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三·傷寒提鉤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傷寒提鉤 (1)

1. 傷寒

經義

黃帝問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以其脈經頭項循腰脊,故頭項痛,腰脊強。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白話文:

黃帝問道:現在的熱病,大都屬於傷寒的範疇。有時會好轉,有時會死亡,死亡通常發生在六、七天之間,好轉則需十天以上,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巨陽脈是所有陽脈的代表,它的脈象連接著風府穴,所以它成為了所有陽脈的主導氣血的部位。當人受到寒邪侵襲時,就會導致熱病,即使熱勢很盛也不會致死;但如果兩次受到寒邪侵襲而患病,則必定難免一死。

黃帝接著問道:請詳細說明這一點。岐伯回答說:當人感染傷寒一天後,巨陽脈開始受侵,因為巨陽脈沿著頭頸延展至腰部與脊椎,所以會出現頭頸疼痛與腰部僵硬的情況。

第二天,陽明脈接手,陽明脈負責肌肉的運作,其脈象沿著鼻子旁邊,連接眼睛,因此會出現全身發熱、眼疼和鼻腔乾燥,使人無法安睡。

第三天,少陽脈接手,少陽脈主管膽,其脈象沿著側肋骨,連接耳朵,因此會出現胸部與側肋骨疼痛,以及聽力下降的情況。

前三條陽脈都受感染,但尚未進入內臟(腑)時,可以用發汗的方式治療。第四天,太陰脈接手,太陰脈布滿在胃部,連接咽喉,因此會出現腹脹與咽喉乾燥的症狀。

第五天,少陰脈接手,少陰脈貫穿腎臟,連接肺部,並與舌根相連,因此會出現口乾舌燥且口渴的情況。

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經絡皆受病,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

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若其寒邪傳不以次,與夫專經不傳,表裡變易,則隨證脈處治,吐、下、汗、和,早暮異法。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

白話文:

六天後,厥陰經開始發病,厥陰脈路環繞著生殖器官,並連接著肝,所以會感到煩躁和腹部收縮。如果三陰經的脈路都受了病,並且進入到腑(大腸)的,可以用排便的方法來治療。當三陰三陽以及五臟六腑都被疾病侵襲,營養和衛氣不能流通,五臟功能不通暢的情況下,就會有生命危險。如果不被寒邪兩次感染,那麼在第七天,太陽經的病狀會減弱,頭痛稍微緩解;第八天,陽明經的病狀會減弱,身體的熱度會稍微降低;第九天,少陽經的病狀會減弱,聽力會稍微恢復;第十天,太陰經的病狀會減弱,腹部會比之前減少,人開始有飢餓感;第十一天,少陰經的病狀會減弱,口渴的症狀會停止,舌頭乾燥後會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經的病狀會減弱,生殖器鬆弛,小腹微微下垂,體內的邪氣都已經排出,疾病就逐漸痊癒了。

黃帝問道:如何治療呢?岐伯回答說:針對不同的病情,應該疏通對應的臟腑脈絡,讓病情逐漸減輕。

對於沒有超過三天的病情,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已經超過三天,則可以考慮用導瀉的方法。如果寒邪的傳播不是按照順序,或者經絡直接受病,或者表裡之間的狀態有所變化,應該根據病情和脈象進行治療,可以使用吐、下、汗、和等方法,但早晨和傍晚的治療方法可能會有所不同。黃帝又問:熱病已經痊癒,但是還有些症狀沒有消失的原因是什麼?岐伯回答說:這些症狀的出現,通常是因為在熱病期間強迫進食,導致身體的某些部位還存有餘熱。當熱病已經逐漸減弱,食物中的熱量和熱病的熱量結合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這些症狀的原因。

帝曰: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素問》)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而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難經》)

傷寒有三說

白話文:

黃帝問:如何治療疾病?岐伯答:需評估病人的虛實情況,調整其身體的逆轉狀態,這樣就能確診並治療好疾病。黃帝再問:對熱性疾病應當注意哪些禁忌?岐伯答:熱性疾病初見好轉時,若食用過量肉類會導致病情復發,因此要注意限制肉食攝入。

黃帝又問:同時受到兩種寒邪侵襲的病人,其脈象和病狀應該是怎樣的?岐伯答:同時受寒邪侵襲的病人,在一天內,大陽脈與少陰脈皆有病徵,會表現為頭痛、口乾且煩躁不安;在兩天內,陽明脈與太陰脈皆有病徵,會表現為腹部脹滿、體溫升高,不願進食,且神智不清;在三天內,少陽脈與厥陰脈皆有病徵,會表現為聽力喪失、睪丸收縮且四肢冰冷,無法進食,神志昏迷,六天後會死亡。

傷寒症狀有出汗痊癒的情況,也有出汗後死亡的情況,使用下藥後痊癒或死亡的情況,這是因為身體的陽氣不足或陰氣過盛,出汗後可以痊癒,使用下藥後會死亡;反之,若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出汗後死亡,使用下藥後可以痊癒。

傷寒有三種理論。

寒之傷人也有三:霧露風雨,冬春霜雪,此天之寒氣也;幽居曠室,磚地石階,大江深澤,邃谷高山,此地之寒氣也;日食寒物,臟冰瓜果,此人之寒氣也。(柯韻伯)

脈法

傷寒邪,無定體,或入陽經,則太陽為首;或入陰經,則少陰為先。其脈以浮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表之虛實;沉緊而有力、無力,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可知陰陽之吉凶。(張景岳)

浮、沉、遲、數,本不可以臟腑分,既有陰陽之可名,即以陽表、陰里、腑陽、臟陰定之,以為病所在耳。試觀脈之浮,為在表,應病亦為在外。然脈浮亦有里證,或表邪初陷,或里邪欲出,究竟不離於表,故主表,其大綱也。沉為在裡,應病亦為在裡。然亦有表證,或陽病見陰而危,或陰出之陽而愈,究竟病根於裡,故主裡,其大綱也。

白話文:

寒邪對人體的傷害有三種:霧、露、風、雨,冬、春的霜、雪,這是天氣的寒冷所造成的;幽居空曠的室內,鋪著磚頭的地、石頭的階梯,或是大江、深澤、幽深的山谷、高峻的山峯,這是環境的寒冷所造成的;食用寒涼的食物,如冰鎮的瓜果,這是人體自身的寒冷所造成的。

脈象診斷法

傷寒是由邪氣引起,沒有固定的形式,如果進入陽經,那麼太陽就是主要的經絡;如果進入陰經,那麼少陰就是主要的經絡。脈象的浮緊有力或無力,可以判斷表層的虛實;沈緊有力或無力,可以判斷內部的虛實;中間的脈象有力或無力,可以判斷陰陽的吉凶。

浮、沈、遲、數,原本並不能單純以臟腑來區分,但既然可以被稱為陰陽,就可以用陽表、陰裏、腑陽、臟陰的概念來定義,以判斷疾病所在的位置。試想,脈象浮現,表示在表層,對應的病情也通常是在外面。然而,脈象浮現也可能有內部的症狀,或者表層的邪氣初次陷入,或者內部的邪氣想要外洩,但最終還是與表層有關,所以主表,這是它的主要原則。脈象沈下,表示在內部,對應的病情也通常是在裡面。然而,也有表層的症狀,或者陽性的病症出現陰性的徵兆,表示危急,或者陰性的病症轉化為陽性而得到改善,但總的來說,病因在內部,所以主裡,這是它的主要原則。

數陽主熱,而數有浮、沉,浮數主表熱,沉數主裡熱。有病在臟者,然其由必自腑,以陽脈營其腑,故主腑也。遲陰主寒,而遲亦有浮、沉,浮遲應表寒,沉遲應裡寒。有病在腑者,然其根必自臟,以陰脈營其臟,故主臟也。(柯韻伯)

浮為在表,浮而有力為傷寒,浮而無力為傷風;沉為在裡,沉而有力為傳經里證,沉而無力為直中里證。遲為寒,主病在臟;數為熱,主病在腑。人迎大者為外感;氣口大者為內傷。脈大為病進,為邪氣盛;脈緩為病退,為正氣復。寸脈遲弱者,不可汗;尺脈細弱者,不可下。

汗後脈如前狀,表證仍在者,重汗之;下後脈如前狀,里證仍在者,重下之。發狂譫語,脈沉細者死;厥逆蜷臥,脈浮洪者生。發熱,脈浮洪者生,脈沉細者死。發汗後,脈平靜者生,脈躁亂者死。(《傷寒五法》)

白話文:

熱症主要由陽氣過盛引起,而脈象有浮與沈之分,浮動的脈象表示表熱,沈下的脈象表示裡熱。若疾病在臟器中,其原因通常源自於腑,因為陽氣運行於腑中,所以主導著腑的健康。寒症則由陰氣過盛造成,脈象同樣有浮與沈,浮動的脈象對應表寒,沈下的脈象對應裡寒。若疾病在腑,其根源通常源自於臟,因為陰氣運行於臟中,所以主導著臟的健康。

脈象浮動表示病在皮膚或表面,若脈象有力,表示為傷寒;若脈象無力,表示為傷風。脈象沈下表示病在內部,若脈象有力,表示為經絡內部的病症;若脈象無力,表示為直接受損的內部病症。脈象遲緩表示寒症,主要影響臟器;脈象快速表示熱症,主要影響皮膚或肌肉。人迎脈大表示外感病;氣口脈大表示內傷病。脈象增大表示病情加重,邪氣強盛;脈象緩和表示病情減輕,正氣恢復。

寸脈遲弱不能使用發汗療法;尺脈細弱不能使用下藥療法。發汗後脈象仍如初,若表症依舊,需要再次發汗;下藥後脈象仍如初,若裡症依舊,需要再次下藥。發狂譫語,脈象沈細表示死亡;厥逆蜷臥,脈象浮洪表示生存。發熱,脈象浮洪表示生存,脈象沈細表示死亡。發汗後,脈象平靜表示生存,脈象躁亂表示死亡。

傳經

太陽者,巨陽也,為諸陽之首。膀胱經病,若渴者,自入於本也,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者,名曰循經傳。為發汗不徹,利小便,餘邪不盡,透入於裡也。○太陽傳少陽者,名曰越經傳。為初受病,脈浮無汗,當用麻黃而不用之故也。○太陽傳少陰者,名曰表裡傳。為得病急,當發汗而反下之,所以傳也。

○太陽傳太陰者,名曰誤下傳。為初受病;脈緩有汗,當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太陽傳厥陰者,為三陰不至於首,惟厥陰與督脈上行,與太陽相接,名曰循經得度傳。(《此事難知》)

白話文:

【傳經】

太陽,指的是陽氣最盛的部位,是所有陽經的始源。如果膀胱經出現問題,例如口渴,這表明病情已深入到本經,稱為「傳本」。

「太陽傳陽明」,稱為「循經傳」,指的是因為發汗不足或利尿過多,未能徹底清除餘邪,這些邪氣就滲入到裡部。

「太陽傳少陽」,稱為「越經傳」,指的是在初次感染疾病時,脈象浮現但未出汗,原本應使用麻黃治療卻沒有使用。

「太陽傳少陰」,稱為「表裡傳」,指的是疾病來勢倉促,應該發汗卻反被下藥,導致病情從表傳到裡。

「太陽傳太陰」,稱為「誤下傳」,指的是在初次感染疾病時,脈象緩和且有汗,本應使用桂枝治療卻誤用了下藥。

「太陽傳厥陰」,指的是三陰經路徑未達到頭部,唯有厥陰與督脈向上走行,與太陽經相接,稱為「循經得度傳」。

傷寒傳經,由表入里,邪氣以漸傳深。故一、二日始於太陽,二、三日傳至陽明,三、四日少陽,四、五日太陰,五、六日少陰,六、七日厥陰,此論其常耳。變則不可拘以日數,其傳至厥陰,為傳經盡,不復再傳。成氏曰:六日厥陰為傳經盡,七日不愈者謂之再傳,再自太陽傳,十二日再至厥陰,十三日當愈。不愈者,謂之過經,言再過太陽經,謬矣。

馬仲化曰:自太陽以至厥陰,猶人由戶升堂入室。厥陰復出傳於太陽,奈有少陰、太陰、少陽、陽明以隔之,豈有遽出而傳太陽之理?此斥再傳之非,誠千載斷案。惜乎釋七日病衰,義猶未明,使後人不能絕無障蔽耳。然則邪氣之入,果無自里而出於表者乎?無欲傳之出,有欲愈之出也。

白話文:

傷寒的傳播過程,由表面進入內部,邪氣逐步深入。因此,一到兩天時,傷寒會開始影響太陽部位;兩到三天時,會傳至陽明部位;三到四天時,則會影響少陽;四到五天時,會影響太陰;五到六天時,則是少陰;六到七天時,會影響厥陰。這只是通常的狀況。如果情況改變,就不可以拘泥於天數。一旦傳至厥陰,就表示傳播過程已經結束,不再會再次傳播。成氏說:在第六天時,厥陰為傳播過程的終點,如果第七天還沒有痊癒,就被稱為再次傳播。再次從太陽部位傳播,十二天後再次到達厥陰,十三天後就應該痊癒。如果仍然沒有痊癒,就被認為是越過了太陽部位,這樣的說法是錯的。

馬仲化說:從太陽部位到厥陰部位,就像是人從門口進入廳堂和房間。厥陰部位再次傳回太陽部位,但因為有少陰、太陰、少陽、陽明部位作為阻隔,怎麼可能立即傳回太陽部位呢?這種對再次傳播的批評,確實是千古難得的判斷。可惜的是,對於七天後病情減輕的道理,解釋仍然不明確,讓後人無法完全理解,因此仍然存在障礙。然而,邪氣進入體內,真的沒有從內部回到表面的情況嗎?並不是不希望傳播,而是希望病情能夠痊癒。

《太陽篇》曰: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此以脈浮為邪氣還表,知是向安之兆,不待更用湯藥,邪自外散。散則復何傳焉?須知里邪不出則已,出則欲愈,非復欲傳也。或曰:《論》云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再作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此非一日至六日,傳遍三陽三陰經,至七日當愈,不愈則太陽之邪再傳陽明者歟?曰:傷寒始於太陽,以次終於厥陰,為傳經盡。諸經受病,凡七日自愈者,為行其經盡。太陽病,至七日頭痛自愈者,以行太陽經盡故也。邪氣行來,始終只在太陽一經,而盡其七日,當愈之數也。

白話文:

《太陽篇》提到,如果想要自己痊癒,必須先經歷一段困擾期,然後會出現出汗解熱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脈象浮現就是體內開始排汗、解熱的徵兆,這表示病邪正在回歸皮膚表面,預示著病情的好轉,無需額外服用藥物,病邪自然從外部散去。一旦病邪散去,就不再傳染到其他部位了。有些人可能會問,《論》中提到太陽病,頭痛超過七天自然痊癒,這是因為疾病經過一個循環過程後痊癒。

如果想再次讓病邪循環,可以使用針灸治療足陽明經,這樣可以防止病邪傳染,達到痊癒的效果。這種方法並非僅限於一日到六天,而是要讓病邪經過三陽三陰經的循環,到了第七天自然痊癒,如果不痊癒,可能是太陽病邪再次傳染到陽明經所致。我們知道,傷寒從太陽開始,依次經過各經,直到厥陰,完成一次循環。各經所受的病,凡是在七天後自然痊癒,是因為疾病經過了一個完整的循環過程。太陽病,到了第七天頭痛自然痊癒,這也是因為太陽經的病程已經完整結束。病邪的來去,始終都只停留在太陽經,並且在七天後完成其療程,這正是痊癒的標準數量。

《論》云:發於陽者七日愈,以陽數七故也。若七日以上不愈,欲過太陽而作再經,當針足陽明,迎而奪之,使不傳陽明則愈。細玩行其經盡之句,不曰傳經盡,則仲景之意昭然。成氏謬以行其經盡為傳遍六經,乃有自太陽再傳之說耳。

若果傳遍六經,厥陰之邪再傳太陽,太陽再傳陽明,則於厥陰未傳太陽之前,預針太陽矣,何必待欲傳陽明,而後針陽明哉?或曰:《霍亂篇》有曰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此非傷寒六日傳遍三陽三陰,後六日再傳經盡,十三日當愈者歟?《太陽篇》有曰: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此非十二日再傳經盡,十三日不愈,謂之過經者歟?曰經盡者,如太陽行其經盡之謂也。

白話文:

《論》中提到,疾病在陽氣階段發作,通常七天可以痊癒,這是因為陽氣循環週期為七天。如果七天後仍未痊癒,表示病情可能轉向下一輪,即從太陽經轉到少陽經。此時,應使用針灸技術刺激足陽明胃經,以阻止病氣進入陽明經,如此可促進疾病痊癒。細讀「行其經盡」這句,可以看出張仲景的意圖非常清晰,並沒有誤解為六經全數流經。陳氏的誤解是認為「行其經盡」等同於六經全部流經,因此引出「自太陽再傳」的理論。

如果真要六經全部流經,厥陰的病氣再次回到太陽經,太陽經再傳到陽明經,那麼在厥陰的病氣還未回到太陽經之前,就不應該提前對太陽經進行針灸治療,為什麼非要等到病氣要進入陽明經,才開始治療陽明經呢?

有人認為,《霍亂篇》提到十三天可以痊癒,這是因為六經流經完畢。這是否意味著傷寒六天後,病氣流經三陽三陰,再過六天後流經完畢,十三天就會痊癒呢?《太陽篇》提到,傷寒病如果經過十三天仍無改善,且出現幻聽,這可能表示有熱氣,應使用湯藥治療。這是否意味著十二天後病氣流經完畢,十三天仍未痊癒,就被認為是已經過經了呢?

「經盡」這個詞,指的是像太陽經流經完畢這樣的狀況。

由太陽受病,於一日至七日,為行太陽經盡之例,推之則諸經皆可屈指而期矣。陽明受病於二日至八日自愈者,為行陽明經盡;少陽受病於三日至九日自愈者,為行少陽經盡;即四、五日至三陰經上,次第至十二日自愈者,為行厥陰經盡;十三日當大氣皆去,精神爽慧之期也。故曰:若過十三日以上,不問黃柏,陷者大危。

其曰三十日不解,過經譫語者,止以當解之期不解,乃過於經而入於裡。譫語者,此為內實而結於裡也,當以湯下之。此泛言過經,不專指何經也。何嘗有再傳經盡,謂之過經之旨哉?(閔芝慶)

閔氏六經傳盡不再傳之說,實本於《內經》病邪遞傳,一臟不兩傷,兩傷則死之理。謂傳經,凡言日者,概不可以日數拘也。尤為破的。但亦有應申明者,《經》云一日太陽受之,不過云太陽病始於此一日耳。在太陽數十日不罷,皆可謂之在太陽一日分內也,故有始終生死於太陽者。

白話文:

從太陽部位開始生病,時間從一天到七天,這是太陽經的循環週期,可以推算出其他各經絡的治療週期。陽明經的病痛從第二天到第八天自行痊癒,這代表陽明經的循環週期完成;少陽經的病痛從第三天到第九天自行痊癒,這代表少陽經的循環週期完成;四、五天後進入陰經系統,依序到第十二天自行痊癒,這代表厥陰經的循環週期完成;第十三天之後,所有的正氣都離開了身體,進入精神清爽、智慧提升的狀態。所以說,如果超過十三天還沒有痊癒,不論是黃柏或其他藥物,病情嚴重者會面臨大危機。

提到「三十天未痊癒,病情超過經絡循環週期」的說法,是指在應該痊癒的時間點沒有痊癒,進而影響到內部器官。病情超過經絡循環週期,意味著內部器官出現實質性問題,需使用湯劑進行治療。這裡提到的「過經」並非指某個經絡系統的二次循環,而是泛指整個身體的調節失衡。

閔芝慶所提出的六經傳遞理論,實際上是基於《內經》中的病邪傳遞原則,即一個器官不會受到兩次傷害,兩次傷害會導致死亡的理論。所謂傳經,凡是提到「幾天」的概念,並不是嚴格以天數計算的,這一觀點非常精確。但也有需要澄清的部分,《經》中提到「一日太陽受之」,這只是表示太陽部位的疾病開始於此一日,並非指太陽部位只能維持數十日的病程。在太陽部位的數十天病程,都可視為在太陽部位的「一天」範圍內,因此存在從生到死都在太陽部位的情況。

此仲師設有過經不解專篇,乃為《傷寒論》不傳經病言也。二日陽明受之者,亦以太陽傳陽明之始為二日。在太陽者暫,即日傳陽明,固陽明之二日也;在太陽者久,七、八日始傳陽明,亦為陽明之二日也。其餘各經遞傳,言三、四、五、六日,概如是矣。必言七日者,自太陽始受,病計至七日愈,藉日以明其遞傳之次耳。

如人自此起,行至某處,七日之程,其行之遲速,至之先後,則不可計。閔氏以為七陽數也,仍似執論。余謂太陽病愈之日,即為七日,更覺明爽。是凡陽明受邪之日,皆為二日,不過計太陽始傳於陽明之次耳。然則在陽明為久為暫,得愈之日,皆為八日,亦不必謂七日合陽數也。

白話文:

仲師曾撰寫過一篇專門討論「經不解」(經絡未傳導)的論述,這即是《傷寒論》中關於未經經絡傳遞的病症的描述。當陽明經受到病氣的影響,也是從太陽經開始傳遞病氣到陽明經的兩日過程。如果病氣在太陽經停留時間短暫,一天內就傳遞到了陽明經,這就是陽明經的第二日;如果病氣在太陽經停留較長時間,例如七、八天後才傳遞到陽明經,這也算作陽明經的第二日。其他各條經絡依序傳遞病氣,通常也會經歷三、四、五、六日的過程。

之所以會提到第七日,是因為從太陽經開始接受病氣,預計在第七日痊癒,這樣可以清楚地表明病氣傳遞的順序。然而,一個人從這點開始,行走至某個地方,七日的行程,他行走的速度和到達的順序,無法預測。

陳氏認為第七日代表了陽氣的數量,這樣的解讀似乎有些執著。我的看法是,當太陽經的病氣痊癒的那一天,就可以視為第七日,這使得理解更加清晰明確。由此可知,只要是陽明經受到病氣影響的那一天,都可視為病氣傳遞的第二日,只是計算太陽經傳遞到陽明經的次序而已。

因此,在陽明經中,無論是病氣停留時間長(久)還是短(暫),只要痊癒的那一天,都是第八日,並不需要強調一定是第七日符合陽氣的數量。

諸經得愈之日,亦皆如此。似不合《經》文,而深合於《經》旨也。何則?《經》文示天下萬世以成憲,故不得不藉日以明其次第,使人知六經受病及愈日之紀也。其實病邪遷變,倏忽無常,何可以日計乎?知計日以言經,卻不計日以察病,斯可與言遵經治病矣?及病邪已入厥陰,重言復傳太陽,則合考《內經》、仲師之論,並無此說,可明其妄。

蓋人身內而臟腑,外而經絡,邪無自厥陰得入太陽之道路,如邪已透表,則升散矣,焉有自里透表,復自表入里者哉?試問:古今來,自厥陰復傳太陽者,何人曾治此病乎?今人患傷寒,病在三陽經,生死決矣,直中陰經者有之,傳至陰經者已少,況六經傳遍乎?以今人稟弱者多,世醫操術不明者不少,不俟傳遍已死矣,所以見治六經傳遍之傷寒病者,寥寥也。《傷寒論》雖如是分別六經,而病者未必盡分疆畫界。

白話文:

各種經脈得到痊癒的日子,也都是這樣。這似乎不符合經典的字面意思,但深入理解經典的意旨,則會發現它們之間是相合的。為什麼呢?經典用以向天下萬世展示成規,因此不得不借助時間來說明事情的順序,讓人知道六經受病和痊癒的時間規律。實際上,病邪的變化莫測,瞬息萬變,怎麼能用一天來計算呢?知道用天數來解釋經典,卻不考慮用天數來觀察病情,這樣的人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遵循經典來治病吧?等到病邪已經進入厥陰,再次傳到太陽,則需要參考內經和仲師的理論,這裡並沒有這樣的說法,可以證明這種說法的荒謬。

人的身體內有臟腑,外有經絡,邪氣沒有從厥陰進入太陽的路徑,當邪氣穿透表皮時,就會散發出去,怎麼會有從裡部穿透表皮,再從表皮進入裡部的情況呢?請問,古今以來,有誰曾經治療過從厥陰傳到太陽的疾病呢?現在人患傷寒病,病在三陽經,生死就決定了,中陰經的有之,傳到陰經的已經很少了,更不用說六經傳遍了。因為現在人體質較弱的人多,醫生對技術的掌握不夠明確的人也不少,病未傳遍已經死亡,所以看到治療六經傳遍的傷寒病的案例,寥寥無幾。《傷寒論》雖然按照六經進行詳細區分,但是患者未必完全按照邊界進行分類。

初得之時,兩經皆病者,三經皆病者,甚多;此未盡而彼已傳者,亦復不少;陽經未盡,亦有入於陰經者;又常見太、少兩陰經俱病者;又常見三陰經俱病者。所以仲師設《合病篇》以論病,《並病篇》以論治也。合病、並病,雖獨言三陽,乃舉一隅也,豈不可推之三陰乎?若不能推,則雖有書充棟,亦無用矣。(魏荔彤)

傳足經不傳手經

世醫謂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陶節庵辨其非,謂人身氣血,晝夜循環不息,豈有不傳手經之理。謂其傷足經不傷手經則可,若言傳足經不傳手經則非也。然思寒邪,何以只傷足經,不傷手經?其說猶有所未喻,終夜思之,始得其意。夫足之三陽,由頭至足,足之三陰,由足至腹,人身背、面、前、後、兩傍,直至於足,皆足六經主之。若手之三陽,不過始於手,終於頭;手之三陰,不過始於腹,終於手。

白話文:

當初發病時,往往涉及兩個經絡,甚至三個經絡同時受病,這類情況十分多見。另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另一個部分已經傳染,這種情形也屢見不鮮。陽經的病情尚未完全消失,卻可能影響到陰經,又常見到太陰和少陰這兩條陰經同時受病,以及三條陰經共同受病的情況。因此,仲景先生設立了《合病篇》來討論疾病,以及《並病篇》來討論治療方法。

合病和並病,雖主要提及三陽經絡,但實際上只是舉一反三,難道不可以推廣到三陰經絡嗎?如果不能推廣,那麼即使有大量醫學著作,也可能沒有實質用途。

傳遞足經而非手經

一般醫生認為,傷寒只會傳遞至足經,而不會影響到手經。陶節庵指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他認為人體的氣血在日夜之間不斷循環,並不存在不會傳遞到手經的情況。認為傷害足經而不傷害手經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說傷寒只傳遞足經而不傳遞手經,則是不正確的。

然而,考慮到寒邪為何僅會傷害足經而不傷害手經,這一點仍然值得深思。經過整夜的思考,我們開始理解其中的道理。足部的三陽經絡從頭部到腳底,三陰經絡則從腳底到腹部。人體背部、面部、前部、後部、兩側直到腳底,都是由足部的六條經絡主導。相對於而言,手部的三陽經絡僅從手部開始,終止於頭部;手部的三陰經絡則從腹部開始,終止於手部。

是手之六經所主,兩手而已,其及頭與胸者,亦無多也。況人之傷寒,多從頭、面、背、足得之,未聞另有手感寒邪者。此節庵所以謂傷足不傷手也。(余傅山)

傷寒傳變,止言足經,不言手經,其義本出《素問》,草窗劉氏不明其理,遂謬創傷寒傳足不傳手之說,謂足經所屬水、木、土,水寒則冰,木寒則凋,土寒則圻,是皆不勝其寒也。手經所屬金與火,金得寒則愈堅,火體極熱,寒不能襲,所以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巧言要譽,昧者稱奇。

夫人之金、火兩臟,不過以五行之氣各有所屬耳,豈即真金真火不能毀傷者耶?斯言一出,遂起人疑,致有謂足經在下,手經在上,寒本陰邪,故傳足也。有謂足之六經,皆東北方隅之氣,手之六經,皆西南方隅之氣,寒氣中人,必在冬春,同氣相求,故先自水經以及木、土,而金、火則無犯也。有謂無奇經,則無傷寒,奇經惟附於足也。

白話文:

中醫學認為,傷寒症狀主要由足部的六條經絡主導,而涉及頭部和胸部的病症並不多見。事實上,人們在患傷寒時,大多從頭、臉、背部和腳部開始,很少有人會感覺到來自手部的寒邪。這就是節庵認為傷寒不會傷害手的原因。

對於傷寒的傳播,只提到足經,而不提手經,這原本出自《黃帝內經》。草窗劉氏不明白其中道理,於是誤創傷寒只傳遞到足經而非手經的理論。他認為,足經相應的是水、木、土,當水冷時會結冰,木冷時會枯萎,土冷時會裂開,這都是無法承受寒冷的表現。相反,手經相應的是金與火,金遇冷反而更堅固,火的本質極為熱烈,寒冷無法侵襲,因此傷寒只傳遞到足經,而非手經。他的這些說法,只是為了追求美名,許多不懂的人卻稱贊他的獨特見解。

然而,人的金和火兩大器官,只是五行之氣的具體表現,並非真正的金和火,因此無法真正地被傷害。這種說法一出現,就引起了人們的疑惑,有人認為足經位於下部,手經位於上部,因為陰邪之氣本來就是從下往上的,所以傷寒會傳遞到足經。還有觀點認為,足部的六條經絡相應的是東北方向的氣息,而手部的六條經絡則相應的是西南方向的氣息,寒氣入侵,通常是在冬天或春天,由於氣息相投,所以傷寒首先影響水經,然後是木和土,而金和火則不受影響。還有人認為,若沒有奇經,則不會有傷寒,奇經只附著在足部。

總之,這些觀點雖然各有說法,但都缺乏實證根據,並不能作為傷寒理論的確切解釋。

紛紛議論,其說皆謬。夫人之血氣,周身流注不息,豈傳遇手經而邪有不入者哉?且寒之中人,必先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故在外則有寒慄、鼻塞等證,在內則有咳喘、短氣等證,謂不傳於肺乎?其入手少陰、厥陰也,則有舌苔拂鬱,神昏語亂等證,謂不傳於心包絡乎?其入手陽明也,則有泄瀉、秘結等證,謂不傳於大腸乎?其入手太陽也,則有癃閉、不化等證,謂不傳於小腸乎?其入手少陽也,則有上下不通、痞、滿、燥、實等證,謂不傳於三焦乎?再觀本節,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豈手經不在內乎?然本《經》之不言手者何也?蓋傷寒者,表邪也。欲求外證,但察周身上下脈絡,惟足六經則盡之矣,手經無能遍也。

白話文:

眾人議論紛紛,但他們的論點都錯了。人的血氣在全身循環不息,怎麼會有遇到手經後邪氣不入侵的呢?而且,寒冷侵襲人體,必定先從皮膚和毛髮開始,因為皮膚是肺的相連部位,所以在外表現為發冷、鼻塞等症狀,在內則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症狀,難道不是傳到肺部嗎?

當邪氣進入手少陰、厥陰時,會有舌苔厚膩、神智模糊、語言混沌等症狀,難道不是傳到心包絡嗎?當邪氣進入手陽明時,會有腹瀉、便祕等症狀,難道不是傳到大腸嗎?當邪氣進入手太陽時,會有尿頻、排尿困難等症狀,難道不是傳到小腸嗎?當邪氣進入手少陽時,會有上不達下不通、脹滿、乾燥、實熱等症狀,難道不是傳到三焦嗎?

再觀察這段經文,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影響,難道手經不在其中嗎?然而,《經》中為什麼不提到手經呢?因為傷寒是表邪,想要尋找外部症狀,只需觀察全身上下脈絡,而足部的六經就足以涵蓋所有可能的症狀,手經並不能普遍適用。

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而手經在其中矣。此本《經》所以止言足者,為察周身之表證也。義本易見,而疑辨至今,皆惑於劉氏之妄言耳。(張景岳)

前輩有傷足不傷手之說。夫心主營,肺主衛,風寒來傷營衛,即是手經矣。且大腸接胃,俱稱陽明;小腸通膀胱,俱稱太陽。傷則俱傷,何分手足?如大便硬,是大腸病,豈專指胃?小便不利,亦小腸病,豈專指膀胱?且汗為心液,如汗多亡陽,豈止坎中之陽,不幹膻中之陽?不明仲景六經,故有傳經之妄。(柯韻伯)

看目

凡治傷寒,先觀兩目。若見目赤,唇焦舌黑,脈洪數有力,大便實,大渴譫語者,屬陽毒也,當下之。若見目黃,小便短澀,口渴惡熱者,屬濕熱也,當分利之;若小水自利,大便色黑,少腹硬滿而痛者,屬蓄血也。痙病目赤,衄血,目瞑,兩眥黃者,病欲愈也。開目見人屬陽,閉目不欲見人屬陰。

白話文:

古人對於中醫理論有個說法,認為足部的經絡可以影響到全身,因此在論述時,常只提到足部經絡,而足部的經絡包含了手部的經絡。這就是為什麼古籍中只談足經的原因,他們想通過觀察足部現象來瞭解整個身體的表徵。

張景嶽指出,這種看法有誤解,因為心主管營養,肺主管防衛,風寒侵襲營和衛,這就涉及到手部的經絡。此外,大腸與胃同屬陽明,小腸與膀胱同屬太陽,所以當這些器官受損時,並不是單純的手腳問題。例如大便乾硬,不能單單歸咎於胃,小便不利也不能單單歸咎於膀胱。汗液是心的津液,如果出汗過多導致陽氣流失,並非僅限於腎中之陽,也包括心中的陽氣。如果不清楚漢代醫學家張仲景的六經理論,就會產生轉移經絡的錯誤理解。

柯韻伯則強調了診察眼睛的重要性。在治療傷寒時,首先觀察兩眼。如果看到雙眼紅腫,嘴脣乾燥,舌頭顏色深,脈搏洪大有力,大便乾結,口渴發狂,這表明患者可能患上了陽毒症,應該使用下藥進行治療。如果雙眼黃綠,小便量少,口渴且怕熱,這表明可能是濕熱症狀,應使用分利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小便自通,大便呈黑色,腹部緊繃且疼痛,這是蓄積血液的症狀。痙病若出現紅眼、鼻出血、眼瞼黃色,表明病情正在好轉。開眼見人代表身體狀況良好,閉眼不想見人則代表身體狀況不佳。

睛明能識人者可治。睛昏不識人,或目睛上視,眼小目瞪,直視邪視,目睛正圓,戴眼反折,眼胞陷下者,皆死證也。目不了了者,睛不和,不明白,謂見一半不見一半也,此因邪熱結實於內,上蒸於目。但大便得通,目自明矣。(《全生集》)

辨舌

凡看舌苔濕潤者吉,燥澀者凶。舌苔白滑者,邪未入腑,當汗解之。黃苔燥渴者,邪已入腑,當下之。黑苔芒刺,燥渴亢極者,則難治也,亦當下之。若不燥渴,身不熱,舌黑苔滑者,屬陰寒也,當溫之。若舌卷焦黑而燥者,屬陽毒也,亦當下之。舌青苔滑,無熱不渴者,屬陰毒也,亦當溫之。

凡舌紅者吉,青黑者凶。黑而紫者為陰寒,赤而紫者為陽熱。舌乃心之苗,紅色應南方火,本色見,故吉;黑屬北方壬癸,腎水來克心火也,故凶。舌硬、舌卷、舌短、舌強者,皆難治。舌短縮,語言不清,神昏脈脫者,死。陰陽易,舌出數寸者,死。熱病黑苔燥渴者,乃邪火內炎,故舌上易生苔刺,不在死例。

白話文:

【診斷眼睛】

  1. 眼睛明亮能辨認人者可以治療。眼睛模糊無法辨認人,或者眼睛上翻,眼珠變小、瞪著,直視或斜視,眼睛圓潤,眼眶凹陷,都是死亡的徵兆。眼睛看不清楚,指的是看到一半看不到一半的情況,這是因為邪氣熱毒在體內積聚,向上蒸發到眼睛所致。只要大便通暢,眼睛自然就會恢復光明。

  2. 【舌頭診斷】

  • 舌頭表面潮濕有舌苔者是好徵兆,乾燥粗糙者則是壞徵兆。舌頭表面白色油膩者,表示邪氣尚未進入大腸,應以發汗方式治療。舌頭表面黃色乾燥者,表示邪氣已經進入大腸,應使用下法治療。舌頭表面黑色尖刺,乾燥口渴程度嚴重者,病情難以治癒,也應使用下法治療。如果舌頭沒有乾燥口渴的症狀,身體也不熱,舌頭黑色有舌苔者,表示體內有陰寒,應使用溫暖的方法治療。如果舌頭捲曲乾燥者,表示有陽毒,也應使用下法治療。舌頭呈青色有舌苔,沒有熱感不口渴者,表示有陰毒,也應使用溫暖的方法治療。
  1. 【診斷舌頭顏色】
  • 舌頭紅色者是好徵兆,青黑色者是壞徵兆。黑色且紫色代表陰寒,紅色且紫色代表陽熱。舌頭是心臟的象徵,紅色對應南方的火,如果呈現原色,就是好徵兆;黑色屬於北方的壬癸,腎水會剋制心火,因此是壞徵兆。舌頭僵硬、捲曲、短小、強硬都難以治療。舌頭縮短,語言不清,意識混亂脈搏脫落者,預示死亡。陰陽錯亂,舌頭伸出數寸者,預示死亡。熱病伴有舌頭表面乾燥口渴的症狀,是邪火在內部燃燒,所以舌頭上容易生長舌苔尖刺,這不在死亡範疇內。】

(全生集)

按胸腹

胸者,半表半裡也。先看病人目、舌,次問其胸前痛滿與否。若不痛滿,知邪尚在表也;若痛滿未經下者,即半表半裡證也;已經下者,即結胸證也。如邪在表,焉有胸痛脹滿之理?故問其胸,可以知邪之傳與未傳也。○腹者,陰也里也。既問其胸,次按其腹。若不脹痛,知邪尚未入里,邪若入里,則腹必脹痛矣。

若腹滿不減,痛甚不止者,此裡實也,乃可攻之。若腹滿時減,痛則綿綿者,里未實也,不可急攻。故按其腹,可以知邪之實與未實也。(陳養晦)

察形體

凡看病人,若身輕自能轉動者,易治;身重不能轉動者,難醫。若身熱口渴,揭去衣被,揚手擲足,脈來洪數有力者,此為陽證,法當下之;若身無熱,欲蓋衣被,蜷臥不渴,脈來沉細無力者,此為陰證,法當溫之。若口噤難言,手足牽引者,曰風證;若叉手冒心者,此因發汗過多,曰虛證。

白話文:

【全生集】

按胸腹

胸部,是介於表與裡之間的部位。首先觀察病人的瞳孔和舌頭,接著詢問胸部是否有疼痛或脹滿感。如果沒有疼痛或脹滿感,表示邪氣還停留在表層;如果疼痛或脹滿感尚未通過排便得到緩解,那麼就是半表半裡的症狀;如果已經通過排便得到緩解,那就是結胸的症狀。如果邪氣還在表層,怎麼會出現胸部疼痛或脹滿的情況呢?因此,問及胸部狀況,可以瞭解邪氣是否已經傳播。○腹部,屬陰性且位於裡部。既然問了胸部,接著就應該按壓腹部。如果腹部沒有脹痛感,表示邪氣還未進入裡部;如果邪氣進入裡部,那麼腹部就會有脹痛感了。

如果腹部脹痛感不減,疼痛持續不止,這是裡部實邪的表現,可以進行攻擊治療。如果腹部脹痛感時有時無,疼痛緩慢持續,表示裡部尚未出現實邪,不宜急於攻擊。因此,按壓腹部,可以瞭解邪氣是實邪還是未成為實邪。(陳養晦)

察形體

凡是看診病人,如果身體輕盈且能自行轉動,較容易治療;如果身體沈重且無法轉動,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如果身體發熱且口渴,移開衣物覆蓋,病人會揮手踢腳,脈搏強大有力,這表示是陽性病症,應當使用下法進行治療;如果沒有發熱,想要蓋上衣物,蜷縮著不想動,不感到口渴,脈搏微弱無力,這表示是陰性病症,應當使用溫和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口緊閉無法說話,手腳抽搐,表示是風性病症;如果雙手交叉覆蓋在心口,這表示由於過度出汗導致虛弱,是虛性病症。

若兩手循衣摸床者,曰撮空,此為肝熱乘於肺金,元氣不能自主,神去魂亂也。若身如被杖,疼重如山,不能轉側者,此為陰毒;若身體重痛,手足難移,小水短澀者,此名風濕;若身汗如油,喘而不休,形體不仁,乍靜乍亂,脈浮洪者,此為命絕。(《全生集》)

驗二便

醫者欲知病人臟腑寒熱虛實,必要問其從內走出者,故凡病當驗二便。以小便不利,小便赤,驗其裡熱;以小便利,小便白,驗里無熱。以大便不通,大便硬,驗其裡熱;以自下利,下利清穀,驗其裡寒。治病,以二便定人寒、熱、燥、濕、虛、實,再無差誤。例如大便乾結,知其熱矣,然有大便下利清水而為熱者,人多忽之矣。

白話文:

如果兩手在衣服和牀上摸索,這種現象稱為「抓空」,這是因為肝火上攻影響到肺金,導致人的元氣失調,神志混亂。如果身體感覺像被打了一頓,疼痛沈重得像山一樣,無法翻身,這就是陰毒的表現;如果身體沈重疼痛,手腳難以移動,小便頻緊或少,這叫做風濕;如果全身出汗如油,喘息不停,身體失去反應,時好時壞,脈象浮大洪大,這表示生命瀕臨終止。

驗證二便:

醫生想要瞭解病人的五臟六腑是否寒、熱、虛、實,必須通過二便來判斷。如果小便不利或者尿色紅,可以推測是內部有熱;如果小便順暢,尿色清白,則表示內部無熱。如果大便不通暢或者大便乾硬,可判斷是內部有熱;如果大便溏洩,排出的是稀薄的穀物,則表示內部有寒。在治療疾病時,通過二便來確定病人是寒、熱、燥、濕、虛、實的狀態,不會產生誤誤。例如大便乾結,可以知道是熱症狀,但若出現大便下利清水的情況,也是熱症狀,很多人往往忽略了這種情況。

小便黃赤,知其熱矣,然有小便色白混濁而為熱者,人多忽之矣。又如大便乾結,知其熱矣,亦有血枯津竭,用不得苦寒者。小便黃赤,知其熱矣,亦有食滯中焦,溲黃混濁,用寒涼反不清,用辛溫而清利者。(《傷寒大白》)

大腸、小腸俱屬於胃,欲知胃之虛實,必於二便驗之。小便利,屎定硬;小便不利,必大便初硬後溏。今人但知大便硬、大便難、不大便者為陽明病,亦知小便難、小便不利、小便數少、或不尿者皆陽明病乎?(柯韻伯)

陽經分經腑

三陽病在經者,可汗而已。凡言經者,皆邪舍於皮膚也。然經行皮之裡,肉之內,邪之客於經也,有太陽之經,有陽明之經,有少陽之經,故可發、可解、可和。仲景云:三陽病在經者,不可下,下之為痞滿,為結胸。○三陽病入腑者,可下而已。凡言腑者,皆邪居於腸胃也。

白話文:

小便呈黃赤色,這表示體內有熱氣,然而也有小便顏色白而混濁,是由於熱氣引起的,人們往往忽略了這種情況。同樣地,大便乾硬,這也是熱氣的表現,但也有可能是因為血液乾涸、津液缺乏,不適合使用苦寒藥物。小便黃赤,表示有熱氣,也可能是在中焦有食物積滯,小便黃而混濁,如果使用寒涼藥物反而不能清熱,應該使用辛溫藥物來清熱利尿。

大腸和小腸都與胃有關聯,要瞭解胃的虛實,必須通過大小便來驗證。小便正常,大便一定會硬;小便不暢通,一定會出現大便初期硬後期軟的現象。現代人只知道大便硬、困難排便、便祕是陽明病的表現,卻不知道小便困難、小便不通、小便量少、或者完全沒有尿意也可能是陽明病嗎?

「陽經分經腑」

三陽病在經絡上,可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當我們提到經絡時,指的是邪氣停留在皮膚的狀態。然而,邪氣進入了皮膚的內層,肉的深處,這時候邪氣已經侵入了經絡,有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之分,所以可以通過發汗、解毒、調和等方式來治療。張仲景說,三陽病在經絡上,不可以使用下法,使用下法會導致痞滿或結胸的問題。若三陽病進入了腑臟,則需要用下法來治療。當我們提到腑臟,指的是邪氣已經深入腸胃的狀態。

然腑主藏水穀,傳糟粕,邪之入於腑也,有自太陽入腑者,有自陽明入腑者,有自少陽入腑者,故可下、可清、可攻。仲景云:三陽病在腑者,不可汗,汗之為譫語,為厥竭。經腑分明,則汗、下不致混亂也。(《傷寒五法》)

陰經分傳中

邪自陽經而入陰經,謂之傳經,可攻而已。凡言傳經者,言邪自外入內,為實為熱,不可用溫藥,誤投必動陰血,是實其實也。○邪不由陽經而徑入陰經,謂之直中,可溫而已。凡言直中者,言邪不從陽經而入,為虛為寒,不可用寒藥,誤投必致殺人,蓋虛其虛也。能明傳中,則理中、承氣,各當其用矣。(《傷寒五法》)

白話文:

腑臟主管儲存飲食和排泄廢物,邪氣進入腑臟有通過太陽、陽明、少陽三經的可能,因此可以進行通便、清熱或攻伐治療。張仲景曾說,如果三陽病在腑,不能使用發汗方法,否則會導致神智不清和生命危險。經脈與腑臟的功能清晰區分,這樣才能避免混淆汗法和下法的使用。

陰經的疾病傳遞到另一個陰經,稱為傳經,這時需要使用攻伐的方法治療。所有提到傳經的情況,指的是邪氣從外進入內部,呈現實證和熱象,不適合使用溫熱藥物,若誤用必定會傷及陰血,使得原本的實證更加嚴重。

邪氣如果不經過陽經直接進入陰經,稱為直中,這時需要使用溫和的藥物。所有提到直中的情況,指的是邪氣不從陽經進入,表現出虛證和寒象,不適合使用寒涼藥物,若誤用必定會導致生命危險,因為這會加重原本的虛證。

理解了傳經和直中的區別後,就能正確地選擇理中湯和大承氣湯等藥物來對症治療。

太陽經腑病

太陽者,膀胱也。太陽在表,邪未入腑,則小便如常,口亦不渴,但頭疼,發熱惡寒,脊項強,無汗,此邪在太陽之經,當發表之;邪傳入腑,外有表證,內見小便赤,口渴,名曰腑病,故用五苓散,以桂枝解經邪,以豬苓、茯苓去本腑之邪熱也。(《傷寒五法》)

陽明經腑病

陽明經病者,表病里和也;腑病者,里病表和也;經腑同病者,表裡俱病也。經病,見目痛鼻乾,無便閉、譫語、惡熱諸證,在經則不可下;腑病,見惡熱自汗,便結,無頭疼、惡風、惡寒諸證,入腑則不可汗。然則汗者,汗陽明之經,非汗陽明之腑;下者,下陽明之腑,非下陽明之經。故經腑病治不同,不可誤以經為腑,以腑為經也。(《傷寒五法》)

白話文:

【太陽經腑病】

太陽,指的是膀胱這個器官。當太陽處於表層,病邪尚未進入膀胱,那麼排尿會像平常一樣,口也不會感到口渴,只是頭會疼痛,發燒,畏寒,脊背和脖子僵硬,沒有流汗,這表示邪氣停留在太陽的經絡上,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邪氣進入了膀胱,外表有發汗的症狀,內部則出現小便顏色偏紅、口渴等現象,這就是膀胱的疾病,因此會使用「五苓散」,其中桂枝用於解除經絡中的邪氣,豬苓和茯苓則用於清除膀胱本身的邪熱。

【陽明經腑病】

陽明經病,指的是表層有病症,但內臟是平和的;陽明腑病,指的是內臟有問題,但表層是平和的;如果經絡和腑都同時有問題,那麼就是表層和內臟都有病。經絡病,會出現眼睛疼痛、鼻孔乾燥等症狀,沒有便祕、神志混亂、高熱等症狀,在經絡上就不適合使用下藥;而腑病,則會出現怕熱、自行出汗、大便固結等症狀,沒有頭疼、畏風、畏寒等症狀,進入到腑中就不能再使用發汗的方法。所以,對於經絡和腑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不能錯誤地將經絡的治療方式應用到腑上,或者將腑的治療方式應用到經絡上。

三陰熱病

三陽經,有陽證無陰證。三陰經,有陰證有虛證,人多知之;三陰經有陽證,則人不知也。夫熱邪既傳入陰經,則熱深厥亦深,身反無熱,脈反沉細。不知陽厥手足雖冷,猶能舉動,不比陰厥手足冷而不得動移也。陽證身雖不熱,口中必干,不比陰證之口中和也。陽證脈雖沉細,重按必細而數,不比陰證之脈沉細而遲也。

更有大分別者,三陰寒病,神志清爽;三陰熱病,神識昏迷。三陰寒病,口乾不能飲水;三陰熱病,口乾必然消水。三陰寒病,二便清利;三陰熱病,二便赤澀。一陰一陽,天壤各殊也。(《傷寒大白》)

表裡虛實

白話文:

【三陰熱病】

在三陽經絡中,有陽性症狀但沒有陰性症狀。而在三陰經絡中,則既有陰性症狀也有虛性症狀,人們大多數都瞭解這一點;然而,若三陰經絡出現陽性症狀,人們往往會忽略。當熱邪傳入陰經,熱度越深,身體反而感覺寒冷,體溫反而不高,脈搏反而沈細。要知道,陽性厥病的手腳雖然冰冷,但仍能活動,與陰性厥病的手腳冰冷且無法移動不同。陽性症狀下,即使身體不熱,口中的乾燥程度必定高,這與陰性症狀下的口中平和不同。陽性症狀下,脈搏雖沈細,但重按時必會細而頻率快,這與陰性症狀下的脈搏沈細且緩慢不同。

更有一個重大區別,三陰寒病,精神清晰;而三陰熱病,意識混亂。三陰寒病,口乾卻不能飲水;而三陰熱病,口乾必然需要喝水。三陰寒病,大小便清暢;而三陰熱病,大小便赤澀。陰陽一對,天地間各有差異。(《傷寒大白》)

【表裡虛實】

這段內容可能涉及中醫學的辨證論治原則,表裏指的是疾病的外在表現和內在本質,虛實則是對疾病狀態的判斷。然而,具體內容和詳細解釋需專業中醫進行分析和闡述。

自汗為表虛,無汗為表實;下利為裡虛,便閉為裡實。此定論也。若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則又不可以常理論矣。何者?傷風自汗為表虛,倘熱邪入腑,熏泄腠理而自汗者,實也。此表虛之中又有實也。傷寒無汗為表實,倘其人本虛而不能作汗者,虛也。此表實之中又有虛也。

下利為裡虛,倘傳經入腑而下利腸垢者,實也。此裡虛之中又有實也。便閉為裡實,倘津液內竭,及老弱久病而便閉者,虛也。此裡實之中又有虛也。若能審證確當,則可以萬全,自無虛實顛倒之患矣。

究而論之,麻黃為瀉,但能瀉表之實,不能瀉里之實;桂枝為補,但能補表之虛,不能補里之虛;承氣為瀉,但能瀉里之實,不能瀉表之實;薑、附為補,但能補里之虛,不能補表之虛;調胃為瀉,但能瀉中焦之實,不能瀉上、下焦之實;建中為補,但能補中焦之虛,不能補上、下焦之虛。此虛實用藥之不同也。

白話文:

自汗是因為表層虛弱,沒有汗是因為表層實質;下利是因為裡層虛弱,大便閉結是因為裡層實質。這是定論。但如果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就不能總是按照常規理論來了。什麼意思呢?感冒自汗是表層虛弱,如果熱邪進入腸道,燻蒸皮膚而出汗,這就是實質。這是表層虛弱中又有實質。感冒無汗是表層實質,如果一個人原本虛弱而不能出汗,那就是虛弱。這是表層實質中又有虛弱。

下利是裡層虛弱,如果疾病傳到腸道而引起下利腸垢,這是實質。這是裡層虛弱中又有實質。大便閉結是裡層實質,如果體內水分乾涸,或者老年人長期生病而大便閉結,這就是虛弱。這是裡層實質中又有虛弱。如果能夠準確診斷病情,那麼就可以完全治癒,自然不會出現虛實顛倒的問題。

總而言之,麻黃是具有清熱作用的藥物,只能清熱解表的實質,不能清熱解裡的實質;桂枝是補益藥物,只能補充表層的虛弱,不能補充裡層的虛弱;大黃等承氣類藥物是清熱通便的藥物,只能清熱解裡的實質,不能清熱解表的實質;薑和附子是補益藥物,只能補充裡層的虛弱,不能補充表層的虛弱;調胃藥物是清熱解毒的藥物,只能清熱解中焦的實質,不能清熱解上、下焦的實質;建中類藥物是補益藥物,只能補充中焦的虛弱,不能補充上、下焦的虛弱。這是虛實使用藥物的不同。

(《傷寒五法》)

表裡分治

傷寒須分表裡,表裡不分,汗下差誤,豈為上工!且如均是發熱,身熱不渴為表熱,小柴胡湯加桂枝主之;厥而脈滑為裡熱,白虎湯加人參主之。均是水氣,乾嘔微利,發熱而咳為表水,小青龍湯主之;身涼表證罷,咳而脅下痛為里水,十棗湯主之。均是惡寒,有熱惡寒者,發於陽也,麻黃、桂枝、小柴胡湯主之;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附子湯、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五法》

分別治表裡

在治療傷寒時,必須分辨病徵是表症還是裡症,若不能正確分辨,誤用發汗或下藥,便不是高手醫生所為!例如,同樣出現發熱的情況,如果病人感到口不渴,這代表是表熱,應使用「小柴胡湯」加桂枝來治療;若伴有四肢寒冷,脈象滑動,則是裡熱,應使用「白虎湯」加人參進行治療。

同樣涉及水氣問題,如果伴有乾嘔和輕微腹瀉,加上咳嗽,這是表水症狀,應使用「小青龍湯」來治療;當發熱症狀消失,轉為咳嗽伴隨肝膽部疼痛,這表明是裡水,應使用「十棗湯」來治療。

對於畏寒的情況,如果伴有熱感,這表示病情起於陽性體質,可使用麻黃、桂枝或「小柴胡湯」進行治療;如果畏寒無熱感,這表示病情起於陰性體質,應使用「附子湯」或「四逆湯」進行治療。

均是身痛,脈浮,發熱,頭痛身痛者,為表未解,麻黃主之;脈沉自利身痛者,為里未和,四逆湯主之。(王好古)

里中之裡

傷寒之邪,三陽為表,三陰為里,人皆知之,而里中之裡,人所不知也,何謂里中之裡?陽明胃腑是也。三陽三陰之邪,一入胃腑,則無復傳,故曰里中之裡也。或謂三陰經臟也,陽明胃腑也,豈有腑深於臟者乎?答曰:陽明居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猶之谿谷,為眾水之所趨也。夫以陽經與陰經較,則三陰為深;以陰經與胃腑較,則胃腑為尤深也。

三陽三陰之經,環繞胃腑,處處可入。有自太陽入腑者,有自本經入腑者,有自少陽入腑者,有自太陰入腑者,有自少陰入腑者,有自厥陰入腑者。一入胃腑,則無復傳,故曰里中之裡也。治傷寒者,先明傳經、直中,即於傳經之中辨明表裡,更於表裡之中辨明裡中之裡。如此則觸目洞然,治療無不切中矣。

白話文:

所有症狀都是身體疼痛,脈搏顯現浮現,伴有發燒、頭痛及身體疼痛,這表示體表的病徵尚未解除,適合使用「麻黃」來治療;如果脈搏沈澱且自己感到腹瀉,並且身體疼痛,這是因為體內的病徵尚未平和,此時應使用「四逆湯」來治療。

「裏中之裡」是指在傷寒理論中,將胃腸道視為體內的一個特殊區域,通常認為它屬於「裏」的範疇。這裡提到的「裏中之裡」實際上指的是胃腸道,因為一旦外邪進入胃腸道後,就不再會向其他內部器官傳播,因此被稱為「裏中之裡」。有人可能會質疑胃腸道是否比內臟更深,但實際上,胃腸道位於中土,是萬物的聚集地,不會再向其他地方傳播,就像溪谷是眾水匯聚的地方一樣。在比較陽經與陰經的深度時,可以發現陰經比陽經更深;而比較陰經與胃腸道時,胃腸道則更加深入。

陽明胃腸道是三陽三陰之經路環繞的部位,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進入。可以從太陽經進入,也可以從同一路線進入,或者從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經路進入。一旦進入胃腸道,就不再會向其他部位傳播,因此可以稱之為「裏中之裡」。在治療傷寒疾病時,首先需要區分疾病的傳經與直中,進一步在傳經與直中之間辨別表裡之分,並在表裡之間進一步分辨「裏中之裡」。這樣做可以讓治療更加精確,無往不利。

(《醫學心悟》)

陽證似陰

陽證者,熱證也。使陽證而見陽熱之象,人所易知;設陽病而反見陰寒之象,則人惑之矣。例如太陰病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穢腐當去故也。又如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四逆散主之,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而用大承氣湯者,厥陰病手足厥冷,用吐之者,厥陰先發熱而後發厥,用四逆散者,凡此皆是陽證似陰之候也。(《傷寒大白》)

陰證似陽

陰證者,不從陽經傳人,寒邪直中三陰之謂也。夫陰證而見陰象,人人知之;設陰證而反見陽象,人則惑之矣。例如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咽痛者;又如厥陰傷寒,六、七日不下利,便發熱而利,或大汗出,熱不去,身體拘急,四肢疼痛者;與夫陰極發躁,欲坐泥水中者,凡此皆陰極似陽之證。然究其實,則大有分別。

白話文:

《醫學心悟》

陽證似陰

在中醫理論中,「陽證」通常指的是熱性病症。若出現熱性的症狀,人們一般容易辨認;但若是陽性病症反而表現出陰性寒性的症狀,就會讓人感到困惑了。例如,太陰病的病症之一是大便頻繁,每天十多次,但最終會自行停止,因為脾臟的實熱病狀應該消除。再如少陰病中的四逆現象,患者可能會咳嗽或者心悸,這時使用「四逆散」進行治療。然而,如果少陰病患者排出純綠色的清水,這實際上是厥陰病的表現。厥陰病的手腳會出現冷感,甚至使用吐法進行治療。同樣的,如果厥陰病患者首先表現為熱性,然後出現冷感,使用「四逆散」進行治療。所有這些都是表面上看似陰性,實際上是陽性病症的表現。

陰證似陽

「陰證」指的是病源不從陽性經絡進入,而是直接侵入三陰系統的病症。在陰性病症中出現陰性症狀,這是人們都能夠理解的。但如果陰性病症反而出現陽性症狀,就會讓人心生疑惑了。例如,少陰病的病症之一是大便稀薄,伴有腹內寒涼和體表熱感,手腳冰冷,脈搏微弱,身體不畏寒冷,反而面帶紅色,或者喉嚨疼痛。再如厥陰傷寒,六、七天後仍未排便,突然開始發熱,接著開始排便,或者大量出汗,熱感不退,身體緊繃,四肢疼痛。還有一種情況是陰性極度,患者想要坐在泥水中的表現。所有這些都顯示出陰性病症表面看似陽性,但實際上仍存在著顯著區別。

按:下利清穀,手足厥逆,已是陰證,且得脈微欲絕,則陰證更有確據。此之不惡寒,面赤色,乃是真陽外脫;此之咽痛,乃是虛陽上浮。再按:陽證,若大汗出,其熱必去,身體當不拘急,四肢當不疼。今大汗出,熱反不去,身體反拘急,四肢反痛,則此之汗,非表邪之汗,乃是亡陽之汗;此之熱,非陽邪之熱,乃是虛陽外脫之熱;此之拘急身痛,非表證之候,乃是亡陽之候矣。(《傷寒大白》)

憑脈不憑證

如《經》所謂結胸證,應下之;其脈浮者,不可下。此又非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證也。又如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一升,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不可更與承氣湯。此又非湯入腹中轉失氣者,乃可攻之之證也。又如發熱惡寒,脈微弱尺中遲者,俱不可汗。

白話文:

按:如果出現下利清穀,手足厥逆的情況,這已經是陰證的表現,加上脈象微弱接近消失,這更加確定了陰證的診斷。不畏寒,面色紅潤,這是真正陽氣外脫的表現;咽痛則是虛陽上浮的現象。

再按:陽證的情況下,如果出現大汗淋灕,熱氣反而消散,身體不感到拘急,四肢不疼痛。現在出現大汗淋灕,熱氣卻不消散,身體反而感到拘急,四肢反而疼痛,這表示這不是表邪所引起的汗液,而是亡陽之汗;這不是陽邪所引起的熱,而是虛陽外脫的熱;這種拘急和身體疼痛,不是表證的症狀,而是亡陽的症狀。

關於脈象的診斷,如果是結胸的症狀,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如果脈象浮動,就不適合使用下法。這並非發熱七、八天後,脈象浮動數跳,可以使用下法的症狀。再者,如果出現妄言,發熱潮熱,脈象滑動且快速的情況,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服用了小承氣湯後,第二天沒有通便,脈象反而變得微弱,就不可以再次使用承氣湯。這並非湯藥進入腹部後導致氣息改變的症狀,而是可以進行攻伐的症狀。再者,如果出現發熱惡寒,脈象微弱,尺脈遲緩的情況,都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方法進行治療。

此又非在表宜汗之證也。此憑脈不憑證之治法也。(《傷寒類證》)

身寒厥冷,其脈滑數,按之鼓擊於指下者,非真寒也,此則陽盛格陰也。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於指下者,非真熱也,此乃陰盛格陽也。此所謂取脈不取證也。(陶節庵)

憑證不憑脈

傷寒必須審證施治,有脈與證相合者,則易於識別;若脈證不相符,卻宜審的急緩治之。有但憑證而不憑脈者,有但憑脈而不憑證者。如《經》曰:脈浮大,心下硬,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此又非浮為在表之謂也。又如促脈為陽盛,若下利喘而汗出者,用葛根黃芩黃連湯;若厥冷脈促,為虛脫,非灸非溫不可。此又非陽盛見促之謂也。

白話文:

這並不是應該出汗的情況。這是根據脈象而不是症狀來進行治療的方法。

如果一個人出現身體寒冷、四肢冰冷,脈象卻是滑動且數量增多,摸起來像是手指下被擊打一樣,這並非真正的寒冷,而是因為陽氣過盛導致陰氣被逼迫。如果一個人出現身體熱度高、脈象也是數量增多,但是摸起來並不會有手指下被擊打的感覺,這並非真正的熱,而是因為陰氣過盛導致陽氣被逼迫。這就是所謂的只看脈象而不看症狀的治療方法。

陶節庵認為,應該根據症狀來進行治療,脈象和症狀相符時容易辨認;如果脈象和症狀不符合,則應當迅速地進行對症治療。有時候,人們可能會只根據症狀而不考慮脈象,或者只根據脈象而不考慮症狀。

例如,《經》中提到,如果脈象浮大,心下部硬,並且有熱屬於內臟的症狀,應當使用藥物治療,而不是發汗。這並非說脈象浮大就是表症。又如,促脈表示陽氣過盛,如果出現腹瀉、喘息且出汗的症狀,可以使用葛根黃芩黃連湯;但如果出現四肢冰涼、脈象促動的症狀,可能是虛弱到極點,需要灸療或溫補,這並非說陽氣過盛就一定會有促脈的現象。

又如陽明病,脈遲不惡寒,手足濈然汗出者,用大承氣湯。此又非諸遲為寒之謂也。又如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此又非沉為在裡之謂也。此憑證不憑脈之治法也。(《傷寒類證》)

脈沉當下,脈浮當汗,固其宜也。然脈浮亦有可下者,謂邪熱入腑,為大便難也。若大便不難,豈敢下乎?脈沉亦有可汗者,謂少陰病,為身有熱也。若身不熱,豈可汗乎?此所謂取證不取脈也。(陶節庵)

脈證不同

少陰脈沉,始得之,反發熱,似乎太陽。有不同者,其熱不翕翕然,證無頭痛。○少陰腹痛下利,與太陰相似。有不同者,太陰不渴,少陰則渴,手足有溫、厥之殊。○溫病與痙病,皆與太陽相似。有不同者,痙脈沉細,溫病不惡寒而渴。○傷風與中暍相似。有不同者,傷風不渴,中暍則渴。

白話文:

"例如陽明病,脈象緩而不畏寒,手腳有微汗的情形,可用大承氣湯來治療。這並非所有脈遲都代表寒的說法。同樣地,少陰病初期,反而出現發熱,脈象沈,應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這並非脈沈就代表在裡的說法。這些是根據症狀來決定療法,而非僅依據脈象。

脈象沈時應進行排便,脈象浮時應出汗,這是當然的道理。然而脈象浮時也有需要排便的情況,指的是邪熱進入大腸,造成大便困難。如果大便沒有困難,怎敢進行排便呢?脈象沈時也有需要出汗的情況,指的是少陰病,身體有熱。如果身體沒有熱,怎可出汗呢?這就是說,應根據症狀來決定療法,而非僅依據脈象。

脈象與症狀的差異:

少陰脈象沈,初期反而發熱,看似太陽病。但有不同的是,這種熱不是高燒,症狀上沒有頭痛。○少陰病腹痛下痢,與太陰病相似。但有不同的是,太陰病不口渴,少陰病則會口渴,手腳有溫暖與冰冷的區別。○溫病與痙病都與太陽病相似。但有不同的是,痙病脈象沈細,溫病不會畏寒且有口渴現象。○傷風與中暍都相似。但有不同的是,傷風不口渴,中暍則會口渴。"

請注意,以上內容提供的是基礎的醫學知識和理論,對於具體的病情診斷和治療,仍需由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評估和指導。

○傷寒與冬溫相似。有不同者,傷寒脈浮緊,冬溫脈不浮。○時行傳染與傷寒相似。有不同者,時行傳染脈不浮,傷寒脈浮。○中濕與痙病,脈沉細雖相似,而證有不同者,痙則身不疼,濕則身疼。○暑脈虛細,又曰微弱,又曰弦細芤遲,諸如此者,與痙脈、濕脈相似,而證不同者,暑則自汗而渴,濕則不渴身疼,痙則身不疼。○太陽中風見寒脈,用大青龍,其證與太陽傷寒相似。

有不同者,中風見寒脈,則有煩躁;太陽傷寒,則無煩躁。○太陽傷寒見風脈,用大青龍,其證與中寒濕相似。有不同者,傷寒見風脈則浮緩,寒濕則脈沉細。(黃仲理)

白話文:

【傷寒】與【冬溫】的症狀有些相似,但有區別。傷寒的脈象表現為浮緊,而冬溫的脈象則不浮。【時行傳染】與【傷寒】的症狀也有相似之處,但不同的是,時行傳染的脈象不浮,傷寒的脈象則浮。【中濕】與【痙病】的脈象都表現為沈細,雖然這兩者的症狀有些相似,但實際上有所差異。痙病的特點是身體不疼痛,而中濕的特點則是身體疼痛。【暑脈】表現為虛細,或微弱,或弦細芤遲等,這些脈象與痙脈和濕脈有些相似,但症狀不同。暑病會導致自行流汗和口渴,中濕則不會口渴且身體疼痛,痙病則身體不疼痛。【太陽中風】出現寒脈時,使用大青龍,其症狀與【太陽傷寒】相似。不同的是,中風出現寒脈時,會感到煩躁;而太陽傷寒則不會感到煩躁。【太陽傷寒】出現風脈時,使用大青龍,其症狀與中寒濕相似。不同的是,傷寒出現風脈時脈象浮緩,而寒濕則脈象沈細。以上內容由黃仲理提供。

傷寒無補法辨

傷寒一證,惟元氣虛者為最重。虛而不補,何以挽回?奈何近代醫流,咸謂傷寒無補法。古無是說,惟陶節庵有云:傷寒汗、吐、下後,不可便用參、耆,使邪氣得補,而熱愈盛。此說蓋本於孫真人之言,云:服承氣湯得利差,慎不可補。其意謂因攻而愈者,本為實邪,故不宜妄用補藥復助其邪耳。

初非謂虛證,亦不宜補也。今人之患傷寒者,惟勞倦內傷、七情挾虛之類,十居七、八,傳誦傷寒無補者十有八、九,果能堪乎?其有尤甚者,則醫本無術,偏能惑人,但逢時病,則必曰寒邪未散,何可用補?若將邪氣補住,譬之關門趕賊。此言又不知出自何典?亂道異端。

白話文:

【傷寒無補法辨】

傷寒這種病症,最嚴重的就是元氣虛弱的情況。如果虛弱而不加以補充,該如何輓回呢?可惜現代的醫學界,普遍認為傷寒並不需要使用補法。然而,這在古籍中並無此說法。陶節庵曾經提到,傷寒患者在發汗、嘔吐、下瀉之後,不可以立即使用參、耆等補品,否則會讓邪氣得到補充,熱症反而加重。這個觀點源於孫真人(孫思邈)的論述,他指出服用承氣湯後如果大便通暢,應該謹慎不要立即使用補藥,因為這樣可能是在幫助邪氣更加旺盛,原本是實邪的病情反而因此惡化。

這並不是說所有虛弱的病症都不適合使用補法。現在人們罹患傷寒的狀況中,大多數是由於勞累過度、情緒波動導致的體質虛弱,佔了七八成,而被廣為傳播的「傷寒無補法」觀念則有八九成的病例,這樣的診斷是否能讓人接受呢?對於那些病情更為嚴重的個案,醫生們缺乏適當的治療方法,卻往往能誤導他人,當遇到流行病時,他們就會說病人的寒邪尚未消散,怎麼可以使用補品?如果將邪氣補住,就好比關門趕賊。這樣的說法又出自哪一本典籍?完全是胡亂宣揚異端邪說。

又有一輩曰:若據此脈證,誠然虛矣,本當從補,但其邪氣未淨,姑俟清楚,方可用也。豈知正不能復,則邪必日深,焉能清楚?元陽不支,則變生呼吸,安可再遲?此不知死活之流也。

又有一輩曰:此本虛證,如何不補?用人參七、八分,以青、陳之類監製,自然無害,是徒知有補之名,無補之實,些須兒戲,何濟安危?而尚可以一消一補自掣其肘乎?此不知輕重之徒也。即或有出奇言補者,亦必見勢在垂危,然後曰快補快補。夫馬到臨崖,收韁已晚,補而無濟,必又曰傷寒用參者無不死。

是傷寒無補之說益堅,而眾人之惑益不可破,雖有儀、秦,不能辯也。夫傷寒之邪,自外而入,而病有淺深輕重之不同者,亦總由主氣之有強弱耳。故凡主強者,雖感亦輕,以邪氣不能深入也;主弱者,雖輕必重,以中虛不能自固也。此其一表一里,邪正相為勝負,正勝則生,邪勝則死。

白話文:

又有一羣人認為:如果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確實是虛弱的狀態,本應採取補益的方法,但因為邪氣尚未清除,所以先等待邪氣清除後,才能使用補益方法。然而,他們不知道如果正氣無法恢復,邪氣必定會逐漸加深,怎樣才能清除呢?如果元氣已經支撐不住,那麼病情就可能在呼吸之間產生變化,又怎麼能夠再拖延下去呢?這是一羣不懂生死的人。

另一羣人認為:這明明就是虛弱的病症,為什麼不能使用補益的方法呢?可以使用七到八分的人參,再加上青、陳等類的調理,自然不會有害。他們只知道有補益的名聲,卻沒有實際的補益效果,這種做法只是徒有虛名,對安危沒有任何幫助,還自以為能夠通過消減和補益來控制病情。這是一羣不懂輕重的人。即使有人提出特殊的方法來補益,他們也會等到病情危急時才說要快速補益。然而,到了馬到臨崖的時候再想收斂,已經太晚了,補益也無法解決問題,甚至會說使用人參治療傷寒的人都會死亡。

這讓傷寒無需補益的觀念更加堅定,而人們對於這種觀唸的疑惑也變得更難以解開,即使是像儀、秦這樣有口才的人,也無法辯駁。傷寒的邪氣從外侵入,而病情的輕重不同,總是由於主氣的強弱所決定的。所以,主氣強健的人,即使受到影響也較輕,因為邪氣無法深入;主氣弱小的人,即使病情看似輕微,實際上也會加重,因為中間的虛弱無法自我保護。這是表裡相對,邪氣與正氣互相抗爭,正氣勝利就能生存,邪氣勝利就會導致死亡。

倘以邪實正虛,而不知固本,將何以望其不敗乎?矧補以治虛,非以治實,何為補住寒邪?補以補中,非以補外,何為關門趕賊?即曰強寇登堂矣。凡主弱者,避之不暇,敢關門乎?既能關門,主尚強也,賊聞主強,必然退遁,不遁即被擒矣。謂之捉賊,有何不可?夫病情、人事,理則相同,未有正勝而邪不退者。

故主進一分,則賊退一步,謂之內托,謂之逐邪,又何不可?矧如仲景之小柴胡湯,以人參、柴胡並用;東垣之變證,以參、朮、升、柴並用。蓋一以散邪,一以固本,此自逐中有固,固中有逐,又豈皆補住關門之謂乎?(《景岳全書》)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的身體狀態是邪氣旺盛,正氣衰弱,卻不知道要固守根本,那怎麼期待這種情況能有所改善呢?更何況,補助的方法應該是針對虛弱的狀態,而不是實際的邪氣,為什麼要補助寒冷的邪氣呢?補助中間的器官,不是為了補助外部的問題,為什麼要關上門卻讓盜賊進來呢?即使敵人已經衝入家中了。對於主弱的人來說,連躲避都來不及,怎麼敢關門呢?如果能成功關上門,表示主人仍然強壯,敵人聽到主人強壯的消息後,會選擇撤退,不然就會被抓住。說成是抓賊,有什麼不可以呢?病情和人際關係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沒有正氣勝利而邪氣不退的。

所以,當主方增加一分力量,敵方就會退縮一步,這叫做「內託」、「逐邪」,有什麼不可以呢?再說像張仲景的小柴胡湯,使用人參和柴胡一同使用;李東垣的變證,使用人參、白朮、升麻、柴胡一同使用。一個是為了散去邪氣,一個是為了固守根本,這就是所謂的在攻擊中保持穩定,在穩定中進行攻擊,又怎麼能僅僅認為是在補助和關門呢?(《景嶽全書》)

汗出不徹有三義

汗出不徹,其故有三:如邪在經絡筋骨,而汗出皮毛者,此邪深汗淺,衛解而營不解,一不徹也;或以十分之邪,而出五分之汗,此邪重汗輕,二不徹也;或寒邪方去,猶未清楚,遽起露風,而因虛復感,此新舊相踵,三不徹也。(《景岳全書》)

傷寒三表法

傷寒者,危病也。治傷寒者,難事也。所以難者,亦惟其理有不明,而不得其要耳。所謂要者,亦惟正、邪二者之辨而已。使知正氣之虛實,邪氣之淺深,則盡之矣。夫寒邪外感,由表而入者,亦必由表而出之。故凡患傷寒者,必須得汗而解。但正勝邪者,邪入必淺,此元氣之強也;邪勝正者,其感必深,此元氣之弱也。

白話文:

【汗出不徹有三義】

汗出不徹的原因有三種:若是邪氣滯留在經絡筋骨,但卻只從皮毛出汗,這表示邪氣深入而汗液淺薄,衛氣已經得到舒緩但營血還沒有,這是第一種不徹底的情況;或者以十分之邪氣,卻只排出五分之汗,這表示邪氣較重而汗液較輕,這是第二種不徹底的情況;或者寒邪剛剛離開,但還沒有完全清除,就突然受到風寒侵襲,又因體虛再次感染,這是新舊病相繼,第三種不徹底的情況。

【傷寒三表法】

傷寒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治療傷寒是困難的事。之所以困難,也是因為理論不夠明確,找不到重點。所謂的重點,只是正氣與邪氣的區別。如果能瞭解正氣的虛實和邪氣的深淺,就能掌握全部了。寒邪外來,由表進入,必定會由表而出。因此,所有患有傷寒的人,都必須得到汗液排出才能痊癒。但若正氣勝過邪氣,邪氣進入必定淺,這是因為正氣強壯;反之,若邪氣勝過正氣,接觸必定深,這是因為正氣虛弱。

邪有淺深,則表散有異;正有虛實,則攻補有異。此三表之法,不容不道也。何謂三表?蓋邪淺者,逐之於藩籬,散在皮毛也;漸深者,逐之於戶牖,散在經絡也;更深者,逐之於堂室,散在臟腑也。故淺而實者,宜直散直逐之,無難也;虛而深者,宜托散,但強其主,而邪無不散也。

今姑舉其略:如麻黃湯、桂枝、參蘇飲、羌活湯、清宮之類,皆單逐外邪,肌表之散劑也;又如小柴胡湯、補中益氣湯、三柴胡飲、四柴胡飲之類,皆兼顧邪正,經絡之散劑也;再如理陰煎、大溫中飲、六味回陽飲、十全大補湯之類,皆建中逐邪,臟腑之散劑也。嗚呼!以散藥而散於肌膚經絡者,誰不知之?惟散於臟腑者,則知之少矣。

白話文:

邪氣有輕重,所以表散的治療方法也會不同;正氣有虛實,因此攻擊或補救的方法也會有所差異。這三個表層的療法,是不能忽視的。什麼是三表呢?邪氣淺時,我們應該用在藩籬逐擊的方法,也就是在皮膚和毛髮的層面進行;當邪氣漸深時,就需要在門窗的位置進行逐擊,也就是在經絡的層面進行;當邪氣更深時,就需要在廳堂和房間的位置進行逐擊,也就是在臟腑的層面進行。所以,對於淺而實的病情,適合直接散開並逐擊,沒有困難;對於虛而深的病情,適合借助散開的方法,只要強化主要的治療手段,邪氣就無處可逃了。

現在暫且舉幾個例子:例如麻黃湯、桂枝、參蘇飲、羌活湯、清宮之類,都是單純針對外部邪氣,進行肌表的散開和逐擊;又如小柴胡湯、補中益氣湯、三柴胡飲、四柴胡飲之類,都是同時考慮邪氣和正氣,進行經絡的散開;再如理陰煎、大溫中飲、六味回陽飲、十全大補湯之類,都是從中建立,對抗邪氣,進行臟腑的散開。唉!使用散開的藥物,能夠散開在肌膚和經絡上的邪氣,誰都清楚。但是,對於散開在臟腑的邪氣,知道的人就少了。

以散為散者,誰不知之?惟不散之散,則微之又微矣。余因古人之未及,故特吐其散邪之精義有如此。(《景岳全書》)

補中散表法

補者,所以補中,何以亦能散表?蓋陽虛者,即氣虛也,氣虛於中,安能達表?非補其氣,肌能解乎?凡脈之微弱無力,或兩寸之短小而多寒者,即其證也。此陽虛傷寒也。陰虛者,即血虛也,血虛於裡,安能化液?非補其精,汗能生乎?凡脈之浮芤不實,或兩尺無根而多熱者,即其證也。此陰虛傷寒也。

然補則補矣,仍當酌其劑量。譬之飲酒,能飲一勺,而與一升,宜乎其困也。使能飲一斗,而與一合,其真蚍蜉之撼大樹耳。(《景岳全書》)

白話文:

"關於用藥散開的方法,誰都明白。但更微妙的是那些看似不散的散藥,它們的作用更為深遠。我因為古人的研究還有所不及,因此特別深入探討了這種散藥的精義,就像這樣。"

"補中散表法" 指的是通過補充中焦來達到散開表症的目的。這可能是指在中醫理論中,通過調整中焦的氣血來改善全身的狀態,進而治療表面的症狀。

"補藥之所以能補中,卻也能散開表症,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實際上就是氣虛。氣在中焦虛弱,如何能達到表層?如果不補充氣,肌膚怎能得到舒緩?"

"脈搏微弱無力,或是兩寸處脈象短小且多寒,這些都是陽氣虛弱導致的傷寒。陰虛,即是血虛,血液在內臟虛弱,怎能生成津液?如果不補充精氣,出汗怎能促進?"

"雖然補藥是必要的,但補藥的分量仍需謹慎考慮。就好比飲酒,能喝一口就給一口,當然會感到困擾。如果能喝一斗,卻給一合,那無異於蚍蜉撼動大樹,顯然是過量了。"

寒中散表法

寒中者,所以清火,何以亦能散表?蓋陽盛陰衰者,即水衰火盛也。水涸於經,安能作汗?譬之乾鍋赤裂,潤自何來?但加以水,則鬱蒸沛然,而氣化四達。夫汗自水生,亦猶是也。如前論補陰補陽者,乃助精氣也;此論以水濟火者,乃用寒涼也。蓋補者補中之不足,濟者制火之有餘。

凡此者,皆能解表,其功若一,而宜寒宜暖,其用不侔,是有不可不辨。(《景岳全書》)

汗有六要五忌

汗由液化,其出自陽,其源自陰。若肌膚閉密,營衛不行,非用辛散,則元府不開而汗不出,此其一也。又若火邪內燔,血乾液涸,非用清涼,則陰血不滋而汗不出,此其二也。又若陰邪固閉,陽氣不達,非用辛溫,則凝結不開而汗不出,此其三也。又若營衛不足,根本內虧,非用峻補,則血氣不充而汗不出,此其四也。

白話文:

【寒中散表法】

「寒中散表法」指的是用寒涼的藥物來清熱,為什麼也能夠發散表邪呢?因為在陽氣過盛、陰氣不足的情況下,其實就是水氣不足、火氣過旺。如果體內的水分枯竭,怎麼可能產生出汗的反應?就像乾鍋裂開,水分從何而來?但如果加上水,就能使鍋中的蒸汽蒸騰,並向四周擴散。同樣地,汗液的產生也需要水分的供應,道理也是相同的。

之前的論述談到補充陽氣或陰氣,這是為了補充體內的精氣;這裡則是利用寒涼的藥物來滋養陰液。補充是指補充不足的部分,滋養則是對過多的火氣進行調節。

這些方法都能夠發散表邪,其效果大致相同,但是適應的症狀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必須區分清楚。

【汗有六要五忌】

出汗是由體內的液體轉換而成,它來自陽氣的運行,而液體的生成則與陰氣有關。如果皮膚緊閉不通,血液和體液的循環受阻,如果不使用辛散的藥物,就無法打開毛孔而出汗,這是第一點。再者,如果體內有熱邪內燒,血液乾燥、液體乾涸,如果不使用清涼的藥物,就不能滋潤陰液而出汗,這是第二點。如果陰邪固守,陽氣無法傳導,如果不使用辛溫的藥物,就無法打開凝結而出汗,這是第三點。如果血液和體液不足,身體的根本受到損失,如果不使用強力的補藥,就不能充實血氣而出汗,這是第四點。

又若邪在上焦,隔遮陽道,不施湧吐,則清氣不升而汗不出,此其五也。又若邪入陽明,胃氣壅塞,不行通下,則濁氣不降而汗不出,此其六也。凡此皆取汗之道,是即所謂六要也。何謂五忌?一曰熱在表者,內非實火,大忌寒涼,寒則陰邪凝滯不散,邪必日深,陽必日敗,而汗不得出者死。

二曰元氣本弱,正不勝邪者,大忌消耗,尤忌畏補,消耗則正氣日消,不補則邪氣日強,而汗不能出者死。三曰實邪內結,伏火內炎者,大忌溫補,溫則愈燥,補則愈堅,而汗不得出者死。四曰中虛氣弱者,大忌發散,散則氣脫,氣脫而汗不能出,氣脫而汗不能收者死。五曰病非陽明實邪者,大忌通瀉,瀉則亡陰,陰虛則陽邪深陷,而汗不得出者死。

白話文:

「若邪氣在上焦,阻隔了陽道的流通,不使用吐法,則清氣不能上升,汗不能出,這是第五點。若邪氣進入陽明經,胃氣受阻塞,無法順利往下通導,則混雜的氣體不能下降,汗也不能出,這是第六點。所有這些都是關於出汗的方法,這就是我們說的六大原則。

什麼是五大禁忌呢? 一、如果熱氣只在外表,內部並非實火,大忌使用寒涼藥物,因為寒會讓陰邪凝滯不散,邪氣會越來越深,陽氣會越來越衰敗,導致汗不能出的死亡情況。 二、如果原本的元氣就比較虛弱,正氣難以勝過邪氣,大忌使用耗費正氣的藥物,特別是避免使用補藥,耗費會使正氣逐漸消失,不補則邪氣會日益強大,汗不能出的死亡情況。 三、如果內部有實邪結聚,隱藏的火氣在內部燃燒,大忌使用溫補藥物,因為溫會使症狀更乾燥,補則使病情更加固執,汗不能出的死亡情況。 四、如果中間虛弱,氣力不足,大忌使用發散藥物,因為使用後會導致氣體流失,氣體流失後汗不能出,氣體流失後汗不能收的死亡情況。 五、如果病不是由陽明經的實邪所引起,大忌使用通瀉藥物,因為使用後會導致陰液流失,陰液不足則陽邪會更深地陷入,汗不能出的死亡情況。」

是即所謂五忌也。能知六要,而避五忌,傷寒治法,盡於是矣。(《景岳全書》)

房室非陰證辨

陰證者,寒邪直入三陰之經。以三陽主氣,氣衰無力拒寒故也。今人都以房勞後得病,不分陰陽脈證,輒命曰陰證,致令病家諱言,亦可笑矣。房勞得病,乃挾虛感邪,有陽證,有陰證,非必盡為陰也。(《己任編》)

凡病先犯房室,後成傷寒,世醫無不為陰證之名所惑,往往投以四逆等湯,促其暴亡,而誘之陰極莫救。蓋犯房勞而病感者,其勢不過比常較重,如發熱則熱之極,惡寒則寒之極,頭痛則痛之極。所以然者,以陰虛陽往乘之,非陰盛無陽之比也。(喻嘉言)

白話文:

這就是所謂的五種禁忌。瞭解六個關鍵點,並避免這五種禁忌,對於治療傷寒的方法,已經包括在內了。

關於性生活與陰證的辨別

陰證是指寒邪直接進入三陰經絡。因為三陽經主管氣血,氣血衰弱無法抵抗寒冷。現今很多人都認為在性行為後出現病症,不分清陰陽脈象,就直接診斷為陰證,讓病患隱瞞病情,實在可笑。實際上,在性行為後出現病症,可能是帶有虛弱的身體感染了邪氣,既有陽證,也有陰證,不一定都是陰證。

凡是在進行性行為之前或之後,出現傷寒症狀,當代醫生們都被「陰證」這個名詞迷惑,常常使用四逆湯等藥物,加速病人的死亡,誤導為陰極而無法救治。違反性行為而感染疾病的人,其狀況通常只是比一般情況稍微嚴重一些。例如發燒到極度,畏寒到極度,頭痛到極度。原因在於陰虛而陽氣來侵,並不是陰盛無陽的情況。

俗以有房室而患傷寒者為陰證,概用薑、附,不思有房室者,陰已先虧,用薑、附更竭其陰,殆矣。仲景治傷寒用薑、附,乃寒邪直中之證,所謂無熱惡寒發於陰,非房室之謂也。或問:房勞而得熱病者,何以治之?予曰:房勞之人,陰已先虧,熱邪乘虛陷入,與婦人熱入血室同例,清熱養陰,是其治法。(《怡堂散記》)

飲食宜忌

凡傷寒,飲食有宜忌者,有不宜忌者。若病傷寒而食不斷者,以邪猶在表,未深入也;及其稍深,而在半表半裡之間,則食漸減矣;再入胸膈胃口,則全不食矣。邪既在胃,則胃口不飢,所以傷寒不食者,或十日,或二十日,皆無足慮,不可強食,強食助邪。或傷寒新愈,胃氣初醒,尤不可縱食,縱食則食復。

白話文:

傳統上,如果有人在有性行為後患了傷寒,被認為是陰證,因此會普遍使用薑和附子進行治療,但這並沒有考慮到性行為後,原本的陰氣已經有所損失,使用薑和附子會進一步耗盡陰氣,這可能會有危險。張仲景在治療傷寒時使用薑和附子,是為了針對寒邪直接進入體內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無熱惡寒發於陰」,而不是指性行為後的情況。

如果有人在性生活後得了熱病,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我回答說:性生活過度的人,原本的陰氣已經有所損失,熱邪乘虛而入,就像婦人熱邪進入血室的情況一樣,應當採用清熱養陰的方法進行治療。

對於傷寒病人的飲食,有需要避免的食物,也有可以食用的食物。如果一個人患了傷寒且仍在持續進食,這可能表示邪氣還在體表,尚未深入體內;當邪氣開始進入體內的半表半裡位置,進食量就會逐漸減少;一旦邪氣進入胸腔和胃部,患者就會完全失去食慾。當邪氣在胃部時,胃部不會感到飢餓,因此,對於患傷寒而不進食的狀況,通常不會感到擔憂,但不可以強迫進食,因為強迫進食會幫助邪氣發展。如果一個剛好從傷寒中康復的人,胃氣剛剛恢復,尤其不能隨意進食,因為隨意進食會使食慾再次消失。

此皆宜忌也。至有不宜忌者,則如勞倦內傷之人,偶感寒邪,亦必發熱,本非真正傷寒外邪內陷之病,所以外雖發熱,而內則飢餒,每多思食。奈何庸昧之輩,但見發熱,則曰餓不死傷寒,不論虛實,一概禁之。常見欲食者,索之不得,而且加之以克伐寒涼,飢腸受剝,虛者益虛,及胃氣既脫,反不欲食矣。既欲救之,已無可及。

余每借食為藥,所活多人,而見禁食受斃者,亦已不少,故詳言之。若病人時時覺餓而索食者,此其邪不在臟,胃中空虛而然,必不可禁。但不宜縱耳。且因此可察虛實,關係非小,不可忽也。(《景岳全書》)

《內經》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平人不食,七日而死。則食固人之不可一日無者也。有病怒狂者,生於陽也,奪其食則已。《內經》止此一條暫禁其食,余無禁食明文。仲聖《論》中,首列桂枝湯服藥,啜稀粥以助藥力。

白話文:

這些都是禁忌。至於有時候不需要遵循禁忌的情況,例如勞累和內部傷害的人,偶爾受到風寒,也會發熱,這並不是真正的傷寒,外部發熱,但內部感到飢餓,常常想吃東西。然而,一些輕率的人只看到發熱,就說這是傷寒,不論虛實,一律禁止食物。經常可以看到想要進食的人,無法得到,而且還加上寒涼的食物,讓飢腸受到剝奪,虛弱的人變得更加虛弱,等到胃氣脫落,反而不想進食了。想要拯救,已經來不及。

我常常利用食物作為藥物,救活了很多人,但是看到因為禁止食物而喪命的人,也已經不少,所以我詳細地說明瞭這一點。如果病人經常感到飢餓,並且想要進食,這表示邪氣不在內臟,胃中空虛所致,絕對不能禁止。但不應過度放任。而且可以通過這個來察覺病情的虛實,關係重大,不可忽視。

《景嶽全書》提到,人從飲食中獲取氣,飲食進入胃部,再傳遞到肺部,五臟六腑都依靠這種氣。如果沒有飲食,半天後氣力就會減弱,一天後氣力更少。一般人如果不進食,七天就會死亡。那麼飲食是人類不能一天缺少的東西。有病發瘋的人,由陽引起的,奪走他們的飲食就可以解決。《內經》只有一條暫時禁止飲食的規定,其他地方並沒有禁止飲食的明確文獻。仲聖在《論》中,首先列出了服用桂枝湯後,要喝稀粥來輔助藥效。

夫學莫精於長沙,病莫重於傷寒,其不禁食也如此。其他諸書,惟乾霍亂一證,戒與穀食,亦別無禁食之語。予思六淫諸病,邪盛裡實,痰氣壅塞,濕熱痞滿,停食脹悶,是雖與之食而不能強之,食而不欲,焉用禁為?若受邪本輕,病不在胃,胃飢欲食,斯可與之食矣。乃醫者,遇病初發熱,不審病情,即禁穀食。

雖產後、嬰兒,稍有外證,併入餓鄉,谷湯不令入口,七日不愈,則復禁之,雖病者飢極求食,而防之甚嚴,往往胃氣大傷,輕病致重,仍與克削之藥,質實尚可幸生,質虛多致危殆。蓋人賴胃氣以生,藥亦賴胃氣以運。胃中氣餒,藥性不行,迨至陰陽將脫,始言與谷,而病者惡聞食臭,不能咽矣。

白話文:

學問最精深的是長沙醫學,疾病中最嚴重的就是傷寒,對此不允許進食的情形就是這樣。其他醫書中,只有乾霍亂一種病症,會禁止進食穀物,但也沒有其他的禁止進食的說明。我想,對於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外邪引起的疾病,如果邪氣過盛,腸胃實熱,痰氣堵塞,濕熱積聚,腹內食積引起脹滿,即使給病人進食,他們也可能無法消化,不想進食,那麼又何必禁止進食呢?如果受邪氣的程度較輕,疾病並未影響到胃部,當胃部感到饑餓時,可以讓他進食。然而醫生在遇到發燒初期的病人時,不仔細診斷病情,就立即禁止進食糧食。

即便是產後或嬰兒,稍有外部症狀,進入了飢餓狀態,也不允許他們進食糧食和湯水,如果七天還沒有好轉,就會繼續禁止進食。即使病人的肚子餓得難受,想要進食,醫生們還是非常嚴格地防範著。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傷害了胃氣,輕微的疾病也可能因此變得嚴重,甚至還會使用一些能抑制胃氣的藥物。若是身體虛弱的患者,這樣的治療方式很容易導致危險。因為人依靠胃氣來維持生命,藥物也需要胃氣來運行。如果胃中氣息衰敗,藥物的效果就不能發揮,等到陰陽將要離散,才開始考慮給病人進食,但此時病人可能已經厭惡食物的氣味,無法吞嚥了。

予謂:病人不飢,則不必與食;如飢而欲食,則不當禁。須知穀氣內充,則精勝而邪卻,惟宜少食,勿令飽食耳。昔張會卿著傷寒飲食宜忌一則,切言禁食之非;柯韻伯亦以近之醫家,妄禁病人穀食,為害不淺。乃今維揚等處,不知作俑何人,習而不察,併為一談,牢不可破。

予故竊取前輩之意而發明之,猶望其地之賢能出而主持,以矯風俗之惑,庶幾體上天好生之德,而不致遺人禍殃也已。(《赤崖醫案》)

治法要略

仲景治法,悉本《內經》。按:岐伯曰:調治之方,必別陰陽。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外者外治,內者內治。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後調其內;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

白話文:

我認為:如果病人不感到餓,就不必要給他吃東西;如果他感到餓且想要吃東西,就不應該禁止。必須瞭解糧食在體內充實,則精氣勝過邪氣,只適宜少量食用,不要讓他吃得過飽就好。過去張會卿寫了一篇關於傷寒飲食應當注意的事項,強烈批評禁止飲食的錯誤;柯韻伯也認為許多醫學家胡亂禁止病人的糧食攝入,損害不小。然而現在維揚等地,不知是誰始作俑者,這種做法已經成為習慣而不加察覺,一概而論,固執不改。

因此我私下借用了前輩的思想而加以闡述,期望當地有德行的醫者能站出來主持公道,以糾正社會的誤解,這樣就能體現上天愛護生命的本性,而不至於讓他人遭受災難了。(《赤崖醫案》)

治療法則簡要

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全部根據《內經》。按:岐伯說:調理的方法,必定要分辨陰陽。陽性的疾病治療陰性,陰性的疾病治療陽性,確定其內外之分,各自遵守其規則。外部的病症用外部治療,內部的病症用內部治療。從外部影響到內部的病症,治療其外部;從內部影響到外部的病症,調理其內部。從內部影響到外部的病症且外部表現更嚴重的,先調理其內部,後再治療外部;從外部影響到內部的病症且內部表現更嚴重的,先治療外部,後調理內部;如果內外無關,則治療主要的疾病。輕微的病症進行調節,其次的病症保持平衡,過重的病症採取奪取(指治療或調節)的方式。

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此大法也。仲景《論》中所稱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者,是陰陽之別也。陽病用白虎、承氣以存陰,陰病用附子、吳萸以扶陽。外者用麻、桂以治表,內者用硝、黃以治里。其於表裡虛實,表熱裡寒,發表和表,攻裡救里,病有淺深,治有次第,方有輕重,是以定其中外,各守其鄉也。太陽、陽明並病小發汗,太陽、陽明合病用麻黃湯,是從外之內者治其外也。

陽明病,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用梔子豉湯,是從內之外者調其內也。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從內之外而盛於外,用調胃承氣,是先調其內也。表未解而心下痞者,從外之內而盛於內,當先解表,乃可攻裡,是先治其外後調其內也。中外不相及,是病在半表半裡,大、小柴胡湯治主病也,此即所謂微者調之。

白話文:

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這是基本原則。張仲景《傷寒論》中提到的發熱伴惡寒是陽症,無熱而惡寒是陰症,這就是陰陽的區別。陽症用白虎、承氣來保存陰氣,陰症用附子、吳茱萸來扶助陽氣。外部的病症用麻、桂來治療表面,內部的病症用硝、黃來治療核心。對於表面和內部的虛實、表面熱和內部寒的情況,會進行表症的治療和表,進行裡症的攻擊和救濟,疾病有淺有深,治療有次序,藥方有輕重,因此要確定內部和外部的區分,各自遵守自己的位置。太陽、陽明並發時小量發汗,太陽、陽明合病使用麻黃湯,這是從外到內的治療方法。

陽明病,發熱且出汗,不畏寒反而畏熱,使用梔子豉湯,這是從內到外調理內部的方法。發汗後不見好轉,出現蒸蒸熱感,這是從內到外的病症加重於外部,使用調胃承氣,這是首先調理內部的方法。表面病症未解而心下有痞,這是從外到內的病症加重於內部,應當先解開表面病症,然後纔可攻擊內部,這是先處理外部再調理內部的方法。外部和內部沒有關聯,這代表病在半表半裡,大、小柴胡湯是主要治療的藥方,這就是所謂的微小病症要加以調理。

其次平之,用白虎、梔豉、小承氣之類。盛者奪之,用大承氣、陷胸、抵當之類矣。所云觀其脈證,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則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之謂也。且汗、吐、下,出於岐伯,而利水、清火、調補等法悉具。其曰: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在皮者,汗而發之;實者散而瀉之。

此汗家三法。中滿者,瀉之於內;血實者決之。是下之二法。高者因而越之,謂吐。下者引而竭之,謂利小便。慓悍者按而收之,是清火法。氣虛宜掣引之,是調補法也。夫邪在皮毛,猶未傷形,故制麻黃湯急汗以發之;邪入肌肉,已傷其形,故制桂枝湯啜稀粥以解肌。是漬形以為汗。

白話文:

其次要使身體平和,可以使用白虎湯、梔子豉湯、小承氣湯這類的藥物。如果病情嚴重,則需使用大承氣湯、陷胸湯、抵當湯這類強力的藥物。所謂觀察脈象和症狀,瞭解病因,然後按照正確的方法治療,那麼治療時就可以選擇冷熱溫涼等不同性質的藥物,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此外,出汗、吐藥、下藥,這些方法源自岐伯的理論,而利尿、清熱、調理補養等其他方法也都有詳細的說明。書中提到,如果有邪氣,可以用藥物來幫助出汗;如果邪氣在皮膚表面,則可用出汗的方式來排出邪氣;對於實質性的疾病,則需散開並排泄。

這是關於出汗的三種方法。如果腹部有積食,則需在內部進行排泄;如果血液充盈,則需通過刺破來排放。這是關於下藥的兩種方法。對於高處的邪氣,可以透過吐藥的方式來排出;對於低下的病痛,則需引導並盡量排出。對於性情急躁的人,可以通過壓抑並收斂的方法來清熱;對於氣血虛弱的病人,則需通過調理和補養的方法來治療。如果邪氣停留在皮膚和毛髮,尚未傷及身體,因此會使用麻黃湯來快速出汗,以排出邪氣;如果邪氣進入肌肉,已經傷害到身體,則會使用桂枝湯並讓病人喝稀粥,以解開肌肉的緊繃狀態。這是通過藥物來引導身體出汗的方法。

若邪正交爭,內外皆實,寒熱互呈,故制大青龍加石膏以瀉火。是散而瀉之也。吐劑有梔豉、瓜蒂,分胸中虛實之相殊;下劑有大、小承氣,調胃、抵當,分氣血淺深之不同;利水有豬苓、真武輩,寒熱之懸絕;清火有石膏、芩、連輩,輕重之差等;陽氣虛,加人參於附子、吳萸中以引陽;陰氣虛,加人參於白虎、瀉心中以引陰。諸法井然,質之岐伯,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柯韻伯)

傷寒綱領,惟陰陽為最。此而有誤,必致殺人。然有純陽證,有純陰證,是當定見分治也。又有陰陽相半證,如寒之即陰勝,熱之即陽勝;或今日見陰而明日見陽者有之,今日見陽而明日變陰者亦有之。其在常人,最多此證,惟明哲者之能辨也。然以陰變陽者多吉,以陽變陰者多凶。

白話文:

如果邪氣和正氣在體內互相爭鬥,體內和體外都處於實症狀,既有寒症也有熱症交替出現,因此會使用大青龍加石膏來清熱解毒。這是通過疏散和排泄的方式來治療的。用以催吐的藥物有梔豉、瓜蒂,根據胸部虛實的不同來區分;用以通便的藥物有大、小承氣,調胃、抵當,根據氣血深淺的不同來區分;利尿的藥物有豬苓、真武等,根據寒熱程度的不同來區分;清熱的藥物有石膏、黃芩、黃連等,根據輕重程度的不同來區分;陽氣虛弱時,在附子、吳茱萸中加入人參引導陽氣;陰氣虛弱時,在白虎、瀉心中加入人參引導陰氣。各個治療方法井然有序,這和岐伯的理論相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的聖賢,他們的原則都是相同的。

對於傷寒來說,最重要的是分辨陰陽,如果出現錯誤的診斷,就會導致病人的死亡。但實際上存在純陽證和純陰證,應該確定病情並進行對症治療。還有一些陰陽相半的證狀,比如寒症即代表陰性強勢,熱症則代表陽性強勢;或者今天出現陰性症狀,隔天卻出現陽性症狀,反之亦然。這些在普通人身上最常見,只有明智的人才能正確辨認。然而,從陰轉向陽的病情通常比較吉利,而從陽轉向陰的病情則通常較為兇險。

○三陽之經病,但見表證,則不可攻裡。或發表,或微解,或溫散,或涼散,或溫中托裡而為不散之散,或補陰助陽而為云蒸雨化之散。(張景岳)

凡風寒初感,不論何經,總為表證,皆當發汗。即少陰亦可發汗,如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等證是也。在傳經愈深,不論何經,總為里證,皆不當發汗。即太陽亦不可發汗,如抵當湯、五苓散等證是也。知乎此,方可以言表裡,不致以三陽定為表,三陰定為里,固執不通之論所惑也。(魏荔彤)

陽明經有急下三法,以救津液:一汗多津越於外;一腹滿津結於內,一目睛不慧津枯於中。少陰經有急下三法,以救腎水:一本經水竭;一木邪湧水;一土邪淩水。○治陰證,以救陽為主;治傷寒,以救陰為主。傷寒縱有陽虛當治,必看其人血肉充盛,陰分可受陽藥者,方可回陽。

白話文:

對於三陽經的疾病,只要出現表徵,就不能進行攻裡。可以選擇發表、輕微解表、溫和散寒、涼性散寒、溫暖中焦以扶正、或者補陰助陽以使陰陽調和。張景嶽認為,風寒初期影響各經絡時,無論是哪個經絡,都表現為表徵,應當發汗。即使是少陰經,也有可能使用發汗的方法,例如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等。

然而,當疾病深入經絡時,無論是哪個經絡,都表現為裡證,就不應再發汗。即使是太陽經,也不適合發汗,例如抵當湯、五苓散等症狀就應該避免。瞭解這些原則後,才能正確區分表裡,不會錯誤地將三陽經視為表,三陰經視為裡,避免受到固執不通理論的誤導。

陽明經有急下的三種方法,用以輓救津液:一種是汗出過多,津液流失到外面;一種是腹部脹滿,津液在內部積聚;另一種是眼睛失去靈活,津液乾涸在中間。少陰經有急下的三種方法,用以輓救腎水:一種是經脈中的水分枯竭;一種是木邪入侵導致水分流失;另一種是土邪壓迫水分。對於陰證,主要的治療策略是輓救陽氣;對於傷寒,主要的治療策略是輓救陰液。即使在傷寒中有陽虛的情況需要治療,必須觀察患者是否血肉充實,陰分能夠承受陽藥,纔能夠回復陽氣。

若面黧舌黑,身如枯柴,一團邪火內燔者,則陰已先盡,何陽可回耶?故見厥除熱,存津液元氣於什一,已失之晚,況敢助陽劫陰乎?(喻嘉言)

直中之傷寒,陰液未傷,急宜救陽,故有真武、四逆諸方;熱病之傷寒,爍傷陰液,只宜救陰,故薑、附不可犯。(許宣治)

傷寒邪傳入里,胃氣實,則大便閉結;胃氣虛,則大便泄瀉。夫胃氣實,何以便閉?緣病人胃氣本實,邪熱入胃,熏蒸激搏,津液乾枯,是以便硬而閉結矣。譬之以火燒土,自然堅硬,宜以承氣湯下之。胃氣虛,何以泄瀉?緣病人胃氣本虛,邪氣入胃,邪正相搏,邪勝正負,於是正氣下陷而泄瀉矣。譬之淤泥濘淖,益以雨淋,則流蕩渙散。

白話文:

如果臉色晦暗,舌頭顏色深黑,身體瘦弱如同枯柴,體內有團邪火在燒,那麼陰氣已經耗盡了,怎麼能期待陽氣回轉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想要使病者神志恢復、退熱,也只能保留十分之一的津液和元氣,但這已經太遲了,更何況還想輔助陽氣去劫奪陰氣呢?(喻嘉言)

直接感染的傷寒,陰液尚未受到傷害,應該迅速拯救陽氣,因此有真武湯、四逆湯等方子可用;熱病導致的傷寒,會灼傷陰液,只適合拯救陰液,因此不能使用薑、附子等藥物。(許宣治)

傷寒病邪進入裡部,胃氣實則大便會閉結;胃氣虛則大便會洩瀉。胃氣實,為什麼會出現大便閉結的情況呢?因為病人的胃氣原本就強盛,邪熱進入胃部後,蒸騰激動,使得津液乾枯,因此便會變得硬結而閉結。就像用火燒土,自然會變得堅硬,應當使用承氣湯來降下它。胃氣虛,為什麼會出現大便洩瀉呢?因為病人的胃氣原本就虛弱,邪氣進入胃部後,邪氣與正氣相搏鬥,邪氣勝過正氣,於是使得正氣下陷而引起洩瀉。就好比淤泥處於低窪,再加上雨水沖刷,就會使得淤泥流動散開。

宜以理中湯溫補之。此因病人元氣虛實,而兼以外邪參之,一定不移之法。(俞傅山)

余歷試傷寒病,本是熱證,治以寒藥,延綿數日,忽然變為寒證,此中氣大虛不堪寒涼,改用溫劑獲效。又或陽證當下,醫下太過,亦變為寒,此為壞證,改用熱劑方愈。諺謂官打見在,吏打當該是也。故治傷寒活法,今日見熱證,即用涼藥;明日見寒證,即用熱藥;又明日復見熱證,仍復用涼藥。全在變通,不可拘執。(吳篁池)

問曰:如何是入陰者可下?答曰:陽入於陰者可下,非入太陰、少陰、厥陰,乃入三陽也。三陽者,非太陽、少陽、陽明之三陽,乃胃與大、小二腸之三陽也。三陽皆為腑,以其受盛水穀,傳導有形,故曰入於陰也。仲景云:已入腑者可下。此之謂也。○汗本亡陰,以其汗多,陽亦隨陰而走;下本瀉陽,以其下多,陰亦隨陽而走。

白話文:

應使用「理中湯」來調理和補養。這是因為病人原本的元氣虛弱,再加上外邪的影響,所以一定有一個固定的治療方法。

我曾經嘗試治療傷寒症,本來是熱性病症,卻用寒性藥物治療,結果病情拖延數天後,忽然變成了寒性病症。這表明中焦氣血大虛,無法承受寒涼,轉而使用溫和的藥物纔得到改善。還有的情況是陽性病症需要排出體內的毒素,但醫生處理過度,反而導致病情變為寒性,這是一種惡化的病症,只有轉而使用熱性藥物才能痊癒。俗語說的就是官員被打了現有的傷口,小吏被打了應該對應的傷口。因此,在治療傷寒時,必須靈活變通,不能固執一法。今天看到熱性病症,就使用涼性藥物;明天看到寒性病症,就使用熱性藥物;再過一天又出現熱性病症,還是使用涼性藥物。關鍵在於變化調整,不能死板地遵循某一種方法。

關於「入陰者可下」的問題,回答是:陽性病症進入陰性部位可以使用下法,並不是指進入太陰、少陰、厥陰等深層陰性臟器,而是指進入了三陽部位。這裡的三陽並非指的是太陽、少陽、陽明這三個陽性臟器,而是指胃以及大腸、小腸這三個陽性部位。這三個部位都屬於腑,因為它們接受和儲存食物、飲料,並且進行傳導,所以稱為「入於陰」。張仲景曾提到:已經進入腑的病症,可以使用下法來治療。

另外,出汗會導致陰液的流失,因為出汗量過多,陽氣也會隨著陰液一起流失;下法則會耗損陽氣,因為下法過於頻繁,陰液也會隨著陽氣一起流失。

故曰:汗多亡陽,下多亡陰也。○《評熱論》藏字,此藏物之藏,非五臟之臟也。三陽經入藏,物之藏,是可泄也。帝問治,岐伯對以治之各通其藏脈,病日衰已矣。復言其未滿三日可汗而已,其滿三日可泄而已。三陽受病,未入藏者可汗;已入藏者可泄。若認藏字為五臟之臟,則前後顛倒不通;若認藏字作藏物之藏,則前後辭理皆順矣。

仲景曰:已入於腑者可下。《校正》云:腑字當作藏字。何疑之有?(《此事難知》)

凡治傷寒之訣,起先惟恐傳經,傳經則變生;其後惟恐不傳經,不傳經則勢篤。(《尚論篇》)

表證當汗,脈浮急汗之,脈沉緩汗之。里證當下,脈浮緩下之,脈沉急下之。三陽汗當急,而下當緩;三陰汗當緩,而下當急。汗有大汗解表、微汗解肌之殊,下有急下少與、微和滲利之別。(王好古)

白話文:

因此說:出汗過多會導致陽氣流失,排便過多會導致陰液流失。《評熱論》中的"藏"字,這裡指的是存放物品的藏,而不是五臟的髒。三陽經路進入到藏的地方,這個藏是可以排泄的。皇帝詢問治療方法,岐伯回答說應當疏通藏的脈絡,這樣病情就會逐漸減輕。接著他提到如果還沒有滿三天,可以通過發汗來治療;如果已經超過三天,則需要通過排泄來治療。三陽經路如果受病,尚未進入藏的地方可以用發汗的方法;已經進入藏的地方需要用排泄的方法。如果誤認為藏字指的是五臟的髒,那麼前後的表述就會矛盾不通;但如果認為藏字是存放物品的藏,那麼前後的表述就都合理了。

張仲景說:如果病已經進入到腑(六腑之一)的位置,就可以使用下法進行治療。《校正》一書中提到:腑字應該寫作藏字。這裡有何疑問呢?(《此事難知》)

對於治療傷寒的原則,起初擔心的是疾病傳到更深的經路,因為如果傳到更深的經路,病情可能會變化;後來擔心的是疾病沒有傳到更深的經路,如果沒有傳到更深的經路,病情可能會加重。表證(表層的病症)應該使用發汗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脈象浮而急,則應發汗;如果脈象沈而緩,則仍需發汗。裏證(內部的病症)應該使用下法進行治療,如果脈象浮而緩,則應下法;如果脈象沈而急,則仍需下法。三陽經路的癥狀發汗時應急速進行,而下法時應緩慢進行;三陰經路的癥狀發汗時應緩慢進行,而下法時應急速進行。發汗有大汗解表、微汗解肌的不同,下法有急下少與、微和滲利的區別。(王好古)

五法大旨

仲景治有表裡證,有兩解表裡者,有隻解表而里自和者,有隻和里而表自解者,與先救里後救表,先解表後攻里,遂成五法。(柯韻伯)

一曰發,藥用辛甘。蓋表中之表,腠理致密,非辛甘不能發散,故曰發。發者正表也。○二曰解,解則輕於發,藥用辛涼。蓋腠理既疏,惡寒已罷,邪將化熱,非辛不能解肌,非涼不能解熱,故曰解。解者解肌肉也。○三曰和,和又輕於解,藥用辛者輕,而涼者重。蓋表邪將罷,欲入於裡而未深入於裡,曰表不可,曰里又不可,半表半裡,發解兩難,故曰和。和者和其表裡也。

○四曰攻,攻則重於和,藥用苦寒。為表已罷,邪入於腑,結於腸胃,非苦寒不能攻,故曰攻。攻者攻實熱也。○五曰救,救則與攻不同,熱則攻而寒則救,藥用溫熱。蓋邪不由陽經而入,徑中三陰,名曰直中,內寒盛極,陽氣衰危,故曰救。救者救陽危也。○五法之中,所謂表者汗也,攻者下也。

白話文:

【五法大旨】

張仲景治療時,會根據症狀是外在還是內在來分類,有專門針對外在和內在都處理的,也有隻針對外在但內在自然恢復的,有隻針對內在但外在自然恢復的,這就是先救內在後救外在,先解決外在問題後再攻擊內在的障礙,總共有五種主要的治療方法。

一、「發」,藥物使用辛味和甘味。這是對外在層面的治療,表皮非常緊密,只有辛味和甘味的藥物才能幫助打開,所以稱為「發」。「發」就是正向對抗外在病徵。

二、「解」,比「發」輕微一些,藥物使用辛味和涼味。當表皮已經比較鬆散,不再畏寒,病菌可能正在轉變為熱性,需要辛味幫助分解組織,涼味則能消除熱性,所以稱為「解」。「解」就是分解肌肉的熱性病徵。

三、「和」,比「解」更輕微,藥物使用辛味的輕藥和涼味的重藥。當外在病徵接近結束,但還未完全進入內在,外在和內在都不適合處理,處於半外半內的狀態,此時「發」和「解」都不適用,所以稱為「和」。「和」就是調和外在和內在的平衡。

四、「攻」,比「和」更強烈,藥物使用苦味和寒味。當外在病徵已經解除,病菌進入到消化系統,結塊在腸胃,只有苦味和寒味的藥物才能清除,所以稱為「攻」。「攻」就是攻擊實質的熱性病徵。

五、「救」,與「攻」不同,對熱性的病徵使用攻,對冷性的病徵使用救,藥物使用溫熱。這是因為病菌並不是從陽性經路進入,而是直接進入陰性三陰經路,被稱為「直中」,內部寒冷達到極點,陽氣瀕臨衰弱,所以稱為「救」。「救」就是拯救陽氣的危機。

在這五種方法中,「表」指的是出汗,「攻」指的是通便。

然仲景治傷寒有汗、吐、下三法,今獨去吐法者何也?蓋三法皆為逐邪,而設邪在表則汗之,邪在胃之上脘則吐之,邪在裡則下之。汗之、吐之、下之,皆逐邪也可知。吐之一字,原為邪在胃之上脘而設也。夫邪在表禁吐,邪在裡亦禁吐,至於半表半裡,汗、吐、下三法皆禁。

今世方書,皆以吐為邪在半表半裡,使後人受害者多矣。吐法取效者,十無一、二,受害者十常八、九,醫者口能言之,而實不敢輕用也,故不列於五法中。(陳養晦)

按:吐藥不止梔子也,諸藥皆可為之。惟要確審胸胃之邪是寒、是熱、是食、是水、是痰、是氣?因何阻滯,使胸胃陽氣不伸?遂以當用之藥而吐湧之,自可愈也。如欲吐寒,則以乾薑、桂皮之類;吐熱,則以梔子、苦茶之類;吐食,平胃、食鹽之類;吐水,五苓、生薑之類;吐痰,稀涎、橘皮之類;吐氣,流氣、枳、樸之類。

白話文:

然而,張仲景治療傷寒時,有發汗、吐瀉、下瀉三種方法,現在只去除吐瀉方法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三個方法都是為了驅逐病邪,當邪氣在體表時就用發汗法,當邪氣在胃部上部時就用吐瀉法,當邪氣在體內時就用下瀉法。發汗、吐瀉、下瀉,都可以理解為都是在驅逐邪氣。吐瀉這個詞,原本就是為了邪氣在胃部上部而設立的。邪氣在體表時禁止使用吐瀉法,邪氣在體內時也禁止使用吐瀉法,至於半表半裡的狀態,發汗、吐瀉、下瀉三種方法都禁止使用。

現今的醫學書籍,都認為吐瀉法適用於半表半裡的狀態,導致後人受到這種治療方式的傷害很多。使用吐瀉法有效的,十次中沒有一次或兩次,受到傷害的卻有十分之八或九次,醫生雖能口頭講述,但實際上不敢輕易使用,因此不列為五法之中。(陳養晦)

根據:吐藥不只是梔子,其他的藥物也可以作為吐藥使用。但是必須確定清楚胸胃的邪氣是寒還是熱,是食積還是水分,是痰還是氣?為什麼會阻塞,使胸胃的陽氣不能伸展?然後使用適當的藥物來吐出積聚的東西,自然可以痊癒。如果想吐寒氣,則使用乾薑、桂皮等類型的藥物;如果想吐熱氣,則使用梔子、苦茶等類型的藥物;如果想吐食積,則使用平胃、食鹽等類型的藥物;如果想吐水分,則使用五苓、生薑等類型的藥物;如果想吐痰,則使用稀涎、橘皮等類型的藥物;如果想吐氣體,則使用流氣、枳、樸等類型的藥物。

但形氣弱者,藥宜少,仍當佐以補中益氣等升藥為妥;形氣壯者,藥宜多,更佐以瓜蒂、藜蘆等猛藥更效。凡煎吐藥湯及調散,或用酸米湯,或用白湯,或用稀米粥,須備十餘鍾,令病者頓服一鍾,即用指探吐,藥出再服一鍾,亦隨用指探吐,藥出再服再吐,以順溜快吐為度,則頭額、身上自有微汗,所有病證輕減,即為中病,不必盡服余藥。若過吐之,即使病盡除,恐損胸中陽氣也。

近世之醫,以吐為古法不可用久矣,皆因仲景之道不彰,其法失傳,無怪乎其不敢用也。夫不知其妙,而不敢用,猶之可也。若竟委之曰古法不可用,則不可也。蓋邪之在上者,非吐不愈。

白話文:

對於形體虛弱的人,藥物的劑量應當減少,並應輔以補中益氣的藥物,如升藥等,這會是個更好的選擇;對於形體強壯的人,藥物的劑量可以增加,並可以配合使用如瓜蒂、藜蘆等強力的藥物,效果會更好。在煎煮吐藥湯或調和散藥時,可以使用酸米湯、白湯或稀米粥,準備十餘鍾,讓病人一次性服用一鍾,然後用手指探測是否吐出,如果吐出後再服用下一鍾,依此方式持續,直到順暢快速地吐出為止,這樣就會出現頭額、身體微微出汗的情況,所有病症都會有所減輕,這是中藥治療成功的標誌,無需服用剩下的藥物。如果過度吐藥,即使病狀全部消除,也可能傷害胸中的陽氣。

近代的醫生認為吐藥這種古老的方法已經不再適用,這都是因為東漢名醫張仲景的理論沒有被廣泛傳播,這種方法也失傳了,他們不敢使用這種方法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不瞭解其中的奧妙而不敢使用,這還可以理解;但如果完全否認古代的方法不能使用,這是錯誤的。對於在體表的邪氣,如果不是通過吐藥來清除,病情是無法痊癒的。

若如俗工所云,使病者畏不敢服,因循生變,致輕者重,重者死,夫誰之咎與?抑知汗、吐、下三法,用之誠當,其證無不立時取效,後之業醫者,又安可只言汗、下兩法,而置吐法於不用,致使古法淪亡也?(《醫宗金鑑》)

六經禁例

足太陽膀胱經禁下,若下之太早,必變證百出。足陽明胃經禁發汗、禁利小便,犯之則重損津液,脈必代結。足少陽膽經禁汗、禁下、禁利小便,汗則犯陽明,下則犯太陽,利小便則使生髮之氣陷入陰中。太陽經一禁,陽明經二禁,少陽經三禁,此定禁也。至三陰經則無定禁,但非胃實仍禁下耳。(喻嘉言)

六經正義

白話文:

如果按照庸醫的說法,讓病人畏懼不敢服用藥物,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這是誰的責任呢?要知道,汗法、吐法、下法三種治療方法,如果使用得當,每種都有即時有效的治療效果。後世的醫生們,怎能只談論汗法和下法,而忽視了吐法的運用,導致古法失傳呢?

【六經禁例】

足太陽膀胱經禁用下法,如果過早使用下法,必然會導致各種變證出現。足陽明胃經禁止發汗、禁止利尿,違反這些規定會嚴重損傷津液,脈象必定會出現結代的現象。足少陽膽經同樣禁止發汗、下法、利尿,發汗會侵犯到陽明經,下法則侵犯到太陽經,利尿會使生髮之氣陷入陰中。太陽經被禁止,陽明經被禁止兩次,少陽經被禁止三次,這是固定的禁令。至於三陰經則沒有固定的禁令,只是在胃實的情況下仍然禁止使用下法。

【六經正義】

仲景於諸病之表裡陰陽,分為六經,清理脈證之異同,寒熱之虛實,使治病只在六經。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經範圍者,猶周禮分六官以總百職也。若傷寒,不過是六經中一證,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經,是經略之經,而非經絡之經,妄引《內經》熱病論作序例,以冠仲景之書,而混其六經之證治。

夫熱病之六經,專主經脈為病,但有表裡之實熱,並無表裡之虛寒,雖因於傷寒,已變成熱病,即溫病之互名,但有可汗可泄之法,並無可溫可補之例。夫仲景之六經,是分區地面,所該者廣,凡風寒濕熱,內傷外感,自表及里,寒熱虛實,無所不包。所以六經提綱,各立一局,不為經絡所拘,勿為風寒畫定也。

白話文:

張仲景對於各種疾病的表裡陰陽,分為六經,清理脈證的差異,辨析寒熱的虛實,使治療疾病只限於六經。全身的疾病,都受到六經範疇影響,就像周禮將百職分歸六官一樣。如果說傷寒,也只是六經中的一種病症。王叔和不瞭解張仲景的六經,指的是治理範疇的經典,而不是經絡的經典。他胡亂引用《內經》中的熱病理論作為序言,並將其套用在張仲景的著作上,混淆了六經的診療方法。

六經的熱病,專門以經絡為病徵,只有表裡的實熱,沒有表裡的虛寒。即使起因於傷寒,已經變為熱病,與溫病互稱,只存在發汗和洩瀉的方法,沒有溫補的例子。張仲景的六經,則是分區地面,範疇廣泛,包括風寒濕熱、內傷外感,從表面到內部,寒熱虛實,無所不包。因此,六經的指導原則,各自建立一個系統,不受經絡限制,也不侷限於風寒的範疇。

太陽為開,故以之主表,而以脈浮、惡寒、頭項強痛為提綱。陽明為闔,故以之主裡,而以胃實為提綱。少陽為樞,少陰亦為樞,故皆有半表半裡證。少陽為陽樞,歸重在半表,故以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少陰為陰樞,故其欲寐不寐,欲吐不吐,亦半表半裡證,歸重在半里也。豈惟陽明主裡,三陰亦皆主裡,而陰陽異位,故所主各不同。

陽明主裡證之陽,陽道實,故以胃實屬陽明;太陰主裡證之陰,陰道虛,故以自利屬太陰。太陰為開,又為陰中之至陰,故主裡寒而自利,厥陰為闔,又為陰中之陽,故主裡熱而氣逆;少陰為陰中之樞,故所主或寒或熱之不同,或表或里之無定,與少陽相似也。請以地理喻,六經猶列國也。

白話文:

太陽經是開放的,因此它主導體表,主要特徵是脈搏浮現、畏寒和頭頸疼痛。陽明經是閉合的,因此它主導體內,胃部阻塞是其主要症狀。少陽經是轉折點,少陰經也是,所以它們都有半表半裡的病症。少陽經是陽性的轉折點,重點在於半表的病症,主要表現為口苦、咽喉乾燥、眼花等。少陰經是陰性的轉折點,其睏倦難醒或欲吐未吐的情況,也是半表半裡的病症,但重點在於半裡。不僅陽明經主導體內,三陰經也都主導體內,但由於陰陽的位置不同,所以他們主導的領域也各有不同。

陽明經的體內病症,陽性特徵強烈,胃部堵塞是陽明經的主要症狀。太陰經的體內病症,陰性特徵較弱,自利(大便溏瀉)是太陰經的主要症狀。太陰經是開放的,又是陰性中的最陰,所以主導體內寒涼,自利(大便溏瀉)。厥陰經是閉合的,又是陰性中的陽性,所以主導體內熱性,並出現氣逆的情況。少陰經是陰性中的轉折點,所以它所主導的病症可能是寒熱交替,或表裏無定,與少陽經有些相似。若以地理來比喻,六經就像不同的國家一樣。

腰以上為三陽地面,三陽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陽夾界之地也,內由心胸,外自巔頂,前至額顱,後至肩背,下及乎足,內合膀胱,是太陽地面。此經統理營衛,主一身之表證,猶近邊禦敵之國也。內自心胸,至胃及腸,外自頭顱,由面及腹,下及於足,是陽明地面。由心至咽,出口頰,上耳目,斜至巔外,至脅內屬膽,是少陽地面,猶畿甸矣。

腰以下為三陰地面,三陰主裡,而不及外。腹者,三陰夾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腸魄門,為太陰地面;自腹至兩腎及膀胱溺道,為少陰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從脅肋下及於小腸宗筋,為厥陰地面。此經通三焦,主一身之裡證,猶畿輔之國矣。太陰、陽明同居異治,猶周召分政之義也。

白話文:

腰部以上是三陽地盤,三陽主在外,但根基在內。心是三陽的交界地,內從心胸,外到頭頂,前到額頭和頭骨,後到肩膀和背部,往下到腳,內連膀胱,這是太陽地盤。這經脈統管著營和衛兩種體液,主一身之表證,類似接近邊境防禦的國家。從內的心胸,到胃和腸,外到頭部和頭骨,由臉到腹部,往下到腳,這是陽明地盤。從心到咽喉,經口旁,上達耳朵和眼睛,斜向頭頂之外,至脅下屬於膽,這是少陽地盤,類似國土的邊疆。

腰部以下是三陰地盤,三陰主在內,但不及外。腹部是三陰的交界地。從腹部到脾和兩個腸道,是太陰地盤;從腹部到兩腎和膀胱尿道,是少陰地盤;從腹部到肝上隔膜至心,從脅下到小腸宗筋,是厥陰地盤。這些經脈貫穿三焦,主一身之裡證,類似國土的中心地區。太陰和陽明同處不同治療,類似周召分權的原則。

六經之有正邪、客邪、合病、並病、屬脾、屬胃者,猶寇盜充斥,或在本境,或及鄰國義之也。太陽地面最大,內鄰少陰,外鄰陽明,故病有相關。如小便不利,本膀胱病,少陰病而小便不利者,邪入太陽之界也。腰痛本腎病,太陽病而腰痛者,是邪及少陰之界也。六、七日不大便,反頭痛身熱者,是陽明熱邪侵入太陽之界也。

頭項強痛兼鼻鳴、乾嘔者,是太陽風邪侵入陽明之界也。心胸是陽明地面,而為太陽之通衢,因太陽主營衛,心胸是營衛之本,營衛環周不休,猶邊邑之吏民、士卒會於邦畿,往來不絕也。如喘而胸滿者,是太陽外邪入陽明地面而騷擾,故稱為太陽陽明合病。若頭不痛,項不強,胸中痞硬,氣衝咽喉不得息者,此邪不自太陽來,乃陽明熱邪結於胸中,猶亂民聚於本境為患也。心為六經之主,故六經皆有心煩之證。

白話文:

  1. 正邪、客邪、合病、並病:這是指疾病在六經中的不同發展狀態。正邪代表了正常身體機能與病邪之間的對抗;客邪是指進入身體的外來病邪;合病指的是兩經或以上同時受病;並病則是某經受病後,又轉移到另一經。

  2. 屬脾、屬胃者:脾和胃是六經之一,代表消化系統和能量轉化。當病邪影響到脾或胃時,會導致消化系統功能障礙和能量失衡。

  3. 猶寇盜充斥,或在本境,或及鄰國義之也:這裡用「寇盜」比喻入侵的病邪,說明病邪可能在身體的某個部位(本境)造成問題,也可能擴散到鄰近的部位(鄰國),引起連鎖反應。

  4. 太陽地面最大,內鄰少陰,外鄰陽明,故病有相關:太陽經是六經之一,位於身體的最外層,負責保護身體免受外界侵襲。它與少陰和陽明經相鄰,因此,太陽經的疾病往往與其他經脈的狀態有關聯。

  5. 腰痛本腎病,太陽病而腰痛者,是邪及少陰之界也:腰痛可能是由腎臟疾病引起的,但如果在太陽經的影響下出現腰痛,則表明病邪已經擴散到了少陰經。

  6. 六、七日不大便,反頭痛身熱者,是陽明熱邪侵入太陽之界也:如果在六至七天內沒有排便,但出現頭痛和身體發熱,這是因為陽明經(負責消化和能量生產)的熱邪侵入了太陽經。

  7. 頭項強痛兼鼻鳴、乾嘔者,是太陽風邪侵入陽明之界也:這描述了風邪進入陽明經的情況,引發頭部和頸部的疼痛,以及鼻塞和乾嘔的症狀。

  8. 心胸是陽明地面,而為太陽之通衢,因太陽主營衛,心胸是營衛之本:心和胸代表了陽明經的範圍,也是營養和衛生(即身體的營養和防禦能力)的中心。太陽經的營衛功能對於心胸的健康至關重要。

  9. 如喘而胸滿者,是太陽外邪入陽明地面而騷擾,故稱為太陽陽明合病:當太陽經受到外來邪氣的幹擾,影響到陽明經的範圍,引發呼吸困難和胸部滿脹的症狀,這被稱為太陽和陽明經的合病。

  10. 頭不痛,項不強,胸中痞硬,氣衝咽喉不得息者,此邪不自太陽來,乃陽明熱邪結於胸中:這些症狀表明熱邪在陽明經聚集,而不是來自太陽經,可能導致胸中阻塞、呼吸困難等。

  11. 心為六經之主,故六經皆有心煩之證:心是六經系統的統領者,因此,在任何一經出現病變時,都可能會表現出心神不安或煩躁的症狀。

如不頭項強痛,則煩不屬太陽;不往來寒熱,則煩不屬少陽;不見三陰證者,則煩不屬三陰矣。故心憒憒,心惕惕,心中懊憹,一切虛煩,皆屬陽明,以心居陽明地面也。陽明猶邦畿,故心腹皆居其地,邪在心為虛煩,在腹為實熱。心為陽而屬無形,腹為陰而屬有形也。夫人身之病,動關心腹,陽邪聚於心,陰邪聚於腹。

肝為陰中之陽,故能使陰邪上撞於心,陽明為在裡之陽,故能使陽邪入聚於腹耳。更以兵法喻,兵法之要,在明地形,必先明六經之路,才知賊寇之所從來,知某方是某府來路,某方是某府去路。來路猶邊關,三陽是也;去路是內境,三陰是也。六經來路各不同,太陽是大路,少陽是僻路,陽明是直路,太陰近路也,少陰後路也,厥陰邪路也。客邪多由三陽來,正邪多由三陰起,猶外寇自邊關至,亂民自內地生也。

白話文:

如果頭部和背部不感到疼痛,那麼煩躁就不是太陽經的症狀;如果不間斷地發燒和畏寒,那麼煩躁就不是少陽經的症狀;如果沒有出現三陰經的病症,那麼煩躁就不是三陰經的症狀。所以,心中感到混亂,心神不安,心中煩躁,所有虛性的煩躁,都屬陽明經,因為心位於陽明經的位置。陽明經就像國家的首都,所以心腹都位於這個地區,邪氣在心處表現為虛性煩躁,在腹處表現為實熱。心是陽性器官且無形,腹是陰性器官且有形。人的身體疾病,常涉及心腹兩部位,陽邪聚集在心,陰邪聚集在腹。

肝是陰中帶陽的器官,所以能讓陰邪上衝心臟,陽明經在體內,所以能讓陽邪聚集在腹中。再用軍事戰略來比喻,軍事戰略的核心,在於理解地形,必須先瞭解六經的道路,才能知道敵人來襲的方向,知道哪個方位是哪個器官的來路,哪個方位是哪個器官的去路。來路就像邊境,即三陽經的路線;去路是內部,即三陰經的路線。六經的道路各有不同,太陽經是主幹道,少陽經是偏遠小徑,陽明經是直行大道,太陰經是接近主幹道的小徑,少陰經是尾隨主幹道的後路,厥陰經是邪路。入侵的邪氣大多由三陽經來,正常的邪氣大多由三陰經開始,就像外敵從邊境進入,亂民從內部產生一樣。

明六經之地形,始得握百病之樞機;詳六經之來路,乃能操治病之規則。如以證論,傷寒大寇也,病從外來;中風流寇也,病因旁及;雜病亂民也,病由中起。既認為何等之賊,又知為何地所起,發於其境,便御之本境,移禍鄰郡,即兩路夾攻。如邪入太陽地面,即汗而散之,猶陳利兵於要害,乘其未定而擊之也。

邪之輕者在衛,重者在營,尤重者在胸膈,猶寇之淺者在關外,深者在關上,尤深者在關內也。麻黃為關外之師,桂枝、葛根為關上之師,大青龍為關內之師。凡外寇不靖,內賊必起而應之,因立而解法,故有大、小青龍及桂枝、麻黃加減諸方。如前軍無紀,致內亂蜂起,當重內輕外,因有五苓、十棗、陷胸、瀉心、抵當等湯。

白話文:

瞭解六經的地勢,才能掌握百種疾病的關鍵;詳細研究六經的來源,才能掌握治病的規則。如果從證狀來看,傷寒像是入侵的大軍,疾病從外侵入;中風像是流動的敵人,疾病由旁邊引發;雜病像是混亂的羣眾,疾病由內部開始。知道了是什麼樣的敵人,又知道它源自何處,就在我們的領域裡發起攻擊,轉移災難到鄰近的地區,這就像是兩面夾擊。如果邪氣進入太陽的領域,就用發汗的方法來消除它,就像在要害部位部署利兵,趁著敵軍未安定時進行攻擊。

邪氣輕微的在衛分,嚴重的在營分,尤其嚴重的在胸膈,這就像敵人的淺層在關外,深入的在關上,特別深入的在關內。麻黃是對付關外敵人的軍隊,桂枝和葛根是對付關上的敵人的軍隊,大青龍是對付關內敵人的軍隊。所有的外敵不安定,內部的叛賊必定會響應,因此制定瞭解決方法,所以有大青龍、小青龍以及桂枝、麻黃的增減各種方劑。如果前線軍隊沒有紀律,導致內部發生混亂,應該強調內部的穩定,因此有五苓、十棗、陷胸、瀉心、抵當等湯來處理。

邪入少陽地位,宜雜用表裡寒熱攻補之品,為防禦解利之法。如偏僻小路,利於短兵,不利於矛戟;利於守備,不利於戰爭也。邪之輕者入腠理,重者入膜原,尤重者入脾胃。小柴胡,腠理之劑也;大柴胡,膜原之劑也;小建中、半夏瀉心、黃芩、黃連四方,少陽之脾劑也;柴胡加芒硝、加牡蠣二方,少陽之胃劑也。如太陽少陽有合併病,是一軍犯太陽,一軍犯少陽矣;用柴胡桂枝湯,是兩路分擊之師也。

白話文:

邪氣進入少陽經脈,應當綜合使用調和表裡、寒熱、攻與補的藥物,這像是設置防禦和治療的方法。就像在偏遠的小徑上,適合近距離攻擊,但不適合長距離投射武器;適合防守,但不適合進行大規模戰鬥一樣。邪氣輕微時會侵入皮膚,嚴重時會深入膜原,最嚴重時會影響到脾胃。小柴胡湯適用於皮膚層,大柴胡湯適用於膜原層;小建中湯、半夏瀉心湯、黃芩湯、黃連湯四種藥方適用於少陽經脈中的脾臟部分;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加牡蠣湯兩種藥方則適用於少陽經脈中的胃部。如果太陽經與少陽經同時出現病徵,就像一支軍隊侵犯太陽經,另一支軍隊侵犯少陽經一樣;使用柴胡桂枝湯,就像是派遣兩路軍隊分別攻擊兩處。

甚至三陽合病,是三面受敵矣,法在獨取陽明。陽明之地面清肅,則太、少兩路之陽邪不攻自解,但得內寇平而外患自息,此白虎所由奏捷耳。若陽邪不戢於內,用大承氣以急下之,是攻邪以護主;若陰邪直入於中,用四逆湯以急救其里,是強主以逐寇也。陽明為內地,陽明界上,即太陽、少陽地面,邪入陽明之界,雖不犯太陽,太陽之師不得坐視而不救,故陽明之營衛病,即假麻、桂等方以汗之。邪近少陽地面,少陽之師不得高壘而不戰,故陽明之腠理病,即假柴胡以解之。

是知陽明之失守,非太陽不固,即少陽無備,所以每每兩陽相合而為病也。若邪已在陽明地面,必出師奮擊,以大逐其邪,不使稍留,故用瓜蒂、梔豉之吐法以迅掃之。若深入內地,不可復驅,則當清野千里,使無所剽掠,是又白虎得力處也。若邪在門庭,又當清宮除道,此三承氣所由取勝。

白話文:

甚至出現三陽合病的情況,就像是三面受敵,治法應當集中在攻擊陽明。陽明的地面清肅,則太陽和少陽的陽邪會自行解除,只要內部的敵人平定,外部的問題也會自然消散,這就是白虎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如果內部的陽邪沒有得到控制,使用大承氣湯來迅速通便,這是攻擊邪氣以保護主體;如果陰邪直接進入中間,使用四逆湯來緊急治療裏面,這是強化主體以驅逐敵人。

陽明是內部的地區,陽明的邊界上,即是太陽和少陽的地面,邪氣進入陽明的範圍,即使不侵犯太陽,太陽的軍隊也不能坐視不理,因此陽明的營衛生病,會使用麻、桂等藥物發汗。邪氣接近少陽的地面,少陽的軍隊不能高壘不戰,因此陽明的皮膚生病,會使用柴胡來解決。

從這裡可以知道,陽明失去防禦,不僅是因為太陽的防線不穩固,也可能是少陽的準備不足,所以常常是兩個陽面共同生病。如果邪氣已經在陽明的地面,必須出兵奮力攻擊,以大規模的方式驅逐邪氣,不讓它停留,因此使用瓜蒂、梔子豉等方法來迅速清除。如果邪氣深入內部,不能再驅趕,則應當清掃千里的領土,使其無法劫掠,這就是白虎的力量所在。如果邪氣在門庭,則應當清潔宮殿除開道路,這是三承氣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

如茵陳、豬苓輩,又為失紀之師立法矣。太陰亦內地,少陰、厥陰為夾界,太陰居中州,雖外通三陽,而陰陽既以殊途,心腹更有膈膜之藩蔽。故寒水之邪,從太陽外屬者輕,由少陰內授者重;風木之邪,自少陽來侵者輕,因厥陰上襲者重。如本經正邪,轉屬陽明而為實,猶師老勢窮,可下之而愈。

如陽明實邪,轉屬本經而成虛,則邪盛正虛,溫補挽回者甚難。蓋太陰、陽明,地面雖分,並無阻隔,元氣有餘,則邪入陽明,元氣不足,則邪入太陰。但在陽明,則陳師鞠旅,可背城一戰,取勝須臾;在太陰,則焚劫積蓄,倉廩空虛,無能禦敵耳。厥陰之地,相火遊行之區也,其本氣則為少火。

白話文:

如同茵陳、豬苓這類藥物,也被視為違反規矩的醫生所制定的法則。太陰在大地之中,少陰和厥陰是兩側的界限,太陰處於中土,雖然與三陽相通,但陰陽的路徑不同,心腹部位還有一層膈膜作為屏障。所以,寒水的邪氣,從太陽外部來的比較輕微,由少陰內部傳遞的則比較嚴重;風木的邪氣,從少陽入侵的較輕,由於厥陰上襲的則較重。如果原本的經脈中的邪氣轉移到陽明而成為實證,就像是老軍隊勢力衰弱,可以通過下藥治療而痊癒。

如果陽明的實邪轉移到原本的經脈而成為虛證,那麼邪氣盛而正氣虛,用溫補的方法回復就很困難。因為太陰和陽明的地盤雖然分開,但並沒有阻隔,如果元氣充足,邪氣就進入陽明;如果元氣不足,邪氣就會進入太陰。在陽明,就像陳師帶兵,可以在城外一戰,取得勝利時間很短;在太陰,就像燒毀積存的糧食,倉庫空虛,無力抵抗敵人。厥陰的地方,是相火遊走的區域,其根本的氣質是少火。

若風、寒、燥、濕之邪一入其境,悉化為熱,即是壯火。其少火為一身之生機,而壯火為心腹之大患。且其地面通三焦,邪犯上焦,則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消渴口爛,咽痛喉痹;逼於中焦,即手足厥冷,脈微欲絕,飢不欲食,食即吐蛔;移禍下焦,則熱利下重,或便膿血,為害非淺,猶跋扈之師矣。仲景制烏梅丸,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為平治厥陰之主方,猶總督內地之大師也。

其與之水以治消渴,茯苓甘草湯以治水,炙甘草湯以復脈,當歸四逆以治厥,是間出銳師,分頭以救上焦之心臟而安神明也。用白虎、承氣輩,清胃而平中焦之實熱;白頭翁、四逆散,清胃而止下焦之熱利,是分頭以救腹中之陰,而扶胃脘之元氣耳。胃為一府而分陰陽二經,少陰一經而兼陰陽兩臟者,皆為根本之地故也。

白話文:

如果風、寒、燥、濕等邪氣進入人體,會轉化為熱毒,這就是壯火。其中,少火是人體的生命之源,而壯火則是心腹的大患。由於地面連通三焦,邪氣侵犯上焦時,會導致心臟受衝擊,出現心痛熱感、口渴、口腔潰瘍、咽喉疼痛等症狀;當邪氣迫近中焦,會使人四肢冰冷、脈搏微弱、餓但不想吃、吃了就會吐蟲等現象;邪氣轉移至下焦時,會引起下痢、便血等嚴重症狀,就像強橫的軍隊一樣危害著身體。張仲景創造了「烏梅丸」,用來平衡寒熱,攻補兼施,作為調理厥陰的主藥,就像統領內地的大將軍。

對於消渴症,使用「茯苓甘草湯」來治療水分問題,「炙甘草湯」來恢復脈搏,「當歸」四逆來治療厥冷,這些都是精銳部隊,分別對上焦的心臟進行急救和安定精神。使用白虎、承氣等藥物來清潔胃部並平息中焦的實熱;「白頭翁」、四逆散等藥物則用來清潔胃部並止住下焦的熱利,這是分別對腹部的陰性進行救治,同時扶持胃部的原氣。胃是一個器官,分為陰陽兩個經絡,而少陰經又包含了陰陽兩個臟器,都是身體的根本所在。

邪有陰陽兩途,臟分陰陽二氣,御陽邪犯少陰之陽,反發熱心煩,咳渴咽痛;陽邪犯少陰之陰,則腹痛自利,或便膿血;陰邪犯少陰之陽,則身體骨節痛,手足逆冷,背惡寒而身蜷臥;陰邪犯少陰之陰,則惡寒嘔吐,下利清穀,煩躁欲死。

仲景制麻黃附子細辛、黃連阿膠、甘草桔梗、傷寒、半夏苦酒等湯,御陽邪犯少陰之陽也;其制桃花、豬苓等湯,御陽邪入少陰之陰也;附子、吳萸、四逆等湯,御陰邪犯少陰之陽也,通脈四逆、茯苓四逆、乾薑附子等湯,御陰邪入少陰之陰也。

白話文:

邪氣有陰與陽兩種路徑,臟腑有陰與陽兩股氣息。陽邪侵犯少陰的陽氣,會導致發熱、心煩、咳嗽、口渴、咽喉疼痛;陽邪侵犯少陰的陰氣,則會引起腹部疼痛、自發性排便,或大便帶有膿血;陰邪侵犯少陰的陽氣,會使人全身骨節疼痛、四肢逆冷、背部畏寒、身體蜷縮、臥牀不起;陰邪侵犯少陰的陰氣,則會讓人畏寒、嘔吐、下利清穀、煩躁到想死去。

張仲景製備了麻黃附子細辛湯、黃連阿膠湯、甘草桔梗湯、傷寒半夏苦酒湯,用來抵禦陽邪侵犯少陰的陽氣;他還製備了桃花湯、豬苓湯等,用來抵禦陽邪進入少陰的陰氣;使用附子、吳茱萸、四逆湯等,用來防止陰邪侵犯少陰的陽氣;通脈四逆湯、茯苓四逆湯、乾薑附子湯等,則用來防止陰邪進入少陰的陰氣。

少陰為六經之根本,而外通太陽,內接陽明,故初得之而反發熱,與八、九日而一身手足盡熱者,是少陰陽邪侵及太陽地面也;自利純清水,心下痛,口燥舌乾者,是少陰陽邪侵及陽明地面也。出太陽,則用麻黃為銳師,而督以附子;入陽明,則全用大承氣而不設監製,是猶用向道,與本部不同法也。其陰邪侵入太陰,則用理中、四逆加人尿、豬膽,亦猶是矣。

嗟乎!不思仲景所集,安能見病知源哉?(柯韻伯)

太陽提綱

太陽提綱,脈浮頭項強痛惡寒八字,是太陽受病之正面,讀者要知三陽之脈俱浮,三陽俱有頭痛證,六經受寒,俱各惡寒,惟頭項強痛,是太陽所獨也。蓋太陽為諸陽主氣,頭為諸陽之會,項為太陽之會故也。○太陽之脈,從風則緩,從寒則緊,從濕則細,傷上則浮,傷下則沉。

白話文:

少陰是六經的根本,它外部與太陽相連,內部與陽明相接,因此在初次感染時會出現發熱的情況,如果在八、九天後全身和四肢都開始發熱,這表明少陰的邪氣已經侵犯到了太陽的領域。如果出現自行排泄清液、心下疼痛、口渴舌乾等症狀,這表示少陰的邪氣已經侵犯到陽明的領域。對於太陽,我們會使用麻黃作為攻擊的主力,並配以附子來督導治療;進入陽明時,則完全使用大承氣湯而不設制約,這就像對待敵人的不同策略。如果陰邪進入太陰,我們會使用理中、四逆加人尿、豬膽來治療,也是同樣的道理。

哎呀!如果不思考張仲景收集的醫學知識,怎麼能夠診斷疾病並找出病因呢?(柯韻伯)

太陽提綱,脈搏浮現,頭、項部僵硬疼痛,畏寒,這是太陽受病的典型表現。讀者應該瞭解,三陽的脈搏都是浮現的,三陽都有頭痛的症狀,六經受寒,每個部位都會畏寒,但只有頭、項部僵硬疼痛,這是太陽獨有的特徵。因為太陽是諸陽的主氣,頭部是諸陽會聚的地方,項部正是太陽的會聚點。太陽脈搏,遇風則緩,遇寒則緊,遇濕則細,傷害上部則浮現,傷害下部則沈降。

○太陽以陽為主,若治不如法,陽盛則轉屬陽明,陽衰則轉屬少陽,陽虛則轉屬太陰,陽亡故轉屬少陰耳。○《論》云: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為中風。又云:太陽中風,脈浮緊,不汗出而煩躁。又云:陽明中風,脈浮弦大不得汗。合觀之,不得以無汗為非中風矣。

《論》云:太陽病,或未發熱,或已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傷寒。而未嘗言無汗。又云: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此不冠以傷寒,又不言惡寒。又云:傷寒脈浮,自汗出,微惡寒。合觀之,不得以有汗為非傷寒矣。

○今人但據桂枝條之中風自汗,而不究傷寒亦有自汗出者;但以麻黃證之無汗為傷寒,而不究中風最多無汗者,謂傷寒脈浮緊,中風脈浮緩,而不知傷寒亦有浮緩,中風亦有浮緊者;知三陽脈浮,三陰脈沉,而不知三陰亦有浮脈,三陽亦有沉脈者;總是據一條之說,不理會全書耳。

白話文:

太陽經以陽氣為主導,如果治療方式不當,陽氣過盛會轉向陽明經,陽氣不足會轉向少陽經,陽氣虛弱會轉向太陰經,陽氣完全消失則會轉向少陰經。

古論提到,太陽經的病症,如果出現發熱、出汗、畏風、脈象緩和的情況,那就是中風。又進一步指出,太陽經的中風症狀是脈象浮緊,但不流汗且煩躁不安。再者,陽明經的中風症狀是脈象浮弦大,但不能出汗。綜合上述,不能單純以沒有出汗來否定是中風。

古論也提到,太陽經的病症,有的可能沒有發熱,有的已經發熱,但必定會有畏寒、身體疼痛、嘔吐、脈象陰陽俱緊的情況,這是傷寒。但從未提及必須沒有出汗。另外,頭痛、發熱、全身疼痛、腰痛、骨節疼痛、畏風且沒有出汗而喘息的情況,需要用麻黃湯來治療。這段並未冠以「傷寒」,且未強調畏寒。此外,傷寒的脈象浮緊,中風的脈象浮緩,但並非所有傷寒都脈象浮緊,所有中風都脈象浮緩。同樣地,知道三陽的脈象都是浮的,三陰的脈象都是沈的,但三陰也有浮脈,三陽也有沈脈。總的來說,人們只是根據其中一項論述,而不考慮整本書的全面性。

○太陽陽虛,不能主外,內傷真陰之氣便露出少陰底板;少陰陰虛,不能主內,外傷太陽之氣便假借太陽面目。所以太陽病而脈反沉,用四逆以急救其里;少陰病而表反熱,用麻、辛以微解其表,此表裡輕重兩解法也。○發汗、利水,是治太陽兩大法門,發汗分形層之次第,利水定三焦之高下,皆所以化太陽之氣也。

發汗有五法:麻黃湯,汗在皮膚,是發散外感之寒氣;桂枝湯,汗在經絡,是疏通血脈之精氣;葛根湯,汗在肌肉,是升提津液之清氣;大青龍,汗在胸中,是解散內擾之陽氣;小青龍,汗在心下,是驅逐內蓄之水氣。

白話文:

【太陽陽虛,不能主外,內傷真陰之氣便露出少陰底板;少陰陰虛,不能主內,外傷太陽之氣便假借太陽面目。所以太陽病而脈反沈,用四逆以急救其裏;少陰病而表反熱,用麻、辛以微解其表,此表裡輕重兩解法也。】

太陽如果出現陽氣虛弱的情況,不能主導外部功能,體內的真陰之氣就會表現出少陰的特徵;相反,若少陰出現陰虛,不能主導內部功能,外部的太陽之氣就可能會表現出像是太陽的症狀。因此,當太陽病的脈搏反而沈降時,會使用四逆湯來急救體內;若少陰病卻出現表面熱象,則會採用麻、辛等藥物來微微解表,這就是針對表和裡的輕重不同狀況的治療方法。

【發汗、利水,是治太陽兩大法門,發汗分形層之次第,利水定三焦之高下,皆所以化太陽之氣也。】

發汗和利水是治療太陽病的兩大主要方法。發汗的過程會按照病情的不同層次進行,從皮膚、經絡、肌肉、胸中、心下等不同部位逐一處理,目的是為了散去體外的寒氣;而利水則會根據三焦的位置高低,調整對水分的調節,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化解太陽病所引起的不適。

【發汗有五法:麻黃湯,汗在皮膚,是發散外感之寒氣;桂枝湯,汗在經絡,是疏通血脈之精氣;葛根湯,汗在肌肉,是升提津液之清氣;大青龍,汗在胸中,是解散內擾之陽氣;小青龍,汗在心下,是驅逐內蓄之水氣。】

對於發汗的治療,有五種不同的方法:

  • 麻黃湯:主要用於皮膚層,可以發散體外的寒氣;
  • 桂枝湯:適用於經絡層,能疏通血脈中的精氣;
  • 葛根湯:用於肌肉層,可以提升津液中的清氣;
  • 大青龍湯:針對胸中層,能解開體內擾亂的陽氣;
  • 小青龍湯:用於心下層,能夠排除體內積聚的水氣。

其治水有三法:乾嘔而咳,水入即吐,是水氣在上焦,在上者汗而發之,小青龍、五苓散是也;心下痞硬滿而痛,是水氣在中焦,中滿者瀉之於內,十棗湯、陷胸湯是也;熱入膀胱,小便不利,是水氣在下焦,在下者引而竭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是也。○凡傷寒之病,以陽為主,故最畏亡陽。

而火逆之病,則以陰為主,故最怕陰竭。小便利者,為可治。是陰不虛,津液未亡,太陽膀胱之氣化猶在也。陽盛陰虛,是火逆一證之綱領。陽盛則傷血,陰虛則亡津,又是《傷寒》一書之大綱領也。(柯韻伯)

白話文:

中醫對於治水有三種方法:

  1. 如果出現乾嘔和咳嗽,喝水後立即嘔吐,這表示水氣停留在上焦(胸部和喉嚨以上),應使用小青龍湯或五苓散來發汗。
  2. 若心下部位有脹滿和疼痛感,這代表水氣停留在中焦(腹部),需要通過內服藥物如十棗湯或陷胸湯來消解脹滿。
  3. 如果熱氣進入膀胱導致小便不暢,這是水氣停留在下焦(骨盆和盆腔)的表現,需要用桂枝去桂加茯苓或白朮湯來引導並消除水分。

在討論傷寒病時,柯韻伯強調,這種病以陽氣為主,最怕失去陽氣。相反,火逆病則以陰氣為主,最怕陰液耗盡。如果小便正常,則表示陰液未被耗盡,太陽膀胱的氣化功能仍然存在。若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足,這就是火逆病的總要點。陽氣過盛會傷害血液,陰氣不足會導致津液流失,這是《傷寒論》一書的總要點。

太陽者,巨陽也,為六經之外藩,總經絡而統營衛,故外邪得而襲之,有在經、在腑之異,有風傷衛、寒傷營、營衛俱傷之殊。不知所以為經、為腑者,汗、下因誤施也;不辨所以為風、為寒者,解肌、發汗或錯用也。夫傳變既非一定,乃施治專於計日,又何免於倒行逆施耶?學者能分別風寒,體認營衛,印沙畫土,經界井井,庶幾表裡不紊,可無臨歧之惑矣。(周禹載)

凡風、寒、暑、濕、燥、熱之傷,莫不始於太陽。故善治病者,治太陽而已,無餘事矣。然辨證不明,輾轉錯謬,而其後遂莫之救也。仲景《傷寒論》於太陽故論之詳而辨之審也。○太陽以得汗而解。然有在表未盡之邪,有在裡未去之邪,有虛而當補者,有過而宜救者,仲景之法備矣。(程扶生)

白話文:

太陽,指的是大陽,是六經之外的防線,統管著經絡和營衛。因此,外界的邪氣會攻擊它,有在經絡和臟腑的差別,有風傷衛、寒傷營、衛營同傷的差異。如果不知道什麼是經絡、什麼是臟腑,那可能是因為出汗、下藥時使用錯誤的方法;如果不分辨風和寒,那麼解熱、發汗可能就會用錯地方。病情的傳播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如果治療專注於某個時間點,那又如何避免違反常理呢?學習者能夠區分風和寒,認識營和衛,像在沙地上印字一樣清楚明確地理解經絡的界限,這樣就能使內外不亂,不會在選擇療法上感到困惑。

對於風、寒、暑、濕、燥、熱的傷害,都始於太陽。所以,擅長治病的人,只需治療太陽就可以了,沒有其他事情了。然而,如果辨別病情不清,會導致混淆和錯誤的治療方法,而後果則無法輓回。張仲景的《傷寒論》對於太陽的討論詳細且精確。太陽需要出汗才能解開病痛。然而,有在表層尚未完全解除的邪氣,有在內部尚未清除的邪氣,有應該補充的虛弱狀況,有過度需要救濟的情況,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已經很全面了。

汗多亡陽,人皆知之矣。然人身之陽,部分各有所主。有衛外之陽,為周身營衛之主,此陽虛,遂有汗漏不止、惡寒身痛之證。有腎中之陽,為下焦真元之主,此陽虛,遂有發熱、眩悸、瞤動欲擗地之證。有膻中之陽,為上焦心氣之主,此陽虛,遂有叉手冒心、耳聾、奔豚之證。

有胃中之陽,中焦水穀生化之主,此陽虛,遂有脹滿、胃中不和而成心下痞之證。雖皆從發汗後所得,然救誤者,須觀其脈證,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不得以多汗亡陽一證混治也。(程郊倩)

陽明提綱

陽明為傳化之府,當更實更虛。食入,胃實而腸虛;食下,腸實而胃虛。若但實不虛,斯陽明病根矣。胃實不是陽明病,而陽明之為病,悉從胃家實得來,故以胃實為總綱也。然致病之由,有實於未病之先者;有實於得病之後者;有風寒外束,熱不得越而實者;有妄吐、汗、下,重亡津液而實者;有從本經熱盛而實者;有從他經熱盛而實者。此只舉病根在實,勿得即以胃實為可下之證。

白話文:

汗出過多會導致陽氣流失,這大家都很清楚。然而,人身的陽氣,各部位都有不同的主導功能。有保護身體的陽氣,是全身營養和衛護的主導,如果這個陽氣虛弱,就會出現出汗不止、畏寒肢痛的情況。有腎中的陽氣,是下部真正元氣的主導,如果這個陽氣虛弱,就會出現發熱、眩暈、震顫、想倒地的情況。有羶中(胸部)的陽氣,是上部心氣的主導,如果這個陽氣虛弱,就會出現雙手攙扶、心口疼痛、聽力減退、突然上沖的症狀。

有胃中的陽氣,是中部消化食物的主導,如果這個陽氣虛弱,就會出現腹脹、胃部不調和而導致心下部的痞塞。這些雖都是在發汗後引起的,但是救治時,必須觀察脈象和症狀,瞭解是哪種錯誤造成的,然後按照正確的方法治療,不能把所有的情況都混在一起亂治。

「陽明提綱」簡而言之,陽明是傳遞和轉換食物的地方,應該保持實質與虛弱的平衡。食物進入胃部後,胃部會變得實質,腸道則變得虛弱;食物排出後,腸道會變得實質,胃部則變得虛弱。如果只有實質而不虛弱,那麼就是陽明病的根本原因。胃部的實質並非陽明病,但陽明病的發生,都是從胃部的實質狀態開始,所以以胃部實質作為總要點。然而,引發疾病的原因,有在疾病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實質問題;有在疾病發生後出現的實質問題;有風寒外來阻塞,熱氣無法排出而形成的實質問題;有誤用吐、汗、下的方法,使津液大量流失而產生實質問題;有從原本的熱氣旺盛而形成的實質問題;有從其他經絡熱氣旺盛而形成的實質問題。這裡只是舉出實質問題作為病因,不要馬上就認為胃部實質就可以用下藥的方式治療。

○陽明為闔,凡里證不和者,又以闔病為主。不大便固闔也,不小便亦闔也。不能食,食難用飽;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闔也。自汗出、盜汗出,表開而里闔也。反無汗,內外皆闔也。種種闔病,或然或否,故提綱獨以胃實為正。胃實不是竟指燥屎堅硬,只對下利言,下利是胃家不實矣,故汗出解後,胃中不和而下利者,便不稱陽明病。如胃中虛而不下利者,便屬陽明。

即初硬後溏者,總不失為胃家實也。所以然者,陽明、太陰同處中州,而所司各別。胃司納,故以陽明主實;脾司輸,故以太陰主利。是二經所由分也。○太陽總綱以正面,陽明總綱以底板。其陽明之表,正面未嘗不與太陽同,而病情異。如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是陽明之桂枝證;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是陽明之麻黃證。○陽明之表有二:有外邪初傷之表,有內熱達外之表。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陽明」被視為體系中的主要部分,特別是當身體出現內部症狀不協調時,通常會歸因於陽明系統的問題。這裡的「闔」指的是閉塞,因此,大便不通暢或者小便不通暢都被認為是闔的表現。此外,無法進食或者食後不感飽滿,或者開始想吃東西卻又不想吃,這些都是闔的徵兆。自汗或盜汗,表示外部開放而內部閉塞。如果全身都沒有汗,則可能表示整個體內都處於閉塞狀態。各種不同類型的闔病,有的發生,有的則不然,因此,總的指導原則是胃部的實證。胃實並非僅指腸道裡有乾燥的硬物,而是針對腹瀉而言,腹瀉表示胃部功能不足。因此,發汗後,如果胃部仍然不協調並且繼續腹瀉,就不能診斷為陽明病。相反,如果胃部虛弱但沒有腹瀉,那麼這可能就是陽明病的表現。對於初期硬結後來變得軟化的情況,總體上仍可被視為胃部實證。之所以如此,因為陽明和太陰都位於中焦,但各自的職責不同。胃負責食物的接收,因此陽明常被認為代表實證;脾負責輸送,所以太陰常被認為代表腹瀉。這是兩種經絡區別的基礎。在中醫學中,「太陽」可以被看作是正面的代表,而「陽明」則可以被視為底板。陽明的表層,雖然在某些情況下與太陽的表現相同,但症狀有所不同。例如,陽明病,脈搏緩慢、大量出汗、輕微畏寒,這是陽明的桂枝證;陽明病,脈搏浮現、無汗且喘息,這是陽明的麻黃證。陽明的表層有兩種:一種是初次受到外邪侵襲的表層,另一種是內熱達到表面的表層。

外邪之表,其證微惡寒,汗出多,或無汗而喘,只在一、二日間,此因風寒外來,故仲景亦用麻、桂二湯汗之。內熱之表,在一、二日後,其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此因內熱外發,故仲景制梔豉湯因勢吐之。後人認不出陽明表證,一、二日既不敢用麻、桂,二、三日後,又不知用梔豉,必待熱深熱極,始以白虎、承氣投之,不知仲景治陽明之初法,廢仲景之吐法。○陽明之惡寒,二日自止,固與他經不同。

其惡寒微,又不若太陽之甚。陽明在肌肉,必蒸蒸發熱,或但熱無寒,與太陽翕翕發熱,寒束於皮毛之上者不同。陽明自汗,亦異於太陽中風之自汗而出之不利,有熱搏之意,故其狀曰漐漐。陽明自汗,多有波瀾搖動之狀,故名曰濈濈。太陽脈浮緊,熱必不解;陽明脈浮而緊,必潮熱。

白話文:

外部邪氣引發的症狀,初期表現為輕微畏寒,出汗頻繁,或者沒有出汗卻伴有喘息,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一到兩天之間。這是因為外受風寒,所以張仲景會使用麻桂湯來發汗。內部熱毒表現的症狀,一般在一二天後出現,主要特徵是身體發熱,自行出汗,不再畏寒反而畏熱,這通常是因為內部熱毒向外發散,因此張仲景會使用梔豉湯來引吐。後世醫學家對於陽明經的表證辨識不清,一到兩天內不敢使用麻桂湯,到了二三天後,又不知道該使用梔豉湯,必須等到熱度深重至極,才會使用白虎湯或大承氣湯,卻忽略了張仲景治療陽明經病時的吐法。陽明經的畏寒,在兩天後自然會停止,這與其他經絡的症狀有所不同。其畏寒程度較輕,且不像太陽經那麼嚴重。陽明經位於肌肉層,必定會出現發熱現象,或者只有熱無寒,與太陽經的微微發熱,熱氣被束縛在皮膚表面的情況不同。陽明經的自汗,與太陽經風寒引發的自汗有別,它帶有一種熱力搏擊的感覺,所以狀態被描述為漐漐。陽明經的自汗,常伴有波瀾搖動的狀態,因此被稱為濈濈。太陽經脈脈搏浮緊,表示熱力無法解除;而陽明經脈脈搏浮緊,則表示會出現潮熱現象。

太陽脈但浮者,必無汗;陽明脈但浮,必盜汗出。二經表證、表脈如此。○陽明虛煩,對胃家實熱而言,是空虛之虛,不是虛弱之虛。○三陽皆看陽明之轉旋。三陰之不受邪者,藉胃為之蔽其外也,則胃不特為六經出路,而實為三陰外蔽矣。胃陽盛,則寒邪自解;胃陽虛,則寒邪深入陰經而為患,胃陽亡,則水漿不入而死。

要知三陰受邪,關係不在太陽,而全在陽明。○太陽以心胸為里,故用辛甘發散,助心胸之陽而開元腑之表,不得用苦寒以傷上焦之陽也,所以宜汗不宜吐。陽明以心胸為表,當用酸苦湧泄,引胃脘之陽而開胸中之表,不當用溫散以傷中宮之津液也,故法當吐不當汗。

白話文:

太陽脈如果只是浮現,那麼必定不會有汗液排出;陽明脈如果只是浮現,則會有盜汗出現。這兩種脈象都表明瞭表證的存在。陽明虛煩的情況,指的是胃家內部的熱,與陽明的虛弱不同,這裡的虛是空虛之意,而非虛弱之意。三陽的情況,主要觀察的是陽明的轉動和變化。三陰不受邪氣侵擾的原因,是因為胃部隔絕了外部的邪氣,因此胃不僅是六經的出路,同時也成為三陰外部的保護屏障。胃陽氣旺盛時,寒邪就會自行消解;胃陽氣不足時,寒邪會深入陰經造成危害;胃陽氣消失後,飲食就無法進入,人可能會死亡。

瞭解三陰受邪的問題,重點不只在於太陽,完全在於陽明。太陽以心胸作為內裡,因此應該使用辛甘發散的藥物,幫助心胸的陽氣和開通皮膚表層,不能使用苦寒藥物傷害上焦的陽氣,所以適合發汗而不是吐藥。陽明以心胸作為表層,應使用酸苦湧洩的藥物,引導胃部的陽氣和開通胸部表層,不應使用溫散藥物傷害中宮的津液,因此方法應該是吐藥而不是發汗。

蓋陽明以胃實為里,不但發熱、惡寒、汗出、身重、目痛、鼻乾,謂之表,一切虛煩、虛熱、口苦、咽乾、舌苔、喘滿、不得臥、消渴、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屬陽明之表,此梔豉湯為陽明解表之聖劑矣。○太陽之表,當汗而不當吐;陽明之表,當吐而不當汗。太陽之裡,當利小便而不當下;陽明之裡,當下而不當利小便。

○上越、中清、下奪,是治陽明三大法;發汗、利小便,是陽明兩大禁。然風寒初入陽明之表,即用麻黃、桂枝發汗者,以急於除熱而存津液,與急下之法同。若脈浮、煩渴、小便不利,用豬苓湯利小便者,亦以清火而存津液也。又曰:汗多者,不可與豬苓湯。要知發汗、利小便,是治陽明權巧法門。

白話文:

蓋陽明理論認為胃部的實熱狀況屬內在病徵,不只包括發熱、畏寒、出汗、身體沈重、眼痛、鼻乾等表症,還包括各種虛熱、口苦、咽乾、舌苔、呼吸困難、難以安睡、口渴、小便不暢等不在胃部的表症,所有這些都歸屬於陽明的表症範疇。因此,梔豉湯成為瞭解除陽明表症的神妙藥方。

太陽的表症應當用發汗方法治療,而非吐瀉;陽明的表症應當用吐瀉方法治療,而非發汗。太陽的裡症應當通利小便,而非下瀉;陽明的裡症應當下瀉,而非通利小便。

「上越、中清、下奪」是治療陽明病的三大原則;發汗和通利小便是陽明病的兩個禁忌。然而,當風寒初侵入陽明的表症時,使用麻黃、桂枝發汗,這是在急切地清除熱邪並保存津液的情況下與迅速下瀉的方法相同。如果脈搏浮現、煩渴、小便不暢,使用豬苓湯通利小便,也是為了清熱並保存津液。又說:如果出汗過多,則不可使用豬苓湯。要知道發汗和通利小便,是治理陽明病的靈活技巧。

○太陽用五苓者,因寒水在心下,故有水逆之證,桂枝以散寒,白朮以培土也。陽明用豬苓者,因熱邪在胃中,故有自汗之證,滑石以滋土,阿膠以生津也。散以散寒,湯以潤燥,用意微矣。○陽明之有梔豉湯,猶太陽之有桂枝湯,既可以驅邪,亦可以救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耳。

○治陽明內熱之表有三法:熱在上焦,用梔豉湯吐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家不實矣;熱在中焦,用白虎湯清之,胃火得清,胃家不實矣;熱在下焦,用豬苓湯利之,火從下泄,胃家不實矣。要知陽明之治表熱,即是預治其里,三方皆潤劑,所以存津液而不令胃實也。若因循葛根、升麻之謬,不察仲景治陽明之表矣。

白話文:

太陽經使用五苓散的情況,是因為體內有寒氣積聚在心下,導致出現嘔吐的症狀。桂枝用來疏散寒氣,白朮則用來補強體內的土元素。

陽明經使用豬苓湯的情況,是因為體內熱邪在胃部,導致自汗的症狀。滑石用來滋養體內的土元素,阿膠用來滋潤體內的津液。

藥方的配伍,一是疏散寒氣,二是滋潤乾燥,這樣的設計意義深遠。

陽明經有梔豉湯,就如同太陽經有桂枝湯,它既能夠清除邪氣,也能夠輓救錯誤的治療方向。當上焦得到暢通,津液得以順利往下運行,胃的氣息就能夠調和。

對於陽明經內熱的治療,有三個方法:如果熱氣在上焦,可以用梔豉湯將熱氣吐出,這樣上焦暢通,津液得以流動,胃部就不會虛弱了;如果熱氣在中焦,可以用白虎湯清熱,胃中的火氣得以清除,胃部就不會虛弱了;如果熱氣在下焦,可以用豬苓湯利尿,熱氣從下部排出,胃部就不會虛弱了。要知道,治療陽明經的表熱,實際上就是預防內部的問題,這三個方劑都是潤滑的藥材,目的是保存津液,避免胃部過於充實。

如果因為誤信葛根、升麻等藥物的療效,而不去理解張仲景對陽明經表熱的治療原則,那麼這樣的治療方式就可能會產生誤解。

○凡妄下必傷胃氣。胃陽虛,則陽邪襲陰,故轉屬太陰;胃液涸,則兩陽相搏,故轉屬陽明。屬太陰,則腹滿時痛而不實,陰道虛也;屬陽明,則腹大實而痛,陽道實也。滿而時痛,是下利之兆;大實而痛,是燥屎之徵。桂枝加芍藥,小試建中之劑;桂枝加大黃,微示調胃之方。

○陽明之病在胃實,當以下為正法矣。然陽明居中,諸病咸臻,故治法悉具。如多汗、無汗,分麻黃、桂枝;在胸、在腹,分瓜蒂、梔豉;初硬、燥堅,分大、小承氣。即用汗、吐、下三法,亦有輕重淺深之不同。若大煩大渴而用白虎,瘀血發黃而用茵陳,小便不利而用豬苓,停飲不散而用五苓,食谷欲吐而用茱萸等法,莫不各有差等。

白話文:

【所有隨意使用強力瀉藥必定傷害胃氣。如果胃陽氣虛弱,那麼陽邪就會侵入陰虛的部位,所以病症會轉移到太陰系統;如果胃液乾涸,那麼兩種熱性病邪就會互相搏鬥,所以病症會轉移到陽明系統。如果病症屬於太陰系統,那麼腹部會有滿脹感並伴有時常的疼痛,這是因為陰虛的緣故;如果病症屬於陽明系統,那麼腹部會顯得膨脹且疼痛,這是因為陽氣過盛的緣故。腹部有滿脹感並且時常疼痛,這預示著下痢的情況;腹部膨脹且疼痛劇烈,這是燥屎形成的症狀。對於這樣的病症,可以使用桂枝加芍藥來試驗調和中焦的藥方;而桂枝加[大黃]則可以微微地調理胃氣。】

【陽明經的病症在胃部表現為實熱,應該使用下法作為治療原則。然而,陽明經位於中間,各種疾病都可能出現,因此所有的治療方法都已準備好。例如出汗還是不出汗,需要分別使用麻黃或桂枝;病位在胸還是腹,需要分別使用瓜蒂或梔子豉;初期病狀為硬結或是乾燥堅實,需要分別使用大承氣或小承氣。即使使用汗、吐、下三種治療法,也會有不同的輕重和深淺程度。對於大熱大渴使用白虎湯,瘀血發黃使用茵陳湯,小便不通使用豬苓湯,停飲不散使用五苓散,食後欲吐使用茱萸湯等不同的治療法,每種都有其適當的用處。】

以棋喻之,發汗是先著,湧吐是要著,清火是穩著,利水是閒著,溫補是急著,攻下是末著。病至於攻下,無彆著矣。故汗之得法,他著都不必用。其用吐法,雖是奇著,已是第二手矣。他著都非正著,惟攻下為煞著,亦因從前之失著也。然諸法皆因清火而設,則清火是陽明之上著與?(柯韻伯)

凡《經》所謂陽明病,皆裡實可下之證也。邪已入腑,無所復傳,不下奚為?然不可下而下,與可下而不下,其失均也,亦安得下之而恰合機宜,動中窾要哉?是故有十餘日不解仍宜緩下之證,有一、二日即宜急下之證,不必計日而語。然六經皆以胃為海,陽明入腑而議下,人所知也。

白話文:

以棋局來比喻,發汗就像是先行的策略,湧吐則是關鍵的手段,清火是穩定的佈局,利水則是間接的輔助,溫補是緊迫的對策,攻下則是最後的手法。當病狀發展到需要攻下的階段,已經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因此,如果發汗的方法適當,其他的策略就都不需要使用。如果使用湧吐法,雖然是一種驚人的策略,但已經是次級的手法了。其他的手法並不是正確的策略,唯有攻下才是最關鍵的策略,這也是因為之前的錯誤策略所致。然而,各種方法都是基於清火的原則而設立,那麼清火可以說是在陽明這個位置最重要的策略嗎?

對於《經》中所提到的陽明病,都是指內部有實邪可以下藥治療的情況。邪氣已經進入到體內的器官,沒有再傳遞的可能性,如果不進行下藥治療會怎樣呢?然而,如果不該下藥卻下藥了,或者該下藥卻沒有下藥,兩者的結果都是相同的,怎麼能夠在下藥的時候恰當的符合病情,讓治療達到關鍵點呢?因此,有些情況即使經過十多天仍然需要緩慢的下藥,有些情況可能只需要一兩天就需要迅速的下藥,不必拘泥於時間而論斷。然而,六經之中都以胃為中心,陽明進入到體內的器官而需要下藥,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太陽、少陽與夫三陰,皆有入腑而議下,人所不知。○陽明有腑證有經證,有在經之寒,亦有在經之熱;有入腑之熱,亦有入腑之寒。熱入腑者,胃實是也;寒入腑者,不能食是也。人知陽明有經證不得妄攻下,須知陽明有腑寒亦不得妄攻下也。(程扶生)

陽明之邪,來路則由太陽,凡陽明證見八、九,太陽證有一、二未罷,即從太陽而不從陽明,可汗而不可下,去路則趨少陽,凡陽明證見八、九,少陽證略見一、二,即從少陽而不從陽明,汗下兩不可用。惟邪已離太陽,未接少陽,恰在陽明界內,亟為攻下。不傳他經,津液元氣兩無虧損,何快如之?(《尚論篇》)

白話文:

太陽、少陽與三陰這三個經脈系統,都有可能深入臟腑進行調理,這是一般人並不知道的事實。陽明經脈既有多種症狀在經絡上表現,也有寒熱之分;不僅如此,還有熱病進入臟腑的情況,也有寒病進入臟腑的情形。熱病進入臟腑,就是胃部積熱的現象;寒病進入臟腑,則是消化不良,不想吃東西的現象。人們知道陽明經的病症不能胡亂使用藥物下瀉,但還應明白,即使陽明經出現寒症也不能胡亂使用藥物下瀉。

對於陽明經的疾病,其來源可能是從太陽經轉移過來的。當陽明經出現嚴重的症狀,但同時太陽經仍有輕微的症狀時,應該從太陽經治療,而不是直接針對陽明經。如果需要發汗,但不能使用下瀉的方法。相反,當陽明經的病症嚴重,而少陽經有些許症狀時,應從少陽經治療,而非直接針對陽明經。在這種情況下,發汗和下瀉都不可取。只有當邪氣已經離開了太陽經,尚未接觸到少陽經,正好處在陽明經的範疇內時,才能立即使用下瀉的方法。這樣可以避免邪氣傳至其他經脈,同時也能保護身體的津液和元氣不受損失,這將會是一件非常愉快和有效的治療方式。

以上內容出自程扶生的著作。

陽明主裡,內候胃中,外候肌肉,故有病經、病腑之分。如《論》中身熱、煩渴、目痛、鼻乾、不得眠、不惡寒、反惡熱者,此陽明經病也;潮熱、譫語、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滿痛、大便硬者,此陽明腑病也。

而其候各有三:經病,則有邪已傳陽明,而太陽之表未罷,兼見頭痛、惡寒、無汗之太陽證者;有太陽之邪已罷,悉傳陽明,但見壯熱、有汗、心煩不眠、口渴引飲之陽明證者;有陽明之邪未已,復轉少陽,兼見胸脅痛、寒熱往來、口苦而嘔、目眩、耳聾之少陽證者。腑病,則有太陽陽明,謂太陽病,或發汗、或吐、或下、或利小便,亡其津液,胃中乾燥,太陽之邪乘胃燥而轉屬陽明,致小便反數,大便硬者,所謂脾約是也。

白話文:

陽明經主理體內,內部可觀察到胃部狀況,外部則與肌肉相連,因此有經絡疾病與臟腑疾病的區別。例如在《內經》中,如果出現身熱、煩渴、眼痛、鼻乾、不易入睡、不畏寒卻怕熱的情況,這就是陽明經的疾病;而出現潮熱、神智不清、手腳腋下出汗、腹脹痛、大便乾硬的情況,則是陽明腑的疾病。

而這些疾病的表現方式各有三種:經絡疾病,表示邪氣已經進入陽明經,但太陽的表層尚未解除,可能同時出現頭痛、畏寒、無汗等太陽症狀;或者太陽的邪氣已經解除,全部轉向陽明,顯示為高熱、有汗、心煩、難以入睡、口渴想喝水的陽明症狀;或者陽明的邪氣尚未完全消除,再次轉向少陽,表現為胸脹痛、寒熱交錯、口苦嘔吐、頭暈、耳鳴等少陽症狀。

腑病的情況則是:太陽與陽明相連,指的是太陽疾病,可能通過發汗、吐、下、利小便等方式耗損津液,導致胃部乾燥,太陽的邪氣乘著胃燥轉向陽明,造成小便頻繁、大便乾硬的情況,這被稱為脾約。

有正陽陽明,謂陽氣素盛,或有宿食,太陽之邪一傳陽明,遂入胃腑,致大便不通者,所謂胃家實是也;有少陽陽明,謂病已到少陽,法當和解,而反發汗、利小便,亡其津液,胃中燥熱復轉屬陽明,致大便結燥者,所謂大便難是也。其治陽明經病,則以葛根湯或桂枝加葛根湯發之,或以白虎湯清之,或以柴胡白虎湯和之,隨其證而施之可也。

其治陽明腑病,雖均為可下,然不無輕重之分,故或以三承氣湯下之,或麻仁丸通之,或蜜煎膽汁導之,量其病而治之可也。此陽明病之大略也。茲以在經在腑二者,詳疏於篇,俾讀者易為分別,則臨證施治自不紊矣。(《醫宗金鑑》)

白話文:

有兩種情況會導致陽明病:一種是正陽陽明,這表示體內原本就陽氣旺盛,或者有著長時間未消化的食物,如果太陽的邪氣進入了陽明,就會導致胃部堵塞,使得大便不通,這就是我們說的胃家實;另一種是少陽陽明,如果病已經到了少陽,按照常理應該用和解的方式治療,但是卻誤用了發汗或利尿的方法,這樣反而使體內的水分流失,胃部乾燥的熱氣再轉移到陽明,導致大便乾結,這就是大便難。對於陽明經的疾病,我們可以使用葛根湯或桂枝加葛根湯來發散,或者使用白虎湯來清熱,或者使用柴胡白虎湯來調和,依照症狀來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對於陽明腑的疾病,雖然都可以通過下藥來治療,但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所以可能需要使用三承氣湯來下藥,或是使用麻仁丸來通便,或者使用蜂蜜和膽汁製成的導便劑來幫助排便,根據病情的輕重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法。這是對陽明病的基本理解。我將在這篇文章中詳細地區分經絡和腑臟的治療方法,讓讀者能夠更清楚地瞭解,這樣在臨牀治療時就能夠有條不紊了。(出自《醫宗金鑑》)

少陽提綱

少陽處半表半裡,司三焦相火之遊行。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是取病機立法也。夫口、咽、目三者,臟腑精氣之總竅,與天地之氣相通者也,不可為表,不可為里,是表入里、里出表之路,所謂半表半裡也。三者能開能闔,開之可見,闔之不見,為樞之象。苦幹眩者,相火上走空竅而為病,風寒雜病咸有之,所以為少陽一經總綱也。

○少陽之表有二:脈弦細、頭痛、發熱、或嘔而發熱者,少陽傷寒也;耳聾、目眩、胸滿而煩者,少陽中風也。此少陽風寒之表,而非少陽之表。陽明風寒之表,亦有麻、桂證;少陽風寒之表,不得用麻、桂之汗,亦不得用瓜蒂、梔豉之吐。發汗則譫語,吐下則驚悸,是少陽之和解,不特在半表而始宜也。

白話文:

【少陽提綱】

少陽處於半表半裡之間,主理三焦的相火活動。張仲景特別提出「口苦、咽乾、目眩」作為總綱,這代表了疾病機制的法則。口、咽、目這三個部位,是五臟六腑精氣的總門,與天地之氣相通,既不能視為外在表層,也不能視為內在裡層,這就是說它們是介於表與裡之間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半表半裡」。這三個部位能夠開合,開時能見,閉時難覓,表現出一種象徵性的轉換點。口苦、目眩,是因為相火上沖至空竅而引發的病狀,這種情況無論是風邪還是寒邪的混合作用都有可能出現,因此成為少陽經緒的總綱。


【少陽之表有二】:

少陽的表層可以分為兩種情況:脈象弦細、頭痛、發熱,或者嘔吐後伴有發熱,這是少陽傷寒的表現;耳聾、目眩、胸脹且感到煩躁,這是少陽中風的表現。這兩種情況都是少陽經風寒的表現,但並非所有少陽經的表現都適用。陽明經的風寒表現,也可能出現麻、桂等藥物的症狀;然而對於少陽經的風寒表現,我們不能使用麻、桂的發汗方法,也不能使用瓜蒂、梔子豉的吐瀉方法。如果使用發汗,可能會導致神智錯亂;如果使用吐瀉,可能會引起心悸。因此,少陽的調和與解救,不僅適用於其表層,更是在開始就應該進行的。

少陽始感風寒,惡寒發熱與太陽同,不得為半表。所以為半表者,寒熱不齊,各相迴避,一往一來,勢若兩分,為半表耳。○寒熱往來,病情見於外;苦喜不欲,病情得於內。看苦、喜、欲三字,非真嘔真滿,不能飲食也。看往、來二字,即見有不寒熱時。寒熱往來,胸脅苦滿,是無形之表;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是無形之裡。

其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咳者,此七證皆偏於里。惟微熱為在表,皆屬於無形。惟脅痛痞硬為有形,皆風寒通證。惟脅下痞硬屬少陽,總是氣分為病。非有熱實可據,故從半表半裡之治法。○按:嘔、渴雖六經俱有,而少陽陽明之病機,在嘔、渴中分。

白話文:

少陽經如果開始受到風寒侵襲,會出現與太陽經相同的惡寒發熱症狀,但並不是純粹的表症狀。之所以被認為是半表症狀,是因為寒熱交替,互相避開,一進一出,好像兩部分在分開運作,因此稱為半表。如果病情表現為寒熱交替,那麼這通常是外在的表現。如果病人表現出痛苦、喜好變異、不想吃東西等內在症狀,我們通過「苦、喜、欲」三個字可以理解,他們並非真的嘔吐或真的感到飽滿,無法進食。從「往、來」兩個字,可以看出有時候並不會表現出寒熱症狀。寒熱交替,胸脅部位會感到痛苦和飽滿,這是未形成具體形態的表症狀;心中煩躁,想要嘔吐,沈默地不想吃東西,這是未形成具體形態的裡部症狀。

如果只感到胸中煩躁而不嘔吐,或者口渴,或者腹部疼痛,或者脅下部位感覺堅硬,或者心下部位有悸動,或者小便不利,或者咳嗽,這些症狀大多傾向於裡部。只有輕微的熱感是表症狀,都屬於未形成具體形態的症狀。只有脅部疼痛和堅硬是形成具體形態的症狀,都是風寒共有的症狀。只有脅下堅硬屬於少陽經的特徵,總的是氣分的疾病。沒有確定的熱實症狀可以依賴,因此採取半表半裡的治療方法。按照我的理解,嘔吐、口渴雖然是六經的常見症狀,但在少陽和陽明經的病理機制中,嘔吐和口渴的區別尤為重要。

渴則轉屬陽明,嘔則仍在少陽。如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因三焦之氣不通,病未離少陽也。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此兩陽之併合病,已過少陽也。○東垣有少陽不可汗、吐、下、利小便四禁,然柴胡證中,口不渴,身有微熱者,仍加桂枝以取汗;下後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頭汗出,往來寒熱者,用柴胡桂枝幹薑湯汗之;下後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身重者,柴胡龍骨牡蠣湯中用大黃、茯苓以利二便;柴胡證具,而反下之,心下滿而硬痛者,用大陷胸下之;醫以丸藥下之而不得利,已而微利,胸脅滿而嘔,日晡潮熱者,用小柴胡加芒硝下之。是仲景於少陽經中已備汗、下、利小便法也。

白話文:

當人感到口渴時,表示病情可能轉向了陽明經;如果出現嘔吐,則仍然與少陽經有關。例如,在傷寒症狀中,如果嘔吐頻繁,即使出現陽明經的症狀,也不能進行治療,因為這是因為三焦的氣流不暢,病況還在少陽經。服用了柴胡湯後,如果變得更加口渴,這表明病情已經轉向了陽明經。這兩種經絡的病症,已經越過了少陽經的範疇。

東垣醫生曾提出過少陽經不可汗、吐、下、利小便的四項禁忌,然而,在柴胡湯的使用中,如果患者沒有口渴且有些微熱,則可以添加桂枝來發汗;如果患者在服藥後出現胸脅滿脹,並有微細結塊,小便不利,但又不嘔吐,頭部出汗,以及間歇性的寒熱症狀,則可以使用柴胡桂枝幹薑湯來發汗治療;若患者在服藥後出現胸脅滿脹和驚悸,小便不利,並且出現神志混亂、身體沈重的情況,則可以在柴胡龍骨牡蠣湯中加入大黃、茯苓以幫助通便;如果患者在服用了符合柴胡湯條件的藥物後,卻被誤下藥,導致心下部位滿脹且疼痛,則需要用大陷胸湯來通下;如果醫生使用丸藥進行下藥,但效果不佳,之後微微有所通便,但仍然有胸脅滿脹和嘔吐的情況,且在下午時段會出現潮熱現象,則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芒硝來通下。

這是仲景醫生在少陽經中已經準備好各種汗、下、利小便的方法。

(柯韻伯)

少陽之裡,即三陰也,故其位居半表裡焉。半表則不當下,半里則不當汗、吐,故治有三禁,而法主和解。凡方中用栝蔞者,為其熱也;用乾薑者,為其寒也;用桂枝者,為其兼太陽也;用大黃者,為其兼陽明也;用芍藥者,為其兼太陰也。學者當細繹其加減之法。(程扶生)

太陰提綱

按: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嗌乾,此熱傷太陰之標,自陽部注經,非太陰本病也。仲景立本病為提綱,因太陰主內,又為陰中至陰,故不及嗌乾之證。太陰為開,又陰道虛,太陰主脾,脾主濕,故提綱主腹滿時痛、吐利,皆是裡虛不固,濕勝外溢之證也。脾虛則胃亦虛,食不下者,胃不主內也。

白話文:

柯韻伯提到,少陽這個系統,其實可以看作是三陰的延伸,因此它處在表裡之間。在半表的位置,不適合使用下藥;在半裡的位置,不適合發汗或吐瀉,所以治療原則是避免這三個禁忌,而主導原則則是和解。

在配方中,若使用瓜蔞,是因為它有清熱的作用;使用乾薑,是因為它有溫寒的效果;使用桂枝,是因為它同時適用於太陽系統;使用大黃,是因為它同時適用於陽明系統;使用芍藥,是因為它同時適用於太陰系統。學習者應該仔細研究這些藥物的增減方法。

程扶生提到,太陰系統的脈象,遍佈胃中,與咽喉相連,因此會出現腹脹、咽喉乾燥的情況。這是熱傷及太陰的表現,源自陽部的經絡,並不是太陰本身的疾病。張仲景將太陰的本病作為基礎,因為太陰主要在體內,又是陰中之最陰,所以不包括咽喉乾燥的症狀。

太陰系統的特點是開始,而且陰道虛弱。太陰主掌脾臟,脾主濕氣,因此基本原則是腹脹、時常疼痛、嘔吐和腹瀉,這些都是體內虛弱,濕氣過盛,導致外溢的症狀。脾臟虛弱,胃也會虛弱,食不下嚥,表示胃不能主導體內的運作。

要知胃家不實,便是太陰病。○脾胃同處腹中,故腹滿為太陰、陽明俱有之證。在陽明是熱實為患,在太陰是寒濕為眚。陽明腹滿不敢輕下者,恐胃家不實,即轉屬太陰耳。世拘陽明傳少陽之謬,反昧傳太陰之義。○熱病腹滿,是熱鬱太陰之經,病在表也;寒濕腹滿,是寒生至陰之義,病在本也。

脾熱則陰精不輸於肺,故嗌乾;脾寒則不為胃行其津液,故下利。○太陰脈浮為在表,當見四肢煩疼等證;沉為在裡,當見腹滿吐利等證。表有風邪可發汗,宜桂枝湯;里有寒邪當溫之,宜四逆輩。太陽而脈沉者;因於寒,寒為陰邪,沉為陰脈也;太陰而脈浮者,因於風,風為陽邪,浮為陽脈也。當知脈從病變,不拘於經,故陽經有陰脈,陰經有陽脈也。

白話文:

要辨識胃腸功能不足,這就是太陰病症的特徵。脾胃同處腹部,因此腹脹可以是太陰和陽明兩種病狀都有的症狀。在陽明病,腹脹多由於熱實引起;而在太陰病,則是寒濕所致。對於陽明病的腹脹不能輕易使用下法,因為擔心會導致胃腸功能不足,可能轉為太陰病。世人常誤認陽明病會傳到少陽,卻忽略了太陰病的意義。熱病引起的腹脹,表示熱氣阻塞太陰經絡,病情在表層;寒濕引起的腹脹,則是寒氣影響陰部,病情在根本。

脾臟熱盛時,陰液不能輸送到肺,因此咽喉乾燥;脾臟寒涼時,不能正常運送胃的津液,導致下痢。太陰脈搏顯現浮動,表示病情在表層,應該出現四肢疼痛等症狀;若脈搏深沈,表示病情在內部,應該有腹脹、吐瀉等症狀。表層有風邪時應發汗,適合使用桂枝湯;內部有寒邪時則需溫暖,適合使用四逆系列的藥物。太陽脈搏深沈,是因為受寒,寒氣是陰邪,深沈是陰脈的表現;太陰脈搏浮動,是因為受風,風氣是陽邪,浮動是陽脈的表現。要知道脈搏跟隨病狀變化,不受經絡限制,所以陽經可以有陰脈,陰經也可以有陽脈。

世謂脈至三陰則俱沉,陰經不當發汗者,不審此耳。○手足自溫句,暗對身不發熱言,非言太陰傷寒必當手足溫也。夫病在三陽,尚有手足冷者,何況太陰?陶氏分太陰手足溫,少陰手足寒,厥陰手足厥冷,是大背太陰手足煩疼,少陰一身手足盡熱之義矣。凡傷於寒,則為病熱。

寒為陰,太陰為至陰,兩陰相合,無熱可發,惟四肢為陰陽之會,故尚溫耳。○太陽以陰為根,而太陰則以陽為本。太陽不敢妄汗,恐亡少陰之津也;太陰不敢輕下,恐傷陽明之氣也。(柯韻伯)

太陰為病,《經》文止十數條耳,而溫、清、散、下、和、補,法無不備,後人可以引伸類長矣。然太陰一經,多是寒邪入里,而熱證為少,以熱病皆發於少陰,而不發於太陰也。(程扶生)

白話文:

古人說脈象到三陰部分都會深沈,但陰經的部分通常不會出汗,這一點需要注意。「手足自溫」這句話,實際上是指身體並不會感到發熱,而不是指太陰傷寒一定會導致手腳發熱。如果疾病在三陽經,還有可能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更不用說太陰了。陶氏將太陰手腳視為溫熱,少陰手腳視為寒冷,厥陰手腳視為冷熱交錯,這樣的解讀與太陰手腳疼痛,少陰全身手腳均熱的理論背道而馳。凡是由寒邪所引起,最終會表現為熱病的症狀。

寒邪屬陰,太陰屬極陰,兩陰相合,無熱可發,唯有四肢是陰陽的交匯點,因此仍然保持溫熱。「太陽以陰為根,而太陰則以陽為本。」太陽不敢輕易出汗,以免損傷少陰的津液;太陰不敢輕率使用下藥,以免傷害陽明的氣血。這是柯韻伯的觀點。

關於太陰經的病症,《經》文中只提及了十幾條,但是治療方法(如溫熱、清涼、散寒、通下、調和、補益)卻非常全面,後人可以根據這些原則進行推廣應用。然而,太陰經多由寒邪進入體內引起,熱性症狀相對較少,因為熱病大多發起於少陰,而不是太陰。這是程扶生的觀點。

六氣之邪,感人雖同,人受之而生病各異者何也?蓋以人之形有厚薄,氣有盛衰,臟有寒熱,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臟氣而化,故生病各異也。是以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譬諸水火,水盛則火滅,火盛則水耗,物盛從化,理固然也。

誠知乎此,又何疑乎?陽邪傳陰,變寒化熱,而遂以為奇耶?自後漢迄今,千載以來,皆謂三陰寒邪不傳,且以傷寒傳經,陰邪謂為直中,抑知直中乃中寒之證,非傳經之邪耶?是皆未曾熟讀仲景之書,故有此誤耳。如《論》中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

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此三陽陽邪傳入太陰,邪從陰化之寒證也。如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此太陰寒邪,傳少陰之寒證也。如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此少陰寒邪,傳厥陰之寒證也。皆歷歷可據,豈得謂傷寒陰不相傳,無陽從陰化之理乎?(《醫宗金鑑》)

白話文:

古人對於疾病的認識,認為疾病發生的原因與個體的體質、氣血的盛衰、五臟的寒熱狀態等因素有關。當外界邪氣侵入時,會根據個人的內在狀態轉化,導致不同的疾病。這種轉化可以是虛弱、實質、寒涼或是熱性的。就像水與火一樣,一方過盛就會影響另一方,物質過於旺盛時,就會受到轉化。瞭解這一點,就不會對疾病感到疑惑了。

陽性的邪氣進入陰性的情況下,可能會改變成熱性的變化,有人認為這是奇特的現象嗎?實際上,從東漢到現在,千年以來,都認為三陰的寒邪不會傳染,並且認為傷寒的邪氣直接侵入五臟,所謂的「直中」,就是中了寒邪的意思,並非傳染的邪氣。這些都是因為沒有詳細閱讀張仲景的著作,才產生這樣的誤解。

例如,在《傷寒論》中提到,如果出現下痢、腹脹滿、全身疼痛的症狀,應該先溫暖內部,再攻擊外部。溫暖內部可以用四逆湯,攻擊外部可以用桂枝湯。這是陽邪進入太陰,由陰性轉化為寒性的病症。若少陰病出現下痢、使用白通湯治療。這是太陰的寒邪進入少陰,表現為寒性的病症。如果出現下痢、大便清稀、內部寒冷、外部熱性的症狀,出汗但仍然發冷的,需要用通脈四逆湯治療。這是少陰的寒邪進入厥陰,表現為寒性的病症。這些都是詳細記錄在書籍中的事實,怎麼能說傷寒的陰邪不會傳染,沒有陽性轉化為陰性的道理呢?(出自《醫宗金鑑》)

少陰提綱

少陰一經,兼水火二氣,寒熱雜居。其寒也,證類太陰;其熱也,證似太陽。故仲景以微細之病脈,欲寐之病情為提綱,立法於象外,使人求法於病中。凡病之寒熱,與寒熱之真假,仿此義以推之,真陰之虛實見矣。○少陽為陽樞,少陰為陰樞。弦為木象,弦而細者,陽之少也;微為水象,微而細者,陰之少也。

少陰病則樞機不利,故欲寐也,與少陽喜嘔同。嘔者主出,陽主外也;寐者主入,陰主內也。喜嘔是不得嘔,欲寐是不得寐,皆在病人意中,得樞機之象如此。○但欲寐,即是不得眠。然但欲寐是病情,乃問而知之;不得眠是病形,可望而知之。欲寐是陰虛,不眠是煩躁,故治法不同。

白話文:

【少陰提綱】

少陰一經,涵蓋了水與火兩種氣質,其症狀表現為寒熱混雜。其寒性病症類似太陰經的特徵,其熱性病症則類似太陽經的特徵。所以張仲景以微細的病症脈象和接近睡眠的情況作為提綱,從象徵之外立法,讓人們在病徵中尋找治療的方法。對於所有寒熱性病症以及真假寒熱的辨別,都可以按照這個原則推測,真正陰虛或實的狀況就能夠明確看出來。

【少陽為陽樞,少陰為陰樞。弦為木象,弦而細者,陽之少也;微為水象,微而細者,陰之少也。】

少陽是陽性的樞紐,少陰是陰性的樞紐。脈象為弦,代表木的特性,如果脈象弦且細,則表示陽氣不足;脈象微弱,如同水的特性,如果脈象微弱且細,則表示陰氣不足。

少陰經的病症表現為樞機(即身體調節機能)運作不暢,因此會有接近睡眠的情況出現,這與少陽經喜嘔的特徵相似。嘔吐是身體想要排出物質的表現,代表陽氣的作用在外;入睡則是身體進入休息狀態的表現,代表陰氣的作用在內。喜嘔表示不能正常嘔吐,欲寐表示無法正常入睡,這都是在病人的意願下發生,反映出樞機的運作情況。

【但欲寐,即是不得眠。然但欲寐是病情,乃問而知之;不得眠是病形,可望而知之。欲寐是陰虛,不眠是煩躁,故治法不同。】

「但欲寐」表示的是無法正常睡眠的病情,這是需要通過詢問病人得知的。而「不得眠」則是直接可以看到的病狀,可以通過觀察得知。欲寐的情況表示陰虛,不眠的情況則表示煩躁,因此在治療方法上有所不同。

○太陰是陽明之裡,陽明不惡寒,故太陰雖吐利腹滿,而無惡寒證。少陰是太陽之裡,太陽惡寒,故少陰吐利必惡寒,陰從陽也。○太陽是少陰之標,太陰是少陰之本。少陰陰虛,則移熱於膀胱,故一身手足盡熱而便血,從標也;少陰陽虛,則移寒於脾土而吐利,從本也。○太陽、少陰,皆有身痛、骨痛之表,水氣為患之裡。

太陽則脈浮緊而身發熱,用麻黃髮汗,是振營衛之陽以和陰也;少陰則脈沉而手足寒,用附子溫補,是扶坎宮之陽以配陰也。太陽之水,屬上焦,小青龍汗而發之,陽水當從外散也;少陰之水,屬下焦,真武溫而利之,陰水當從下泄也。○同是惡寒蜷臥,利止手足溫者可治;利不止手足逆冷者不治。

白話文:

太陰是陽明的內部,陽明不會畏寒,所以太陰即使出現嘔吐、腹脹的症狀,但並不會有畏寒的情況。少陰是太陽的內部,太陽會畏寒,所以少陰出現嘔吐、腹瀉時必定會畏寒,這是因為陰性依附陽性。太陽是少陰的外部表現,太陰是少陰的本質。如果少陰陰虛,熱邪就會移動到膀胱,導致全身和四肢都感到熱,並且會有便血的情況,這是根據外部表現來判斷的;如果少陰陽虛,熱邪就會移動到脾土,導致嘔吐、腹瀉,這是根據本質來判斷的。太陽和少陰,都存在著身體疼痛、骨骼疼痛的外部表現,以及水氣困擾的內部問題。

太陽的脈搏會呈現浮緊,身體發熱,使用麻黃發汗的方法,可以振作身體的陽氣,以調和陰氣;少陰的脈搏會沈降,手腳寒冷,使用附子溫補的方法,可以扶持身體的陽氣,以配合陰氣。太陽的水液,屬於上焦,可以使用小青龍湯發汗,讓陽性的水液從外散出;少陰的水液,屬於下焦,可以使用真武湯溫暖後再進行利尿,讓陰性的水液從下部排出。同樣表現出畏寒蜷縮,若嘔吐停止,手腳回暖,則病情可以治療;若嘔吐持續,手腳反而變冷,則病情不可治。

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不煩而躁,四逆而脈不至者死。同是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煩躁四逆者死。同是嘔吐,汗出大便數少者可治;自利,煩躁不得臥者死。蓋陰陽互為其根,陰中無陽則死,獨陰不生也。○三陽,惟少陽無承氣證;三陰,惟少陰有承氣證。

蓋少陽為陽樞,陽稍虛,邪便入於陰,故不可妄下以虛其陽;少陽為陰樞,陽有餘,邪便傷其陰,故宜急下以存其陰。且少陽屬木,邪在少陽,惟畏其剋土,故無下證;少陰主水,邪在少陰,更畏有土製,故當緊下。蓋真陰不可虛,強陽不可縱也。(柯韻伯)

腎中有真水,有真火。腎中真火,即坎內一畫之陽伏藏於二耦之中者也。火弱則水泛,而陰邪所入,皆得憑腎中之寒水作滔天之勢,故為咳、為嘔、為下利、為四肢沉重、為背寒、為逆冷。仲景絕不慮夫外邪而妄用汗、下以傷其陽,惟以真武、四逆、附子諸湯,回腎中之真陽,使之坐鎮北方,此即王冰所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法也。若腎中之真火不能自存,則必煩躁、多汗、面赤,證反似陽而死矣。

白話文:

當人感到煩躁,想要脫掉衣物覆蓋時,這表示可以進行治療。如果沒有煩躁但顯得焦躁不安,伴有四肢冰冷、脈搏微弱的現象,這可能代表生命危急,預示著死亡。同樣的情況下,如果吐瀉後,手腳並未變得冰冷反而開始發熱,這表示病人仍有生存的機會;相反地,如果同時出現煩躁和四肢冰冷的現象,這通常意味著病人的病情嚴重,預示著死亡。吐瀉時伴有大量出汗和大便次數減少,這通常是好轉的跡象;而自行腹瀉,且感到煩躁無法安睡,這可能是生命垂危的徵兆。

這段文字強調了陰陽理論在中醫診斷和治療中的重要性。少陽經代表了身體的調節和轉換功能,其健康狀態對維持身體平衡至關重要。如果少陽經的陽氣不足,邪氣就會入侵,因此不應隨意使用下藥來耗損陽氣;相反,如果少陽經的陽氣過盛,邪氣會傷害陰氣,此時需要迅速使用藥物來保存陰氣。少陽經與肝相連,邪氣在少陽經時,主要是擔心它會影響到脾(土),所以通常不會出現下藥的必要。少陰經與腎相連,邪氣入侵少陰經時,更需要警惕土(脾)的影響,因此需要及時使用藥物來保護腎氣。

這段文字還討論了腎臟的功能,包括其中的真水(尿液)和真火(腎陽)。腎陽不足會導致水分過多,使邪氣得以利用腎中的寒水形成威脅,引發咳嗽、嘔吐、腹瀉、四肢沈重、背部寒冷和四肢冰冷等症狀。張仲景在治療時從不輕易使用汗藥或下藥來傷害腎陽,而是通過「回腎中之真陽」的方法,如使用真武湯、四逆湯和附子湯等,來重新激活腎中的真陽,使其成為身體調節的核心力量。如果腎中的真火不能自我維持,則可能會表現出煩躁、多汗、面色紅潤的徵兆,看似陽氣旺盛,實際上卻是生命垂危的信號。

腎中真水,即坎外二畫之耦,周迴於一奇之外者也。水弱則火熾,而熱邪所入,悉得依腎中之陽火作蘊隆之患,故為心煩、為口燥、為咽痛、為不眠。仲景亦絕不慮夫外邪而妄施汗、下以傷其陰,惟以黃連阿膠、豬膚、豬苓諸湯,滋腎中之真陰,使之坐制南方,此即王冰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法也。

若腎中之真水不能營養,則必傳入厥陰,熱深厥深,咽痛者轉為喉痹,嘔咳者轉吐癰膿,下利者轉便膿血,甚者躁熱、厥逆、昏不知人,腎氣先絕而死也。故知仲景溫經散寒之法與清熱潤燥之法,如四時日月,並行不悖也。(程扶生)

凡中陰之證,必先入少陰,一用表散,則孤陽飛越,乘汗而出,是以煩躁不安,妄見妄聞,譫言亂語。若誤認為火證,而加以寒涼,立刻斃矣。若任其汗出不休,元陽不返窟宅,則陽氣騰散,亦將斃矣。急宜驅陰回陽之法,又宜斂陽歸根之法,如八味地黃湯加人參之屬。愚意謂中陰之證,必先入少陰者,蓋少陰屬腎,與太陽膀胱經相為表裡。

白話文:

腎中的真正水分,指的是坎卦外兩畫的配對,環繞在奇數外的一種狀態。如果水分減弱,火勢就會旺盛,熱邪入侵後,會導致腎中的陽火積聚,引發心煩、口乾、咽喉疼痛、失眠等問題。張仲景從來不會無謂地使用出汗或通便的方法傷害腎中的陰液,而是會用黃連、阿膠、豬皮、豬苓等湯藥滋補腎中的真正陰液,讓它能抑制南方的火勢,這就是王冰所謂的壯水主導,以制衡火勢的方法。

如果腎中的真正水分無法供應,就會傳到厥陰,熱度越深,咽喉疼痛會轉化為喉部疾病,嘔吐咳嗽會變為吐出膿液,下痢則會轉為排出血便,嚴重的話會有焦躁、四肢冷、昏迷等症狀,腎氣衰竭後死亡。因此知道張仲景溫暖經絡、散寒和清熱潤燥的方法,就像四季和太陽,可以同時進行且不衝突。

對於中陰的症狀,必定先進入少陰,如果使用發散的方法,會導致孤獨的陽氣飄散,乘著汗液而出,讓人感到焦躁不安、胡言亂語。如果誤以為是火症,卻使用寒涼的方法,會立即致命。如果放任汗水不斷流出,原本的元陽不能回到本源,陽氣散失,也會致命。緊急需要驅逐陰氣回復陽氣的方法,以及收斂陽氣歸回根本的方法,像是八味地黃湯加上人參的類型。我認為中陰的症狀必定先進入少陰,因為少陰屬於腎,與太陽膀胱經互為表裡。

因其人腎臟素虛,封藏不固,遂致太陽疏漏,寒邪易侵,表不固則邪直入於裡,表裡交虛,同聲相應。腎為水臟,膀胱又為藏水之經,故中陰必先入腎者此耳。又曰:傷寒偏死腎虛人。良非虛語。(吳天士)

少陰腎經,水火之臟。邪傷其經,隨人虛實,或從水化以為寒,或從火化以為熱。水化為陰寒之邪,是其本也,火化為陽熱之邪,是其標也。陰邪其脈沉細而微,陽邪其脈沉細而數。至其見證,亦各有別。陰邪但欲寐,身無熱;陽邪雖欲寐,則多心煩。陰邪背惡寒,口中和;陽邪背惡寒,則口中燥。

陰邪咽痛不腫;陽邪咽痛則腫。陰邪腹痛,下利清穀;陽邪腹痛,下利清水,或便膿血也。陰邪外熱面色赤,裡寒大便利,小便白;陽邪外寒手足厥,裡熱大便秘,小便赤。此少陰標本寒熱之脈證也。凡從本之治,均宜溫寒回陽;從標之治,均宜攻熱救陰。回陽救陰,其機甚微,總在臨證詳究,辨別標本寒熱,以急施其治,庶克有濟,稍緩則不及矣。(《醫宗金鑑》)

白話文:

因為一個人的腎功能原本就虛弱,所以封閉和儲存的能力不夠穩定,導致了陽氣(身體的熱能)的流失,使得寒邪容易入侵。當表層的防禦力不足時,寒邪可以直接進入內部,導致表裡兩層都處於虛弱狀態,並產生相應的症狀。腎是主水的器官,膀胱又是藏水的經絡,所以陰邪首先進入腎臟的原因就是這個道理。又有人說:傷寒特別會導致腎虛的人死亡,這不是虛假的話。

少陰腎經,是水和火的器官。當邪氣傷害到這個經絡時,會根據人的虛實情況,或者轉化為寒性病態,或者轉化為熱性病態。寒性病態是由水性邪氣引起,這是它的根本原因;熱性病態是由火性邪氣引起,這是它的表面現象。寒性病態的脈象會沈細且微弱;熱性病態的脈象會沈細且快速。至於具體的症狀,兩種情況各有不同。寒性病態時,患者只想睡覺,身體沒有熱感;熱性病態時,即使想睡覺,也會感到心煩。寒性病態時,背部畏寒,口中感覺舒適;熱性病態時,背部畏寒,口中乾燥。

寒性病態時,咽喉疼痛但不腫脹;熱性病態時,咽喉疼痛會腫脹。寒性病態時,腹部疼痛,伴有下利清穀(即排出清稀的糞便);熱性病態時,腹部疼痛,伴有下利清水,或者便血。寒性病態時,外在表現為面紅,內在表現為大便通暢,小便清澈;熱性病態時,外在表現為四肢發冷,內在表現為大便祕結,小便赤色。這是少陰經的標本寒熱的脈象和症狀。對於根治,通常要使用溫寒回陽的方法;對於治療表面現象,通常要使用攻熱救陰的方法。溫陽救陰的關鍵在於細心觀察病情,分辨標本的寒熱情況,然後迅速進行治療,才能取得好效果,稍微拖延就可能不及時。

厥陰提綱

太陰厥陰,皆以里證為提綱。太陰為陰中之陰而主寒,故不渴;厥陰為陰中之陽而主熱,故消渴也。太陰主濕土,土病則氣陷下,濕邪入胃,故腹痛自利;厥陰主相火,火病則氣上逆,火邪入心,故心中疼熱也。太陰腹滿而吐,食不下;厥陰飢不欲食,食即吐蛔。同是食不下,太陰則滿,厥陰則飢;同是一吐,太陰則吐食,厥陰則吐蛔。

此又屬土、屬木之別也。太陰為開,本自利,而下之則開拆。胸下痞硬者,開拆反闔也。厥陰為闔,氣上逆,而下之則闔拆。利不止者,闔拆反開也。○兩陰交盡,名曰厥陰,又名陰之絕陽,是厥陰宜無熱矣。然厥陰主肝,而膽藏肝內,則厥陰熱證,皆少陽相火內發也。要知少陽、厥陰,同一相火,相火鬱於內,是厥陰病出於表,為少陽病。

白話文:

【厥陰提綱】

太陰與厥陰都是以裡證為主要的診斷原則。太陰屬陰中之陰,主寒,因此不口渴;厥陰屬陰中之陽,主熱,所以會口渴。太陰主導濕土,當土生病時,氣會下降,濕邪進入胃部,因此會出現腹痛和大便溏洩的情況;厥陰主導相火,當火生病時,氣會上逆,火邪進入心臟,因此會感到心中疼痛和熱感。太陰的表現是腹脹且嘔吐,吃東西不下嚥;厥陰的表現是餓了不想吃東西,一吃就會吐出蟲子。同樣是吃不下東西,太陰是腹脹,厥陰是餓;同樣是嘔吐,太陰是嘔吐食物,厥陰是嘔吐蟲子。

這再次強調了土與木的差別。太陰像門開著的,原本就容易排便,但如果再往下推按,門反而會關閉。胸下有積聚堅硬的感覺,就是門從開著變成了關閉。厥陰像門關著的,氣往上衝,如果再往下推按,門反而會打開。排便不停止,就是門從關閉變成了開著。

「兩陰交盡」,指的是陰性的兩部分完全交合,名為厥陰,也被稱為陰性的極端陽性,這表示厥陰應該沒有熱性反應。然而,厥陰主肝,而膽藏在肝內,因此厥陰的熱性反應,實際上是來自於少陽相火的內發。要明白的是,少陽與厥陰在根本上是相同的相火,相火在體內鬱積,這意味著厥陰的病症源自表面,並與少陽病有關。

少陽咽乾,即厥陰消渴之機;胸脅氣滿,即氣上撞心之兆;心煩即疼熱之初;不欲食是飢不欲食之根;喜嘔即吐蛔之漸。故少陽不解,轉屬厥陰而病危;厥陰病衰,轉屬少陽而欲愈。○厥者必發熱,熱與厥相應,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此四證,是厥陰傷寒之定局。先熱後厥,厥熱往來,厥多熱少,熱多厥少,此四證,是厥陰傷寒之變局。

○厥陰有晦朔具合之理,陰極陽生,故厥陰傷寒反以陽為主。厥少熱多,是為生陽,故病當愈;厥多熱少,是為死陰,故病為進。其熱氣有餘者,或便膿血,或發癰膿,與《內經》煎厥不同。○手足厥冷,脈微欲絕,是厥陰傷寒之外證;當歸四逆,是厥陰傷寒之表藥。夫陰寒如此而不用薑、附者,以相火寄於肝膽,外雖寒而臟不寒,故先厥者後必發熱,手足愈冷,肝膽愈熱,故厥深熱亦深。所以傷寒初起,脈證如此者,不得遂認為虛寒,妄投薑、附以遺患也。

白話文:

少陽之症若出現咽喉乾燥的情況,這通常是厥陰消渴的徵兆;胸脅部有氣滿感,則是氣上衝擊心臟的預兆;心中煩躁是熱痛開始的跡象;不感到餓是因為在飢餓時仍不想吃東西;喜歡嘔吐可能暗示著蟲子在胃裡蠕動。所以,如果少陽的病症未解,那麼可能轉移到厥陰,表示病情危急;相反地,如果厥陰的病症減輕,那麼可能轉移到少陽,表示病情開始好轉。

厥陰的病症會呈現一定的熱度,熱度和厥(一種突然的寒顫)相對應,厥越深熱度也越深,厥微弱熱度也微弱。這些是厥陰傷寒的基本情況。如果先是熱接著纔出現厥,熱和厥會交替出現,熱度多於厥的程度,或是厥的程度多於熱度,這些都是厥陰傷寒的變化情況。

厥陰的理論是陰極陽生,因此即使在傷寒期間,陽氣仍然佔主要地位。如果厥的程度少而熱度多,這是生陽的徵兆,表示病情可能會好轉;相反,如果厥的程度多而熱度少,這是死陰的徵兆,表示病情可能持續惡化。如果有過量的熱氣,可能會引發腹瀉帶血或癰腫等情況,這與《內經》中的煎厥有所不同。

手腳冰冷,脈搏微弱接近消失,是厥陰傷寒的外部表現;當歸四逆湯是治療厥陰傷寒的表層藥物。即使在陰寒嚴重的情況下也不使用薑和附子,因為相火寄生在肝膽,外表雖然寒冷,但內臟並不會感到寒冷。因此,首先出現厥的後續必會發熱,手腳越是冰冷,肝膽越是熱,所以熱度越深。所以在傷寒初期,脈象和症狀表現如此時,不能誤判為虛寒,隨意使用薑和附子以免留下後遺症。

○本篇云:諸四逆厥者不可下。又曰: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二義不同。諸四逆不可下,是指傷寒脈微欲絕,此時外寒切迫,內熱未起。此當發汗,是指虛寒證言,故曰虛家亦然。應下之者,是脈滑而厥,內熱閉郁,故曰厥深熱亦深。若發汗,只能引火之升,不能逐熱外散,故令口傷。

所謂下之,是下其熱,非下其實。泄利下重者,四逆散;欲飲水升者數,白虎湯。此厥陰之下藥,所以下無形之邪也。若以承氣湯下之,利不止矣。○診厥陰脈,以陽為主;治厥陰病,以陰為主。故當歸四逆不去芍藥,白頭翁湯重用芩、連,烏梅丸用川連、黃柏,復脈湯用地黃、麥冬。

白話文: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討論了四逆厥的治療原則,強調了不適合使用下法(即利尿或瀉藥)的情況。如果出現厥症卻誤用了發汗法,可能會導致口腔受損、腫痛和紅腫。

對於「諸四逆不可下」,指的是傷寒病中脈搏微弱且接近消失的情況,表示外部寒氣嚴重,內部熱氣尚未發作。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發汗法,因為這是針對虛寒的治療方式。然而,「厥應下之」則是指脈象滑動且有厥症,表示內部熱氣被阻塞,所以稱為「厥深熱亦深」。若在此時使用發汗法,只能使熱氣上升,無法散發到外面,因此會導致口腔受到損傷。

在這裡,「下之」指的是清熱,而不是去實。對於出現腹瀉和下腹部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四逆散;對於渴求飲水超過正常量的患者,則適用於白虎湯。這些藥方都是厥陰經的常用藥物,用來清除無形的邪氣。若使用承氣湯進行下法治療,則可能導致腹瀉不停。

對於診斷和治療厥陰經的脈搏,作者強調要以陽氣作為主要參考,而在治療厥陰病時,則要以陰氣為主導。因此,在治療時,當歸四逆方不使用芍藥,白頭翁湯加重黃芩和黃連的用量,烏梅丸加入川連和黃柏,復脈湯則使用地黃和麥冬。

所以然者,肝之相火,本少陽之生氣,而少陽實出於坎宮之真陰。○六經,惟厥陰最為難治。其本陰而標熱,其體風木,其用相火。以其具合晦朔之理,陰之初盡,即陽之初出,所以一陽為紀,一陰為獨,則厥陰病熱,是少陽之相火使然也。火旺則水虧,故消渴;氣有餘便是火,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木盛則剋土,故飢不欲食,是為風化,飢則胃中空虛,蛔聞食臭則出,故吐蛔。此厥陰之火證,非厥陰之傷寒也。

《內經》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從,隨所利而行之。調其中氣,使之和平,是厥陰之治法也。(柯韻伯)

按:厥陰篇中,次第不一,有純陽無陰之證,有純陰無陽之證,有陰陽差多差少之證,有陽進欲愈陰進未愈之證,復有陰居八、九,陽居一、二之證。厥而發熱,熱深厥深,上攻而成喉痹,下攻而便膿血,此純陽無陰之證也。脈微細欲絕,厥冷灸之不溫,惡寒,大汗,大利,躁不得臥,與夫冷結關元,此純陰無陽之證也。

白話文:

因此,肝的相火源自少陽的生命力,而少陽實際源自坎宮的真正陰性。在六經中,只有厥陰是最難治療的。它本質上是陰性但表現出熱性,體現為風和木,作用類似於相火。因為它符合陰陽相合的道理,陰性的終結就是陽性的開始,所以一陽作為主導,一陰獨自存在,這是厥陰出現熱病的原因,因為相火的作用。當火勢旺盛時,水就會減少,導致口渴;氣過剩就等同於火,導致氣往上沖擊心臟,引起心痛和熱感;木勢過強會剋制土,導致即使餓了也不想吃東西,這是一種風化現象,胃空後,蟲子聞到食物的氣味就出來,導致吐蟲。這是在描述厥陰的火病徵,而非厥陰的傷寒症狀。

《內經》提到,必須先找到疾病的主因,然後根據情況進行治療,可以採取收縮、擴散、逆轉或順應的方式,根據對病情的利弊來選擇方法。調節體內的氣息,使其保持平和,這是治療厥陰的方法(柯韻伯)。

註解:厥陰篇中的順序並非固定,有純陽無陰的情況,有純陰無陽的情況,有陰陽比例失衡的情況,有陽性進展欲好而陰性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還有一些陰性佔大部分,陽性只佔小部分的情況。厥陰發熱時,熱度越深,厥陰的症狀就越嚴重,如果上攻會形成喉嚨堵塞,如果下攻則會引起腹瀉帶血,這是純陽無陰的情況。脈搏微弱且接近消失,厥陰寒冷,灸療無法使身體暖和,感到畏寒,大量出汗,嚴重腹瀉,焦慮不安,無法安睡,以及腹部有冷凝的現象,這是純陰無陽的情況。

厥三日熱亦三日,厥五日熱亦五日,手足厥冷,而邪熱在胸,火熱在胃,此陰陽差多差少之證也。渴欲飲水,飢欲得食,脈滑而數,手足自溫,此陽進欲愈之證也。默默不欲食,寸脈雖浮數尺脈自澀,嘔吐涎沫,腹脹身疼,此陰進未愈之證也。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嘔而脈弱,小便複利,本自寒下,復誤吐下,脈沉微厥,面反戴陽,此陰居八、九,陽居一、二之證也。大率陽脈陽證,當取用三陽經治法;陰脈陰證,當合用少陰經治法。

厥陰病,見陽為易愈,見陰為難痊。其表裡雜錯不分,又必先溫其里,後攻其表。設見咽喉不利,咳唾膿血,則溫法不可用,仍宜先解其表矣。○再按:厥陰經,原無下法,首條即先示戒云:下之利不止矣。蓋厥陰多至下利,下利中復有死證。《金匱》云:五臟氣絕於內,則下利不禁。

白話文:

熱病發作三天後,熱症也持續三天;發作五天後,熱症也持續五天。若出現四肢冰冷,但熱邪仍在胸中,火熱在胃中,這是陰陽失調的情況,或是陰盛陽衰或陽盛陰衰的表現。

口渴想喝水,感到餓想吃東西,脈象滑動且快速,四肢自然感到溫暖,這是身體陽氣上升,病情有可能好轉的徵兆。

沈默寡言,不想進食,雖然寸脈浮動且快速,但尺脈卻是乾澀,常伴有嘔吐涎沫,腹部脹滿,全身疼痛,這是陰氣上升,病情尚未完全好轉的表現。

經常拉肚子,但排出的是清稀的糞便,表現出裡部寒冷,外表卻有熱象,嘔吐時脈象弱,小便頻繁,原本就是寒性病症,結果誤用吐瀉的方法治療,脈象變得深沈且四肢冰冷,臉部反而出現熱象,這是陰氣佔據大部分(八到九分),而陽氣只佔少部分(一到二分)的情況。

總的來說,陽性的脈象和病症,應採用三陽經的治療方法;陰性的脈象和病症,應結合使用少陰經的治療方法。

厥陰病,出現陽性的症狀容易好轉,出現陰性的症狀難以痊癒。病情的表和裡混雜不清時,必須先溫暖內部,然後纔去處理外部的症狀。若出現咽喉不適,咳嗽帶有膿血的狀況,則不適合使用溫熱的方法,應該先解除表面的症狀。再進一步分析:厥陰經原本沒有下法的治療,第一條就已經提醒不能隨意下藥,因為厥陰病常常會導致拉肚子,而在拉肚子中還可能有致命的症狀。《金匱要略》提到,五臟氣血在體內斷絕,就會導致拉肚子無法控制。

此所以致戒不可下也。中間雖有用小承氣一法,因胃有燥屎,微攻其胃,非攻其腸也。雖有厥應下之一語,乃對發汗而言,謂厥陰內解其熱,不應外發其汗耳。豈可泥應下二字,遂犯厥陰之大戒耶?自晉迄今,傷寒失傳,遇陽明二、三日內當下之證,及少陰二、三日急下之證,總不能下,至厥陰六、七日不當下之時,反行下之。在熱深厥深之陽證,下之已遲,萬一僥倖,不過為焦頭爛額之客。

在亡血臟虛之人,下之百無一生矣。(喻嘉言)

厥陰者,陰之盡也。厥字從⿱艹蠋從欠,謂陰之盡,而不足乎陽者也。又陰之盡,將上逆而接乎陽者也。《內經》謂一陰至絕處,卻作朔晦是也。故熱入厥陰者,得陽邪出表,不至內擾乎陰則愈;寒入厥陰者,得陽氣來復,得以入而救陰則愈。皆以外陽接乎內陰為順。蓋厥陰一證,經雖屬陰,總欲其氣通於陽也。

白話文:

這些文字主要談論了中醫對於治療方法的選擇和原則,特別是關於「厥陰」這個節點的治療策略。

「此所以致戒不可下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隨便使用下藥的方法。

「中間雖有用小承氣一法」:即使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會使用一種名為「小承氣」的藥物,但那只是為了稍微刺激胃部,而不是腸道。

「雖有厥應下之一語」:這裡提到的「應下」,實際上是指針對發汗而言,意思是厥陰部位的熱氣應該在內部得到解熱,而不是通過外部發汗的方式。

「豈可泥應下二字,遂犯厥陰之大戒耶?」: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出現「應下」這樣的一個詞,就冒然違反了厥陰這個區域的重要規則。

「自晉迄今,傷寒失傳」:從西晉以來,傷寒的治療方法已經失傳了。

「在熱深厥深之陽證,下之已遲」: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如果過晚使用下藥的方法,那麼即使僥倖成功,也只會讓患者頭痛難忍。

「在亡血臟虛之人,下之百無一生矣」:對於那些血液耗損、臟腑虛弱的病人,使用下藥的方法基本無法取得效果。

「厥陰者,陰之盡也」:厥陰是一個陰性的極端,它的「厥」字由草字頭、蟲字和欠字組成,表示陰性到極點,缺乏陽氣,也可能表示陰性能量將要上升,與陽性能量相接觸。

「熱入厥陰者,得陽邪出表,不至內擾乎陰則愈;寒入厥陰者,得陽氣來復,得以入而救陰則愈」:熱氣進入厥陰時,若陽氣能從外面排出,不影響陰性內部,就能得到痊癒;寒冷進入厥陰時,若能獲得陽氣的復蘇,進入並救濟陰性,也能得到痊癒。

「皆以外陽接乎內陰為順」:這都體現了外界的陽氣接觸內部的陰性,是順應自然的療法。

邪既入陰之盡,勢必厥逆;內攻其里,勢必下利。為喉痹,為膿血,皆陽勝之過也;為除中,為戴陽,皆陰盛之極也。世之治厥陰者,若涉大海,茫無津涯,吾為兩言以蔽之:治厥者,曰辨其寒厥、熱厥而已矣;治利者,曰辨其寒利、熱利而已矣。至於為嘔為噦,亦莫不有寒熱之辨也。

(程扶生)

惡寒

惡寒者,風寒客於營衛,非寒熱之寒,又非惡風也,故不待見風而後怯寒,雖身大熱,亦不欲去衣被,甚則向火增被不能遏其寒。所以然者,由陰氣上入陽中,或陽微,或風虛相搏之所致也。惡寒屬表,雖里證悉具,當先解表,乃可攻裡。《經》云: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是也。

白話文:

當邪氣進入陰經的終端時,勢必會出現逆轉的情況;如果內部攻擊體內,勢必會導致腹瀉。這可能是喉嚨腫痛,或者有化膿出血的情況,這是陽氣過度勝出的表現;也可能出現內臟虛弱的症狀,或者是陰氣過盛到極點的現象。對於治療厥陰的疾病,就像是渡過大海,毫無方向感,我簡化兩點來概括:在治療「厥」的病症時,只需要分辨是寒厥還是熱厥;在處理腹瀉時,同樣要分辨是寒性腹瀉還是熱性腹瀉。對於嘔吐和呃逆的症狀,也都有寒性和熱性的區別。

(程扶生)

畏寒

畏寒是指風寒侵襲到營衛之中,這並不是我們常說的寒熱之寒,也不是對風的畏懼,因此即使不見風也感到寒冷,即使身體發熱,也不願去掉衣物和被子,嚴重時甚至靠近火源,增加被子也不能抑制這種寒冷感。這發生的原因是由於陰氣進入陽的領域,或是陽氣衰弱,風氣虛弱相互作用所導致的。畏寒屬表症,即使有裏證的症狀,也應該先解除表層的症狀,再進一步攻擊裏部。經典中提到:發熱畏寒表現於陽經,無熱而畏寒表現於陰經。

惡寒雖屬表,亦有虛實之分。若汗出惡寒,為表虛;無汗惡寒,為表實。表虛可解肌,表實可發汗。太陽病在表,故惡寒;少陽半在表半在裡,亦微惡寒;陽明在裡,本不惡寒,或惡寒者,與太陽合病也。三陰惟少陰有惡寒證,太陰、厥陰皆不惡寒。(《證治準繩》)

有太陽病,重發其汗,不發熱而惡寒;又有脈微人,不應發汗,誤汗之亦惡寒;更有衛氣不足,表氣虛,誤汗之亦惡寒。以上乃過汗亡陽而惡寒也,治宜黃耆建中湯、玉屏風散。另有陰證惡寒,治宜溫經,又各不同。(《傷寒大白》)

白話文:

惡寒雖然是外感病的表現,但有虛實之分。如果出現流汗和惡寒,這代表是表虛;若無汗卻有惡寒,則是表實。對表虛的情況,我們可以使用解肌的方法來治療;對於表實的情況,則應該發汗。太陽病在表層,因此會出現惡寒;少陽病則是表裡同病,所以會有輕微的惡寒;陽明病在裡層,原本不應該出現惡寒,但如果出現,可能是與太陽病同時發生。三陰病中只有少陰有惡寒的症狀,而太陰和厥陰則不會有惡寒。

若遇到太陽病時,誤用強烈發汗,導致患者不發熱反而惡寒;或者脈象微弱、不適合發汗,但誤用了發汗方法,也會出現惡寒。這些情況都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陽氣流失而產生的惡寒,治療上應使用「黃耆建中湯」和「玉屏風散」等補益藥物。另外,還有一些陰性的病症會出現惡寒,這種情況需要使用溫經的方法來治療,且每種情況的治療方式都會有所不同。

以上資訊來自《證治準繩》和《傷寒大白》兩部古籍。

背惡寒有陰陽二證:少陰中寒,陰寒氣盛,不耗津液,故口中和;三陽合病,陽氣陷入,津液為涸,故舌乾口燥。(余南村)

惡風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風中於衛,則必惡風。惡風、惡寒俱為表證,但惡風比惡寒為輕耳。惡寒者,雖不當風,而時自怯寒;惡風者,居密室之中、幃幙之內,則無所畏。惡寒則有陰陽之分,惡風惟屬陽耳。所以三陰無惡風之證。惡風雖在表,而治法不同。

無汗惡風,為傷寒,當發汗;有汗惡風,為中風,當解肌;里證雖具,而惡風未罷,當先解其外也。又有發汗過多,與夫風濕相搏,皆有惡風之證。蓋發汗過多,遂漏不止則亡陽,衛外不固,是以惡風也。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濕勝自汗,皮腠不固,是以惡風也。由是觀之,惡風屬乎衛者可知矣。

白話文:

中醫學上,「背惡寒」這項症狀可以分為陰陽兩種情況:在少陰中寒的情況下,陰寒之氣旺盛,不會耗損津液,因此口中感覺平和;而在三陽合病的情況下,陽氣陷入,津液乾涸,所以會出現舌乾口燥的現象。

「惡風」這個詞,在中醫學中指的是衛氣的功能失常。衛氣是負責加溫皮膚、充實肌肉、調節毛孔開閉的重要系統。當風邪侵入衛氣時,就會產生惡風的症狀。惡風和惡寒都屬於表證,不過惡風的症狀比惡寒輕微一些。惡寒是在不面對風吹的情況下,自己感到寒冷;而惡風則是在密室或被單中並不會感到害怕風吹。

惡寒的症狀可以分為陰陽兩種情況,而惡風則主要屬於陽性的表現。因此,在三陰病中,通常不會見到惡風的症狀。雖然惡風主要在表層表現,但治療方法有所不同。

  • 若有無汗且惡風的症狀,可能是傷寒所致,應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
  • 若有有汗且惡風的症狀,可能是中風所致,應使用解肌的方法來治療;
  • 若病徵顯示為裡證,但仍然有惡風的症狀,應該先處理表層的問題;
  • 另外,若發汗過度或風濕相結合,也可能出現惡風的症狀。這是因為發汗過度導致陽氣流失,衛護體表的能力降低,因而產生惡風;或是風濕相結合,導致骨節疼痛煩躁,濕氣使自汗增加,皮膚失去保護,也會產生惡風的現象。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惡風主要與衛氣有關。

(黃仲理)

發熱

太陽之發熱,自表而入里之熱;陽明之發熱,自里而出表之熱。太陽之汗出而熱,汗自汗,熱自熱;陽明之汗出而熱,熱揣之有似汗,汗揣之有似熱。(魏荔彤)

發熱無汗,表邪不得外泄者,宜解表;發熱有汗,里邪不得內解者,宜清裡。(《傷寒大白》)

發熱者,熱無休止也;寒熱者,寒已而熱,熱已而寒,相繼而發也;潮熱者,時熱時止,如潮汛不失其時也;煩熱者,發熱而煩躁也。少陰、厥陰發熱,謂之反發熱。惟太陰無發熱。(鄭重光)

厥陰病,發熱不死。發熱亦死者,有三證:一躁不得臥;一厥不止;一汗出不止。(張三錫)

白話文:

(黃仲理)

發熱

太陽的發熱,是從表面進入內部的熱;陽明的發熱,則是從內部出現在表面的熱。太陽的發熱伴隨出汗,汗液和熱度都來自外部;陽明的發熱同樣伴隨出汗,但熱感似乎更內在,而非那麼直接外露。

發熱無汗,表示外面的邪氣無法排出,應當解開表層的阻礙;發熱有汗,但內部的邪氣仍無法排除,應當清淨內部。

發熱,指的是持續的熱感;寒熱,則是指熱感結束後轉為冷,再由冷轉為熱,如此交替出現;潮熱,則是在一定時間內出現的熱感,類似潮汐的規律性;煩熱,則是指熱感伴隨著煩躁。在少陰、厥陰這兩種病態下,出現的發熱被稱為逆向發熱。只有太陰這類病症,不伴隨發熱。

厥陰病,發熱不死。發熱亦死者,有三證:一躁不得臥;一厥不止;一汗出不止。

在厥陰病中,即使有發熱,也可能存活。但若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之一,則可能導致死亡:一、患者無法安睡;二、病情持續惡化,不能停止;三、持續大量出汗。

惡寒發熱

凡傷寒在表,必發熱惡寒二者兼備。若但發熱而不惡寒,此傳入陽經之表證,非在裡也;若但惡寒而不發熱,此直入陰經之裡證,非在表也。夫陽經表邪,何為惡寒發熱?陰經里邪,何為純惡寒而不發熱?緣陽經邪初傷表,元氣未虛,氣為寒鬱而不得舒,積而成熱,故惡寒兼發熱也。陰經邪中直入,元氣已虛而不能作熱,故純惡寒也。

竊嘗譬之,陽證猶炭之焰熱,再以冷水沃之,則煙氣衝起,陽證身熱之象猶是也;陰證猶炭之未熱,本無熱焰,雖以冷水沃之,亦無煙氣衝起,陰證身冷之象猶是也。(余傅山)

發熱惡寒似傷寒者,有五:脈浮緊,發熱惡寒者,是傷寒也;脈浮數,發熱惡寒,或有病處者,是癰癤也;脈浮按之反澀,發熱惡寒嘔吐者,是傷食也;脈浮滑,發熱惡寒咳嗽者,是風痰也;脈浮弦,發熱惡寒,或惡飲食者,是作瘧也。(方易廬)

白話文:

【發熱惡寒】

在中醫理論中,「發熱」與「惡寒」是辨別疾病的重要指標。當人體受寒邪侵襲時,通常會出現「發熱」與「惡寒」同時存在的現象。若僅出現「發熱」而無「惡寒」,這表示病情已由表進入陽經,不在體內的「裡」部;反之,若僅有「惡寒」而無「發熱」,則表示病情已由表進入陰經,不在體外的「表」部。

陽經的表邪侵入人體時,由於人體元氣充足,寒邪被阻遏,無法散發,積聚而生熱,因此表現出「發熱」伴隨「惡寒」的情況。而陰經的裏邪侵入人體時,人體元氣已虛,無法生熱,所以表現出純粹的「惡寒」現象。

舉例來說,陽性症狀像是炭火的熱氣,如果再用水去澆滅,就會產生煙霧,類似於陽性症狀下身體的熱感;而陰性症狀像是尚未點燃的炭火,本來就沒有熱氣,即使用水去澆滅,也無法產生煙霧,類似於陰性症狀下身體的冷感。

【發熱惡寒疑似傷寒的五種情況】

  1. 若脈搏浮緊,同時伴有「發熱」與「惡寒」,這可能是傷寒的徵兆。
  2. 若脈搏浮數,並同時有「發熱」與「惡寒」,或者在某一部位出現病狀,這可能是癰癤的徵兆。
  3. 若脈搏浮按之反澀,並伴有「發熱」、「惡寒」以及「嘔吐」,這可能是因消化不良導致的病症。
  4. 若脈搏浮滑,並伴有「發熱」、「惡寒」以及「咳嗽」,這可能是風痰引起的病症。
  5. 若脈搏浮弦,並伴有「發熱」、「惡寒」以及「惡飲食」的現象,這可能是瘧疾的徵兆。

頭痛

問曰:頭痛何以是表證?答曰:三陽經脈上至於頭,惟太陽經脈最長,其痛居多,故一見頭痛,即是表證矣。又問曰:三陰經無頭痛,厥陰經何有頭痛也?答曰:三陰經脈至頸而還,惟厥陰與督脈會於巔頂,故有頭痛。然厥陰頭痛,必嘔吐涎沫,內無熱證,屬直中也,當溫之。傷寒傳至厥陰,頭痛脈浮,為欲愈。(陳養晦)

傷寒以頭痛分三陽,陽明之頭痛在額,然陽明主裡,頭痛非其本證。《內經》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以其脈連風府,故頭項痛;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二日陽明受之,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鼻乾不得眠。是《內經》以頭痛屬太陽,不屬陽明矣。仲景有陽明頭痛二條:一曰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嘔不咳,手足不厥者,頭不痛。此頭痛在二、三日,而不在得病之一日,且因於嘔咳,而不因於初感也。

白話文:

頭痛:

問道:為什麼頭痛可以被視為表證?回答說:三陽經脈上行至頭部,其中以太陽經脈最長,疼痛發生頻率最高,所以一旦出現頭痛,就可判定為表證。再問道:三陰經沒有頭痛現象,但厥陰經卻有頭痛,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三陰經脈到達頸部後迴流,只有厥陰和督脈在頂部匯合,因此會出現頭痛。然而,厥陰引起的頭痛通常伴有嘔吐和口水分泌,內無熱性症狀,屬於內傷所致,應該進行溫和治療。如果傷寒病傳至厥陰期,出現頭痛和脈搏浮現的症狀,表示病情正在好轉。

傷寒按照頭痛特徵分為三陽,陽明經的頭痛主要發生在額頭部分。然而,陽明經主理體內,頭痛並非其基本症狀。《內經》指出,傷寒病初期,巨陽經受病,由於其脈絡與風門相連,因此頭項部會感到疼痛;第七天時,太陽經病勢減弱,頭痛症狀得到緩解。第二天,陽明經受病,其脈絡與鼻部相連,影響到眼睛,使人感到身體發熱、眼睛疼痛,以及鼻腔乾燥,難以入睡。這表明《內經》認為頭痛與太陽經相關,而非陽明經。

張仲景對於陽明經的頭痛有兩種描述:一是陽明病期間,患者出現反常地沒有出汗但小便正常,或在二、三天內出現嘔吐和咳嗽的症狀,同時伴有手腳冰涼的現象,必會感到頭痛;若沒有嘔吐、咳嗽,且手腳沒有冰涼的情況,則頭部不會感到疼痛。這種頭痛發生在二、三天後,而不是一開始感染時,並且是因為嘔吐和咳嗽導致的,而非最初接觸病原體所引起的。

一曰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身熱者,與承氣湯。此頭痛反在太陽病衰時,而因於不大便,即《內經》所謂䐜脹而頭痛也。則陽明頭痛,又與太陽迥別矣。(柯韻伯)

項強

發熱惡風,項強者,屬太陽。《論》曰: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又曰: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而惡風者,葛根湯主之。此皆發散之劑,而輕重有不同者。蓋汗出惡風為表虛,表虛者,可解肌;無汗惡風為表實,表實者,可發汗。是以治法不同也。(《證治準繩》)

身痛

身痛,六經俱有之證,有表,有里,有寒,有熱,有風,有濕。如太陽傷寒,營血不和身痛者,宜發汗;若汗後脈沉遲,身痛者,宜溫之;中暍身痛者,白虎湯解之;裡寒外熱身痛者,當先救里,而後攻表。寒在三陰,則脈沉身痛;風在三陽,則肢節煩疼。太陽身痛,但拘急,中濕身痛,不可轉側;陰毒身痛,體如被杖。以此為別。(《證治準繩》)

白話文:

一、傷寒症狀下,如果連續六到七天沒有排便,同時出現頭痛與身體發熱,應該使用承氣湯進行治療。這種頭痛現象通常在太陽病症狀減退時出現,並且是由於長期便祕所導致,這符合了《內經》中的描述,即腸道積聚氣體造成頭痛。因此,陽明胃部的頭痛,與太陽病的頭痛顯然有很大的差異。

二、項部僵硬,如果伴有發熱和畏風的症狀,那麼這通常歸屬於太陽病範疇。《內經》提到,太陽病的典型症狀包括項背僵硬,若伴有出汗和畏風,則適用桂枝加葛根湯進行治療;若無出汗但畏風,則使用葛根湯。這些都是用於疏散風邪的藥方,但是其使用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是因為出汗和畏風是表虛的表現,可以通過解肌來治療;無汗且畏風則是表實的表現,需要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

三、身痛是一種普遍的症狀,可以由表、裏、寒、熱、風、濕等多種因素引起。例如,太陽傷寒導致的營血不和所引起的身痛,應使用發汗的方法進行治療;若發汗後脈象沈遲,身痛持續,則應使用溫暖的方法進行治療;中暍(中暑)導致的身痛,可用白虎湯來解暑;對於裡寒外熱所引起的身痛,應先救治裡部病症,再針對表部進行治療。若寒邪侵入三陰經,則會導致脈象沈遲、身痛;風邪入侵三陽經,則會引起四肢關節疼痛。太陽經身痛表現為肌肉緊縮,中濕經身痛則無法轉動,陰毒侵襲所導致的身痛,患者會感到全身如同被鞭打一般。根據以上描述,可以進行區分。

身重

身重,有風溫、有風濕、有風寒、有火逆、有三陽合病、有易病,雖所得不一,然悉屬三陽,非若身疼兼有三陰裡寒之證。(黃仲理)

面赤

傷寒面赤有數種:如太陽病,面色緣緣正赤者,此陽氣怫鬱在表,汗出不徹故也,當發其汗。陽明病,合面赤色者,不可攻之,謂表未解不可攻裡也,宜解其肌。陽明內實,惡熱不惡寒,或蒸蒸發熱,或日晡潮熱,譫語,便秘,脈沉數有力而面赤者,此屬內熱,宜下之。如表裡俱熱,口燥,舌乾飲水,脈數面赤,里未實者,未可下,宜病機清之。

少陽病,邪在半表半裡,脈弦數而面赤者,宜小柴胡湯和之。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脈沉細而面赤者,宜四逆湯溫之。此陰寒內盛,逼其浮火上行於面,非真熱也,誤投寒藥即死。(《全生集》)

白話文:

身重

身重可能由風溫、風濕、風寒、火逆、三陽合病、易病等不同原因造成,症狀雖各有不同,但都屬於三陽的範疇,並不像身疼伴隨三陰裡寒的症狀。

面赤

傷寒引致的面赤有多種情況:

  • 太陽病引起的面赤,是因為陽氣在體表受到阻礙,出汗不徹底導致,應當發汗。
  • 養明病的面赤表示病仍在表層,不宜進行攻裡(針對裡部的治療),而是應當疏解表皮。
  • 若養明病表現為內實,伴有熱而不畏寒、發熱、便祕、脈搏沈數有力且面赤,這是體內有熱,應當用藥物清除。
  • 若病徵同時影響表和裡,出現口燥、舌乾、喜喝水、脈搏數且面赤,但裡部尚未實質性病症,尚不可使用下法(一種清熱解毒的治療方式),應當清除體內的病機。
  • 少陽病的面赤,是因為病邪滯留在半表半裡的位置,適合使用小柴胡湯調和身體。
  • 少陰病時,如果出現下利清穀、裡部寒涼、外表熱、脈搏沈細且面赤,則應使用四逆湯來溫暖身體。
  • 此種情況多由於陰寒之氣過盛,導致體內的熱氣向上衝擊面部,而非真正的熱症,若誤用寒藥,可能會危及生命。

未發汗,因風寒而喘者,是麻黃證;下後微喘者,是桂枝加厚朴杏仁證;喘而汗出者,是葛根黃連黃芩證;汗後津液不足,飲水多而喘者,是五苓證。(柯韻伯)

無汗

傷寒無汗者九,不得汗者四,陶氏惟言寒邪一條,失之太簡。《論》云:太陽傷寒,無汗,發熱惡寒,身痛,脈浮緊,用麻黃湯;太陽中風,脈浮緊,無汗,煩躁,用大青龍湯;陽明病,頭痛,鼻乾,脈浮,無汗而喘,用麻黃湯。此皆寒邪在表之無汗,當發表者也。又云:陽明病無汗,身必發黃,用茵陳梔豉湯;陽明病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用白虎湯。此皆熱邪在裡之無汗,當清裡者也。

白話文:

【喘】

  1. 若是未經發汗,因風寒導致喘息的,屬於麻黃證;如果在服藥後仍有輕微喘息的現象,則屬於桂枝加厚朴與杏仁證;喘息同時伴有汗出的,則是葛根黃連黃芩證;若在出汗後體液不足,飲水多卻仍然喘息,這屬於五苓證。

  2. 【無汗】

對於傷寒病症來說,通常有九種情況會出現無汗的現象,但其中四種情況未必能得到汗液排除。陶氏只提及寒邪一項,這樣的描述略嫌簡略。根據論述,太陽傷寒症狀為無汗、發熱、畏寒、全身疼痛,脈搏浮緊,應使用麻黃湯進行治療;太陽中風則表現為脈搏浮緊、無汗且煩躁,應使用大青龍湯;陽明病可能出現頭痛、鼻乾、脈搏浮現,加上無汗與喘息,應使用麻黃湯。這些都是表層寒邪引起的無汗,應採取表層發汗的療法。此外,陽明病如果出現無汗且身體開始變黃,應使用茵陳梔豉湯;陽明病無汗的情況,如果伴有口渴想喝水,但沒有表層症狀的,應使用白虎湯。這些都屬於內部熱邪引起的無汗,應採用清裡的療法。

又云:結胸證,但頭汗出,用大陷胸湯;但頭汗出,身發黃者,用茵陳蒿湯;心中懊憹,但頭汗出,用梔子豉湯。此皆水飲內結之無汗也。又云: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身必癢者,此陽虛表邪不能作汗外解,治用扶元發汗者也。以上皆傷寒無汗之證也。

他如嘔惡胸悶,無汗脈滑,此痰結中焦,用二陳、導痰湯者;又有飽悶噯氣,發熱無汗,右關滑大,此食滯中焦,胃陽不布,用平胃、保和散者;又有發熱惡寒,無汗脈不出,此表邪內伏,用升陽散火湯者;又有發熱無汗,寒涼抑遏,用溫中升散者。總之,無汗之證,治用發散者居多。

白話文:

古人言:結胸病,只有頭部出汗,應使用「大陷胸湯」;只有頭部出汗,身體泛黃的,則用「茵陳蒿湯」;心中煩躁,只有頭部出汗,則用「梔子豉湯」。這些都是因為體內積聚水分而沒有流汗的症狀。

再者,脈搏浮遲,遲表示缺少陽氣,無法引發出汗,身體必定會感到癢,這表示陽氣不足,表層的邪氣無法透過汗液排出,應使用補益元氣的發汗方法來治療。以上的都是傷寒無流汗的症狀。

至於嘔吐、胸部悶塞,無流汗且脈象滑,這是因為體內有痰阻於中焦,應使用「二陳湯」或「導痰湯」來治療;又或者有飽滿感、噁心、發熱且無流汗,右側脈搏滑大,這是因為食物在中焦積聚,導致胃的陽氣無法散佈,應使用「平胃散」或「保和散」來治療;還有發熱伴隨畏寒、無流汗且脈象不通暢,這是因為表層的邪氣藏在體內,應使用「升陽散火湯」來治療;又有發熱且無流汗,但寒涼的影響抑制了汗液的產生,應使用溫暖中焦且能升散的方法來治療。

總而言之,無流汗的症狀,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使用發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凡傷寒表證,必須汗解,不論日數,須善為發汗。要知麻黃、桂枝,但發冬月之寒邪無汗,不可用於三時熱令;羌活、乾葛、柴胡,能發在表無汗,不能發在裡火閉無汗;滑石、石膏,能發在裡火閉無汗,不能發在表無汗;淡豉、白蔻,能散中焦抑遏無汗,不能發皮毛閉郁無汗;枳殼、木通,能發大小便不通無汗,不能發表邪無汗;桑皮、地骨、桔梗,能發肺氣壅遏無汗,不能發他經閉郁無汗。仲景發表加杏仁,妙在開肺之皮毛,亦發汗之良法也。

(《傷寒大白》)

白話文:

對於感冒的表面症狀,必須透過出汗來治療,無論病程多長,都需要適當的發汗。要知道,麻黃和桂枝只能清除冬天的寒邪而導致無汗,不適用於春夏季的熱季;羌活、乾葛、柴胡能清除表面無汗的情況,卻無法處理內部因熱力封閉導致的無汗;滑石和石膏能清除因內部熱力封閉導致的無汗,卻無法處理表面無汗的情況;淡豉和白蔻能疏散中間層的抑制導致無汗,卻無法清除皮膚閉塞引起的無汗;枳殼和木通能幫助疏通大小便不通導致的無汗,卻無法清除外部邪氣引起的無汗;桑皮、地骨、桔梗能清除肺部堵塞導致的無汗,卻無法清除其他經絡因堵塞引起的無汗。張仲景在發汗治療中添加杏仁,巧妙地開啟肺部的皮膚毛細孔,這也是很好的發汗方法。

(《傷寒大白》)

自汗

傷風,則惡風自汗;傷濕,則身重自汗;中暑,則脈虛自汗;中暍,則煩渴自汗;濕溫,則妄言自汗;風溫,則鼾睡自汗;霍亂,則吐利自汗;柔痙,則搐搦自汗;陽明,則惡熱潮熱自汗;陰虛,則身倦自汗;亡陽,則遂漏不止自汗。凡發熱下利,汗不止者死;汗出如油,喘不休者死;汗冷肢厥,脈脫者死。(《全生集》)

戰汗

戰與慄異,戰由乎外,慄由乎內。凡傷寒欲解,將汗之時,若正氣實,邪不能與之爭,則但汗出而不作戰。所謂不戰,應知體不虛也。若其人本虛,邪與正爭,微則為振,甚則為戰,正勝邪則戰汗而解。故凡邪正之爭於外者,則為戰,戰其愈者也;邪正之爭於內者,則為慄,慄其甚者也。

白話文:

自汗

  1. 感受風邪,會產生畏風和自汗現象;
  2. 感受濕邪,身體會沈重並伴隨自汗;
  3. 中暑時,脈搏虛弱,會有自汗現象;
  4. 中暍時,會感到口渴並伴有自汗;
  5. 溼溫病發時,病人會出現胡言亂語和自汗;
  6. 風溫病發時,病人會昏睡並伴隨著自汗;
  7. 霍亂發作時,會出現嘔吐和腹瀉並伴隨自汗;
  8. 柔痙病發時,肌肉會抽搐並伴隨著自汗;
  9. 順陽明經的熱症,會有畏熱、潮熱及自汗現象;
  10. 身體陰虛時,會產生疲勞感並伴隨自汗;
  11. 亡陽時,會導致流汗不止。

總結來說,如果發熱且出現下利(即腹瀉)而汗液不斷,則病情危急;如果汗液像油脂一樣流出,且呼吸急促不停止,則情況危急;如果汗液冰冷,四肢冰涼,脈搏消失,則病情危急。

戰汗

戰與慄不同,戰是由外部引發,慄是由內部引發。在感冒快好時,快要出汗的時候,如果正氣足夠強大,邪氣無法與之對抗,則只會出汗而不會發生戰抖。這表示,沒有戰抖,就表明身體沒有虛弱。如果一個人原本身體虛弱,邪氣與正氣爭鬥,輕微的情況下會表現為震顫,嚴重時則會表現為戰抖。當正氣勝過邪氣時,戰抖的汗液排出後,病情就會得到緩解。因此,外在邪氣與正氣的爭鬥,表現為戰抖,這是病情開始恢復的徵兆;而內部邪氣與正氣的爭鬥,表現為震顫,這是病情加重的徵兆。

《論》曰:陰中於邪,必內慄也。夫戰為正氣將復,慄則邪氣肆強,故傷寒六、七日,有但慄不戰竟成逆候者,此以正不勝邪而反為邪所勝,使非溫補回陽,他焉能御?(張景岳)

戰而汗解者,太陽也;不戰有汗而解者,陽明也;不戰無汗而解者,少陽也。(《此事難知》)

筋惕肉瞤

筋惕肉瞤,非常有之。《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發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大虛,筋肉失養,故惕惕而跳,瞤瞤而動也。《論》云:太陽病,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大青龍湯,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又云: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白話文:

《論》中提到,當陰邪深入體內時,必會導致內部的寒冷感。若在與外敵戰鬥時,體內正氣正在復原,但若出現寒冷感,則表示邪氣更加強烈,因此,如果傷寒症狀在病後六至七天時,僅出現寒冷感而不伴隨戰鬥感,這可能是病情逆轉的徵兆。這是因為正氣不能勝過邪氣,反而被邪氣所勝,除非使用溫補和回陽的方法,否則無法控制這種情況。

戰鬥後出汗解除的情況,是太陽病;沒有戰鬥但出汗解除的情況,是陽明病;沒有出汗但戰鬥後解除的情況,是少陽病。

「筋惕肉瞤」,這種現象非常罕見。《經》中指出,陽氣充足時,可以滋養心神,保持筋骨柔軟。過度發汗導致體液乾涸,陽氣大損,筋骨失去滋養,所以會出現筋骨震顫、肌肉抽搐的情況。《論》中提到,對於太陽病患者,脈搏微弱且伴有出汗和畏風的情況,不應服用青龍湯,因為這可能會導致寒厥、筋骨震顫的副作用。另外,對於發汗後仍不解除,出現發熱、頭暈、身體震顫,有如要倒地的狀況,應該使用真武湯來治療。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出不止,筋惕肉瞤。此雖為逆,但止於發汗亡陽而表虛,治以溫經益陽可矣。有因吐、下、發汗後,表裡俱虛,而有此狀者,又非若但發汗後所可同也。《論》云: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筋脈動惕者,久而成痿。太陽病發汗復下之,表裡俱虛,復加燒針,心煩面黃膚瞤者,為難治。

此皆逆之甚者也。(《傷寒類證》)

協熱利

表證未除,而誤下之,外熱未退,內利復作,故云協熱下利。此熱字,乃言表熱,非言內熱也。協者,協同之協,非挾藏之挾也。《明理論》曰:表邪傳裡,裡虛協熱則利,乃亦以表邪為言也。後學不明此義,止因協熱二字,每每以表作里,以寒作熱,但見下利,即認為熱,且有不因誤下,而妄用芩、連治表熱者。

白話文: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出不止,筋惕肉瞤。這種情況雖然違反了治療原則,但如果只是因為發汗導致陽氣流失和表虛,那麼可以通過溫補經絡和壯陽的方法來治療。有時候,在吐、下、發汗之後,如果身體內部和外部都變得虛弱,就會出現這種狀況,這並非僅僅是發汗後的後果。《論》中提到,傷寒後進行吐、下、發汗,導致虛勞,脈象非常微弱,經過八、九天後,心下部出現痞塊,脅下部疼痛,氣體上衝咽喉,感到頭暈,筋脈緊張震顫,久而久之會形成痿症。太陽病的治療方法是先發汗再進行下藥,如果表裡都虛弱,再加上使用熱針炙療,出現心煩、面色黃、皮膚震顫的現象,這表示病情較為棘手。

這都是違反治療原則很嚴重的情況。(《傷寒類證》)

協熱利

當表層的病症還未消除時,錯誤地進行下藥,使得外在的熱力沒有消退,反而內部開始出現利尿的情況,因此稱為協熱利。這裡的「熱」字指的是表層的熱,而非內部的熱。協字指的是協同的意思,而非挾帶的意思。《明理論》中提到,表層的邪氣傳入內部,如果內部虛弱,協同表層的熱力產生利尿現象,這也是在講述表層的邪氣。學者們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往往只根據「協熱」二字,就誤以為是內部的熱力,把寒錯認為熱。只看到下利的情況,就誤以為是熱症,甚至有人不考慮是否因錯誤下藥,就胡亂使用黃芩、連翹等藥物來治療表層的熱症。

表證得寒,熱愈不退,乃致下利;或脾胃素弱,逢寒即泄者,既見下利,益云協熱,其謬孰甚!獨不觀仲景桂枝人參湯,豈治內熱之劑乎?寒熱倒施,殺人多矣。(《景岳全書》)

結胸痞氣

心下硬滿而痛者,為實,為結胸,硬滿不痛者,為虛,為痞氣;不滿不硬,但煩悶者,為支結。《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氣於四臟,結而不散則為痞。大抵諸痞皆熱,故攻痞之藥皆寒。其有一加附子者,是以辛熱佐寒涼,令開發痞之鬱結,非攻寒也。(《證治準繩》)

傷寒結胸痞滿,今醫不分曾下與未下,遂皆呼為結胸,便與枳桔湯,反成真結胸矣。不知下早而胸滿硬痛者為結胸;未經下者,非結胸也。胸雖滿悶而不硬痛為痞氣耳,乃表邪傳至胸中,未入於腑,尚為在表,證屬少陽部分,不可峻攻。(《全生集》)

白話文:

【表證得寒,熱愈不退,乃致下利;或脾胃素弱,逢寒即洩者,既見下利,益雲協熱,其謬孰甚!獨不觀仲景桂枝人參湯,豈治內熱之劑乎?寒熱倒施,殺人多矣。】(《景嶽全書》)

表症如果受到寒邪侵擾,熱症反而更加難以消退,從而導致腹瀉;或者脾胃本來就比較虛弱,遇到寒邪就容易腹瀉的人,一旦出現腹瀉,還會誤認為是內熱加重,這錯誤有多嚴重啊!難道你沒有看到張仲景的「桂枝人參湯」,難道不是用來治療內熱的方劑嗎?這樣的寒熱混淆,誤診誤治,殺人無數。

【結胸痞氣】

心下部位感到硬實且疼痛,這是實質性病狀,是結胸;硬實且不疼痛,是虛性病狀,是痞氣;既不感到硬實也不感到疼痛,只是感到煩悶,這是支結。《保命集》提到,脾臟不能正常運行氣血到全身各臟器,氣機堵塞無法散開,就形成了痞氣。總的來說,各種痞氣都是因為熱毒,所以治療痞氣的藥物都具有清熱的作用。然而,其中有一種加了附子的方子,使用了辛熱的藥物配合寒涼的藥物,以幫助打開痞氣的阻塞,而不是純粹的攻寒。

【傷寒結胸痞滿】

對於傷寒引起的結胸和痞滿,現在的醫生不分是否已經進行過下法治療,都稱之為結胸,隨意使用枳桔湯,反而可能造成真正的結胸。實際上,如果下法使用得太早,導致胸滿且有疼痛感的,纔是真正的結胸;如果沒有經過下法,那麼就不是結胸。即使胸中感到滿悶但不伴隨著疼痛,也只是痞氣而已,這表示身體的邪氣已經從表傳到了胸中,尚未進入腹部,仍處於表症,且屬於少陽部分的病症,不可以進行強烈的攻伐治療。

【全生集】

對於傷寒引起的結胸和痞滿,現在的醫學界往往不分是否已經進行過下法治療,都稱之為結胸,隨意使用枳桔湯,反而可能造成真正的結胸。實際上,如果下法使用得太早,導致胸滿且有疼痛感的,纔是真正的結胸;如果沒有經過下法,那麼就不是結胸。即使胸中感到滿悶但不伴隨著疼痛,也只是痞氣而已,這表示身體的邪氣已經從表傳到了胸中,尚未進入腹部,仍處於表症,且屬於少陽部分的病症,不可以進行強烈的攻伐治療。

大結胸,是水結在胸腹,故脈沉緊;小結胸,是痰結於心下,故脈浮滑。水結宜下,故用甘遂、葶、杏、硝、黃等下之;痰結宜消,故用黃連、栝蔞、半夏以消之。○水結、血結,俱是膀胱病,故皆少腹硬滿。小便不利是水結,小便自利是血結。○水結胸脅,用陷胸湯,水鬱折之也。熱結心中,用梔豉湯,火鬱發之也。(柯韻伯)

不問大、小結胸以及痞氣支結,皆屬於郁。鬱則未有不結者,總以開鬱為主,則痞結自散。又當審其兼證,診其脈息,氣鬱,順之調之;血鬱,行之破之;痰鬱,化之吐之;表郁,散之和之;里郁,攻之下之;熱鬱清之;寒鬱溫之;食鬱消之;水鬱利之。治痞結之能事畢矣。(劉松峰)

白話文:

大結胸指的是水積聚在胸腹,所以脈搏會沈緊;小結胸則是痰在心下積聚,所以脈搏會浮滑。對於水積聚的狀況,適合使用下法來治療,例如使用甘遂、葶藶、杏仁、硝石、黃芩等藥物;對於痰的積聚,則適合使用消法,例如使用黃連、栝樓、半夏等藥物來消除痰結。

水積聚和血積聚都與膀胱有關,所以都表現為少腹硬滿的症狀。小便不利表示是水積聚,小便自利則表示是血積聚。

對於水積聚在胸脅的狀況,可以使用陷胸湯來治療,這是為了使積聚的水分得到折轉。對於熱積聚在心中的情況,可以使用梔豉湯來治療,這是為了使積聚的熱氣得以發散。

無論是大結胸、小結胸或者痞氣的積聚,都是因為氣機阻塞所導致的。氣機阻塞通常都會有積聚的情況,總是以開通氣機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這樣痞結的情況就會自然散去。在進行治療時,還需要考慮到是否有其他並發症,並根據脈息和呼吸來進行診斷。對於氣機阻塞,可以順其自然地調整;對於血機阻塞,則可以通過運動或切割的方法來解決;對於痰機阻塞,可以使用化痰的藥物或吐痰的方法;對於表機阻塞,可以使用疏散或調和的方法;對於裏機阻塞,可以使用攻下的方法;對於熱機阻塞,可以使用清熱的方法;對於寒機阻塞,可以使用溫暖的方法;對於食機阻塞,可以使用消化的方法;對於水機阻塞,則可以使用利尿的方法。這就是治療痞結的全部方法。

蓄血

蓄血證,與溺澀、燥屎證相似而不同,宜分別施治。傷寒少腹滿,按之不痛,小便不利者,為溺澀也;若繞臍硬痛,小便短澀,大便不通者,此有燥屎也;若按之少腹硬痛,小便自利,或大便黑色者,為蓄血也。(程鍾齡)

陽明有蓄血而喜忘者,證之甚也,宜抵當湯。太陽有熱結膀胱如狂者,證之輕也,宜桃仁承氣湯。(成無己)

蓄血,如狂在中,發狂在下。○抵當湯、丸,藥味同劑,如何是二法?蓋喜忘發狂,身黃屎黑者,疾之甚也;但少腹滿硬,小便自利者,疾之輕也。故有湯、丸之別,丸者取其數少而緩也。(王好古)

白話文:

蓄血,指的是血液在體內停滯不散的一種病症,與尿頻、大便乾結等症狀有相似之處,但病因和治療方式有所不同,需分別對待。傷寒導致的小腹部脹滿,按壓時沒有疼痛感,小便排泄不暢,這可能是尿頻的症狀;如果腹部繞臍部硬痛,小便量少且排泄不暢,大便不通,則可能有大便乾結的情況;而按壓小腹部感覺硬痛,小便通暢,或者大便呈現黑色,這是蓄血的症狀。

陽明經如果出現血液積聚並且記憶力減退的症狀,這說明病情比較嚴重,應使用抵當湯進行治療。太陽經如果出現膀胱熱結並伴有精神狂亂的症狀,病情相對較輕,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

蓄血病症的特點是精神狂亂在內,身體的下部則表現爲發狂。抵當湯和丸劑的藥理成分和劑量相同,爲何會有兩種治療方法呢?這是因爲記憶減退、精神狂亂並且身體泛黃、大便呈黑色等症狀表明病情較重;而只有小腹部脹滿且小便通暢的症狀表明病情較輕。因此,有湯劑和丸劑的區別,丸劑因其用量較少,作用較爲緩和。

衄血

衄者,鼻中出血是也。雜病衄者,責熱在裡;傷寒衄者,責熱在表。何以言之?《經》曰: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又曰:陽盛欲衄,陰虛小便難,言衄為經中陽盛也。凡傷寒脈浮,鼻燥口乾,但漱水不欲咽者,欲衄也。《經》曰:陽明病,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又不應發汗而強發之因致衄者。《經》曰: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是也。衄家雖為邪熱在經,而又不可發汗。《經》曰:衄家不可發汗,發汗則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眴,不得眠。所云桂枝、麻黃治衄者,非治衄也,是發散經中邪氣爾。

白話文:

出血,指的是鼻子流血的情形。對於各種疾病引起的出血,我們認為是因為體內有熱邪在內部;而在傷寒期間出現出血,則是因為體內的熱邪在表層。這是根據《內經》的說法:如果一個人感到煩躁並且眼神昏沈,病情嚴重時就會出現出血的情況,出血後病情就會得到緩解。原因在於體內的陽氣過重。《內經》還提到:陽氣過盛想要出血,陰液不足會導致小便困難,這表明出血是體內陽氣過盛的現象。一般來說,在傷寒期間,如果脈搏浮現,鼻子乾燥,嘴巴也乾燥,只是喝水但不願意吞嚥,這種情況可能預示著出血。《內經》指出:陽明病患者,如果嘴巴乾燥,鼻子乾燥,但是能夠正常進食,那麼可能會出現出血的現象。

另外,如果不應該出汗卻強行出汗,導致出血的情況,這也是根據《內經》的說法:在少陰病期間,如果只有腳冷而沒有出汗,卻強行出汗,會導致血液動搖,可能從口鼻處或者眼睛處流出,這種情況被稱為下部寒冷,上部的血液枯竭,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出血的患者雖然存在邪熱在經絡中,但是不能進行發汗治療。《內經》提到:出血的患者不可以發汗,否則會導致額頭凹陷,脈搏緊張,雙眼直視無法轉動,無法入睡。所說的用桂枝、麻黃來治療出血,並不是針對出血本身,而是用於散開經絡中的邪氣。

《經》曰: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是經中之邪隨衄而解矣,不待桂、麻之發散也。(黃仲理)

發黃

濕熱俱甚則發身黃,又邪風被火熱其身必黃,又陽明病被火必發身黃者,此皆由內熱火攻所致也。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必發黃者,此由陽明熱甚所致也。傷寒汗已,身目為黃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大抵黃家屬太陰,《經》云:太陰當發身黃。或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其人如狂,又為蓄血之黃也。(成無己)

仲景治太陽發黃有二法: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者,麻黃連翹赤豆湯汗之;小腹硬滿,小便自利者,抵當湯下之。治陽明發黃亦有二法:但頭汗,小便不利,腹滿者,茵陳、大黃以下之;身熱發黃,與誤治而致者,梔子、柏皮以清之。總不用滲泄之劑,要知仲景治陽明,重在存津液,不欲利小便,惟恐胃中燥耳。

白話文:

《經》上說:太陽病的症狀,脈搏浮緊,出現發熱和全身無汗的情況,如果自己出現出血現象,那麼病情就會好轉,這是因為經脈中的邪氣隨著出血得到解脫,並不需要使用桂枝、麻黃等藥物來疏散。

關於「發黃」:

如果體內濕熱嚴重,會導致身體出現黃疸,或者受到熱風和火熱的侵襲,身體也會出現黃疸。另外,陽明病時如果受熱嚴重,也可能導致黃疸。陽明病的特徵是無汗,尿液不通暢,心煩意亂,這些情況都可能引發黃疸。如果傷寒後開始出汗,但身體和眼睛仍然黃染,這表示體內的寒濕沒有得到清除。

張仲景對於治療太陽病引起的黃疸有兩種方法:如果只有頭部出汗,小便不暢,可以使用麻黃連翹赤豆湯來發汗;如果小腹部硬實且尿液自通,患者神智不清,可能是蓄積了血毒所導致的黃疸。

對於陽明病引起的黃疸也有兩種治療方式:如果頭部出汗,小便不暢,腹脹,可以用茵陳、大黃來降解;如果出現身熱、黃疸,或是由於錯誤治療引發的黃疸,則可以使用梔子、柏皮來清熱。總的來說,張仲景的治療原則不會使用利水消腫的藥物,因為他非常注重保存體內的津液,避免過度利尿,以免胃部乾燥。

○太陽、陽明,俱有發黃證,但頭汗而身無汗則熱不外越,小便不利則熱不下泄,故瘀熱在裡。然里有不同,肌肉是太陽之裡,當汗而發之,故用麻黃連翹赤豆湯,為涼散法;心胸是太陽、陽明之裡,當寒以勝之,故用梔子柏皮湯,乃清火法;腸胃是陽明之裡,當瀉之於內,故立茵陳蒿湯,是逐穢法。(柯韻伯)

目痛鼻乾

問曰:目痛鼻乾,何以是邪在肌肉?答曰:目鼻者,陽明所布之經絡也。蓋胃主肌肉,邪之侵入,必由皮毛而傳肌肉,故目痛鼻乾。至於他經,各行其道,何目痛鼻乾之有?(陳養晦)

白話文:

太陽和陽明兩經都可能出現黃疸的症狀,但若只有頭部出汗而身體其他部位不出汗,熱氣不能從外部排出,小便不通暢,則體內熱氣不能向下排泄,這表明熱邪已經滯留在體內。

然而,熱邪在體內的位置有所不同,太陽之裡指的是肌肉部分,應使用麻黃連翹赤豆湯這種涼散的方法來治療;心胸部分是太陽和陽明兩經的交界處,應使用梔子柏皮湯這種清火的方法來治療;腸胃部分屬於陽明之裡,應使用茵陳蒿湯這種逐穢的方法來進行清潔。

當遇到「目痛鼻乾」的情況時,有人會問為什麼會是熱邪侵入肌肉?答案是,眼睛和鼻子是陽明經脈所佈的地方。由於胃主肌肉,邪氣進入體內,通常會從皮膚開始進入肌肉,因此會出現目痛鼻乾的現象。對於其他經脈,各自有自己的運行路線,所以並不會出現目痛鼻乾的情況。

唇焦漱水不欲咽

唇焦漱水不欲咽,何以是邪在肌肉?答曰:唇者肌肉之本,唇乾則思漱水以潤之。然不欲咽者,知本腑無熱,表病里和也。又問曰:表證既除,里證已見,或亦漱水而不咽者,治法從表乎?從里乎?答曰:既無表證,里必有熱,熱則能消水,漱當咽。若不咽者,是內有瘀血也。何以別之?必外無表證,小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黑色是也。(陳養晦)

不得眠

問曰:不得眠,何以是陽明腑證?答曰:陰陽皆有之。其狂亂不得眠者,陽明胃熱故也。《經》云:胃不和則臥不安。胃受熱邪,故不和,不和故不眠也。若初時目痛鼻乾,不得眠者,陽經病也,葛根湯主之。若蒸熱自汗,燥渴脈洪,不得眠者,陽明經、腑同病,散漫之熱也,白虎加入參湯主之。

白話文:

"脣焦漱水不欲咽",這句話在說嘴脣乾燥,想要漱口水來潤濕,但卻不想吞嚥下去。這可能是因為體內的邪氣已經深入肌肉層,導致嘴脣乾燥,需要漱口水,但由於身體內部沒有熱毒,所以即使漱了口也不想要吞嚥。

如果問,當表面的病症已經消除,但內部的病症已經出現,有人仍然會漱口水但不吞嚥,那應該從表面治療還是從內部治療呢?回答是,如果沒有表面的病症,那麼內部一定有熱毒。熱毒可以消耗水分,漱口水應當吞嚥。如果不想吞嚥,那可能是體內有瘀血。這是因為,如果外部沒有表面病症,腹部會感到緊實和脹滿,小便可以自由排出,而大便呈現黑色。

"不得眠",這個詞意指無法入睡。問道,這可能是陽明腑證嗎?回答是,這可能是由陰陽兩種原因引起的。當人表現出狂亂無法入睡的情況,這是由於陽明胃部的熱毒所導致的。《經》中提到,胃部不和諧就會影響到睡眠。胃部受到熱邪侵襲,因此不和諧,不和諧就無法入睡。如果起初出現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入睡,這是陽經的疾病,可以用葛根湯來治療。如果出現持續的發熱、自汗、口乾舌燥、脈搏跳動強烈,仍然無法入睡,這表示陽明經和腑都出現了問題,是熱邪散漫的症狀,可以使用白虎加入參湯來治療。

若潮熱自汗,便閉譫語,不得眠者,陽明腑病,結聚之熱也,調胃承氣湯下之。又問曰:有汗下後,不得眠者何也?答曰:因汗下重亡津液,致虛煩不得眠,宜酸棗仁湯主之。若少陰脈沉細,自利厥逆,煩躁不得眠者,為難治也。(程鍾齡)

潮熱

問曰:潮熱何以屬陽明腑證?答曰:潮熱者,如潮之汛,不失其時,今日午後發熱,明日亦午後發熱,故名潮熱。若一日熱發至晚者,便是發熱;若寒熱相間,便是往來寒熱。仲景云:其熱不潮,不可與承氣湯。可見潮熱合用承氣湯也。又問曰:潮熱固當下,設有表證,何以治之?答曰:潮熱兼表,必先解表,然後攻裡。

白話文:

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伴隨自行出汗、大便困難和精神錯亂的情況,這可能是陽明腑病,即腸道積熱所導致的症狀,此時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進行治療。又有人詢問:在發汗或排便後仍然無法入眠的情況下,這是什麼原因?回答是:這是因為過度發汗或排便導致大量體液流失,引發虛熱,使人無法安睡。對於這種情況,應當使用酸棗仁湯來治療。若脈象顯示為少陰(腎)脈沈細,伴有自行腹瀉、四肢發冷和心神煩躁,這是一種較難治療的症狀。

  • 潮熱:類似潮汐般的定期發熱,通常在每天同一時間出現,例如每天下午發熱,稱為潮熱。如果一天中的發熱時間不定,則可能是其他類型的發熱,如寒熱交替的發熱。張仲景指出,如果發熱沒有按照潮汐模式出現,就不適合使用承氣湯治療。因此,當發熱符合潮汐模式時,才適用承氣湯。

  • 若有表證(外部疾病徵兆)同時存在,應該首先治療表證,再進行內治(治療腸胃問題)。

若里證急者,則用大柴胡法,表裡並治可也。(《醫學心悟》)

口渴

凡中風傷寒,結熱在裡,熱傷氣分,必煩渴飲水。治有二法:表證已罷,而脈洪大,是熱邪在陽明之半表裡,用白虎加人參湯,清火以益氣;表證未罷,而脈仍浮數,是寒邪在太陽之半表裡,用五苓散,利水而發汗。

○仲景治陽明渴飲有四法:本太陽轉屬者,五苓散微發汗以散水氣;大煩燥渴,小便自利者,白虎湯加人參清火而生津;脈浮發熱,小便不利者,豬苓湯滋陰而利水;小便不利腹滿者,茵陳湯以泄滿,令黃從小便出。病情不同,治法亦異。○凡厥陰之渴,在未汗時;太陽之渴,在發汗後。

白話文:

如果病徵急劇,可以使用大柴胡法進行治療,同時處理內外兩種病徵。

對於「口渴」這個症狀,如果是因為中風或傷寒導致結熱積聚在體內,熱力損傷到氣分,就會出現口渴並且想要喝水的情況。治療方法有兩種:

  • 如果表徵已經解除,脈象洪大,表示熱邪在陽明腸胃,這時候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清熱解毒並補充元氣;
  • 如果表徵尚未解除,脈象仍然浮數,表示寒邪在體表和體內,這時候可以使用「五苓散」,來利尿並發汗。

在張仲景的治療原則中,對於陽明腸胃的口渴有四種方法:

  • 如果原本是太陽病轉變而來,可以用「五苓散」輕微發汗以排除體內水分;
  • 如果症狀表現為大範圍的煩躁和口渴,且小便暢通,可以用「白虎湯加人參」清熱解毒並滋潤身體;
  • 如果脈象浮現且發熱,但小便不順暢,可以用「豬苓湯」滋養陰液並利尿;
  • 如果小便不順暢且腹部感到脹滿,可以用「茵陳湯」排除脹滿,讓黃色物質從尿液排出。

不同的病情會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厥陰的口渴通常在發汗前發生;太陽的口渴則是在發汗後出現。

(柯韻伯)

太陽無汗而渴,忌白虎;陽明有汗而渴,忌五苓。(葛逸聖)

三陰同屬臟寒,少陰、厥陰有渴證,太陰獨無渴證者,以其寒在中焦,總與龍雷之火無涉。少陰中有龍火,水底寒甚則龍升,故自利而渴;厥陰中有雷火,故有消渴。(程郊倩)

即以傷寒口渴言之,邪熱入於胃腑,消耗津液,故渴。恐胃汁干,急下之以存津液。其次但云:欲飲水者,不可不與,不可多與,別無治法;縱有治者,徒知以芩、連、梔、柏、麥、味、花粉,甚則石膏、知母治之。此皆有形之水,以沃無形之火,安能滋腎中之真陰而止渴乎?若以六味地黃湯大劑服之,其渴立愈,何至傳入少陰而成燥、實、堅之證乎?(《趙氏醫貫》)

白話文:

(柯韻伯)

太陽病如果沒有出汗卻有口渴的情況,應該避免使用白虎湯;陽明病如果有出汗卻還口渴,則不適合使用五苓散。

(葛逸聖)

三陰病都是因為臟器寒涼導致,其中少陰、厥陰有口渴的症狀,但太陰卻沒有口渴,這是因為它的寒涼在中焦,通常與內生的火(龍雷之火)無關。少陰中藏著內生的火(龍火),當水底非常寒冷時,龍火會上升,所以會出現自利和口渴的情況;厥陰中藏著外發的火(雷火),因此會有消渴症狀。

(程郊倩)

就傷寒引起口渴來說,邪熱進入胃腑,耗損津液,所以會感到口渴。要防止單一的胃液乾涸,應當急於用下法來保存津液。其次只說想要喝水,那就必須給予,但不能過量,並沒有其他的治療方法;即使有治療方式,也只是知道使用如黃芩、黃連、梔子、黃柏、麥冬、甘草、花粉,甚至石膏、知母等藥物。這些都只是用有形的水來澆灌無形的火,怎能滋潤腎中的真陰而解口渴呢?如果使用六味地黃湯的大劑量來服用,口渴的症狀立刻就會消失,又何必讓病情傳到少陰而變成燥、實、堅的病症呢?(《趙氏醫貫》)

趙氏論治傷寒口渴,獨重地黃滋陰,但傷寒末後之渴為虛熱,初起之渴為實熱,若以地黃膩膈之味施於傷寒初起口渴之證,則邪熱凝滯,病氣不消,其渴愈甚矣。且口渴屬陽明氣分之病,先生不分氣血所屬,竟云滋陰,不知邪熱未去,雖曰進滋陰,無益於病。此仲景不設滋陰之方於口燥咽乾條內者,良以滋陰乃治血虛之內傷,非治熱之外感也。(《證因脈治》)

濕熱則不渴,燥熱則渴,此以渴、不渴分熱之在濕、在燥也。熱在血分則不渴,熱在氣分則渴,此以渴、不渴分熱之在血、在氣也。胃家痰食則渴而不消水,胃家邪熱則渴而消水,此以消水、不消水分痰食、邪熱也。實火口渴則脈實數,虛火口渴則脈虛數,此以脈之虛實分虛火、實火也。

白話文:

趙氏在談論治療傷寒引起的口渴問題時,強調了使用地黃滋陰的重要性。然而,他忽略了傷寒初期與末期口渴的不同原因。初期的口渴多是實熱所致,而末期的口渴則是虛熱造成。如果在傷寒初期就使用地黃這種能阻礙食物消化的藥物來治療口渴,可能會導致邪熱凝結,病情加重,口渴反而更嚴重。此外,口渴通常是由陽明經的熱氣造成的疾病,趙氏卻不分清熱氣和血液的區別,就直接提出滋陰的方法,這樣的治療方式對於還未去除邪熱的病人來說,並沒有療效。這是因為滋陰通常用於治療血虛的內傷,而非外感的熱症。

濕熱的環境下不會出現口渴的情況,而乾燥的熱環境則會引起口渴。熱氣在血液中時不會感到口渴,而在氣體中時則會有口渴感。胃部如果有痰或食物堵塞,會讓人感到口渴但無法飲水;而如果胃部受到邪熱的影響,則會感到口渴並能飲水。實質的火氣引發的口渴會使脈搏變得強烈且數量增多,而虛弱的火氣引發的口渴則會使脈搏變得虛弱且數量增多。

邪熱在表則不渴,熱邪在裡則渴,此以渴不渴、分熱之在表在裡也。凡渴,皆屬陽明氣分之熱,故乾葛、石膏乃渴證必用之藥。乾葛宣發陽明之表熱,石膏清解陽明之裡熱。有先用石膏渴不減、後用乾葛而愈者,此陽明之表熱也;有先用乾葛渴不減、後用石膏而愈者,此陽明之裡熱也。同一陽明經病,同一陽明經藥,而失分表裡,則不見效。

雜證口渴,有肺消、腎消;傷寒口渴,一惟陽明邪熱。即有少陰口燥咽乾而渴,厥陰消渴飲水,亦是陽明傳入之熱病也。另有三陰下利、寒證之假渴者,然雖渴而不消水,小便清白為異耳。(《傷寒大白》)

狂亂

白話文:

邪熱在體表時,不會感到口渴,但若熱邪深入體內,就會感到口渴,這就是透過口渴或不口渴來區分熱邪是在體表還是體內。通常,只要有口渴的情況,都歸屬於陽明經氣分的熱症,所以甘草與石膏是治療口渴症狀的必要藥物。甘草可以疏散陽明經的表熱,石膏則能清解陽明經的裡熱。有些情況是先使用石膏但口渴沒有改善,之後改用甘草才見效,這是因為表熱所導致的;反之,有些情況是先使用甘草但口渴沒有改善,之後改用石膏才見效,這是因為裡熱所導致的。即使是同樣的陽明經病症,使用同樣的陽明經藥物,如果不分清表熱和裡熱,就無法見到效果。

各種疾病引起的口渴,有肺部疾病(肺消)和腎部疾病(腎消)的分類;傷寒所引起的口渴,主要由陽明經的邪熱引起。即使在少陰經出現口乾咽痛的情況下有口渴感,或是厥陰經的消渴症(飲水過多)都可視為是陽明經的熱病。另外還有一些陰經下痢、寒症所產生的偽裝成口渴的症狀,但即使有口渴感卻不飲水,小便清澈透明是其特徵。(《傷寒大白》)

「狂亂」指的是精神行為上的失常,表現出一種不受控制、狂躁不安的狀態。

問曰:狂亂何以屬陽明腑病?答曰:重陰為顛,重陽為狂。諸經之狂,皆陽盛也。又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此乃下焦蓄血,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大便黑色,雖則如狂,初不若發狂之甚也。又有以火劫汗,遂至亡陽,發為驚狂。是知如狂者,膀胱蓄血也;驚狂者,劫汗亡陽也;發狂者,陽明胃腑實熱也。

又問曰:寒證亦有發狂者,何也?答曰:此陰盛格陽。其人煩躁欲坐臥泥水中,是名陰躁,脈必沉遲,或見下利清穀諸寒證,急宜溫補,不可誤用寒涼也。(《醫學心悟》)

如狂

如狂之證,或由失志,病在心也;或由悲憂,病在肺也;或由失精,病在腎也;或由勞倦思慮,病在肝脾也。此病傷於內,邪感於外,病隨邪起,其證如狂,亦虛狂也。必外無黃赤之色、剛暴之氣,內無胸腹之結、滑實之脈。雖不時躁擾,而禁之則止;口多妄誕,而聲息不壯;或眼見虛空,或驚惶不定。

白話文:

問曰:什麼原因導致狂亂歸屬陽明腑病?答曰:過度的陽氣表現為狂亂,各經絡的狂亂現象都與陽氣過盛有關。此外,太陽病若未得到解決,熱結於膀胱,病人表現出狂亂的狀態,這通常是由於下焦蓄積的血液,少腹部應感到堅硬和滿脹,小便自覺舒暢,大便呈黑色,雖然表現出狂亂的行為,但不會像真正的狂亂那樣嚴重。另外,如果因使用火療法引發大量出汗,最終導致陽氣散失,也可能出現驚狂的情況。由此可知,表現為狂亂的人可能是膀胱蓄積了血液;表現為驚狂的人可能是由於火療法導致的陽氣散失;表現為狂亂的人則可能是陽明胃腑出現實熱的狀況。

再問曰:冷症也有表現為狂亂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答曰:這是由於陰氣過盛,把陽氣逼出體外。這種情況下,病人會感到煩躁,想坐在或躺臥在泥水裡,這種表現稱為陰性躁動,脈搏必定緩慢而深沈,可能會出現下痢稀薄的糞便等冷症狀。急需要進行溫補治療,切不可誤用寒涼藥物。(出自《醫學心悟》)

如狂之症狀,可能由於精神失常,病源在心;可能由於情緒悲傷憂愁,病源在肺;可能由於失敗了性的關係,病源在腎;也可能由於過度勞累思慮,病源在肝脾。這種疾病是內傷所致,外界環境因素影響,疾病隨著外來邪氣的入侵而產生,表現出狂亂的狀態,這也是虛假的狂亂。一定不會有黃色或紅色的膿包,不會有剛烈暴躁的氣質,不會有胸腹部的結塊,脈搏不會顯得滑動和實在。即使時常感到焦躁不安,但在制止後就會停止;口說的話往往荒謬不實,聲音和呼吸都不夠有力;可能會看到虛空中的事物,或者表現出驚慌不穩的狀態。

察其上,則口無焦渴;察其下,則便無硬結。是皆精氣受傷,神魂不守之故。與陽極為狂者,反如冰炭,妄行攻瀉,必致殺人。(張景岳)

譫語鄭聲

譫語屬陽,鄭聲屬陰。《經》云: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譫語者,顛倒錯亂,言出無倫;鄭聲者,鄭重頻煩,諄諄不已。此譫語、鄭聲虛實不同。二者本不難辨,但陽盛裡實與陰盛格陽,皆能錯語,須以他證別之。如大便秘,小便赤,身熱煩渴而妄言者,乃里實也;若小便如常,大便洞下,或發躁,或反發熱而妄言者,乃陰盛格陽也。

裡實宜下,調胃承氣湯;熱甚煩躁,大渴喜飲,宜白虎湯;陰盛格陽,宜白通湯、四逆湯、附子理中湯。(戴復庵)

白話文:

觀察病人的上部,如果口中沒有乾燥口渴的症狀;觀察病人的下部,如果大便沒有乾硬的症狀。這都是因為精氣受損,神智失去控制所導致的。與陽氣極盛表現為狂躁的人相反,他們就像是冰與火,如果盲目地使用攻伐和利水的方法,必定會危及生命。

譫語和鄭聲,分別代表不同的病理狀態。譫語屬於陽性病徵,表現為言語顛倒錯亂,言無倫次;鄭聲屬於陰性病徵,表現為語言鄭重頻煩,反覆不休。譫語和鄭聲雖然在虛實上有所不同,但都很容易區分。然而,在陽氣過盛、腸胃實熱與陰氣過盛、陽氣被壓抑的情況下,都可能會出現類似的語病,需要通過其他症狀來加以分辨。例如,如果病人有大便乾硬、小便赤黃、身體發熱且說話胡言亂語的症狀,那麼這可能是腸胃實熱所致;如果病人的小便正常,大便稀軟,或者情緒焦慮,甚至反常發熱且說話胡言亂語,那麼這可能是陰氣過盛、陽氣被壓抑所致。

對於腸胃實熱的病人,應採用下法治療,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如果病人的熱度高、煩躁不安,並且非常口渴喜歡喝水,可以使用白虎湯;如果是陰氣過盛、陽氣被壓抑的病人,可以使用白通湯、四逆湯、附子理中湯進行治療。(戴復庵)

狂言者,開目與人語,所語未嘗見之事也;譫語者,合目自言,所言日用常見之事也;鄭聲者,聲戰無力,不相接續,造字出於喉中也。(《此事難知》)

譫語之由,又自不同,有火劫,有汗出,有下利,有下血,有燥屎在胃,有三陽合病,有過經,有亡陽。諸如此者,脈短則死,脈自和則愈。(《證治準繩》)

循衣摸床

循衣摸床,危惡之證也。一因太陽火劫取汗,致陽盛傷陰。陰若未竭,則小便利,多生;陰若已竭,則小便難,多死。一因陽明熱極,汗、吐、下三法失宜,致成壞證,其熱彌深。脈實者,堪下,則可治;脈弱者,不堪下,則難治。此已成危惡壞證,往往陰陽虛實,醫莫能辨,無下手處,當以大劑獨參、六味、乾不傳時時與之,每獲生也。(《醫宗金鑑》)

白話文:

狂言指的是張開眼睛與他人對話,說的是未曾見過的事情;譼語則是閉上眼睛自言自語,說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鄭聲是指聲音微弱,不能連貫,發音來自喉嚨的語言。

譼語的原因各不相同,可能由火災、出汗、下痢、出血、胃中有乾燥大便、三陽合病、過度發熱、陽氣流失等情況引起。如果脈搏短促,那麼病情可能危急,若脈搏平和,則病情有可能痊癒。

「循衣摸牀」是臨牀症狀之一,表示病況嚴重。這可能是因為太陽火災後大量出汗,導致陽氣過盛而傷害陰液。如果陰液還沒有完全耗盡,那麼尿量會增多,預示著較好的結果;如果陰液已經耗盡,那麼尿量會減少,預示著較差的結果。此外,也可能是由於陽明熱度極高,使用汗、吐、下三種治療方法失當,導致病情加重。脈搏強壯的,可以考慮使用下法治療;脈搏虛弱的,不適合使用下法,治療困難。對於這種嚴重且複雜的病症,醫生常常難以分辨陰虛或陽虛的情況,無法找到適當的治療方法。在此類情況下,通常會使用大劑量的獨參湯、六味地黃丸、乾不傳等藥方,不斷給予患者,往往能夠輓救生命。

婁全善治循衣摸床,每以補益得愈。因其脈證之不足也。(程知)

手足汗

胃主四肢,為津液之主。今熱聚於胃,致令手足汗出,乃津液之旁達也。《經》曰: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宜下之。又陽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痼瘕。二者俱手足汗出,一則大便初硬後溏,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不可下;一則大便難,譫語,為陽明證具,故宜下也。(《證治準繩》)

大便秘結

大便秘結,雜證門有實秘、虛秘、風秘、冷秘、熱秘、氣秘、血枯之分;外感門,審其表邪之解與未解,裡熱之結與不結,汗之多與不多,身之熱與不熱,下證之急與不急,屎之硬與不硬,津液之干與不幹,臍腹之痛與不痛,脈之數與不數,以別可下、不可下,微下、急下,俟之、導之之法也。(《傷寒大白》)

白話文:

婁全善治療病人掙扎抓牀,每次都是用補益的方法使病情好轉。這是因為病人的脈象和症狀顯示身體能量不足。

「手足出汗」 胃是身體四肢的能量源,也是津液(水分)的主要來源。現在熱力在胃部聚集,導致手腳出汗,這是津液在身體旁邊運行的表現。經書上說:如果手腳不斷冒汗,大便困難且語言不清,應該用藥物通便。另外,陽明經的寒症,消化不良,小便不通,手腳濕潤地出汗,這表示可能會出現長期的腹部疼痛。兩種情況都表現為手腳出汗,一種是大便初期乾硬後變軟,胃部冷涼,食物和水分不能分別消化,所以不能使用通便藥物;另一種是大便困難且語言不清,這是陽明經的症狀完全表現,因此適合使用通便藥物。

「大便祕結」 大便祕結的症狀,根據不同的原因可以分為實祕(由於體內積聚過多的食物或毒素)、虛祕(由於腸道功能減弱)、風祕(由於風邪影響腸道)、冷祕(由於寒氣影響腸道)、熱祕(由於熱力影響腸道)、氣祕(由於氣機不暢引發腸道阻塞)、血枯祕(由於血液不足導致腸道缺乏潤滑)。根據外感病因的解開或未解,腸道的熱結或未結,出汗的多與少,身體的熱度,下痢的急迫程度,大便的硬度,津液的乾燥,腹部的疼痛,脈搏的快慢,來判斷是否可以使用通便方法,以及使用緩和的通便方法還是緊急通便方法,等待病情變化或是導引身體自行通便。

寒熱往來

太陽之身寒,在未發熱時,如已發熱,雖惡寒而身不再寒。陽明之身寒,惡寒只在初得之一日至二日,則惡寒自罷,便發熱而反惡熱。惟少陽之寒熱,有往而復來之義,寒來便身寒惡寒而不惡熱,熱來便身熱惡熱而不惡寒,與太陽之如瘧,發熱惡寒而不惡熱,陽明之如瘧,潮熱惡熱而不惡寒者不相侔也。

然寒為欲去之寒,熱為新熾之熱,寒熱非實,故小柴胡湯只治熱而不治寒,預備其虛而不攻其實也。小柴胡為半表設,而其證皆屬於里,蓋表證既去其半,則病機偏於向里也。惟寒熱往來一證,尚為表邪未去,故獨以柴胡一味主之,其他悉用里藥。凡里證,屬陽者多實熱,屬陰者多虛寒,而少陽為半里,偏於陽,偏於熱,雖有虛有實,不盡屬於虛也。仲景深以裡虛為慮,故於半表未解時便用人參以固里。

白話文:

「寒熱往來」指的是:

在太陽體內,當人還只是感到寒冷,還沒有發燒時,即使感到畏寒,身體也不再會變得寒冷。而在陽明體內,畏寒只會在剛開始生病的一到兩天內出現,接著畏寒就會停止,轉而開始發燒,並開始畏熱。唯有少陽體內的寒熱,具有來回往復的特點:當感到寒冷時,身體會感到畏寒,但不畏熱;當感到熱時,身體會畏熱,但不畏寒。這和太陽體內的寒熱表現(發燒畏寒但不畏熱)以及陽明體內的寒熱表現(發燒畏熱但不畏寒)有所不同。

然而,這其中的「寒」是正在消退的寒,「熱」是新興的熱,因此寒熱現象並非病徵本身,而是身體正在調整的一種過程。所以,小柴胡湯主要用來治療熱症,而不是寒症,目的是預防虛弱而非攻擊實際的病徵。小柴胡湯被視為半表半裡的藥方,而其適用的症狀主要發生在體內。當表症已經減緩一半,那麼病情的關鍵部分就偏向於向內部發展了。

然而,對於「寒熱往來」這一特定現象來說,通常表示外邪尚未完全清除,因此主要使用柴胡這種藥物進行治療,其他則使用內科藥物。所有內科病症,屬於陽性的大多為實熱,屬於陰性的大多為虛寒,而少陽則處於半表半裡之間,偏重於陽性和熱性,即使存在虛實之分,也不全都是虛症。張仲景非常關注體內的虛弱,所以在表層病徵尚未完全解決時,便使用人參來固守體內。

(柯韻伯)

寒熱如瘧與往來寒熱,似是而實非。如瘧者,止作有時,正與邪爭則作,分則止;往來寒熱,則止作無時,或往或來,日三、五發或十數發,此其與瘧異也。(成無己)

目眩口苦

問曰:目眩、口苦,何以是半表半裡證?答曰:目者,肝之竅也。膽附於肝。今少陽膽病,故目眩。苦者,膽之汁也。熱泄膽汁,故口苦。凡目眩、口苦,俱是少陽半表半裡證,當和解之。(《傷寒五法》)

耳聾

傷寒耳聾有二證:其一未持脈時,令其咳而不咳者,此必耳聾無聞也。此為重發汗虛故也,治以黃耆建中湯。其一少陽中風而耳無聞,邪在半表半裡也,治以小柴胡湯。(《傷寒類證》)

白話文:

(柯韻伯)

發燒與寒熱交織的情況,雖然相似但實質不同。像瘧疾一樣的發燒,只在特定時間出現,當正氣與邪氣相抗爭時發作,一旦分開就停止;而往來寒熱則沒有固定時間,時而發燒時而退熱,每天可能發作三次到五次,或者十多次,這與瘧疾有所不同。

(成無己)

眼花、口苦

問:眼花、口苦,為什麼會被認為是半表半裡的症狀?答:眼睛是肝的出口,膽臟附著在肝上。現在少陽膽臟生病,所以出現眼花。苦味,是膽汁的表現。熱力使膽汁外洩,因此口苦。凡是出現眼花、口苦的情況,都應該被認為是少陽半表半裡的症狀,需要進行調和解表的治療。

(傷寒五法)

傷寒導致的耳聾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沒有把脈前,讓他咳嗽他卻不咳嗽,這種情況一定是耳聾無法聽見。這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虛弱所致,可以使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另一種是少陽中風後耳朵失去聽力,這是因為邪氣滯留在半表半裡的狀態,應當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脅滿痛

脅居一身之半,故脅為少陽之樞。岐伯曰:中於脅則下少陽。此指少陽自病。然太陽之邪欲轉屬少陽,少陽之邪欲歸迸陽明,皆從脅轉。如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者,是太陽少陽並病,將轉屬少陽之機也;以小柴胡湯與之,所以斷太陽之來路。如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而不去者,是少陽陽明並病,此轉屬陽明之始也;以小柴胡湯與之,所以開陽明之出路。(柯韻伯)

嘔吐

問曰:,嘔吐何以是半表半裡證?答曰:邪將入里,裡氣上衝,邪正分爭,故嘔吐。《論》云: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者,此為三陰不受邪也。由此觀之,是知嘔吐者,邪欲入陰之機。然猶在將入未入之間,故和解可愈也。亦有胃熱而嘔者,有胃寒而嘔者,有停飲而嘔者,有食積而嘔者。

白話文:

【脅滿痛】

脅,位於身體的中間,是少陽經的要地。岐伯說,如果脅部受到影響,那麼會往下影響到少陽經。這指的是少陽自身發生問題。然而,太陽的邪氣想要轉移到少陽,或者少陽的邪氣想要回到陽明,都會通過脅部進行轉移。例如,在傷寒病的四到五天後,出現身熱、怕風、頭項僵硬、脅下脹滿的情況,這代表太陽與少陽同時患病,即將轉移到少陽;此時使用小柴胡湯可以阻止太陽的邪氣進入。又如陽明病,表現為發燒、大便稀軟、小便正常、但脅部仍感脹滿,這表示少陽與陽明同時患病,這是向陽明轉移的開始;使用小柴胡湯可以打開進入陽明的道路。(柯韻伯)

【嘔吐】

問:為什麼嘔吐被認為是半表半裡的病症?答:邪氣將要進入體內,體內的氣向上衝擊,邪氣與正氣互相爭奪,因此出現嘔吐現象。《論》中提到,傷寒病經過三天,三陽經已經結束,三陰經應該接收到邪氣,但如果一個人仍然能夠進食且不嘔吐,這表示三陰經沒有受到邪氣的影響。由此可以推測,嘔吐是邪氣想要進入陰經的徵兆。然而,它處於即將進入但尚未進入的狀態,因此通過調和解毒的方法可以治癒。也有因胃熱、胃寒、停飲、食積等不同原因導致的嘔吐情況。

病人口燥渴,嘔吐黃水者,胃熱也;嘔吐清涎沫,口鼻氣冷,手足厥冷者,胃寒也;渴飲水而復嘔,咳引脅下痛者,停飲也;嘔吐飲食,胸膈脹痛,吞酸噯腐者,食積也。以此為別。(程鍾齡)

盜汗

盜汗者,謂睡而汗出也。雜病盜汗,責其陰虛;傷寒盜汗,由邪在半表半裡使然也。《論》曰: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又陽明裡實而脈浮者,必盜汗。又三陽合病,目合則汗。是知盜汗邪在半表半裡之間,而悉屬和解明矣。(《證治準繩》)

頭汗

頭汗出有數種:如發黃,頭汗出者,熱不得越而上泄也;背強惡寒,頭汗出者,寒濕客搏經絡也;下血譫語,頭汗出者,熱入血室也;虛煩懊憹,頭汗出者,邪客胸中,熏發於上也;水結胸,頭汗出者,水氣停蓄不得外行也;陽微結,與往來寒熱,頭汗出者,邪在半表半裡也;發黃,鼻衄,小便難,頭汗出者,邪風火熱熏灼上炎也。外有二證,又為頭汗出之逆。

白話文:

口渴嘔吐症狀的辨別

  1. 口燥渴,嘔吐黃水:這表示胃部熱氣過盛。
  2. 嘔吐清涎沫,口鼻氣冷,手足厥冷:這表明胃部寒冷。
  3. 渴飲水但又嘔吐,咳嗽引發脅下疼痛:這可能是體內積存的水分未能排出。
  4. 嘔吐食物,胸膈脹痛,吞嚥時感到酸腐:這代表食積於體內。

盜汗的辨析

  1. 盜汗:指在睡眠中出汗,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在一般病症中出現盜汗,多歸因於陰虛;而在傷寒期間出現盜汗,是因為病邪位於半表半裡之間所致。《論》中提到,如果太陽病的脈象浮動數,伴有頭痛、發熱且有輕微盜汗現象,但同時又畏寒,則表明表症尚未解除。若陽明病裡實脈卻浮,必定會出現盜汗。同時,三陽合病時,閉目即會出汗,這說明盜汗通常發生在半表半裡之間,且表明瞭治療的方法應當是和解。

頭汗的辨析

頭部出汗可以分為幾種情況:

  1. 頭部出汗伴發黃:這可能是熱氣不能正常散發而出,導致向上溢出。
  2. 背部僵硬,畏寒,頭部出汗:這可能是因爲寒濕侵襲經絡。
  3. 下血,精神錯亂,頭部出汗:這可能是熱氣進入血室。
  4. 虛煩不安,頭部出汗:這是邪氣入侵胸中,引起上部的反應。
  5. 水積聚於體內,頭部出汗:這表明體內水氣停滯,無法排出。
  6. 陽氣微弱,與來回的寒熱反應,頭部出汗:這表示邪氣位於半表半裡之間。
  7. 發黃,鼻出血,小便困難,頭部出汗:這可能是邪風、火熱侵入,向上燻蒸。

此外,還有兩種特殊情況會引發頭部出汗的反常現象。

《經》云: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生,有汗者死。又濕家下之,頭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以陽氣上脫故也。(趙以德)

腹滿痛

太陰病腹滿證有三:有次第傳經之邪;有直入本經之邪;有下後內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腹滿咽乾者,此傳經之陽邪也,法當下之;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者,此直入本經之陰邪也,法當溫之;如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此誤下內陷之邪也,法當用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趙以德)

白話文:

《經》中有言:如果關門和隔膜的運作出現問題,導致尿液不能正常排出,頭部沒有汗水的人有可能存活,但如果頭部出現汗水,則預示著死亡。再者,濕氣進入體內後,如果頭部開始出汗並伴隨輕微喘息,並且小便正常,這個人很可能會死亡;同樣地,如果出現下痢不止的情況,也是死亡的徵兆。這是因為身體的陽氣正在流失。(趙以德)

腹部疼痛

太陰病的腹部滿脹有三種可能的原因:一種是疾病按照經絡順序傳播;一種是直接進入本經的疾病;還有一種是經過下藥治療後,疾病反而深入體內。這三種情況必須區分清楚。如果腹部滿脹同時伴有咽喉乾燥,這是傳播的陽性疾病的表現,應當使用下藥來治療;如果腹部滿脹但卻出現嘔吐,食物無法吞嚥,反而出現自行排便且情況加重,且時常感到腹部疼痛,若使用下藥治療必定會導致胸部以下出現結塊或堅硬感,這是進入本經的陰性疾病的表現,應當使用溫熱藥物來治療;如果太陽病的治療中醫生反其道而行之,使用了下藥,結果腹部時常感到疼痛,這是錯誤使用下藥導致疾病深入體內的表現,對於這種情況,應當使用「桂枝加芍藥湯」或「桂枝加大黃湯」進行治療,對於大腸堵塞且疼痛嚴重的情況,則使用「桂枝加大黃湯」。(趙以德)

自利

自利者,不經攻下,自然注泄也。傷寒自利多種,有表邪傳裡,裡虛協熱而利;有不應下而下,內虛協熱而利。又三陽合病,皆有自利。太陽陽明合病自利者,為邪在表也,故與葛根湯汗之;太陽少陽合病自利者,為邪在半表半裡也,故與黃芩湯和之;陽明少陽合病自利者,為邪入腑也,故與承氣湯下之。是三者所以異也。

下利何以明其寒熱耶?蓋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大便溏,小便自可者,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白者,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穀,此為有寒;發熱後重,泄色黃赤,此為有熱。又自利以身涼脈小為順,身熱脈大為逆。少陰病脈緊,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此為欲解。

白話文:

「自利」指的是不經特別治療,身體自行排出大便的現象。中醫對於「自利」有著多種解釋:

  1. 傷寒自利:當體內有外感風寒(表邪)轉化為內熱,或者原本體內就存在虛弱的狀態,加上熱邪入侵,都可能導致自利。

  2. 不應下而下:這是指原本不符合用下法(如通便藥物)的情況下,卻誤用了下法,導致身體內部虛弱,加上熱邪的影響,也產生了自利。

  3. 三陽合病自利:三陽合病是指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時受病。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 若是太陽陽明合病導致自利,說明病邪仍在表層,應使用發汗的葛根湯來治療。
  • 若是太陽少陽合病導致自利,表示病邪處於表裡之間,需要用調和的黃芩湯來處理。
  • 若是陽明少陽合病導致自利,表示病邪已經深入體內,需要使用通便的承氣湯來清除。

以上說明瞭不同情況下的自利及其對應的治療策略。

關於「下利」(即腹瀉)的辨別:

  • 寒熱判斷:如果自利但沒有口渴的情況,通常是因為脾腎等中焦有寒氣所致;如果患者想喝水,則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熱氣。
  • 大便及小便的特徵:大便稀軟,小便正常,通常表明有熱;自利且小便呈白色,則提示有寒。
  • 症狀與脈象:畏寒、脈搏微弱、自利排出的糞便呈清冷狀,表明有寒;發熱後感到腹痛加重,糞便顏色黃赤,則表明有熱。
  • 病情進展:自利且身體感覺涼爽、脈搏細小,通常表示病情正在向好;相反,如果出現身體發熱、脈搏強大,則表示病情惡化。
  • 少陰病的診斷:少陰病如果脈搏緊張,但突然變得微弱,同時手腳反而變得溫暖,脈搏緊張的現象又消失,這些都是病情可能開始改善的跡象。

下利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止,雖發熱不死。又自利有可溫者,理中、白通諸四逆輩。又有利在下焦,溫劑不應者,《經》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石脂餘糧湯;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又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與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或脈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譫語,或瘥後至年月日復發。凡此數者,皆腸胃有積結,而須攻泄。

《經》曰通因通用者是也。又下利雖有表證,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泄津液而胃虛。《經》曰下利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者是也。大抵五奪之中,下利為甚。《經》曰: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發熱,下利,厥不止者死;直視,譫語,下利者死;下利,手足厥冷,無脈,灸之不溫,脈不還者死;少陰病自利,煩躁,不得臥者死。凡此數者,皆邪奪正氣而下脫也。

白話文:

如果大便頻繁,脈搏洪大的情況沒有改善,脈搏微弱且跳動頻率加快則表示病情可能逐漸緩和,即使出現發燒也不會致命。對於自行排便,若情況適合溫和調理,可以使用理中丸、白通丸等四逆類藥物。此外,有些情況可能在下部器官發生,使用溫和的藥物可能無法對症。根據經典理論,理中丸適用於調理中焦。若情況在下部器官,應使用含有石脂的餘糧湯進行治療;若仍然持續,應該考慮利尿。

對於少陰病的病人,如果自行排出清液,顏色純青,心下部位會感到疼痛,同時伴有口乾舌燥和大便的現象,三處脈搏都平靜,按壓心下部位感覺堅硬,或者脈搏沈且滑動,或者出現不想吃東西但卻語無倫次的情況,或者癒合後到某個時間點再次發作。這些症狀通常表示腸胃有積聚結塊,需要進行排泄治療。

經典理論指出,通因通用就是這種治療方式。即使存在外部症狀,也不應進行發汗治療,因為大便頻繁可能是邪氣從內部攻擊,導致體液流失並使胃部虛弱。經典理論強調,對於大便頻繁,不能進行外部治療,如果發汗會導致腹脹加重。總體來說,在五種失衡的情況中,大便頻繁是最嚴重的。經典理論提到,每日大便超過十多次,脈搏反而變得實質化,則預示著死亡;發熱加上大便頻繁,如果寒厥持續不斷,也預示著死亡;眼睛凝視,語無倫次加上大便,則預示著死亡;大便時,手腳冰冷,脈搏摸不到,灸治療法也不見效,脈搏不回復,則預示著死亡;少陰病的病人自行排便,表現出煩躁不安,無法安睡,這都是邪氣奪取正氣,導致大便失禁的結果。

(黃仲理)

三陰俱有下利證:自利不渴者,屬太陰,是臟有寒也;自利渴者,屬少陰,以下焦虛寒,津液不升,故引水自救也;惟厥陰下利屬於熱,以厥陰主肝而司相火,肝旺則氣上撞心,火鬱則熱利下重,《經》云麻黃者是矣。(柯韻伯)

咽痛

太陽、陽明,咽痛各一,悉屬陽證。少陰咽痛有六:陽熱四證,治以豬膚湯、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陰寒二證,治以桂枝幹薑湯、真武湯、四逆湯。厥陰咽痛者一,亦陽證也,治以桔梗湯。夫咽痛皆是陽證,少陰內有二證屬寒者,一以汗多亡陽,一以陰盛格陽也。成氏云:甘草湯,主治少陰熱壅咽痛者;桔梗湯,主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者;半夏散,主治少陰客寒挾痰咽痛者。吳氏云:凡陰證咽痛,用以上諸法。

白話文:

(黃仲理)

三陰俱有下利症狀:自行排便且不口渴的,屬於太陰,表明腸胃有寒氣;自行排便且口渴的,屬於少陰,由於下部腎虛寒涼,津液不上升,所以引水自救;只有厥陰的下利屬於熱性,因為厥陰主導肝臟和控制相火,肝火旺盛會導致氣上衝心,火氣鬱結導致下利沈重,這符合經書中的描述。

(柯韻伯)

咽喉痛

太陽和陽明兩種情況下的咽喉痛各有不同,都屬於陽性病症。少陰的咽喉痛共有六種:陽性熱性的四種病症,治療使用豬膚湯、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陰性寒涼的兩種病症,治療使用桂枝幹薑湯、真武湯、四逆湯。厥陰的咽喉痛只有一種,也是陽性病症,治療使用桔梗湯。所有的咽喉痛都是陽性病症,少陰內部有兩種屬於寒性的病症,一種是出汗過多導致陽氣流失,另一種是陰氣過盛使陽氣被排斥。成氏認為,甘草湯治療少陰熱邪引起的咽喉痛;桔梗湯治療少陰寒熱交纏引起的咽喉痛;半夏散治療少陰外寒與痰結引起的咽喉痛。吳氏認為,所有陰性病症的咽喉痛,可以使用上述各種方法進行治療。

若陽證咽痛,當用甘露飲、元參湯。按:三陰里證咽痛者多,三陽表證咽痛者少。然太陽表寒外束裡熱,少陽里有鬱熱外冒表邪,陽明胃有積熱外冒表邪,皆有咽痛。若無汗惡寒、脈浮緊者,太陽表證為重,宜先散表,羌活沖和湯加甘、桔;陽明裡熱者,用清胃湯加甘、桔;少陽裡熱者,用柴胡清肝飲。(《傷寒大白》)

傷寒他經,皆不言咽痛,惟少陰有咽痛之證,因少陰之脈循喉嚨故也。非大熱,則為大寒,治之一誤,死生立判,不可概為風熱而混治之。(鄭重光)

白話文:

對於陽性病症引起的咽喉疼痛,可以使用「甘露飲」或「元參湯」進行治療。按照醫學理論,陰性病症(三陰裏證)導致的咽喉疼痛比較普遍,而陽性病症(三陽表證)導致的咽喉疼痛相對較少。然而,太陽表層的寒氣包圍著內熱,少陽內部有積熱向外表現出表層病徵,陽明胃部有積熱向外表現出表層病徵,這些情況都可能引起咽喉疼痛。若患者無汗且畏寒,脈象浮緊,則是太陽表層病症嚴重,應首先散開表層病徵,使用「羌活沖和湯」加入甘草、桔梗;若是陽明內部有熱,則使用「清胃湯」加入甘草、桔梗;若是少陽內部有熱,則使用「柴胡清肝飲」。《傷寒大白》中提到。

在其他疾病的討論中,並未提及咽喉疼痛,只有少陰病有此症狀,因為少陰的脈絡沿著咽喉。如果沒有過熱,那麼就是過冷的情況,一但治療方法錯誤,生死的判斷就在於此,不能一概認為是風熱而混亂地進行治療。這是鄭重光的觀點。

目不明

問曰:目不明何以是里證?答曰:目為五臟精華之所繫,五臟屬陰,陰居於里,故言在裡。況瞳子屬腎,內熱燔灼,則腎水枯涸,致目不能照物,當急下之以救腎水。(陳養晦)

煩躁

煩為煩擾而煩,躁為憤怒而躁。煩為陽,心病也;躁為陰,腎病也。煩字從火,躁字從足,其理可見。煩則熱輕,躁則熱重。所謂煩躁者,先煩後躁也。其不煩而躁者,陰躁也。有邪氣在表而煩躁者,有邪氣在裡而煩躁者,有因火劫而煩躁者,有陽虛而煩躁者,有陰盛格陽而煩躁者,須審證而治之。(鄭重光)

躁煩與煩躁有別,躁者陰躁,煩者陽煩。躁煩者,言自躁而煩,是陰邪已外逼也;煩躁者,言自煩而躁,是陽氣猶內爭也。其輕重淺深宜審。(程郊倩)

白話文:

【視力模糊】

問道:視力模糊是什麼原因引發的內部病症?回答說:眼睛是五臟精華的連接點,五臟屬於陰性,陰性物質藏於內部,所以說是內部病症。再加上瞳孔屬於腎,如果內熱燒灼,腎水乾涸,導致眼睛無法看清物體,應該迅速通便以拯救腎水。(陳養晦)

【煩躁】

煩是指煩擾引起,躁是指憤怒造成。煩是陽性的,與心有關;躁是陰性的,與腎有關。煩字帶火,躁字帶足,道理可以看得很清楚。煩表示熱度較輕,躁表示熱度較重。所謂的煩躁,就是先煩後躁。如果只有躁而無煩,那就是陰性亢奮。有邪氣在表皮引起的煩躁,有邪氣在內部引起的煩躁,有因火災引發的煩躁,有陽氣不足的煩躁,有陰氣過盛排斥陽氣的煩躁,必須詳細判斷症狀再進行治療。(鄭重光)

躁煩與煩躁不同,躁是陰性亢奮,煩是陽性煩擾。躁煩是自己先感到煩躁,這是陰性邪氣已經在外圍影響;煩躁是先感到煩擾後變得焦躁,這是陽氣仍在內部抗爭。其嚴重程度和深度都需要仔細評估。(程郊倩)

六經皆有煩躁,而少陰更甚者,以真陰之虛也。蓋陽甚則煩,陰極則躁,煩氣屬,躁屬形。煩發於內,躁見於外,是形從氣動也;先躁後煩,是氣為形役也。不躁而煩,是陽和漸回,故可治;不煩而躁,是五臟之陽已竭,惟魄獨居,故死。故少陰以煩為生機,躁為死兆。○煩躁雖六經俱有,而多見於太陽、少陰者,太陽為真陰之標,少陰為真陰之本也。

陰陽之標本,皆從煩躁見;煩躁之虛實,又從陰陽分。如未經汗下而煩躁,屬太陽,是煩為陽盛,躁為陰虛矣;汗下後煩躁,屬少陰,是煩為陽虛,躁為陰竭矣。(柯韻伯)

少陰、厥陰俱有煩躁。少陰之躁,由龍火不歸,故用薑、附以回陽;厥陰之躁,惟雷火上逆,若用薑、附,是益其震烈耳,故厥陰之躁證多死。(王又原)

白話文:

六經之中都存在煩躁的情況,但少陰的情況更加嚴重,這是因為少陰的真陰已經虛弱了。通常來說,陽氣過盛會導致煩躁,陰氣極度衰竭則會導致焦躁。煩躁是由內而生,焦躁表現於外,這表明身體的形態受內在情緒的影響;先出現焦躁後煩躁,這意味著情緒控制著身體。如果焦躁但沒有煩躁,那麼可能代表陽氣正在逐漸回復,因此是可以治療的;相反,如果煩躁但沒有焦躁,這表示五臟的陽氣已經耗盡,只剩下魄力獨自存在,因此預示死亡。所以,對於少陰來說,煩躁可能是生命之兆,焦躁則是死亡的徵兆。

煩躁在六經中普遍出現,但在太陽和少陰中較為常見,因為太陽是真陰的標記,而少陰是真陰的根本。陰陽的標記和根本,都通過煩躁表現出來;煩躁的虛實,又與陰陽的狀態相對應。例如,在沒有經過發汗或下藥的情況下出現煩躁,這屬於太陽範疇,表示煩躁是陽氣過盛,焦躁是陰氣虛弱;而在發汗或下藥後仍然出現煩躁,這屬於少陰範疇,表示煩躁是陽氣虛弱,焦躁是陰氣耗盡。(柯韻伯)

少陰和厥陰都有煩躁的情況。少陰的焦躁是由於龍火不歸位,因此使用薑、附子等藥物來回復陽氣;而厥陰的焦躁則是因為雷火上逆,如果使用薑、附子等藥物,這等於是增加其猛烈程度,因此厥陰的焦躁往往導致死亡。(王又原)

有汗之煩躁,里證也,宜清熱;無汗之煩躁,表證也,宜散表;脈浮之煩躁,表證也,宜散表;脈伏之煩躁,伏邪也,宜升提;沉數之煩躁,裡熱也,宜清熱;沉遲之煩躁,裡寒也,宜溫經。(《傷寒大白》)

不能言及言語難出

不能言及言語難出,其證有二:一則太陽風濕;一則少陰咽傷生瘡。皆傳經之邪,熱氣壅閉所致。(黃仲理)

厥逆

《論》言四逆與厥非一,或曰四逆,或曰厥,或曰厥逆、厥冷、厥寒,或曰手足逆冷、手足厥逆、手足厥冷,俱是言寒冷耳。故厥、逆二字,每每互言。然四肢與手足卻有所分,以四字加逆字之上者,是通指手、足、臂、脛言也;以手足字加厥逆、厥冷等上及無手足字者,是獨指手足言也。雖厥、逆俱為寒冷,卻有陰陽之殊。

白話文:

有汗的煩躁,是內部的症狀,應該清熱;沒有汗的煩躁,是外部的症狀,應該散除表症;脈搏浮動的煩躁,是外部的症狀,應該散除表症;脈搏深藏的煩躁,是潛藏的邪氣,應該提升氣機;脈搏深沈且跳動迅速的煩躁,是內部的熱氣,應該清熱;脈搏深沈且跳動緩慢的煩躁,是內部的寒氣,應該溫暖經絡。

不能說話或者說話困難,這種症狀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太陽風濕症;另一種是少陰咽喉受損生瘡。這些都是由傳染的邪氣導致熱氣堵塞所引起的。

厥逆

《論》中提到的「四逆」與「厥」並不是同一個概念,有人稱之為「四逆」,有人稱之為「厥」,有人稱之為「厥逆」、「厥冷」、「厥寒」,有人稱之為「手足逆冷」、「手足厥逆」、「手足厥冷」,都是在描述寒冷的情況。因此,「厥」和「逆」這兩個詞常常交替使用。然而,四肢和手足有區別,當在「四逆」或「厥」前加上「逆」字,指的是包括手臂、小腿的手腳等;當在「厥逆」、「厥冷」等詞前加上「手足」字,只專指手腳而言。雖然「厥」和「逆」都表示寒冷,但有陰陽之別。

熱極而成厥逆,陽極似陰也,仲景以四逆散治之,寒極而成厥逆,獨陰無陽也,仲景雖無四逆湯治四逆之條,但四逆湯之名,由四肢之冷而立,豈非逆、厥之不異乎?成氏既謂四逆為熱,至少陰死證二條又謂四逆為寒,不自悖乎?是知四逆亦猶厥之有寒有熱,但四肢通冷,比之手足獨冷,則有間耳。故少陰病三條,二為死者,以四逆言;一為可治者,以厥冷言。

可見四逆重於厥冷矣。成氏謂厥甚於逆,豈不謬哉?(王安道)

凡傷寒病,初起發熱,煎熬津液,鼻乾,口渴,便閉,漸至發厥者,不問知其為熱也。若陽證忽變陰厥者,萬中無一,從古至今無一也。蓋陰厥得之陰證,一起便直中陰經,唇青面白,遍身冷汗,便利不渴,身倦多睡,醒則人事了了,與傷寒傳經之熱邪轉入轉深,人事昏憒者,萬萬不同。諸書類載陰陽二厥為一門,即明者猶為所混,況昧者乎?(《寓意草》)

白話文:

熱到極點時會出現厥逆的情況,這是一種看似陰症的陽症表現,張仲景使用「四逆散」來治療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寒到極點的厥逆,那麼這就是純陰無陽的情況了,雖然張仲景在藥方中並未直接列出「四逆湯」來治療厥逆,但因其名稱源自四肢的寒冷,這不正與厥逆的現象相似嗎?成氏認為「四逆」是熱症狀,但在論述最少陰證死亡的兩條原則中,卻認為「四逆」是寒症,這樣的說法不是自相矛盾嗎?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厥逆有寒有熱兩種情況,只是全身四肢普遍寒冷,比起單純的手腳寒冷,稍有不同。少陰病的三條原則中,有兩條描述為死亡的狀態,是以「四逆」來表述;一條則描述為可以治療的狀態,是以「厥冷」來表述。

這表明「四逆」比「厥冷」更嚴重。成氏認為厥逆比逆更嚴重,這樣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王安道)

對於傷寒病初期發熱,導致體內津液煎熬,引發鼻乾、口渴、大便閉塞,進而發展到厥逆的情況,無論其是否為熱症狀,都應予以關注。若陽性症狀突然轉化為陰性厥逆,這在古今中外的醫學史中都是極為罕見的情況。陰性厥逆是由陰性症狀引起,一開始就直接影響陰性經絡,表現為脣色蒼白、全身冷汗、排便不渴、疲倦嗜睡,醒來時神智清晰。這與傷寒病中熱邪由表及裡,使患者意識模糊的狀況截然不同。各醫書常將陰陽兩種厥逆歸為同一門類,即使明確的醫學家也會感到混淆,更不用說那些醫理不夠深入的醫者了。(《寓意草》)

按:陽厥、陰厥,其辨如前,此先哲之大法也。然愚則猶有所辨,如陰厥一證,既無陽證陽脈,而病寒若此,明是陰證,知此者無難,惟陽厥一證,有不得不辨者。夫厥由三陽所傳,是為陽厥,此固然矣。即以傳經者言之,又豈盡無陰證乎?故凡病真陽不足者,即陽中之陰厥也;脈弱無神者,即陽中之陰厥也;攻伐清涼太過者,即陽中之陰厥也。四肢為諸陽之本,使非有熱結、煩渴、脹實等證,而見厥逆者,皆由陽氣不足也。

成無己曰:大抵厥逆為陰,主寒者多。又曰:厥為陰之盛也。故凡屬夾虛傷寒,雖自陽經傳入,亦傷中之陰厥,勿謂其先有頭痛、發熱,自三陽傳至,便為陽厥。為害不小。(張景岳)

白話文:

按:陽厥、陰厥,他們的辨別方法如先前所述,這是先賢的大原則。然而,我的看法還有些不同,比如陰厥這症狀,既沒有陽性的症狀和脈象,卻像寒症一樣嚴重,顯然這是陰性的症狀。瞭解這一點並不容易,但對於陽厥這症狀,則有不得不加以辨別的地方。厥症是由三陽的傳導所引起,這是陽厥的確切原因。即使從傳遞經絡的角度來看,又何嘗不包含陰性的症狀呢?所以,所有真正陽氣不足的病症,都是陽中的陰厥;脈象弱且無精神的病症,也是陽中的陰厥;使用清涼藥物過量的病症,也是陽中的陰厥。四肢是陽氣的基礎,除非有熱結、煩渴、脹滿等病症,出現逆轉的情況,都是因為陽氣不足所導致的。

成無己說:厥逆主要是陰性,主寒的症狀多。他又說:厥是陰性加重的表現。所以,只要是夾雜虛弱的感冒,即使從陽經傳入,也會影響到中間的陰厥,不要以為他們起初有頭痛、發熱,從三陽傳來,就是陽厥。這種情況的傷害不小。(張景嶽)

臟厥蛔厥

厥有臟與蛔之別,臟厥者,腎臟之陽不行也;蛔厥者,胃腑之陽不行也。蛔厥者,蛔動則煩,而有靜時,非若臟厥之躁,而無暫安時也。故厥同而證異。(程知)

舌卷囊縮

問曰:舌卷囊縮,何以是傳經厥陰證?答曰:肝主筋,熱邪內灼,則津液枯不能榮養於筋,故舌卷而囊縮,宜急下之。又問曰:直中證,亦舌卷囊縮何也?答曰:直中於寒,陽氣衰微而斂縮,此冬令萬物閉藏之象也。今內熱消爍,此夏令津液乾枯之象也。然直中證,脈必沉遲,或兼見下利清穀、口鼻氣冷諸寒證;若邪傳厥陰,必煩滿消渴,或唇焦口燥、身如枯柴,形情不同。且直中證,舌雖短縮而潤澤;邪傳厥陰,則舌斂束如荔枝焦燥,毫無津液。

白話文:

"臟厥"和"蛔厥"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其中"臟厥"是指腎臟功能失常,"蛔厥"則是指胃部功能失常。"蛔厥"病狀表現為蟲子活動時會感到煩躁,但也有平靜的時候,不像"臟厥"病狀那麼躁動不安,沒有片刻的平靜。

"舌卷囊縮"是指舌頭捲曲,口腔乾縮。問道:這代表了什麼?答道:這是經由肝經的厥陰症狀。因為肝主筋,熱邪進入體內,使得體液乾枯,無法滋潤筋骨,所以舌頭會捲曲,口腔乾縮。需要及時治療。再問:如果只是純粹的寒性病症,舌頭也會捲曲乾縮嗎?答道:如果是純粹的寒性病症,體內的陽氣會衰弱,導致舌頭收縮,這類現象通常在冬季,萬物收斂的情況下出現。現在如果體內有熱邪,使得體液乾涸,這類現象則通常在夏季,體內津液乾涸的情況下出現。然而,如果是純粹的寒性病症,脈搏通常會沈緩,或者伴有下痢、腹部發冷等寒性症狀;如果熱邪傳到厥陰,則會出現煩躁、口渴,或者嘴脣乾燥、身體像枯木一樣的症狀,症狀各不相同。而且,如果是純粹的寒性病症,舌頭雖然縮短但仍然保持濕潤;但如果熱邪傳到厥陰,舌頭就像荔枝一樣乾燥焦枯,完全沒有體液。"

又問曰:婦人之診如何?答曰:婦人乳縮,男人囊縮,先驗其舌,已自明白。(程鍾齡)

臟結

結胸,是陽邪下陷,尚有證見於外,故有可下之理。臟結,是積漸凝結而為陰,五臟之陽已竭,外無煩躁潮熱之陽,舌無黃黑芒刺之苔,雖有硬滿之證,慎不可攻,理中、四逆輩溫之,尚有可生之義。○臟結,有如結胸者,亦有如痞狀者,因其人素有痞積在脅下,與下後心下痞不同。

臍為立命之原,臍傍者,天樞之位,陽明脈之所合,少陽脈之所出。脾肝腎三臟之陰凝結於此,所以痛引少腹,入陰筋也。此陰常在,絕不見陽,陽氣先絕,陰氣繼絕,故死。少腹者,厥陰之部,兩陰交盡之處。陰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陰筋上衝少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氣,即是此類。

白話文:

再問道:婦人的診斷方法是怎樣的呢?回答說:婦人的乳房收縮,男性的陰囊收縮,首先要觀察她的舌頭,這樣就明白了。(程鍾齡)

臟結

結胸,是陽邪向下沈陷,還在體表有所表現,因此有可以治療的道理。臟結,是積聚漸漸凝結成為陰邪,五臟的陽氣已經枯竭,外表沒有煩躁潮熱的陽象,舌頭沒有黃黑芒刺的苔,雖然有堅硬滿滿的症狀,但要謹慎不可攻擊,要用理中湯、四逆湯等溫和藥物,還有可能存活的意義。○ 脈絡閉塞,有如結胸的,也有如脹滿的,這是因爲病人本身就有脹滿在脅下,與下後心下的脹滿不同。

肚臍是生命的根本,肚臍旁邊是天樞的位置,陽明脈所會合,少陽脈所發出。脾、肝、腎三臟的陰邪在此凝結,所以疼痛牽引到小腹,進入陰筋。這種陰邪長久存在,絕不會見到陽氣,陽氣先絕,然後陰氣才絕,所以死亡。小腹是厥陰的範圍,兩個陰性部位交匯結束的地方。陰筋是宗筋。現在很多人有陰筋上衝小腹而疼痛死亡的,稱為疝氣,就是這一類。

臍為立命之原,臍旁者,天樞之位,陽明脈之所合,少陽脈之所出。脾肝腎三臟之陰凝結於此,所以痛引少腹,入陰筋也。此陰常在,絕不見陽,陽氣先絕,陰氣繼絕,故死。少腹者,厥陰之部,兩陰交盡之處。陰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陰筋上衝少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氣,即是此類。

然痛止便蘇者,《金匱》所云入臟則死,入腑則愈也。治以茴香、吳萸等味而痊者,亦可明臟結之治法矣。(《來蘇集》)

除中

除中者,臟寒應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是也。其證有二,悉屬厥陰,一由誤服黃芩湯而致者,必死;一則厥熱相應,胃氣在者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者死,其熱續在者生。(《傷寒類證》)

呃逆

呃逆,俗謂呃忒,發聲於咽喉,軋軋然連續短促不長。古謂之噦,非也。噦與乾嘔無異,其聲濁惡而長,比之呃忒,大有徑庭矣。有因胃中實熱失下而作,有因胃中痰飲而作,有因服寒藥過多胃中虛冷而作。其氣皆從胃起,衝至胸嗌之間而為呃。如胃熱失下者,承氣湯下之;胃虛有熱者,橘皮竹茹湯清之;有痰飲者,橘皮半夏生薑湯加茯苓、枳實和之;胃冷者,橘皮乾薑湯溫之。

白話文:

【然而,當疼痛停止後,病患就開始恢復,這就是《金匱要略》中提到的,進入臟器則死亡,進入腑則痊癒的情形。使用茴香、吳茱萸等藥物治療後,病患痊癒,這也能夠說明如何治療臟結病了。(《來蘇集》)】

【除中】

「除中」是指原本臟器寒冷,應該沒有胃口吃東西,現在反而能夠進食的情況。這種症狀有兩種,都屬於厥陰範疇,一種是因為誤服黃芩湯導致的,必定會死亡;另一種是因為內熱與寒氣相互作用,胃部仍有功能的,必定會康復。要小心的是,如果突然出現熱症然後又消失,這表示會死亡;如果熱症持續存在,則表示會康復。(《傷寒類證》)

【呃逆】

「呃逆」俗稱「呃忒」,聲音發自咽喉,發出短暫且頻繁的聲音。古人稱之為「噦」,這是錯誤的。噦與乾嘔相似,聲音混濁且長久,與呃忒相比,有很大的差別。有可能是因為胃部實熱,無法順利排泄導致呃逆,也可能是由於胃中有痰飲而引起呃逆,還有可能是因為服用過多寒藥,導致胃部虛冷而引起呃逆。這些氣息都源自於胃部,衝擊至胸嗌之間,成為呃逆。對於胃熱無法順利排泄的,可以使用承氣湯來通便;對於胃虛有熱的,可以使用橘皮竹茹湯來清熱;如果有痰飲,則可以使用橘皮半夏生薑湯加上茯苓、枳實來調理;對於胃冷的情況,則可以使用橘皮乾薑湯來溫胃。】

若過服涼藥,胃寒呃忒者,丁附理中湯主之;若其氣自臍下直衝於胸嗌間而作呃者,病不在胃,因下虛誤服寒藥,冷極於下,迫其相火上衝,乃水極似火,陰證似陽也,急溫其下,陽回而呃乃止。(《全生集》)

世有謂噦為呃逆、吃逆、噫氣者,皆非也。蓋噦之聲,氣自胃出於口,而有噦噦之聲,壯而迫急也;呃逆之聲,氣自臍下衝上出口,而作格格之聲,散而不續也。夫所謂呃逆者,即《論》中平脈篇所謂䭇䭇者,氣噎結有聲也。吃逆、噫氣者,即今之所謂噯氣也。因飽食太急,比時作噯,而不食臭,故名曰吃逆也;因過食傷食,過時作噯,有食臭氣,故名曰噫氣也。

白話文:

如果過量服用寒涼藥物導致胃寒引起呃逆,應使用「丁附理中湯」來治療。如果患者的氣息從腹部以下直接衝至胸部喉嚨間並產生呃逆,那麼疾病可能不在胃部,而是因為下焦虛弱錯誤地服用寒涼藥物,導致寒氣極度下陷,迫使相火上沖,表現為水氣過盛像火,陰症表現為陽症。應立即加溫下焦,使陽氣回復,呃逆自然停止。

世人常將呃逆誤認為是呃逆、吃逆、噫氣,這些都不是正確的稱呼。呃逆的聲音是由胃部氣息透過口而出,有著急促的噦噦聲響;呃逆的聲音則是由腹部以下衝至口而出,發出散亂不連貫的格格聲響。所謂的呃逆,在《內經》中稱為「噎」,指的是氣息堵塞有聲音的情況。吃逆、噫氣就是現在所說的噯氣。因過度進食而導致的噯氣,被稱為吃逆;因過量飲食導致消化不良,產生噯氣,且伴有食物異味,因此稱為噫氣。

噦、䭇、噯、噫,俱有聲無物,雖均屬氣之上逆,然不無虛、實、寒、熱、輕、重、新、久之別也。甚至以咳逆為呃逆者,殊不知咳逆即今之喘嗽也,茲乃與呃逆混而為一,不可以不辨。(《醫宗金鑑》)

壞病

病為醫所壞,如器為工所損。審其原何脈證,作何治法,變何脈證,知汗、吐、下、溫針壞之之故。何處為逆,即於何處為救,仲師不能代為區畫於千載之上矣。○壞病之成,不必一誤再誤三誤,但應與不與,不應與而與,以致病變,皆壞病也。即屢誤而病未變,雖誤又何壞乎?仍以本病之法治其誤,而壞否亦同法也。

壞由於誤,誤必救之,救其逆而反於順也。(魏荔彤)

白話文:

噦、䭇、噯、噫,這些都是發出聲音卻沒有東西嘔出來,雖然都屬於氣上逆的現象,但有虛、實、寒、熱、輕、重、新、久的不同之分。甚至有人把咳嗽逆氣當作呃逆,其實咳嗽逆氣就是現在所謂的喘嗽,這樣就和呃逆混淆在一起了,不能不加以分辨。

「壞病」 疾病被醫生誤診或治療所破壞,就像器皿被工匠損壞一樣。要詳細審查最初診斷的脈象和症狀,以及使用的治療方法,以及後來發生的變化脈象和症狀,瞭解出汗、催吐、瀉下、溫灸等方法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的原理。在何處出現逆轉,就在何處進行救療,這已經超越了張仲景千年前所能處理的範圍了。○壞病的形成不一定是由於一次錯誤再加一次錯誤三次錯誤,關鍵在於是否應該使用某種治療方式,不應該使用卻使用了,導致病情變化,這就是壞病。即使連續錯誤但病情並未變化,那麼錯誤又怎麼能破壞病情呢?仍然按照原本疾病的治療原則來對付錯誤,那麼破壞的可能性也是一樣的。

壞病是因為錯誤引起的,錯誤一定需要修正,修正其逆轉的情況使之恢復正常。

合病並病

余究心傷寒,初見合病、並病之說,殊有不明,而今始悉之。夫所謂合病者,乃二陽三陽同病,病之相合者也。並病者,如太陽先病不解,又併入陽明、少陽之類也。觀仲景曰: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若太陽證不罷者,不可下。按:此云轉屬陽明,則自太陽而來可知也。

云太陽病證不罷,則二經皆病可知也。凡並病者,由淺而深,由此而彼,勢使之必然也。此合病、並病之義,而不知者皆以此為罕見之證,又豈知今時之病則皆合病、並病耳。何以見之?蓋凡診傷寒,初未見有單經挨次相傳者,亦未見有表證悉罷止有里證者。若欲依經如式求證,則未見有如式之病而方治可相符者。

白話文:

在深入研究《傷寒論》後,最初對於合病和並病的概念感到困惑,現在終於理解了。所謂合病,是指兩個陽經或三個陽經同時患病,是疾病相互結合的狀態。並病指的是,例如太陽經的疾病沒有痊癒,又同時出現了陽明經或少陽經的病症。觀看張仲景的理論,二陽經並病的情況下,如果在太陽經初得病時就發汗,但汗未能徹底排出,結果轉而影響到陽明經。如果太陽經的症狀還沒有停止,就不應該使用下藥的方法。

這段話表明,當說到轉而影響陽明經,這說明是由太陽經開始的。提到如果太陽經的症狀還沒有停止,那麼兩條經絡都有病。通常來說,並病是由淺層到深層,由這邊到那邊的發展,這是必然的過程。這個合病和並病的概念,很多人認為是罕見的病症,其實現代的疾病都可能是合病或並病。為什麼能見到呢?因為在診斷傷寒時,很少見到只有單一經絡按序傳播的狀況,也很少見到表證完全消失只剩下裡證的情況。如果要按照經典的模式尋找證狀,那麼很少能找到符合經典病狀且對應的治療方法。

是不知合病、並病之義。(張景岳)

病有定體,故立六經而分司之;病有變遷,更求合、並而互參之。夫陰陽互根,氣分神合。三陽之裡,便是三陰;三陰之表,即是三陽。如太陽病而脈沉,便合少陰;少陰病而發熱,便合太陽。陽明脈遲,即合太陰;太陰脈緩,即合陽明。少陽脈小,是合厥陰;厥陰脈浮,是合少陽。

雖無並、合之名,而有並、合之實。或陽得陰而解,陰得陽而解;或陽入陰而危,陰亡陽而逆。種種脈證不一,學者當於陰陽兩證中察病勢之合不合,更於三陽三陰中審其證之併不併,陰病治陽,陽病治陰,扶陽抑陰,瀉陽補陰等法,用之恰當矣。三陽皆有發熱證,三陰皆有下利證,如發熱而下利,是陰陽合病也。

白話文:

張景嶽指出,疾病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我們將它們分類為六經來進行管理。然而,疾病的情況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改變,所以我們還需要尋找「合病」和「並病」的情況來進行綜合分析。

在陰陽理論中,陰陽是相互依存的,氣和神是相融合的。三陽(太陽、陽明、少陽)的內部狀態可以反映三陰(太陰、厥陰、少陰)的表現,反之亦然。例如,太陽病如果出現脈象沈的現象,則可與少陰相合;少陰病若出現發熱,則可與太陽相合。陽明脈遲緩,則可與太陰相合;太陰脈緩慢,則可與陽明相合。少陽脈細小,則可與厥陰相合;厥陰脈浮動,則可與少陽相合。

即使沒有「並病」和「合病」的名稱,但實際上存在這種情況。有些情況下,陰陽可以相互解救,有些情況下,陰陽失調會導致危險或逆轉。各種脈象和症狀各有不同,學習者應該在陰陽的兩種證候中觀察疾病發展是否符合預期,同時在三陽和三陰的範疇內審視是否出現了合病或並病的情況。在陰病時治陽,陽病時治陰,扶持陽氣抑制陰氣,或者消減陽氣補充陰氣等方法,只有在恰當的情況下才能使用。三陽都具有發熱的症狀,三陰都具有下痢的症狀,當發熱伴隨下痢時,這是陰陽合病的表現。

陰陽合病,陽盛者屬陽經,則下利為實熱,如太陽陽明合病、陽明少陽合病、太陽少陽合病,必自下利,用葛根黃芩等湯是也。陰盛者屬陰經,則下利為虛寒,如少陰病,吐利反發熱者不死;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不惡寒而面色赤,用通脈四逆者是也。若陽與陽合,不合於陰,即是三陽合病,則不下利而自汗出,為白虎證也;陰與陰合,不合於陽,即是三陰合病,則不發熱而吐利厥逆,為四逆病也。

並病與合病稍異,合則一時並見,並則以次相乘,如太陽之頭項強痛未罷,遞見脈弦、眩冒、心下痞硬,是與少陽並病;更見譫語,即三陽並病矣。太陽與陽明並病,太陽證未罷者,從太陽而小發汗;太陽病已罷者,從陽明而下之。其機在惡寒發熱而分也。若不於合併參之,安知病情之變遷若是,而為之施治哉?(柯韻伯)

白話文:

陰陽合病,陽氣過盛的屬於陽經,那麼腹瀉就是實熱的症狀,例如太陽與陽明合病、陽明與少陽合病、太陽與少陽合病,必定會有腹瀉的情況,這時候可以使用葛根黃芩等藥物治療。陰氣過盛的屬於陰經,那麼腹瀉就是虛寒的症狀,例如少陰病,出現腹瀉和嘔吐反而發燒的情況是不會死亡的;少陰病,腹瀉且大便呈清冷,腸內寒涼但表皮表現為熱,不畏寒卻面紅,這時候可以使用通脈四逆湯來治療。

如果陽氣與陽氣合併,但不符合陰氣,這就是三陽合病,那麼不會腹瀉而是自己出汗,這就是白虎的症狀;陰氣與陰氣合併,但不符合陽氣,這就是三陰合病,那麼不會發熱但腹瀉和嘔吐後有厥逆的情況,這是四逆病。

並病與合病有些不同,合病是同時出現多個症狀,並病則是一個症狀接續另一個症狀出現,例如太陽病的頭項疼痛還未停止,接著出現脈搏緊張、眩暈、心下脹滿的症狀,這時候是與少陽病並發;再接著出現狂妄的語言,這就是三陽並病了。太陽病與陽明病並發,太陽病的症狀還未停止,就從太陽病開始進行小量發汗治療;太陽病的症狀已經結束,則從陽明病開始進行治療。關鍵在於是否畏寒和發熱的區別。如果不綜合考量這些合併的症狀,如何能知道病情的變化如此之大,又該如何對症下藥呢?(柯韻伯)

百合病

百合病用百合,如《論》云太陽病桂枝證,亦病因藥而得名也。後人見百脈一宗四字及列證龐雜,似乎百端湊合之病矣,不知一氣為病,而一藥為治,無取乎歧雜之見也。《本草》言:百合甘平無毒,主邪氣。蓋氣病,則正氣為邪氣,治其氣,而邪氣復為正氣矣。又云:利大、小便,補中益氣,此百合病中所以為主藥也。

氣之為病無二義,非實而不順,即虛而不足。今一物而兼順利與補益,則有餘之邪氣可泄,而不足之正氣可充。道一以貫之,君予多乎哉!(魏荔彤)

狐惑

狐惑,蟲病也。蟲因熱生,熱因虛生。然則狐惑者,陰虛血熱之病也。狐性多疑,狐惑即疑惑也。心主血,陰虛則血耗而熱生,血熱則心煩而病作,神明之官,失於貞靜,滋乎憧擾,所謂執狐疑之心者,此病也。惟其血分有熱,而蟲遂隨上下皆生,蟲為有情識之物,故能亂有情識之心臟而生狐疑。

白話文:

【百合病】

「百合病」使用百合,正如《內經》所述,太陽病的桂枝湯療法,也是根據藥物的特性命名的。後人看到「百脈一宗四字」和「眾多症狀」,似乎認為這是千頭萬緒的疾病,但其實,一個氣機的問題,就需要一種藥物來解決,並不存在混淆不清的看法。《本草經》提到,百合甘平無毒,可以治療邪氣。因為氣機不順暢時,身體的正氣就被邪氣所影響,治療氣機,邪氣就會轉為正氣。此外,百合還有利於大小便,補益中氣,這就是為什麼在「百合病」中,百合是主要的藥物。

氣的疾病沒有兩種,不是實而不順,就是虛而不足。現在有一個物質,既能調理順暢,又能補益,那麼過剩的邪氣可以排除,不足的正氣可以得到充實。道是一貫的,藥物的選擇是不是太多呢?(魏荔彤)

【狐惑】

「狐惑」是蟲病。蟲子會因為熱而產生,熱又會因虛弱而產生。因此,「狐惑」是陰虛血熱所引發的疾病。「狐」性質多疑,「狐惑」就代表了疑惑。心主血,陰虛會導致血液耗損和熱能產生,血熱會讓人心煩意亂,病情加劇,心靈的主管失去平靜,產生混亂,這種執著於懷疑的心態,就是「狐惑」病的特徵。由於血液中有熱,蟲子也會隨之上下生長,蟲子是有情識的生物,因此能夠幹擾有情識的心臟,引發懷疑。

惟其為血化之物,故仍歸於心。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也。(魏荔彤)

陽毒陰毒

按:古方書謂陽毒者,陽氣獨盛,陰氣暴衰,內外皆陽,故成陽毒;謂陰毒者,陰氣獨盛,陽氣暴衰,內外皆陰,故成陰毒。二者,或傷寒初得,便成是證;或服藥後變而成之。陽毒治以寒涼,陰毒治以溫熱,藥如冰炭,何乃仲景以一方治之乎?其曰陰毒去雄黃、蜀椒,則反去其溫熱者矣。豈非一皆熱毒傷於陰陽二經乎?(趙以德)

陰陽二毒,與陰陽二證迥異。考仲景書雖有陰毒之名,然其所敘之證,不過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而已,並不言陰寒極甚之證。況其所治之方,亦不過升麻、甘草、當歸、鱉甲而已,並不用大溫熱之藥。是知仲景所謂陰毒者,非陰寒之病,乃是感天地之惡毒異氣,入於陰經,故曰陰毒耳。

白話文:

【唯有由血液轉化而成的物質,所以仍然歸屬於心臟。事物根據類別聚集,物質根據羣類分類。】(魏荔彤)

【陽毒和陰毒】

按照:古代醫書中提到,陽毒指的是陽氣獨自旺盛,陰氣突然衰弱,身體內外都表現出陽性的特徵,因此形成陽毒;而陰毒指的是陰氣獨自旺盛,陽氣突然衰弱,身體內外都表現出陰性的特徵,因此形成陰毒。這兩種情況,可能在感冒初期就出現這種症狀;也可能是在服用了藥物後轉變為這種症狀。陽毒的治療方式使用寒涼藥物,陰毒的治療方式使用溫熱藥物,藥物像是冰和炭,為什麼張仲景要用同一個方子來治療呢?他說對於陰毒要去除雄黃和蜀椒,實際上就是去除溫熱的成分。難道不是因為陰陽兩條經脈都被熱毒傷害嗎?難道不是全部都是熱毒傷害了陰陽兩條經脈嗎?

【陰陽兩種毒物,與陰陽兩種病症完全不同。】 考究張仲景的書中雖然有提到陰毒的名稱,但他在描述的症狀,只是面青、全身疼痛像被打過、咽喉痛等,並沒有提到極度寒冷的症狀。而且,他所使用的方子也只是升麻、甘草、當歸、鱉甲等,並不用大溫熱的藥物。由此可知,張仲景所說的陰毒,並不是寒冷的疾病,而是受到天地間異常氣氛的感染,進入了陰經,所以稱為陰毒。

後人遂以陰寒極甚之證,混入仲景證中,治用附子散等溫藥,竊謂陰寒極甚之證,或內傷冷物,或暴中陰寒,或過服涼藥所致,固可名為陰毒,然終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也。(王安道)

動氣

動氣一證,即築築然動於臍傍,及左乳之下曰虛里者也。考之《難經》,則以臍之上、下、左、右分心、腎、肝、肺四臟而各列其證,在《傷寒論》所載亦詳。成無己曰:動氣者,臟氣不治,正氣內虛也。雖諸說如此,然皆未盡其要。蓋動氣之在臍傍者,皆本於下焦之陰分,凡病關格勞損者,多有此證。

其動之微,則止於臍傍上下;其動之甚,則連及虛里心脅,真若舂舂連續而渾身皆振動者。此以天一無根,故氣不能蓄藏而鼓動於下,誠真陰不守,大虛之候也。何以驗之?但察於呼吸、飢飽之頃,可得其徵。凡病此者,餒時更甚,飽時稍緩;呼出更甚,吸入稍緩。此虛甚者動必甚,虛微者動亦微,豈非虛實之明驗乎?即病者雖常覺其振動,然無疼癢,尚不知為何故,醫家弗能詳察,亦不知為何病,此動氣之不明者久矣。

白話文:

後人將極度寒冷的症狀混入張仲景的診斷中,使用如「附子散」等溫和的藥物進行治療。私下認為,極度寒冷的症狀可能是由於內部受寒物影響,或者突然遭受陰寒侵襲,或是過度服用涼藥導致的,固然可以稱為陰毒,但這並不符合張仲景命名這種疾病的初衷。

「動氣」這一病症,指的是腹部旁邊以及左乳下方,即「虛裏」處的跳動。在《難經》中,它將腹部的上、下、左、右分別歸屬於心、腎、肝、肺四個臟器,並且詳細列出了各自的病症。在《傷寒論》中也有詳細描述。成無己認為,動氣表示臟器功能失調,身體正氣內虛。雖然有這樣的解釋,但都沒有完全抓住重點。動氣在腹部旁邊,通常是因為下焦陰性的問題,許多疾病如阻塞、勞累損傷等,都會引發這種現象。

動氣的輕微表現,只會在腹部旁邊上下出現;而嚴重的表現,會連帶影響到「虛裏」心脅處,感覺就像是心跳不斷震動,全身都在顫抖。這是因為「天一」(代表陰精)失去基礎,所以氣無法儲存而下衝,是真正陰精不守、大虛的徵兆。如何驗證?只需觀察呼吸和飲食的變化,就能得到提示。對這種病症來說,餓時會更加嚴重,飽時稍微緩解;呼出時更嚴重,吸進時稍微緩解。這種情況下,越虛弱的體質動脈越強烈,越虛弱的體質動脈越微弱,這不是明確的虛實表現嗎?即使患者經常覺得自己在震動,卻不會感到疼痛或癢,醫生也無法詳細瞭解,也不知道是什麼病。因此,關於動氣的認識已經模糊了很久。

但動氣之見於虛損者固多,而見於傷寒者亦不少,仲景但言其禁,而不言其治,此惟直救真陰以培根本,使其氣有所歸,無不獲效。(張景岳)

兩感

兩感者,陰陽雙傳也。雖為死候,然虛而感之深者必死,實而感之淺者猶或可治。蓋用藥先後,發表攻裡,本自不同。仲景云:太陽與少陰俱病,頭疼惡寒,為太陽邪盛於表;口乾而渴,為少陰邪盛於裡也。陽明與太陰俱病,身熱譫語,為陽明邪盛於表;不欲食腹滿,為太陰邪盛於裡也。

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寒熱、嘔而口苦,為少陽邪盛於表;煩滿囊縮,為厥陰邪盛於裡也。三陽頭疼身熱、耳聾脅痛、惡寒而嘔,邪在表者,固不可下,其三陰腹滿乾嘔、口渴囊縮、譫語便實,邪在裡者,可不下乎?《活人》引下利身疼痛,虛寒救里之法,而欲施於煩渴、腹滿、囊縮、譫語實熱之證,豈不差乎?原仲景所謂發表者,葛根麻黃是也;攻裡者,調胃承氣是也。《活人》卻謂救里則是四逆,救表則是桂枝。

白話文:

在這裡,張景嶽在討論動氣現象在虛損和傷寒中的表現,並強調對於這種情況,應該直接補救真陰,並培養根本,讓氣血有著落,這樣通常都能獲得療效。

「兩感」指的是陰陽兩種不同的傳染病,雖然這通常被視為致命的情況,但是,對於虛弱的人來說,如果受到的影響很深,那麼他們很可能會死亡;對於實質的人來說,如果受到的影響較淺,還是有可能得到治療的。藥物的使用方式,即先發散還是先攻裡,本身就有不同。張仲景曾提到,如果太陽和少陰同時患病,會出現頭痛和畏寒的症狀,這是因為太陽的邪氣在表面旺盛;而口乾且渴望飲水,則是因為少陰的邪氣在內部旺盛。同樣的,如果陽明和太陰同時患病,會出現身體發熱和神智不清的症狀,這是因為陽明的邪氣在表面旺盛;而不願意吃東西和腹部脹滿,則是因為太陰的邪氣在內部旺盛。再者,如果少陽和厥陰同時患病,會出現耳朵聽力下降、寒熱交替、嘔吐且口苦的症狀,這是因為少陽的邪氣在表面旺盛;而煩躁、睪丸收縮,則是因為厥陰的邪氣在內部旺盛。在張仲景的理論中,如果三陽的頭痛和發熱、耳朵聽力下降、脹痛以及畏寒和嘔吐等症狀,這些症狀都在表面,因此不能使用下藥的方式來治療;然而,如果三陰的腹脹、乾嘔、口渴、睪丸收縮、神智不清和大便實硬等症狀,這些症狀都在內部,是否可以使用下藥的方式來治療呢?《活人》一書引用了下利(大便溏)和身體疼痛的虛寒救裡的方法,但想要用在煩渴、腹脹、睪丸收縮、神智不清和大便實硬的症狀上,這不是錯誤嗎?實際上,張仲景所說的發散藥物是葛根和麻黃,而攻裡的藥物是調胃承氣。然而,《活人》卻認為救裡的藥物是四逆,救表的藥物是桂枝。

以救為攻,豈不相背?蓋表裡不可並攻,陰陽難同一治,用藥之法,可不一定於胸中乎?(陶節庵)

先輩言兩感者,感而復感也。老幼體弱,皆無此病,強壯者有之。蓋體弱之人,一感已覺難任,慎重而調治焉,故熱雖甚不死。強壯之人,恃其氣血,不肯服藥,病雖未作,邪實未除,數日之後,復感於寒,後至者入,前至者傳,前至者傳,後至者隨,是於一日之間,太陽與少陰俱病,二日三日如之,六經皆受邪,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矣。余見病兩感者數人,皆出強壯,皆系六日死,前輩稱此病為打好漢,信然。

東垣以表裡齊受為兩感,後世以感而復感為兩感。然實有此二種,究竟齊受者急,復感者緩,後學並宜知之。(《怡堂散記》)

白話文:

古人有雲:「治未病為上策,何況攻治?」這句話說明瞭外在症狀和內在病態不能同時攻擊,陰陽兩面也不能一同治療,藥物的使用方法,不能只憑一時的想法。這是陶節庵先生的教導。

老一輩的人說的「兩感」,指的是初次感染後再次被感染。這種情況在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人身上很少出現,但對於身體強壯的人來說,則是常見的問題。體質較弱的人一旦感染,就覺得難以承受,因此會謹慎地調理,所以即使發燒很厲害,也未必會死亡。而身體強壯的人,他們依仗著自己的氣血,不肯吃藥,即使病沒有發作,體內的邪氣也沒有清除,幾天後再次受到風寒的侵襲,後到的邪氣進入,先前的邪氣傳遞,導致一天內,太陽經與少陰經都受影響,再過兩三天,所有六經都會受到邪氣的侵害,飲食無法下嚥,失去意識,六天後就會死亡。我親眼見到幾個患有「兩感」的人,他們都是身強力壯的,全都死在第六天。老一輩人稱這種病為「打好漢」,這名詞確實很貼切。

東垣認為同時受到外在和內在因素影響的病症為「兩感」,後世則將再次被感染視為「兩感」。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有,只是「齊受」的病情更急迫,「復感」的病情較緩慢,學者們都需要瞭解這點。

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為言也,而實有未必盡然者,正以外內俱傷,便是兩感。今見有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不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臟,少陽復病於腑者,即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人知兩感為傷寒,而不知傷寒之兩感,內外俱困,病斯劇矣。

或謂兩感證之不多見者,蓋亦見之不廣,而義自未達耳。其如何治法,亦在乎知其由而救其本也。(錢禎)

夫兩感病,既曰三日乃死,不在頃刻可知,極力救援,亦可冀其僥倖也。余每見頭痛、惡寒、惡風、腰脊痛引周身等太陽證才見,即具少陰證者;陽明證才見,而腹滿、不食、譫妄等證即具者,脅滿、耳聾等象未齊,即兼囊縮、乳平者,皆在一兩日間。不與攻擊,亦不表汗,惟斟酌其藜藿膏粱老幼之殊,悉從內傷溫補治法,往往獲效。

白話文:

兩感症狀指的是身體表和裡同時受到影響的疾病,雖然看起來像是由外在感染引起,但實際上並不一定如此。這是因為身體的外部和內部都受到損傷,所以是兩感症狀。現在可以看到陰經系統在內部先受到破壞,然後太陽系統在外部接踵而至,這就是放縱慾望所導致的兩感症狀;太陰系統在內部受到傷害,而陽明系統又在外部受到感染,這是勞累過度、飲食不均衡所導致的兩感症狀;厥陰系統在內部出現反常的氣流,少陽系統在外部再次生病,這是情緒管理不當、筋骨疲憊、血液衰弱所導致的兩感症狀。人們認為兩感症狀是傷寒的表現,但並不知道在傷寒中,內外同時受到困擾,病情就會加重。

或者說兩感症狀並不多見,可能只是因為見聞不廣,理解不夠深入。關於如何治療,關鍵在於瞭解病因並解決根本問題。(錢禎)

對於兩感病,既然有人認為三天就會死亡,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可以預測,全力救援也有可能獲得偶然的好運。我經常看到一開始出現頭痛、畏寒、畏風、腰背痛等太陽系統的症狀,隨後出現少陰系統的症狀;當陽明系統的症狀出現時,腹脹、不想吃東西、神智不清等症狀已經存在;脹滿、耳鳴等現象尚未完全出現,就已經伴隨著生殖器萎縮、乳房平坦的現象,這些都在一兩天內發生。我們不會進行攻擊性治療,也不會發汗,而是根據患者的年齡、飲食習慣等因素,選擇適合的內傷溫補方法,常常能獲得好的效果。

其有餘波不罷,輕調本經,無不中肯。先輩立言,有置之不治者,有從外感治者,有從內傷治者,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後表者,有表裡齊行攻擊者,有攻表攻裡間施者,有攻後再行補益者,有見內外皆潰始行溫補者,總總穿鑿,法無可遵。歲之甲申,始得錢禎所論:原有各種內傷於前,繼有外感於後,一著便成兩感。

玩味其言,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曹恆占)

陰陽易

男女交媾而病傳焉,奇病也。其授者,者始因傷寒,而實種於欲火;其受者,因於欲火,而實發於陰虛。此陰陽易之病所由來也。褌襠者,男女陰陽之衛。衛乎外者,自能清乎內。感於無形者,治之以有形,取其隱內燒而服之。形氣相感,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濁陰走下竅,而清陽出上竅,欲火平而諸證自息矣。然更宜六味地黃湯合生脈散治之。(柯韻伯)

白話文:

在治療過程中,若病情未完全恢復,則需輕微調整主診經絡,這樣通常都能得到良好效果。老一輩的醫學理論中有提到,有的情況選擇不去治療,有的選擇從外部感染的角度去治療,有的選擇從內部傷害的角度去治療,有的選擇先處理表症再處理裡症,有的選擇先處理裡症再處理表症,有的選擇同時攻擊表症和裡症,有的選擇先攻擊表症或裡症再進行補益療法,有的在發現內外都出現病變時才開始使用溫和補益的方法,總之,每種情況都有不同的方法,但缺乏統一的規範。在甲申年,我開始瞭解到錢禎提出的觀點:之前有各種內傷,接著又有外感,一旦觸及就可能引起雙重感染。

我對這番話深感認同,因為它道出了我心中的想法。(曹恆佔)

「陰陽易」

男女交合時疾病傳遞,這是罕見的病症。其中一方,最初因感冒,實際上是慾望之火的種子;另一方,因慾望之火,實際上是陰虛的表現。這是陰陽易病的來源。內褲,是男女陰陽的防護。保護在外的,自然可以清淨內部。受到無形物的感染,用具形的方法治療,消除隱藏在內部的熱邪並服用藥物。形體和氣息相互影響,小便變得順暢,陰部微微腫脹,濃厚的陰液流向下部,清新的陽氣上升到上部,慾望之火平息,所有症狀自然消失。然而,之後應該使用六味地黃湯與生脈散合併治療。(柯韻伯)

瘥復

傷寒新愈,起居作勞,因而復病,謂之勞復;強食穀食,因而復病,謂之食復;男女交接,復而自病,謂之房勞復;男女交接,相易為病,謂之陰陽易。蓋因其人新瘥,餘邪伏於臟腑,未經悉解,故犯之輒復也。學者於臨證時,審其脈證而詳辨之,則施治自無誤矣。(《醫宗金鑑》)

傷寒既愈復熱者,其故有四:或以邪氣方散,胃氣未清,因而過食者,是為食復;或以表邪方解,原不甚虛,有過慎者,輒加溫補,是誤補而復。若此二者,所謂食入於陰,長氣於陽,致衛氣復閉,陽邪復聚而然。仍宜汗也。又或新病方瘳,失於調攝,或勞傷脾陰,因而復熱者,是名勞復;或不慎房室,因而再感者,是名女勞復。若此二者,所謂陰虛者陽必湊之而然。

白話文:

疾病已痊癒後,如果生活勞累,會導致再次生病,這被稱為「勞復」;若是強行進食谷類食物,也會導致疾病復發,這被稱為「食復」;若男女交合後,自己身體出現問題,這被稱為「房勞復」;男女交合時,一方感染另一方的疾病,這被稱為「陰陽易」。這是因為在疾病剛好之後,體內還存有殘餘的邪氣,尚未完全清除,所以稍有不慎就會再次引發疾病。

學習醫學的人,在臨牀診斷時,應詳細觀察脈象和症狀,區分不同的情況,這樣治療自然不會出錯。

傷寒症狀剛好後再次出現熱症,原因有四種:一種是因為病邪正在消散,胃氣還未恢復清凈,卻過度飲食,這叫做「食復」;另一種是因為表面的病邪正在解除,原本並不太虛弱,但因過度謹慎,誤用了溫和補益的藥物,導致病情復發。這種情況下,會出現陰虛陽盛的現象,使衛氣閉塞,陽邪再次聚集,所以需要發汗治療。此外,還有新病剛好,因疏於調理,或者傷害了脾陰,導致再次出現熱症,這叫做「勞復」;或者是因不當的房事,再次感染疾病,這叫做「女勞復」。這種情況下,會出現陰虛陽盛的現象,因為陰虛必然會吸引陽盛的狀況發生。

或從補,或從汗,因時制宜,權其緩急,而治分虛實也。(張景岳)

傷寒瘥後,終不惺惺,精神欠爽,言語錯謬,諸治不效,或潮熱頰赤,或寒熱似瘧,都是發汗不徹,餘邪在心包所致。(《得效方》)

感病善後法

凡病感者,須明善後之法。蓋人之感後,元氣已虛,邪熱未淨,補虛則熱不可除,清熱則虛不能任,即一半補虛一半清熱,終屬模糊不得要領。然舍補虛清熱外,更無別法,當細辨之。補虛有二法:一補脾;一補胃。如瘧痢後,脾氣衰弱,飲食不能運化,宜補其脾;如傷寒後,胃中津液久耗,新者未生,宜補其胃。二者有霄壤之殊也。

白話文:

在治療上,可以選擇補養或者發汗,但需根據季節和病情的急緩來調整,以分辨虛實。

痊癒傷寒後,若仍感到頭腦不清醒、精神不佳、語言錯誤,各種治療均無效,或出現潮熱、臉頰紅熱或類似瘧疾的症狀,這通常是因為發汗不足,餘下的邪氣停留在心包所導致的。

對於感染後的後續療法,必須瞭解如何妥善處理。人們在感染後,原本的元氣已經虛弱,邪熱尚未清除。單純補益元氣會讓熱毒難以消退,而單純清熱又會使虛弱的身體無法承受。因此,適當的補虛清熱是必要的,但應區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補脾,一種是補胃。例如,在瘧疾或痢疾後,脾氣可能變得衰弱,影響飲食的消化吸收,應該補脾;在傷寒後,胃中的津液長期耗盡,新的津液未能生成,應補胃。這兩種方法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補益的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補脾;另一種是補胃。例如,瘧疾或痢疾後,脾氣可能變弱,影響了食物的消化吸收,此時應該補脾;而在傷寒後,胃中的津液長期被消耗,新的津液尚未生成,則應該補胃。這兩種補益方式有著根本的差異。

清熱亦有二法:初病之熱為實熱,宜用苦寒藥清之;病後之熱為虛熱,宜用甘寒藥清之。二者亦有霄壤之殊也。人身天真之氣,全在胃口,津液不足即是虛,生津液即是補虛,故以生津液之藥合甘寒瀉熱之藥,而治感後之虛熱,如麥冬、生地、丹皮、人參、梨汁之屬,皆為合法。

設誤投參、耆、苓、術補脾之藥為補,豈不並邪熱而補之乎?至於飲食之補,但取其氣,不取其味。如五穀之氣以養之,五菜之氣以充之,人皆不知此理,急於用肥甘之味以補之,不知油膩阻滯經絡,邪熱不能外出矣。(喻嘉言)

選案

徐五宜先生長君,傷寒危甚,有人來言,病者早起,一暈竟絕。予問:病來幾日?云:九日矣。胸尚熱否?曰:但不冷耳。予曰:可救也。至則僵臥在床,口鼻無氣,面青口噤,目閉手撒,唇色紫黑。予笑曰:此人不死。陰虛證誤服白虎所致耳。切脈,兩尺尚在。遂取人參一兩,熟地二兩,附子、炮姜各五錢,濃煎挖而灌之。

白話文:

清熱有兩種方法:初期的熱症是實熱,應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清除;病後的熱症是虛熱,應使用甘寒的藥物來清除。這兩種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人體的真元之氣,全在胃部,津液不足就是虛,生津液就是補虛,因此使用能生津液的藥物與甘寒的藥物來清虛熱,像是麥冬、生地、丹皮、人參、梨汁等類的藥物,都是符合標準的。

如果錯誤地將人參、耆、苓、術等補脾的藥物當作補品,豈不是會一起補助邪熱嗎?至於飲食的補品,只取其氣,不取其味。例如五穀之氣來養生,五菜之氣來充實,人們都不懂這個道理,急於用肥甘的味道來補充,卻不知油膩會阻塞經絡,邪熱無法排出。

喻嘉言指出,徐五宜先生的病情危急,有人說病人早上起牀時,突然暈倒昏迷。我問他:病了多久?他回答:已經九天了。我問:胸部還熱嗎?他說:只是不太冷而已。我說:還有救。到達時,他僵直地躺在牀上,口鼻沒有呼吸,臉色青紫,口緊閉,眼睛閉著,雙手鬆開,嘴脣呈紫色。我笑道:此人不會死。這是因為陰虛的症狀誤服了白虎湯所導致的。我切脈,發現他的兩腳的脈搏仍然存在。於是取了一兩人參、二兩熟地、五錢的附子和炮姜,濃煎後挖出灌入他的口中。

盡劑目開,面色轉紅,不及一時,大叫冷甚,即發壯熱,通身汗下而蘇。此晚腹脹不便,予曰:無憂,大汗之後,虛不能出耳。再飲藥即得解。次日諸證悉除,但多妄言怒罵,如有神靈,復投附子理中、建中而愈。(《己任編》)

方昱公傷寒九日,頭痛脈浮,身如燔炭,發表多劑,終莫得汗。予曰:傷寒固當發汗,然辛散助熱耗陰,汗為熱隔,不能達外,惟有養其津液,使陰陽和而後雨澤降。試之誠然。(程華仲)

一婦患傷寒十餘日,手足躁擾,口目瞤動,面白身冷,譫語發狂。其家以為瘋,縛其手足。或以為虛,或以為寒,或辭不治。切其脈全無,問其證不知,按其身不熱。余曰:此非參、附證即硝、黃證,出此入彼,死生立判。

白話文:

在治療的過程中,病人的症狀開始有所改善,眼睛開闊,面色轉為紅潤。不過,這些好轉並未持續太久,不久病人突然大喊寒冷,隨後出現高熱,全身出汗後恢復意識。這時,醫生發現病人在夜晚出現腹脹和排便困難的情況。他安慰病人說,這是因為大汗後身體虛弱,無法正常排便,再服用一次藥物就能得到緩解。第二天,所有症狀都消失了,只是病人出現了妄言和怒罵的情況,好像被神靈附體。醫生給他開了附子理中湯和建中湯,病情就得到了痊癒。

方昱公罹患傷寒已經九天,頭痛,脈象浮現,身體如同被燒炭包裹。使用了多種發汗的藥物,但都未能引出汗液。醫生指出,雖然傷寒本應發汗,但是過度使用辛散類藥物會導致熱氣增加,消耗體內陰液,使汗液被熱氣阻隔,無法排出體外。因此,應該養生津液,讓陰陽平衡後再考慮發汗。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確實有效。

一位婦女患有超過十天的傷寒,手腳煩躁,口眼抽搐,面色蒼白,身體發冷,出現狂言。家人誤以為她得了精神疾病,對她進行束縛。有人認為她是虛弱,有人認為是寒症,甚至有人認為無藥可治。檢查脈搏顯示全無,詢問症狀也不知道,觸摸她的身體也不覺熱。醫生指出,這種情況可能是由參、附、硝、黃等藥物引起,症狀的轉變可能會立即決定生死。

坐視良久,聆其聲重而長,諦思若是虛寒證,到此脈脫之時,氣息奄奄,那得有如許氣力大呼疾聲耶?即作大承氣湯,牙關緊閉,挖灌下咽,黃昏便解黑糞,次早脈出身熱,人事亦知。又服小陷胸湯二劑而愈。

○孝廉項恂如患傷寒,服發散藥二帖,其病愈甚,昏熱脈脫,急用參、耆、術各一兩,附子三錢,薑、桂二錢,下午後,脈漸出,隨投六、七劑,其病如故,更加舌腫唇爛,渴飲不絕。余曰:病是此病,藥是此藥,服之反甚,得無誤乎?細視不瘥,又進數劑,病復如故,十餘日,總不能言。幸其子深信不疑,跪懇救治。

白話文:

坐了許久,聽到他聲音沈重且悠長,細細思考這應該是虛寒的症狀,到了脈搏消失的時候,呼吸微弱,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力量發出急促的聲音呢?於是開了大承氣湯,牙齒緊閉,用勺子將藥湯灌下去,傍晚時分便排出黑色的糞便,隔天早上脈搏重新恢復,身體開始發熱,神志也清醒了。接著服用小陷胸湯兩劑,病情痊癒。

孝廉項恂如患傷寒症,服用了兩帖發汗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出現昏熱和脈搏消失的情況,緊急使用了參、耆、術各一兩,附子三錢,薑、桂二錢,下午後,脈搏開始漸漸出現,隨後開了六至七帖藥,但病情沒有好轉,反而出現舌頭腫脹、嘴脣腐爛、口渴不停喝水的症狀。我說:這個病是這樣的,這藥也是這樣的,為什麼服用了反而病情加重,難道是錯誤的嗎?仔細觀察病情沒有改善,再開了幾帖藥,病情還是沒有好轉,十多天下來,完全無法說話。幸好他的兒子深信不疑,跪著請求我救治。

余曰:藥已至矣,病終不轉,奈何?更用八味丸料一斤,濃煎六碗,冰冷與飲。日夜服盡,舌消能伸,亦能言語識人。每日用藥一劑,粥食數碗,大便不解,聽其自然,至二十八、九日,腹始脹,遂以參、苓、耆、朮、薑、桂、附子煎汁加大黃二錢,服後,額微汗出,手足躁擾。此正氣虛極。

又用大料溫補一劑,遂安臥,夜解宿糞半桶。後用溫補藥百劑而愈。共計用人參五斤,附子三十枚。稍失調理,便發熱脫頦,直至次年始健。(張錫駒)

黃長人犯房勞,病傷寒,守不服藥之戒,身熱已退十餘日外,忽然昏沉戰慄,手足如冰,醫已合就姜附藥矣。余見而駭之,診畢再三辟其謬,病家自疑陰證,言之不入,只得與醫約曰:此藥入口,生死關係重大,吾與丈各立擔承。醫云:吾治傷寒三十年,不知甚麼擔承。余笑曰:有吾明眼在此,不忍見活人就斃。

白話文:

我說:藥已經準備好了,但病情卻沒有轉變,怎麼辦?再使用「八味丸」配方一斤,濃縮煎煮成六碗,冷後給他喝下。每天服用完畢,舌頭可以恢復正常伸展,也能說話認識人。每天使用一劑藥物,並吃幾碗粥,如果大便沒有排解,就讓它自然排出,到二十八、九天,腹部開始脹滿,於是使用參、苓、耆、朮、薑、桂、附子煎液加入大黃二錢,服用後,額頭微微出汗,四肢躁動不安。這是因為正氣極度虛弱。

接著再使用大劑量的溫補藥物,病人就能夠安睡,晚上排出積存的糞便半桶。之後連續使用一百劑溫補藥物,病情痊癒。總共使用了五斤的人參和三十枚的附子。如果稍有調理失當,就會發熱掉牙,直到第二年才恢復健康。(張錫駒)

黃長人在房事過度後,得了傷寒病,他遵守不服用藥物的規定,身體熱度已經退去十多天,突然間變得昏沈發抖,四肢如同凍冰一般。醫生已經準備好姜附等藥材了。我見狀感到驚訝,診察多次否定了這種做法,病人家屬認為是陰證,但我勸說他們未被接受。我只好跟醫生約定:這藥一進口,生死關係重大,我跟您各自承擔責任。醫生說:我治療傷寒已有三十年,不知道什麼是責任。我笑道:有我這雙明眼在這裡,不忍心看著活人死亡。

如不擔承,待吾用藥。以調胃承氣湯,煎成熱服半盞,少頃又服半盞,厥回人蘇,前藥服終,人事大清,渾身壯熱,再與大柴胡一劑,熱退身安。○徐國禎傷寒六、七日,身熱目赤,索水到前,復置不飲,異常大躁,門牖洞啟,身臥地上。一醫以承氣與服。余診其脈,洪大無倫,重按無力。

謂曰:此參、附、乾薑證,奈何認為下證耶?醫曰:身熱、目赤、躁急若此,再服參、附、乾薑、逾垣上屋矣。余曰:陽欲暴脫,外顯假熱,內有真寒,薑、附尚恐不勝回陽之任,況敢以純陰之藥重劫其陽乎?觀其水不欲咽,情已大露,豈水尚不欲咽,而反可咽硝、黃乎?天氣燠蒸,必有大雨,頃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

白話文:

如果患者不肯接受治療,我將會使用調胃承氣湯來為他調理胃部,煎好後,讓他先喝半杯熱湯,稍後再喝另外半杯。當他開始回復意識,我會讓他吃完全部的藥物,這時候他的神智會變得非常清楚,全身會感到熱熱的。接著,再給他服用一劑大柴胡湯,讓他發熱的情況退去,身體恢復安穩。

徐國禎在傷寒症狀出現六、七天後,開始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紅腫的症狀,並且一直索求喝水,但卻拒絕喝下。他的情緒異常躁動,開窗開門,躺倒在地。有一位醫生認為他需要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然而,我檢查了他的脈搏,發現脈象強大,但按壓時卻沒有力量。

我告訴那名醫生:這是需要使用參、附、乾薑來治療的情況,為什麼要認為他是需要使用下藥治療呢?那名醫生回答:當一個人的身體發熱、眼睛紅腫、情緒急躁到這種程度,再使用參、附、乾薑等補藥可能會讓他病情更嚴重,甚至會讓病情突然好轉。我說:實際上,這是陽氣快要崩潰的徵兆,表面看似熱病,實際上體內有真正的寒症。即使使用薑、附這些能回復陽氣的藥物,也可能無法勝任,更不用說使用純陰性的藥物來進一步劫奪陽氣了。從他不想喝水的情況來看,情況已經明確了,難道連水都不想喝,反而可以讓他喝硝、黃這些刺激性藥物嗎?現在天氣熱得像蒸籠一樣,一定會降下大雨,不久後他全身會大量出汗,情況危急,已經無法輓回了。

惟用薑、附,所謂補中有發,一舉兩得,何可致疑?於是以附子、乾薑各五錢,人參三錢,甘草二錢,煎成冷服,服後寒戰戛齒,以重綿覆之,陽微之象始著。再劑微汗,熱退而安。(喻嘉言)

白話文:

只有使用薑和附子,所謂在補充的同時也能促進發汗,一次就能達到兩種效果,怎麼能有懷疑的餘地呢?於是,我使用了五錢的附子、五錢的乾薑、三錢的人參、二錢的甘草,一起煎煮成藥湯,讓患者冷服。服藥後,患者出現寒戰的反應,我讓他覆蓋上厚重的棉被,以便調節體溫。當患者體內的陽氣開始顯現,再次服用藥物後,患者開始微微出汗,熱症逐漸消退,身體變得安適。

(喻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