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二·醫學溯源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醫學溯源 (2)

1. 辨脈

脈原

脈者幕也,如幕外之人,而欲知幕之內事也。(朱丹溪)

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脈者所以主宰營衛而,不可須臾失也。從月,從永,謂此可永歲月也。古脈字,從血從辰,所以使氣血各依分派,而行經絡也。○折一臂、瞽一目而不夭,脈少變則病患隨之,可不慎哉!(《醫學入門》)

脈乃血派,氣血之先,血之隧道,氣息應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資始於腎,資生於胃。陽中之陰,本乎營衛。營者陰血,衛者陽氣。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脈不自行,隨氣而至。氣動脈應。陰陽之義。氣如橐籥,血如波瀾,血脈氣息,上下循環。(崔紫虛)

白話文:

脈,就像幕布,像是想要瞭解幕布後面的事物的人。這句話出自朱丹溪,他強調了脈在中醫中的重要性。

營氣和衛氣在脈管中運行,衛氣則在脈管之外運行,脈管是主導營衛運行的關鍵,不容忽視。脈管的形狀像月亮,「永」字的意義表示它能長久維持。古時的脈字,由「血」和「辰」組成,代表著氣血各自有其規律,並且遵循著經絡系統。

失去一條手臂或一隻眼睛並不會立即導致生命危險,但如果脈管發生小幅度變化,疾病就會隨之出現,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脈管是血液的運輸管道,是氣血的先導,是血液流動的通道,與呼吸相應。脈象與地的形狀相似,是血液的居所,與心相連,也是皮膚的一部分。脈管的形成始於腎臟,生長於胃部。脈管在體內表現出陽中藏陰的特性,這是由營和衛兩種氣血共同作用形成的。營氣是陰性的血液,衛氣是陽性的氣體。營氣在脈管中運行,衛氣在脈管外運行。脈管並非自行運行,而是隨著氣體的活動而運行,氣體的活動會引起脈管的反應。脈管運行的原理可以比喻為橐籥(一種風箱)的抽動和波瀾的流動,脈管、血液和呼吸的循環運動上下交替進行。

經絡者。脈之道路。動見者,脈之徵驗。乃營氣之精,專行於經隧而攝乎內外者也。血與氣異體,得脈而同化,衛與營各行,得脈而相應。故脈之中,陰陽統焉。然則脈與血氣,分之為三,可合之為一也,謂營氣即脈可也。(鄒丹源)

脈之動,非筋動也。乃血氣依經而行,衝開道路,往來不息,故如此動。世醫以脈動即筋動,大瘥。如伏脈伏於筋之下,須以指推開筋,切而得之,此亦可以證脈之非筋也。(汪寅谷)

診法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持脈有道,虛靜為保。(《素問》)

白話文:

經絡是脈搏流動的道路,脈搏的活動現象是脈搏的證據。它是由營氣的精華組成,專門在經脈中運行並且在內外之間調節。血液和氣體是不同的物質,但通過脈搏得到調和。衛氣和營氣各自運行,但通過脈搏相互應和。所以脈搏中包含了陰陽的統一。然而,脈搏和血液氣體可以分為三部分,但也可以結合為一體,我們可以說脈搏就是營氣。

脈搏的動搖並不是筋肉的動搖,而是血液和氣體依照經脈循行,衝開道路,不停地往返,因此才會有這種動搖。一般的醫生誤以為脈搏的動搖就是筋肉的動搖,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例如,伏脈藏在筋肉之下,必須用手指推開筋肉,然後切脈才能找到它,這也能證明脈搏並非筋肉的動搖。

診法通常在清晨,陰氣還未動,陽氣還未散,飲食尚未進食,脈搏尚未過盛,絡脈調和,氣血還未混亂,因此才能診斷出異常的脈搏。在診脈時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保持平靜和寧靜是關鍵。(出自《素問》)

如臨深淵,如望浮雲,胸中了了,指下難明。(扁鵲)

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謂關上。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崔紫虛)

初學切脈,覆藥羅畫三部於絹上,教者襯以琴絃,驗弦,以小粟驗滑,以刮竹痕驗澀,以截蔥管驗芤,以敗絮驗濡。令學者輕重按之,消息尋取,會意指法,久久自真。(韓飛霞)

人之形體,各有不同,則脈之來去,因之亦異,不可執一說以概病情也。身長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見實強;南方之人,恆多軟弱。少壯之脈多大,老年之脈多虛,醉後之脈常數,食後之脈常洪,室女尼姑多濡弱,嬰兒之脈常七至。故《經》曰: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死。(吳鶴皋)

白話文:

【如臨深淵,如望浮雲,胸中了了,指下難明。】(扁鵲)

在學習脈診時,應如同站在深淵邊緣,仰望浮雲,心中有清晰的概念,但在實際操作上,卻感到困難重重。

【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謂關上。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崔紫虛)

初次學習脈診時,應讓病人抬起手掌,手掌後面的高骨點稱為「關上」。關前代表陽性部位,關後代表陰性部位。陽性部分是寸位,陰性部分是尺位,應依照順序逐一探索。

【初學切脈,覆藥羅畫三部於絹上,教者襯以琴絃,驗弦,以小粟驗滑,以刮竹痕驗澀,以截蔥管驗芤,以敗絮驗濡。令學者輕重按之,消息尋取,會意指法,久久自真。】(韓飛霞)

剛開始學習脈診時,可以將藥材、圖案等覆蓋在綾羅之上,教師可以用琴絃來演示脈象。通過檢驗琴絃的滑動,可以判斷脈象的滑與澀,再以切割蔥管的方式判斷脈象的芤,使用破絮判斷脈象的濡。讓學生輕重按壓,尋找脈象的變化,理解脈診的手法,久而久之,自然能掌握真諦。

【人之形體,各有不同,則脈之來去,因之亦異,不可執一說以概病情也。身長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見實強;南方之人,恆多軟弱。少壯之脈多大,老年之脈多虛,醉後之脈常數,食後之脈常洪,室女尼姑多濡弱,嬰兒之脈常七至。故《經》曰: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死。】(吳鶴皋)

人的身體結構各不相同,因此脈象的來去也會有所差異,不能一概而論。例如,身材高大的人,脈搏應較稀疏;身材矮小的人,脈搏應較密集。北方人脈搏往往強烈,南方人脈搏通常較弱。年輕人脈搏較大,老年人脈搏較虛弱。醉酒後的脈搏頻率通常加快,飯後的脈搏通常較大。室女和尼姑脈搏多呈濡弱,嬰兒脈搏通常為每分鐘七次。所以,《經》中提到:形體與氣質相符合的,表示健康;形體與氣質不協調的,則表示病態。

凡察脈,須識上、下、來、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則陰陽虛實不別也。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日至,息日止也。

○診脈之道,須調平自己氣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關位,卻齊下前後二指。初輕按以消息之,次中按以消息之,次重按以消息之。然後自寸關至尺,逐部尋按。一呼一吸,脈行四至為率,閏以太息,乃為平脈。其有太過不及,則為病脈。看在何部,即以其部斷之。○診脈之際,病人臂長則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

白話文:

要觀察脈象,必須瞭解「上、下、來、去、至、止」這六個關鍵詞。如果不明白這六個詞,那麼就無法分辨出陰陽和虛實的差異。其中,「上」代表陽,「來」也代表陽,「至」同樣代表陽。「下」代表陰,「去」代表陰,「止」代表陰。脈象從尺部上升到寸口,是陽生於陰;脈象從寸口下降到尺部,是陰生於陽。脈象「來」自骨肉之間,進入皮膚表面,是氣的上升;脈象「去」自皮膚表面,回到骨肉之間,是氣的下降。「應日至」是指脈象的頻率,「息日止」則是呼吸停止時脈象的表現。

在診脈時,需要調整自己的呼吸。男性左手,女性右手,首先用中指找到關位,接著將兩側手指並齊,由前向後進行。開始時用輕力按壓感受脈象,接著用中等力度按壓,再用較大力度按壓。然後從寸口到尺部,逐段尋找按壓。每次呼吸,脈象通常會行進四次,加上一次深呼吸後的脈象,可以判斷為正常脈象。如果脈象過於強烈或過於弱小,則為病脈。根據脈象出現的位置,可以對症下藥。在診脈時,若病人的手臂長,則應將手指放得遠一些;若手臂短,則應將手指放得近一些。

三部之內,大、小、浮、沉、遲、數同等,尺、寸、陰、陽、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強、弱相應,四時之脈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相背,皆病脈也。○取脈之道,理各不同,形狀非一。夫脈之來,必不單至,如曰浮而弦、浮而數、沉而緊、沉而細之類,將何以別之?大抵不出浮、沉、遲、數、滑、澀之六脈也。

浮沉之脈,輕手重手而取之;遲數之脈,以己之呼吸而取之;滑澀之脈,則察夫往來之形也。浮為陽,輕手得之,而芤、洪、散、大、長、濡、弦、皆是也;沉為陰,重手得之,而伏、石、短、細、牢、實皆是也。遲者一息二至,而緩、結、微、弱、皆類也。或曰滑類乎數,澀類乎遲,然脈雖相似,而理則殊也。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脈象可以分為「三部」:寸、關、尺,每部又可進一步分為大、小、浮、沈、遲、數等脈象。同時,脈象還需要考慮「陰陽高下」,即脈象在手掌上的位置和其強度,並需與性別、左右手、強弱等因素相對應。四季的脈象變化應保持一致,這樣的脈象被稱為「平人脈」。如果脈象出現異常,通常表示有疾病存在。

對於脈象的診斷方法並不是固定的,每種脈象都有其獨特的特徵。例如,當脈象既浮又弦,或者浮又數,或者沈又緊,或者沈又細時,如何區分呢?實際上,這些脈象的差別主要來自於脈象的「浮沈」、「遲數」和「滑澀」。

「浮沈」脈象的診斷,需要根據輕重手法來判斷,浮脈在皮膚表面較易觸摸到,而沈脈則需要深入按壓。浮脈屬陽,包括芤脈、洪脈、散脈、大脈、長脈、濡脈、弦脈等;沈脈屬陰,包括伏脈、石脈、短脈、細脈、牢脈、實脈等。脈象「遲」代表脈搏一息兩次,類似緩脈、結脈、微脈、弱脈等。有些人認為滑脈類似數脈,澀脈類似遲脈,但脈象的類似不代表其病理意義相同。

蓋遲數以呼吸察其至數,滑澀以往來察其形狀。數為熱,遲為寒,滑為血多,澀為血少,所謂提綱不出乎六字也。○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凡診先以三指齊按,所以察其大綱。如陰陽、表裡、上下、來去、長短、諡覆之類是也。

後以逐指單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經脈時脈,以審胃氣。分其表、里、寒、熱、虛、實,辨其氣分、血分,陰陽盛衰,臟腑所屬。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斷病何部異於眾脈,便屬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以決之。(滑伯仁)

診法多端,全憑指法捷取。蓋人之中指上兩節長,無名、食指上兩節短,參差不齊。若按尺排指疏,則逾越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又不及寸關尺之界分。齊截三指,斯中指翹出,而節節相對,節無不轉,轉無不活。此別左右,分表裡,推內外,悉五層,候浮、中、沉三指法也。

白話文:

蓋遲數以呼吸察其至數,滑澀以往來察其形狀。數為熱,遲為寒,滑為血多,澀為血少,所謂提綱不出乎六字也。○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凡診先以三指齊按,所以察其大綱。如陰陽、表裡、上下、來去、長短、諡覆之類是也。

後以逐指單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經脈時脈,以審胃氣。分其表、裏、寒、熱、虛、實,辨其氣分、血分,陰陽盛衰,臟腑所屬。浮候、中候、沈候以消息之,斷病何部異於眾脈,便屬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以決之。(滑伯仁)

診法多端,全憑指法捷取。蓋人之中指上兩節長,無名、食指上兩節短,參差不齊。若按尺排指疏,則逾越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又不及寸關尺之界分。齊截三指,斯中指翹出,而節節相對,節無不轉,轉無不活。此別左右,分表裡,推內外,悉五層,候浮、中、沈三指法也。

簡單來說,古人通過脈搏的快慢、滑膩程度來判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快脈表示熱症,慢脈表示寒症,滑脈表示血量多,澀脈表示血量少。診脈的基本要點有三個:舉、按、尋。舉是輕輕地滑動手指,按是用力地抓住脈象,尋是在輕和重之間找尋脈象的變化。在診脈時,首先用三根手指同時按住脈搏,以便觀察整體情況,例如陰陽、表裡、上下等特徵。接著,逐一手指地按壓,確定經絡和脈象,並評估胃氣。根據表裡、寒熱、虛實等不同情況,進一步辨識氣血的分佈、陰陽的盛衰,以及臟腑的歸屬。浮、中、沈的脈象是診斷的重要參考。

診脈方法各不相同,但都離不開手指的操作技巧。因為人的中指上兩節長,無名指和食指上兩節短,排列不一。如果手指排列疏鬆,脈象可能超出正常範圍;如果排列過密,又可能無法分辨不同部位的脈象。三根手指平行排列,中指就會向上翹起,每節都相對應,每節都能自由旋轉,這樣就能分別左右、表裡、內外,並觀察到浮、中、沈的脈象特徵。

以中指亞齊食指,去無名指;以中指並齊無名指,去食指,亦節無不轉。此衡寸口,權尺中,齊上下,推下上,推上下,均前後,兩指法也。至若左人迎,右氣口,候十二臟腑定位,如以右食指切左寸,髒心腑小腸;右中指切左關,臟肝腑膽;右無名指切左尺,臟腎腑膀胱。

如以左食指切右寸,臟肺腑大腸;左中指切右關,臟脾腑胃;左無名指切右尺,臟命門腑三焦(此遵古診法。惟兩寸不可依此,當遵前條經文)。咸用指端舉按別臟別腑,此單指法也。雖可三指並齊,及其定位,專指舉按,固得其真,不若獨指之無牽帶,別有低昂也。第惟食指肉薄而靈,中指則厚,無名指更厚且木,是必指端稜起如線者,名曰指目,以按脈中之脊。

白話文:

以中指和亞齊食指相對,去除無名指;再以中指和無名指相對,去除食指,但要確保每個動作都順暢流暢,不產生卡頓。這是在衡量寸口(手腕脈搏位置)與尺中(手肘脈搏位置),使上下動作協調一致,進行由下至上、由上至下的推按,以及由前至後、由後至前的推按,這是雙指操作的基本方法。

至於左側的人迎(左側脈搏位置)與右側的氣口(右側脈搏位置),可以分別診察十二個臟腑的位置,例如用右手的食指按壓左側寸(靠近拇指側)位置,可以診察心和小腸;用右手的中指按壓左側關(靠近手腕側)位置,可以診察肝和膽;用右手的無名指按壓左側尺(靠近手臂內側)位置,可以診察腎和膀胱。

反之,用左手的食指按壓右側寸位置,可以診察肺和大腸;用左手的中指按壓右側關位置,可以診察脾和胃;用左手的無名指按壓右側尺位置,可以診察命門(位於腰骶部,與腎相關)和三焦(是中醫理論中的臟腑之一,負責調節水液和氣的運行)。

以上是遵循古代診療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寸口的左右兩側,不能按照上述方法操作,應依照之前的經文指示來進行。所有的診察都應使用指尖輕舉輕按,分別辨別不同的臟腑。雖然可以使用三根手指同時操作,但專注於指尖的舉按,更能得到真實的診斷結果,因為這樣不會受到其他手指的影響,並且能更清楚地感受到脈搏的高低起伏。然而,食指的肉質較薄,靈敏度高;中指則較厚,無名指更是厚實且有韌性。因此,當指尖出現如線狀的稜角時,我們稱之為「指目」,用來按壓脈搏中的脊柱部分。

無論洪、大、弦、革,即細小絲微,咸有脊焉,如目之視物,妍醜畢具,故古人稱診脈曰看脈,意可想矣。每見惜指甲之修長,用指厚肉分,或指節之下,以憑診視者,不啻目生頸腋胸脅矣。○脈狀多端,全憑診法。以十則為提綱,而眾目攝焉。如舉形體之則,以大小為綱:曰肥,曰洪,曰散,曰橫,曰弦,曰革,皆大目矣;曰弱,曰瘦,曰細,曰微,曰縈縈如蛛絲,皆小目矣。

如舉至數之則,以遲數為綱:曰急,曰疾,曰緊,曰搏,曰躁,曰喘,曰促,曰動,曰奔越無倫,皆數目矣;曰緩,曰脫,曰少氣,曰不前,曰止,曰歇,曰停,曰代,曰結,曰如瀉漆之絕者,皆遲目矣。

白話文:

無論是洪脈、大脈、弦脈、革脈,甚至是細小如絲的脈象,每種脈象都有一個主導的特徵,就像人的眼睛看東西,美醜都有,因此古人稱診脈為「看脈」,其深意就在此處。經常會看到有人珍惜手指的長度和粗細,甚至在手指節下使用厚肉部分來診脈,這種做法就好比讓眼睛長出頸、腋、胸、脅一樣奇怪。

脈象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完全依賴診脈的方法。通常以十種脈象作為基本框架,各種脈象都歸納於此。例如,根據形體的特徵,以大小作為基本框架:稱為肥脈、洪脈、散脈、橫脈、弦脈、革脈,這些都是大的脈象;稱為弱脈、瘦脈、細脈、微脈、如蛛絲般的纏繞脈,這些都是小的脈象。

再如,根據脈動速度,以遲速作為基本框架:稱為急脈、疾脈、緊脈、搏脈、躁脈、喘脈、促脈、動脈、奔越無倫的脈,這些都是快速的脈象;稱為緩脈、脫脈、少氣脈、不前脈、止脈、歇脈、停脈、代脈、結脈、如瀉漆般斷絕的脈,這些都是緩慢的脈象。

如舉往來之則,以滑澀為綱:曰利,曰營,曰啄,曰翕,曰章,曰連珠,曰替替然,皆滑目矣;曰緊,曰滯,曰行遲,曰為不應指,曰參伍不齊,曰往來難且散,曰如雨淪沙,曰如輕刀刮竹,皆澀目矣。如舉部位之則,以長短為綱:曰惵,曰高,曰湧,曰端直,曰條達,曰上魚為溢,皆長目矣,曰抑,曰卑,曰不及指,曰入尺為覆,皆短目矣。

如舉按之則,以浮沉為綱:曰盛,曰毛,曰泛,曰芤,曰如落榆莢,曰肉上行,曰時一浮,曰如水中漂木,曰瞥瞥如羹上肥,皆浮目矣;曰潛,曰堅,曰伏,曰過,曰減,曰陷,曰獨沉,曰時一沉,曰如綿裹砂,曰如石投水,皆沉目矣。(盧子由)

白話文:

在描述脈象時,以滑與澀作為主要分類:

  • 謂之「利」、「營」、「啄」、「翕」、「章」、「連珠」、「替替然」等,這些都讓脈象呈現滑動的特徵;
  • 「緊」、「滯」、「行遲」、「不應指」、「參伍不齊」、「往來難且散」、「如雨淪沙」、「如輕刀刮竹」等,這些表現了脈象的澀感。

在討論脈象的位置時,以長與短作為主要分類:

  • 「惵」、「高」、「湧」、「端直」、「條達」、「上魚為溢」等,這些特徵顯示出脈象的長度和強度;
  • 「抑」、「卑」、「不及指」、「入尺為覆」等,這些特徵則是脈象呈現較短或弱的狀態。

在談論觸診脈象時,以浮與沈作為主要分類:

  • 「盛」、「毛」、「泛」、「芤」、「如落榆莢」、「肉上行」、「時一浮」、「如水中漂木」、「瞥瞥如羹上肥」等,這些特徵表示脈象浮現於皮膚表面;
  • 「潛」、「堅」、「伏」、「過」、「減」、「陷」、「獨沈」、「時一沈」、「如綿裹砂」、「如石投水」等,這些特徵則是脈象深藏於皮膚之下。

以上內容出自盧子由。

上古以三部九候決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陽辨吉凶,是扼要法。自《難經》獨取寸口之說行,而人迎趺陽不參矣。脈理大綱,不外陰陽十種。陰陽配偶,惟見五端。浮是脈體,大弱是脈勢,滑澀是脈氣,動弦是脈形,數遲是脈息,不得概以脈象視之。脈有對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變看法,有徹底看法。

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與滑澀遲數合之於病,則浮為在表,沉為在裡;大為有餘,弱為不足;滑為血多,澀為氣少;動為搏陽,弦為搏陰;數為在腑,遲為在臟,此對看法也。如浮、大、動、數、滑,脈之有餘者名陽;沉、澀、弱、弦、遲,脈之不足者名陰,此正看法也。當知其中有陰陽勝復之病機。

白話文:

上古時代,他們通過「三部九候」來判斷生死,這是一種全面的診斷方法;而後期則通過「人迎脈、寸口脈、趺陽脈」來預測病情的好壞,這是更為簡潔有效的診斷方法。自從《難經》中提出只採用「寸口脈」的理論被廣泛接受,「人迎脈」和「趺陽脈」就不再作為主要診斷工具了。中醫脈診的基本原則不外乎陰陽的十種理論,陰陽之間的配對只會表現出五種主要特徵:浮現的脈象代表脈體,強大的脈象代表脈勢,滑膩或澀滯的脈象代表脈氣,動彈或弦直的脈象代表脈形,快速或緩慢的脈象代表脈息,這些都不能一概而論地以脈象來評估病情。

脈診有對比法、正視法、逆向法、平視法、變異法和透視法等不同角度的觀察方法。

例如,如果脈象浮現,則可能代表脈象沈入;如果脈象強大,則可能代表脈象弱小。當這些脈象特性與疾病相結合時,脈象浮現可能表示疾病在表皮,脈象沈入可能表示疾病在內部;脈象強大可能代表身體過剩,脈象弱小可能代表身體不足;脈象滑膩可能表示血液豐富,脈象澀滯可能表示氣息不足;脈象動彈可能表示陽氣亢奮,脈象弦直可能表示陰氣凝結;脈象快速可能表示疾病在體腔,脈象緩慢可能表示疾病在內臟,這就是對比法。

再者,脈象浮現、大、動、快、滑,這些是陽性脈象的特徵;脈象沈、澀、弱、弦、慢,這些是陰性脈象的特徵,這就是正視法。但要瞭解,其中隱含著陰陽力量相互消長的病態機制。

夫陰陽之轉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故其始也,為浮、為大、為數、為動、為滑;其繼也,反沉、反弱、反弦、反澀、反遲,此是陽消陰長之機。其始也,為沉、為弱、為弦、為澀、為遲;其繼也,微浮、微大、微數、微動、微滑,此是陽進陰退之機。皆病為欲愈,此反看法也。

浮而更兼大、動、滑、數之陽脈,是純陽,必陽盛陰虛之病矣;沉而更兼弱、澀、弦、遲之陰脈,是為重陰,必陰盛陽虛之病矣,此為平看法。如浮弱、浮澀、浮弦、浮遲,此陽中有陰,其人陽虛,而陰氣伏於陽中,將有亡陽之變,當以扶陽為急務矣;如沉大、沉動、沉滑、沉數,此陰中有陽,其人陰虛,而陽邪下陷於陰中,將有陰竭之患,當以存陰為深慮矣。此為變看法。

白話文:

在陰陽學說中,當陰陽之勢轉移時,若有餘者會流向不足之處,反之,不足者也會追隨至有餘之處。所以,在疾病初期,脈象可能呈現浮、大、數、動、滑等特徵,表示陽氣過盛或陰氣不足;若病情發展,脈象可能會反轉成為沈、弱、弦、澀、遲,這代表陰氣消長而陽氣減退。這些脈象變化是陽消陰長或陰消陽長的機制。

反之,在疾病初期,脈象呈現沈、弱、弦、澀、遲等特徵,表示陰氣過盛或陽氣不足;若病情發展,脈象可能會轉為微浮、微大、微數、微動、微滑,這代表陽氣漸進而陰氣退讓。這些脈象變化是陰進陽退的跡象,通常意味著疾病正在改善。

這些脈象特徵都暗示了病情可能好轉,這是反向診斷法。

浮而帶有大、動、滑、數等陽脈,代表純粹的陽氣旺盛,可能是陽氣過盛而陰氣虛弱的病症;沈而帶有弱、澀、弦、遲等陰脈,代表重陰的情況,通常是陰氣過盛而陽氣虛弱的病症,這是正向診斷法。

若脈象浮現微弱、微澀、微弦、微遲等特徵,代表陽氣中有陰氣,患者可能陽氣虛弱,陰氣潛藏在陽氣之中,有失去陽氣的風險,應當緊急補益陽氣;若脈象沈而帶有大、動、滑、數等特徵,代表陰氣中有陽氣,患者可能陰氣虛弱,陽邪沈陷於陰氣之中,有陰液枯竭的隱憂,應當深思如何保存陰液。這是變換的診斷法。

如五陽之脈,體雖不變,若始之有力,終之無力而微,知陽將絕矣。五陰之脈,喜變為陽,若忽見五陽之狀,是陰極似陽,此反照不長,餘燼易滅也。是為徹底看法。更有真陰、真陽看法:凡陰病見陽者生,陽病見陰者死。成注只據傷寒說,觀凡字,知脈法不專為傷寒而言。

脈指胃脘之真陽,《經》謂二十五陽者是也。陰病見陽脈,是胃氣未傷,故主生,《經》云別於陽者,知病起時也;陰脈指五臟之真陰,因胃脘之陽不至於手太陰,五臟之真陰來見,是脈無胃氣,故見陰主死,《經》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也。要知沉、澀、弱、弦、遲是病脈,不是死脈,其見於陽病最多。

白話文:

如同五種陽性脈象,即使外在體徵並未改變,如果起初強烈,最終變得微弱甚至無力,這表明陽氣已經衰竭。五種陰性脈象,通常會轉化為陽性,如果突然出現五種陽性脈象的現象,這表示陰氣極度接近陽性,這種反常現象不會持久,就像燃燒殆盡的餘灰很容易熄滅。這是深入透徹的診脈方法。

更進一步地,關於真正的陰性和陽性的看法如下:一般來說,當陰性病症表現出陽性脈象時,代表患者仍有生存的機會;反之,當陽性病症出現陰性脈象時,則預示著生命垂危。成注主要從傷寒理論出發,通過「凡」字可知,脈象的分析並非僅限於傷寒。

脈象指的是胃部的真正陽性氣質,《經》中所提到的二十五種陽性脈象就是這樣的概念。當陰性病症表現出陽性脈象,表明胃部的氣質尚未受損,所以預示著生存的可能性,《經》中提到的「別於陽者,知病起時也」即是此意。相反,陰脈指的是五臟的真正陰性氣質,因為胃部的陽性氣質未能達到手太陰的位置,五臟的真正陰性氣質才會顯現,表明脈象中缺乏胃部氣質,因此顯示出陰性脈象預示死亡,《經》中提到的「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也」即是此意。需知,沈、澀、弱、弦、遲這些脈象只是病症的表現,而不是死脈,它們在陽性病症中的出現頻率最高。

陽病見浮、大、動、數、滑之不休,即是死脈。陰病見浮、大、動、數、滑之脈,每見陰極似陽,未必即可生之機也。若真臟脈至,如肝脈之中外急,心脈堅而搏,肺脈浮而大,腎脈如彈石,脾脈如距喙,皆反見有餘之象,豈可以陽名之?《經》曰: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則又不得以遲數論陰陽矣。

(柯韻伯)

部位

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素問》)

白話文:

"陽性病症若出現浮、大、動、數、滑的脈象且持續不變,這就是死亡的脈象。陰性病症如果出現浮、大、動、數、滑的脈象,通常意味著陰性症狀似乎轉為陽性,但並不一定表示病情會好轉。如果真正重要的內臟脈象出現異常,如肝脈緊繃,心脈堅硬且跳動,肺脈浮大,腎脈如彈石,脾脈如鷹嘴,這些都表現出過度的徵兆,不能單純用陽性來命名。經典說道:邪氣來襲時緊而迅速,食物和藥物的氣息來襲時緩慢而平和,因此不能僅憑遲速來判斷陰陽。

(柯韻伯)

「部位」

在手少陰心經的尺內兩側,可以診察到季肋部的情況,尺脈外可以診察到腎的狀況,尺脈裡可以診察到腹部的情況。中間附著在上部,左側外側可以診察到肝的狀況,內側可以診察到橫膈膜的情況;右側外側可以診察到胃的狀況,內側可以診察到脾的情況。上部附著在上部,右側外側可以診察到肺的狀況,內側可以診察到胸腔的情況;左側外側可以診察到心的情況,內側可以診察到羶中的狀況。前面可以診察到前面的情況,後面可以診察到後面的情況。上部的診察範圍,可以診察到胸喉部的問題;下部的診察範圍,可以診察到小腹、腰部、股部、膝部、腳踝部的問題。"

按本篇『內外'二字,注云內側外側。夫曰內外側者,必脈形扁闊或有兩條者乃可。若謂診者之指側,則本篇文義,乃舉脈體而言,且診者之左外,則病之右手也,當言候胃,不當言候肝矣,於義不通。觀《易》卦六爻,凡畫卦者;自下而上,上三爻為外卦,下三爻為內卦,則其上下內外之義明矣。又有以浮取為外,沉取為內者,於義亦通。(《類經》)

心肝居左,脾肺居右,腎與命門居兩尺部。寸候胸上,關候鬲下,尺候於臍下至足踝。左以候左,右以候右,病隨所在,不病者否。(崔紫虛)

切脈必先凝神,如學射者,先學不瞬,自為深造,庶乎得心應手,夫豈一蹴可幾!然必下指部位分明,盡破紛紜,坦然由之無疑,乃有豁然貫通之日。否則徒以三指一按,虛應故事,可鄙孰甚?且如心與小腸同診,肺於大腸同診,識者咸共非之,不知此可以論病機,如心移熱於小腸,肺移熱於大腸之類,不可以定部位也。小腸當候於右尺,火從火也,大腸當候於左尺,以金從水也。

白話文:

在這篇古籍中,「內外」二字解釋為「內側」和「外側」。如果說「內外側」,那麼必須是脈象形狀扁平或有兩條脈才適用。若指的是診察者的手指側面,那麼文中所說的是脈象的體態,並且診察者左手的外側,應該是病人右手的位置,所以應該說「候胃」而不是「候肝」,這在邏輯上是不通順的。從《易經》的卦象來看,六個卦位中,自下而上,上面三爻代表外卦,下面三爻代表內卦,這樣內外的意義就顯而易見了。此外,有人認為浮脈是外脈,沈脈是內脈,這種解釋也是合理的。

心和肝位於身體的左側,脾和肺位於右側,腎和命門位於腳踝上方的兩側。寸部候診胸部,關部候診膈肌下方,尺部候診肚臍下到腳踝處。診察時,左側脈象對應左側疾病,右側脈象對應右側疾病,病痛會隨著其所在位置出現,未受影響的部位則不會有脈象反應。

切脈前必須專注精神,如同學習射箭,先練習不眨眼,這樣才能深入學習,達到心手協調。但必須指出,下指時部位要非常清晰,排除各種混亂,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這樣才會有豁然貫通的一天。否則,只是用三個手指簡單地按一下,只是為了應付形式,這種做法實在是低俗不堪。例如,心臟和小腸的診察相同,肺和大腸的診察相同,這些被有經驗的人共同批評。不過,這些只能用來討論病情的機制,例如心臟熱移到小腸,肺熱移到大腸等情況,不能確定其位置。小腸應當在右側的尺部候診,因為火熱之氣相連。大腸應當在左側的尺部候診,這是因為金屬元素從水性元素中吸取熱力。

三焦屬火,亦候於右尺,膀胱屬水,亦候於左尺。一尺而水火兩分,一臟而四腑兼屬,乃天然不易之至道。若二腸濁陰之最,乃與心肺同列,混地獄於天堂可乎?豈有濁氣上干,三焦交亂,尚可稱為平人乎!(余午亭)

人迎

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靈樞》)

任脈之側開二寸,即足陽明胃經也。其在頸之穴名曰人迎,夾結喉兩旁一寸半,乃腹部第二行次之脈也。(馬元臺)

按人迎氣口之脈,本皆經訓。但人迎為足陽明之脈,不可以言於手,氣口總手太陰而言,不可以分左右。如《動輸》、《本輸》、《經脈》等篇,明指人迎為結喉旁胃經動脈。蓋上古診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診周身之脈;一取太陰陽明,以診陰陽之本;一取左右氣口,以診臟腑之氣。

白話文:

三焦屬於火,其脈象在右手的尺脈上顯示;膀胱屬於水,其脈象在左手的尺脈上顯示。在一根尺脈上,水和火的脈象同時存在,一個內臟包含了四個消化器官的屬性,這是自然且不可改變的原則。然而,如果大腸這種代表陰性的器官與心肺這種陽性的器官同列,將地獄混同於天堂,這是可能的嗎?難道有混雜的邪氣上沖,導致三焦的脈象混亂,還能被稱為健康的人嗎!(餘午亭)

「人迎」

天子問,足之陽明的脈象為什麼會動?岐伯回答:胃氣上升到肺部,其強烈的氣流上沖到頭部,沿著咽喉上行到鼻腔,繞過眼睛連接至腦部,從額頭向下經過顳骨,進入頜下,與陽明經相合,一同下行至人迎穴,這是胃氣分流至陽明經的一種表現。

任脈側邊的兩寸處,即是足陽明胃經的位置。在頸部的穴位名為人迎,位於喉結兩側的1.5寸處,是腹部第二行脈經之一。(馬元臺)

按人迎和氣口脈象的診斷方法,原本都是經典中的理論。但是,人迎是足陽明的脈象,不能用於描述手部的情況;氣口主要描述手太陰的脈象,不能單獨描述左右脈象。例如,《動輸》、《本輸》、《經脈》等篇章,明確指出人迎是位於喉結旁的胃經動脈。上古時代的診斷方法有三種:一種是通過三部九候診斷全身脈象;一種是診察陰陽之本,即太陰和陽明;一種是通過左右氣口診察五臟六腑的氣血情況。

然則人迎,自有其位,《脈經》乃扯人迎於左手,而分氣口於右手,不知何據而云然?愚初惑之,及見《綱目》釋云:人迎在結喉兩旁,足陽明之脈也;又見龐安常《論脈》曰:何謂人迎,喉旁取之。近見徐東皋曰:《脈經》謂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誤也。若此數君,已覺吾之先覺矣。

(《類經》)

氣口寸口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素問》)

《一難》曰:十二經中,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難經》)

白話文:

關於人迎脈,它有自己的位置。《脈經》在描述時提到在左手取人迎脈,在右手取氣口脈,這樣的說法是根據什麼理論?我最初感到困惑,直到看到《綱目》的解釋說,人迎脈位於喉結兩旁,是足陽明胃經的脈絡;又見到龐安常在《論脈》中提到,所謂人迎脈,在喉部兩側取之。最近,我看到徐東皋指出,《脈經》在左手關前一分處定義為人迎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這幾位學者的觀點讓我意識到,他們已經比我早一步理解了這個問題。

氣口和寸口是診脈的重要部位。黃帝問道:為什麼只在氣口診脈就能代表五臟的狀況?岐伯回答說,胃是飲食的來源和五臟氣血的供應中心。食物進入胃後,氣血會流向五臟,而氣口處的脈象與太陰肺經相連。因此,胃和五臟的氣血變化都能在氣口脈象上反映出來。

《一難》提到,在十二條經絡中,每條都有動脈,但通常只在寸口處診脈,以判斷五臟六腑的生死和運行狀況,這是根據什麼原理?寸口是脈搏的主要聚集地,也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所在。

按寸口、氣口、脈口之義,歷考經文,乃統兩手而言,非獨指兩寸為寸口。右手為氣口也,肺主諸氣,氣之盛衰見於此,故曰氣口;肺朝百脈,脈之大會聚於此,故曰脈口;脈出太淵,其長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雖三,而實則手太陰肺經一脈也。王叔和未詳經旨,突謂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以致後人俱指兩寸為寸口,右關為氣口,而不復知統兩手而言矣。(《景岳全書》)

寸、關、尺,輒名心脈、肺脈、肝脈、脾脈、腎脈者非也,此手太陰肺經之動脈,分其部以候他臟之氣耳。李時珍曰:非五臟六腑所居之處也。脈行始於肺,終於肝,而復會於肺。肺為氣所出入之門戶,故名曰氣口,而為脈之大會,以佔一身焉。(吳草廬)

白話文:

根據中醫理論,寸口、氣口、脈口是指雙手的脈搏位置,並非僅指雙寸的位置。在右手的氣口位置,肺主理諸種氣息,氣息的盛衰變化在此可見,所以稱為氣口;肺與全身的脈絡有著密切聯繫,在這裡匯聚了所有脈絡的大會聚地,因此稱為脈口;脈絡由太淵出發,長度約為一寸九分,所以稱為寸口。這三個名稱雖然有三種,但實際上都是手太陰肺經的一個脈絡。

王叔和對於經文的主旨理解不夠詳細,突然認為左手是人迎,右手是氣口,導致後來的人都只指兩寸為寸口,右關為氣口,不再知道這是總括雙手而言。

寸、關、尺並不是分別代表心脈、肺脈、肝脈、脾脈、腎脈,這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用來分部以觀察其他臟器的氣息。李時珍曾指出,這並非五臟六腑所在的位置。脈搏的循行起於肺,終止於肝,然後又回歸於肺。肺是氣出入的門戶,因此稱為氣口,並且是脈絡的大會聚地,用以概括整個身體的狀況。

吳草廬指出,寸、關、尺並不是分別代表心脈、肺脈、肝脈、脾脈、腎脈,這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用來分部以觀察其他臟器的氣息。脈搏的循行起於肺,終止於肝,然後又回歸於肺。肺是氣出入的門戶,因此稱為氣口,並且是脈絡的大會聚地,用以概括整個身體的狀況。

三部九候

帝曰:何謂三部?岐伯曰:有上部,有中部,有下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入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素問》)

白話文:

"三部九候"是指在診脈時,將脈象分為上下中三部,每部再分為三個候位,共計九個候位。這九個候位分別對應天地人的不同方面:

  1. 上部:由上至下分別為「天」、「地」、「人」。「天」位於額頭,代表的是動脈;「地」位於臉頰,也是動脈;「人」則是耳前的動脈。
  2. 中部:由上至下分別為「天」、「地」、「人」。「天」指手太陰肺經;「地」指手陽明大腸經;「人」指手少陰心經。
  3. 下部:由上至下分別為「天」、「地」、「人」。「天」指足厥陰肝經;「地」指足少陰腎經;「人」指足太陰脾經。

根據這些部位,可以診斷肝、腎、脾胃的健康狀態。而對於中部,同樣也有「天」、「地」、「人」三個候位,分別對應肺、胸中和心的健康;上部則有「天」、「地」、「人」三個候位,分別對應頭角、口齒和耳目的健康。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臍之有疾也;尺為下部,法而應乎地,主臍下至足之有疾也。(《類經》)

又有九候,舉按輕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動。(崔紫虛)

按三部九候,《內經》明指人身上、中、下之動脈。蓋上古診法,於人身三部九候之脈,各有所候,以診諸臟之氣,而針除邪疾,非獨以寸口為言也。如仲景脈法,上取寸口,下取趺陽,是亦此意。觀《十八難》曰: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乃單以寸口而分三部九候之診,後世言脈者,皆宗之。

白話文:

脈象有三個部分和九個候位,各自主控著哪些疾病呢?這三個部分,分別是「寸」、「關」、「尺」;九個候位則是「浮」、「中」、「沈」。

「上部法天」,指的是胸部以上的疾病;「中部法人」,指的是膈肌以下至腹部的疾病;「尺部為下部,法而應乎地」,指的是腹部以下至腳部的疾病。

上部脈象的診斷法如同天象,主要針對胸部以上至頭部的疾病進行診斷;中部脈象的診斷法類似人類,主要針對膈肌以下至腹部的疾病進行診斷;而尺部,如同地象,主要針對腹部以下至腳部的疾病進行診斷。

在《類經》中提到的九個診脈原則,包括提、按、輕重、三部和浮、中、沈等,每種方法對應著五種不同的脈象動態。

在《內經》中,清楚地指出人身上、中、下的動脈診法。在遠古時代,人們對於人身上的三部九候脈象,各有其診斷方式,用來診斷五臟之氣,並以針灸治療邪疾,不僅僅只提及寸口脈。例如,在《金匱要略》中,上取寸口脈,下取趺陽脈,就是這個意思。在《十八難》中提到,三部是指「寸」、「關」、「尺」,九候是指「浮」、「中」、「沈」,這是單純以寸口脈來區分三部九候的診法,後來談到脈象的人們,都以此為基礎。

雖亦診家捷法,然非軒岐本旨,學者當並詳其義。(《類經》)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素問》)

七診者,獨大、獨小、獨遲、獨疾、獨寒、獨熱、獨陷下也。(《內經吳注》)

愚按:七診之法,本出此篇,而勿聽子謬謂七診者。診宜平旦,一也;陰氣未動,二也;陽氣未散,三也;飲食未進,四也;經脈未盛,五也;絡脈調勻,六也;氣血未亂,七也。夫此七者,焉得皆謂之診?後世謬傳,失其本原,是真可以勿聽矣。(《類經》)

呼吸至數

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素問》)

白話文:

【雖然有快速診斷的方法,但這並不符合岐伯的原始意圖,學習者應詳細理解其中的道理。】(《類經》)

【即使身體已經衰弱,如果九種脈象調和,仍然可能死亡;如果七種診察結果出現,而九種脈象都符合,則表示患者仍有生機。】(《素問》)

【七診,指的是脈象的獨特表現:脈大、脈小、脈遲、脈疾、脈寒、脈熱、脈陷下。】(《內經吳注》)

【根據理解:七診的方法源自這篇文章,但不要聽信子謬誤地認為七診就是這樣。診脈應在清晨進行,因為陰氣尚未動蕩;陽氣尚未消散;飲食尚未進入體內;經脈尚未充盈;絡脈調和均勻;氣血未紊亂。這七個因素,如何能都稱為診脈?後世誤解,失去原本的意義,這些真的應該被忽略。】(《類經》)

【七種脈象的辨別】

【一個人吸氣時脈搏跳動兩次,呼氣時也是兩次,每次呼吸間隔脈搏跳動五次,加上一次深長的呼吸,稱為正常人。一個人吸氣時脈搏跳動一次,呼氣時也是同樣,表示氣力不足。一個人吸氣時脈搏跳動三次,呼氣時也是三次,且脈象浮躁,腳踝部脈象發熱,表示有溫熱病;腳踝部脈象不發熱,脈象滑動,表示有風邪;脈象緊縮,表示有阻滯。一個人吸氣時脈搏跳動四次以上,表示病情危急。脈搏完全停止,表示死亡。脈搏忽疏忽密,表示病情危急。】(《素問》)

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靈樞》)

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

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前大後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脈洪大者,苦煩滿;沉細者,腹中痛;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沉細夜加,浮大晝加。不大不小,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為難治。

白話文:

所謂「五十營」,指的是五臟都接受到氣的滋養。通過按脈,數出它的頻率:如果每五十次心跳不出現一次停頓,那麼五臟都接受了氣的滋養;如果每四十次心跳出現一次停頓,表示有一髒沒有得到氣的滋養;以此類推,每三十次、二十次、十次心跳出現一次停頓,則分別表示兩髒、三髒、四髒沒有得到氣的滋養;如果不足十次心跳出現一次停頓,則表示五臟都沒有得到氣的滋養,這預示著患者可能活不久了。

呼氣時,心與肺參與,吸氣時,腎與肝參與,而脾則在呼吸間吸收食物的味道。脈搏的位置在身體中央。

人體每一次呼氣,脈搏會前進三寸,每一次吸氣,同樣前進三寸。呼吸穩定時,脈搏會前進六寸。人每天一夜,總共會有大約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脈搏會在全身循環五十次。水漏滴下一百刻,營衛在陽部循環二十五次,在陰部也循環二十五次,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脈搏每呼氣再跳一次,吸氣再跳一次,大小適中,稱爲「平」。

呼氣和吸氣各三次,表示剛剛患病:如果呼氣時脈搏較大而後變小,可能會頭痛或頭暈;如果呼氣時脈搏較小而後變大,可能會胸部脹滿或感到呼吸困難。呼氣和吸氣各四次,表示病情加重:脈搏如果很大,可能感到煩躁或飽脹;脈搏深沈細小,可能腹部疼痛;脈搏滑動,可能是因爲發熱;脈搏澀滯,可能是因爲吸入了霧露。

呼氣和吸氣各五次,表示患者狀況危急:如果脈搏在夜間變得更深沈細小,在白天變得更浮大,即使情況危急,仍有治療的可能性;但如果脈搏有大小之分,表示病情難以治癒。

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沉細夜死,浮大晝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損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氣血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名曰行屍。○脈有損至,何謂也?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之脈也。

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難經》)

按代脈之義,自仲景、叔和俱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代者死。又曰脈五來一止,不復增減者死,經名曰代。故王太僕之釋代脈,亦云動而中止,不能自還也。自後滑伯仁因而述之,故後世以結促代並言,均目之為止脈,豈足以盡其義哉?夫緩而一止為結,數而一止為促。其至,則或三、或五、或七八至不等,然皆至數分明,起止有力。

白話文:

"一呼六次心跳,一吸也是六次心跳,這是死脈。沈細的脈象在夜晚表示死亡,浮大的脈象在白天表示死亡。一呼一吸只有一次心跳,稱為損傷人體。即使能夠行走,還是需要臥牀休息,原因在於氣血都不足。再呼再吸也只有一次心跳,稱為無魂脈。無魂脈表示將要死亡,即使能夠行走,也被稱為行屍。"

"什麼是損脈?損脈是指一呼一吸只有一次心跳,兩次心跳就稱為離經脈,三次心跳就稱為奪精脈,四次心跳就是死亡,五次心跳就是生命終止,這些都是損脈的表現。"

"難經"提到,脈象的損失可以這樣理解:正常的脈象是一呼再次心跳稱為平脈,三次心跳稱為離經脈,四次心跳稱為奪精脈,五次心跳就是死亡,六次心跳就是生命終止,這就是脈象的損失。

接著提到,脈象損失可以這樣理解:一呼一吸只有一次心跳稱為離經脈,兩次心跳就是奪精脈,三次心跳就是死亡,四次心跳就是生命終止,這些都是脈象損失的表現。"難經"認為,脈象的損失和死亡有密切關係。

至於代脈之辨,則有不同。如《宣明五氣篇》曰:脾脈代。《邪氣臟腑病形篇》曰:黃者,其脈代。皆言臟氣之常候,非謂代為止也。又《平人氣象論》曰:長夏胃微軟弱曰平,但代無胃曰死者,乃言胃氣去,而真臟見者死。亦非謂代為止也。

由此觀之,則代本不一;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乃至數之代,即本篇所云者是也;若脈本平勻,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即《平人氣象論》所云者是也;又若脾主四季,而隨時更代者,乃氣候之代,即《宣明五氣》等篇所云者是也。凡脈無定候,更變不常,則均謂之代,但當各因其變,而察其情。

設不明此,非惟失經旨之大義,即於脈象之吉凶,皆茫然莫知所辨矣,烏足以言診哉?(《類經》)

白話文:

關於脈象的辨認,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宣明五氣篇》提到:脾脈會出現代脈。《邪氣臟腑病形篇》則說:黃色的脈象,也會出現代脈。這些都是在描述正常的情況下脈象的表現,而不是說代脈就是停頓的意思。另外,《平人氣象論》指出:長夏時節,如果胃的脈象稍微軟弱,可以算是正常的;但如果只有代脈而沒有胃的脈象,那麼這代表胃氣已經離去,這是生命垂危的徵兆。這也不是在說代脈就是停頓的意思。

從以上的說明可以看出,代脈的種類並非單一。例如,「五十動而不一代」指的是正常的脈動數中的代脈;如果脈象原本平穩,突然變得忽強忽弱,這是因為身體狀況的改變,也就是《平人氣象論》所說的形體之代。又或者,脾脈在四季中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更替,這是氣候之代,這在《宣明五氣》等篇中有所提及。總之,脈象會因各種因素而變化不定,我們稱之為代脈。但在診斷時,應根據脈象的變化來判斷其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不明白這些區別,不僅會誤解經典的精要,對於脈象的好壞,也會感到迷茫無從判斷,怎樣能夠談論診斷呢?

神力

診脈,以有力無力二者為分辨,人皆知之。至於有力中求無力,無力中求有力,非上智莫能察也。有力中求無力,則無力者,乃其真元虛弱,而有力者,火搏之則然,非本體之實也;無力中求有力,則有力者,乃其真元稟厚,而無力者,乃胃氣暫失所養則然,非本體之虛也。此所謂因其形似而求之真偽者也。(余傅山)

脈有有力而無神者,亦有無力而有神者。蓋有神、無神,非即以有力、無力論也。如以有力即為有神,無力即為無神,則凡脈之弦勁勒指者,可為有神,而許以生乎?脈之和緩軟弱者,可為無神,而斷以死乎?蓋有餘之證,脈須有力,而有力之中,又貴有神;不足之證,脈宜無力,而無力之中,全在有神。數語為診家之扼要也。(《己任篇》)

白話文:

在中醫學裡,脈象可以大致分成「有力」與「無力」兩種,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但進一步地,如果在「有力」中尋找「無力」,或者在「無力」中尋找「有力」,就不是一般的醫生能夠察覺的了。在「有力」中尋找「無力」,那麼「無力」可能表示身體的元氣虛弱;而「有力」則可能是由於過熱的症狀所產生,並非真正的身體實質狀態。在「無力」中尋找「有力」,則「有力」可能是因為身體的元氣充足,而「無力」可能是因為胃部的氣血暫時失去養分,並非真正身體的虛弱狀態。這就是在形狀相似的情況下,探尋真假的一種方法。

中醫脈象有「有力」但缺乏「神韻」的,也有「無力」但有「神韻」的。這裡的「神韻」並非僅僅等同於「有力」或「無力」。如果簡單地認為「有力」就是「有神韻」、「無力」就是「無神韻」,那麼,脈象緊繃有力,像繩索勒住手指的脈象,我們能說它「有神韻」,並且預測它會帶來生命嗎?脈象柔和、軟弱,我們能說它「無神韻」,並且斷定它代表死亡嗎?實際上,對於有「過剩」症狀的脈象,應該是有力的;但在有力的脈象中,又需要有「神韻」來支持;對於「不足」的症狀,脈象應該是無力的,但在無力的脈象中,全憑是否有「神韻」來判斷病情。這幾句話是診斷師的關鍵要點。

求脈之道,當以有力、無力辨陰陽,有神、無神察虛實。和緩者,乃元氣之來;強峻者,乃邪氣之至。○病自陽分傳入三陰者,俱是脈沉,妙在指下有力、無力中分:有力者,為陽、為實、為熱;無力者,為陰、為虛、為寒。(《景岳全書》)

脈之不病,其神不言當自有也。脈既病,當求其神之有無。如六數、七極,熱也,脈中有力,即有神也;三遲二敗,寒也,脈中有力,即有神也。熱而有神,當泄其熱,則神在焉;寒而有神,當去其寒,則神在矣。若寒熱之脈,無力無神,將何恃而泄熱去寒乎?苟不知此,而遞泄去之,神將何依?《經》曰:脈者血氣之先,又云:血氣者人之神。可不察其有無乎?(王好古)

白話文:

求診脈象的方法,需透過脈搏有力與無力來分辨陰陽,通過脈象有神與無神來觀察虛實。和緩的脈象,代表了正氣的來源;強峻的脈象,則表示邪氣的入侵。

若疾病由陽氣轉移到三陰的,脈象都呈現沈,關鍵在於指下脈搏有力與無力的區分:有力的脈象,代表陽氣、實質、熱性;無力的脈象,代表陰氣、虛弱、寒性。

如果脈象異常,應尋找其是否有神。如脈象過快或極度亢奮,代表熱性,脈象有力,則表示有神;脈象緩慢或失常,代表寒性,脈象有力,同樣表示有神。對於熱性的疾病且有神,應該洩除熱性,以保持神氣;對於寒性的疾病且有神,應該去除寒性,使神氣恢復。若是寒熱交加的脈象,既無力又無神,該如何洩熱去寒呢?如果不瞭解這些道理,隨意洩去,神氣將何處依附?

古人說:脈象是血氣的前導,又說:血氣就是人的神氣。我們怎能不細心觀察脈象有無呢?

胃氣

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長夏胃微軟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軟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素問》)

白話文:

脈搏既弱又滑動,這表明有正常的胃氣,我們稱為容易治療。正常人的常態氣質由胃提供,胃就是這種常態氣質的來源。若人沒有胃氣,我們稱為逆,逆則意味著死亡。

春天時,脈搏微帶弦狀,這是正常的表現;如果弦狀過多而胃氣不足,可能代表肝病;如果脈搏只有弦狀而完全沒有胃氣,則預示著死亡。脈搏帶有毛狀表示秋季的疾病,毛狀越重,代表當下的病情越嚴重。

夏天時,脈搏微帶鉤狀,這是正常的表現;如果鉤狀過多而胃氣不足,可能代表心病;如果脈搏只有鉤狀而完全沒有胃氣,則預示著死亡。脈搏帶有石狀表示冬季的疾病,石狀越重,代表當下的病情越嚴重。

長夏時,脈搏微帶軟弱,這是正常的表現;如果軟弱過多而胃氣不足,可能代表脾病;如果脈搏只有軟弱而完全沒有胃氣,則預示著死亡;脈搏帶有石狀表示冬季的疾病,軟弱過度則代表當下的病情更為嚴重。

秋天時,脈搏微帶毛狀,這是正常的表現;如果毛狀過多而胃氣不足,可能代表肺病;如果脈搏只有毛狀而完全沒有胃氣,則預示著死亡;脈搏帶有弦狀表示春季的疾病,弦狀過度則代表當下的病情更為嚴重。

冬天時,脈搏微帶石狀,這是正常的表現;如果石狀過多而胃氣不足,可能代表腎病;如果脈搏只有石狀而完全沒有胃氣,則預示著死亡;脈搏帶有鉤狀表示夏季的疾病,鉤狀過度則代表當下的病情更為嚴重。

博約

凡脈,博之則二十七種,約之則浮、沉、遲、數、滑、澀、細、大為八要,又約之則為浮、沉、遲、數,又至約則為浮、中、沉。是知浮、沉、遲、數四脈,真千古要訣也。(《醫學入門》)

六經脈體

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素問》)

《經》言:少陽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陽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難經》)

時脈

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逆四時,為不可治。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命曰逆四時也。(《素問》)

白話文:

【脈象概述】

脈象共有二十七種,但我們常提到的則是八種基本脈象,即浮、沈、遲、數、滑、澀、細、大,這八種脈象是脈診的核心。如果再進一步簡化,則脈象主要集中在浮、沈、遲、數四種上。這表明,浮、沈、遲、數這四種脈象,是千古以來脈診中的關鍵。

【六經脈體】

  • 厥陰的脈象呈弦狀。
  • 少陰的脈象呈鉤狀。
  • 太陰的脈象呈沈狀。
  • 少陽的脈象大且浮。
  • 陽明的脈象短且澀。
  • 太陽的脈象大且長。

【經書脈象】

  • 少陽的脈象忽大忽小,忽短忽長。
  • 陽明的脈象浮大且短。
  • 太陽的脈象洪大且長。
  • 太陰的脈象緊大且長。
  • 少陰的脈象緊細且微弱。
  • 厥陰的脈象沈短且敦厚。

【時脈】

  • 春季脈象浮動,如同魚在水中遊動。
  • 夏季脈象豐滿,萬物充滿活力。
  • 秋季脈象下沈,蟲類開始冬眠。
  • 冬季脈象深入骨髓,蟲類深藏,君子宜居家。

四季的脈象分別應和圓規、矩形、秤、權重的原則。脈象順應四時,稱為可治;脈象逆反四時,則為不可治。春季出現肺脈,夏季出現腎脈,秋季出現心脈,冬季出現脾脈,脈象皆懸絕沈澀,被稱為逆四時。

《經》言: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也。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茂,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鉤。

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難經》)

診脈,須要先識時脈、胃脈與臟腑平脈,然後及於病脈。(滑伯仁)

白話文:

《經》中有提到:春天脈象為弦,夏天脈象為鉤,秋天脈象為毛,冬天脈象為石,這是王者的脈象還是將來會出現的脈象呢?然而,弦、鉤、毛、石這四種脈象,分別代表了四季的脈象。春天的脈象為弦,代表的是肝,屬東方的木,萬物開始生長,還沒有發出枝葉,因此脈象來去柔軟且長,所以稱為弦。夏天的脈象為鉤,代表的是心,屬南方的火,萬物茂盛,枝條下垂,葉子鋪開,都像鉤子一樣彎曲,因此脈象來去迅速但離去緩慢,所以稱為鉤。

秋天的脈象為毛,代表的是肺,屬西方的金,萬物的終結,草木的花葉都隨秋季而落下,只有枝條還留在那裡,看起來像毫毛一樣,因此脈象來去輕盈且浮動,所以稱為毛。冬天的脈象為石,代表的是腎,屬北方的水,萬物的藏身之所,在盛冬的時候,水凍結成石頭,因此脈象來去深沈、潤滑,所以稱為石。這就是四季的脈象。(出自《難經》)

診脈時,必須先瞭解四季脈象、胃脈和臟腑的正常脈象,之後再進一步分析病態脈象。(出自滑伯仁)

時脈者,謂春三月俱帶弦,夏三月俱帶洪,秋三月俱帶浮,冬三月俱帶沉。臟脈平,胃脈又應四時,乃無病也,反此病矣。太過病在外,是外感邪氣也;不及病在中,是內傷正氣也。(張三錫)

按前後諸篇,皆以春弦、夏鉤、秋毛、冬石,分四季所屬者,欲在明時令之脈,不得不然也。然脈之迭見,有隨時者,有不隨時者。故或春而見鉤,便是夏脈;春而見毛,便是秋脈;春而見石,便是冬脈。因變知病,圓活在人,故有二十五變之妙。若謂春必弦,夏必鉤,殊失胃氣之精義矣。(《類經》)

平素脈體

凡人之脈,有生而洪大者,有生而弱小者。問其平素洪大,而今忽弱小者,此元氣之奪也;問其平素弱小,而今忽洪大者,此邪氣之旺也。是究其素,而知其真,一治之可中的矣。若不問其平素,但見其脈洪大者,遂斷為有餘,治以攻擊,則元氣隨損,而羸敗之患生焉;但見其脈弱小者,遂斷為不足,治以溫補,則邪火隨旺,而骨蒸之患生焉。是皆診者,但窺其淺,而不究其素;病者欲試其術,而不告以素。

白話文:

脈象,指的是春天三個月都帶有弦狀的脈象,夏天三個月都帶有洪狀的脈象,秋天三個月都帶有浮狀的脈象,冬天三個月都帶有沈狀的脈象。如果五臟的脈象正常,且胃脈也應和四季,那麼就是沒有疾病的狀態,反之則可能患病。如果脈象過於強烈,表示疾病在外,這是受到外在邪氣的影響;如果脈象不足,表示疾病在內,這是因為內部正氣的消耗。

按照前後各篇的描述,都是根據春季的弦狀脈、夏季的鉤狀脈、秋季的毛狀脈、冬季的石狀脈,來分別歸屬於四季,目的是為了明白每個季節的脈象特性,這是必須的。然而脈象的變化,有些是符合季節的,有些則不符合。因此,即使在春季看到鉤狀脈,這就是夏季的脈象;春季看到毛狀脈,這就是秋季的脈象;春季看到石狀脈,這就是冬季的脈象。通過脈象的變化來判斷疾病,需要靈活應用在臨牀情況上,因此有二十五種脈象變化的方法。但如果認為春季一定會有弦狀脈,夏季一定會有鉤狀脈,那就完全忽略了脈象中體現的胃氣的精義。

關於脈象的正常與異常:

一般人脈象有天生的洪大或弱小。如果原本脈象洪大,突然變得弱小,這表示元氣的流失;如果原本脈象弱小,突然變得洪大,這表示邪氣的旺盛。通過瞭解一個人的平常脈象,可以判斷出真正的健康狀況,並且可以進行有效的治療。但如果只看到脈象洪大,就斷定是有餘,使用攻擊性藥物治療,反而會損害原本的元氣,導致虛弱的問題;如果只看到脈象弱小,就斷定是不足,使用溫補藥物治療,反而會使邪氣更加旺盛,引發骨蒸的問題。這些錯誤都來自於診斷者只看到了表面的脈象,而沒有深入理解其根本原因;病人想要嘗試治療方法,卻沒有告訴醫生自己的平常脈象。

由是治法倒施,變生不測,醫者損德,病者損身,皆由不問其素之故也。○許松徑素脈洪大,偶有小恙,醫診之認為傷寒,欲為發表,徑曰:予脈洪大,自幼已然。醫知其素,遂免誤。又有汪氏婦,體肥而脈沉細,按至骨,稍見些微。有疾,醫診之,駭曰:此氣血兩虛,陽將絕矣。

遂用十全大補,即發煩躁,已而發狂。予知其藥誤,投以三黃石膏湯救醒。(余午亭)

脈色參合

帝曰:有故病,五臟發動,因傷脈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徵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徵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能合脈色,可以萬全。(《素問》)

白話文:

因此,治療方法若錯誤,會導致無法預料的結果,醫生會損失道德,患者也會受傷害,這都是因為不詢問患者的本質原因所導致的。許松徑的脈象平時就洪大,偶爾有些小毛病,醫生診斷認為是傷寒,想要進行發汗治療。許松徑說:我的脈象洪大,從小就是如此。醫生知道他的本質,所以避免了誤診。還有汪氏婦人,體型肥胖,脈象深沈細弱,按到骨頭時,才稍微看出來。她生病後,醫生診斷說:這是氣血雙虛,陽氣將要絕滅了。

接著使用十全大補湯,卻引發了煩躁,後來又發狂。我知道是藥物的錯誤,於是使用了「三黃石膏湯」來救醒她。(餘午亭)

脈色相配

皇帝問道:有舊病,五臟發動,導致脈象和麪色的變化,該如何分辨長期或突然出現的疾病呢?岐伯回答:如果脈象細小,面色沒有變化,這表示是新發的病;如果脈象不變,面色變化,這表示是長期的病;如果脈象和五色都呈現變化,這表示是長期的病;如果脈象和五色都沒有變化,這表示是新發的病。能夠將脈象和麪色結合起來分析,就能夠達到萬無一失的效果。(《素問》)

色青者其脈弦,赤者其脈鉤,黃者其脈代,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靈樞》)

脈證合與不合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素問》)

何謂證與脈合,與脈不合?有外感之證脈,有內傷之證脈。外感者,蒸蒸發熱,其脈必洪大浮數,是證與脈合也;如發熱而脈不洪大浮數,是證與脈不合也。傳曰:陽證得陰脈者死,然不可便斷為死,此或是火遏也,或胃陰不能充拓也,或腎水不能化其營血也。火遏者,逍遙散加生地、薄荷以發之,或加丹、梔屈曲下行以通之;胃陰不能充拓者,左歸飲去茯苓加歸、芍合生脈以滋之;腎水不能化其營血者,六味、左歸以補之。如內傷而外不發熱,其脈當靜,而反浮躁洪大而數,是證與脈不合也。

白話文:

色青的脈搏呈弦狀,紅色的脈搏呈鉤狀,黃色的脈搏間歇,白色的脈搏呈毛狀,黑色的脈搏呈石狀。若看到顏色卻得不到對應的脈搏,反而得到相剋的脈搏,則表示病情危急;若得到相生的脈搏,則表示疾病已經痊癒。

「脈證合與不合」 形態壯滿但脈搏細弱,呼吸短促的人生命危險;形態瘦弱但脈搏強大,胸部充滿氣體的人可能死亡。形態和氣息相符合的人會康復,三者不平衡的人會生病。 「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脈搏跟隨陰陽的原則容易康復,反之,脈搏違反陰陽原則的病情難以康復。 「病熱脈靜,洩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熱病脈搏平靜,洩瀉時脈搏增大,失血後脈搏變得充實,病在內部脈搏堅硬,病在外部脈搏不堅實,這些情況都難以治療。

何謂脈證合與不合? 有外感症狀和脈搏相符合的,也有內傷症狀和脈搏相符合的。外感症狀通常伴有發熱,脈搏會呈現洪大浮數的特徵,這就是脈證合。如果發熱但脈搏不洪大浮數,則脈證不合。經典提到,陽性病症出現陰性脈象時可能致命,但並非絕對死亡,這可能是熱氣被抑制,或是胃部陰液不足,或是腎水不能化營養血液的情況。對於熱氣被抑制的情況,可以使用逍遙散加生地、薄荷來發汗,或加入丹蔔、梔子等藥物以疏通氣血;對於胃部陰液不足的情況,可以使用左歸飲去除茯苓,添加歸、芍等藥物來滋潤;對於腎水不能化營養血液的情況,可以使用六味、左歸等方來補充。如果內傷而外部沒有發熱,脈搏應該平靜,但實際上脈搏反而浮躁洪大且快速,這就是脈證不合。

傳曰:陰證得陽脈者生,然亦不可便許為生,此或是陰亡也,或陽明有食與火也,或腎虛不能納氣也,或過服烏、附,而下焦津液枯竭也。又有一種,重按有力,從肌肉滲開,脈與肌肉無界限,此近於浮洪豁大,總是陰亡之象也。如陰亡,分先後天以救其陰。(《己任編》)

凡治病有舍證從脈者,有舍脈從證者。蓋證有真假,脈亦有真假。如外雖煩熱,而脈見微弱者,必火虛也;腹雖脹滿,而脈見微弱者,必胃虛也。虛火虛脹,其堪攻乎?此宜從脈之虛,不從證之實也。有本無煩熱,而脈見洪數者,非火邪也;本無脹滯,而脈見弦強者,非內實也。

無熱無脹,其堪瀉乎?此宜從證之虛,不從脈之實也。大凡脈證不合者中必有奸,必先察其虛,以求根本,庶乎無誤。(《景岳全書》)

白話文:

古人曾說:陰性病狀出現陽性脈象時,有可能是病情有所好轉,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好,可能只是陰性氣質消失,或者陽氣充足,或者因為過度使用某些溫熱藥物導致下焦津液耗盡。又有一種情況,用力按脈時脈象強有力,並且與皮膚肌肉相連,這種脈象接近浮洪豁大,通常表現為陰性氣質的消失。如果出現陰性氣質消失的情況,我們應區分先天還是後天的原因來補救陰性氣質。

在診斷疾病時,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放棄症狀去觀察脈象,有的時候則需要放棄脈象去關注症狀。症狀有真有假,脈象也有真有假。例如,外表看似煩熱,但脈象卻微弱,這可能是因為陰火虛弱;肚子看似脹滿,但脈象卻微弱,這可能是因為胃虛。對於虛火和虛脹,是否可以進行治療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根據脈象的虛弱,而非症狀的實在來進行治療。

即使沒有出現煩熱或脹滿的症狀,是否可以進行排泄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根據症狀的虛弱,而非脈象的實在來進行治療。總之,在脈象和症狀不符合的情況下,必定存在隱藏的問題,我們必須首先確定症狀的虛弱程度,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這樣纔不會出錯。

脈證相合者易知,相左者難知。脈明然後辨證,證真然後施藥。要在虛心細察,不可執己見,而以藥嘗試也。(《瘟疫暑熱全書》)

脈有可憑不可憑

生死於人大矣,而能於兩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動,即能決其生死,何其近於誣也。然古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其要則以胃氣為本。《靈樞》云:谷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寸口屬肺,為百脈之所會,故其來也,有生氣以行乎其間,融和調暢,得中土之精英,此為有胃氣,得者生,失者死,此其大較也。其次。

則推天運之順逆:人與天氣相應,如春屬木,脈宜弦;夏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又其次,則審臟氣之生克:如脾病畏弦,本剋土也;肺病畏洪,火剋金也。反是則與臟氣無害。又其次,則辨病脈之從違,病之與脈,各有宜與不宜:如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寒熱之證,脈宜洪數而反細弱,則真元將陷矣。至於真臟之脈,乃因胃氣已絕,不營五臟,所以何臟有病,則何臟之脈獨見。

白話文:

脈象與症狀相符合的情況容易判斷,如果不符合則難以判斷。只有脈象清晰後才能辨認症狀,確診後才能開藥。關鍵在於保持謙虛之心,仔細觀察,不可固執己見,用藥進行嘗試。

「脈象有可憑據的,也有不可憑據的」

生死對於人類來說非常重要,卻能在雙手方寸之間,細微的脈動中,就能判斷生死,這簡直有些荒謬。然而,古人往往能百不失一,這是為什麼呢?關鍵在於胃氣是基礎。《靈樞》提到,食物進入胃部,才會傳至肺部,五臟六腑都通過它接受養分。寸口屬肺,是所有脈絡的匯聚點,因此在脈動中有生命之氣在其中流動,和諧調適,得到大地的精華,這是具有胃氣,擁有它的人會生,失去它的人會死,這是大概的原則。其次,

則推測天運的順逆:人與天氣相互響應,如春季屬木,脈象應為弦;夏季屬火,脈象應為洪等。如果相反,則與天氣不符。再次,則審視臟器的生克關係:如脾病時畏懼弦脈,因為它是剋制土的;肺病時畏懼洪脈,因為火剋制金。如果相反,則對臟器無害。再其次,則分辨病脈的順從或違背,病與脈象各有適合與不適合的情況:如失血後,脈象應為平靜細細,如果反而洪大,則表示氣也外散了;寒熱的症狀,脈象應為洪數,如果反而細弱,則真元將瀕臨危殆。至於真臟脈,則是因為胃氣已經絕跡,不滋養五臟,因此何臟有病,何臟的脈象就會顯現。

凡此皆經書言之詳盡,學者苟潛心玩索,洞然易曉,此其可決者也。至云診脈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無不先知,則又非也。蓋脈之變遷無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於經絡,而脈一時未變者;或病輕而不能見於脈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與氣血相併,一時難辨其輕重者;或有病之傳變無常,不可執一時之脈,而定其是非者。況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種,何能診脈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欺人也。

若夫真臟之脈,有臨死而終不見者,則何以決之?是必以望聞問三者合而參之,亦可不失矣。故以脈為可憑,而亦有時不足憑,以脈為不可憑,而又鑿鑿乎可憑。總在醫者熟通經學,深思自得,則無所不驗矣。若世俗無稽之說,皆不足信也。(徐靈胎)

白話文:

這些都是經典中詳細的描述,學習者如果用心思考,很容易理解,這是可以確定的。至於說脈診就可以知道患了什麼病,又說人的生死都可以預測,這是不對的。脈象變化不定,有的突然遭受邪氣的侵襲,還沒有通過經絡,脈象暫時沒有變化;有的病情輕微,脈象看不出來;有的長期的疾病,久而久之與氣血融合在一起,一時難以判斷輕重;有的疾病變化莫測,不能僅憑一時的脈象來確定對錯。況且疾病的名稱有成千上萬,但脈象的表現只有幾十種,怎麼能夠診脈就知道是什麼病呢?這些都是憑空猜測偶然正確,用來欺騙人。

至於真正臟腑的脈象,在臨死前可能根本就看不到,那該如何判斷呢?必須結合觀察、聞氣、詢問三者來綜合考慮,這樣纔不會錯失。所以,雖然脈象可以作為參考,但也有時不夠可靠;認為脈象不可靠,卻又堅定地認為脈象可以作為判斷的依據。總的來說,關鍵在於醫生要熟悉經典學問,深入思考,自然無不驗證。對於社會上那些沒有根據的說法,都不可相信。

諸脈條辨

浮脈,只輕手便得,非必中、沉俱無。若崔氏云:有表無里,有上無下。則脫然無根,混於散脈矣,非浮脈之真面目也。○洪脈只是根腳闊大,卻非堅硬。若大而堅硬,則為實脈,而非洪脈矣。《經》曰:大則病進。謂其氣方張也。又曰:形瘦脈大多氣者死。謂形與脈不合也。

○虛之異於散者;虛脈按之雖軟,猶可見也,散脈按之絕無,不可見也。虛之異於芤者:虛則愈按而愈軟,芤則重按而仍見也。○散有二義:一自有漸無之象,一散亂不整之象。比如楊花散漫,或至數不齊,或多寡不一,為危殆之候。若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皆平脈也。

白話文:

【諸脈條辨】

浮脈,只需輕輕一觸便能感受到,不一定只有表面而沒有深層。如果崔氏認為有表無裡,有上無下,那麼它就會變得飄忽不定,像散脈一樣,並不是浮脈的真正特徵。

洪脈的特徵是脈搏根部寬大,但並非堅硬。如果脈搏大且堅硬,那就屬於實脈,而不是洪脈。經典中有提到,脈搏大表示病情加重,因為體內的氣勢正在擴張。又提到,身體消瘦但脈搏大且強烈的人可能會死亡,這是因為身體和脈搏的狀態不符合正常情況。

虛脈和散脈有著不同的特徵:虛脈被按時雖然感覺軟弱,但仍可以察覺到,而散脈被按時完全消失,無法察覺。虛脈和芤脈也有區別:虛脈越按越軟,而芤脈即使用力按壓仍可察覺。

散脈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從有轉為無的跡象,另一種是脈搏散亂無序的樣子。像是楊花隨風飄散,或者脈搏跳動的數量不均勻,或多變,這些都是危險的徵兆。如果心脈浮大而散亂,肺脈短促而散亂,這都是正常的脈象。

軟散則病脈矣,腎脈軟散,腎敗之徵;脾脈代散,土絕之候。若二脈交見,尤為必死之符。○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偽《訣》云:寸芤積血在胸中,關裡逢芤腸胃癰。是以芤為蓄血積聚之實脈,非失血虛家之空脈矣。且云兩頭有,以頭字換《脈經》之邊字,便相去千里矣。

○濡脈之浮軟,與虛脈相類,但虛脈形大,而濡脈形小也。濡脈之細小,與弱脈相類,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偽《訣》云:按之似有舉還無,是弱脈而非濡脈矣。濡脈之無根,與散脈相類,但散脈從浮大,而漸至於沉絕,濡脈從浮小,而漸至於不見也。從大而至無者,全凶之象;從小而至無者,凶吉相半也。

白話文:

軟弱的脈象表示疾病,腎脈軟弱,是腎臟衰敗的徵兆;脾脈代替軟弱,是脾胃功能絕弱的現象。若這兩個脈象同時出現,則是必死之徵兆。

營養循環在脈絡中,脈象以血液為形狀。芤脈中間空洞,是血液流失的象徵。偽作的訣竅說:寸芤表示胸中積存了大量血液,關脈處遇到芤脈可能暗示腸胃有腫瘤。因此,芤脈被認為是積血積聚的實質脈象,而不是失血後的虛弱脈象。並且,偽作的訣竅還提到兩頭有,用頭字替換《脈經》中的邊字,就已經相差千里之遠了。

○ 濡脈的浮軟與虛脈相似,但虛脈的形狀較大,而濡脈的形狀較小。濡脈的細小與弱脈相似,但弱脈在深部,而濡脈在浮部。偽作的訣竅說:按著似乎有,其實是弱脈而不是濡脈。濡脈的無根與散脈相似,但散脈從浮大到沈絕,而濡脈從浮小逐漸消失。從大到無是完全兇險的徵兆;從小到無則是兇險和幸運各半。

在久病、老年之人見之,尚未至於必絕,若平人、少壯、暴病見之,名為無根,去死不遠矣。○微之為言,無也,其象極細極軟。仲景曰:縈縈如蛛絲狀,其細而難見也;瞥瞥如羹上肥狀,其軟而無力也。輕取如無,故曰陽氣衰;重按欲絕,故曰陰氣竭。久病得之,多不可救,謂正氣將次滅絕也;卒病得之,猶或可生,謂邪氣不至深重也。

○向以革脈即牢脈,非也。蓋革浮而牢沉,革虛而牢實,形與證皆異也。叔和云:三部脈革,久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甲乙經》曰: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言急如湧泉,則浮取之,不止於弦大,而且數、且搏、且滑矣。曰弦絕,不止於豁然,而且無根蒂矣。

白話文:

對於長期患病、年老的人出現這種脈象,雖然還沒有到絕望的地步,但如果正常人、年輕力壯、突然生病的人出現這種脈象,就被認為是「無根」的表現,離死亡已經不遠了。

「微」這個字,表示脈象非常細小、柔軟。張仲景曾描述它像蜘蛛纖細的絲線,又像湯羹表面的油膩,細小且難以察覺。輕輕地觸摸時感覺不到脈動,這意味著陽氣衰弱;用力按壓時脈象近乎消失,這表明陰氣枯竭。

對長期患病的人來說,如果出現這種脈象,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輓救,因為這是正氣將要消滅的徵兆;對突然生病的人來說,還有可能痊癒,因為這是邪氣尚未深入的表現。

革脈和牢脈並不是同一種脈象。革脈是浮動的,而牢脈是沈入的;革脈是虛弱的,而牢脈是堅實的,兩者的形態和症狀都有所不同。王叔和指出,三部脈中出現革脈,長期患病的人會因此走向死亡,而突然患病的人可能會因此獲得生機。《甲乙經》中提到,脈象急如泉水噴湧,病勢加重,面色萎黃,脈象逐漸消失,如同琴絃斷裂,這都表示病情危急。脈象急如泉水,表示浮取時脈象不止於弦狀,反而會變得頻率加快、節奏緊密、滑動。脈象逐漸消失,不只是忽然斷裂,而是根本找不到脈動的根源。

○腎之為臟,配坎應冬,萬物蟄藏,陽氣下陷,故其脈主沉陰而居里。若誤與之汗,則如蟄蟲出而見霜;若誤與之下,則如飛蛾入而見湯。○伏脈主病,在沉陰之分,隱深之處,非輕淺之劑所得破其藩垣也。傷寒以一手脈伏為單伏,兩手脈伏為雙伏,不可以陽證見陰脈為例。

火邪內郁,不得發越,乃陽極似陰,故脈伏者,必得大汗而解,如久旱將雨,必先六合陰晦,一回雨後,庶物咸蘇也。又有陰證傷寒,先有伏陰在內,而外復感寒邪,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及灸關元,陽始回而脈始出矣。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必死無疑。

○樹以根深為牢,蓋深入於下者也;監獄以禁固為牢,蓋深藏於內者也。仲景云:寒則牢固,又有堅固之義也。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牢脈主病,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屬陰寒;以其形弦實也,故咸為堅積。若失血亡精之人,內虛當得革脈,若反得牢脈,是脈與證反,可卜死期矣。

白話文:

腎是身體的一個器官,對應到冬天的節氣,萬物都在休眠,陽氣往地下沈,因此腎脈表現出深沈且在體內的特性。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的方法,就像讓冬眠的昆蟲在霜降時出現;如果錯誤地使用放血或溫裡的方法,就像飛蛾在湯水前被引誘。

伏脈指的是在深沈部分的隱藏脈象,不是輕淺的藥方可以打破它們的防線的。傷寒病中,如果只有一隻手的脈象深沈,稱為單伏;如果有兩隻手的脈象都深沈,稱為雙伏,不能以陽性病症來判斷陰性脈象。

火邪在體內鬱結,無法宣發,這是一種表面上看似陰性的現象,所以脈象深沈。只有透過大量的發汗,才能使病情得到緩解,就像久旱之後的降雨,需要先使天空陰暗,然後雨水降下,萬物才能恢復活力。另外,對於陰性傷寒,如果先有陰性的脈象存在,又加上外感寒邪,導致陰盛陽衰,四肢冰冷,脈象沈伏,需要使用姜附等溫熱藥物,以及灸關元穴,才能使陽氣回歸,脈象出現。如果太溪、衝陽兩脈都沒有脈象,那麼病人的生命危急,可能無救。

樹木的根深扎,是因為深入地下;監獄的牢房深藏,是因為在內部的深處。張仲景說,寒冷會使事物變得牢固,也有堅固的意思。沈氏認為,脈象既深又沈,就像是牢房的位置;脈象實大、弦長,就像是牢房的特徵。牢脈所指的病症,因為它在深沈的部分,所以全屬於陰寒;因為它的形態像弦一樣堅實,所以常被視為積聚的疾病。如果一個人失血或耗盡了精氣,身體虛弱,應該得到革脈,但卻得到了牢脈,那麼脈象和症狀相悖,可以預測死亡的時間。

○實為邪氣盛滿堅勁有餘之象,既大矣,而且長、且堅,又且三候皆然,則諸陽之象,莫不畢備,故但主實熱,不主虛寒。緊與實雖相似,而實相懸。緊者熱為寒束,故其象繃急而不寬舒;實者邪為火迫,故其象堅滿而不和柔。○《素問》云:脈弱以滑,是有胃氣;脈弱以澀,是為久病。

蓋弱堪重按,陰猶未絕;若兼澀象,則氣血交敗,生理滅絕矣。○微脈模糊而難見,細脈則顯而易見。故細比於微,稍稍較大也。細為血少氣衰,故吐利失血,得沉細者生。憂勞過度之人,脈亦多細,為自戕其血氣也。大抵細脈微脈。俱為陽氣衰殘之候,非行溫補,何以復其散失之元乎?○陰性多滯,故陰寒之證,脈必見遲,與緩脈絕不相類。蓋緩以形之寬縱得名,遲以至數之不及為義。

白話文:

○實的表現為邪氣過盛,堅硬且有餘,既大且長,且堅固,每一個階段都這樣,那麼所有陽性的徵兆,都完全存在,所以只主張實熱,不主張虛寒。緊和實雖然相似,但是實際上不同。緊的狀態是熱被寒束縛,所以脈象緊繃,不舒展;實的狀態是邪氣被火逼迫,所以脈象堅實,不柔和。○《素問》說:脈象弱而滑,表示有胃氣;脈弱而澀,是長期患病的表現。

蓋弱脈可以承受重按,陰氣尚未完全消失;如果再加上澀脈的特徵,則表示氣血交敗,生命功能已經滅絕了。○微脈模稜兩可,難以看出,細脈則清晰易見。因此,細脈比微脈稍微大一些。細脈表示血量不足,氣力衰弱,所以如果出現沈細的脈象,那麼病情可能會有所改善。勞累過度的人,脈搏也會經常呈現細脈,這是自我傷害血氣的表現。總的來說,細脈和微脈都是陽氣衰弱的徵兆,如果不進行溫補,怎麼能夠恢復流失的元氣呢?○陰性容易阻滯,所以陰寒的症狀,脈象必定會見到遲緩,這與緩脈完全不同。緩脈是以脈象寬鬆著稱,而遲脈則是以脈搏頻率不及時為特徵。

緩脈四至,寬緩和平;遲脈三至,遲滯不前。二脈迥別。○澀脈往來遲難,有類乎止,而實非止也;有類乎散,而實非散也。須知浮而極細極軟,似有若無為微脈;浮而且細、且軟為濡脈;沉而且細、且軟為弱脈。三脈皆有似於澀,而實有分別。○古人譬諸徐行而怠,偶羈一步,可為結脈傳神。

大凡熱則流行,寒則凝結。如冬冷則冰堅,理勢然也。人惟少火衰弱,中氣虛寒,失其乾健之運,則氣血痰食,互相糾纏,運行之機不利,故脈應之而成結也。○結促之止,止無常數;代脈之止,止有常數。結促之止,一止即來,代脈之止,良久方至。《內經》以代脈之見,為臟氣衰微,脾經脫絕之候。

白話文:

緩脈和遲脈是兩種不同的脈象。緩脈每分鐘跳動四次,節奏平緩和諧;遲脈每分鐘跳動三次,跳動緩慢且遲滯。這兩種脈象截然不同。

澀脈的脈搏來去緩慢,似乎有時會暫停,但它並非真正停頓;它又像是散亂的脈搏,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需要注意的是,微脈是指脈搏極細且極軟,似有似無;浮脈且細軟是濡脈;沈脈且細軟是弱脈。這三種脈象都與澀脈有些相似,但實際上還是有所區別。

古人將澀脈比喻為緩慢行走時偶爾遲疑的腳步,這種脈象可以被稱為結脈,形象地描繪了其特徵。

大體來說,熱會使物體流動,寒冷則會使其凝結。就像冬天的寒冷會使冰變得堅硬,這是自然的結果。人們因為少火(體內溫度)衰弱,中焦氣血虛寒,失去了乾淨強健的運轉,使得氣血痰食相互纏繞,運行機制受阻,因此脈象就形成了結脈。

結脈和促脈都有暫停的特徵,但暫停的頻率不同。結脈暫停後很快就會恢復,而代脈暫停的時間則相對較長。在《內經》中,出現代脈被認為是臟腑功能衰弱,脾經斷絕的徵兆。

惟傷寒心悸,懷胎三月,或七情太過,跌打重傷,及風家痛家,俱不忌代脈。若無病而羸瘦脈代者,危候也。久病脈代,萬難回春。又云:少得代脈者死,老得代脈者生,自當通變。○緩脈以寬舒和緩為義,與緊脈相反。若陽寸陰尺,上下同等,浮大而軟,無有偏勝,為緩而和勻,此真胃氣脈也。

土為胃氣之母,中氣調和,則百病不生,一切脈中,皆須挾緩,謂之胃氣,非病脈也。兼乎浮、遲、虛、濡、細、澀之形者,為病不足,為風,為表虛也。○數之為義。躁急而不能中和也。火性急速,故陽盛之證,脈來必數。肺部見之,為金家賊脈;秋月逢之,為克令凶徵。

白話文:

「若心悸、懷孕三個月、或情緒極度波動、因摔打導致嚴重傷害,以及風濕痛症,都不應排除代脈的診斷。然而,若無病狀卻顯得消瘦且出現代脈,這是一種危險的徵兆。長期患病出現代脈,回復健康的可能性非常低。有人認為,年輕人出現代脈表示將會死亡,老年人出現代脈則表示可能康復,但這些都需根據情況變化來判斷。

緩脈是指脈搏以寬鬆和緩的方式跳動,與緊張的脈搏相對。如果脈搏在陽寸、陰尺的位置上均等,浮動而軟糯,沒有明顯的優勢,這就是一種平和均勻的緩脈,通常被認為是胃氣的表現,而非疾病的徵兆。除了緩脈外,還包含了浮脈、遲脈、虛脈、濡脈、細脈、澀脈等形態,這表示體內可能缺乏養分,或者出現風症、表虛的情況。

數脈的特點是急躁且不能保持平衡。火的本質快速,所以當體內火氣過旺時,脈搏會呈現出數脈的特徵。在肺部發現數脈,表示可能是金屬類疾病(金家賊脈)的徵兆;在秋季出現數脈,則可能代表了剋制季節的不幸預示。」

○滑之為言,往來流利而不滯澀也。蓋脈者血之府也,血枯則脈澀,血盛則脈滑。○緊者繃急而兼絞轉之象,熱則筋縱,寒則筋急,此惟熱鬱於內,而寒束於外,故緊急絞轉之象見焉。合觀《內經》之左右彈,仲景之如轉索,丹溪之如紉線,叔和之如切繩,可見緊之為義,不獨縱有挺急,抑且橫有轉側也。緊脈之挺急,與弦相類,但比之於弦,有更加挺勁之異,與轉如繩索之殊也。

○促脈之故,得於臟氣乖違者,十之六、七;得於真元衰憊者,十之二、三。或因氣滯,或因血凝,或因痰停,或因食壅,或外因六氣,內因七情,皆能阻其運行之機而為促也。如止數漸稀則病瘥,止數漸增則病劇。○動脈兩頭俯,中間起,極與短脈相似。但短脈為陰,不數、不硬、不滑也;動脈為陽,且數、且硬、且滑也。

白話文:

○ 滑脈的描述,指的是脈搏流暢無阻,來去順滑。因為脈象代表著血液的運行,血液不足會導致脈象變得遲緩,血液充盈則脈象滑潤。

○ 緊脈的特徵是緊繃並伴有緊縮感,熱則筋弛緩,冷則筋緊縮。這種脈象只在內部熱毒積聚,外部受到寒冷束縛時出現。合觀《內經》中提到的左右彈動,《傷寒論》中的如轉動繩索,《養生主張》中的如繩線緊繫,《脈經》中的如切割繩子,都說明瞭緊脈不僅表現為筋骨的挺直,還包括了橫向的扭轉。

○ 促脈的原因,大多是由於內臟功能失調,佔到了七成左右;由於真元(即生命能量)衰退,則佔到三成左右。可能是由於氣滯、血凝、痰停、食積,或是外界環境因素(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以及內心情緒波動(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等,阻礙了身體的正常運行而導致促脈。若發現促脈的脈搏數量逐漸減弱,表示病情正在改善;反之,若脈搏數量逐漸增加,則可能意味著病情加重。

○ 頓脈的特點是脈象兩端下垂,中間上凸,極似短脈。但不同的是,短脈屬陰性,脈象不快、不硬、不滑;而頓脈屬陽性,脈象速度快、硬實、滑潤。

○疾一名極,總是急速之形,數之甚者也。惟傷寒熱極,方見此脈,非他疾所恆有也。若勞瘵虛憊之人,見之則陰髓下竭,陽光上亢,有日無月,短期近矣。○弦如琴絃之挺直而略帶長也。《經》曰:少陽之氣,溫和軟弱,故脈為弦。其氣來而實強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不實而微為不及,病在中。

又肝脈來,濡弱迢迢如循長竿末梢曰肝平,若過實則肝病,急勁則肝死。弦脈與長脈,皆主春令。但弦為初春之象,陽中之陰,天氣猶寒,故如琴絃之端直而挺然,稍帶一分之緊急也;長為暮春之象,純屬於陽,絕無寒意,故如木杆之迢直以長,純乎發生之氣象也。○長脈之應,與弦脈略同,但弦之木,為萬物之始生,此主春生之正令,天地之氣至此發舒,故脈象應之為長也。《經》云:長則氣治。

白話文:

疾病,這個名詞代表了一種極度的情況,總是表現出快速或頻繁的狀態。只有在傷寒這種熱病達到極點時,才能見到這種脈象,其他疾病並不會一直出現這種脈象。若勞累或肺癆導致虛弱的人出現這種脈象,這表明陰液已經耗盡,陽氣上升,似乎看不到月亮只有一片日頭,預示著生命不久矣。

弦脈,就像琴絃一樣挺直且略帶長度。經書中提到,少陽之氣溫和柔軟,因此脈象會呈現為弦狀。如果脈象來得實而強烈,表示病情在外;如果脈象不夠實而微弱,則表示病情在內部。

再者,肝脈來到時,若柔軟、弱小、遠遠地如同沿著長竿的末端行走,稱為肝平。如果脈象過於實則表示肝有病,如果脈象急促則預示肝將會死亡。弦脈和長脈都與春季有關。然而,弦脈是初春的象徵,陽氣中夾雜著陰氣,天氣仍然寒冷,所以脈象呈現為琴絃末端直挺,稍微帶著緊張感。長脈則是暮春的象徵,完全屬於陽氣,沒有任何寒意,所以脈象呈現為木桿般的長直,全然展現出生長的氣息。

長脈的脈象特徵,與弦脈有些相似,但弦脈的木氣,是萬物開始生長的象徵,這代表了春季生長的正當節令,天地之氣在此時開始發育伸展,因此脈象呈現為長直。經書中提到,脈象長則表示病情得到治理。

李月池曰:心脈長者,神強氣旺;腎脈長者,蒂固根深。皆言平脈也,然惟長而和緩,乃合春生之氣,為健旺之徵。若長而硬勁,即屬火亢之形,而為疾病之應也。○短反乎長,彼應春,此應秋;彼屬肝,此屬肺。肺主氣,氣屬陽,宜乎充沛,短脈獨見,氣衰之兆。《素問》曰:肺之平脈,厭厭聶聶,如落榆莢。

則短中自有和緩之象,氣仍治也。若短而沉且澀,則氣病矣。○大抵長、短二脈,為有餘不及之象。長類於弦,而盛於弦,為有餘;短類於動,而衰於動,為不及。弦脈帶急,而長脈帶緩,動脈形滑而且數,短脈形澀而必遲。誠能細心較量,錙銖不爽者也。(《脈理會參》)

白話文:

李月池說:心脈長的人,精神強壯,氣血旺盛;腎脈長的人,根基牢固,生命力深厚。這些都是正常的脈象,然而只有長而緩和的脈象,才符合春天生發的氣息,是健康旺盛的表徵。如果脈象長而堅硬,這就是火氣過盛的形態,也是疾病的預兆。

如果脈象短反對長,它應對春天,而這裡對應秋天;它屬於肝,這裡屬於肺。肺主管氣息,氣息屬陽,當然應該充盈,但短脈獨現,則是氣息衰弱的徵兆。《素問》上說:肺的正常脈象,應該輕微而微弱,就像掉落的榆樹葉子一樣。

那麼在短脈中,自有緩和的樣子,氣息仍然正常。但如果脈象短而沈且澀,則表示氣息有問題了。

總的來說,長與短兩種脈象,表現出有餘與不足的象徵。長脈類似於弦脈,且比弦脈更旺盛,代表有餘;短脈類似於動脈,且比動脈更衰弱,代表不足。弦脈帶有緊張感,而長脈帶有緩和感,動脈形態光滑且頻率高,短脈形態澀且必定慢。只要仔細比較,毫無差錯,就能正確理解脈象的意義。

變通

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此古今相傳之法也。然沉脈亦有表證,此陰實陽虛,寒勝者然也,浮脈亦有里證,此陽實陰虛,水虧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單據浮沉,當以緊數為別。○浮雖屬表,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脈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沉雖屬裡,凡表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皮毛脈不能達,亦必沉緊,是不可以概言里。

數雖為熱,而真熱者脈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皇,虛甚者數必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遲雖為寒,凡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弦強類實,而真陰胃氣大虧,及陰陽關格等證,脈必豁大而弦勁,是強不可以概言實;微細類虛,凡痛極氣閉,營衛壅滯不通者,脈必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數脈有陰有陽,今世相傳,皆以數為熱脈,其說謬誤。

白話文:

【變通】

浮現為在外表,沈降則在內部,這是從古至今傳授的診脈法則。然而,沈脈也可能表現出外表的症狀,這通常是由於陰虛陽弱、寒氣過盛所致;浮脈也可能表現出內部的症狀,這通常是因為陽氣過盛、陰液不足導致的。因此,在想要判斷是否為外邪所侵時,不應僅憑浮沈來定論,應該以脈象的緊或數來進行區分。○浮脈雖然多見於外表,但對於陰虛血少、中氣衰弱的情況,脈象會呈現浮而無力的狀態,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浮脈都代表外表的病症;沈脈雖然多見於內部,但對於初次受到外邪侵襲且深入肌膚時,寒氣束縛皮毛,脈搏無法達到,也會出現緊張的脈象,同樣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沈脈都代表內部的病症。

快速跳動通常代表熱性,但真正的熱性脈象不一定會快速跳動,對於虛弱的病症,陰陽都處於疲憊狀態,氣血躁動不安,虛弱的程度越重,脈搏跳動就越劇烈,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快速跳動的脈象都代表熱性;緩慢跳動通常代表寒冷,但在傷寒發病初期,餘熱未消散,脈象往往呈現緩慢且滑潤的狀態,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緩慢跳動的脈象都代表寒冷。弦硬類似實質,但對於陰虛胃氣嚴重損失,或是陰陽關係失調等病症,脈象會呈現豁大且弦硬的特徵,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弦硬的脈象都代表實質。○快速跳動的脈象既有陰性也有陽性,現今普遍認為快速跳動的脈象代表熱性,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余歷見內熱伏火等證,脈反不數,而惟洪滑有力。數脈之辨有七:一外邪有數脈。凡寒邪外感,脈必緊數,然初感便數者,原未傳經,熱自何來?或傳經日久,數而滑實,方可言熱;若數而無力者,仍是陰證。此外感之數,不可盡以為熱也。○一虛損有數脈。陽虛之數者,必數而無力,或兼細小;陰虛之數者,必數而弦滑。

雖有煩熱諸證,慎用寒涼。若以虛數作熱數,無不敗矣。○一瘧疾有數脈。凡瘧作脈必緊數,瘧止脈必和緩,豈作即有火,而止則無火乎?且火在人身,無則無矣,有則無止時也;能作能止者,惟寒邪之進退耳。真火真熱則不然,此瘧之數,固不可盡以為熱。○一痢疾有數脈。

白話文:

我曾見過許多內熱和伏火的症狀,但脈象反而不是快速的,而是洪大而有力。數脈的辨別有七種情況:一種是外邪引起的數脈。所有的寒邪外感,脈搏必定會緊張且快速,然而如果一開始就出現快速的脈搏,那麼熱源從何而來呢?或者如果熱病傳染了長時間,出現了快速且滑膩的脈象,這纔可以說是熱症;但如果數脈沒有力量,那仍然是陰症。此外,外感的數脈並不能完全歸為熱症。二、虛損引起的數脈。陽虛的數脈,必定是快速且力量不足,或者還有細小的情況;陰虛的數脈,必定是快速且弦滑。

即使有煩熱的症狀,也要謹慎使用寒涼的藥物。如果誤將虛弱的數脈視為熱性的數脈,那麼結果一定是失敗的。三、瘧疾引起的數脈。所有的瘧疾發作時脈搏必定緊張且快速,瘧疾停止時脈搏必定平和緩慢,難道發作時就有火,而停止時就沒有火嗎?而且火在人體內,沒有就是沒有,有的話就沒有停止的時候;能夠發作和停止的,只有寒邪的進退而已。真正的火和熱卻不是這樣,所以瘧疾的數脈,當然也不能完全歸為熱症。四、痢疾引起的數脈。

凡痢疾之作,多由寒濕內傷,久則脾腎俱虧,所以脈數。但兼弦、澀、細、弱者,總皆虛數,非熱數也。其有形證多火,年力強壯,脈見洪、滑、數、實者,方可以熱數論治。○一癰瘍有數脈。然癰瘍之發,有陰有陽,亦不得盡以脈數者為熱證。○一痘疹有數脈,以邪毒未達也。

此當以虛實分陰陽,亦不得以數為熱脈。○一症癖有數脈。以積滯不行,脈必見數。若積久成疳,陽明壅滯,而致口臭、牙疳、發熱等證者,乃宜清胃清火;如無火證,而脈見細數者,亦不得認以為熱。○一胎孕有數脈。以衝任氣阻,所以脈數,本非火也。此當以弱強分寒熱,不可因其脈數,而執以黃芩為聖藥。

白話文:

關於痢疾的產生,大多是由於體內寒濕侵入,長時間下去會導致脾和腎的功能都受到損耗,所以脈象會變得數(快)。但如果脈象還兼有弦、澀、細、弱等特徵,這總體來說是虛證的脈象,而不是熱證。如果病狀表現出有形的症狀,且患者年齡和體力較強壯,脈象出現洪、滑、數、實等特徵時,那麼就可以根據熱證來進行治療。

第一點,對於癰瘍有數脈的情況。然而,癰瘍的發生,既有陰性原因也有陽性原因,不能單純地以數脈作為熱症的判斷。

第二點,對於痘疹有數脈,這是因為邪毒尚未散去。這時候不能單純地以數脈作為熱證來判斷。

第三點,對於症癖有數脈,這是因為積滯未能順利排出,脈象自然會呈現數。如果積滯久而演變為疳病,陽明經脈受阻,引發口臭、牙疳、發熱等症狀時,應使用清胃清火的方法進行治療。若無火症,脈象卻呈現細數,也不能誤認為是熱症。

第四點,對於懷孕有數脈,這是因為衝任二脈受阻,脈象自然數,但這並非因火所致。在這種情況下,應以脈象的強弱來區分寒熱,不能僅因脈數就認為黃芩是萬能良藥。

○伏脈雖與沉、微、細、脫者相類,而實有不同也。蓋脈之伏者,以其本有如無,而一時隱蔽不見耳。此有胸腹痛劇而伏者,有氣逆於經,脈道不通而伏者,有偶因氣脫不相接續而伏者。然此必暴病、暴逆者乃有之,調其氣而脈自復矣。此外有積困延綿,脈本細微而漸至隱伏者,此殘燼將絕之兆,安得尚有所伏?常見庸工診此,無論久暫虛實,動稱伏脈,破氣導痰,猶然任意,此恐其就道稽遲,復行催牒耳。○脈大者為病進,大則邪氣勝,而病日甚也;脈緩者為病退,緩則胃氣至,而病將愈也。

此固其然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如脈體本大,再加洪數,此病進也;如脈體本小,因服藥後漸見滑大有力者,此自陰轉陽,欲得汗解,乃為吉兆。(《景岳全書》)

白話文:

○ 伏脈雖然與沈、微、細、脫的脈象相似,但實際上存在不同。蓋脈之伏,指的是脈象原本似乎沒有,只是在某一刻被隱藏不見。這包括胸部或腹部疼痛嚴重的伏脈,可能是經絡氣逆、脈道不通導致的伏脈,或者是偶爾因為氣脫不相接續而產生的伏脈。然而,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突然發病、病情突變的情況下,調整氣血,脈象自然就會恢復。除此之外,長期累積的疾病,脈象原本細微,逐漸變得隱藏的,這是生命行將終結的徵兆,怎麼可能會有伏脈呢?常見一些醫術不精的醫生診斷這種情況時,無論病情的長短和虛實,都隨便稱為伏脈,並用破氣導痰的方法治療,這只是他們隨意決定的療法,恐怕是為了拖延時間,再次提交治療報告。

○ 脈象大的情況表示病情加重,大代表邪氣佔優勢,病情日益嚴重;脈象緩慢的表示病情緩和,緩慢意味著胃氣的恢復,預示病情將會好轉。

這些觀點固然正確,但也有一些情況需要特別注意:如果脈象原本就很大,再出現洪數(洪大且數次),這可能表示病情加重;如果脈象原本很小,但經過服藥後逐漸變得滑潤且有力,這是陰轉陽的徵兆,即身體要出汗來解毒,這是一個好的預兆。(《景嶽全書》)

久病無脈氣絕者死,暴病無脈氣鬱可治。傷寒痛風,痰積經閉,憂驚折傷,關格吐利,氣運不應,斯皆勿慮。(張路玉)

人但知洪數為實熱,而不知六脈俱洪數有力,則為實熱是也。若洪數只見與寸,則上熱、中虛、下寒矣。大而數者,陽越於外也;細而數者,陰竭於內也。皆屬虛證。(《馮氏錦囊》)

足脈

手脈難明,須察足脈。《經》曰:治病必求於本。本之為言,根也,源也。先天之本在腎,太谿一穴,在足內踝後五分,跟骨上動脈陷中,此足少陰所注,為俞之地也。後天之本在脾,衝陽一穴,在足趺上五寸,高骨間動脈,去陷谷二寸,此足陽明所過,為原之地也。診太谿以察腎氣之盛衰,診衝陽以審胃氣之有無。

白話文:

長時間的疾病若脈象消失,氣息停止,那麼此人可能已經死亡。突然發作的疾病,如果脈象消失,只是氣血鬱滯,還有治療的機會。傷寒、風濕、痰結、經絡阻塞、驚嚇、傷害、腹滿嘔吐、洩瀉、氣機失調等情況,都不必過於擔心。

人們只知道脈象洪大、數跳為實熱,卻不知道如果脈象洪大且有力,那纔是實熱的表現。如果脈象洪大隻現於寸部(即手腕部位),則表示上部熱盛、中部虛弱、下部寒冷。脈象洪大,可能是陽氣外洩;脈象細數,則可能是陰液在內部耗盡。這都屬於虛證。

關於脈象的診斷,因為手脈較難明確理解,所以我們需要通過足脈來進行觀察。經典中提到,治病必須找到病源所在,「本」就是指根部、源頭。先天的本源在腎,腎經中的重要穴位太溪,位於腳踝後方五分處,腳跟骨上的動脈陷處,這是足少陰經的終點,也是腎經的俞穴。後天的本源在脾,脾經中的重要穴位沖陽,位於腳踝上方五寸,腳趾骨間的動脈,距離陷谷穴兩寸處,這是足陽明經路過的地方,也是脾經的原穴。診察太溪可以瞭解腎氣的盛衰,診察沖陽可以判斷胃氣的存在或不存在。

兩脈既在,他脈可勿問也。婦人則又獨重太衝者,太衝應肝,在足指本節後二寸陷中。蓋肝者,東方木也,生物之始,婦人主血,肝為血海,此脈不衰,則生生之機,猶可望也。(《脈訣匯辨》)

真藏脈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帝曰:見真臟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與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與手太陰,必因與胃氣乃至與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白話文:

當診脈時,首先要瞭解兩脈(即心脈和腎脈)的特徵,其他脈象便可以不用特別注意。對於女性來說,太衝脈尤為重要,因為它與肝相應,位於腳趾第二節骨後面的凹陷處。肝是東方的木元素,是生命開始的地方,女性主司血液,肝是血液的來源。如果這個脈象沒有衰弱,生命的活力仍然有希望得到維持。


真正代表肝脈的脈象在外中內都緊繃,像沿著刀刃滑動一樣,有著責責的聲音,就像按壓琴瑟的弦一樣;如果肝脈呈現青白色且無光澤,毛發折斷就會是死亡的前兆。


真正代表心脈的脈象堅硬且有力,像是在摸薏苡子一樣,連綿不斷;如果心脈呈現紅黑色且無光澤,毛發折斷也會是死亡的前兆。


真正代表肺脈的脈象大且虛弱,像是用羽毛輕觸皮膚一樣;如果肺脈呈現白赤色且無光澤,毛發折斷也會是死亡的前兆。


真正代表腎脈的脈象緊實且斷裂,像是手指彈石一樣,響亮的聲音;如果腎脈呈現黑黃色且無光澤,毛發折斷也會是死亡的前兆。


黃帝問道:見到真正的五臟脈象就表示死亡,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五臟都從胃獲取氣息,胃是五臟的根本。五臟的氣息不能自行傳遞到手太陰經,必須通過胃氣才能達到手太陰經。所以,當邪氣強盛時,會導致精氣衰弱。病情嚴重的患者,胃氣無法與之一起達到手太陰經,因此可以看到五臟的氣息單獨顯現,這表明疾病已超過五臟的承受能力,所以稱為死亡。

○凡持真臟之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脈至如火新燃,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

○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懸去,是腎氣予不足也,棗華而死。○脈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死。

白話文:

【所有關於真正內臟脈象的情況:】 肝脈出現懸絕和急躁的脈象,預示著在十八天內會死亡;心脈出現懸絕,預示著在九天內會死亡;肺脈出現懸絕,預示著在十二天內會死亡;腎脈出現懸絕,預示著在七天內會死亡;脾脈出現懸絕,預示著在四天內會死亡。

【脈象浮合,如果脈搏跳動頻率超出常規,每分鐘心跳超過十次,這表示經脈氣血不足,若這種脈象出現,預示著九十天內會死亡。】

【脈象類似於火焰新燃,這表示心的精氣出現不足,當草乾枯時,人也會隨之死亡。】

【脈象類似於散開的葉片,這表示肝氣的不足,當樹葉落盡時,人也會隨之死亡。】

【脈象類似於訪客離開,即脈搏堵塞但又跳動,脈搏忽遠忽近,這表示腎氣的不足,當棗花凋謝時,人也會隨之死亡。】

【脈象類似於圓球狀的泥土,這表示胃精的不足,當榆樹的種子落盡時,人也會隨之死亡。】

【脈象類似於橫向的格子,這表示膽氣的不足,當穀物成熟時,人也會隨之死亡。】

【脈象類似於繩索,這表示胞精(即女性生殖器)的不足,當病情表現為多言,且在下霜時,人可能會死亡;如果不言,則可能有救治的機會。】

【脈象類似於交合的漆,即脈搏從左右兩側來到中心,若能觀察到此脈象,預示著在三十天後會死亡。】

○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無力,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臟熟,寒熱獨並於腎也。

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脈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脈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素問》)

十怪脈:一曰釜沸,二曰魚翔,三曰彈石,四曰解索,五曰屋漏,六曰蝦游,七曰雀啄,八曰偃刀,九曰轉豆,十曰麻促。(《得效方》)

白話文:

○脈搏來像泉水湧出,浮在皮膚下震動著肌肉,這是陽氣不足的表現。氣息微弱,韭英(一種草本植物)會成為死亡的徵兆。 ○脈搏來像崩塌的土壤,按壓時無法觸及,這是肌肉氣血不足的表現。如果顏色先出現黑白色,則預示著毛髮會掉落,生命結束。 ○脈搏來像懸掛的軟肉,浮動時無力,按壓後變得更大,這是十二經脈氣血不足的表現,水液凝結,生命結束。 ○脈搏來像倒置的刀,浮動時輕微急促,按壓時堅硬且更為急促,五臟已經成熟,寒熱獨自集中在腎臟,這個人不能坐,立春時會死亡。 ○脈搏來像圓滑的丸子,難以用手掌握,這是大腸氣血不足的表現,棗葉生長的情況下會死亡。 ○脈搏來像花一樣,讓人經常感到恐懼,不想久坐或躺臥,行走站立時總是傾聽,這是小腸氣血不足的表現,在秋季末期死亡。

以上十種異常脈象:一、釜沸(像鍋中的水沸騰);二、魚翔(像魚在水中遊動);三、彈石(像彈珠跳動);四、解索(像綁繩松開);五、屋漏(像屋頂漏水);六、蝦遊(像蝦在水中遊動);七、雀啄(像鳥雀啄食);八、偃刀(像倒置的刀);九、轉豆(像豆子轉動);十、麻促(像麻疹急促)。這些都是對身體健康有嚴重影響的脈象表現。

太素脈

世人有以太素脈,而言人貴賤窮通者,此妄之甚也,予嘗考其義矣。夫太者,始也,初也,如太極大乙之太;素者質也,本也,如繪事後素之素。此蓋言始初本質之脈也。此果何脈耶?則必指元氣而言也。東垣曰:元氣者,胃氣之別名。胃氣之脈,蔡西山所謂不長、不短、不疏、不數、不大、不小,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是也。無病之人,皆得此脈。

以此脈而察人之有病、無病則可,以此脈而察人之富貴貧賤則不可。何也?胃氣之脈,難以形容,莫能名狀,將何以為貴賤窮通之診乎?竊觀其書,雖名《太素》,而其中論述,略無一言及於太素之義;所作歌括,率多俚語,原其初意,不過托此以為徼利之媒,後世不察,遂相傳習,莫有能辨其非者。

又或為之語曰:太素云者,指貴賤窮通,稟於有生之初而言也,然脈可以察而知之,非謂脈名太素也。予曰:固也,然則太素之所診者,必不出於二十四脈之外矣。夫二十四脈,皆主病言。

一脈見則主一病,貧賤富貴,何從而察之哉?假如浮脈,其診為風,使太素家診之,將言其為風耶?抑言其為貴賤窮通耶?二者不可得兼,若言其為風,則其所知,亦不過病也;若遺其病,而言其為貴賤窮通,則是近而病諸身者尚不能知,則遠而違諸身者必不能知之也。

蓋貴賤窮通,身外之事,與身中之血氣了不相干,安得以脈而知之乎?況脈之變見無常,而天之寒暑不一,故四時各異其脈,必不能久而不變,是以今日診得是脈,明日診之而或非,春間診得是脈,至夏按之而或否。彼太素者,以片時之尋按,而斷一生之休咎,殆必無是理。

白話文:

古人曾有言:「太素」這個詞,指的是在生命之初,就已決定的貴賤、窮達、運命,並非單指脈象名稱。我說:這當然,那麼太素所診斷的,必定不會超出二十四種脈象之外。二十四種脈象,都是用來描述疾病的。

每種脈象都代表一種疾病,貧賤或富貴,該如何分辨呢?比方說,浮脈通常表示風邪,如果由太素家來診斷,他會說這是風嗎?還是會說這是貴賤、窮達的徵兆呢?這兩者不可能同時存在,如果只說是風,他所知道的也只是疾病本身;如果忽略了疾病,而去談論貴賤、窮達,那麼對於身體的疾病還不能確定,更不用說遠離身體的事物了。

因為貴賤、窮達是與身體無關的外在事物,與體內的血液和氣息毫無關係,怎麼能通過脈象來瞭解呢?而且脈象的變化不定,天氣的冷熱也不穩定,因此四季的脈象各有不同,不可能長時間保持不變。所以今天診出的脈象,明天再診時可能會有所不同,春天診出的脈象,到夏天按脈時可能就不對了。那太素以短暫的脈診就能斷定一個人一生的吉凶,這種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然縱使億則屢中,亦是捕風捉影,彷彿形容,安有一定之見哉?噫!以脈察病,尚不知病之的,而猶待乎望、聞、問,況能知其他乎!且脈肇於岐黃,演於秦越,而詳於叔和,遍考《素》、《難》、《脈經》,並無一字言及此者,非隱之也,殆必有不可誣者耳!巢氏曰:太素者,善於相法,特假太素以神其術耳。誠哉言也!足以破天下後世之惑矣。

雖然人稟天地之氣以生,不能無清濁純駁之殊。稟之清者,血氣清,而脈來亦清,清則脈來圓淨,至數分明,吾診乎此,但知其主富貴而已,若曰何年登科?何年升授?何年招財?何時得子?吾皆不得而知矣。稟之濁者,血氣濁,而脈來亦濁,濁則脈形不清,至數混亂,吾診乎此,但知其主貧賤而已,若曰某時招悔?某時破財?某時損妻?某時克子?吾亦莫得而知矣。又有形濁而脈清者,此謂濁中之清;質清而脈濁者,此謂清中之濁。

白話文:

即使再怎麼精確地診脈,也像是在追逐風影,無法確定地描述病情,有什麼意義呢?啊!通過脈象診斷疾病,都還不清楚病狀的確切情況,更何況去瞭解其他的症狀呢!而且,脈象源自岐黃,發展於秦越,詳細解說在叔和,遍查《素問》、《難經》、《脈經》,卻沒有任何一處提及這種方法,不是因為隱藏,而是一定有其不可詐騙的真諦!巢氏說:「太素」,擅長面相診斷,只是借用「太素」來神化他的技術罷了。確實如此的說法,足夠打消天下後世的疑惑了。

雖然人根據天地之氣生長,不能沒有清濁純駁的差異。接受清氣的人,血液和氣息都清潔,脈搏來時也清淨,清潔則脈搏來時圓潤清晰,節奏分明,我在診斷時只知道他會富貴而已,如果問他哪一年中舉、哪一年升官、哪一年招財、哪時得子,我都不知道。接受渾濁氣的人,血液和氣息都渾濁,脈搏來時也渾濁,渾濁則脈搏形態不清晰,節奏混亂,我在診斷時只知道他會貧賤而已,如果問他某時招悔、某時破財、某時損妻、某時克子,我也無法知道。還有外形渾濁而脈搏清淨的人,這叫做渾濁中的清淨;內質清淨而脈搏渾濁的人,這叫做清淨中的渾濁。

又有形不甚清,脈不甚濁,但浮沉各得其位,大小不失其等,亦主平穩,而無大得喪也。是則吾之所謂知人者,一本於理而已矣,豈敢妄為之說,以欺人哉!(汪石山)

白話文:

這些文字的意思是:有些症狀並不太明確,脈搏也不太混亂,只是浮動和沈降的位置恰當,大小合適,這都主導著身體的平穩運作,沒有太大的損失或獲益。因此,我所說的瞭解一個人,根本就是根據道理來的,我怎敢隨便提出不實的說法來欺騙人呢!這是汪石山先生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