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五·雜證匯參 (46)
卷五·雜證匯參 (46)
1. 疫
予以脈證相參,此陽證之最者。蓋因熱極,氣道壅閉,乃至脈微欲絕,此脈厥也;陽鬱則四肢厥逆,今陽亢已極,以致通身冰冷,此體厥也;六脈如無者,群龍無首之象,證亦危矣。囑其急投承氣。疑而不服,疊延三醫,皆言陰證,卜之從陰則吉。竟進理中湯,下咽如火,煩躁逾時而歿。
(吳又可)
胡日度頭面浮腫。醫謂脾虛,用六君子湯數劑,頭大如桶,膊大如斗。有知為大頭時證者,用九味羌活湯,口不能言,舌枯而縮,牙關閉緊,湯藥不入,自早至午,眼翻而厥,鼻氣如火。出入有聲。予用石膏四兩,元參一兩,花粉五錢,黃芩、麥冬、荊芥各三錢,甘草、茯苓、陳皮、神麯各一錢。煎成,牙抉不開,以匙挑灌鼻竅,滲入喉中,頃滲半甌,牙門露隙,從牙隙又灌半甌。
煎二劑成,漸灌漸醒。至一鼓,忽舌吐出,眾驚取視,乃舌上所生之殼,中空外實;五鼓始知人事;三日後,腫處干縐,從頭褪下如面釜一具。此後耳、鼻、唇、頤、手、膊,次第大塊而下,一如盦面之形。(程華仲)
泰和二年四月間,民多疫癘。初覺憎寒發熱,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喘促,咽喉不利,舌乾口燥。俗云:大頭天行,染之多死。東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氣也。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面而為腫盛。制方名普濟消毒飲,服之皆愈,人謂仙方。(《東垣十書》)
洪德敷女,於初冬發熱,頭痛,胸滿不食。服發散消導藥,至第六日,身痛腹疼,欲圊不得,口鼻上唇忽起黑色成片,光亮如漆,與玳瑁無異,醫駭辭去。石頑診之,喘汗脈促,神氣昏憒。雖證脈俱危,喜其黑色四圍紅暈鮮澤,許以可治。
先與葛根芩連湯,加犀角、連翹、荊芥、防風、紫荊,以人中黃解其肌表毒邪;俟其黑色發透,乃以涼膈散加人中黃、紫荊皮、犀角,微下二次;又與犀角地黃湯加人中黃調理而安。此證書所不載,惟龐安常有「玳瑁瘟」之名,而治法未備,人罕能識。(《張氏醫通》)
附方
乾一老人湯,料豆、金銀花、生甘草、鮮黃土。
新制救疫湯,料豆、綠豆、扁豆、赤小豆、生甘草、金銀花、玉竹、生首烏、當歸、丹皮、貝母、鮮黃土、生薑。
白話文:
[疫]
這個病症,要配合脈象來判斷,這是陽證中最嚴重的情況。因為熱邪太過,導致氣機阻塞,以至於脈搏微弱幾乎消失,這就是脈厥;陽氣鬱結會導致四肢冰冷,現在陽氣亢盛到極點,反而導致全身冰冷,這是身體的厥逆;六脈都摸不出來,就像群龍無首一樣,病情非常危險。我囑咐他們趕快服用承氣湯來瀉熱通腑。但是他們懷疑而不肯服藥,又找了三個醫生來看,都說是陰證,認為按照陰證來治療會比較吉利。結果他們竟然吃了理中湯,藥一下肚就像火燒一樣,病人更加煩躁不安,不久就過世了。(吳又可的案例)
胡日度的頭面浮腫,醫生認為是脾虛,用了幾劑六君子湯,結果頭腫得像水桶一樣大,肩膀腫得像斗一樣大。有懂得這是大頭瘟的人,用了九味羌活湯,但是病人已經說不出話,舌頭乾燥萎縮,牙關緊閉,湯藥都灌不進去。從早上到中午,病人眼睛翻白,昏厥過去,鼻孔呼出的氣像火一樣,而且有很大的聲音。我用了生石膏四兩,玄參一兩,花粉五錢,黃芩、麥冬、荊芥各三錢,甘草、茯苓、陳皮、神麴各一錢,煎好藥之後,因為病人牙關緊閉無法張口,我用湯匙撬開牙齒,將藥灌入鼻孔,讓藥液慢慢滲入喉嚨,慢慢地灌了半碗藥,牙齒才稍微張開一點,又從牙縫灌了半碗。
煎了第二劑藥,慢慢地灌,病人也漸漸清醒過來。到了一更鼓(晚上七點到九點),忽然間病人吐出了舌頭,大家驚訝地拿起一看,竟然是舌頭上長出的硬殼,中間空心,外殼堅實;到了五更鼓(早上三點到五點),病人才恢復意識;三天後,腫脹的地方乾癟,從頭部褪下來,就像一個面具一樣。之後耳朵、鼻子、嘴唇、下巴、手、肩膀等部位的腫脹,也陸續像大塊的東西一樣褪下來,就像戴在臉上的面具一樣。(程華仲的案例)
泰和二年四月,很多百姓都得了瘟疫。剛開始會覺得怕冷發熱,接著頭面腫脹,眼睛睜不開,呼吸急促,咽喉不舒服,舌頭乾燥口渴。民間俗稱這種病為「大頭天行」,得了這種病很多人都會死。李東垣說:「身體上半部分是天的氣所主。」邪熱侵入心肺之間,向上攻擊頭面,導致腫脹。我制定了一個叫做「普濟消毒飲」的方子,服用後都痊癒了,大家稱之為仙方。(《東垣十書》)
洪德敷的女兒,在初冬發熱,頭痛,胸悶吃不下飯。服用了發散和消導的藥,到了第六天,全身疼痛,肚子疼,想大便卻拉不出來,嘴唇和鼻子上方忽然出現黑色的一片,像漆一樣光亮,和玳瑁的顏色很像,醫生都害怕地告辭了。石頑診斷後,發現病人喘氣流汗,脈搏急促,神志昏迷。雖然病證和脈象都很危險,但是看到黑色周圍有紅暈,而且顏色鮮豔,認為可以治療。
先給病人服用葛根芩連湯,加上犀角、連翹、荊芥、防風、紫荊,用人中黃來解肌表的毒邪;等黑色完全透出來後,再用涼膈散,加上人中黃、紫荊皮、犀角,稍微通下大便兩次;然後用犀角地黃湯加上人中黃來調理,病人就痊癒了。這個病症在醫書上沒有記載,只有龐安常有「玳瑁瘟」的說法,但是沒有詳細的治療方法,所以很少有人能認識這個病。(《張氏醫通》)
附方
乾一老人湯:料豆、金銀花、生甘草、新鮮黃土。
新制救疫湯:料豆、綠豆、扁豆、赤小豆、生甘草、金銀花、玉竹、生首烏、當歸、丹皮、貝母、新鮮黃土、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