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二·醫學溯源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醫學溯源 (3)

1. 審證

經義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瘈,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神有餘則笑不休,不足則悲。○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

白話文:

經義:

各種顫抖和暈眩的症狀,都與肝有關;各種寒冷收縮的症狀,都與腎有關;各種氣體鬱積的症狀,都與肺有關;各種濕氣導致的腫脹和滿滿的症狀,都與脾有關;各種熱性混亂和抽搐的症狀,都與火有關;各種疼痛、瘙癢和傷口的症狀,都與心有關;各種下部的寒涼和洩瀉的症狀,都與下部有關;各種萎靡和呼吸困難的症狀,都與上部有關;各種禁止和震顫,像喪失神智一樣的症狀,都與火有關;各種肌肉緊張和頸部僵硬的症狀,都與濕氣有關;各種逆流和向上衝擊的症狀,都與火有關;各種脹大和腹部膨脹的症狀,都與熱有關;各種焦躁和狂妄的症狀,都與火有關;各種突然強直的症狀,都與風有關;各種有聲音的症狀,像擊鼓一樣的,都與熱有關;各種腫脹和疼痛、驚嚇的症狀,都與火有關;各種轉彎和水液混濁的症狀,都與熱有關;各種水液澄澈清冷的症狀,都與寒有關;各種嘔吐酸水,急促下瀉的症狀,都與熱有關。

○脈搏強烈,皮膚發熱,腹部脹滿,前後不通暢,昏沈不清醒,這稱為五實;脈搏細弱,皮膚發冷,氣息微弱,前後腹瀉,飲食無法吸收,這稱為五虛。喝流質食物進入胃部,腹瀉停止,則表示虛弱的狀態得到改善;全身出汗,然後腹瀉,則表示實證得到改善。

○精神過於興奮會持續笑個不停,不足則會悲傷。

○氣體過剩會引起喘息和上氣,不足則會呼吸困難。

○血液過剩會讓人易怒,不足則會使人恐懼。

○身體過剩則腹部膨脹,排尿不順利,不足則四肢無力。

○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百病之生。○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

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何謂五奪?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

○何謂五逆?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是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五逆也。(《靈樞》)

白話文:

【經文】:

  1. 志氣過度會導致腹脹、消化不良或拉肚子,志氣不足則會出現四肢冰涼、昏厥等現象。2. 生氣會使氣息上衝,開心會使氣息放鬆,悲傷會使氣息消沈,恐懼會使氣息下沈,寒冷會使氣息收縮,熱浪會使氣息逸散,受到驚嚇會使氣息混亂,勞累會使氣息消耗,思考會使氣息凝結。各種情緒變化不同,會導致百種疾病的產生。3. 陽氣不足會導致身體外感風寒,陰氣不足會導致內熱,陽氣過盛會導致身體外熱,陰氣過盛會導致內寒。(出自《素問》)

【靈樞】:

  1. 與人交往時要瞭解當地的風俗習慣,進入人家要詢問有無忌諱,進入客廳要遵守禮儀規範,診視病人要先瞭解其大小便情況。
  2. 所謂「五奪」,是指:身體消瘦、肌肉流失,為第一種奪失;大出血後,為第二種奪失;大量出汗後,為第三種奪失;大量排便後,為第四種奪失;新產婦和大出血後,為第五種奪失。
  3. 所謂「五逆」,指的是熱病脈象平靜,但已經發汗,脈象反而強烈躁動,為第一逆象;疾病引起腹瀉,脈象洪大,為第二逆象;長期關節疼痛不愈,肌肉破損、身體發熱,脈象偏斜絕弱,為第三逆象;過度消耗體力,身體發熱,面色蒼白,甚至大便帶血,為第四逆象;寒熱交加,脈象堅實跳動,為第五逆象。(出自《靈樞》)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周禮》)

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為正邪。(《難經》)

哲言

千般災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也。○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痛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者,里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裡實護腹如懷卵者,心痛也。(張仲景)

白話文: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周禮》)】

古代的醫者負責照顧所有人民的疾病,在四季都有不同的流行病。春天會有頭痛的疾病,夏天則是皮膚病如癢疥,秋天是寒熱交替的瘧疾,冬天則是咳嗽和呼吸困難的疾病。

【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為正邪。(《難經》)】

後來的影響被認為是虛邪,前來的影響是實邪,對抗不了的影響是賊邪,能順應的影響是微邪,自身的疾病則是正邪。

【哲言】

所有的災難都可以歸納為三個原因:一是體內的經絡受到邪氣侵襲,進入臟腑,成為內因;二是四肢和九個孔道的血液和脈絡阻塞不通,是外在皮膚受到影響;三是房事、金屬利器、蟲獸的傷害。

【張仲景】

當醫生按脈時,如果病人打哈欠,那麼可能沒有病;如果脈搏跳動時發出呻吟聲,表示疼痛;說話緩慢可能代表風症;搖頭可能表示腹部或內臟疼痛;行走緩慢可能表示外在的堅韌;坐著時低頭可能表示呼吸困難;坐著時抬起一腳可能表示腰部疼痛;腹部實滿如懷孕狀態可能表示心痛。

醫之審病,如吏之審案,望聞即兩造具備,察言觀色之時,問而筆之,供詞也,切則考鞫親切而論治,為判斷髮落矣。(韓飛霞)

療病先察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劇,命將難存。(《湯液本草》)

與門人定議病式: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年紀若干,形之肥瘦長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潤若何?聲之清濁、長、短若何?人之形志苦樂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藥?次後再服何藥?某藥稍效?某藥不效?時下晝夜孰重?寒熱孰多?飲食喜惡多寡?二便滑澀有無?脈之三部九候,何候獨異?二十四脈中,何脈獨見?何脈兼見?其證或內傷,或外感,或兼內外,或不內外,依經斷為何病?其標本先後何在?汗、吐、下、和、寒、溫、補、瀉何施?其藥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劑中何劑?五氣中何氣?五味中何味?以何湯名為加減和合?其效驗定於何時?一一詳明,務令纖毫不爽,起眾信從,允為醫門矜式,不必演文可也。(《寓意草》)

白話文:

醫學的診斷,像是官員審理案件,診視與聽聞是雙方當事人都準備好的,醫生聆聽患者的述說並記下,這就是他的口供;切脈則是詳細深入地詢問並評估,就像做最終裁決。

治療疾病前,必須仔細觀察疾病的本質,如果五臟沒有虛弱,六腑沒有衰竭,血液脈絡沒有混亂,精氣神沒有消散,服藥必定能治癒。若疾病已經形成,可以獲得半數的療效。如果病情嚴重,生命可能就難以保全了。

與門徒確定病狀格式: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年齡多少,體態肥瘦高矮如何?膚色是黑、白、乾燥還是潤澤?聲音是清亮、混濁、長短如何?人的性格是喜悅還是憂愁?病狀從何時開始?最初服用何種藥物?接著再服用何種藥物?某種藥物是否有效?某種藥物是否無效?白天和夜晚哪個時間更重?冷熱哪個更頻繁?飲食喜好或厭惡的份量如何?二便是否滑利或澀滯?脈象的三個部分九個節點,哪個節點獨特?二十四種脈象中,哪種脈象獨特?哪種脈象同時出現?此症狀可能是內傷,或是外感,或是內外兼有,或是無內無外,根據經典判斷為何種疾病?其主次順序在哪裡?出汗、發熱、下藥、調和、寒涼、溫暖、補充、排泄應如何進行?此藥適合使用七種方程式中的哪一種?十種劑量中的哪一種?五行中的哪一項?五味中的哪一種?以哪種湯劑命名為增減調合?其效果驗證在何時?每一項都要詳細明確,確保毫無差錯,讓大家信服,可以作為醫學標準,不一定非要用文言文不可。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須當辨,九因脈證察陰陽,十從氣味神章見,定見雖然事不難,也須明哲毋招怨。○六變者,表、里、寒、熱、虛、實也。明此六者,萬病皆指諸掌矣。以表言之,則風、寒、暑、濕、燥、火感於外者是也;以裡言之,則七情、勞欲、飲食傷於內者是也。

寒者陰之類,或為內寒,或為外寒,寒者多虛;熱者陽之類,或為內熱,或為外熱,熱者多實。虛者正氣不足也,內出之病多不足;實者邪氣有餘也,外入之病多有餘。○濕從陰者為寒濕,濕從陽者為濕熱。燥從陽者因於火,燥從陰者因於寒。熱則傷陰,必連於臟;寒則傷陽,必連於經。

白話文:

一問體溫,二問出汗狀況,三問頭部和身體的感覺,四問排便情況,五問飲食習慣,六問胸部感受,七聰明和口渴需區分,八因脈搏和症狀判斷陰陽,九從氣味和神態觀察,確定這些並不容易,但必須明智以免招致怨恨。

六種變化分別是表、裏、寒、熱、虛、實。理解這六個概念,就能對各種疾病了如指掌。以表來說,就是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在因素所引起的;以裡來說,則是七情、勞累、飲食等內在因素所導致的。

寒屬陰性,可能是內寒也可能是外寒,寒通常表示體虛;熱屬陽性,可能是內熱也可能是外熱,熱通常表示體實。體虛表示正氣不足,內部疾病多表現為不足;體實表示邪氣過盛,外部疾病多表現為過盛。

溼若由陰性因素導致則爲寒溼,溼若由陽性因素導致則爲溼熱。燥若由陽性因素引起是因火,燥若由陰性因素引起是因寒。熱會傷害陰,必然影響到器官;寒會傷害陽,必然影響到經絡。

(《景岳全書》)

《釋經》說:地、水、火、風和合成人。凡人火氣不調,舉身蒸熱;風氣不調,全身強直,諸毛孔閉塞;水氣不調,身體浮腫,氣滿喘粗;土氣不調,四肢不舉,言無音聲。火去則身冷,風去則氣絕,水竭則無血,土散則身裂。(《千金方》)

病認不真,則靜坐思之,總於望、聞、問、切四者中搜求病機,必有得心之處,胸中了了,用藥方靈。若終於疑惑,而勉強投方,竊恐誤人性命。○外感、內傷,為證治兩大關鍵。然去其所本無,復其所固有,兩言可盡之也。蓋六淫外襲,身中氣血,日失和平,一切外感有餘之證,有須汗、吐、下、和之治,皆是去其所本無也。

白話文:

《景嶽全書》解釋說:大地、水、火、風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元素。如果人的火氣失調,會感到全身燥熱;風氣失調,會導致全身僵硬,毛孔閉塞;水氣失調,會引發體腫、呼吸困難;土氣失調,會讓四肢無力,說話聲音不清。當火氣消失,人就會變冷;風氣消失,氣息就會停止;水氣枯竭,血液就會消失;土氣散失,人體就會崩潰。

《千金方》認為,如果對病情的診斷不確切,應該靜下心來思考,從望診、聞診、問診、切診這四個方面深入探討病因,總會找到症狀的根本原因,這樣思路清晰,開出的藥方纔能有效。如果只是懷疑不定,就勉強開藥,這可能會誤人性命。

在醫學上,外感和內傷是診斷和治療的兩個重要原則。但要解決問題,就是要祛除原本不存在的問題,補回原本就有的功能。這是因為外界的六種邪氣(風、寒、暑、濕、燥、火)入侵體內,導致體內氣血失衡,所有外感的過剩症狀,都需要通過發汗、催吐、通便、調和等方法來解決,這都是為了祛除原本不存在的問題。

若七情受傷,腑臟有損,身中氣血,日就虧耗,一切內傷不足之證,有須滋填補之治,皆是復其所固有也。(《吳醫匯講》)

內傷發熱,時熱時止;外感發熱,熱盛無休。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內傷則飲食無味,外感則鼻塞不通。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絮火不除。內傷頭痛,乍痛乍歇;外感頭痛,連痛無停。內傷惡風,不惡甚風,反惡隙風;外感惡風,見風便惡。內傷有濕,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外感須二、三日外,表熱傳裡,口方作渴。

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倦怠嗜臥;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一身筋骨疼痛。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內傷則氣口脈盛,多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外感則人迎脈盛,多屬有餘,宜汗、宜吐、宜下。○百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是陽有餘,乃氣病而血不病也;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有餘,乃血病而氣不病也。

白話文:

如果情緒受到傷害,五臟六腑也會損傷,身體中的氣血會逐漸消耗,所有因內在損傷導致的不足症狀,都需要滋養和補充,這都是為了恢復原本的狀態。

內傷引起的發熱,會時而發作時而停止;外感引起的發熱,則持續不斷。內傷時手掌會感到熱,外感時手背會感到熱。內傷時飲食無味,外感時鼻子不通。內傷時怕冷,但得到暖和就會舒緩;外感時怕冷,即使用熱敷也不能消除。內傷時頭痛,會忽來忽去;外感時頭痛,連著不停。內傷時怕風,但不害怕強烈的風,反而害怕微風;外感時一見到風就會感到不舒服。內傷時有濕氣,可能不會口渴,或者心火上炎導致肺部乾燥,會出現口渴的現象;外感則需要在兩三天後,當表層熱氣傳入內部,才會開始口渴。

內傷時,熱會傷害氣,使人四肢沈重無力,疲倦嗜睡;外感時,風會傷害筋肉,寒會傷害骨骼,全身的筋骨會感到疼痛。內傷時呼吸困難,無法正常呼吸;外感時喘息加重,呼吸急促。內傷時氣口脈搏強大,多屬氣血不足,應使用溫和、補充和調和的方法;外感時人迎脈搏強大,多屬過度,應使用發汗、吐瀉和排便的方法。

總之,白天病情加重,晚上病情平靜,這是陽氣過盛,表示是氣的問題而非血的問題;晚上病情加重,白天病情平靜,這是陰氣過盛,表示是血的問題而非氣的問題。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晝則安靜,夜則發熱,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當亟瀉其陽,峻補其陰。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血自旺於陰分也;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溢於陽中也;夜則惡寒,晝亦惡寒,是重陰無陽,當急瀉其陰,峻補其陽。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名曰陰陽交錯者死。

○凡病陰證,則身靜重,語無聲,氣難布息,目睛不了了,呼吸往來不利,口鼻氣息皆冷,水漿不入,二便不禁,面上惡寒有如刀刮;陽證,則身動輕,語有聲,目睛了了,呼吸能往能來,口鼻氣息皆熱。(李東垣)

白話文:

白天發熱,夜晚平靜,這是陽氣在體表旺盛的表現;白天平靜,夜晚發熱,這是陽氣下沈進入陰部的現象;白天和夜晚都發熱且煩躁,這是陽氣過盛而無陰液調節的情況,應該立即清瀉陽氣,峻補陰液。夜晚畏寒,白天平靜,這是陰血在體內旺盛的表現;夜晚平靜,白天畏寒,這是陰氣上逆到陽部的現象;夜晚和白天都畏寒,這是陰氣過盛而無陽氣調節的情況,應該立即清瀉陰液,峻補陽氣。白天畏寒,夜晚煩躁,飲食不能進入,這種情況被稱為陰陽交錯,是死亡的跡象。

凡屬陰性病症,則人體沈靜,聲音微弱,呼吸困難,眼睛看不清事物,呼吸進出不順暢,口鼻呼出的氣息都是寒冷的,水漿無法吞嚥,大小便失禁,臉部畏寒如同刀割;陽性病症,則人體活動靈活,聲音清晰,眼睛明亮,呼吸自由,口鼻呼出的氣息都是熱的。(李東垣)

凡病開目喜見人者屬陽也,閉目不欲見人者屬陰也。多睡者陽虛陰盛也,無睡者陰虛陽盛也。喜明者屬陽,元氣實也;喜暗者屬陰,元氣虛也。睡向壁者屬陰,元氣虛也;睡向外者屬陽,元氣實也。(《萬病回春》)

大寒而甚,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止,時節而動,是無火也。大熱而甚,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熱動復止,倐忽往來,時動時止,是無水也。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暴注下迫,食不及化,是無水也;溏泄而久,止發無恆,是無火也。

故心盛則生熱,腎盛則生寒;腎虛則寒動於中,心虛則熱收於內。(王太僕)

白話文:

所有病症中,若患者開著眼睛喜歡見到人,這代表病情屬陽;反之,若患者閉著眼睛不願見到人,這代表病情屬陰。嗜睡的情況表示體內陽氣虛弱,陰氣旺盛;無力睡眠的情況表示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喜歡明亮環境的人屬陽,表示元氣充足;喜歡昏暗環境的人屬陰,表示元氣不足。躺著時面向牆壁的人屬陰,表示元氣不足;躺著時面向外側的人屬陽,表示元氣充足。

當天氣極冷,但病狀卻不見改善,這是因為身體內沒有火氣;若病狀在熱天出現,但在夜晚消失,白天又再次出現,這是因為身體內沒有火氣。當天氣極熱,但病狀卻不見改善,這是因為身體內沒有水分;若熱病在不同時間出現,忽來忽去,這是因為身體內沒有水分。

如果在寒冷天氣中感到不舒服,且嘔吐不斷,無法進食,這表示身體有火氣;若病人嘔吐,但食物反而被吐出,這表示身體內沒有火氣。突然出現急性的腹瀉,且食物未及消化,這表示身體內沒有水分;長期腹瀉,且無法預測其發作時間,這表示身體內沒有火氣。

因此,心臟過度興奮會產生熱症,腎臟過度興奮會產生寒症;腎臟虛弱會導致身體內部產生寒症,心臟虛弱則會使熱氣收縮在內部。(王太僕)

既有真陰、真陽,何謂假陰、假陽?如大熱發躁,口渴舌燥,非陽證乎?視其人面色浮赤,切其脈尺弱無力,寸關豁大無倫,此係陰盛於下,逼陽於上,假陽之證也。治以假寒之藥,從其性而折之,頃刻平矣。如惡寒不離復衣,手足厥冷,非陰證乎?視其人面色沉滯,切其脈澀,按之細數有力,此係假寒之證,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治以辛涼之劑,溫而行之,一汗愈矣。

凡此皆因真氣不固,故假者得以亂其真。假陽者,不足而示之有餘;假陰者,有餘而示之不足。既已識其假矣,而無術以投其所欲,彼亦扦格不入。《經》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去邪而歸於正矣,○東垣以手捫熱,有三法:輕手捫之則熱,重手按之則不熱,是熱在皮毛血脈也;重按筋骨之間則熱,輕手捫之則不熱,是熱在骨髓也;輕手捫之則不熱,重手按之亦不熱,不輕不重按之而熱者,是熱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肉之下,肌肉之間,正內傷勞倦之熱也。

白話文:

既有真正的陰虛、陽虛,那麼什麼是偽裝的陰虛、陽虛呢?例如,如果一個人表現出高熱、煩躁、口渴、舌頭乾燥,這不就是陽虛的症狀嗎?但若觀察該人的面色呈現浮紅,脈象尺部微弱無力,而寸關兩部脈象豁大無序,這表示陰氣在下部過盛,強迫陽氣上升,形成的是偽陽的症狀。我們需要用具有寒性的藥物,根據病徵對其進行治療,不久就能見效。

再如,如果一個人畏寒不退,四肢冰冷,這不是陰虛的症狀嗎?但若觀察該人的面色暗淡,脈象細澀,按壓時卻感到脈搏細數且有力,這表示是偽寒的症狀,寒氣停留在皮膚表面,而熱氣則藏於骨髓。我們需要用辛涼的藥物,以溫和的方式進行治療,一出汗症狀就會好轉。

以上所有的情況,都是因為真氣(體內的真正能量)不穩定,所以偽裝的症狀纔有機會乾擾真正的健康狀態。偽陽症狀表現為虛弱卻偽裝得有餘;偽陰症狀表現為有餘卻偽裝得虛弱。一旦辨認出這些偽裝的症狀,卻沒有適當的方法對應他們的需要,他們也可能拒絕接受治療。經典中有言:必須找出病因並對其進行處理,初期可能與疾病表現相似,但最終會使其去除邪氣而回到正常狀態。東垣有一個判斷熱病的三步法:輕輕地觸摸熱感,重按卻沒有熱感,表示熱源在皮膚、血液和脈管;重按到筋骨間有熱感,輕按卻沒有熱感,表示熱源在骨髓;輕按沒有熱感,重按也沒有熱感,但中等力度按壓時出現熱感,表示熱源在肌肉層面,這是因內傷或勞累導致的熱病。

余於內傷真陰者,以手捫熱,亦有二法,捫之烙手,骨中如炙者,腎中之真陰虛也;捫之烙手,按之筋骨之下,反覺寒者,腎中之真陽虛也。(趙氏《醫貫》)

直中陰證,大勢陰盛陽虛;傳經陽證,大勢陽盛陰虛;瘧證,大勢陰陽更盛更虛;內傷證,大勢陰陽偏盛偏虛,不可同語。(喻嘉言)

《經》云:陰虛出盜汗。陰,言手太陰也;虛言肺氣虛也。又云:陰虛發夜熱。陰,言足太陰也;虛,言脾氣虛也。同曰陰虛,而其中有手足太陰之分,雖名曰陰虛,而實是脾肺氣虛之證。無如歷代醫師,從未註明其義,誤以脾肺氣虛,認為腎水不足,而用滋陰降火之劑,朝夕重陰下逼,逼至土困金敗,便溏、聲嘶,置之死地而不悟者,只此兩個陰字。拘文牽義,以訛傳訛,自古迄今,普天之大,不知日殺凡幾,良堪痛哉!(楊乘六)

白話文:

對於內傷導致真陰虛損的情況,有兩種判斷方法:如果用手觸摸感到熱感直達骨髓,如同被烤過一樣,這表示腎中的真陰已虛弱;若用手觸摸感到熱感,但在按壓骨與肌肉之間時反而感覺到冷,這說明腎中的真陽已虛弱。

如果疾病直接影響了陰性病症,通常情況下是陰盛陽虛;如果疾病通過經絡傳播,則多為陽盛陰虛;瘧疾的症狀則是陰陽兩方面都出現更強烈的虛弱;而內傷所引起的症狀,則是陰陽兩方面都有偏盛或偏虛,不能一概而論。

《經》中有雲:陰虛會引起盜汗,這裡的「陰」指的是手太陰肺經;「虛」則指肺氣的虛弱。又說:陰虛會導致夜晚發熱,這裡的「陰」指的是足太陰脾經;「虛」則指脾氣的虛弱。同樣是陰虛,但其中包含了手太陰和足太陰的不同,即便名稱為陰虛,實際上是脾肺氣虛的表現。令人遺憾的是,歷代的醫生們從未對此進行詳細解釋,錯誤地將脾肺氣虛理解為腎水不足,隨後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結果使得病情在白天黑夜都加重,最終導致脾胃功能衰弱,產生消化不良、聲音嘶啞等症狀,卻仍然不自知,這種錯誤的診斷和治療方式,只是因為對「陰」字的理解有誤,導致了文義的誤解和傳播,自古至今,這樣的誤診誤治,已經造成了極大的人命損失,讓人深感悲痛。

面赤一證,勞損顴紅,發於午後者,陰虛也;格楊浮赤,厥利脈微者,陽虛也。赤色深重,潮熱便硬者,裡實也;赤色淺淡,惡寒無汗者,表實也。(《醫宗金鑑》)

陰虛足冷,面必燥熱,手必蒸煩,脈必澀數,蓋火炎於上而不歸經故也。若略取一靜,火得歸經,而即涼矣。陽虛足冷,雖以烈火御之,猶不止也。火虛之病,身多惡寒,亦有發熱者,其熱或夜作晝止,或晝熱夜無,時節而動身。然雖發熱,而手足必冷,脈必微弱,或沉而無力為別也。(羅赤誠)

凡人素有病,若勞碌動作,反覺精神強健者,此乃陰火沸騰,扶助於內,不覺元氣之不足也;若靜養調適,反覺神倦氣弱者,此陰火退,陽氣復,本相露故也。○內傷清陽下陷,陰火上升,若用寒藥,陽愈陷,火愈熾,火尋竅出。虛者受之,或目痛,或耳聾,或齒痛,從其虛而散也。(周慎齋)

白話文:

關於臉色紅潤的症狀:

  1. 如果臉色在勞累後變紅,尤其在午後出現,這可能是陰虛的表現。
  2. 如果臉色呈現浮腫且紅色,伴有四肢發冷,脈搏微弱,這是陽虛的表現。
  3. 臉色深紅,伴有潮熱、大便乾硬,這是腸胃內部積聚實邪的表現。
  4. 若臉色淡紅,伴有怕冷和無汗,這是外在表層的實邪。

對於陰虛的患者,他們通常腳感寒冷,臉部會感到乾燥和熱,手部會感到煩熱,脈搏會快速而細數,這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在上部燃燒,但未能正常循環所致。如果稍作休息,火氣得以正常循環,就會感到舒爽。

對於陽虛的患者,他們的腳感寒冷,即使使用強烈的熱療,情況也不會改善。對於體內陽氣不足的病症,身體經常會感到寒冷,但也有可能出現發熱的情況。這種發熱可能在白天出現,晚上消失,或者反之。即便出現發熱,手腳仍會保持寒冷,脈搏也會微弱,甚至脈搏沈而無力。

對於長期患病的人,如果在勞累後感到精力充沛,這可能是由於體內的陰火在幫忙,遮掩了原本的元氣不足。反之,如果在靜養調節後感到疲倦乏力,這表示陰火已經消退,陽氣恢復,真實的狀態開始顯現。

內傷清陽下陷,陰火上升。若使用寒性藥物,會使病情加重,火氣更加旺盛,進而影響到身體的正常機能。對於虛弱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眼睛疼痛、耳朵聽力下降、牙齒疼痛等症狀,這些都是由虛弱的部位散發出來的。

病從孔竅入,亦從孔竅出。汗之,下之,利之,吐之,因其勢而導之之法也。其有不從二陰、汗孔及口出者,或紅汗而愈,或噴嚏而愈,或鼻生瘡而愈,此邪之從鼻出者也。從目出者,目腫而愈;從耳出者,耳聾而愈。此邪之自覓門徑以退者也。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得真氣為之驅逐,其病退也不難矣。

○氣血在人身無處不到,然其常流走者,惟經絡谿谷皆浸灌而盈者也。流走者,邪不能侵,侵則即時驅逐,易病而易愈也;浸灌之處,邪氣能伏,非積久莫能為害,非為害亦莫能自覺,故其驅逐也較難。

若疫邪之伏於膜原,瘧邪之中於風府,癰疽之逆於肉理,其類不一,非潰堤決防,莫之能出,何從得其未病而治之乎?其他痼疾沉疴,指不勝屈,非發時莫之能治,治亦未必能斷根,醫者當識。○人身筋骨肌肉空處,無往而非血氣。行則血走其空,故筋骨實而肌肉榮,經絡相為流通,血氣各得其平,谿谷自無所欠缺;血一留滯,則中有瘀處,上流阻而下流虛,內傷諸證,由此生焉。丹溪以為百病本於痰,因此省悟其源自瘀血起也。

白話文:

疾病會通過孔穴進入,也會從孔穴排出。我們可以用發汗、通便、利尿、催吐等方法,根據病情進行治療。有些疾病如果不通過陰道、汗孔或者口腔排出,可能會出現紅色的汗液痊癒,或者打噴嚏痊癒,或者鼻部長瘡痊癒,這是邪氣通過鼻子排出的現象。如果邪氣通過眼睛排出,眼睛會腫脹痊癒;如果邪氣通過耳朵排出,耳朵聽力恢復。這是邪氣尋找出路來退去的方式。清新的氣血從頭部的孔穴流出,混濁的氣血從身體的底部流出,只要得到真正的力量來驅逐它們,疾病就會很容易好轉。

氣血在人體中無處不到,然而它通常流動的地方,只有經絡和山谷都被浸泡和充盈。流動的氣血不容易被邪氣侵犯,一旦侵犯就會馬上被驅逐,因此疾病容易好轉。浸泡的地方,邪氣可以藏匿,不是長期存在就無法產生危害,不是產生危害也無法自我覺察,所以它們的驅逐比較困難。

對於埋伏在膜原的疫毒、中於風府的瘧邪、逆於肉理的癰疽等疾病,種類繁多,除非破壞堤壩,否則無法排出,怎麼能夠在沒有病癥時進行治療呢?其他的長期性疾病,數不勝數,除非發作時才能治療,即使治療也不一定能根除,醫生應該知道這一點。

人的筋骨肌肉的空隙處,無處不充滿著血液和氣息。走路時血液在空隙中流動,所以筋骨變得堅實,肌肉得到滋養,經絡相互流通,血液和氣息各自達到平衡,山谷自然不會缺乏。如果血液停留阻塞,則會在中間形成瘀滯,上流受阻而下流虛弱,導致內傷的各種症狀。丹溪認為所有疾病的根本是痰,從此他意識到問題源於瘀血。

予故謂內傷之病,皆由於瘀血。○大病瘥後,肌肉浮腫,無他痛楚,謂之氣復,乃氣到血不到,陽速而陰遲故也。不必施治,俟血漸生,而腫自已。非有喘咳、腹滿、尿澀諸證,未可妄作水治。○病盛脈盛者,可攻而愈;病衰脈衰者,可調而愈;病衰脈盛者,可養而愈;病盛脈衰者,治亦難愈。○死於實,由閉塞;死於虛,由虧損。

營衛不行,九竅不通者,閉塞死也。皮、肉、脈、筋、骨皆無所傷,惟是氣血鬱結焉。汗不出,則腠理閉塞;二便阻,則水穀閉塞;息不利,則清竅閉塞。汗之、下之、吐之,皆所以通閉塞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者,虧損死也。皮、肉、脈、筋、骨皆已受傷,漸至氣血竭盡則死矣。

白話文:

因此,我認為內傷疾病,都是因為瘀血造成的。大病痊癒後,肌肉浮腫,沒有其他疼痛,稱為「氣復」,這是因為氣流動而血還未到達,陽氣迅速而陰血緩慢所致。不必進行治療,等待血液逐漸生成,腫脹自然會消退。除非出現喘息咳嗽、腹脹、尿頻等症狀,否則不應胡亂使用利水藥物。病情嚴重脈象強烈的,可以攻擊而痊癒;病情減弱脈象減弱的,可以調和而痊癒;病情減弱脈象強烈的,可以養生而痊癒;病情嚴重脈象減弱的,治療也難以痊癒。死亡由實症造成,是由於阻塞;死亡由虛症造成,是由於損耗。營養和衛生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九個孔道無法流通,就是阻塞導致的死亡。皮膚、肌肉、脈絡、筋骨都沒有受到傷害,只是氣血積聚而已。出汗不出,則腠理阻塞;大小便阻滯,則飲食和水分的流通受阻;呼吸不順暢,則清竅受阻。發汗、排便、催吐,都是為了疏通阻塞。骨頭乾枯,肌肉下垂,就是損耗導致的死亡。皮膚、肌肉、脈絡、筋骨都已經受傷,逐漸導致氣血耗盡,最後死亡。

○實死急,虛死緩,實死之狀惡,虛死之狀善;實死者形不脫,虛死者形脫;實死者多由醫誤,虛死者多由自戕。知其所以死之故,則知所以起死之訣也。(《醫參》)

《經》曰:五實死,五虛死。夫五實謂五臟俱太過,五虛謂五臟俱不及。言此二證皆死,非謂必死也,謂不救則死,救之不得其道亦死也。其下復言:漿粥入胃,則虛者活;身汗後利,則實者活。

此兩條是前二證之治法,後人不知,只作辨驗生死之斷句,直謂病人有此則生,無此則死,虛者聽其漿粥自入,實者聽其自汗自利,委之死地,豈不謬哉!夫漿粥入胃而不注泄,則胃氣和,胃氣和則五虛皆實,是以生也;汗以泄其表,利以泄其里,並泄則上下通,上下通則五實皆啟,是以生也。(《儒門事親》)

白話文:

「實死急,虛死緩」,「實死之狀惡,虛死之狀善」,「實死者形不脫,虛死者形脫」,「實死者多由醫誤,虛死者多由自戕」,知道這些死亡的原因,就能知道如何使死人復活的方法。(出自《醫參》)

《經》中有提到「五實死,五虛死」。「五實」指的是五臟都過度了,「五虛」指的是五臟都不足。這兩種情況雖然都被認為會導致死亡,但並不是說一定會死,而是如果不進行治療就會死,即使治療也不得當也會死。「漿粥入胃,則虛者活;身汗後利,則實者活」,這是對於前面兩種情況的治療方法,後世的人不瞭解這一點,只是將它作為判斷生死的依據,認為有這種情況的人會活,沒有這種情況的人就會死,虛弱的人任由他吃漿粥,實在的人任由他流汗排便,這樣放任病人走向死亡,豈不是大錯特錯嗎?

「漿粥入胃而不注洩,則胃氣和,胃氣和則五虛皆實,是以生也」,「汗以洩其表,利以洩其裏,並洩則上下通,上下通則五實皆啟,是以生也」,(出自《儒門事親》)

《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曰:不治其虛,安問其餘。又曰:治病必求其本。誠醫旨之格言也。假如停滯發熱,臉紅髮燥,似有餘也,然究其本,乃脾胃氣虛,不能傳化,則虛乃其本也,理宜推揚穀氣,助脾運化,設徒從標攻克,則內傷之患,接踵而至。

又如傷風感冒,壯熱頭痛,雖似有餘,然即《內經》所謂,邪氣勝則實,實因衛氣不固所召也,若純用猛劑發散,則表氣愈虛,外邪之乘,何時而已?更如咳嗽喘促,煩躁不安,肺氣熱盛,似有餘也,然究其源,非水虛不能制火,即火虛虛陽上浮,設從標理肺為事,雖暫愈而發愈甚。

故凡外湊有餘之病,即本經正氣不足之時,若不從源調治,正當不足而更不足之,虛者日虛,危亡繼其後矣。(《馮氏錦囊》)

白話文:

經書說:邪氣來臨的地方,必定是正氣虛弱。又說:不先治療正氣的虛弱,怎麼能談論其他的病症呢?再說:治病一定要找到根本原因。這確實是醫學的至理名言。比方說,如果出現了停滯發熱、臉紅發燥的情況,看似有些過剩,但追究根本,其實是因為脾胃的氣體虛弱,無法正常運轉,所以虛弱纔是根本問題,應該推進穀物氣體的生成,幫助脾胃運行消化,如果只是單純攻擊表面的症狀,那麼內傷的問題就會不斷發生。

再如受風感冒,出現壯熱頭痛,看起來像是有些過剩,然而這是因為《內經》中提到的邪氣勝出,實際上是因為衛氣不夠穩定導致的,如果只是單純使用強烈的藥物發散,那麼表層的氣體會更加虛弱,外邪的侵襲,又怎會停止呢?還如咳嗽喘息、煩躁不安,肺部的氣體過熱,看似有些過剩,但追究根源,不是因為水分不足無法控制火氣,就是因為火氣不足導致陽氣上浮,如果只是處理表面的肺部問題,雖然暫時會好轉,但病情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對於外在出現過剩症狀的疾病,在正氣原本就不足的時候,如果不從根本調節治療,那麼原本就不足的狀態會變得更加不足,虛弱的狀況會一天天加重,危及生命的後果隨之而來。(《馮氏錦囊》)

大實有羸狀,誤補益疾;至虛有盛候,反瀉含冤。陰證似陽,清之必死;陽證似陰,溫之轉傷。蓋積聚在中,實也,甚則嘿嘿不欲言,肢體不欲動,或眩暈眼花,或泄瀉不實,皆大實有羸狀,正如食而過飽,反倦怠嗜臥也;脾胃損傷,虛也,甚則脹滿而食不得入,氣不得舒,便不得利,皆至虛有盛候,正如飢而過時,反不思食也。

脾腎虛寒,正陰證也,陰盛之極,往往格陽,面目紅赤,唇裂譫語,揚手擲足,有似乎陽,正如嚴冬慘肅,而水澤腹堅,堅為陽剛之象也;邪熱未解,真陽證也,陽盛之極,往往發厥,厥則口鼻無氣,手足逆冷,有似乎陰,正如盛夏炎灼,而林木流津,津為陰柔之象也。(《醫宗必讀》)

白話文:

在醫學上,有著這樣的原則:對於體內有大量積聚物質卻表現出虛弱症狀的情況,若誤用補益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對於真正虛弱到極點卻表現出強烈症狀的情況,若反向使用瀉藥,會讓患者感到冤屈。陰性病徵看似陽性,若用清涼藥物治療,患者會死亡;陽性病徵看似陰性,若用溫熱藥物治療,患者會受傷。這都是因為積聚物質深藏體內,導致真正的「實」現象,嚴重時會讓人說話困難、身體活動減少,或者頭暈目眩,甚至腹瀉但不成形,這些都符合「大實有贏狀」的情況,就像吃了過量的食物,反而感到疲倦、嗜睡一樣。另一方面,脾胃功能損傷導致的虛弱,嚴重時會使人腹部脹滿,食物難以消化,氣息不順暢,排便困難,這些是「至虛有盛候」的表現,就像餓過頭,反而不想吃東西一樣。

對於脾腎虛寒的病症,這是典型的陰性病症,但由於陰寒太盛,反而導致陽氣被阻隔,使面部紅腫、嘴脣裂開、神智迷亂,表現出像是陽性病症的現象,就像嚴冬中,水澤結冰,冰面的堅硬就是陽性的特徵;而邪熱未消,真正的陽性病症,陽氣太過旺盛,反而出現寒厥,即口鼻無氣、四肢逆冷的現象,表現出像是陰性病症的特徵,就像盛夏時,樹木卻流出汁液,這汁液的特性是陰性的。以上是出自《醫宗必讀》的描述。

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在下焦,便閉溺赤。(《醫學入門》)

人身有宗氣、營氣、衛氣、中氣、元氣、胃氣、沖和之氣、上升之氣,而宗氣尤為之主。及其為病,則為冷氣、滯氣、上氣、逆氣、氣虛,諸變證矣。無病之時,宜保之、養之、和之、順之。病作之時,當審其何經、何證,寒熱虛實,而補瀉之。(《醫方集解》)

病人自言冷氣從下而上者,此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其熱為甚,自覺其冷,非真冷也,此火極似水,陽亢陰微,故見此證。冷生氣者,高陽生之謬言也。《局方發揮》凡中氣實則虛,謂能運動故也;虛則實,謂成填滯故也。氣滯則神困,實由於中氣之不足,故急須補中益氣,但使實其所虛,自能虛其所實,脾氣一醒,何精神之不可頓倍也?(程郊倩)

白話文:

熱在上焦,咽喉乾燥,口腔疼痛;熱在中焦,心煩意亂,口渴難耐;熱在下焦,大便不通,小便赤黃。

人的身體有宗氣、營氣、衛氣、中氣、元氣、胃氣、沖和之氣、上升之氣,其中宗氣是主要的。如果出現病症,可能是因為冷氣、滯氣、上氣、逆氣、氣虛等各種變化。在沒有生病的時候,應該保護、養護、調和、順應身體。當生病時,要仔細分辨是哪一經的病症、具體症狀,以及是否為寒、熱、虛、實,然後進行對症治療。

如果病人自己認為是從下往上來的冷氣,這是因為上升之氣從肝部發出,夾帶著相火,熱度很大,自己感覺到的冷,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冷,這類火類似於水,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所以會出現這種症狀。誤認為是冷而生出的氣,這是高陽的錯誤說法。局方發揮指出,中氣實則虛,指的是能運動的情況;虛則實,指的是形成堵塞的情況。氣滯則導致精神困擾,實際上是因為中氣不足,因此必須急時補中益氣,只要讓虛的補起來,自然能夠消除實的,脾氣一恢復,精神自然會大幅度提升。

凡病微者可祛,盛者難救。故治病當視其微盛,以別其安危,毋徒泛視而輕斷也。微者血氣未損,第邪擾動於內,故一伐邪而正氣自復,病亦易祛;盛者血氣先衰,邪氣內熾,將扶正歟?適以助邪而正不能扶;將伐邪歟?適以損正而邪不可伐。邪日盛而正日衰,如之何其可救也?(余午亭)

論病不易,論證尤難,而證中論證,難之又難也。凡有病必有證,有證必有論,論清則證明,證明則病易療,非可以模稜兩端,取效於疑似之間也。如心痛、腰空、脊強、寒熱、逆氣、內結諸證,認病不的,愈治愈深。夫心痛之病,始究胃氣,繼責心包血少,養血不應,理氣不效,不知陰維為病,苦心痛也。

白話文:

所有輕微的疾病可以治療,但嚴重的疾病就難以輓救了。因此,在治療疾病時,應該根據疾病的輕重程度來判斷其安全與危險,而不是簡單地看表面現象而輕率地下定論。

輕微的疾病是因為血氣尚未受到損傷,只是邪氣在內部擾亂,所以只需消滅邪氣,正常的血氣自然會恢復,疾病也就容易治療。然而,對於病情嚴重的疾病,血氣已經衰弱,邪氣在內部旺盛,如果試圖扶持正氣,反而可能助長邪氣;如果試圖消滅邪氣,卻可能會損害正氣。邪氣一天天加重,正氣一天天衰弱,這樣的疾病怎麼能輓救呢?

論斷疾病不容易,論斷證狀更難,而在證狀中論斷證狀,更是難上加難。所有的疾病必定有對應的證狀,有證狀必定有論斷,論斷清晰就能確認證狀,確認了證狀就能更容易治療疾病,不可以模稜兩可,希望在似是而非的情況下取得效果。

例如心痛、腰痠、脊柱僵硬、寒熱、反胃、內部積結等證狀,如果辨別疾病不準確,那麼病情就會越治越重。心痛的疾病,起初認為是胃氣不和,接著歸咎於心包血量不足,養血方法不見效,理氣方法也不見效,卻不知道陰維脈受病,導致心痛。

腰空之病,悉認腎虛,及至補腎,亦不應手,不知帶脈為病,腰溶溶如坐水中也。脊強之病,均認太陽,非寒即濕,散寒驅濕,漠不相關,不知督脈為病,脊強反折也。寒熱之病,外感認作少陽,內傷認作少陰,和解不瘥,滋降不痊,不知陽維為病,苦寒熱也。逆氣之病,有平肝泄肺者,有理氣降氣者,用俱不驗,不知衝脈為病,氣逆裡急也。

內結之病,有不知名狀者,有不知治療者,不知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也。(《醫學階梯》)

內傷久病,必轉病而後陽氣活動,脈弦轉瘧方愈,脈緩轉痢方愈,肺脈不足,轉傷風、咳嗽方愈。寒熱似瘧,是少陽經陽氣通也;紅白似痢,是陽明經陽氣通也;傷風、咳嗽,是太陽經陽氣通也。陽氣通則病自退。(查了吾)

白話文:

腰部感到空虛的症狀,都被認為是腎虛所導致,即便使用補腎的方法,也往往收效甚微。其實,這可能是因為帶脈出了問題,讓腰部感覺像坐在水中一樣。

背部僵硬的症狀,通常被認為與太陽經有關,可能由寒邪或濕氣引起,但實際上可能是督脈出了問題,導致背部僵硬到需要反折身體。

寒熱交替的症狀,如果從外感的角度去看,可能會歸因於少陽經,而從內傷的角度看,則可能歸因於少陰經。但是,這樣的調理方法往往無法奏效,這可能是因為陽維脈出了問題,引發了這種苦寒熱的症狀。

逆氣的症狀,可能會讓人選擇平肝洩肺或是理氣降氣的療法,但這些方法往往都不見效。這可能是因為衝脈出了問題,導致了氣流逆向並緊繃在內部的症狀。

對於一些內結的症狀,可能難以明確其具體表現和治療方法,這可能是因為任脈出了問題,影響了男性生殖系統(如七疝)和女性的帶下(如癥塊聚結)。

對於長期內傷的病症,當陽氣開始重新活躍時,脈象由弦轉為瘧疾,或者脈象由緩轉為痢疾,都表示病情有所好轉。肺部的陽氣不足,會轉而導致風寒、咳嗽等症狀。寒熱像瘧疾,表明少陽經的陽氣在流通;紅白像痢疾,表明陽明經的陽氣在流通;風寒、咳嗽,則是太陽經的陽氣在流通。當陽氣流通,病狀自然就會消失。

凡診病,不問三常,不知比類,不察神志,不遵聖訓,故犯無忌,醫之過也。○凡醫不能察識營衛受病淺深,虛實寒熱,先後之變,白首有如童稚,不足數也。(《醫門法律》)

白話文:

在診斷疾病時,如果不考慮常態,不瞭解相類比,不觀察精神和意識狀態,不遵循聖人的教訓,因此犯下無忌的錯誤,這是醫生的失職。○凡是醫生無法辨識營養和衛生體系受到疾病的深淺、虛實、寒熱的變化,以及事前和事後的變化,即使年老如孩童,這樣的醫生是不值得計算在內的。(出自《醫門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