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一·醫學溯源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醫學溯源 (8)

1. 經絡(附骨、筋、爪、皮、肌、肉、腠理、竅)

經義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素問》)

黃帝曰: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岐伯曰:五臟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榮,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

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窗籠者,耳中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足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

白話文:

經義:

胃部的主要脈絡,稱為「虛裏」,它貫穿膈膜連接肺部,位於左側乳房下方,當心跳時會有跳動感,這是因為它與宗氣相連。

黃帝問道:請告訴我五臟和六腑的發源地點。岐伯回答說:五臟各有五個穴位,共二十五個穴位;六腑也有六個穴位,共三十六個穴位。經脈共有十二條,絡脈則有十五條,總共二十七個穴位,這些穴位分別位於五臟和六腑的上下發源地點。

太陽穴的經脈從至陰穴開始,終結於命門穴,命門穴就是眼睛。陽明穴的經脈從厲兌穴開始,終結於顙大穴,顙大穴就是耳朵下方的鉗耳位置。少陽穴的經脈從竅陰穴開始,終結於窗籠穴,窗籠穴就是耳中。太陽穴的經脈是開放的,陽明穴的經脈是閉合的,少陽穴的經脈是轉換的。

太陰穴的經脈從隱白穴開始,終結於太倉穴。少陰穴的經脈從湧泉穴開始,終結於廉泉穴。厥陰穴的經脈從大敦穴開始,終結於玉英穴,並在羶中穴形成絡脈。太陰穴的經脈是開放的,厥陰穴的經脈是閉合的,少陰穴的經脈是轉換的。

足太陽穴的經脈從至陰穴開始,流經京骨穴,注入崑崙穴,進入天柱穴和飛揚穴。

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邱墟,住於陽輔。入於天容、光明也。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衝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谷,注於少海,入於天窗、支正也。手少陽根於關衝,溜於陽池,注於支溝,入於天牖、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谿,入於扶突、遍歷也。

此所謂十二經者盛絡,皆當取之。○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液下三寸,布胸脅。○黃帝問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洲,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

白話文:

「足少陽」的脈象起於「竅陰」,流經「邱墟」,駐留於「陽輔」,進入「天容」、「光明」等穴位。「足陽明」的脈象起於「厲兌」,流經「衝陽」,注入「下陵」,進入「人迎」、「豐隆」等穴位。「手太陽」的脈象起於「少澤」,流經「陽谷」,注入「少海」,進入「天窗」、「支正」等穴位。「手少陽」的脈象起於「關衝」,流經「陽池」,注入「支溝」,進入「天牖」、「外關」等穴位。「手陽明」的脈象起於「商陽」,流經「合谷」,注入「陽谿」,進入「扶突」、「遍歷」等穴位。

這十二條經脈的盛絡(即脈氣盛滿)部分,都應該進行治療或調理。

「脾之大絡」,名為「大包」,位於「淵液」下三寸處,布於胸部和脅部。

黃帝問:希望聽聞人的肢節如何與天地相應?

伯高回答:天是圓形的,地是方形的,人類的頭部是圓形的,腳是方形的,以符合天地的形狀。天空有日月,人類有兩個眼睛。大地有九州,人類有九個孔洞。天空有風雨,人類有喜怒之情。天空有雷電,人類有聲音。天空有四季更迭,人類有四肢活動。

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

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膜筋。地有聚邑,人有䐃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靈樞》)

白話文:

天上五種音調,人有五臟器官。天上六組音律,人有六個主要消化系統。天上分冬夏兩季,人體有寒熱之分。天上十日,人有十根手指。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人有十根手指和十個腳趾相應。女性比男性少兩節,以符合女性身形。天上陰陽相對,人有配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個節點。地上有高山,人有肩和膝蓋。地上有深谷,人有腋窩和膕部。地上有十二條經流的河流,人有十二條經脈。

地下有地下水脈,人有衛護身體的氣體。地下有草木,人有毫毛。天上白天黑夜,人有睡眠與醒覺的週期。天上有星系排列,人有牙齒。地上有小山丘,人有細小的節點。地上有山石,人有高的骨頭。地上有樹木,人有膜狀的筋絡。地上有聚落城市,人有胭脂肉。一年有十二個月,人有十二個節點。地上有四季不能生長草木的地方,人有生育問題。這是人與天地相應的特徵。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然:有陽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蹺之絡也。陰絡者,陰躋之絡也。故絡有十五焉。○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謂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凡此八脈者,皆不可拘於經。

白話文:

經脈有十二條,絡脈有十五條,那麼這些經脈和絡脈的起點和終點在哪裡呢?經脈的功能是運行血液和氣息,調節陰陽,使身體得到營養。它們的起點在中焦,注入手太陰和陽明,陽明再注入足陽明和太陰,太陰注入手少陰和太陽,太陽注入足太陽和少陰,少陰注入手心主和少陽;少陽注入足少陽和厥陰,厥陰則迴流到手太陰。此外還有十五條別絡,都根據它們的本源形成,如同圓環無始無終,相互間進行水分和營養的交換,最後集中在寸口和人迎兩處,用來診斷百種疾病,判斷生死。

○十二條經脈,十五條絡脈,剩下的三條絡脈是哪一種絡脈?這是指陽絡、陰絡和脾之大絡。陽絡是陽蹺的絡脈,陰絡是陰躋的絡脈。因此總共有十五條絡脈。○有八條奇經脈,不拘泥於十二條經脈,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指陽維、陰維、陽蹺、陰蹺、沖脈、督脈、任脈和帶脈。這八條奇經脈都不受十二經脈的限制。

故曰奇經八脈也。○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經也?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之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至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絡舌。衝脈者,起於氣街,並足陽明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也。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溢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陰維起於諸陰交。○奇經之為病何如?然: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

白話文:

因此,這就是所謂的奇經八脈。關於這八脈,他們並不受十二經路線的限制,那麼他們各自從哪一經路開始呢?督脈從尾骨下的「下極之俞」出發,沿著脊椎內部,直至「風府」進入大腦。任脈從「中極」以下開始,上升到「毛際」,經過腹部內部,上至「關元」,至咽喉和口腔上部,再繞過面部,進入眼睛,與舌頭相連。衝脈從「氣街」開始,與「足陽明之經」相交,沿著肚臍上行,至胸部分散。

帶脈從「季脅」(即側腹部)開始,繞身體一圈。陽蹺脈從腳跟開始,沿著外踝,上行進入「風池」。陰蹺脈同樣從腳跟開始,沿著內踝,上行至咽喉,與衝脈交匯。陽維和陰維在身體中維繫著聯繫,無法在各條經脈之間自由流通。因此,陽維從所有陽經的匯合處開始,陰維從所有陰經的交會處開始。關於奇經八脈的病症表現如何?那麼,陽維主司陽經,陰維主司陰經。

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沖之為病,氣逆裡急。督之為病,脊強而厥。任之為病,其內若結,男子七疝,女子瘕聚。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

○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肝之原出於太衝,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少陰之原出於兌骨,膽之原出於邱墟,胃之原出於衝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

白話文:

陰陽兩者若不能互相調和,就會導致精神萎靡,失去意願;水腫之症若不能自我收縮,則會使身體虛弱。陰蹺脈出現疾病時,表現為陽氣緩弱而陰氣緊張;相反地,陽蹺脈出現疾病時,則是陰氣緩弱而陽氣緊張。衝脈出現疾病時,會導致氣息逆亂,腹部緊繃;督脈出現疾病時,則會造成脊椎僵硬並伴有厥逆現象。任脈出現疾病時,可能在體內形成結塊,男性會出現七種疝病,女性則會有癥瘕積聚。帶脈出現疾病時,會使腹部飽滿,腰部鬆弛,感覺如同坐在水中。陽維脈出現疾病時,會感到寒熱交加;陰維脈出現疾病時,則會感到心痛難耐。

肺的原穴位於太淵穴,心的原穴位於太陵穴,肝的原穴位於太衝穴,脾的原穴位於太白穴,腎的原穴位於太溪穴,少陰的原穴位於兌骨穴,膽的原穴位於丘墟穴,胃的原穴位於衝陽穴,三焦的原穴位於陽池穴,膀胱的原穴位於京骨穴,大腸的原穴位於合谷穴,小腸的原穴位於腕骨穴。

嘴脣為進食的入口(飛門),齒牙為食物通過的門閘(戶門),會厭為呼吸的入口(吸門),胃為食物消化的場所(賁門),胃的下部出口為食物消化後的存儲位置(幽門),大腸與小腸的匯合處為食物吸收的門檻(闌門),肛門為排泄的最終出口(魄門)。

○腑會太倉,臟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難經》)

哲言

手太陰肺,始於中焦,終於次指內廉出其端。手陽明大腸,始於大指、次指之端,終於上俠鼻孔。足陽明胃,始於鼻交頞中,終於大指間,出其端。足太陰脾,始於大指之端,終於注心中。手少陰心,始於心中,終於小指內側,出其端。手太陽小腸,始於小指之端,終於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足太陽膀胱,始於目內眥,終於小指外側。足少陰腎,始於小指之下,終於注胸中。手厥陰心包,始於胸中,終於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少陽三焦,始於小指、次指之端,終於至目兌眥。足少陽膽,始於目兌眥,終於小指、次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貫爪甲,出三毛。

白話文:

在古代中醫學術語中,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穴位:

  1. 太倉穴:位於腹部,是胃的會合點,與胃的功能相關。

  2. 季脅穴:位於腰部,是肝的會合點,與肝的功能相關。

  3. 陽陵泉穴:位於膝蓋外側,是筋的會合點,與筋骨的運行有關。

  4. 絕骨穴:位於腳踝後方,是骨髓的會合點,與骨髓的運作有關。

  5. 膈俞穴:位於背部,是血液的會合點,與血液循環有關。

  6. 大杼穴:位於背部,是骨骼的會合點,與骨骼的健康有關。

  7. 太淵穴:位於手腕,是脈搏的會合點,與脈搏的流動有關。

  8. 三焦穴:位於背部,是氣的會合點,與氣的運行有關。

這段文字描述了中醫學中的十二經脈和主要的穴位,每一個穴位都與身體特定部位或器官的功能相對應。這些穴位在針灸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足厥陰肝,始於大指聚毛之際,終於注肺中。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是高能接下也。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手之三陰,從腹走手。是下能趨上也。○問手足太陽、陽明、少陽俱會於首,然六陽會於首者,亦有陰乎?答曰:有。六腑者,六陽也。五臟者,五陰也。

肺開竅於鼻,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是五陰也。又有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是六陰也。耳者,腎也,能聽聲,聲為金,是耳中有肺也。鼻者,肺也,能聞臭,是鼻中有心也。舌者,心也,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目有五輪,通貫五臟,口為脾,脾為坤土,主靜而不動,故無所兼,耳、鼻、舌各兼一,目兼四,此與督脈共計十三陰也。腦為諸體之會,即海也,腎主之。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起於腳趾尖端的毛髮處,終點在肺部。手的三條陽經,從手部走向頭部,而腳的三條陽經,則從頭部走向腳部,這是高能與低能的相接。腳的三條陰經,從腳部走向腹部;手的三條陰經,則從腹部走向手部,這顯示了下部能夠影響上部。手足太陽、陽明、少陽經都會聚於頭部,但六條陽經會聚於頭部時,也包含了陰性元素嗎?答案是有的,六條陽經代表的是六腑,而五臟則代表五條陰經。

肺部的開竅在鼻孔,心的開竅在舌頭,脾的開竅在嘴巴,肝的開竅在眼睛,腎的開竅在耳朵。這是五條陰經的特徵。另外,還有足厥陰和督脈會聚於頭頂,成為六條陰經。耳朵代表腎,能聽到聲音,聲音屬金,表示耳朵裡藏著肺。鼻子代表肺,能聞到氣味,表示鼻子裡藏著心。舌頭代表心,能辨別味道,表示舌頭裡藏著脾。眼睛有五輪,貫穿五臟,嘴巴代表脾,脾屬坤土,主靜不動,所以沒有其他器官的功能。耳朵、鼻子、舌頭各有一個器官的功能,眼睛則有四個,加上督脈共計十三條陰經。腦部是各部位的匯聚地點,就像大海一樣,由腎經主導。

是為十四陰矣。(《此事難知》)

《四十七難》曰: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此說殊有不然,夫頭為諸陽之會則是,曰陰不上頭則非。蓋陰陽升降之道,焉有地不交天,臟不上頭之理!觀《太陰陽明論》曰: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及本篇所謂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

豈陰經獨不上頭耶?近代所傳經穴諸圖,亦但云陽穴上頭,而陰穴止於胸腋,及詳考《經脈》等篇,則手足六陰,無不上頭。今列諸脈於下,以便明者考校。○手少陰,上挾咽,走喉嚨,系舌本,出於面,系目系,合目內眥,○手厥陰,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手足少陰、太陰,皆會於耳中,上絡右角。

○手太陰,循喉嚨。○足少陰,循喉嚨,系舌本,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足太陰,合於陽明,上行結於咽,連舌本,支者結舌本,貫舌中,散舌下。○足厥陰,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絡於舌本,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類經》)

《二十九難》曰: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越人但有是說而無治法,後人有以桂枝為治,可謂中肯。蓋陽維維於陽,屬於衛也,故為寒熱。陰維維於陰,屬於營也,故為心痛。桂枝湯有和營衛、調陰陽之力,適合比例。○西洋自鳴鐘,以比人身氣血之周流,最為切肖。(《吳醫匯講》)

白話文:

【手太陰】沿著咽喉行走,【足少陰】亦沿著咽喉,繫連舌根,上至頸部,結繫在枕骨,與【足太陽之筋】相結合。

【足太陰】與【陽明】相會合,向上聚結在咽喉,連接舌根,有分枝直接結繫舌根,穿過舌心,分散到舌下方。

【足厥陰】沿著咽喉後方,進入頏顙,穿繞舌根,連接眼睛的血管,向上出額頭,與督脈在頂點相會;它有分枝,從眼睛的血管,繞過頰部,環繞口腔內部。

《類經》提到:陽維主病時,會出現寒熱症狀。陰維主病時,則會出現心痛。扁鵲只描述了這些現象卻沒有治療方法,後來有人使用【桂枝】作為療法,可以說相當精確。因為陽維主陽氣,與衛氣有關,所以會產生寒熱。陰維主陰氣,與營氣有關,因此會出現心痛。【桂枝湯】有調和營衛、調理陰陽的效用,符合治療原則。

【西洋自鳴鐘】,以比喻人體血液和氣的循環,最為貼切。

人身有經、有絡、有孫絡,氣血由脾胃而滲入孫絡,由孫絡而入各經大絡,而入十二經。譬之溝澗之水流入溪,溪之水流入江河也。溝澗溪流,有盈有涸,至於江河,則古今如一,永無干涸。若有乾涸,則人物消滅盡矣。中風偏枯之疾,一邊不知痛癢而不死者,以其孫絡、大絡為邪氣壅塞,血氣不能周流故也。

然十二經中之元氣,猶周流不息,是以久延不死。(余傅山)

古人論絡分經別脈,今人論絡混表雜里。緣不知經脈之迥殊與陰陽之大道也。古謂直行曰經,旁枝曰絡,乃經絡之陰陽表裡。而大腸絡肺,肺絡大腸,乃脈絡之陰陽表裡。是以脈絡之絡,在人臟腑之內;經絡之絡,在人肌肉之間。毋得以經絡之絡而混脈絡之絡,又不可以經絡之絡為表、為陽,脈絡之絡為里、為陰。

白話文:

人體有經脈、有絡脈、有孫絡。氣血從脾胃流出,進入孫絡,再由孫絡進入各大絡脈,最終進入十二經脈。就像溝渠中的水流進溪流,溪流的水匯入江河一樣。溝渠、溪流會有時滿、時空,但江河卻永遠不會乾涸。如果江河乾涸,那麼生物就會滅絕。中風偏枯這種疾病,一邊的部位感覺不到疼痛和癢感,這是因為孫絡和大絡被邪氣堵塞,導致氣血無法流通。

然而,十二經脈中的原氣,依然不停地流動,因此這種病狀可以長期存活。 (出自餘傅山)

古人討論絡脈時分別論述經脈和脈絡,現在的人則將絡脈混淆不清,這是由於不瞭解經脈和脈絡之間的差異以及陰陽之道。古人認為直行的脈絡稱為經脈,旁枝的脈絡稱為絡脈,這代表了陰陽表裡的概念。大腸絡脈連接肺,肺絡脈連接大腸,這是脈絡之間的陰陽表裡關係。所以,脈絡中的絡脈在人體臟腑內部,經絡中的絡脈則在人體肌肉之間。不能將脈絡中的絡脈與經絡中的絡脈混淆,也不能將經絡中的絡脈視為表層、陽性,脈絡中的絡脈則視為內部、陰性。

蓋經絡、脈絡,各有陰陽、表裡也。如《經絡論》中,十五絡為里為陰,三百六十五絡為表為陽。又如心包總絡為里、為陰,三萬六千孫絡為表、為陽。而《舉痛篇》內又有大經、小絡之異。《難經》又有陽絡、陰絡之分。凡人外而軀殼,以經至絡,周身血脈,無不貫洽;內而腔子,以系至絡,腑腑臟臟,無不以血脈相通。倘不明脈絡之理,凡遇血證,從何而辨耶?(《醫學階梯》)

人為三才之一,位居天地之中,本與天地相肖。則所謂河圖、絡書、八卦,其理自與人身相通。《易》謂近取諸身,乾首坤腹,震足巽股,坎耳離目,艮手兌口,粗舉其大略耳。卦之所以應乎人身者,豈僅以形體粗跡比擬耶?人身有督脈,從下體二陰之間,過尾閭。循背膂而上至巔頂。

白話文:

經絡和脈絡,各自都含有陰陽和表裡的概念。例如,《經絡論》提到,十五絡是內在的陰性部分,三百六十五絡是外在的陽性部分。同樣地,心包總絡是內在的陰性部分,而三萬六千孫絡是外在的陽性部分。《舉痛篇》也有提到大經和小絡的差異,《難經》則進一步區分出陽絡和陰絡。一般人體外的皮膚和內臟,由經絡貫穿全身的血液脈絡,無處不相通;內臟間,則通過血液脈絡相互聯繫。如果不清楚脈絡的原理,在遇到出血的病症時,該如何分辨呢?

人作為三才之一,位於天地之中,本質上與天地相似。因此,所謂的河圖、絡書、八卦等理論,其原理自然與人體相通。《易經》提到,取類比象,以人身的部位來比喻天地的構造,如乾代表頭部,坤代表腹部,震代表腳部,巽代表大腿,坎代表耳朵,離代表眼睛,艮代表手,兌代表口。這裡只是粗略地舉出幾個例子。卦象之所以能應用人體,並非僅僅以形體的表面類比,而是深入到人體的運作機制。人體有督脈,從下體的兩陰部位開始,經過尾閭,沿背部脊柱上行至頭頂。

下鼻抵人中,止於唇之上。有任脈從前陰循腹,而上至於口唇之下。此二脈即人身之乾坤,亦即九一二數之相表裡。督統一身之陽,任統一身之陰。不惟人有之,鳥、獸、蟲、魚皆有之,即果實之類亦有之。人身內有臟腑,則其肌肉之間,有十二經脈,行於手者六,行於足者六,即乾坤之外有六子之卦,九一之外有二八三七四六之數也。(江慎修)

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動氣。《經》何獨言左乳下?蓋指其動之甚者而言耳。非左動而右不動也。其動應手,脈宗氣也。《素問》本無二義。馬元臺因坊刻之,誤而為應衣。應衣者,言病人肌肉瘦弱,其脈動甚而應衣也。亦通。始讀《素問》,則心竊疑之,至讀《甲乙經》而遂釋然。(顧英白)

白話文:

在鼻子下方抵達人中的地方,到嘴脣的頂端。有任脈從陰部出發沿著腹部,直到口脣的下方。這兩條脈絡就是人身的乾和坤,也就是九、一、二數字的互為表裡。督脈統領全身的陽氣,任脈統領全身的陰氣。不僅人類有,鳥、獸、蟲、魚也都擁有,連水果類也有。人身內部有五臟六腑,那麼肌肉之間就有十二條經脈,行經手部的有六條,行經腳部的也有六條,這是在乾和坤之外的六個卦象,九一之外的二八三七四六的數量也適用。

「乳根」兩個穴位,在左右邊都有活躍的氣息。《經》為什麼只提到左乳下?這是指出那裡的氣息最活躍的意思,並非說左邊動而右邊不動。那裏的氣息與手的動作相應,是脈搏與宗氣(一種能維持生命的基本氣)的表現。《素問》原本沒有歧義。馬元臺在坊間刻印時誤解,將「應」寫成了「應衣」。「應衣」的意思是說病人的肌肉瘦弱,脈搏跳動得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觸及衣服。這種理解也是可以的。初次閱讀《素問》時,我心中有些疑惑,等到讀了《甲乙經》後,心中的疑問就得到瞭解答。

顧英白的解釋,主要是在討論經脈理論以及其中的穴位,以及對《素問》和《甲乙經》中一些詞句的理解。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難經》以陽蹺、陰蹺、脾之大絡,共為十五絡。遂為後世定名。反遺《內經》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吃緊一段。後人不敢翻越人之案,遂謂當增為十六絡。是十二經有四大絡矣。豈不冤乎!昌謂陽蹺、陰蹺二絡之名原誤,當是共指奇經為一大絡也。

蓋十二經各有一絡,共十二絡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絡,由胃下直貫膈肓,統絡諸絡脈於上。復有脾之一大絡,由脾外橫貫脅腹,統絡諸絡脈於中。復有奇經之一大絡,由奇經環貫諸經之絡於周身上下。蓋十二經絡以絡其經,三大絡以絡其絡也。《難經》原有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之文。

白話文:

經脈有十二條,絡脈有十五條。《難經》中提到的陽蹺、陰蹺、脾的大絡,共計為十五條絡脈,這成為後世命名的標準。然而,它忽略了《內經》中關於胃的大絡,被稱為「虛裏」,貫穿膈肌,連接肺部的重要段落。後人不敢輕易修改前人的理論,於是認為應該增加為十六條絡脈。這樣算來,十二經脈就包含了四大絡脈,這實在有些冤枉!我認爲「陽蹺」和「陰蹺」這兩條絡脈的名字原本就有誤,應該是指奇經為一條大的絡脈。

十二條經脈各自有一條絡脈,共計十二條絡脈。除此之外,還有一條胃的大絡脈,從胃部直達貫穿膈盲,統一連接上部的絡脈。再有一條脾的大絡脈,從脾部向外橫貫到脅腹部位,統一連接中部的絡脈。還有一條奇經的大絡脈,從奇經周圍貫穿所有經絡於全身上下。十二條經絡以絡脈連接經脈,三大絡則連接絡脈。《難經》中原有絡脈充滿溢出,各經脈不能再拘泥於此的文句。

是則八奇經出於十二經脈之外,經脈不能拘之,不待言矣。昌嘗推奇經之義,督脈督諸陽而行於背,任脈任諸陰而行於前,不相絡也。衝脈直衝於胸中,帶脈橫束於腰際,不相絡也。陽蹺、陰蹺,同起於足跟,一循外踝,一循內踝,並行而鬥其捷,全無相絡之意。陽維、陰維,一起於諸陽之會,一起於諸陰之交,名雖曰維,乃是陽自維其陽,陰自維其陰,非交相維絡也。設陽蹺、陰蹺可言二絡,則陽維、陰維更可言二絡矣。

督、任、沖、帶俱可共言八絡矣。○五臟六腑,大經小絡,晝夜循環不息,必賴胸中大氣斡旋其間,大氣一衰,則出入廢,升降息,神機化滅,氣立孤危矣。○凡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學無術,急於求售,醫之過也。(《醫門法律》)

白話文:

"這八種特別的經脈源自十二條常規經脈之外,因為經脈無法限制它們,所以無需多言。我曾經推測這些特別經脈的意義:督脈督導著所有陽脈,行經背部;任脈負責所有陰脈,行經胸部前方;這兩者並未相互連接。衝脈直接衝擊胸腔,帶脈橫跨腰部,同樣沒有連接。陽蹺和陰蹺均起於腳跟,一沿外踝行走,一沿內踝行走,並行且互相競爭,完全沒有連接之意。陽維和陰維起於各陽脈匯聚處,以及各陰脈交匯處,名稱雖然叫做維繫,但實際上是陽維繫自己,陰維繫自己,而非互相連接。如果可以說陽蹺和陰蹺有兩種連接,那麼陽維和陰維也可以有兩種連接。

督脈、任脈、衝脈、帶脈可以共同被稱為八種連接。○五臟六腑,大經脈與小絡脈,日夜不停地循環運轉,必定依賴胸中的大氣來調節其間。一旦大氣衰弱,出入功能就會失效,升降運動也會停止,精神活動會消失,氣體立時變得孤立危急。○凡是治療疾病而不明瞭臟腑與經絡,開口行動便會錯誤,不學無術,急於求成,這是醫生的失誤。(出自《醫門法律》)"

附骨

《經》云:腎之合,骨也。腎主身之骨髓,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又云:髓者,骨之充。骨者,髓之府。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或因陰虛為骨蒸,骨髓痠痛。寒氣至為骨痹,痹在於骨則重。大率陽虛骨寒,陰虛骨熱。治法多端,要以養腎為本。

又有邪氣致病者,如《內經》濕淫所勝,肘腫骨痛;燥淫所勝,筋骨內變;厥陰之復,筋骨掉眩;少陰之復,少氣骨痿;歲火太過,身熱骨痛之類。審歲氣而養天和,則治標之道得矣。然亦有因藥病骨者,《經》云:不遠熱則熱至,熱至則身熱,骨節變,內痛血溢等病生。是以調理之方,必須細論。

白話文:

《經》中有言:腎的相應組織是骨骼。腎主掌管身體的骨髓,體內的骨骼和臟器中,腎佔有重要地位。再者,骨髓是填充在骨骼中的,而骨骼是骨髓的儲存場所。如果腎水不足以剋制心火,那麼骨骼就會乾枯、骨髓就會虛弱,導致身體負擔不起,引發骨痿症狀。也可能因陰虛導致骨蒸、骨髓疼痛。寒氣侵入會導致骨痹,這種病症會使身體感到沈重。總體來說,陽虛時會有骨寒的現象,陰虛時則會出現骨熱的情況。治療方法多種多樣,但關鍵在於養腎。

此外,邪氣導致的疾病,例如《內經》提到的濕氣過盛會導致肘部腫脹和骨頭疼痛;燥氣過盛會導致筋骨內部變異;厥陰之復(即疾病的反覆)會引起筋骨顫抖和眩暈;少陰之復(即疾病的反覆)會導致氣力不足和骨痿;若一年之中火氣過盛,會導致身體熱度升高和骨頭疼痛等類似問題。正確辨認年份的氣候特點並保持天地之間的和諧,就能找到對症下藥的方法。然而,也需要注意到,錯誤的藥物使用可能會對骨骼造成傷害,《經》中提到,如果不遠離熱源,就會引發熱病,熱病會導致身體發熱,骨節變異,內部疼痛和出血等病症。因此,在調理身體時,必須謹慎考慮各種因素。

久立則傷骨,多食甘則骨痛,骨病勿多食苦。《經》且再三言之矣。(《醫學階梯》)

附筋

《經》云:肝主身之筋膜。又云:肝者其充在筋。又云: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則知筋有大小之別。凡人身之筋似經緯,然直者,經也;橫者,緯也。若非經緯錯綜,則骨節不相接續矣。更有宗筋為周身之總筋,譬如繩索之有須結,綰攝上下諸經者也。

岐伯有云: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經脈篇》云: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經筋篇》言十二經之筋與其病,至詳至備。因《經》旨浩繁,不能遍載,此不過分大小之筋,以發軟短、弛長之意云爾。

白話文:

長時間站立會傷害骨骼,過量食用甜食會導致骨骼疼痛,如果有骨骼疾病,應避免食用太多苦味食物。這是經典中反覆提到的原則。

「附筋」部分指出,肝主管身體的筋膜,並能補充筋的力量。如果濕熱未能排除,大筋會變得軟弱緊縮,小筋則會鬆弛伸長。軟弱緊縮的情況會讓筋變得僵硬,鬆弛伸長的情況則會讓筋萎靡無力。這說明瞭筋有大和小的區別。人的筋就像織物的經緯線,直的為經線,橫的為緯線。如果筋線沒有經緯線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骨節之間就無法接合。

另外,「宗筋」是全身筋的主要筋,好比繩子的結頭,可以統領上下的筋線。

岐伯曾經說過,陽明是五臟六腑的中心,負責滋潤宗筋,而宗筋則負責固定骨骼並使關節靈活。《經脈篇》提到,如果足厥陰的氣息消失,筋也會跟著消失。足厥陰是肝的脈絡,筋聚集在陰器,脈則連接舌根。脈氣不流通會讓筋變緊,筋緊張會拉扯到舌頭和生殖器。因此,當嘴脣青紫、舌頭卷縮、生殖器縮小時,表示筋已經死亡。《經筋篇》詳細地討論了十二條主要筋路及其可能的問題。

以上經典內容大略說明瞭筋的結構、功能,以及如何影響身體其他部位。

(《醫學階梯》)

筋有剛柔,剛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維。亦猶經之有絡,綱之有紀,故手足頂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堅大;而胸腹頭面支別橫絡之筋皆柔細也。但手足十二經之筋,又各有不同者,如手足三陽行於外,其筋多剛;手足三陰行於內,其筋多柔。而足三陰陽明之筋,皆聚於陰器。故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此又筋之大會也。(《類經》)

附爪

《經》云: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蓋爪為筋之芽,乃肝之餘氣。又云:多食酸,則筋急而爪枯。酸固入肝,過酸則爪枯,節酸則爪潤,潤則肝氣有餘,枯則肝氣涸竭也。又云:膽應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紋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又云:足少陽之上感於寒濕,則善痹、骨痛、爪枯。

白話文:

(《醫學階梯》)

筋分剛柔,剛性的筋用來束緊骨骼,柔性的筋用來互相連接。就好比經脈有絡脈,主線有輔線,因此,手腳頂背沿著骨骼行走的筋都比較堅硬粗大;而胸腹頭面分枝橫向連接的筋則較為柔軟細細。但手腳十二經的筋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例如手腳三陽行於外,其筋多剛硬;手腳三陰行於內,其筋多柔軟。而足三陰和陽明的筋,則大多聚於生殖器周圍。所以說前陰是宗筋聚集的地方。這是筋的主要聚集地。(《類經》)

附著於指甲

經書提到:肝的屬性是筋,它的榮華表現為指甲。指甲可以看作是筋的生長點,是肝氣的剩餘部分。又說:過量食用酸性食物,會使筋變硬,指甲枯萎。酸本來就進入肝臟,過量攝取酸性食物,指甲會枯萎,控制適度攝取酸性食物,指甲就會潤滑,潤滑表示肝氣充足,枯萎則表示肝氣枯竭。又說:膽對應指甲,指甲厚且黃色,表示膽囊肥厚;指甲薄且紅色,表示膽囊薄;指甲堅硬且青色,表示膽急躁;指甲軟弱且紅色,表示膽緩慢;指甲直且白色無紋,表示膽線直;指甲異常且黑色多紋,表示膽結石。又說:足少陽如果受到寒濕影響,容易導致關節疼痛、骨頭疼痛、指甲枯萎。

以上文字內容僅供參考,並非專業醫療意見,如有健康問題,請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

蓋足少陽屬膽,肝膽同宮,故其徵皆如此。(《醫學階梯》)

附皮

《靈樞》云: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裡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心應脈,皮厚者,脈厚;皮薄者,脈薄;皮緩者,脈緩。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又云:人有肥、有膏、有肉,䐃肉堅皮滿者肥,䐃肉不堅皮緩者膏,皮肉不相離者肉。

由此推之,相皮亦自有道矣。據方土而論,南方生人,皮膚柔脆;北方生人,皮膚堅強。是皮以風土分也。據地位而論,王公大人,身體柔脆;貧賤作苦,皮膚堅厚。是皮以頤養分也。學者明此,則形氣逆、順,有餘不足之間,可得而論矣。(《醫學階梯》)

白話文:

足少陽經脈主理膽和肝,兩者在體內同屬一宮,因此它們的症狀表現常有相似之處。

皮膚與肺相應,皮膚厚的人,大腸通常也會較厚;皮膚薄的人,大腸則較薄。皮膚鬆弛且腹部空虛的,大腸可能寬闊且長;皮膚緊實的人,大腸可能較短。皮膚光滑的人,大腸比較直;皮膚與肌肉連接緊密的人,大腸可能較為結紮。

心與脈管相應,皮膚厚的人,脈管也厚;皮膚薄的人,脈管也薄;皮膚鬆弛的人,脈管也緩慢。腎與骨骼相應,皮膚細密、厚實的人,三焦和膀胱的組織結構也較厚;皮膚表面紋路粗大、皮膚薄的人,三焦和膀胱的組織結構也較薄;皮膚緊實且沒有毫毛的人,三焦和膀胱的組織結構也較緊實。

此外,人的體態有肥、有膏、有肉之分,肌肉堅實、皮膚緊實飽滿的人較肥;肌肉不堅實、皮膚鬆弛的人較為肥胖;皮膚與肌肉緊密相連的人,則是肌肉型的身材。

根據地勢的不同,南方長大的人,皮膚通常比較柔軟、脆弱;北方長大的人,皮膚則較為堅硬。這是因為皮膚受到當地風土的影響。再者,從社會地位來看,王公貴族,他們的身體通常比較柔軟;窮困勞動者,皮膚則較為堅厚。這也是皮膚受到養育環境的影響。

學習中醫的人若能明確理解這些原理,就能更精確地判斷身體形態和氣質的逆轉、有餘或不足。

樹木之精氣得以上行者,皮殼為之也;人身之精氣得以外達者,腠理為之也。形惟皮易死,亦易生。汗不透則皮死,故病後則皮褪,甚則毛脫。又甚則換爪甲,肉落骨痿,皆大病所有事也。皮易生,故褪皮者,雖輕病亦然。皮褪者,不治自復;毛脫爪換者,調理而復,肉落骨痿者,非峻補不復。(《醫參》)

附肌

《經》云:陽明主肌肉之表。又云:氣血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肌肉之分,自有別也。凡人一身,不過外而皮毛,內而肌膚,以至經絡、脂膜、筋骨之類。所謂脂者,即近肉之膏也。肌者,連皮之嫩膏也。而脂滲於中,其質肥而虛;肌連於皮,其質嫩而實。

白話文:

中醫古籍提到,樹木能向上運送養分,主要依靠樹皮和樹殼。同樣地,人的精氣能向外散發,主要是通過皮膚和腠理(皮下組織)。皮膚容易受損,但也比較容易恢復。當汗液不能正常排出時,皮膚可能會受到損傷,因此在生病後,皮膚會出現褪色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毛髮脫落。更嚴重的狀況還包括指甲變形、肌肉萎縮、骨骼衰弱等症狀,這些都是大病常見的現象。

皮膚容易恢復,即使是輕微的疾病,皮膚也有可能自然恢復。毛髮脫落和指甲變形則需要通過調理來恢復,而肌肉萎縮和骨骼衰弱則需要強力的補品才能得到改善。

古書進一步解釋,陽明經脈主要負責肌肉的表層功能。當氣血充足時,可以讓皮膚紅潤、肌肉飽滿;如果只有血液充足,則皮膚會變得薄而透亮,形成毫毛。肌肉與皮膚的區別在於,脂肪位於肌肉內部,質地較肥厚且鬆軟;而肌肉與皮膚相連,質地較嫩且堅實。

實則膚堅,嫩則皮潤。蓋美軀華殼者,在潤肌澤膚,而潤澤之功,在榮養氣血。故有肌粟、肌瘦、肌寒、肌熱,肌雖在表,病各有因。人只言病在肌膚為表證何哉!(《醫學階梯》)

筋骨、脂膜、肌肉、皮膚、毫毛十者,人之所藉以為形者也。骨為本,筋束骨,膜裹筋,脂固膜,肉衛脂,肌澤肉,膚統肌,皮榮膚,毛護皮,毫輔毛。譬居室然,骨也者,以為梁柱也;筋也者,以為關鍵也;脂膜肌肉者,以為牆垣也,皮膚毫毛者,以為門戶窗牖,所以彌縫牆垣之隙者也。一有損壞則屋敝,一有傷缺則屋頹矣。(《醫參》)

附肉

《經》云:脾主肉。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凡人一生體厚,由稟賦有餘,自幼羸瘦,屬天真不足。中年發胖,乃頤養太過;晚年不衰,緣謹守真元。皆以肉為徵。《經》所謂肉為牆者,不信可驗乎?至於治病,各審所因。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久坐傷肉。形樂志樂,病生於肉。

白話文:

【真正的健康,皮膚會堅硬,虛弱的身體,皮膚則會光潤。美麗的身體,是因為皮膚光潤,而皮膚光潤的原因,在於調理氣血。所以,肌膚出現問題,如肌膚乾燥、肥胖、寒冷、熱熱的,肌膚雖在表面,但每種問題都有其原因。人們常說,肌膚問題是表症,這是什麼意思呢?】

【筋骨、脂肪、肌肉、皮膚、毛髮,是人類形體的構成要素。骨頭是基礎,筋連接骨頭,脂肪包覆著筋,皮下脂肪保護著肌肉,肌肉使皮膚光潤,皮膚統領著肌肉,皮膚保護著肌肉,毛髮護衛著皮膚,毫毛輔助著毛髮。就像房子一樣,骨頭就像是樑柱,筋像是關鍵點,脂肪和皮下組織像是牆壁,皮膚和毛髮像是門窗,用來填補牆壁的空隙。一旦有任何損壞,房子就會破損,一旦有缺口,房子就會倒塌。】

【附著在肉上的問題】

【經典中提到,脾掌管著肉。在身體上,肉是肉的表現,在臟腑中,脾是肉的主宰。一般人一生中體重增加,可能是因為先天因素優越,從小體弱,是因為天賦不足。中年後體重增加,可能是因為養生過度;老年不衰,可能是因為謹守真元。這些都與肉有關。經典中提到肉是牆壁,這一點可以親身驗證。至於治療疾病,需要根據病因進行審視。濕氣傷害肉,風邪引起濕氣,甘味傷害肉,酸性物質可以克服甘味。久坐會傷害肉,外在樂觀,內心樂觀,也會導致肉的問題產生。】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邪溢氣壅,脈熱肉敗。由此言之,調攝蓋亦多術矣。(《醫學階梯》)

附腠理

《靈樞》云:腠理發泄,汗出溱溱。又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故有元府、鬼門之稱。又有腠理開、汗大泄之論。汗垢從此而出,風邪從此而入。凡人周身毫毛皆有孔竅,即腠理分際。腠理閉,外邪不能入;元府疏,汗易出。南方人好潔,元府、鬼門易開,北方人不常浴,所以垢膩護圍腠理,邪不輕犯,汗不易出。

然各人賦質不同,南北間或相反,亦不必株守一說。(《醫學階梯》)

附竅

人有九竅,實十三竅。舌為心竅,廉泉為津竅,鬼門為汗竅,莖為精竅,並九竅為十三竅。(《醫參》)

白話文:

當疾病影響到脾胃時,身體會表現出肌肉疼痛的症狀;如果體內邪氣過度,導致氣流通不暢,脈搏會呈現熱象,肌肉組織也會因此衰敗。由此可知,調養身體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

「附腠理」部分提到,《靈樞》中有言:皮膚的毛孔若開放,就會出現大量的出汗現象。又指出,衛氣的作用是溫暖皮肉,充實皮膚,保護皮膚和毛孔,控制毛孔的開合。因此,我們有元府(指毛孔)和鬼門(指汗腺)的稱號。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毛孔開放,汗液大量排出。汗液和污垢就是從這裡來的,風邪也是從這裡進入體內的。一般來說,人體的每根毛髮都有一個孔隙,這就是毛孔的界限。毛孔閉塞,外界的邪氣就無法進入;元府(毛孔)疏鬆,出汗就容易。南方人喜歡清潔,元府和鬼門比較容易打開,而北方人不常洗澡,因此他們用油脂來保護毛孔,使得邪氣不容易侵犯,出汗也不容易。

然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理特徵,南方與北方之間的差異可能會有所相反,因此我們不必執著於一種理論。

「附竅」部分說明,人體有九個孔道,實際上是十三個孔道。舌頭是心的孔道,廉泉是津液的孔道,鬼門是排汗的孔道,生殖器是精液的孔道,加起來共有九個孔道,實際上是十三個孔道。(《醫參》)

人身之痞泰,與《易》理相同。地天則泰,天地則痞。耳兩竅,目兩竅,鼻兩竅,合為坤象。鼻之下,人之中也。口一竅,前陰一竅,後陰一竅,合為乾象。頭至唇不動,地道也。口至足皆動,天道也。頭之上天,足之下地,人身上下合之,故能中立。逆之則泰,順之則痞,理所當然。

人自不察耳。○王氏曰:凡竅橫者,皆有出入往來之氣;竅豎者,皆有陰陽升降之氣。上下九竅,外而八萬四千毛孔,皆其門戶也。(《吳醫匯講》)

白話文:

人體的健康與《易經》的原則相同。地天相合則為泰,天地相隔則為痞。耳朵有兩個孔,眼睛也有兩個孔,鼻子也有兩個孔,這與坤卦的象徵相符。鼻子下方是人體的中樞。口有一個孔,前部的生殖器有一個孔,後部的生殖器也有一個孔,這些都代表乾卦的象徵。頭部到嘴脣是固定的,像是大地。口部到腳部是活動的,像是天空。頭部代表天,腳部代表地,人體上下相合,因此能保持中立。逆著這個原則去做就會導致疾病,順從它就能保持健康,這是自然的道理。

一般人自己往往不會注意到這些。○ 王氏說:所有水平排列的孔洞,都代表有進出和來去的氣息;垂直排列的孔洞,都代表有陰陽升降的氣息。上下共有九個孔洞,再加上外面的八萬四千個毛孔,都是這些氣息的門戶。 (《吳醫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