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三·傷寒提鉤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傷寒提鉤 (5)

1. 傷寒

紛紛議論,其說皆謬。夫人之血氣,周身流注不息,豈傳遇手經而邪有不入者哉?且寒之中人,必先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故在外則有寒慄、鼻塞等證,在內則有咳喘、短氣等證,謂不傳於肺乎?其入手少陰、厥陰也,則有舌苔拂鬱,神昏語亂等證,謂不傳於心包絡乎?其入手陽明也,則有泄瀉、秘結等證,謂不傳於大腸乎?其入手太陽也,則有癃閉、不化等證,謂不傳於小腸乎?其入手少陽也,則有上下不通、痞、滿、燥、實等證,謂不傳於三焦乎?再觀本節,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豈手經不在內乎?然本《經》之不言手者何也?蓋傷寒者,表邪也。欲求外證,但察周身上下脈絡,惟足六經則盡之矣,手經無能遍也。

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而手經在其中矣。此本《經》所以止言足者,為察周身之表證也。義本易見,而疑辨至今,皆惑於劉氏之妄言耳。(張景岳)

前輩有傷足不傷手之說。夫心主營,肺主衛,風寒來傷營衛,即是手經矣。且大腸接胃,俱稱陽明;小腸通膀胱,俱稱太陽。傷則俱傷,何分手足?如大便硬,是大腸病,豈專指胃?小便不利,亦小腸病,豈專指膀胱?且汗為心液,如汗多亡陽,豈止坎中之陽,不幹膻中之陽?不明仲景六經,故有傳經之妄。(柯韻伯)

看目

凡治傷寒,先觀兩目。若見目赤,唇焦舌黑,脈洪數有力,大便實,大渴譫語者,屬陽毒也,當下之。若見目黃,小便短澀,口渴惡熱者,屬濕熱也,當分利之;若小水自利,大便色黑,少腹硬滿而痛者,屬蓄血也。痙病目赤,衄血,目瞑,兩眥黃者,病欲愈也。開目見人屬陽,閉目不欲見人屬陰。

睛明能識人者可治。睛昏不識人,或目睛上視,眼小目瞪,直視邪視,目睛正圓,戴眼反折,眼胞陷下者,皆死證也。目不了了者,睛不和,不明白,謂見一半不見一半也,此因邪熱結實於內,上蒸於目。但大便得通,目自明矣。(《全生集》)

辨舌

凡看舌苔濕潤者吉,燥澀者凶。舌苔白滑者,邪未入腑,當汗解之。黃苔燥渴者,邪已入腑,當下之。黑苔芒刺,燥渴亢極者,則難治也,亦當下之。若不燥渴,身不熱,舌黑苔滑者,屬陰寒也,當溫之。若舌卷焦黑而燥者,屬陽毒也,亦當下之。舌青苔滑,無熱不渴者,屬陰毒也,亦當溫之。

凡舌紅者吉,青黑者凶。黑而紫者為陰寒,赤而紫者為陽熱。舌乃心之苗,紅色應南方火,本色見,故吉;黑屬北方壬癸,腎水來克心火也,故凶。舌硬、舌卷、舌短、舌強者,皆難治。舌短縮,語言不清,神昏脈脫者,死。陰陽易,舌出數寸者,死。熱病黑苔燥渴者,乃邪火內炎,故舌上易生苔刺,不在死例。

白話文:

眾人紛紛議論,他們的說法都是錯誤的。人的氣血,在全身不斷循環流動,難道會因為只經過手部的經絡,病邪就不會入侵嗎?況且寒邪侵襲人體,一定先從皮膚毛髮開始,皮膚毛髮是與肺相合的,所以在外會有怕冷發抖、鼻塞等症狀,在內則會有咳嗽、氣喘、呼吸急促等症狀,難道能說寒邪不會傳到肺嗎?如果寒邪傳入到手少陰經、手厥陰經,就會出現舌苔模糊不清、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等症狀,難道能說寒邪不會傳到心包絡嗎?如果寒邪傳入手陽明經,就會出現腹瀉、便秘等症狀,難道能說寒邪不會傳到大腸嗎?如果寒邪傳入手太陽經,就會出現小便不暢、消化不良等症狀,難道能說寒邪不會傳到小腸嗎?如果寒邪傳入手少陽經,就會出現上下不通暢、胸腹痞悶、脹滿、乾燥、腹實等症狀,難道能說寒邪不會傳到三焦嗎?再看整篇的論述,三陰三陽經絡、五臟六腑都可能生病,難道手經不在其中嗎?然而,《傷寒論》中為何不提及手經呢?因為傷寒是屬於表邪。要觀察表證,只要觀察全身的經絡,只看足部的六經就可以涵蓋了,手經無法周全。

而且,手經所到的地方,足經沒有不到的,所以只要說足經,手經也就在其中了。這就是《傷寒論》只說足經的原因,為了要觀察全身的表證。這個道理本來很容易理解,但是懷疑辯論到現在,都是被劉氏的錯誤言論所迷惑啊。(張景岳)

前人有只傷足不傷手的說法。人的心臟主管營血,肺臟主管衛氣,風寒侵入人體傷害營衛,就是傷到手經了。而且大腸連接胃,都屬於陽明經;小腸連通膀胱,都屬於太陽經。受傷就會一起受傷,哪有分什麼手足?像是大便乾燥,是大腸的疾病,難道就只指胃嗎?小便不順暢,也是小腸的疾病,難道就只指膀胱嗎?而且汗是心臟的液體,如果汗出過多導致陽氣虛脫,難道只會傷到腎臟的陽氣,不會傷到胸部的陽氣嗎?不明白張仲景六經的道理,所以才有傳經的錯誤說法。(柯韻伯)

觀察眼睛

凡是治療傷寒,要先觀察眼睛。如果看到眼睛發紅、嘴唇乾焦、舌頭發黑、脈搏洪大有力、大便堅硬、口渴、說胡話的,屬於陽毒,應當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看到眼睛發黃、小便短少澀痛、口渴發熱的,屬於濕熱,應當用利尿的方法治療;如果小便通暢,大便顏色發黑,少腹部堅硬脹滿疼痛的,屬於蓄血。痙攣病如果出現眼睛發紅、流鼻血、眼睛閉上、眼角發黃的,表示病情快要好轉了。眼睛睜開看人屬於陽證,眼睛閉上不想看人屬於陰證。

眼睛明亮能認出人的可以醫治。眼睛昏暗不能認出人,或是眼睛向上看、眼珠變小瞪著、眼神呆滯直視或斜視、眼珠正圓、眼球突出或凹陷、眼皮下陷的,都是死證。眼睛看不清楚的,是眼睛不協調,不明白,也就是看東西時,能看到一半看不到一半,這是因為邪熱在體內結實,向上蒸騰到眼睛。只要大便能通暢,眼睛自然就會明亮了。(《全生集》)

辨識舌頭

凡是看舌苔濕潤的,是吉兆;舌苔乾燥澀滯的,是凶兆。舌苔白而滑潤的,是病邪還沒進入臟腑,應當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黃苔乾燥口渴的,是病邪已經進入臟腑,應當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黑苔有芒刺,乾燥口渴到極點的,就難以治療了,也應當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沒有口渴,身體不發熱,舌苔發黑卻滑潤的,屬於陰寒,應當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如果舌頭蜷曲焦黑而且乾燥的,屬於陽毒,也應當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舌頭青色舌苔滑潤,沒有發熱也不口渴的,屬於陰毒,也應當用溫熱的方法治療。

凡是舌頭紅色的是吉兆,青黑的是凶兆。黑色又帶紫色的屬於陰寒,紅色又帶紫色的屬於陽熱。舌頭是心臟的苗,紅色應南方火,本色顯現,所以是吉兆;黑色屬於北方壬癸水,腎水來克心火,所以是凶兆。舌頭僵硬、舌頭蜷縮、舌頭短縮、舌頭強直的,都難以治療。舌頭短縮,說話不清楚,神志昏迷脈象虛脫的,會死亡。陰陽易病,舌頭伸出數寸長的,會死亡。熱病舌苔發黑乾燥口渴的,是邪火在體內燃燒,所以在舌頭上容易產生苔刺,但不屬於死亡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