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十四·幼科集要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幼科集要 (1)

1. 綱領

經義

六歲以下為小。○吾不能察其幼小。○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靈樞》)

總論

初生半周至兩歲為嬰兒,三、四歲為孩兒,五、六歲為小兒,七、八歲為齠齔,九歲為童子,十歲為稚子。(《壽世保元》)

兒在母腹中感受精氣,一月胚,二月胎,三月血脈見,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筋骨成,七月毛髮生,八月臟腑具,九月穀神入胃,十月百骸備而生。生後六十日,瞳子成,能笑語,始識人;百日任脈成,能反覆;一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獨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髕骨成,能獨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始能移步。○芽兒出腹,筋骨未斂,肌肉未成,如水上之泡,草頭之露。

白話文:

六歲以下的孩子稱為小兒。我無法仔細觀察幼小的孩子。嬰兒生病,頭髮都逆著生長的,一定會死。

剛出生到兩歲稱為嬰兒,三、四歲稱為孩兒,五、六歲稱為小兒,七、八歲稱為齠齔,九歲稱為童子,十歲稱為稚子。

孩子在母親腹中吸收精氣,一個月成胚胎,兩個月成胎兒,三個月血脈出現,四個月形體成形,五個月能動,六個月筋骨長成,七個月毛髮生長,八個月臟腑俱全,九個月穀神進入胃部,十個月百骸俱備而出生。出生後六十天,瞳孔形成,能笑能說話,開始認識人;一百天任脈形成,能翻身;一百八十天,尾骨形成,能獨自坐起;二百一十天掌骨形成,能爬行;三百天膝蓋骨形成,能獨立站立;三百六十天膝蓋骨形成,開始能走路。剛出生的孩子,筋骨尚未收斂,肌肉尚未成形,就像水上的泡沫、草尖上的露珠一樣脆弱。

夫初生一臘之內,天地八風之邪豈能遽害,良由在胎之時,母失愛護,或勞動氣血相干,或坐臥飢飽相犯,或酒肉冷熱相制,或驚恐血脈相亂,蘊毒於內,損傷胎元,降生之後,故有胎熱、胎寒、胎肥、胎怯、胎驚、胎黃,諸病生焉。外因或洗浴、拭口、斷臍、灸囟之不得法,或繃抱驚恐,乳哺寒溫之乖其宜,多致噤口臍風,鎖肚不乳等證。病至若此,難以治療,良可憫也。

(《千金方》)

或問:人之生也,與憂俱生,何處見得?予曰:落地一聲,但聞哭,不聞笑,非憂而何?然則憂之一字,在嬰幼已先得之。但憂之小者不為患,其有喪父失母、悲哀憂慮而成病者;有斷乳思慮而成病者;懨懨忽忽,心煩啼吵,不思乳食,而內熱作者是也。至於驚恐,小兒最多,在母胎時,已先有之。

白話文:

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個月,天地間的各種病邪還無法馬上入侵,主要是因為在母體懷孕期間,母親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可能是過度勞累損傷氣血,或是飲食不節、寒熱失調,又或是驚恐導致血脈紊亂,這些都會讓毒素累積在體內,傷害胎兒的元氣,因此出生後容易出現胎熱、胎寒、胎肥、胎怯、胎驚、胎黃等各種疾病。此外,外在原因像是洗澡、擦嘴、剪臍帶、灸囟門等操作不當,或是抱孩子時太用力、驚嚇孩子,以及餵奶的溫度不合適,都可能導致孩子出現緊閉嘴巴、臍風、肚子脹氣不喝奶等症狀。這些病症一旦出現,就難以治療,實在令人憐憫。

有些人可能會問:人一出生就帶著憂愁,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說:孩子落地後的第一聲,只聽到哭聲,沒有笑聲,這不就是憂愁嗎?因此,憂愁這個詞,在嬰兒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不過,輕微的憂愁不會造成傷害,但如果孩子因為喪父失母、悲傷憂慮而生病,或是因為斷奶而思慮過度而生病,就會出現精神萎靡、心煩氣躁、哭鬧不止、不願意吃奶,並且伴隨內熱等症狀。至於驚嚇,是孩子最常見的問題,甚至在母親懷孕期間就可能發生。

喜則笑,怒則啼,惟喜怒無常,不能為病耳。俗謂小兒無七情,此謬談也。(許宣治)

有謂小兒易虛易實者,非也。柔脆不耐病痛,固理所當然。然其氣水歸乎軀殼,病亦在於軀殼,無異於成人,未嘗易虛也,殆藥虛之耳。小兒生機勃如,無病則日以長大,病果無害,生機依然,故有似乎易實。然使其不病則長大,必有勝於既病者,是易實之說亦非也。小兒如嫩草木,克伐不可,補亦不易;草木方萌芽時,失水則死,傷水亦死,惟頻頻澆灌,如其量而止為宜。不特用藥,即乳食皆當知節。

○幼科謂小兒純陽,當用涼藥。非之者曰:是稚陽,非純陽也,宜補陰以配陽。夫既曰稚陽,則陽亦不足可知,而偏於補陰,可乎?陰陽二氣,本無偏勝,小兒軀殼,氣水所貫,何異於成人?其所以異於成人者,特氣水未充,不能免於柔脆耳。是以治小兒難於成人,然亦有易於成人者,以其未有人事之斫喪也。

白話文:

人高兴就笑,生气就哭,只是喜怒无常,并不能算是病。俗话说小孩没有七情六欲,这是错误的说法。

有人说小孩容易虚也容易实,这是不对的。孩子柔弱娇嫩,耐不住病痛,这是正常的。但是他们的气血归于躯壳,生病也是在躯壳上,和大人并没有区别,并非容易虚弱,而是被药物虚弱了。小孩生机勃勃,没有病就一天天长大,即使生病也不影响,生机依然旺盛,所以看起来好像容易实。但是,如果孩子没有生病就长大了,一定比生病了还要好,所以容易实的理论也是错误的。小孩就像嫩草小树,不能过度克伐,补也不容易。草木刚发芽的时候,缺水会死,伤了水也会死,只能经常浇水,根据情况适量而止。不只是用药,就是奶食也要知道节制。

有些人说小儿纯阳,应该用凉药。反对者说,那是稚阳,不是纯阳,应该补阴来配合阳气。既然说稚阳,那就说明阳气不足,偏于补阴合适吗?阴阳二气,本没有偏胜,小儿躯壳,气血贯通,和大人有什么区别?孩子与大人不同的地方,只是气血未充盈,无法避免柔弱而已。所以治疗小孩比治疗大人难,但也比治疗大人容易,因为他们还没有被世俗烦心事所累。

病在陽則治陽,病在陰則治陰,焉用純陽稚陽之紛紜哉!(《醫參》)

有謂小兒純陽之體,多宜清涼,此說尤誤。王節齋曰:小兒無補腎法。謂男至十六,而腎始充滿,既滿之後,妄用虧損,則可用藥補之。若受胎之時,稟之不足,則無可補。稟之原足,又何待補?嗚呼!此何說耶?夫小兒謂純陽者,以其陰氣未成,即腎虛也。陰既不足,而不補之,陰絕則孤陽亦絕矣。

殊不知錢氏六味丸,專治小兒,以其純陽無陰,故取八味丸,裁去桂、附,獨補腎水,此義惟薛立齋得之,世醫多未悟也。(《張氏醫通》)

白話文:

疾病在陽氣盛的地方就治療陽氣,疾病在陰氣盛的地方就治療陰氣,何必用純陽和稚陽這些紛亂的理論呢?有人說小孩子是純陽體質,多應該用清涼藥物,這種說法更是錯誤。王節齋說,小孩子不需要補腎。男子要到十六歲腎氣才充盈,如果腎氣充盈後,胡亂使用藥物而損傷腎氣,可以用藥物補腎。但如果孩子從受胎時就稟賦不足,就無法補腎。如果孩子稟賦充足,又何必需要補腎呢?這真是什麼道理呢?說小孩子是純陽體質,是因為他們的陰氣尚未成形,也就是腎氣不足。陰氣不足,如果不補腎,陰氣耗盡,陽氣也會孤獨而消亡。

殊不知錢氏六味丸專門治療小兒,因為小孩子純陽無陰,所以從八味丸中去掉桂枝、附子,只用藥物補腎水,這個道理只有薛立齋明白,世上的醫生大多沒有領悟。

小兒之病,古謂啞科,以其言語不能通,病情不易測,故曰: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莫治一小兒。此甚言其難也。然以余較之,則三者之中,又以小兒為最易。蓋小兒之病,非外感風寒,則內傷飲食,以至驚風吐瀉,及寒熱疳癇之類,不過數種。且其臟氣清靈,隨撥隨應,但能確得其本,則一藥可愈。

非若男婦損傷,積痼癡頑者比,余故謂其易也。第人謂其難,謂其難辨也。余謂其易,謂其易治也。設或辨之不真,則誠難矣!然辨之之法,亦不過辨其表、里、寒、熱、虛、實,六者洞然,又何難之有?故凡外感者,必有表證,如發熱、頭痛、拘急、無汗,或因風搐搦之類是也;內傷者,必有里證,如吐瀉、腹痛、脹滿、驚疳、積聚之類是也;熱者必有熱證,如熱渴、煩躁、秘結、癰瘍之類是也;寒者必有寒證,如清冷、吐瀉、無熱、無煩、噁心、喜熱之類是也。凡此四者,即表、里、寒、熱之證,極易辨也。

白話文:

以前人們認為小孩子的病難治,因為他們不會說話,不容易判斷病情,所以說寧願治十個男人也不要治一個女人,寧願治十個女人也不要治一個小孩。這句話說明了小孩的病有多難治。但我認為,三者之中,小孩的病其實是最容易治的。因為小孩子的病,不是外感風寒,就是內傷飲食,導致驚風、吐瀉,或者寒熱、疳積等等,不過就是那麼幾種。而且他們臟腑清靈,反應靈敏,只要能準確找出病因,一劑藥就能治好。

不像成年男女,可能因為損傷、積勞成疾,病症頑固難治。所以我才說小孩的病容易治。只是人們覺得難,是因為難以辨別。我說容易,是因為容易治。如果辨別錯誤,那確實很難。但辨別的方法,也不過是辨別表、裡、寒、熱、虛、實這六種狀態,只要明明白白,又怎麼會難呢?所以外感疾病,必定有表證,比如發熱、頭痛、身體僵硬、沒有汗,或者因為風邪引起的抽搐等等;內傷疾病,必定有裡證,比如吐瀉、腹痛、腹脹、驚風、積聚等等;熱證必定有熱症,比如口渴、煩躁、便秘、瘡瘍等等;寒證必定有寒症,比如身體發冷、吐瀉、沒有發熱、沒有煩躁、噁心、喜歡暖和等等。這四種,就是表、裡、寒、熱的證狀,非常容易辨別。

然四者之中、尤惟虛實二字,最為緊要。蓋有形色之虛實,有聲音之虛實,有脈息之虛實。如體質強盛與柔弱者異也;形色紅赤與青白者異也;聲音雄壯與短怯者異也;脈息滑實與虛細者異也。必內察脈候,外觀形氣,中審病情,而精察之,又何虛實之難辨哉!必其果有實邪,果有火證,則不得不為治標。然治標之法,宜精簡輕銳,適病則已,毋犯正氣,但見虛象,便不可妄行攻擊。

若見之不真,勿謂姑去其邪,諒亦無害。不知兒體柔嫩,氣血未堅,臟腑甚脆,略受傷戕,萎謝極易;近則為目下之害,遠則遺終身之羸。凡此,實求本之道,誠幼科之肯綮也。○初生兒,以手捻其頭,摸其頤頷,不作聲者,為無病。以指探其口,雖發聲,而從容咂指者,其病輕。

白話文:

但是四個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虛實二字。因為有形色上的虛實,有聲音上的虛實,有脈息上的虛實。例如體質強壯和柔弱的人不同;形色紅潤和蒼白的人不同;聲音雄壯和短促怯弱的人不同;脈息滑實和虛細的人不同。必須內察脈象,外觀形氣,中審病情,仔細觀察,怎麼會難辨虛實呢?如果確實有實邪,確實有火證,那就不得不治標。然而治標的方法,應該精簡輕銳,針對疾病即可,不要損害正氣,只看到虛象就胡亂攻擊。

如果判斷不清,不要以為只是去除邪氣,就沒有害處。要知道孩子體質柔嫩,氣血未堅,臟腑很脆弱,稍微受到損傷,就會萎謝衰敗;近則危害眼前,遠則留下終身的虛弱。這些道理,都是求本的道理,是兒科的精髓所在。新生兒,用手摸摸他的頭,摸摸他的下巴,沒有哭鬧的,就沒病。用手指探探他的嘴巴,雖然會發出聲音,但是從容地吸吮手指的,病情就輕。

若即發聲不咂指,面色青紅兼紫者,此落地受寒也,其病重。辨其形色虛實而治之。若牙緊不納乳,或硬而不軟,其病極重也。此驚邪入足太陽經,及足陽明經而然,須急治之,庶可平復。(張景岳)

心主驚,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虛則因臥而悸。心熱則合面睡,或上竄咬牙者,導赤散主之。心氣實而喜仰臥者,瀉心湯主之。○肝主風,實則面青、目直、叫哭、壯熱、項急、頓悶;虛則咬牙、呵欠。肝熱則手循衣領,及亂捻物,瀉青丸主之。壯熱、飲水、喘悶,瀉白散主之。

白話文:

如果小孩出生後就哭鬧不停,還伴隨面色青紅紫,這表示他出生時受了寒氣,病情嚴重。要根據他的外觀、面色、虛實狀況來治療。如果小孩牙關緊閉,無法吸吮乳汁,或是乳頭放進嘴裡卻咬得又硬又沒有柔軟感,病情非常嚴重。這是因為驚邪入侵了足太陽經和足陽明經導致的,必須緊急治療,才有可能痊癒。

心主驚,心氣實則會表現為哭鬧、發熱、喝水就抽搐;心氣虛則會因為躺著而心悸。心熱則會面朝上睡覺,或者睡覺時上竄咬牙,可以用導赤散治療。心氣實且喜歡仰臥的人,可以用瀉心湯治療。

肝主風,肝氣實則會表現為面部青色、眼睛直視、哭鬧、發熱、脖子僵硬、呼吸困難;肝氣虛則會咬牙、打哈欠。肝熱則會手摸衣領,或者亂抓東西,可以用瀉青丸治療。如果伴隨發熱、喝水、喘不過氣,可以用瀉白散治療。

○肝有風則目連札,得心熱則發搐,或筋脈牽繫而直視,用瀉青丸以治肝,導赤散以清心。肝熱則目赤,或兼青發搐者,亦用前二藥。風甚則身反張強直,用地黃丸以補腎,瀉青丸以治肝。○脾主困,實則身熱引飲,用瀉黃散;虛則吐瀉生風,用異功散。面白腹痛,口中氣冷,不思飲食,或吐清水,以益黃散溫補脾虛。

白話文:

肝臟有風邪入侵,就會導致眼睛眨個不停,如果心火旺盛,則會出現抽搐,或者筋脈牽引著眼睛直直地往前看。可以用瀉青丸來治療肝臟,用赤散來清熱解毒。如果肝臟火熱,導致眼睛發紅,甚至伴隨發青抽搐,也用前兩種藥物治療。如果風邪過盛,導致身體反弓僵硬,可以用地黃丸來補腎,用瀉青丸來治療肝臟。

脾臟主管困倦,脾臟實證就會導致身體發熱口渴,可以用瀉黃散來治療;脾臟虛證就會導致嘔吐腹瀉,並且伴隨風邪入侵,可以用異功散來治療。如果面色蒼白,腹部疼痛,口中氣息冰冷,不思飲食,甚至吐出清水,可以用益黃散來溫補脾臟虛弱。

呵欠多睡者,脾氣虛而欲發驚也。○肺主喘,實則悶亂、氣急、喘促、飲水;虛則哽氣、出氣。肺熱則手掐眉目鼻面,用甘桔湯主之。肺盛復感風寒,則胸滿氣急,喘嗽上氣,先用瀉白散,以清肺氣,後用大青膏,以散風寒。肺臟怯則唇白,用阿膠散補之。悶亂氣粗,喘促哽氣者難治,肺虛甚也。

○腎主虛,若胎虛怯,神氣不足,目無睛光,面白顱解,此皆難育,雖育不壽;或目畏明下竄者,蓋骨重而身縮也;咬牙者,腎水虛而不能制心火也,皆用地黃丸。(錢仲陽)

白話文:

經常打呵欠、愛睡覺的人,脾氣虛弱,快要發作驚嚇。

肺主宰呼吸,肺實則會感到胸悶、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喝水也無法解渴;肺虛則會感到呼吸阻塞、氣喘吁吁。肺熱則手會掐著眉目鼻面,可以用甘桔湯治療。肺氣旺盛又感受風寒,則會胸悶氣急、咳嗽喘息、呼吸上氣,先用瀉白散清肺氣,之後再用大青膏散風寒。肺臟虛弱則嘴唇會發白,可以用阿膠散補益。胸悶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呼吸阻塞,很難治療,這是肺氣虛弱到極點。

腎主宰生殖,如果胎氣虛弱,神氣不足,眼睛無神,面色蒼白,頭骨鬆散,這些都是難以生育的徵兆,即使能生育也不長壽;或者眼睛畏光、向下看,這是因為骨頭沉重,身體縮短;咬牙,是腎水虛弱,無法制約心火,這些情況都要用地黃丸治療。

小兒行遲、齒遲、解顱、囟填、囟陷、五軟、五硬、鶴膝、腎疳、齒豁、睛白等證,此皆稟受不足,治以六味丸加鹿茸。若因精未滿,而御女以通其精,多致頭眩、作渴、多痰,或發熱、腰痠,或自汗、盜汗,二便澀痛,當用六味、八味及補中湯加減,無不奏效。(薛立齋)

嬰兒肌肉柔脆,不耐風寒,臟腑氣弱,乳汁難化,內外二因之病自多。然有非風寒竟致外感,不停滯已屬內傷,其故何歟?嘗思人在氣交之中,春夏地氣之升,秋冬天令之降,呼出吸入,與時消息,間有穢濁吸入,即是三焦受邪,過膜原直行中道,必發熱煩躁。幼醫但執表散、消導、清火、通便,病輕或有幸成,病重必然顛覆。

白話文:

小孩走路遲緩、長牙遲、頭骨發育異常、囟門凸起或凹陷、五種軟弱症狀、五種堅硬症狀、膝蓋形狀異常、腎部疾病、牙齒缺損、眼白異常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先天養分不足所導致的,治療上可以使用加入鹿茸的六味丸。如果是由於精氣未足,卻通過性行為來調節精氣,可能會引起頭暈、口渴、痰多,或者發燒、腰部痠痛,或者是自汗、夜汗,排尿困難或疼痛,這時候應該使用調整後的六味、八味和補中湯進行治療,效果一定會很好。

嬰兒的肌肉柔軟脆弱,不耐風寒侵襲,內外因素容易引起疾病。然而,並非所有風寒都能夠引起外感病,有些疾病雖看似由外感引起,實際上是內在體質問題所致,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思考人處於天地之間,隨著春夏之季地氣上升,秋冬之季天令下降,呼吸與自然節氣相應,如果吸入了污濁之氣,就會使三焦受到邪氣侵擾,邪氣穿過膜原,沿著中道直行,必定會引起發熱、煩躁。小兒醫生只是簡單使用發散表症、消導、清火、通便等方法進行治療,對於病情輕微的可能還能有所改善,對於病情嚴重的則可能無法輓回。

錢仲陽云:糞履不可近襁褓小兒,余言非無據矣。○小兒諸證,如發熱無汗,煩躁昏譫之頃,或戰汗將止之時,或吐瀉之後,或痙厥漸蘇,或便閉適解,或灌藥之後,正元氣與病邪交戰之際,若能養得元氣一分,即退一分病邪。此際其兒,必有昏睡懶言,氣怯神弱,身不轉動之狀,正當養其元神,冀其邪退正復。

乃病家父母,偏於此際,張惶驚恐,因其不語,而呼之、喚之;因其鼾睡,而頻叫醒之;因其不動,而搖之拍之。或因微有昏譫,而必詳詰之;或急以湯飲進之;或屢問其痛癢,嘵嘵不已,使其無片刻安神。如此必輕變重、重變死矣。更有豪富之家,延醫數輩,問候多人,房中聚集,互談病情,夜則多燃燈燭照之,或對之哭泣,或信巫不信醫,舉家紛擾,此非愛之,實殺之也。試以大人之病情體之,抑好安然寂靜乎?抑好喧譁動擾乎?此理概可知也。

白話文:

錢仲陽說:糞便和鞋子不該靠近嬰兒,我的話並非無憑無據。

嬰兒各種症狀,如發燒無汗、煩躁昏迷、或出汗將止、或吐瀉後、或痙攣漸漸恢復、或便秘剛解除、或灌藥之後,正是元氣與病邪交戰之際。如果能讓元氣恢復一分,病邪就會退一分。此時的嬰兒,必然昏昏欲睡、懶言少語、氣弱神疲、身體不願轉動,正需要好好養護元神,期望病邪退去、正氣恢復。

然而,病家的父母卻偏偏在這時候,心慌意亂、驚恐不安。因為孩子不說話,就呼喊他、叫醒他;因為他鼾聲如雷地睡著,就頻繁叫醒他;因為他不肯動彈,就搖晃他、拍打他。有的孩子稍微有些昏迷,就一定要仔細詢問他;有的急著用湯藥灌他;有的反覆詢問他哪裡疼痛、哪裡瘙癢,喋喋不休,讓孩子一刻也無法安神。這樣做,必然會將輕症變重、重症變死。

更甚者,有些富貴人家,延請許多醫生,詢問各種人,房中擠滿了人,互相討論病情,夜晚點燃許多燈燭照亮,有的對著孩子哭泣,有的相信巫術而不相信醫生,全家人雞飛狗跳,這哪裡是愛孩子,分明是在害他!試想一下,如果換作大人生病,你會希望安然寂靜,還是希望喧嘩吵鬧?這個道理應該不難理解吧!

(《臨證指南》)

察色

古稱望而知之謂之神。兒醫號為啞科,脈來駛疾,指下難明,尤以察色為要,故首敘之。察其面部五色,以知病源。人身五體,以頭為首,首中有面,面中有睛,睛中有神。神者,目中光彩是也。隱顯橫衝,應位而見,以應五臟。五色者,青、黃、赤、白、黑是也。五臟之色:心赤,肝青,脾黃,肺白,腎黑。

五臟所主病證,蘊於內必形於外,故小兒有病,先觀其本位形色,以論五行生剋吉凶。形色若不相應,然後聽聲切脈。(《證治準繩》)

左腮屬肝,右腮屬肺,額屬心,鼻屬脾,頤屬腎。青主驚,紅主痰熱,黃主食積、癥癖,白主泄瀉水穀,黑主腎氣受傷。(《小兒直訣》)

白話文:

察色

(《臨證指南》)

古人說,能透過觀察就能了解病情,叫做「望診」。小兒科被稱為「啞科」,因為小兒無法清楚描述病情,脈象也容易變化難以捉摸,所以更要注重「察色」。因此,我們首先要觀察面部的五色,來了解病因。人體五臟六腑,頭為首,面部居於頭部,眼睛在面部,眼神透露着精氣神。精氣神指的是眼睛的光彩,它隱藏、顯露、横衝直撞,都能反映在面部,对应着五臟。五色指的是青、黃、赤、白、黑。五臟的顏色对应为:心赤,肝青,脾黃,肺白,肾黑。

五臟的病症,如果潜藏在体内,必然會反映在外部,所以小兒生病時,首先要觀察其对应位置的面色,來推斷五行生克的吉凶。如果面部颜色和五臟对应的顏色不符,就要再听声音、切脉。(《證治準繩》)

左邊脸頰屬肝,右邊脸頰屬肺,額頭屬心,鼻子屬脾,下巴屬腎。青色主驚恐,紅色主痰热,黄色主食積、癥癖,白色主泄瀉水穀,黑色主腎氣受傷。(《小兒直訣》)

望、聞、問、切,固醫家之不可少一者也。在大方則然,而小兒惟以望為主,問繼之,聞則次,而切則無矣。《經》云:切而知之謂之巧。小兒脈體未全,切無可切,而巧亦無所用其巧。問而知之謂之工。小兒未言時,問之固無可問;即能言時,問之多不以實對,是問不必問,而工亦無所用其工。聞而知之謂之聖。

小兒初病時,聲音或不失其常,至病久而氣喪聲失,聞無可聞,而聖又何見其聖乎?吾故以望為主也。或曰:五臟之屬,體隱理微,望從何處?曰:體固隱矣,而發見於苗竅顏色之間者,用無不周;理固微矣,而昭著於四大五官之外者,無一不顯。故病於內,必形於外,望形審竅,自知其病。

白話文:

望、聞、問、切,固醫家之不可少一者也。在大方則然,而小兒惟以望為主,問繼之,聞則次,而切則無矣。

望、聞、問、切,本是醫生不可或缺的診病方法。 對於成年人來說,這四種方法都必不可少,但對於小兒而言,望診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問診,聞診則排在第三位,而切脈則完全不需要。

《經》云:切而知之謂之巧。小兒脈體未全,切無可切,而巧亦無所用其巧。問而知之謂之工。小兒未言時,問之固無可問;即能言時,問之多不以實對,是問不必問,而工亦無所用其工。聞而知之謂之聖。

古籍中說:能夠通過切脈診斷疾病,叫做巧。 小孩子脈象尚未完全形成,切脈也無從下手,所以醫生的巧妙也無用武之地。 古籍中又說:能夠通過問診診斷疾病,叫做工。 小孩還不會說話時,當然就無法問診;即使會說話了,也常常說不出實話,所以問診也變得無用,醫生的精妙也無處施展。古籍中還說:能夠通過聞診診斷疾病,叫做聖。

小兒初病時,聲音或不失其常,至病久而氣喪聲失,聞無可聞,而聖又何見其聖乎?吾故以望為主也。

小孩剛生病時,聲音可能還沒有明顯變化,但是病情加重之後,就會氣虛聲弱,甚至失去聲音。 這樣一來,就無法通過聞診來判斷病情,醫生的聖明也無從體現。 因此,我才會以望診為主。

或曰:五臟之屬,體隱理微,望從何處?曰:體固隱矣,而發見於苗竅顏色之間者,用無不周;理固微矣,而昭著於四大五官之外者,無一不顯。故病於內,必形於外,望形審竅,自知其病。

有人可能會問:五臟隱藏於身體內部,其病理也是十分微妙,望診又從哪裡下手呢? 我回答: 雖然五臟隱藏於體內,但它們的變化會反映在孩子的 面容、氣色、毛髮、孔竅 上,這些都是望診的觀察對象。 雖然病理很微妙,但它也會表現為 身體四大和五官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是十分顯著的。 所以,內部的疾病一定會表現在外部,通過觀察孩子的外觀和孔竅,就可以知道孩子的病情。

舌乃心之苗,紅紫,心熱也;腫黑,心火極也;淡白,虛也。鼻準與牙床,乃脾之竅,鼻紅燥,脾熱也;慘黃,脾敗也;牙床紅腫,熱也;破爛,胃火也。唇亦脾之竅,紅紫,熱也;淡白,虛也;黑者,脾將絕也。口右扯,肝風也;左扯,脾痰也。鼻孔,乃肺之竅,乾燥,熱也;流清涕,寒也。

耳與齒,乃腎之竅,耳鳴,氣不和也;耳膿,腎熱也;齒如黃豆,腎氣絕也。目乃肝之竅,斜視而睛轉者,風也;直視而睛不轉者,肝氣將絕也。(夏禹鑄)

聽聲

聲以候元氣之厚薄,即以審病苦之所在,所以古人有隔垣之治也。聲重者,傷風;聲壯者,實熱;聲悲者,藏燥;聲焦者,恐怖欲生風候;重濁者,腸胃有積;沉靜者,疳積無疑;但哭無啼者驚;多啼不哭者痛;聲輕頻嚘者風癇;聲緩無氣者吐瀉;聲嘶者,咳嗽喉痛;聲促急者,喘迫上氣;聲遲緩者,泄瀉腸鳴。諸如此類,皆可聽而知之者也。(《證治合參》)

白話文:

舌頭是心臟的苗,紅色或紫色,代表心臟發熱;腫脹發黑,代表心火極盛;淡白,代表心臟虛弱。鼻子和牙齦是脾臟的竅,鼻子紅燥,代表脾臟發熱;慘黃,代表脾臟衰敗;牙床紅腫,代表脾臟發熱;破爛,代表胃火旺盛。嘴唇也是脾臟的竅,紅紫色,代表脾臟發熱;淡白,代表脾臟虛弱;黑色,代表脾臟將要衰竭。嘴巴往右邊扯,代表肝風;往左邊扯,代表脾痰。鼻孔是肺臟的竅,乾燥,代表肺熱;流清涕,代表肺寒。

耳朵和牙齒是腎臟的竅,耳鳴,代表氣血不和;耳膿,代表腎臟發熱;牙齒像黃豆一樣,代表腎氣衰竭。眼睛是肝臟的竅,斜視而眼珠轉動,代表風邪;直視而眼珠不轉動,代表肝氣將要衰竭。

聽聲音可以判斷元氣的強弱,以及疾病所在的位置,所以古人有隔牆治病的說法。聲音沉重,代表受風寒;聲音洪亮,代表實熱;聲音悲傷,代表臟腑乾燥;聲音嘶啞,代表恐懼欲生風寒;聲音沉重濁氣,代表腸胃積滯;聲音沉靜,代表疳積無疑;只是哭泣沒有哭喊,代表驚嚇;哭喊很多沒有哭泣,代表疼痛;聲音輕微頻繁,代表風癇;聲音緩慢無氣,代表吐瀉;聲音嘶啞,代表咳嗽喉痛;聲音急促,代表喘不過氣;聲音遲緩,代表泄瀉腸鳴。諸如此類,都可以通過聽聲音來判斷。

看小兒法,以聽聲為先,察色為次。凡聲音清亮者生;有迴音者生;澀者病散;而無出聲者不壽;忽然大聲而無病者,須細看其身,恐有瘡毒;泣不出聲者死;泣而無淚者死。(張景岳)

脈法

凡診小兒,既其言語不通,尤當以脈為主,參以形色聲音,則萬無一失矣。然小兒之脈,非比大人多端,但察其強、弱、緩、急,是即肯綮。蓋強弱可以見虛實,緩急可以見邪正。四者既明,無論諸證,隨病合脈,左右逢源,所遇皆道矣。(張景岳)

小兒一歲後,可用一指轉側,辨其三部脈之弦、急、浮、沉。四、五歲後,脈七、八至而細數者,為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六至、五至者,為虛、為寒;弦、緊為風癇;弦急為客忤;其變蒸者,脈必散亂;骨間有熱,脈則沉數;若浮而不調為鬼祟;浮大而數為風熱;伏結為物聚;微細為疳積為腹痛;浮而洪,為有蟲;浮而遲,為胃寒。此論脈之大要耳。

白話文:

觀察小孩子的狀況,首先要聽聲音,其次看面色。聲音清亮的孩子健康;有迴音的孩子也健康;聲音沙啞的代表疾病正在消散;沒有聲音的則不長壽;突然大聲喊叫卻沒有生病,要仔細檢查身體,小心有瘡毒;哭泣卻沒有聲音的,會死亡;哭泣卻沒有眼淚的,也會死亡。

診斷小兒,由於他們無法言語表達,更要以脈象為主,輔以形色聲音,就能萬無一失。不過小兒脈象不像大人那樣複雜,只要觀察強弱、緩急,就能掌握關鍵。因為強弱可以判斷虛實,緩急可以判斷邪正。四者明瞭之後,無論什麼病症,都能根據脈象對症下藥,左右逢源,遇到的都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一歲之後的小孩,可以用一根手指探測脈搏,辨別三部脈的弦、急、浮、沉。四、五歲之後,脈搏七、八次且細數的,代表平穩;九次的代表身體受損;十次的代表疲憊;六次、五次的代表虛弱和寒冷;弦、緊代表風癇;弦急代表客忤;發熱蒸騰的,脈象一定散亂;骨頭之間有熱的,脈象則沉數;浮而不調的代表鬼祟;浮大而數的代表風熱;伏結的代表有物聚積;微細的代表疳積和腹痛;浮而洪的,代表有蟲;浮而遲的,代表胃寒。這些就是診斷脈象的重點。

又當參以三部五脈:三部者,乃看面上氣色,虎口脈紋,寸口一指脈。五脈者,上按額前,下診太衝,並前三部,謂之五脈。(薛鎧)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此《內經》之旨。聖人立言,簡切而總括無餘,世人不悟,視為汛常,能於此等處著眼,則診視之要,思過半矣。予之臨證診視,每論吉凶,則多中者,亦不外此。

第意之所至,口莫能宣。竊詳《經》所謂大、小、緩、急者,亦發而不露之意。蓋大,即浮、洪類也;小,即沉、細類也;急,即數也;緩,即遲也。何若竟易以浮、沉、遲、數之為得乎?再以節庵之有力、無力,辨其表、里、虛、實,誠診視小兒天然不易之妙訣。(陳飛霞)

白話文:

醫生看病時,要觀察三部五脈:三部指的是臉色、虎口脈紋和寸口一指脈。五脈則包括額頭、太衝穴,以及前述的三部。

皇帝問:「嬰兒發燒,脈搏微弱,情況如何?」岐伯回答:「手腳溫暖則能活,冰冷則會死。」皇帝又問:「嬰兒中風發熱,呼吸急促,喘鳴不止,脈搏如何?」岐伯回答:「喘鳴不止的,脈搏有力且大,脈搏緩慢則能活,急促則會死。這是《內經》的精髓。聖人立言簡潔精闢,涵蓋所有,世人卻不理解,視為平常事。若能從這些地方著眼,診病的要點便掌握了一半。我診病時,預測吉凶,多半準確,也都是基於此。

心中所想,卻難以言喻。我仔細研究《內經》中所說的大、小、緩、急,其實是隱藏在其中的意思。大,其實就是浮、洪等脈象;小,就是沉、細等脈象;急,就是數脈;緩,就是遲脈。為何不直接用浮、沉、遲、數來描述呢?再結合節庵的「有力、無力」,辨別表、里、虛、實,這就是診斷嬰兒疾病的妙訣。

看指紋

小兒形體既具,經脈已全,便有脈息可辨。自《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有三歲以上,當察虎口,寅卯辰,風氣命,三關之說。其中之可取者,惟曰:脈從寅關起,不至卯關者,易治;若連卯關者,難治;若寅侵卯,卯侵過辰者,十不救一。只此數語,亦可用辨吉凶。

至若紫為風、紅為寒、青為驚、白為疳,及青是四足驚,赤是水驚,黑是人驚,黃是雷驚之類,豈此一線之色,果能辨悉如此,最屬無稽,烏足憑也。(張景岳)

錢氏看小兒脈紋,男左女右,取決於虎口之次指,未有究其義者,予考之《素》、《靈》始悟,以其屬陽明脈之根始也。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陽明多氣多血,有病則應之,小兒純陽之體,故即於此以觀其變也。○小兒脈見虎口,亦猶大人脈見寸口也。三關直透者不治。(《怡堂散記》)

白話文:

觀察嬰兒的手指紋路,可以從他們出生後脈息就能辨別。古籍中提到三歲以上的孩子,應該觀察他們虎口部位,從寅、卯、辰三個關節的紋路,判斷健康狀況。其中最有參考價值的是:脈絡從寅關開始,沒有到達卯關的,容易治癒;如果連接到卯關的,就難治;如果寅關侵入卯關,或卯關侵入辰關的,十個中就只能救活一個。僅憑這幾句話,也能判斷吉凶。

至於紫色代表風寒,紅色代表寒症,青色代表驚嚇,白色代表疳疾,以及青色代表四足驚嚇、紅色代表水驚嚇、黑色代表人驚嚇、黃色代表雷驚嚇之類的說法,單靠指紋顏色就判斷病情,實在是沒有道理,根本不可信。

錢氏醫家觀察小兒脈紋,男左女右,以虎口部位的次指為觀察重點,這個方法沒有人去探討其道理。我參考了《素問》、《靈樞》才明白,是因為這個部位是陽明脈的根源所在。陽明脈起源於大拇指和次指的末端,陽明脈氣血旺盛,一旦生病,就會在這裡有所反應。小兒屬陽氣旺盛之體,所以可以通過觀察這個部位來判斷病情。小兒的虎口,就如同成人的寸口一樣重要。如果三關直透,則無法治療。

幼科指紋,總無正論。有謂不必用者,有用而至於怪誕不經、誣民惑世者,是皆未明紋中之理,所以有用不用之殊議也。請以一得之愚,聊發其要:蓋此指紋,與寸關尺實同一脈。按《內經》十二經絡始於手太陰,其支者,從腕後出次指之端,而交於手陽明,即此指紋是也。明如景岳,猶謂此紋為手陽明經絡,不知手太陰經,起於中府,而終於大拇之少商。

手陽明經,起於食指之商陽。兩不相值,若無此旁支,交通營衛,不幾令太陰、陽明表裡斷絕乎?況此脈可診,人所不知,其遲、數、代、促,與太淵無異,但脈體差小耳。指紋之法,起於宋人錢仲陽,以食指分為三關:寅曰風關,卯曰氣關,辰曰命關。其訣謂:風輕、氣重、命危。

白話文:

兒童指紋診斷,一直以來沒有統一的理論。有人說不用指紋診斷,也有人用指紋診斷卻出現荒誕不經的說法,誤導百姓,這些都是因為他們沒有明白指紋的道理,才會造成用與不用指紋的爭議。我根據自己的一點淺見,簡單說一下指紋的道理:其實指紋與手腕上的寸關尺脈是同一個脈絡。根據《內經》,十二經絡始於手太陰,其分支從手腕後方延伸到手指尖端,然後與手陽明經相交,這就是指紋所在。像景岳這樣的醫學大家,還認為指紋是手陽明經絡,卻不知道手太陰經起於中府,終於大拇指的少商穴。

手陽明經則起於食指的商陽穴。兩者不相通,如果沒有這個分支連接營衛,豈不是會導致太陰、陽明表裡不通嗎?而且這個脈絡是可以診斷的,只是大家不了解。它的遲、數、代、促與手腕上的太淵脈沒有差別,只是脈體比較小而已。指紋診斷法起源於宋代的錢仲陽,他將食指分為三關:寅曰風關,卯曰氣關,辰曰命關。其訣竅是:風關輕,氣關重,命關危。

雖未必其言悉驗,而其義可取。蓋位則自下而上,邪則自淺而深,證則自輕而重,人皆可信。只恨復出詭異之說,謬撰驚風門類,致後賢多歧亡羊,反成疑案。予意仲陽,宋之明人,以孝見稱,豈肯妄言誤世!大抵後之俗子,假託其名而為之。惟有識者,知其語言鄙俚,論證荒唐,便能棄置不用。

如張景岳、夏禹鑄輩,皆謂可不必用。蓋非不用,實惡其妄誕不經耳。近世醫家,不知真偽,習而行之,乃致惑世誣民,禍害嬰幼。夫醫事動關生命,乃聽無稽之言,流傳貽殃,是豈其可!予雖不敏,粗知診脈,每見幼科指紋之說,不勝發豎。請言其要:蓋此指紋,既太淵脈之旁支,則紋之變易,亦即太淵之變易,不必別立異說,眩人心目。但當以浮沉分表裡,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則用之不盡矣。

白話文:

雖然這些古代醫書中所有論述不一定都符合實際,但其所闡述的道理卻值得借鑒。因為人體的部位是由下往上排列,疾病則是由淺入深發展,病症則是由輕到重變化,這些都是可以信賴的。只是可悲的是,後來出現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說法,錯誤地編造了「驚風門類」,導致後來的醫家們迷失方向,反倒成了疑難雜症。我認為仲陽先生,他是宋代的明智之人,以孝行聞名,怎麼可能說出誤導世人的話呢!這些荒謬的論述,很可能是後世的庸人假借仲陽先生的名義編造出來的。只有真正有識之士,才能識破這些語言粗俗、論證荒唐的謬論,而將其棄置不用。

像張景岳、夏禹鑄這樣的醫學大家,都認為這些說法不必採用。他們不是不願意使用,而是厭惡其荒誕不經的內容。近世的醫家,不辨真偽,照單全收,將這些謬論流傳下去,結果蒙蔽世人,欺騙百姓,給嬰幼兒帶來災禍。醫學攸關生命,卻聽信無稽之言,將禍害流傳後世,這怎麼可以呢?雖然我學識淺薄,但多少懂得診脈之術。每次看到幼兒科的指紋論述,就忍不住怒火中燒。我認為指紋只是太淵脈的旁支,因此指紋的變化,也等同於太淵脈的變化,根本不需要另立門戶,迷惑世人。只需要根據脈象的浮沉分表裡,顏色紅紫辨寒熱,脈象淡滯定虛實,就能將這些方法運用自如,無需另闢蹊徑。

倘舍此不圖,妄執偽說,臨證不察病原,謬指為人驚、畜驚,誑惑愚昧,予恐盲人翳馬,終墮重淵,莫之能出矣。(《幼幼集成》)

看眼

目分五臟:黑珠屬肝;白珠屬肺。色青,肝風侮肺也;淡黃,腑有積滯也;老黃,肺受濕熱也。瞳人屬腎,無光彩,腎虛也;大角屬大腸,破爛,肺有風也;小角屬小腸,破爛,心有熱也;上胞屬脾,腫,則脾傷也;下胞屬胃,青色,胃有風也;睡而露睛者,脾胃虛極也。(《幼科鐵鏡》)

小兒諸病,但見兩目無精光,黑睛無運轉,目睫無鋒芒,如魚眼之狀者,不治。或神藏於內,外若昏困者,無妨。其有病篤而眼中神氣不脫者,猶可治。眼者,臟腑神氣之所見,神氣已脫,脈雖僅存,亦未能保。(《壽世保元》)

白話文:

假如放棄這個方法不採取,反而執迷於錯誤的理論,在診療時不細心觀察病因,胡亂地將病症歸咎於人驚、畜驚,欺騙愚昧之人,我擔心就像盲人騎瞎馬一樣,最終會墜入深淵,無法自拔。

眼睛分屬五臟:黑珠屬於肝臟;白珠屬於肺臟。眼睛顏色發青,表示肝風侵犯肺臟;顏色淡黃,表示腑臟有積滯;顏色老黃,表示肺臟受到濕熱侵襲。瞳孔屬於腎臟,如果沒有光彩,表示腎臟虛弱;眼角外側屬於大腸,如果破爛,表示肺臟有風;眼角內側屬於小腸,如果破爛,表示心臟有熱;上眼瞼屬於脾臟,腫脹表示脾臟受損;下眼瞼屬於胃臟,呈現青色表示胃臟有風;睡覺時眼睛外露,表示脾胃極度虛弱。

小兒疾病,只要看到雙眼沒有神采,黑眼珠沒有轉動,眼睫毛沒有光澤,如同魚眼一樣,就無法治癒。如果精神隱藏在內,外觀看似昏昏沉沉,則無妨。如果有病危,但眼中神氣沒有消散,仍然可以治療。眼睛是臟腑神氣的外現,神氣已經消散,即使脈搏微弱,也無法保住性命。

目內赤者心實熱;淡紅者心虛熱。青者肝實熱;淡青者肝虛熱。黃者脾實熱;白而混者肺實熱;目無精光者腎虛也。(《小兒直訣》)

驗顱囟

嬰孩周歲以前,須驗顱囟,與證兼看,則補瀉自得,吉凶易彰。訣曰:顱囟青筋,脈虛不榮;顱囟常陷,滑泄便便;顱囟腫起,風痰不止;顱囟久冷,吐瀉青青,顱囟虛軟,顛癇不免,顱囟扁闊,暴泄易脫;顱囟歪斜,風作即亡;顱囟連額,驚風易傷;顱囟未充,怕熱怕寒;顱囟緩收,胎氣不周;顱囟動數,神氣昏弱;顱囟寬大,受疾恐害;顱囟未合,筋骨柔弱。(《馮氏錦囊》)

相壽夭

小兒識悟過人者多夭,大則項橐顏回之流。小兒骨格成就威儀,迴轉遲舒,稍費人力雕琢者壽。其預知人意,迴旋敏速者亦夭,大即楊修孔融之徒。由此觀之,壽夭大略可知也。(《千金方》)

白話文:

眼睛發紅,表示心臟火氣旺盛;淡紅色則表示心臟虛火。眼睛發青,表示肝火旺盛;淡青色則表示肝火虛弱。眼睛發黃,表示脾胃火氣旺盛;眼睛發白混濁,表示肺部火氣旺盛;眼睛沒有神采,表示腎氣虛弱。

嬰兒周歲之前,要觀察囟門,結合其他症状,就能判斷是否需要補虛或瀉實,吉凶也容易辨別。囟門青筋暴露,表示脈象虛弱,血氣不足;囟門經常凹陷,表示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瀉;囟門腫起,表示有風痰積聚;囟門長期冰冷,表示容易嘔吐腹瀉;囟門柔軟虛弱,表示容易患上癲癇;囟門扁平寬大,表示容易腹瀉脫水;囟門歪斜,表示容易受到風寒侵襲而死亡;囟門連接額頭,表示容易患上驚風;囟門沒有閉合,表示容易怕冷怕熱;囟門閉合緩慢,表示胎氣不足;囟門經常跳動,表示神氣虛弱;囟門過大,表示容易生病;囟門沒有閉合,表示筋骨柔弱。

孩子過於聰明伶俐,容易早夭,比如項橐和顏回。孩子骨骼强壮,动作迟缓,需要花费时间培养,容易長寿。孩子能够预知别人的心思,反应敏捷,也容易早夭,比如杨修和孔融。由此可见,孩子的壽命大体上是可以预知的。

頭者,諸陽之會,髓之海也。凡兒頭角豐隆,髓海足也。背者,五臟六腑俞竅皆附於背。脊背平滿,臟腑實也。腹者,水穀之海。腹皮寬厚,水穀盈也。目為肝竅、耳為腎竅、鼻為肺竅、口為脾竅,七竅無闕,形象全矣。故知肉實者脾足,筋強者肝足,骨堅者腎足,不妄言笑者心足,不多啼哭者肺足。

哭聲連續者肺實,不久眠睡者脾實,腳健而壯,項長而肥,囊小而黑者,根株固也。肌肉溫潤者,營衛和也。腮妍如桃,發黑如漆者,表氣實也。小便清長,大便滋潤者,裡氣實也。以上皆為壽相,其兒無病易養。○諸陽皆起於頭。顱破項軟者,陽衰於上也。諸陰皆起於足。

白話文:

頭部是所有陽氣匯聚之處,也是髓液的海洋。孩子頭部飽滿隆起,表示髓液充足。背部是五臟六腑的經脈穴位所在,背部平整飽滿,代表臟腑強健。腹部是水穀的聚集地,腹部皮膚寬厚,表示水穀充盈。眼睛是肝臟的竅穴、耳朵是腎臟的竅穴、鼻子是肺臟的竅穴、嘴巴是脾臟的竅穴,七竅完整無缺,說明身體完整健全。因此可以知道,肌肉豐滿的人脾氣充足,筋骨強健的人肝氣充足,骨骼堅硬的人腎氣充足,不胡言亂語的人心氣充足,不經常哭泣的人肺氣充足。

哭聲連綿不斷的人肺氣充足,睡眠時間不長的人脾氣充足,腿腳健壯、脖子長而肥胖、陰囊小而黑色的人,表示根基深厚。肌肉溫潤的人,說明營氣和衛氣調和。臉頰紅潤如桃,頭髮烏黑如漆的人,說明表面的氣血充足。小便清澈而長,大便滋潤的人,說明內部的氣血充足。以上這些都是長壽的徵兆,這些孩子不容易生病,容易養育。所有陽氣都源於頭部,顱骨破裂、脖子軟弱的人,表示陽氣衰弱。所有陰氣都源於腳部。

腨小腳蜷者,陰衰於下也。鼻孔乾燥者肺枯,唇縮流涎者脾冷。發稀者血衰。項軟者柱折。青紫之筋,散見於面者,多病風熱。形枯色灰者表虛。瀉利無時者裡虛。瘡疥啼哭,及多笑語者,皆陽火妄動之候也。以上皆為夭相,其兒多病難養。(陳飛霞)

驗二便

古人有以小兒瀉痢,糞黃餿臭,作胃熱論治,此大誤也。蓋飲食入胃,化而為糞,則無有不黃,無有不臭者,豈得以黃臭概為熱乎?今以大人之糞驗之,凡胃強糞實者,深黃蒼老,方是正色。若純黃色不蒼,則胃中火力便有不到之處。再若淡黃,則近白矣,近白則半黃之色也。

糞色半黃,則穀食半化之色也。糞氣餿腥,則穀食半化之氣也。穀食半化,則胃中火力盛衰可知。若必待糞青糞白,氣味不臭,然後為寒,則覺之遲矣。故但以糞色之淺、深,糞氣之微、甚,便可別胃氣陽和之成色。智者見於未然,而況於顯然乎?再若小水之色,凡大便瀉痢者,清濁既不分,小水必不利。

白話文:

小腿瘦小、腳蜷縮的人,體內陰氣不足。鼻孔乾燥的人,肺部虛弱。嘴唇縮著流口水的人,脾胃虛寒。頭髮稀疏的人,血氣不足。脖子軟弱的人,頸椎有問題。臉上出現青紫色的血管,大多是風熱引起的。身體消瘦、面色灰暗的人,體表虛弱。經常腹瀉的人,體內虛弱。患有瘡疥並伴隨哭泣或大笑的人,都是陽氣過盛的表現。以上這些都是夭折的徵兆,孩子多病難養。

古代人認為孩子腹瀉、糞便發黃並帶有酸臭味,就是胃熱,這是錯誤的。因為食物進入胃部,消化後變成糞便,都會呈現黃色和臭味,不能單憑這些就判斷是熱症。觀察成年人的糞便可以發現,胃氣強健、糞便堅實的人,糞便顏色呈深黃色,帶有蒼老的色澤,這是正常的顏色。如果糞便純黃色,沒有蒼老的色澤,就說明胃火不足。如果糞便顏色淡黃,接近白色,就說明已經接近白色,也就是半黃的顏色。

糞便顏色半黃,代表食物消化了一半。糞便氣味酸餿,代表食物消化了一半。食物消化了一半,就可以判斷胃火强弱。如果等到糞便變成青色或白色,沒有臭味才認為是寒症,那就太遲了。所以,只要觀察糞便顏色的深淺和氣味的輕重,就可以判斷胃氣的强弱。聰明的人會提前預防,何況問題已經顯現出來了?還有,觀察小便的顏色,凡是腹瀉的人,小便清濁不分,小便一定不好。

小水不利,其色必變,即清者亦常有之,然黃者十居八九。此因瀉亡陰則氣不化,氣不化則水涸,水涸則色黃不清。使非有淋熱痛澀之證,而但以黃色便作火治者,亦大誤也。○小兒小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頃,變作泔濁者,此脾胃濕熱也。凡飲食不節者,多有此證。然亦有氣虛下陷而然者。

若止見溺白,而別無煩熱脈證,則但節其生冷及甘甜等物,不久自愈。不可因其溺白,而過用清利,多致傷脾,反生吐瀉等證。是皆誤治之害也。(張景岳)

小兒瀉出青色者,乃脾土受肝木剋制,而見本質,由其臟氣虛寒故也。黃耆益黃散主之。(《得效方》)

白話文:

小便不順暢,顏色就會改變,即使原本清澈的尿液也常常會變色,但黃色的尿液佔了八九成。這是因為身體失去陰液,導致氣機無法正常運作,氣機不運則水液乾涸,水液乾涸則顏色變黃不透明。如果患者沒有淋漓熱痛、澀滯等症狀,只因為尿液呈黃色就用瀉火的方法治療,也是很大的錯誤。

小兒小便像米湯一樣,或尿液停留在體內一小會兒就變成了米湯一樣混濁,這是脾胃濕熱的表現。凡是飲食不節制的人,大多會出現這種症狀。不過,也有氣虛下陷導致的。

如果只是看到尿液發白,沒有其他發熱、脈象異常的症狀,只要控制生冷、甘甜等食物的攝取,不久就能自愈。不可因為尿液發白,就過度使用清熱利濕的藥物,這樣很容易傷脾,反而導致嘔吐腹瀉等症狀。這些都是誤治造成的危害。

小兒排泄物呈青色,是脾土受到肝木克制,而顯露了本質,這是由於臟氣虛寒造成的。黃芪益氣,黃散能補脾,用黃散來治療這種情況。

護養

田婦護兒,絕無他疾。譬之樹木,生於深山大澤,容易合抱。至於異果奇材,縱加培養,每多不秀實者,豈貴賤異哉?數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堅固,堪耐風寒,以田舍兒較之相似。(《萬全方》)

小兒初生,肌膚未實,宜用舊絮護其背,不可太暖。更宜數見風日,則血氣剛強,肌肉緻密。若藏於重幃密室,則筋骨軟脆,不任風寒,多易致病。衣服當隨寒熱加減,但令背暖為佳,亦勿多令出汗,恐表虛,風邪易傷。乳哺不宜過飽,陳氏所謂: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少洗澡。

要肚暖、頭涼、心胸涼,皆至論也。又須令乳母預慎六淫、七情、厚味炙爆,則乳汁清和,兒不致疾。否則陰陽偏勝,血氣沸騰,乳汁敗壞,必生諸病。若屢用藥餌,則臟腑陰損,多變敗證,可不慎歟!(《保嬰撮要》)

白話文:

農村婦女照顧孩子,很少生病。就像樹木生長在深山大澤,容易長成合抱粗細。至於稀有的果實和奇特的樹木,即使精心培育,往往也長不好,難道是貴賤有差異嗎?經常曬太陽,血液就會凝固,氣血就會強健,肌肉就會結實,就能抵禦風寒,就像農村的孩子一樣。

嬰兒剛出生,皮膚還很嬌嫩,應該用舊棉絮保護背部,不要太暖和。更應該經常曬太陽,這樣血氣就會強壯,肌肉就會緊密。如果把嬰兒藏在厚重的帷幔和密閉的房間裡,就會導致筋骨軟弱,無法抵抗風寒,很容易生病。衣服應該根據天氣冷暖加減,只要背部暖和就好,也不要讓孩子出太多汗,以免表皮虛弱,容易被風寒侵襲。餵奶也不要過飽,陳氏說:寧願忍三分寒,也要吃七分飽,經常揉肚子,少洗澡。

要保持肚子暖和,頭部和胸部涼爽,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還要讓乳母預防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厚味炙爆(油膩、燒烤的食物),這樣乳汁就會清和,孩子就不會生病。否則陰陽失衡,血氣沸騰,乳汁就會變質,孩子就會生病。如果經常給孩子吃藥,就會損傷臟腑,更容易出現各種病症,不可不謹慎啊!

俗云: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言殊未當。夫欲其帶飢者,恐過飽傷脾,脾化不及,則未有不病。使飲食調勻,節其生冷,何病之有?奚必帶飢耶?欲防未然,使其略飢,猶庶幾也。至若寒之一字,則大有關係矣。《經》云:避風如避箭,嬰兒血氣未成,肌膚嫩薄,顧可令其帶寒耶?兒處腹中,裹護最密,胞胎初脫,極易感邪,收生遲慢,風寒襲之,即生驚風,多致不救。

及其稍長,每多發熱,幼科不識,概呼變蒸,或寒傷臟為吐瀉,或寒生熱為驚疳,種種變生,多由外感,雖稟體強盛,不畏風寒者,亦所常有。但強少弱多,貧富異質,醫家不能察,嬰兒不能言,病家不能辨,徒付之命,誠可嘆也。(張景岳)

白話文:

俗话说孩子要安稳,就要让他常带三分饥饿和寒冷,这句话实在不对。想要孩子带饥饿,是担心吃太饱伤脾,脾胃消化不及时,就一定会生病。只要饮食均衡,注意饮食冷热,又怎么会生病呢?为什么一定要带饥饿呢?想要预防疾病,让他稍微有点饥饿感,或许还有点道理。至于“寒”这个字,就关系重大了。《经》书上说:要像躲避箭一样躲避风寒。婴儿血气尚未完全形成,肌肤娇嫩,怎么可以让他受寒呢?孩子在腹中,包裹得密不透风,刚出生,非常容易受到外邪侵袭,接生慢的话,风寒侵入,就会引起惊风,很多时候救不回来。

等到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就经常发热,儿科医生不了解情况,就一概说是“变蒸”,其实可能是寒邪损伤内脏导致呕吐腹泻,也可能是寒邪生热引起惊疳,各种病症都是由外感引起,即使天生体质强壮,不畏风寒的人,也会经常生病。只是强壮的少,体弱的多数,贫富家庭的体质也不一样,医生不能细致观察,婴儿不会说话,病人也无法分辨,只能听天由命,真是令人感叹啊。

乳哺

小兒乳哺,須要得法。乳者,奶也;哺者,食也。乳後不得便與食,哺後不得便與乳。小兒脾胃怯弱,乳食相併,難以克化,必成乳癖,腹痛作熱,疳病從此起也。(湯氏)

凡乳兒不可過飽,飽則溢而成嘔吐。若乳來猛,取出挪後再乳。如母欲寐,當以臂枕兒,令乳與兒頭平。母欲睡著時,即奪其乳,恐填兒口鼻也。母熱乳兒令變黃;母怒乳子令變驚;母吐下乳子令虛羸;母醉乳子令身熱腹滿。○夏不去熱乳,令兒嘔吐;冬不去寒乳,令兒泄瀉。

○夜間乳兒,母須起坐,抱兒喂之。○每早欲乳,皆須捏去宿乳。○乳汁勿投於地,蟲蟻食之,令乳無汁。可沃東壁上佳。(《千金方》)

白話文:

乳哺

嬰兒的乳哺,需要掌握方法。乳,就是奶;哺,就是餵食。餵完奶後,不要馬上給孩子吃其他食物;餵完食物後,也不要馬上給孩子餵奶。嬰兒的脾胃嬌弱,奶和食物混在一起,難以消化吸收,很容易造成乳癖,腹痛發熱,甚至引發疳病。

所有嬰兒都不可過飽,過飽容易溢出造成嘔吐。如果奶水過猛,可以先將孩子抱起來,等奶水稍退後再餵。如果母親想睡覺,應該用手臂枕著孩子,讓孩子的頭和乳房保持平齊。母親快要睡著時,要立即將孩子抱走,以免奶水堵住孩子的口鼻。母親發熱餵奶,會導致孩子發黃;母親生氣餵奶,會導致孩子驚嚇;母親嘔吐後餵奶,會導致孩子虛弱;母親喝醉酒餵奶,會導致孩子發熱腹脹。

夏天餵奶時,要防止孩子過熱,否則會導致嘔吐;冬天餵奶時,要防止孩子過冷,否則會導致腹瀉。

夜晚餵奶時,母親要起身坐著,抱著孩子餵奶。每天早上餵奶前,都要先擠出之前殘留的乳汁。乳汁不要倒在地上,因為蟲蟻會吃掉,導致乳汁枯竭。可以將乳汁倒在東邊牆壁上,比較好。

兒啼未定,氣息不調,不可乳飲。恐乳停胸膈為嘔吐也。(巢元方)

小兒在胎之時,衝脈運血以養之。及其產下,衝脈載血以乳之。乳為血化,所以兒之脾胃,獨與此乳汁相吻合,其他則皆非所宜矣。凡小兒一周二歲,止可飲之以乳,不可餔以穀食。蓋穀食有形之物,堅硬難消,兒之脾氣未強,不能運化,每多因食致病。倘乳少,必欲借穀食調養者,須以早米炒熟磨粉,微入白糖,滾湯調服,不致停滯。

至於肉食,尤為有害。(《幼幼集成》)

小兒四、五歲當斷乳。而不肯斷者,宜用畫眉膏。斷乳之後,方可漸與肉食,則無疳癖之患。(《證治準繩》)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若哭鬧不止,呼吸不順暢,就不要餵奶,因為奶停留在胸膈會造成嘔吐。嬰兒在胎中,衝脈輸送血液滋養胎兒,出生後,衝脈則將血液轉化為乳汁哺育嬰兒。乳汁是血液轉化而成的,所以嬰兒的脾胃只適合乳汁,其他食物都不適合。嬰兒在一週到兩歲之間,只可以喝乳汁,不可餵食穀物。因為穀物是固體食物,堅硬難消化,嬰兒的脾氣還很弱,無法消化,容易因進食而生病。如果乳汁不足,必須用穀物補充營養,就要用早米炒熟磨成粉,加一點白糖,用滾水調服,以免停滯。至於肉類,對嬰兒來說更是有害。嬰兒四、五歲應該斷奶,若不肯斷奶,可以用畫眉膏幫助斷奶。斷奶後,才可以逐漸食用肉類,這樣就不會患上疳積病。

服藥

小兒氣血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時,此飲食之宜調,而藥餌尤當慎也。今世幼科,本無確見,凡遇一病,無論虛實寒熱,悉以散風消食、清痰降火、行滯利水之劑,通套混用,謬稱穩當,何其誕也!夫有是病,而用是藥,則病受之;無是病而用是藥,則元氣受之。

小兒元氣幾何,能無陰受其損,而變生不測耶?又有愛子者,因其瘦弱為慮,詢之庸流,則不云痰火,必云食積,動以肥兒丸、保和丸,使之常服。不知肥兒丸,苦寒之品,最敗元陽;保和丸,消耗之物,極損胃氣。謂其肥兒,適足瘦兒;謂其保和,適足違和耳!即如抱龍丸之類,亦不宜輕用。

白話文:

服藥

小孩子氣血尚未充盈,而一生的盛衰基礎,全在幼年時期,所以飲食的調養尤其重要,而藥物更應該謹慎使用。現今世俗的兒科醫術,並無確切的見解,凡遇到疾病,不論是虛實寒熱,都以散風消食、清痰降火、行滯利水之類的藥方,混雜亂用,謬稱穩妥,實在荒謬!如果孩子有病,而用這種藥物,就會加重病情;如果孩子沒有病而用這種藥物,就會損害元氣。

小孩子元氣本來就有限,怎麼能不受到藥物的損害,而產生不可預測的變化呢?還有溺愛孩子的父母,因為孩子瘦弱而擔心,詢問庸醫,庸醫一定說孩子有痰火,或者說孩子積食,隨便就開出肥兒丸、保和丸,讓孩子經常服用。他們不知道肥兒丸性苦寒,最容易損傷陽氣;保和丸屬於消耗性藥物,極易損傷胃氣。說是要讓孩子肥胖,反而容易讓孩子更加瘦弱;說是要讓孩子保和,反而容易讓孩子身體更加不適!就連抱龍丸之類的藥物,也不宜輕易使用。

嘗見一富翁子,每多痰氣,或時驚叫,輒用此丸,一投即愈。彼時以為神丹,長則一無所知。豈非暗損元神所致耶?(張景岳)

小兒勿輕服藥,藥性偏,易損萌兒之沖和。○小兒勿多服藥,多服耗散真氣,非質弱,則識愚也。○小兒變蒸,可勿服藥,變蒸乃古人鑿空之談,實無此理。○小兒初生七日,可勿服藥。初出母胎,元氣太和,宜全其真。(汪廣期)

時下幼科,常用金藥。不論內傷、外感,一見小兒發熱,輒與服之,以為驚可預散。不知發熱自有多端,退熱亦有多法,設非實在驚證,則引賊入門,纏綿不解,變證蜂作。又以為藥力尚輕,更服利驚丹、牛黃、紫雪等劑,速其死亡。自有幼科以來,未有斯藥之弊之甚也。

白話文:

我曾經見過一位富翁的兒子,經常痰多氣喘,有時還會驚叫,每次只要用這個藥丸,一吃下去就馬上好了。當時的人都以為這是神丹妙藥,長期服用卻毫不知情。這難道不是因為暗中損傷了元神所導致的嗎?

小孩子不要輕易吃藥,藥性偏寒偏熱,很容易損害嬰兒的先天之氣。小孩子不要多吃藥,吃太多藥會消耗真氣,不是體質虛弱,就是不懂得分辨藥性。小孩子發燒出汗,可以不用吃藥,發燒出汗只是古人空洞的說法,實際上沒有道理。剛出生的嬰兒七天之內,最好不要吃藥。嬰兒剛從母體出來,元氣充沛平和,應該盡力保持其真氣。

現在的兒科醫生,經常使用金石類藥物。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只要看到小孩子發燒,就立刻給他們吃藥,以為這樣就能預防驚厥。卻不知道發燒的原因很多,退燒的方法也很多,如果孩子不是真的驚厥,反而會讓邪氣侵入體內,纏綿不愈,各種病症接踵而來。又以為藥力還不夠,繼續給孩子服用「利驚丹」、「牛黃」、「紫雪」等藥,反而加速他們的死亡。自從有了兒科以來,還沒有哪種藥物像這種藥物一樣危害嚴重。

尤可駭者,習俗移人,病家無論何證,醫不以此藥與之,即加嗔怪,竟視為尋常服餌之方,悲哉!(《慈幼筏》)

乳下嬰兒有病,必調其母,母病子病,母安子安。兒難服藥,當令其母服之,藥從乳傳,其效便捷。(《保嬰撮要》)

附方

肥兒丸,治食積五疳。黃連、蕪荑、神麯、麥芽等分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湯下。

利驚丸,治急驚。輕粉、青黛各一錢、牽牛五錢、天竺黃二錢、蜜丸小豆大,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最令人擔憂的是,民間習俗影響了人們的觀念。病人不論是什麼病症,醫生不開某種藥給他們,就會被責怪,甚至被認為是尋常的藥方,真是令人悲哀!嬰兒生病,一定要調養母親,母親有病孩子就會生病,母親健康孩子就健康。孩子難以服藥,就讓母親服用,藥物會從乳汁傳給孩子,效果很快。

抱龍丸,膽星四兩、天竺黃一兩、雄黃、硃砂各半兩、麝香一錢。甘草膏丸,皂莢子大,溫水化下。百日,一丸分三、四次服。

畫眉膏,山梔三個、雄黃、硃砂等分、輕粉少許。共為細末,麻油調勻。候兒睡著,濃抹兩眉,醒來便不思乳。

白話文:

抱龍丸,用膽星四兩、天竺黃一兩、雄黃、硃砂各半兩、麝香一錢,以甘草膏丸成藥丸,皂莢子大顆,溫水化服。每日服用一丸,分三到四次服下,連服百日。

畫眉膏,用山梔三個、雄黃、硃砂等量、輕粉少許,研磨成細粉,以麻油調勻。等孩子睡著後,將膏藥濃濃地塗抹在兩眉間,等孩子醒來就不會再想喝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