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 卷一·醫學溯源 (7)
卷一·醫學溯源 (7)
1. 臟腑(附腔子、脂膜)
經義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陰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白話文:
【經義】
心是國家的統治者,思想和智慧由這裡產生。肺是輔佐者的職位,負責調節和節制身體的功能。肝是領導者的角色,負責思考和策劃。膽是公正的職位,負責做出決定。羶中是臣屬的職位,情緒和喜悅從這裡表現出來。脾胃是糧倉的職位,五種味道的食物由這裡消化和吸收。大腸是運送通道的職位,食物轉換為能量。小腸是接收和精煉的職位,食物被轉換和吸收。
腎是強壯的職位,創造技術和技巧。三焦是決策和管理的職位,負責水分的流通。膀胱是國家的儲藏地,保存體液,當氣候變化時,體液就能流出。
心,作為生命的中心,是思維和靈魂的發源地。肺,作為輔助器官,負責調節身體的機能。肝,作為決策和計劃的執行者,是智慧和策略的來源。膽,作為公正的判斷者,負責作出決策。羶中,作為情感的調節器,喜悅和愉悅的情感由此產生。脾胃,作為能量和營養的供應站,處理並吸收五種食物的味道。大腸,作為消化系統的一部分,負責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小腸,作為食物處理的細節部分,負責食物的分解和營養的提取。
腎,作為力量和技能的源泉,是創新的中心。三焦,作為身體水份管理和流動的關鍵,確保水分的適度分配。膀胱,作為體內液體的存儲庫,當環境或生理需求改變時,體液可以得到適當的排泄。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素問鈔》謂脾胃大腸云云,至通於土氣,此處疑有錯誤。
當云:脾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能化糟粕,轉味而去入者也。)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
白話文:
肝是疲勞恢復的根本,也是靈魂的棲息地;它的外現表現在指甲上,內在的充盈則在筋絡中,肝能生成血液和氣體,是陽性組織中的次要部分,與春季相應。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等,是糧倉的根本,也是營養的棲息地;這些器官被稱為「器」,能消化食物殘渣,轉換味道並進行輸出。它們的外現表現在脣部的四周,內在的充盈則在肌肉中,這些器官屬於「至陰」類型,與土氣相應。對於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來說,他們的功能在於消化食物殘渣,轉換味道並進行輸出。總共十一個主要器官,都由膽管控制。五臟器官儲存精氣而不會流失,所以雖然充滿了能量卻不會實質地填滿;六腑器官則負責運送和轉化食物而不會保存,所以即使充滿了食物卻不會真正填滿。肝在遇到庚辛時會死亡,心在遇到壬癸時會死亡,脾在遇到甲乙時會死亡,肺在遇到丙丁時會死亡,腎在遇到戊己時會死亡。
○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膽為怒。○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
○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涇濕,腎惡燥。○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
白話文:
【天氣與肺相連,地氣與咽喉相通,風氣與肝相連,雷氣與心相連,糧食之氣與脾相連,雨水之氣與腎相連。六經如河流,腸胃如大海,九個孔穴如水流的氣息。】 【酸味進入肝,辛味進入肺,苦味進入心,鹹味進入腎,甘味進入脾。】 【心發出嘆息聲,肺發出咳嗽,肝發出語言,脾發出吞嚥,腎發出打哈欠或打噴嚏,胃引發氣逆、呃逆、恐懼,大腸和小腸引發排便,下焦過度流液形成水,膀胱功能不佳導致尿瀉,尿失禁,膽引發怒氣。】 【當精氣聚集在心時,會感到開心;聚集在肺時,會感到悲傷;聚集在肝時,會感到憂慮;聚集在脾時,會感到畏懼;聚集在腎時,會感到恐懼。】 【心怕熱,肺怕冷,肝怕風,脾怕潮濕,腎怕乾燥。】 【心主管出汗,肺主管鼻涕,肝主管眼淚,脾主管唾液,腎主管口水。】 【辛味影響氣息,氣息疾病時不要多吃辛味;鹹味影響血液,血液疾病時不要多吃鹹味;苦味影響骨骼,骨頭疾病時不要多吃苦味;甘味影響肌肉,肌肉疾病時不要多吃甘味;酸味影響筋絡,筋絡疾病時不要多吃酸味。】 【心主管靈魂,肺主管靈魂,肝主管靈魂,脾主管意念,腎主管意志。】 【心主管脈搏,肺主管皮膚,肝主管筋絡,脾主管肌肉,腎主管骨頭。】
○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素問》)
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以憂。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悗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
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肺高,則上氣、喘息、咳。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病。肝大,則逼胃、迫咽、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
白話文:
【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
肝脈若呈弦狀,心脈呈鉤狀,脾脈呈現間歇(代),肺脈像毫毛,腎脈似石頭。這是在描述五臟與脈象的關係,每種脈象都代表了不同的情況或疾病。
【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以憂。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悗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
心臟大小的不同,會影響其對疾病和情緒的抵抗力。例如,心小時,容易被憂慮傷害;心大時,容易被疾病傷害;心高時,會影響到肺,導致健忘,難以用言語表達;心下時,容易受寒冷影響,受言語恐嚇;心堅硬時,內臟得以安定;心脆弱時,容易得消瘦、熱病;心正直時,不易受到傷害;心傾斜時,會導致行事不一,沒有固定的方向。
【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肺高,則上氣、喘息、咳。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
肺部大小的變化,會影響飲水量和是否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肺小時,不常有喘息現象;肺大時,會引起胸痛、喉痛和逆氣等問題;肺高時,會出現上氣、喘息、咳嗽;肺下時,會導致腹部壓迫肺部,引起脅下疼痛;肺堅硬時,不易出現咳嗽和上氣的問題;肺脆弱時,容易得消瘦等病;肺正直時,不易受到傷害;肺傾斜時,會引起胸側疼痛。
【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病。肝大,則逼胃、迫咽、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
肝臟大小的差異,會影響身體的健康。肝小時,內臟平穩,不會出現脅下問題;肝大時,會壓迫胃和咽喉,使人感到消化不良、胸口疼痛;肝高時,會使腹部壓力增加,造成呼吸困難。
肝下,則逼胃,脅下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臟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痛也。○脾小,則臟安,難傷於邪。脾大,則苦湊䏚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則䏚引季脅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臟苦受邪。脾堅,則臟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
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腎小,則臟安難傷。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傷以邪。腎高,則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以俯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背痛。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苦腰尻痛也。
白話文:
肝若處位偏下,會壓迫到胃部,若肝部下方空虛,容易受到邪氣侵入。肝若堅硬,則內臟較難受傷害;肝若脆弱,則易患消瘦病,且容易受傷。肝若位置端正,則能保持和諧暢通,不易受傷害;若肝傾斜,則會引起肋骨下方的疼痛。
脾若體積偏小,則內臟較難受傷害,不易受到邪氣侵擾;若脾腫大,會導致腸胃部苦澀且疼痛,活動不便;脾若位置偏高,則會導致腸胃部牽引著季節肋骨而感到疼痛;若脾位於下方,則可能影響大腸,內臟容易受傷害。脾若堅硬,則內臟不易受傷害;脾若脆弱,則易患消瘦病,且容易受傷害。脾若位置端正,則能保持和諧暢通,不易受傷害;若脾傾斜,則易出現腹脹和脹滿的情況。
腎若體積偏小,則內臟較難受傷害,不易受到邪氣侵擾;若腎腫大,則易患腰痛病,且無法進行俯仰動作,容易受邪氣傷害;腎若位置偏高,則會引起背部脊椎疼痛,且無法進行俯仰動作;若腎位於下方,則可能導致腰臀部疼痛,且無法進行俯仰動作,可能會出現狐疝病。腎若堅硬,則不易患腰背疼痛;腎若脆弱,則易患消瘦病,且容易受傷害。腎若位置端正,則能保持和諧暢通,不易受傷害;若腎傾斜,則易感到腰臀部疼痛。
○胃為水穀之海。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膽中為氣之海。腦為髓之海。○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少氣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
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靈樞》)
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強力入水則傷腎。(《難經》)
臟象應天地
人身首尊而足卑,天地定位也。脾胃相為子母,山澤通氣也。肝膽主怒與動,雷風相搏也。心高腎下,水火不相射也。八卦相錯,人亦肖之。妙哉《易》也!(滑伯仁)
白話文:
胃是食物和飲料的來源。衝脈是十二條主要經絡的來源。膽囊是氣體的來源。腦是神經液體的來源。當氣海充足時,會感到氣息滿滿,胸部有壓迫感,臉色紅潤;反之,氣海不足時,會感到呼吸困難,無法發言。血液充足時,人們常常認為自己身形壯大,感到困惑,不清楚自己的問題在於何處;血液不足時,他們常常認為自己身形瘦小,感到狹窄,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食物和飲料的來源充足時,腹部會感到飽滿;反之,當食物和飲料的來源不足時,會感到餓卻不願進食。
神經液體的來源充足時,人會變得靈活有力,超過了自己的限度;神經液體不足時,頭暈眼花,腳部發麻,頭暈目眩,視力模糊,感到疲倦,想要休息。
憂慮和思考會傷害心臟,身體受涼和飲用冷飲會傷害肺部,憤怒和氣喘會傷害肝臟,飲食過度和勞累會傷害脾臟,強力進入水中會傷害腎臟。
人的五臟和天地對應,人體的頭部代表尊貴的位置,腳部代表低下的位置,這與天地定位相似。脾胃相輔相成,就像山和湖泊相通。肝膽主管怒氣和活動,就像雷和風互相影響。心臟位於上,腎臟位於下,水和火不會相互幹擾。八卦的元素互相交錯,人類也遵循這種模式。《易經》真是奇妙啊!
滑伯仁認為,人的身體結構和天地的規律有著深刻的對應關係。
臟腑貴賤
《內經》十二臟之相使貴賤,則臟如一家中之上人,各藏其神、魂、意、魄、志,為神明之臟,運用於上,傳注於下。所謂勞其心者也。腑如一家中之奴婢,塊然無知,承接上令,各司乃職,溲便糟粕,傳運啟閉。所謂勞其力者也。惟心腎兩家更勞,猶一家中之主人、主母,坎離互為其配,水火互為其根。
蓋神明之用,無方無體。醫者可不加意於心腎二家者歟?(《馮氏錦囊》)
臟腑命名釋義
肺者,市也。百脈朝會之所也。心者,深也。言深居高拱,相火代之行事也。肝者,干也。其性多動而少靜,好乾犯他臟者也。脾者,卑也。裨助胃氣以化谷也。腎者,任也。主骨而任周身之事,故強弱系之。《甲乙經》曰:腎者,引也。能引氣通於骨髓。《卮言》曰:腎者,神也。
白話文:
臟腑貴賤
《內經》裡提到的十二臟功能和重要性的關係,就像一個大家庭中的地位,臟器們各自擁有自己的神、魂、意、魄、志,是像神靈般的存在,他們在上層運作,影響著下層。這指的是心思活動。而腑類則像是家庭中的奴僕,不知情地執行上層的命令,各司其職,負責排泄和運送食物殘渣,這代表著身體的勞動。心和腎這兩個器官尤其辛苦,就像是家庭的主人和母親,水與火互相依存,形成一個整體。
神明的使用沒有固定的形式和體制,醫生在治療時不能忽視心和腎這兩個器官的重要性啊!(《馮氏錦囊》)
臟腑命名釋義
肺,就像是市場,百脈在此聚集交會。心,則是深沈,意味著心臓處於高位,由相火代為執行重要的任務。肝,有著幹凈的意思,其性質多動少靜,好侵犯其他器官。脾,表示低下的位置,它幫助胃消化食物。腎,代表著責任,主要負責骨骼,承擔整個身體的責任,所以它的強壯或弱小會影響到整個身體。《甲乙經》說,腎具有引導能力,能夠引導氣息通達於骨髓。《卮言》則認為,腎,就是神靈的象徵。
妙萬物而言也。膽者,擔也。猶人之正直有力,善能擔當。《卮言》曰:膽者,澹也。清淨之府,無所受輸也。胃者,匯也。五味匯聚,無所不容,萬物歸土之義也。腸者,暢也。通暢水穀之道也。膀者,言其橫於前陰之旁,以通水道也。胱者,言其質之薄而明也。合而言之,以其由虛而實,旁通水道,通身虛松,可以蓄水,漸漬而滲入胞中,胞滿而溺出也。包絡者,護衛心主,不使濁氣干之,正猶君主之有宮城也。
(《馮氏錦囊》)
臟腑相通
《五臟穿鑿論》曰:心與膽相通,心病怔忡宜溫膽;膽病戰慄癲狂宜補心。肝與大腸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腸;大腸病宜平肝。脾與小腸相通,脾病宜瀉小腸火;小腸病宜瀉脾土。肺與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膀胱病宜清肺。腎與三焦相通,腎病宜調和三焦;三焦病宜補腎。此合一之妙也。(《醫學入門》)
白話文:
「妙萬物而言也」指的是中醫學對於萬物的精妙理解。
「膽者,擔也」比喻膽就像一個人的正直與力量,能夠承擔責任。「《卮言》曰:膽者,澹也」,這表示膽是一個清淨的場所,沒有任何負擔或輸入。
「胃者,匯也」,胃是各種味道的匯聚處,可以包容萬物,象徵著大地的特性。「腸者,暢也」,腸道是消化食物的通路,確保食物和水分的順暢流通。
「膀者,言其橫於前陰之旁,以通水道也」,膀胱位於身體的一側,負責排泄尿液。「胱者,言其質之薄而明也」,膀胱的壁薄且透明,可以容納尿液。
「包絡者,護衛心主,不使濁氣幹之,正猶君主之有宮城也」,包絡是保護心臟的重要組織,防止混濁的氣息影響心臟,類似於國王擁有宮殿一樣。
「臟腑相通」部分描述了中醫學認為五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治療原則:
- 心與膽相通,心病時可通過溫暖膽經來治療;膽病時則需要補益心經。
- 肝與大腸相通,肝病時應通暢大腸;大腸病時則需平抑肝經。
- 脾與小腸相通,脾病時要清除小腸熱毒;小腸病時則需減輕脾土的負擔。
- 肺與膀胱相通,肺病時應清潔和利尿膀胱;膀胱病時則需清涼肺經。
- 腎與三焦相通,腎病時需調節三焦功能;三焦病時則需補腎。
這些理論強調了身體各系統的協調性和相互依存性,以及針對不同病狀進行精確治療的重要性。
五臟應五行
午位居上,火旺於午,人以心應之,故心居上。子位居下,水旺於子,人以腎應之,故腎居下。卯位居左,木旺於卯,人以肝應之,故肝居左。酉位居右,金旺於酉,人以肺應之,故肺居右。中者土位,土居末,人以脾胃應之,故脾胃居中。此五行之定位也。(《醫旨緒餘》)
五臟外形
齒者,骨之聚也;外腎者,筋之聚也;舌者,肉之聚也;爪甲者,脈之聚也;縐紋者,皮毛之聚也。腎主骨,齒落則腎衰矣;肝主筋,外腎不興,則肝衰矣;脾主肉,舌不知味,則脾衰矣:心主脈,爪甲色不華,則心衰矣;肺主皮毛,縐紋多且深,則肺衰矣。老年得之常,壯年則為變。由乎外以測其內也。(《醫參》)
白話文:
【五臟應五行】
在這個理論中,我們將人體的五臟與自然界中的五行相對應。午時,火氣最盛,人體的心臟相應地處於最高位置,因此心臓位於上部。子時,水氣最盛,人體的腎臟相應地處於最低位置,因此腎臍位於下部。卯時,木氣最盛,人體的肝臟相應地處於最左位置,因此肝臍位於左邊。酉時,金氣最盛,人體的肺臟相應地處於最右位置,因此肺臍位於右邊。中間是土的位置,土位於最後,人體的脾和胃相應地處於中央,因此脾和胃都位於中間。這是五行在人體中的定位。
【五臟外形】
齒,是骨頭的聚集地點;外腎,是筋肉的聚集地點;舌,是肌肉的聚集地點;指甲,是脈絡的聚集地點;皮膚上的縐紋,是皮膚和毛髮的聚集地點。腎主骨,如果齒掉落,表示腎功能衰退了;肝主筋,如果外腎功能不正常,表示肝功能衰退了;脾主肉,如果舌頭無法辨別味道,表示脾功能衰退了:心主脈,如果指甲顏色沒有光彩,表示心功能衰退了;肺主皮毛,如果皮膚上的縐紋多而且深,表示肺功能衰退了。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這些情況,年輕人則可能會有不同表現。通過外部的現象可以預測到內部的健康狀況。
手足經配合臟腑
有以十二經問屬手足者,何以故?答曰:此陰陽上下配合之義也。手經之脈,起於手;經之脈,起於足。手經主持於上,足經主持於下。手足經者,所以紀上下也。猶《易》之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也。《素問》運氣篇曰:心、肺、心包絡,皆在膈上,屬手經;肝、脾、腎在下,屬足經。
手同手經,足同足經。手足經臟腑陰陽,相配皆然,乃一合也。(《醫旨緒餘》)
臟神所嗜
臟各有神。凡酷嗜一物,皆其臟神所欲,斯臟之精氣不足,則求助斯味以自救。如妊婦肝腎不足,則嗜酸鹹;老人精血虧,則嗜肉食。故凡病人所嗜之物,只可節之,不可絕之。若久藥厭煩,可緩之病,不妨暫停藥餌,調進所嗜之味。胃氣一旺,便可長養精神。若病勢不能勿藥者,則宜沖和之藥味,易於入口,勿傷胃氣。
白話文:
【手足經配合臟腑】
對於手足經脈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分呢?回答是:這是陰陽與上下相配的道理。手部的經脈從手開始,腳部的經脈則從腳開始。手部的經脈主導上半身,腳部的經脈主導下半身。手足經脈,用來規範上下部位。類似《易經》中,源自天的元素親近上部,源自地的元素親近下部的概念。《素問》運氣篇提到:心、肺、心包絡這些臟器都位於胸腔上方,屬於手部經脈;而肝、脾、腎則位於身體下方,屬於腳部經脈。
手部對應到手部的經脈,腳部對應到腳部的經脈。手足經脈與各臟腑的陰陽關係,都是如此搭配,形成一個整體。
【臟神所嗜】
每一個臟器都有自己的神靈。凡是有極度喜好某種食物的情況,這正是該臟器神靈的意願。當臟器的精氣不足時,就會尋求這種食物以自我救助。例如懷孕的女性如果肝腎功能不足,可能會偏好酸鹹的食物;年老者若精血匱乏,可能會偏好肉食。因此,病人的喜好只能適度滿足,不可完全禁絕。如果長期服藥感到疲憊無力,可以緩解藥物的使用,暫時停止藥食,轉而調整並攝入病人喜愛的食物。當胃氣旺盛,便能滋養精神。若病情嚴重無法停止服藥,則應選擇平和易於入口的藥物,避免傷害胃氣。
設不知此,而絕其臟神所嗜之食,強其胃氣所傷之藥,胃氣既傷,化源絕滅,而欲病退神安者,難矣!(《馮氏錦囊》)
吃泥者,脾病也;吃炭者,心病也;吃果子殼、核者,肝病也;吃紙者,肺病也;吃冷水者,腎病也。一臟病,則外引一氣味相近之物以自救。凡食物之有偏嗜者皆然。(《醫參》)
肺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其形四垂,附著於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諸臟之氣,為臟之長。為心之蓋,是經多氣少血。其合皮也,其榮毛也,開竅於鼻。《難經》曰: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華元化曰:肺者生氣之原,乃五臟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籥。(李士材)
白話文:
如果不明白這些道理,而突然斷絕了五臟喜好的食物,強迫服用對胃有損傷的藥物,那麼一旦胃氣受損,化源滅絕,想要病情得到緩解和精神安定,這是非常困難的!(《馮氏錦囊》)
「吃泥」是指脾臟生病的情況;「吃炭」是指心臟生病的情況;「吃果子殼、核」是指肝臟生病的情況;「吃紙」是指肺臟生病的情況;「吃冷水」是指腎臟生病的情況。每一臟器生病時,都會引進與其病症相對應的食物來自救。凡是有偏好的食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醫參》)
關於肺:
肺是輔佐君主的官員,調節功能在此發生。肺的形狀呈四邊形,附著在脊椎的第三節中,有二十四個孔排列分佈,用以流通各臟腑的氣息,是五臟中的領袖。它像心臟的罩蓋,經絡中氣多而血少。肺與皮膚相連,與毛髮相輔相成,通過鼻子進行呼吸。《難經》中提到:肺的重量約為三斤三兩,共有六葉兩耳,總計八葉,主要負責儲存靈魂。華元化認為:肺是生命氣息的源泉,是五臟的華蓋,用以覆蓋其他臟器,結構空洞如蜂窩,沒有通氣的出口,吸入時充滿,呼出時空虛,負責清濁的運轉,是人體的庫房。(李士材)
人之初生,惟肺為完,故下地即能哭且息,以其主氣,為人生之本也。肝完則能視,脾完則能食,心完則能笑且言,腎完則能行立矣。人長極而真牙生,則完者皆足。惟肺先完,惟肺後敝。故氣一息不絕不死。(《醫參》)
大腸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迴腸當臍,右回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附脊以受迴腸,乃出滓穢之路,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是經多氣多血。《難經》曰:大腸重二斤十二兩,肛門重十二兩。
迴腸者,以其回疊也。廣腸即迴腸之更大者,直腸又廣腸之末節也,下連肛門,是為穀道後陰,一名魄門。(李士材)
白話文:
人類初生時,肺是最為健全的器官,因此在落地後就能哭著呼吸,因為肺主掌氣息,是生命的根本。當肝功能健全時,人就能看東西;脾功能健全時,人就能進食;心功能健全時,人就能微笑和說話;腎功能健全時,人就能行走站立。當人類成長到一定程度,真正的臼齒出現,那麼所有健全的器官都已足夠。但肺是最早健全的,也是最後衰竭的。所以只要呼吸不斷,人就不會死亡。
大腸是負責運送食物殘渣和吸收水分的器官,其內部結構複雜,環繞在肚臍周圍,向右繞行16次,直徑約4寸,長度約2丈1尺,可以容納約1鬥的穀物和7.5升的水。大腸與脊椎相連,用於接收大腸內的食物殘渣,並成為排泄廢物的通道,其直徑約8寸,長度約2尺8寸,可以容納約9升3合8分1的穀物。根據《難經》的記載,大腸的重量約為2斤12兩,肛門的重量約為12兩。
迴腸是指大腸中彎曲的部分,廣腸是迴腸更大的部分,而直腸是廣腸的最後一部分,向下連接肛門,這就是食物通道後面的陰部,也被稱為魄門。
胃
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水穀氣血之海。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是經多氣多血。《難經》曰:胃重二斤十四兩。(李士材)
胃處腹中,猶灶中之火,谷在腹外,猶灶外之薪。薪不得灶內之火則不燃,故穀氣要胃氣腐之;火不得灶外之薪則易熄,故胃氣要穀氣充之。究竟火之燃薪,只是要變其體質,以為發端。既變後,莫非取彼之體,助我之用。薪在灶內,燃動薪勢,莫非火勢。谷在腹中,運化穀氣,莫非胃氣。
當此薪火合勢炎炎不息時,自有一種升騰蔟動之象,氤氳而發為焰者,充盈於灶內,此即胃家之有中氣也。胃氣指腑言,中氣指焦言。凡火之能熟腐一切,使釜中之氣充盈蒸潤,能升能溢者,皆焰之力也。焰力到,則釜中之氣足。釜中之氣,在人身即膻中之氣也。所謂灑陳六腑,調和五臟者,皆此氣透上華蓋,而肺得之以輸布周身者也。
白話文:
胃,是倉庫般的器官,五味的食物都由這裡產生。它也是水穀、氣血的海洋。胃的大小約為一尺五寸,直徑五寸,長度約為二尺六寸,橫著可以容納水穀三鬥五升,其中的糧食通常會留下二斗,水分一斗五升,這是因為胃的功能強大,能運送大量的氣血。《難經》提到,胃的重量約為二斤十四兩(李士材)。
胃位於腹部,就像竈中的火焰一樣,食物在腹外,就像竈外的柴草。柴草若無法得到竈內的火焰,就無法燃燒,所以食物需要胃的消化作用。火焰若得不到竈外的柴草,很容易熄滅,因此胃的消化功能需要食物的補充。最終,火焰與柴草的結合,是為了改變物質的性質,作為起始點。一旦改變,就是利用對方的物質來增強自己的功能。柴草在竈內,燃燒柴草的勢力,就是火焰的力量。食物在腹中,轉化食物的氣息,就是胃的消化作用。
當柴草與火焰結合,熱力不斷時,會有一種上升的動力,充滿在竈內的氣息,這就是胃有中氣的表現。胃的消化作用以腸道為主,中氣則以消化後的殘渣為主。任何能夠熟化和腐爛所有食物,使鍋中的氣息充盈蒸騰,能夠上升和溢出的,都是火焰的力氣。當火焰力氣達到一定程度,鍋中的氣息就會充足。鍋中的氣息,在人體中就是羶中的氣息。所謂散佈六腑,調和五臟,都是這種氣息穿透到華蓋(心包),讓肺得以分配到全身的過程。
故凡肺氣虛者,膻中之氣乏也。膻中之氣乏者,釜底之焰微也。欲盛其焰,須是火足。欲足其火,須是薪添。薪之為言,谷也。谷入於陰,長氣於陽,則寶此谷者,非陽而何?然則胃之有陽氣,又何氣也?曰:陽氣之與胃氣,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胃氣從宣發處見,雖是宣發,只有其體。
陽氣從包蘊處見,雖是包蘊,用則無窮。究而言之,陽氣即胃中所稟之性,猶夫火之云熱也。火性熱,故釜底熱,則釜中無火之處無不熱。火不能化一切之非火而為火,而火性之熱,則能化一切非熱而為熱。故穀氣足,則胃氣充,尚是後一層事,而陽氣充,則穀氣化,實是先一層事。
白話文:
因此,凡肺部功能衰弱的人,羶中部位的氣息就會不足。羶中部位的氣息不足,就像鍋底的火焰微弱。想要增強火焰,必須確保火源充足。想要使火源充足,則需要添加柴火。柴火在這裡指的是食物。食物進入陰部,養生氣在陽部,那麼保存這些食物的人,不是陽氣嗎?然而,胃部具有陽氣,又是指什麼呢?回答是:陽氣與胃氣,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或可說是互為表裡的。胃氣從宣發(消化)的過程中表現出來,即使是在這個過程中,它只顯示出其本質。
陽氣從包蘊(藏納)的過程中表現出來,即使在這過程中,其作用是無窮的。進一步來說,陽氣就像是胃部所接受的性質,猶如火的熱性。火具有熱性,所以鍋底的熱度可以傳遞到鍋中的任何地方。火無法將非火物轉變為火,但其熱性卻可以將非熱物轉變為熱。因此,食物充足時,胃氣會得到補充,這是後續的一個過程。然而,當陽氣充足時,食物可以被轉化,這實際上是一個更為重要的、先於補充胃氣的過程。
猶火將欲化,彼之非熱而為熱,自不得不先化此薪之非火而為火也。所以此處之陽,專隸在胃上言。非與陰字對看。乃胃之具以統乎五臟六腑也。苦脾之為器,不過為胃行其津液。平常只可與胃作對峙,而在此處,猶之薪火接合處用之作抽添煽揚力者。火非抽添煽揚則不炎,胃無消磨健運則不化。
故言胃氣,內已該括及脾氣矣。(程郊倩)
脾
脾者,形如刀鐮,與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當十一椎下,聞聲則動,動則磨胃而主運化,其合肉也,其榮唇也,開竅於口,是經多氣少血。《難經》曰:脾重二斤三兩,廣扁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意智。脾胃屬土,俱從田字,胃居中,田字亦中;脾處右,田亦偏右。(李士材)
白話文:
如同火焰將要轉變,它並非熱卻表現出熱象,因此必須先將那非火轉為火。這裡的「陽」專門在胃上談論,而不是和「陰」字對照。胃就像統領著五臟六腑的中心。脾的職責類似容器,只是為胃運送津液。一般來說,脾只能與胃對抗,但在這裡,它就像是燃料和火種結合的地方,提供抽、添、煽、揚的力量。火若不經過抽、添、煽、揚,便不會燃燒;胃若沒有消化和運轉的能力,便不能轉化物質。
所以提到胃的氣息,實際上已經涵蓋了脾的氣息。脾的形狀類似刀鎬,與胃共用一層薄膜,位於胃的左側,位於第十一節脊椎下方。脾會隨著聲音的響起而動,動時就會磨擦胃,並負責運轉和消化。脾與肌肉相連,使其能紅潤嘴脣,開口就是它的通路。脾經的特點是氣息豐富但血液較少。難經中有記載:脾的重量約為二斤三兩,大小長度分別為三寸、五寸,其中散膏約半斤,主要負責包裹血液、溫暖五臟,以及存儲意念和智慧。脾和胃都屬土,類似田字,胃在中央,田字的確代表了中央;脾位於右側,田字的偏右也符合這點。
脾之所以消磨水穀者,非如磨之能礱,杵之能舂也。以氣吸之,而食物不墜焉耳。食物入胃,有氣有質,質欲下達,氣欲上行,與胃氣熏蒸,氣質之去留各半,得脾氣一吸,則胃氣有助,食物之精得以盡留。至其有質無氣,乃縱之使去,幽門開而糟粕棄矣。(《醫參》)
心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著脊之第五椎,是經常少血多氣。其合脈也,其榮色也,開竅於舌。《難經》曰: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心象尖圓,形如蓮蕊,其中有竅,多寡不同,以導引天真之氣,下無透竅,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臟。心外有赤黃裹脂,是為心包絡。
白話文:
脾的功能在於消化食物,這並不像研磨石或杵槌那樣直接作用。它通過氣的吸收,確保食物不會掉下來。當食物進入胃部,它含有氣和質,質欲向下,氣欲向上,與胃的氣息相互作用。氣質的去留各佔一半,當脾氣吸收時,胃的氣息獲得支援,食物的精華就能夠完全保留。對於那些只有質而無氣的食物,脾氣會放任它們離去,從幽門排出,即排除了糟粕。
_ 心 _ 心是主導全身的器官,神智由此生發。心位於肺管下方,膈膜之上,附著在脊椎的第五節。通常血液較少而氣息豐富。心的脈搏與其皮膚的顏色都通過舌頭表現出來。《難經》中提到,心重十二兩,內部有七個孔和三根毛,儲存三合的精液,主要負責保存靈魂。心形狀尖圓,類似蓮花蕊,其中包含多個孔,大小不一,用來導引純真之氣。心下無穿透孔,但上可通達舌頭,總共有四個連接點,用以連接四臟。心外部覆蓋著紅黃脂質,這被稱為心包絡。
心下有膈膜,與脊脅周迴相著,遮蔽濁氣,使不得上熏心肺也。(李士材)
上智人心七竅三毛,中智人心五竅二毛,下智人心三竅一毛。常人心二竅無毛,愚人心只一竅。無竅則神無出入之門。○心有七孔應七星,三毛應三臺。心至誠則無所不應。(《醫學入門》)
《經》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邵子云:心為一太極,而四肢百骸、臟腑陰陽,盡皆稟命於心。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命也。凡人之心,上有肺之華蓋遮覆,下有包絡橐籥護圍,狀如圓鏡,明如止水,乃虛靈不昧者也。其間藏性、藏情、藏神、藏液,又為樞機之象。
白話文:
心下方有一層膈膜,這層膈膜會與脊背和腰部周圍接觸,用來阻擋並隔絕混濁的氣息,防止它們進入心肺造成影響。
上等智慧的人的心中有七個孔洞,三根毫毛;中等智慧的人的心中有五個孔洞,兩根毫毛;下等智慧的人的心中有三個孔洞,一根毫毛。一般人的心中有兩個孔洞,沒有毫毛;愚蠢的人的心中甚至只有一個孔洞。如果沒有孔洞,那麼靈魂便沒有出入的通道。
心有七個孔洞,應對天空中的七顆星;三根毫毛,則應對地上的三座山。心若誠實,便能無所不應。
經書中說:心是君主所在之地,是精神活動的源頭。又說:心是五臟六腑的統領。邵康節先生認為:心是宇宙的一個核心,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器官,都是由心所指揮和控制。所謂「天君」安定,全身都聽命於心。
人的心上方有肺蓋保護,下方則有包絡(一種保護心臟的組織)環繞,狀似圓鏡,明澈如靜止的水面,這是靈魂清明、意識清醒的象徵。
在心的中間,包含了性質、情感、靈魂以及體液的儲存,同時也象徵著生命運轉的中心點。
如神不守舍,心樞搖也;神思迷惑,心機塞也;七情感觸,心樞動也;顛倒無恆,心機亂也;液藏於中,心樞守也;汗達於外,心機發也。或曰:樞機之病,獨心臟有之,何也?蓋心家諸病,不能出開闔之理。如不寐,心之開也;善寐,心之闔也;喜笑,心之開也;不樂,心之闔也;不汗,心之闔也;妄汗,心之開也。病情不一,而無形不能出樞機之象,有形不能越開闔之理。
豈可不知心之為心乎?(《醫學階梯》)
《經》曰:七節之傍,中有小心。或指下第七節命門穴為小心者,非也。王注小心者,真心神靈之宮室,以心系並脊膂貫脊髓,正當七節之間。自楊上善認小心為腎神,乃倒數脊骨下七節,致後人即以命門為小心,由此誤也。滑伯仁《心經注》云:心系有二,其一上與肺相連;其一由肺系而下,曲折向後,貫脊髓,正當七節之間。又按內臟圖,果如所云,據此觀之,小心即心包絡也。
白話文:
如同神靈失去主導,心脈開始搖晃;思想混亂,心的機制被堵塞;七情觸動,心脈開始震動;行為顛倒無常,心的機制陷入混亂;心的液體存於內部,心脈保持穩定;汗水流到外部,心的機制開始發作。有人說:樞機的疾病,只有心臟有,為什麼呢?因為心的各種疾病,都不能用開和閉的道理來解釋。比如失眠是心的開,睡眠安穩是心的閉,開心大笑是心的開,心情不好是心的閉,不出汗是心的閉,多汗是心的開。病情各不相同,但無法透過樞機的現象來描述,有形的現象也不能超出開和閉的道理。
我們怎能不瞭解心就是心呢?(《醫學階梯》)
經書上說:在脊椎的七節旁邊,有一個微小的心臟。有些人認為下第七節的命門穴就是這個微小的心臟,這是錯的。王氏註解中的微小心臟是指心的靈魂所在宮殿,因為心的神經線與脊椎和脊髓相連,正好位於七節之間。從楊上善將微小心臟視為腎神,認定為脊椎骨下七節,導致後人誤以為命門是微小心臟,由此產生誤解。滑伯仁在《心經注》中提到:心的神經線有兩條,一條上與肺相連;另一條從肺的神經線往下,曲折向後,貫穿脊髓,正好位於七節之間。再根據內部器官圖,確實如此,由此看來,微小心臟實際上就是心包絡。
何一陽亦謂包絡發原,正在心五椎下二節七節之傍,正與膻中平對,井不可紊。設如彼逆數之,則心當在十五椎,肺在十九椎下矣。自《素問》以來,未聞此倒數法也。(《醫旨緒餘》)
《素問》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一節,此濁氣歸心,不得其解。因思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果濁氣歸心,焉得虛靈不昧,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乎?按此心字,必脾字之誤。考《靈樞》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又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調和於五臟,灑陳於六腑。
又曰:陰清而陽濁,諸陰皆清,足太陰獨受其濁。夫腑為陽,臟為陰。既曰諸陰皆清,則心之受清可知。既曰足太陰獨受其濁,則濁氣歸脾之外,更無一臟再受其濁可知。是濁氣歸脾,經文無不印合。(《吳醫匯講》)
白話文:
何一陽認為,包絡的發源地點在心臟下方第二節的第七節椎骨旁邊,正好與羶中穴相對,這一點不能混淆。如果有人逆序計算,那麼心臟應該位於第十五節椎骨,肺部則位於第十九節椎骨之下。從《素問》開始,並沒有聽到過這種逆序的方法。
《素問》提到「食氣入胃,濁氣歸心」一節,其中的「濁氣歸心」未能得到正確的解釋。我思考到心是君主之官,神明由此產生。如果濁氣真的歸於心,怎麼能保持靈魂清明,理解萬物,應對各種事情呢?按照這個「心」字,可能是「脾」字的錯誤。參考《靈樞》的說法:接受食物的為濁,接受氣的為清。又提到:營,是食物和氣的精華,調和在五臟之中,散佈在六腑之內。
又提到:陰清而陽濁,所有陰性事物都是清的,只有足太陰特別接受濁氣。腑是陽性,臟是陰性。既然所有陰性事物都是清的,那麼心接受清氣就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提到足太陰獨特地接受濁氣,那麼濁氣除了歸於脾之外,沒有其他臟器再接受濁氣。因此,濁氣歸脾,經文的描述完全符合。
小腸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後附於脊,前附於臍,上左回疊,積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小腸上口,在臍上二寸近脊,水穀由此而入,復下一寸,外附於臍,為水分穴,當小腸下口。至是而泌別清濁,水液滲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是經多血少氣。
《難經》曰:小腸重二斤十四兩。(李士材)
膀胱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當十九椎,居腎之下,大腸之前,有下口,無上口,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為小腸下口,乃膀胱之際,水液由此別迴腸,隨氣泌滲而下,其出其入,皆由氣化。入氣不化,則水歸大腸而為瀉。出氣不化,則閉塞下竅而為癃。
白話文:
小腸
小腸是一個接受和處理食物的器官,它能將食物轉換為可用的物質。小腸位於脊柱後方,腹部前方,它分成左側的曲線,總共16個彎曲,長度約為3丈2尺(約90米),能容納2鬥4升的食物和6升3合的水分。小腸的入口在腹部上方二寸接近脊椎的位置,食物和水分從這裡進入,然後再往下一段距離,附著在腹部形成水分分隔點,這是小腸的出口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小腸會將清潔和混濁的食物分開,清潔的水分進入膀胱,而混濁的食物進入大腸。小腸主要是血液豐富而氣體較少的器官。
《難經》提到:小腸的重量為二斤十四兩。
膀胱
膀胱是一個存儲和調節體內水分的器官,當體內的氣體正常運作時,水分就能順利排出體外。膀胱位於第十九椎的位置,位於腎臟下方、大腸之前,有一個出口但沒有入口。出口位置在腹部上方一寸的水分分隔點,這也是小腸的出口。膀胱的水分通過循環系統流向回腸,隨氣體的運作而下流。水分的進出都依賴於氣體的運作。如果氣體運作不順暢,水分就會流入大腸導致拉肚子;反之,如果水分排出不暢,則可能會導致尿閉。
諸書有言其有上口無下口,有言上下俱有口者,皆非。是經多血少氣。《難經》曰: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廣二寸半。(李士材)
膀胱上口,《靈》、《素》未言有無,後世或言有上口而無下口者,乃以氣化則能出之句而誤會也。若無下口,焉得氣一化則遂若此通利哉!是無下口之說,不必論矣。或言有下口而無上口者,張景岳、李士材俱主是說,第無上口,則交腸之易位而出者,糞從何處入乎?張三錫以為上下俱有口是也,但語焉而未詳。
夫水道既從小腸下口以入膀胱,則清濁不分者,何獨並於大腸之水瀉人所常有,而糞入膀胱之交腸患者甚少乎?諦思其故,必系膀胱有上口而常閉,乃為平人之常,水之人於膀胱者,乃是三焦化入,而非從上口以入者也。或腑氣大虛,則力乏而竅不能閉;或邪熱傷腑,則熱主開泄而竅亦不能閉,以致糞從小腸下口入於膀胱上口,並隨小便而出矣。
白話文:
各種醫學著作提到,有的說膀胱只有上口沒有下口,有的說上口和下口都有,這些說法都不正確。實際上,膀胱的血液供應比氣供應多。《難經》中提到,膀胱的重量是九兩二銖,長寬各九寸,可以容納九升九合的尿液,上口的寬度是二寸半。
關於膀胱的上口,黃帝內經和素問中並未明確提及是否存在,後世有人誤解認為有上口而無下口,這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氣化則能出」這句話,卻沒有理解整體脈絡。如果真的沒有下口,那怎麼可能在氣化時就那麼通暢呢?所以這種只有上口而無下口的說法,我們不必再討論了。
另外有人認為膀胱只有下口而沒有上口,張景嶽和李士材都支持這種說法。但是,如果沒有上口,那麼腸道的內容物又是如何進入膀胱的呢?張三錫認為,膀胱上口和下口都存在,只是這種說法還不夠詳細。
既然尿液已經從小腸的下口進入膀胱,那麼為什麼清濁分離的現象只發生在大腸的排泄中,而在腸道病患者中,尿液和糞便一起通過膀胱上口並隨著尿液排出的現象卻很少見呢?深思熟慮後,我們可以推測,膀胱通常有一個上口,而且這個口通常是關閉的,這是正常情況。尿液進入膀胱,主要是來自三焦的轉化,而不是通過上口進入的。或者,如果體內的腑氣非常虛弱,那麼就無法保持口的關閉;如果邪熱傷害了腑,那麼熱氣主開洩,導致口也不能關閉,結果糞便從小腸的下口進入膀胱的上口,然後跟著尿液一起排出。
譬如人身之外竅,亦有常閉而不通者,臍孔與兩耳、兩乳,無故則常閉而不開,有故則或出膿血,或通乳汁,膀胱之上口,亦可以類推矣。世人皆以為無上口者,一則宗景岳、士材之書,一則見獸脬之止有下口也。不思天地之生物,各有不同者,如毛蟲則上五臟俱全,羽蟲則無肺而無前陰。
即人身亦有不同者,男子肋骨二十有四,女子肋骨二十有八。男子頭骨八塊,女子頭骨六塊。人與人尚有異焉,人與獸豈無異乎?○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王太僕注云: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氣海之氣化不及,則閟隱不通。故曰氣化則能出矣。
白話文:
舉例來說,人體外部的孔穴,有些是經常閉合且無法通透的,例如肚臍、兩耳和兩乳。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則這些孔穴通常都是閉合的,若發生意外情況,可能會出現膿血或乳汁等分泌物。膀胱的上部出口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理解。
一般人認為沒有上部出口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受宗景嶽和士材的書籍影響,另一部分是因為看到動物膀胱只有一個下部出口。但我們不能忽略天地創造生命時的獨特性和差異性。例如,毛蟲的五臟俱全,而鳥類則沒有肺和前生殖器。
同樣地,人類本身也存在差異,男性有二十四根肋骨,女性則有二十八根。男性頭骨由八塊組成,女性則為六塊。人與人之間都有不同,那人與動物之間的差異又該如何理解呢?
「膀胱」這個器官,被視為儲存和運送津液的地方,當氣體調節正常時,就能順利排出。王太僕在註釋中提到,當得到氣海的氣體進行調節後,尿液和排泄物就會順暢流出;若氣海的氣體調節不足,則會導致堵塞和不通暢。所以,氣體調節正常時,就能夠順利排出。
王太僕為註釋之開山,歷代諸家,各仍其說,莫不以津液即為溲便。殊不思氣化則能出者,言膀胱之津液,得太陽之氣而後能出於皮毛,非津液下出之謂也。且津自津,液自液,小便自小便,逐字考之,《內經》各有明文,《靈樞》曰:腠理開泄,汗出溱溱,是謂津;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潤澤皮膚,是謂液。又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骨屬屈伸不利。
又曰: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者為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是津液二字,各有著實,不得以津液小便混而莫辨矣。自古以來,接《內經》之統,以繼往開來者,其惟仲師乎?其治太陽病無汗用麻黃湯,有汗用桂枝,此津藏於膀胱,氣化則能出之一證也。《金匱》用栝蔞桂枝湯,以治柔痙;葛根湯以治剛痙。
白話文:
王太僕作為註解的開創者,歷代各家學者都沿襲他的理論,但他們都誤以為津液就是指尿液。實際上,氣化的過程能夠讓津液排出,指的是膀胱中的津液在得到太陽之氣的作用後,纔能夠通過皮膚毛細孔排出,而不是指津液自行向下流出。而且,津液和液體各自有各自的定義,小便也只是小便,逐字分析,《內經》中對此有明確的說明。例如,《靈樞》中提到:毛孔打開,大量出汗,這叫做津液;食物進入體內,氣體充盈,潤澤流動,注入骨骼,骨骼使身體屈伸自如,滋養腦髓,潤滑皮膚,這叫做液體。又進一步提到:津液脫落時,毛孔打開,大量出汗,骨骼的屈伸運動變得不靈活。
此外,三焦發出的氣體,用以加熱肌肉,充實皮膚的叫做津液;而那些流動但不流出體外的叫做液體。因此,「津液」兩個詞語各自有明確的意義,不能將其與尿液混為一談。從古至今,承繼《內經》傳統,繼往開來的,恐怕只有張仲景了。他在治療太陽病無汗症時使用麻黃湯,有汗症時使用桂枝,這是關於津液藏於膀胱、氣化後能排出的一個例子。在《金匱要略》中,他使用栝蔞桂枝湯來治療柔性的痙攣;使用葛根湯來治療硬性的痙攣。
因邪傷太陽,液不養筋,故助太陽之氣化,以運行於皮毛,以流通津液,則筋脈得以濡潤,此液藏於膀胱,氣化則能出之又一證也。以《經》注《經》,而治法又與《經》旨符合,則津液之非小便,尚何疑哉!又飲入於胃,上升於肺,以下布於三焦者,謂之水。水濕壅而不通,則小便不利,輕為腹膨,重為腫脹,此水在三焦而未入膀胱者也。
其既入膀胱以後,水之上升而汗出溱溱者,謂之津。所謂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也。貯於膀胱而下出者,則謂之溺,溺孔閉澀則為癃秘。《內經》之胞痹等證是也。《素問》曰: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靈樞》曰:實則閉癃,虛則遺溺。竊意三焦不能化入膀胱者,其病多虛。
白話文:
因為外邪侵襲太陽經,導致體液不能滋潤筋骨,所以要輔助太陽經的氣血運行,使體液能在皮膚和肌肉間流通,讓筋骨得到滋潤。這體液儲存在膀胱中,當氣血運轉時,體液就能排出體外。如果依照經典的理論來解釋,並且按照經典的治療方法,那麼體液並不是通過尿液排出的,還有什麼懷疑的呢?
當飲食進入胃部,經過升舉到肺部,再向下流至三焦,這稱為「水」。如果體內的水分積聚不通暢,就會造成小便困難,輕微的情況會出現腹部脹滿,嚴重的情況會引發浮腫或脹脹的症狀,這就是水分停留在三焦,尚未進入膀胱的情形。
當水分進入膀胱後,上升至表面而出汗,這稱為「津」,這是「水精四布」的過程。如果膀胱裡的水分向下排出,那就是「溺」。如果溺孔閉塞,就會引起排尿困難或者尿閉,這種情況在《內經》裡被稱為「胞痹」等病症。《素問》提到,膀胱功能不佳會引起尿閉,不能控制排尿會導致尿失禁。《靈樞》則指出,膀胱功能過強會導致尿閉,功能不足則會導致尿失禁。我認為,如果三焦不能將水分引入膀胱,通常多是因為身體虛弱。
故歷來治腫脹者,總以氣不化水為主也。因溺竅不通,膀胱之內水脹者,其病多實。故統觀《內經》諸篇,癃閉則皆有實而無虛也。又按津之外出者為汗,津之內出者為溺。故汗多不得利小便,恐其陰從下脫也。失小便者,亦不得發汗,慮其陽從上脫也。小便之與汗,俱為津之所化,同出異名者也。
液為水穀之精華,即津之流而不行,隨氣以運於周身,則潤皮膚,澤筋骨,補腦髓,聚於膀胱,布於經絡,宜藏而不宜出。故十二官之神明等俱言出,而此獨曰藏者,言津液之液藏也。氣化則能出者,但可指津而言也。若液從溺竅而出,則為膏淋等證矣。尚得謂之氣化哉!(《吳醫匯講》)
白話文:
古人治療腫脹疾病時,總以氣不能轉化為水作為主要治療原則。這是因為如果排尿管道不通暢,膀胱內積水導致的疾病通常屬於實症。因此,綜合考慮《內經》各篇,尿閉的病症大多表現為實症而非虛症。此外,根據理論,體液外洩的一種形式是出汗,另一種則是排尿。所以,出汗過多而不利於小便排出,可能導致陰液從下部流失。如果小便不能正常排出,也不應進行出汗治療,以防陽氣從上部流失。小便和汗液都是體液轉化的結果,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體液是食物和飲料精華的表現,當它們在體內循環而不流出,隨著氣息運行全身,可以滋潤皮膚、使筋骨光澤、補充腦髓、聚集於膀胱、布滿經絡,應當保存而非流出。因此,《吳醫匯講》中提到的十二官神明等都提到了體液的流出,而這裡獨特地說到「藏」,指的是體液的保存。只有氣化才能導致體液流出,這只適用於體液而言。如果體液從排尿通道流出,則會出現膏淋等病症。還能稱之為氣化嗎?
腎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附於脊之十四椎下,是經少血多氣,其合骨也,其榮發也,開竅於二陰。《難經》曰:腎有兩枚,重一斤二兩,藏精與志。華元化曰: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李士材)
《經》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是精藏於腎,非生於腎也。五臟六腑之精,腎藏而司其輸瀉,輸瀉以時,則五臟六腑之精,相續不絕。所以成其坎位,而上交於心,滿而後溢,生生之道也。《經》又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褚澄曰:精血者,飲食五味之秀實也。
故東垣立言,首重脾胃。脾胃一虧,則生化之源絕矣,精何由生?腎氣雖強,可坐而敗也。可怪今之治虛損者,專以補腎為事,是不明腎者主水之文。若以精為腎之所專主,則何不曰腎氣盛,乃能瀉,而曰五臟盛,乃能瀉也?藕塘居士有云:錢糧貯在庫中,庫中不出錢糧,所謂民脂民膏者是也。善補腎者,當於脾胃求之。
白話文:
腎,這個器官負責強壯和技藝的表現。它位於脊椎的第十四節下方,血液流通較少但氣血充足。它與骨骼緊密相連,表現在頭髮的生長上,且通過陰道開闢通路。難經提到,腎有兩個,重量約為一斤二兩,主要存儲精氣和意志。
經典指出,腎主掌管水分,收納並存儲五臟六腑的精氣。因此,當五臟充盈時,腎便能進行排泄。精氣藏於腎中,而非在腎中生成。五臟六腑的精氣由腎收納和調控其輸送和排泄。輸送和排泄按照時間進行,讓五臟六腑的精氣得以不斷循環。這形成了腎的坎位,並且與心相交,當腎滿足時,會溢出,這是生命持續的過程。經典又說,陰氣的生成,基礎來自於五味(食物的味道)。
因此,東垣認為脾胃的健康是首要的。一旦脾胃失調,生命能量的來源就會枯竭,精氣從何產生?即使腎氣強大,也可能因脾胃失調而衰弱。令人驚訝的是,現代治療虛弱病狀的方法,往往只注重補腎,忽略了腎主水的特性。如果認為精氣是腎的專屬,那麼為什麼不說腎氣旺盛就能進行排泄,卻要說五臟充盈才能進行排泄呢?藕塘居士曾說,財富儲存在倉庫中,倉庫不提供財富,這就是民脂民膏的象徵。真正補腎的方法,應該從脾胃尋找答案。
(《怡堂散記》)
命門
兩腎中間一點明,逆為丹母順為人。(《仙經》)
命門穴,不在右腎,而在兩腎俞之中。(《銅人圖》)
命門為精血之海,脾胃為水穀之海,均為臟腑之本,然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而脾胃以中州之土,非火不能生。然必春氣始於下,則三陽從地起,而後萬物得以生化。豈非命門之陽氣在下,正為脾胃之母乎?○命門有火候,即元陽之謂也,即生物之火也。
然稟賦有強弱,則元陽有盛衰;陰陽有勝負,則病治有微甚。此火候之所以宜辨也。○命門有生氣,即乾元不息之機也。無生則息矣。蓋陽主動,陰主靜。陽主升,陰主降。惟動惟升,所以陽得生氣;惟靜惟降,所以陰得死氣。故乾元之氣,始於下而盛於上,升則向生也;坤元之氣,始於上而盛於下,降則向死也。
白話文:
【怡堂散記】
命門
在兩個腎臟之間有一點光明,逆流而行代表丹田,順流而下代表人類生命。 (《仙經》)
命門穴,並不在右腎,而是在兩個腎俞穴的中心。 (《銅人圖》)
命門是精血的海洋,脾胃是食物和飲料的海洋,都是臟腑的根本,然而命門是元氣的根,是水與火的居所,五臟的陰氣,沒有它就不能滋養,五臟的陽氣,沒有它就不能發出。而脾胃以中州的土質,若沒有火就不能生長。然而,只有在春天的氣息開始從地下升起,然後所有事物才能生長和化育。這不是因為命門的陽氣在下,正是脾胃之母嗎?
命門有火候,就是元陽的意思,也就是創造生命的火。
然而,根據天生的強弱,元陽就有盛衰;陰陽的勝負,則疾病治療的輕重不同。這是為什麼要辨別火候的原因。命門有生氣,就是乾元不斷運轉的機制。若無生,則會停止。因為陽主動,陰主靜。陽主上升,陰主下降。唯有動態上升,使得陽氣得到生氣;唯有靜態下降,使得陰氣得到死亡。所以乾元之氣,始於下而盛於上,上升就表示向生;坤元之氣,始於上而盛於下,下降則表示向死。
○命門有門戶,為一身鞏固之關也。《經》曰: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故有為癃閉不通者,以陰竭水枯,乾涸之不行也;有為滑泄不禁者,以陽虛火敗,收攝之無主也。陰精既竭,非壯水則必不能行;陽氣既虛,非益火則必不能固。此固其法也,然精無氣不行,氣無水不化,此其中又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
○命門有陰虛,以邪火之偏勝也。邪火之偏勝,緣真水之不足也。故其為病,則或為煩渴,或為骨蒸,或為咳血、吐血,或為淋、濁、遺泄。此雖明是火證,而本非實熱之比。蓋實熱之火,其來暴而必有感觸之故;虛熱之火,其來徐而必有積損之因。(張景岳)
白話文:
「命門」有如門戶,是身體穩定與健康的關鍵。經典中提到,糧倉(比喻體內儲存能量的部位)若不能儲存食物,就是門戶失職;膀胱(負責排尿的器官)若不能正常運作,也是門戶功能不佳。因此,出現小便困難、尿路阻塞的症狀,可能是因為陰液耗盡、水分枯竭,導致體內乾燥;或者出現過度流汗、頻繁解尿的症狀,可能是因為陽氣虛弱、火力衰敗,無法控制體內的水分和能量。為了治療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補充陰液、強化陽氣,但也要注意,氣需要水的滋養才能運行,水需要氣的推動才能轉化,這之中有著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微妙作用。
「命門」若出現陰虛的情況,往往是由於邪火(過度旺盛的熱能)造成的。邪火之所以過旺,通常是因為真正能滋潤體內的水分(真水)不足。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口渴、骨頭發熱、咳嗽出血、吐血,或者尿頻、尿混濁、頻繁排尿等症狀。雖然這些表現似乎像是火證(熱性的病症),但並不是真正的熱毒。真正的熱毒,通常來勢洶洶且有外在因素觸發;而虛熱則來得緩慢,通常是由於長期損耗所引起。(張景嶽)
心包絡
心包絡一經,《難經》言其無形。滑伯仁曰:心包絡一名手心主,以臟象較之,在心下橫膜之上,豎膜之下,其與橫膜相黏,而黃脂裹者,心也。脂膜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包也。此說為是,言無形者非。按《靈蘭秘典論》十二官獨少心包一官,而多膻中者臣使之官一段,今考心包藏居膈上,正值膻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實臣使也。此一官即心包無疑矣。
(李土材)
《經》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李士材云:膻中即包絡之別稱。《類經》云:包絡為君主之外衛,猶帝闕之重城。所以心之有包絡,如蓮花之有橐籥,橐籥空虛,則蓮子動搖;包絡充足,則神明安逸。如善寐神清,心血有餘;怔忡驚悸,心血不足。血不足,則心如干涸,𩞄似火熾矣。
白話文:
"心包絡"一經出自《難經》,書中提到心包絡並無具體形狀。滑伯仁指出,心包絡又名手心主,根據臟腑的特徵,它位於心下方的橫膈膜之上,縱膈膜之下,與橫膈膜緊密相連,並被黃色脂肪包裹的心臟。外層有一層細微的筋膜如同絲線,與心和肺相連,這就是心包。這種說法是正確的,認為心包絡無形是不準確的。
按照《靈蘭祕典論》中的十二官理論,其中缺少了心包絡這一官職,而多出了羶中,羶中是君主的命令官。現在來看,心包藏在膈上,正好對應羶中,心包在相火的位置,代替君主執行事務,實際上是君主的命令官。因此,這一個官職就是心包絡。
《經》中提到,羶中是君主的命令官,喜悅和樂趣來自於此。李士材認為,羶中就是心包絡的別名。《類經》則說,心包絡是君主之外的防護,好比帝王宮殿的重牆。所以,心有心包絡,就像蓮花有橐籥,橐籥空洞,則蓮子搖晃;心包絡充實,則精神安逸。如果能睡得香甜,神智清明,說明心血充沛;若出現心慌驚悸,則表示心血不足。心血不足,則心會像乾旱一樣,心火會像烈焰般熾熱。
要之,包絡血少,不能榮養其心,致有心煩𩞄雜等證。故治心病,必先以養包絡為主。包絡得養,則心神安足,何有驚悸怔忡之患耶?(《醫學階梯》)
或問曰:《難經》言臟有六,心、肝、脾、肺、腎五而已,餘一臟,乃右腎也。手厥陰心包絡,既是十二經中之一經,與少陽為表裡矣。乃不以包絡為臟,而以右腎當之何也?答曰:心包絡,乃包心之脂膜,非若右腎之有形質者比也。以其質無特形,故不得為特臟也。又問右腎既為六臟之一矣,何十二經中,不以右腎之有形者足其數,乃以手心主當之。
其故何哉?答曰:《難經》雖有右腎命門為一臟之說,然外無經絡所屬,且云其氣與腎通,則亦皆腎而已矣。此二而一,一而二者也。(《醫旨緒餘》)
白話文:
總而言之,如果血液在包絡(心包)部分不足,就不能充分滋養心臟,這會導致心煩、混亂等症狀。所以,治療心臟疾病時,首要任務是滋養包絡。一旦包絡得到滋養,心神自然安定,哪還會有驚悸、怔忡的問題呢?(出自《醫學階梯》)
有人問道,《難經》提到五臟(心、肝、脾、肺、腎),為什麼還有第六個?答案是第六個臟器是右腎。手厥陰心包絡是十二經脈之一,與少陽相對應。為什麼不認為心包絡是臟器,而是把右腎視為第六個臟器呢?回答是,心包絡是包裹心臟的脂肪膜,不像右腎有具體的形態。由於它沒有特定的形狀,因此不能被視為獨特的臟器。又有人問,既然右腎已經被認為是五臟之一,那麼在十二經脈中,為什麼不以右腎的具體部分來補充這個數量,反而以手心主(心包絡)來取代?
這是因為《難經》中雖然提到右腎和命門合為一個臟器的說法,但外部並沒有經絡相連,而且說它的氣息與腎相通,實際上都只是腎的一部分。這是兩個概念合為一個,或者是一分為二的情況。(出自《醫旨緒餘》)
三焦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是經少血多氣。《中藏經》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總領臟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矣。(李士材)
嘗讀《難經》、叔和、啟元諸賢三焦論,皆謂有名無形。又讀《靈樞》曰:密理厚皮者,三焦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勇士者,三焦理橫;怯士者,三焦理縱。則似乎有形矣。及觀李士材曰:肌肉之內,臟腑之外,為三焦,亦無形也。而士材又以無形為誤,而以《靈樞》之厚薄縱橫、如霧、如瀆、如漚,以徵其形,則三焦究屬有形耶?無形耶?謹贅一言以辨之。夫三焦者,即胸、膈、腹內三空處也。
諸賢皆謂有名無形者,所以別其不同於他臟他腑之自具一形耳。非曰無形,即無其處,正欲指空處,故曰無形也。《靈樞》厚薄謂縱橫者,即指胸膈腹之腔子裡面為言,非另具一形而為厚薄縱橫也。
《經》又曰如霧、如漚、如瀆,而中焦又有作餘瀝者,蓋即指胸膈腹內空處之水氣為喻,即士材所謂肌肉之內,臟腑之外,雖有其處,原無其形,何反以無形為誤?豈其意以既有其處,即不得謂之無形耶?然處與形不同,有其處,《內經》所以云云;無其形,諸賢所以定論。先聖後賢言似異而旨實同也。
惟陳無擇言有形如脂膜,疑未妥協。蓋脂膜乃身中原有之物,三焦之形如之,則又一層假脂膜也。假脂膜與真脂膜,其何以辨哉!故敢謂其未妥。(《吳醫匯講》)
白話文:
各位賢士都認為「有名無形」這四個字,是用來分辨它們與其他臟腑的不同,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形狀。這裡的「無形」並不是說沒有形狀,而是指在空間上的空隙,所以稱為「無形」。
《靈樞》中的「厚薄」和「縱橫」所指的是胸膈腹腔的內部空間,而非另外具有一種形狀而有不同的厚度和縱橫方向。
經典中又提到像霧、漚、瀆一樣的存在,並且中焦還會有餘瀝的情況,這是用來比喻胸膈腹腔內的水氣。即使有這樣的空間,但原本並沒有具體的形狀,為什麼會誤解為「無形」呢?難道是因為有這樣的地方,就不能稱為「無形」嗎?然而,「處」和「形」是不同的概念,有其空間存在,這是《內經》中的論述;沒有具體的形狀,是賢士們的結論。古人和後人看似言語有所不同,但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關於陳無擇認為有形狀像是脂膜的看法,有些不太妥當。脂膜是身體原本就有的東西,如果三焦的形狀像脂膜,那麼這又多了一層假脂膜的概念。假脂膜與真正的脂膜,該如何區分呢?因此,我認為這種看法不太正確(《吳醫匯講》)。
或問三焦既無形,何《氣府篇》有少陽脈氣所發者,三十二穴,《繆刺篇》有少陽之絡,《經脈篇》有三焦少陽之脈,《經別篇》有少陽心主之正,《經筋篇》有少陽心主之筋,《衛氣篇》有少陽心主之本等語,似涉有形。今曰無形,然則彼皆非耶?余曰:所謂有形者,指其經依附各屬經絡而流貫者言也。
因有此經,故有此病。云無形者,非若五腑稱長若干,重若干,受盛若干云云,若獨指其經脈起止俞穴主病等語,便謂有形,不思奇經衝任督等脈,皆有起止,亦皆主病可指,如有形府例看否耶?有形之說不辨而其謬自明矣。(《醫旨緒餘》)
膽
白話文: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三焦沒有具體的形狀,那麼為什麼在《氣府篇》中有描述少陽脈氣發源的三十二個穴位,《繆刺篇》中有提及少陽的絡脈,《經脈篇》中有提到三焦與少陽的脈絡,《經別篇》中有提到少陽與心主的脈絡,《經筋篇》中有提到少陽與心主的筋絡,《衛氣篇》中有提到少陽與心主的根本,這些看起來似乎都有具體的形狀。但如果現在說三焦是無形的,那麼這些描述是否就不正確了呢?
我的回答是,當我們說三焦有形,是指它依附於特定的脈絡系統中,並且通過這些脈絡系統進行流通。
因為有了這條經絡,所以會出現相應的疾病。當我們說三焦是無形的,並不是像五臟器官有確切的大小、重量和容積等描述,而是專門指代其脈絡的起始、終點和對應的穴位,並非指其具體形狀,如果這樣理解有形,那就忽略瞭如奇經八脈(包括衝脈、任脈、督脈等)也有起始和終點,同樣可以引發疾病,難道說奇經八脈就沒有形狀嗎?如果不區分有形這個概念,那麼其錯誤就會顯而易見。
「膽」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難經》曰: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長三寸,盛精汁三合,是經多氣少血。按華元化曰:膽者,中清之府,號曰將軍,主藏而不瀉。(李士材)
勇者氣行則止,怯者著而為病。《經》言最宜旁通。凡人之所不畏者,皆是也。遇大風不畏,則不為風傷。遇大寒大熱不畏,則不為寒熱中。飽餐非出於勉強,則必無留滯之患。氣以膽壯,邪不能幹。故曰十一臟皆取決於膽。(《醫參》)
肝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居膈下,上著脊之九椎下,是經多血少氣。其合筋也,其榮爪也;主藏魂,開竅於目;其繫上絡心肺,下亦無竅。《難經》曰: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李士材)
白話文:
膽囊是中樞正直的器官,做出決定的地方。《難經》提到:膽囊位於肝葉的短葉之間,重量約為三兩三銖,長度約三寸,儲存精液三合,這表明膽囊的氣體含量多而血液含量少。華元化的解說指出:膽囊是清潔的儲存所,被稱為將軍,主要負責儲存而不排放。
勇敢的人在氣流充足時可以停止,膽小的人容易因膽小而生病。《經》中提到最適合旁通。一般來說,人們不害怕的事物都是這樣。遇到強風而不害怕,因此不會受風傷害。遇到極度寒冷或熱度而不害怕,因此不會受到寒熱的影響。飽餐不是出自強迫,那麼一定沒有積滯的問題。氣息因膽囊而強大,邪氣無法侵犯。所以說,十一臟的功能都取決於膽囊。
肝臟是將軍的官位,思考與計劃出於此。肝位於胸腔下方,上接脊椎的第九節,這表明肝的血液含量多而氣體含量少。肝與筋相連,指甲也是其榮華表現;主掌藏魂,眼睛是其開放的通道;肝的脈絡上連心肺,下部則沒有開放的通道。《難經》提到:肝的重量約為二斤四兩,左邊有三葉,右邊有四葉,總共有七葉。(李士材)
附腔子、脂膜
常考《類經》,以三焦指腔子而言。但腔子未必盡屬三焦,而實包羅乎三焦。如藏者為里之裡,所謂心、肝、脾、肺、腎是也;出者為里之表,所謂魂、魄、神、志、意是也。是腔子之內,尚有表裡之別,而腔子之陰陽,顧可不分晰乎?夫五臟所藏魂、魄、神、志、意及精、血等類,運於裡而通於表,陰中有陽也。六腑所藏水穀、溺穢、津液等類,泄於表而根於裡,陽中有陰也。
腔子內,其精者,為神、為氣、為性、為情;其粗者,為脂、為膜。所生者神,所運者氣。稟於天,有剛、柔、純、雜為性;觸於感,有喜、怒、哀、樂為情。醫者審其神氣,察其性情,不獨因病別方,仍須因人別病。故有同一病而不同一治者,非偶然也。至於脂膜,亦有分別。
白話文:
「附腔子、脂膜」:附著在腔子上的、以及腔子周圍的脂質和膜層。
常參考《類經》(一本中醫典籍),其中提到「三焦」與腔子有關。然而,腔子並非僅由三焦組成,而是涵蓋了三焦的範疇。在這裡,「藏者」代表腔子內部的器官,像是心、肝、脾、肺、腎等;而「出者」則代表器官的外部表現,像是靈魂、魄力、精神、意念等。由此可知,腔子不僅包含內部與外部的區分,其陰陽之性也同樣顯著。
五臟(心、肝、脾、肺、腎)所藏的靈魂、魄力、精神、意念以及精液、血液等,這些元素在腔子的內部運行,並且與外部相連通,表現出陰中有陽的特性。而六腑(胃、腸、膽、膀胱、大腸、小腸)所藏的食物、尿液、津液等,這些元素則通過腔子的外部排出,但其根源仍深植於腔子的內部,呈現出陽中有陰的特性。
在腔子內部,精細的元素包括神、氣、性、情;較粗略的元素則為脂質和膜層。生成的是神,運轉的是氣。這些元素來自天賦,具有剛毅、柔和、純粹、混雜的性質;受到感應,則會產生喜悅、憤怒、哀傷、快樂的情緒。醫生在診斷時,需仔細觀察患者的神氣和性情,不僅要根據疾病選擇治療方案,還需考慮患者個體的特點。因此,即使是同一種疾病,也可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這並不是偶然現象。至於脂質和膜層,它們也有各自的差異。
這段文字強調了中醫學中對於身體內外部、陰陽、精氣神等方面的深入理解,以及在診斷和治療時對患者個體差異的重視。
人止言腔子臟腑有陰陽,不言脂膜有表裡。《內經》云: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類經》云:三焦其體,有脂膜在腔子之內。景岳以三焦指腔子,余更以脂膜分表裡。凡肥者為脂、為表,瘦者為膜、為里。近肉者為脂、為表,裹骨包脈者為膜、為里也。苟不明脂膜之理,則臟自為臟,腑自為腑,肉之為肉,骨之為骨。
骨肉臟腑不相連絡,則軀殼腔子豈不散乎?脂膜表裡既已辨晰,則因其深淺、厚薄,而治法之次第,可得而分矣。(《醫學階梯》)
膜者,非皮、非肉,與脂相附。五臟六腑,以此遮護。豕腹內版油貼處,即此物也。裹腸曰花油,貼腔子曰版油,皆脂之謂也。膜在脂外肉內,形如薄皮,內護腔子,如紙糊壁,在人身半表裡之間,與少陽為六經之半表半裡不同,故腔子上膜為疫邪所伏,疫邪從口鼻吸入,不能循經,又為後來真氣所逼,故遇脂膜,即以少休,因而潛伏膜原。邪入無所知覺,由乎此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人體內有陰陽之分,但並未直接提到脂膜的表裡之別。內經中提到,心主管著身體的血液循環,而肝則主管筋膜。類經則指出,三焦的結構中,有一層脂膜在腔子內部。景嶽認為三焦指的是腔子,而我則將脂膜分為表裡兩部分。肥厚的組織可以被視為脂質和表層,而瘦削的部分則是膜和內部。靠近肌肉的部分可以視為脂質和表層,包裹骨骼和血管的部分則是膜和內部。
若未能理解脂膜的概念,則各個器官和系統就會各自獨立,肌肉和骨骼也會各自存在。如果骨肉臟腑之間沒有相互聯繫,那麼整個身體恐怕就會失去結構上的整體性。脂膜的表裡之分一旦明確,就可以根據其深度、厚度來決定治療方法的順序。
膜並非皮膚或肌肉,而是與脂質相連的組織,用於保護五臟六腑。豬腹部內層的油脂貼附處就是這種組織。包裹腸胃的稱為花油,貼覆在腔子內部的稱為版油,這都是脂質的表現形式。膜位於脂質外側和肌肉內部,形狀類似薄皮,保護著腔子,位於身體的半表半裡之間,與少陽經的半表半裡有所不同。因此,腔子上的膜容易被疫邪所侵襲,疫邪通過口鼻進入,無法遵循經絡,又因為後期的真氣所迫,所以在遇到脂膜時會暫時停止,進而潛伏在膜原。邪氣入侵時人們往往無所覺察,這就是原因所在。
積久不安,以時發作。或正氣搜索及此而驅逐之,或外觸時氣而出,內外分傳。惟其所向,謂其入里多而達表少者,外肉堅難走,內脂柔易趨故也。(《醫參》)
白話文:
長時間的不穩定狀態,會定期引發問題。這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正氣(即身體的健康力量)在尋找並驅除問題所在,或者是外界的病毒或疾病接觸到身體,導致身體內部和外部分別受到傳染。問題的走向通常指的是,進入體內深層(裡)的問題比達到皮膚表面(表)的問題更多,因此,外層的組織較為堅硬,不易受到影響;而內部的組織則比較柔軟,更容易受到問題的影響。這段文字出自《醫參》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