次。這是因為陽氣被陰寒逼迫,往上衝到肺部,再傳到皮膚,所以體表雖然發熱,但用手按壓一下,很快就會感覺到像冰一樣的寒冷。給他服用薑和附子等藥幾劑後,大量出汗就痊癒了。(許叔微的案例)

另一個人脈象虛弱且自汗,醫生誤用了真武湯,導致他神志不清,脈象微弱到幾乎摸不到,皮膚發熱到燙手。這是因為營分(血液的營養部分)有熱而引起的斑疹,並不是陽虛導致的陰脈。先用白虎湯加入人參來化解斑疹,再用桃仁承氣湯來瀉下,最終痊癒了。(呂滄州的案例)

胡虎臣平時元氣就虛弱,常常感冒,我給他開補中益氣湯就治好了。有一天,他全身長滿斑疹,而且呈現焦黑色。其他醫生說是陽證誤用溫補導致無藥可救。我說:「不是的,這是胃氣極度虛弱,導致全身的火氣遊走到體表。」我給他開了人參五錢,黃耆、麥冬各二錢,五味子、花粉、丹皮、木通、元參、貝母、荊芥各七分,服用後就痊癒了。(程華仲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