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序
序
1. 序
昔義興太守許嗣宗精於醫,或勸其著書貽後世,答曰:醫者意也,吾意所解,莫能宣矣。蓋深恐學古之上泥於書,拘於法,引經斷疾,罔識變通。創為斯說,以教天下,意深遠矣。今者業醫之家,動以百計,岐伯聖經、雷公《炮製》、伊贄《湯液》、箕子《洪範》、越人問難、仲景《傷寒》、士安《甲乙》、啟玄子傳注、錢仲陽診議、李時珍《本草綱目》,目不經見,妄以醫名,遂至風寒燥火暑濕之六氣,喜怒憂思悲恐驚之七情,表裡虛實寒熱邪正之八要,浮沉遲數滑澀大緩之八脈,浮芤滑實弦緊洪之七表,微沉緩澀遲伏虛弱之八里,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九道,以及五行之生克,十二經絡之傳變,臟腑、陰陽、天和、歲令,茫然莫解。病者當前,所投非症,以速膏肓。
嗚呼!殆矣。不知「醫者意也」一語,非讀盡軒岐以下書不能出是言,非讀盡軒岐以下書,不能行是言也。武原馮子楚瞻,少業醫,行遊浙東西間,所全活無算。浙東西士以醫名者,咸俯首出其下。乙丑夏,至京師,經歷愈多,施劑愈驗,名譽極甚公卿間。一日來謁予,出書一帙,曰《錦囊秘錄集)。
推探標本,縷析條分,使覽者按類隨索,了若觀火。蓋祖軒岐,宗倉越,法劉、張、朱、李及前後各家言,博綜其義,斷以己見,而成此集。信醫學之津梁,百家之囊橐也。然則得義興之言,可藥天下之讀古而不知變者;讀武原馮子之書,可藥天下之枵腹而空談雷、倉之術者。
康熙歲次丙寅中秋書於燕臺邸舍潞河張士甄
白話文:
[序]
過去,義興太守許嗣宗精通醫術,有人勸他寫書留傳後世,他回答說:醫學就是一種理解和判斷,我的理解,無法完全用語言表達出來。他擔心後學會過份依賴古籍,被既定法則束縛,只知引用古經典來判斷疾病,卻不懂得靈活變通。他創立這種觀點,用以教育世人,其用心深遠。
現在從事醫學的人數不勝數,然而他們對於《黃帝內經》、《雷公炮製論》、《湯液經》、《洪範》、扁鵲的問答、《傷寒論》、《針灸甲乙經》、啟玄子的傳注、錢仲陽的診療、《本草綱目》等古籍,都未曾深入研讀,卻妄自稱醫,導致對於風、寒、燥、火、暑、濕六氣,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表、裡、虛、實、寒、熱、邪、正八要,浮、沉、遲、數、滑、澀、大、緩八脈,浮、芤、滑、實、弦、緊、洪七表,微、沉、緩、澀、遲、伏、虛、弱八里,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九道,以及五行相生相剋,十二經絡的變化,臟腑、陰陽、天和、歲令等醫學知識,完全無法理解。面對病人,他們的診斷往往與病情不符,最終導致病情惡化。
唉!這實在是危險。要知道“醫學就是理解和判斷”這句話,不是讀遍黃帝、岐伯以下所有醫書的人,是無法說出這樣的話的,不是讀遍黃帝、岐伯以下所有醫書的人,也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馮楚瞻,來自武原,年輕時就從事醫學,曾在浙江東西部地區遊歷,救活了無數人。浙江東西部以醫術聞名的人,都承認他的醫術高超。乙丑年夏天,他來到京城,經歷越多,醫術越顯成效,在公卿之間享有極高的名聲。有一天,他來拜訪我,拿出一本書,叫做《錦囊祕錄集》。
書中探討根本,條理清晰,讓讀者可以按類別查找,一目瞭然。他遵循黃帝、岐伯的理論,沿襲倉公、扁鵲的觀點,採納劉、張、朱、李以及前後各家的言論,綜合各家之長,形成自己的見解,最終完成此書。這本書確實是醫學的橋樑,百家之學的寶庫。有了義興太守的話,可以警示那些只知死讀古籍而不知變通的人;讀了武原馮楚瞻的書,可以提醒那些空談雷公、倉公醫術而無真才實學的人。
康熙丙寅年中秋,於燕臺邸舍潞河,張士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