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腎經第八

(是經起於湧泉穴,終於俞府穴。)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邪趨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披髮,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這條經絡起始於腳底的湧泉穴,終止於胸部的俞府穴。

腎臟相關的足少陰脈,起始於小腳趾下方,斜向腳心,穿過然谷穴下方,沿著內踝後方,分岔深入腳跟,然後向上延伸至小腿內側,穿出膝蓋內側,再沿著大腿內側後方,貫穿脊椎連接到腎臟,並聯繫膀胱。其中一條直行的支脈,由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夾住舌根。另外一條分支,由肺部出來,聯繫心臟,注入胸腔中央。當這條經絡出現問題,可能會產生雖餓卻不想吃東西、面色晦暗如燒焦木柴、咳嗽或吐痰時有血絲、呼吸困難、坐下後又想站起、視線模糊如看不清東西、心臟像被吊著似的,如同飢餓感,氣力不足時容易感到恐懼,心悸如有人要逮捕自己,這些都是骨節疾病。

主要負責腎臟相關疾病,如口腔熱、舌頭乾燥、咽喉腫脹、上氣、咽喉乾澀且疼痛、心情煩躁、心痛、黃疸、腸炎、脊椎和大腿內側後方疼痛、無力症、喜歡躺著、腳底熱且疼痛。對於這些病症,如果經絡功能亢進就應施以針刺放血,若是虛弱則應補充,如果是熱性疾病就應快速治療,冷性疾病則應長時間治療,如果經絡陷下則應用灸法,若非極端的亢進或虛弱,就應針對經絡本身進行調理。如果使用灸法,應增加食量,吃生肉,放鬆腰帶,披散頭髮,用大棍子扶持,穿厚底鞋緩慢行走。經絡亢進時,寸口脈搏會比人迎脈搏大兩倍,而虛弱時,寸口脈搏反而比人迎脈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