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膽經第十一

(是經起於瞳子髎穴,終於竅陰穴。)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

白話文:

膽經,也就是足少陽膽經,起點在目銳眥(眼角外側)的瞳子髎穴,終點在足趾端的竅陰穴。

膽經的循行路線如下:

  • 從目銳眥出發,向上到達頭角(髮際線),向下經過耳後,沿著頸部走,行進在手少陽三焦經的前方,到達肩部。

  • 在肩部轉向後方,與手少陽三焦經交會,進入缺盆(鎖骨上方的凹陷處)。

  • 有一支從耳後進入耳中,再從耳前出來,到達目銳眥後方。

  • 另一支從目銳眥分開,向下經過大迎穴(下顎骨前緣下方),與手少陽三焦經匯合,到達䪼(顎骨下緣),再向下經過頰車穴(下顎骨後緣下方),沿著頸部到達缺盆以下的胸部。

  • 穿過橫膈膜,與肝經相連,屬於膽經,沿著脅肋內側行走,從氣街(腋窩下緣)出來,繞過毛際(腋窩下方),橫著進入髀厭(大腿根部)。

  • 另一支從缺盆向下經過腋窩,沿著胸部經過季脅(胸側靠近肋骨的地方),向下與髀厭匯合。

  • 再向下沿著大腿外側行走,從膝蓋外側的膝外廉穴出來,經過外輔骨(腓骨頭)前方,直抵絕骨(腓骨下端)的末端。

  • 繼續向下,從外踝前方出來,沿著足背行走,進入小趾與次趾之間。

  • 有一支從足背分開,進入大趾與次趾之間,沿著大趾的歧骨(大趾骨)內側走行,從大趾末端出來,穿過指甲,再從三毛(大趾末端的外側)出來。

膽經的病變表現為:

  • 口苦,經常嘆氣,心脅疼痛,不能翻身。
  • 嚴重時,臉上會微微泛黃,皮膚乾燥無光澤,足部外側發熱,這就是陽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髁前及諸節皆痛,小趾次趾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骨骼生病的人,會出現頭痛、下巴痛、眼角痛、鎖骨凹陷處腫痛、腋下腫脹、脖子兩側腫大像馬刀一樣、出汗發冷、瘧疾、胸脅肋骨、大腿、膝蓋外側、脛骨外髁前以及各個關節疼痛,小拇指、次趾無力。治療這些病症,病情嚴重就瀉火,虛弱就補虛,發熱就快速治療,寒涼就慢慢治療,下陷就用灸法。如果病情不嚴重也不虛弱,就依照經脈取穴治療。病情嚴重的人,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病情虛弱的人,人迎脈反而比寸口脈小。

2. 經絡解

脅,又名胠。曲骨之外為毛際。毛際兩旁動脈為氣衝。髀厭,髀樞也。脅骨之下為季脅。䯒骨為輔骨。外踝以上為絕骨。足面為跗。足大趾本節後為歧骨。大趾爪甲後為三毛。

足少陽膽經之脈,受手少陽三焦之交,起於目銳眥之瞳子髎,由聽會、客主人上行頭角,循頷厭,下懸顱、懸釐,循耳上髮際至曲鬢、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後,循天衝、浮白、竅陰、完骨,又自完骨外折,循本神下至陽白,會睛明,復從睛明上行,循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至頸,行手少陽之脈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卻左右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外。其支者,自耳後入耳中,過聽宮至目銳眥瞳子髎之分。

白話文:

脅,又名胠。曲骨外側是毛際。毛際兩旁的動脈是氣衝。髀厭,就是髀樞。脅骨下方是季脅。䯒骨是輔骨。外踝以上是絕骨。足面是跗。足大趾本節後方是歧骨。大趾指甲後方是三毛。

足少陽膽經的經脈,受手少陽三焦經的交接,起源於眼睛外角瞳子髎穴,經過聽會、客主人穴,向上行至頭角,沿著頷厭下行,再向下懸於顱骨,循著耳上髮際至曲鬢、率谷穴,從率谷穴外折向下,經過耳後,循著天衝、浮白、竅陰、完骨穴,又從完骨穴外折,循著本神穴向下至陽白穴,與睛明穴交會,再從睛明穴向上行,循著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穴至頸部,行於手少陽經脈的前方,向下至肩上,循著肩井穴,然後左右交接於手少陽經之後,進入缺盆外側。其分支則從耳後進入耳中,經過聽宮穴,至眼睛外角瞳子髎穴的分支處。

其支者,別自瞳子髎下大迎,合手少陽於䪼,下臨頰車,下頸,循本經之前,與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之外,貫膈,即期門之所,絡肝,下屬於膽,自屬膽處循脅裡至氣衝,繞毛際,遂橫入髀厭之環跳穴。

其直行者,從缺盆下腋,循胸,歷淵液、輒筋、日月,過季脅,循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與前之入髀厭者相合,乃下循髀外,循太陽、陽明之間,歷中瀆、陽關,出膝外廉,抵陽陵泉,下輔骨前,歷陽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絕骨之端,循陽輔、懸鐘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臨泣、五會、俠谿,乃上入小趾次趾之間,至竅陰而終。

其支別者,自足面臨泣別行入大趾,循歧骨內出大趾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以交於足厥陰肝經也。

白話文:

這條經脈的支線,從瞳子髎下方的大迎穴開始,與手少陽經在䪼穴交會,往下經過頰車穴、頸部,沿著本經的前方,與先前進入缺盆的經脈匯合,再向下經過胸部的天池穴外側,穿過橫膈膜,到達期門穴的位置,與肝經相連,並向下屬於膽經,從膽經的起點沿著脅肋內側,到達氣衝穴,繞過毛際,再橫向進入髀厭的環跳穴。

而這條經脈的直行部分,從缺盆穴向下經過腋窩,沿著胸部,經過淵液穴、輒筋穴、日月穴,越過季脅部,循著京門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居髎穴,與先前進入髀厭的支線匯合,接著向下沿著大腿外側,經過太陽經和陽明經之間,經過中瀆穴、陽關穴,從膝蓋外側邊緣出來,到達陽陵泉穴,往下經過輔骨前方,經過陽交穴、外丘穴、光明穴,直下抵達絕骨的末端,沿著陽輔穴、懸鐘穴向下,從外踝前方出來,到達丘墟穴,再沿著足面經過臨泣穴、五會穴、俠谿穴,最後向上進入小趾與次趾之間,到達竅陰穴而結束。

此外,這條經脈的支別部分,從足面臨泣穴分出,進入大趾,沿著歧骨內側,從大趾末端出來,再穿過指甲,從三毛穴出來,與足厥陰肝經交會。

3. 膽經諸穴歌

足少陽兮四十三,瞳子髎近聽會間,客主人在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前。由率谷天衝而下,見浮白竅陰之妍。完骨露兮本神陽白,臨泣見兮目窗與連。正營承靈居其後,腦空穴繼靈而安。風池肩井兮淵液,輒筋日月兮京門闢。帶脈五樞,由維道居髎而續。環跳風市抵中瀆,飲陽關之陽陵泉。

至陽交之外丘間,光明陽輔懸鐘可瞻。丘墟臨泣地五會,俠谿竅陰而膽經全。

白話文:

足少陽經脈起於瞳子髎,經過聽會、頷厭,沿著頭部曲折而下,經過率谷、天衝,再向下經過浮白、竅陰,到達完骨、陽白,然後經過臨泣、目窗,繼續往下經過承靈、腦空穴,再經過風池、肩井,到達淵液,然後經過輒筋、日月、京門,再沿著帶脈經過五樞、維道、居髎,接著經過環跳、風市、中瀆、飲陽關、陽陵泉,最後到達至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然後經過丘墟、臨泣,最後與膽經交會於俠谿、竅陰。

4. 分寸歌

足少陽兮四十三,頭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瞳子至風池,積數陳之次序說,瞳子髎近眥五分,耳前陷中聽會穴,客主人名上關同,耳前起骨開口空,頷厭懸顱之二穴,腦空下廉曲角中,懸釐之穴異於茲,腦空下廉曲角上,曲鬢耳上髮際隅,率谷耳上寸半安,天衝耳後入發二,浮白入發一寸間,竅陰即是枕骨穴,完骨之上有空連,完骨耳後入髮際,量得四分須用記,本神神庭旁二寸,入發一寸耳上系,陽白眉上方一寸,發上五分臨泣是,發上一寸當陽穴,發上寸半目窗至,正營發上二寸半,承靈發上四寸諦,腦空發上五寸半,風池耳後發陷寄,肩井肩上陷中求,大骨之前一寸半,淵液腋下方三寸,輒筋期下五分判,期門卻是肝經穴,相去巨闕四寸半,日月期門下五分,京骨監骨下腰絆,帶脈章門下寸八,五樞章下寸八貫,維道章下五寸三,居髎章下八寸三,章門緣是肝經穴,下脘之旁九寸含,環跳髀樞宛宛中,屈上伸下取穴同,風市垂手中指盡,膝上五寸中瀆逢,陽關陽陵上三寸,陽陵膝下一寸從,陽交外踝上七寸,外丘踝上六寸容,踝上五寸光明穴,踝上四寸陽輔通,踝上三寸懸鐘在,丘墟踝前之陷中,此去俠谿四寸五,卻是膽經原穴功,臨泣俠谿後寸半,五會去溪一寸窮,俠谿在趾歧骨內,竅陰四五二趾中。

白話文:

足少陽經共有43個穴位,頭部有20個穴位,分為三組。從瞳子髎開始,依序為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腦空、懸釐、曲鬢、率谷、天衝、浮白、竅陰、完骨、本神、陽白、臨泣、當陽、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大椎、淵液、輒筋、期門、日月、京骨、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章門、下脘、環跳、風市、中瀆、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俠谿、臨泣、五會、俠谿、竅陰。

5. 病證解

口苦,膽汁味苦也。善太息,膽氣不舒也,腑病也。心脅痛,不能轉側,脈循脅裡也。面塵,體無膏澤,脈所過處氣鬱為病也。足外反熱,脈循外踝也。頭痛,脈行於頭也。頷痛,脈加頰車也。銳眥痛,脈起於目也。缺盆腫痛,脈入缺盆也。腋腫,脈下腋也。馬刀俠癭。脈循頸項腋脅也。

汗出、振寒、瘧,少陽居半表半裡也。胸脅以下諸節痛,皆脈所經也。小趾次趾不用,脈所絡也。

白話文:

嘴巴苦,是因為膽汁的味道苦。經常嘆氣,是因為膽氣不舒暢,是臟腑的病症。心臟和肋骨疼痛,無法翻身,脈絡循行於肋骨內側。臉色暗淡,身體沒有光澤,脈絡經過的地方氣血鬱滯導致生病。腳的外側發熱,脈絡循行於外踝。頭疼,是因為脈絡行於頭部。脖子疼痛,脈絡經過頰車穴。眼睛外角疼痛,脈絡起於眼睛。鎖骨凹陷處腫痛,脈絡進入鎖骨凹陷處。腋窩腫脹,脈絡經過腋窩。脖子兩側腫大像馬刀一樣,脈絡循行於頸項、腋窩和肋骨。

出汗、發抖、瘧疾,都是少陽經氣處於半表半裡的狀態。胸部和肋骨以下的各個關節疼痛,都是脈絡經過的地方。小腳趾和第二個腳趾無力,是脈絡所經過的地方。

6. 本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

膽屬木,為少陽相火,發生萬物,為決斷之官,十一臟之主。(主同肝。)

本病(臟腑之病)

口苦,嘔苦汁,善太息,(同經。)憺憺如人將捕狀,(膽氣虛。)目昏,(肝主目。)不眠,(魂藏於肝,少陽與肝為表裡。)

標病(經絡之病)

寒熱往來,痁瘧,胸脅痛,頭額痛,耳痛鳴聾,瘰癧,結核,馬刀,足小趾次趾不用。(俱同經。)

白話文:

膽屬於木,是少陽相火,具有生發萬物的特性,是決策的器官,也是十一臟的主人(與肝相同)。

這種疾病(臟腑病)的症狀包括:口苦、嘔吐苦汁、經常嘆氣(與經脈相同)、心神不安,就像要被抓捕的犯人一樣(膽氣虛弱)、視力模糊(肝主目)、失眠(魂魄藏於肝,少陽與肝相表裡)。

這種病的表面症狀(經絡病)包括:寒熱交替、瘧疾、胸脅疼痛、頭額疼痛、耳痛耳鳴、瘰癧、結核、馬刀瘡、足小趾和次趾無力(都與經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