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五·雜證匯參 (18)

回本書目錄

卷五·雜證匯參 (18)

1.

脈候

燥有內外諸證,不能盡述,而脈之微、細、澀、小則一,間有虛、大、數、疾、浮、芤等狀。以意察之,重按無有不澀、不細、不微者,則知諸燥之證,皆肺金之一氣,亦不出肺金之一脈也。(張路玉)

選案

江仲連冒寒發熱,兩頷壅腫如升子大,臂膊磊塊無數,不食不便,狂躁發渴,診脈浮數無序。醫作傷寒發毒治。予曰:誤矣,此燥逐風生也。用大劑疏肝益腎湯。五劑腫退,便解;十劑熱除,食進;再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子調理而痊。(《己任編》)

附方

活命飲,人參二錢,鍋焦一兩。

參乳湯,人參一錢,人乳一杯。

白話文:

脈象

燥證有內在和外在各種不同的症狀,無法一一詳述,但脈象的微、細、澀、小這四種情況是共同的,有時也會出現虛、大、數、疾、浮、芤等不同的脈象。仔細去體會脈象,如果重按下去,沒有不感覺到澀、細、微的,就可以知道各種燥證,都是肺金的氣失調所引起的,也逃不出肺金這一經脈的範圍。(張路玉)

案例

江仲連因為受寒而發熱,兩頰腫脹得像量米的容器那麼大,手臂上出現很多腫塊,不吃東西也不排便,精神狂躁、口渴,診斷脈象是浮而數,而且沒有規律。醫生認為是傷寒引起的毒邪發作來治療。我說:錯了,這是因為燥邪導致風邪產生。我用了大劑量的疏肝益腎湯。吃了五劑,腫脹就消退了,也開始排便;吃了十劑,熱就退了,也開始吃東西;再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麥冬、五味子來調理就痊癒了。(《己任編》)

附方

  • **活命飲:**人參二錢,鍋巴一兩。
  • **參乳湯:**人參一錢,人乳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