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心包絡經第九

(是經起於天池穴,終於中衝穴。)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心包絡經脈的循行與病症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

心臟主管手厥陰心包絡經脈,它起源於胸腔內,從心包絡出發,向下穿過橫膈膜,經過三焦經絡。

其支者,循胸中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它的分支從胸部循行至腋窩下方三寸處,再向上抵達腋窩,接著沿著上臂內側,行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之間,進入肘窩,沿著前臂兩筋之間下行,進入手掌,最後沿着中指走至指尖。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另一個分支在手掌處分開,沿着小指的次指(無名指)走至指尖。

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心包絡經脈運行不暢時,會出現以下症狀:手掌心發熱、手臂和肘關節僵硬、腋窩腫脹,嚴重時還會胸脅部脹滿、心神不寧、面紅目黃、喜歡發笑,停不下來。

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心包絡經脈生病時,患者會出現心煩意亂、心痛、手掌發熱等症狀。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針對這些病症,可以用以下方法治療:如果病症表現為陽氣過盛,就應該瀉法;如果病症表現為陽氣不足,就應該補法;如果病症表現為熱性,就應該用寒涼之法治療;如果病症表現為寒性,就應該用溫熱之法治療;如果病症表現為氣血下陷,就應該灸法治療;如果病症既不盛也不虛,就應該根據經脈循行來取穴治療。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如果病症表現為陽氣過盛,則寸口脈(手腕內側橈動脈處)的脈象會比人迎脈(頸部兩側動脈處)強一倍;如果病症表現為陽氣不足,則寸口脈會比人迎脈弱。

2. 經絡解

小指次指,即手小指之次指,乃無名指也。

手厥陰心包絡經之脈,受足少陰腎經之交,起於胸中,出屬心下之包絡,由是下膈,歷絡於三焦。其支者,自屬心包,上循胸,出脅下腋三寸天池穴,上行抵腋,下循臑內之天泉,以界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兩經之中間,入肘中之曲澤穴,又由肘中下臂,行臂兩筋之間,循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入掌中勞宮,循中指出其端之中衝穴。其支別者,從掌中循無名指出其端,而交於手少陽三焦經也。

白話文:

無名指是手小指旁邊的那一根手指。手厥陰心包絡經的脈絡,受到足少陰腎經的交匯,起源於胸腔,穿過心臟下方的包絡,向下穿越隔膜,沿著三焦經絡運行。其中一條分支從心包絡出發,向上沿著胸部,從腋窩下方三寸處的天池穴穿出,向上到達腋窩,再向下沿著手臂內側的天泉穴運行,位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之間,進入肘窩的曲澤穴。接著從肘窩向下經過手臂,行走在兩條筋腱之間,經過郄門、間使、內關、大陵穴,進入手掌的勞宮穴,沿著中指到達指尖的中衝穴。另一條分支則從手掌沿著無名指到達指尖,與手少陽三焦經交會。

3. 心包絡經諸穴歌

手厥陰心包之絡。計有九穴而終。自天池天泉為始,逐曲澤郄門而通,間使通乎內關,大陵近於勞宮,既由掌握,抵於中衝。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經的循行脈絡,共有九個穴位。從「天池」、「天泉」開始,經過「曲澤」、「郄門」,直至「內關」,接著到達「大陵」,接近「勞宮」,在「掌握」後,最後達到「中衝」穴。

4. 分寸歌

心包起自天池間,乳後一寸腋下三,天泉曲腋下二寸,曲澤屈肘陷中央,郄門去腕方五寸,間使腕後三寸量,內關去腕止二寸,大陵掌後兩筋間,勞宮屈中名指取,中指之末中衝良。

白話文:

心包的穴位如下:

  1. 天池穴:在胸部,當第3肋間,乳頭直下,前正中線旁開2寸。
  2. 乳後一寸腋下三:在腋窩中央,當腋窩內側緣與胸大肌交界處,距前正中線1寸(約1.5公分)。
  3. 天泉穴:在臂外側,當曲腋下2寸。
  4. 曲澤穴:在肘橫紋內側端,當肱動脈搏動處。
  5. 郄門穴:在腕橫紋上5寸。
  6. 間使穴:在腕橫紋上3寸。
  7. 內關穴:在腕橫紋上2寸,當掌長肌腱與尺側腕屈肌腱之間。
  8. 大陵穴:在腕掌側橫紋中點,當掌長肌腱與尺側腕屈肌腱之間。
  9. 勞宮穴:在手心,當第2、3掌骨之間,握拳時中指指尖所對應的凹陷處。
  10. 中衝穴:在手指,位於中指末端,中指指甲角旁0.1寸。

5. 病證解

手心熱,脈行於掌中也。臂肘攣急,腋腫,胸脅支滿,皆脈所過之地也。憺憺大動,心宜靜而反動,本臟病也。面赤目黃。手少陰經病,心包絡脈所通也。喜笑不休,心在聲為笑,本臟病也。脈所生病,心主脈也。煩心心痛,本臟病也。掌中熱,即手心熱也。

以上經病多與心經相同,以經脈相近也。至於臟病,心經則無,而心包絡則有,以心臟不可受邪,凡病皆包絡相火受之也。《內經》分心與心主為兩經,本草言證治則合而為一。今遵《內經》,仍分為二,至本草所載,則附於心主條下,以本病屬於心主,標病兩經略同,治法亦兩經無異也。

白話文:

手心發熱,這是因為心經的脈絡流經手掌。手臂肘部僵硬、腋窩腫脹、胸脅部脹滿,這些都是心經脈絡所經過的地方。心跳劇烈,心應該靜止卻反而跳動,這是心臟本身的病症。臉色發紅、眼白泛黃,這是手少陰經的病症,而心包絡脈也經過這裡。不停地喜笑,心臟在聲音中表現為笑,這是心臟本身的病症。脈搏異常,心臟主宰著脈搏,這也是心臟的病症。心煩心痛,也是心臟本身的病症。掌中熱,就是手心發熱的意思。

這些經脈病症大多與心經相同,是因為它們的經絡彼此靠近。至於臟腑病症,心經沒有,而心包絡有,這是因為心臟不能直接受邪氣,所有的病症都由心包絡相火承受。古代醫書《內經》將心和心主分為兩條經脈,而本草書則將它們的證治合在一起。現在遵循《內經》,仍然將它們分為兩條經脈,至於本草書記載的內容,則附在心主條目下,因為這些病症屬於心主,兩條經脈的症狀略同,治療方法也無異。

6. 本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

心藏神,為君火。包絡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心包之病)

諸熱瞀瘈,(心主火,火勝則目眩筋急。)驚惑譫妄,煩亂,(心藏神,心病則神亂。)啼笑罵詈,(與經言喜笑不休略同。)怔忡,(即心火病。)健忘,(心藏神。)自汗,(心主汗。)諸痛癢瘡瘍。(心主血,熱傷血也。)

標病(經絡之病)

肌熱,(熱在血分。)畏寒戰慄,(熱極似寒。)舌不能言,(心主言。)面赤目黃,心煩熱,胸脅滿,痛引腰背肩胛肘臂。(同經。)

白話文:

心臟是藏神的地方,就像君主一樣掌管著火氣。心包則像輔佐君主的火,代替君主發號施令,負責血脈、說話、汗液和笑容。

這種病(心包病)會出現各種熱症,比如眼花、筋攣、驚嚇、胡言亂語、煩躁、啼哭大笑、辱罵、心慌意亂、健忘、自汗、疼痛、瘙癢、瘡瘍等。

病症的表現則包括肌肉發熱、畏寒顫抖、口齒不清、面紅眼黃、心煩發熱、胸脅脹滿、疼痛蔓延至腰背、肩胛、肘臂等部位。

7. 治法解

火實瀉之

心屬火,邪氣有餘則為火實,故用瀉,下分四法。

瀉子:土為火之子,瀉脾胃之熱,而心火自清。

黃連(苦寒瀉心火。王海藏曰:瀉心實瀉脾也。)大黃(大瀉血分實熱,入足太陰、足陽明。)

氣:火入上焦,則肺氣受傷,甘溫以益元氣,而熱自退,雖以補氣,亦謂之瀉火。火入下焦,則小腸與膀胱氣化不行,通水道、瀉腎火,正以導赤也。

甘草(生用瀉火,入涼劑則瀉邪熱。)人參(大補元氣,生亦瀉火。)赤茯苓(瀉熱行水,入小腸氣分。)木通(通小腸、膀胱,導濕熱從小便出。)黃柏(沉陰下降,瀉膀胱相火。)

白話文:

火實瀉之

心臟屬火,當邪氣過盛時,就會形成火實,因此需要採用瀉法來治療,以下分為四種方法:

瀉子: 土為火的兒子,因此瀉脾胃之熱,心火自然會減退。

  • 黃連: 苦寒性,可以瀉心火。王海藏說:瀉心實實際上就是瀉脾。
  • 大黃: 大瀉血分實熱,入足太陰、足陽明經。

氣: 火入上焦,就會傷及肺氣,因此需要用甘溫的藥物來補益元氣,讓熱自行退去,雖然是補氣,但也可視為瀉火。火入下焦,就會導致小腸與膀胱氣化不利,所以需要通水道、瀉腎火,這也屬於導赤法。

  • 甘草: 生用可以瀉火,入涼劑則瀉邪熱。
  • 人參: 大補元氣,生用也可以瀉火。
  • 赤茯苓: 瀉熱行水,入小腸氣分。
  • 木通: 通小腸、膀胱,導濕熱從小便排出。
  • 黃柏: 沉陰下降,瀉膀胱相火。

血:火入血分則血熱,涼血所以瀉火。

丹參(色赤入心,破宿血,生新血。)丹皮(瀉血中伏火,涼血而生血。)生地黃(瀉心火,涼血而生血。)元參(壯水以制火。)

鎮驚:心藏神,邪入心包則神不安。化痰清熱,兼以重墜,亦鎮驚之義也。

硃砂(瀉心經邪熱,鎮心定驚。)牛黃(清心解熱,利痰涼驚。)紫石英(重以去怯,入心肝血分。)

神虛補之

心藏神,正氣不足則為神虛,故用補,下分三法。

白話文:

血液:當熱氣進入血液時,就會導致血熱,而涼血藥物就是用來瀉火降熱的。

丹參(顏色偏紅,入心經,可以破除陳舊的血塊,促進新血生成。)丹皮(可以瀉去血中蘊藏的熱氣,涼血並促進血液生成。)生地黃(可以瀉心火,涼血並促進血液生成。)元參(壯水以制火,也就是滋陰降火。)

鎮驚:心臟主宰神志,邪氣入侵心包膜就會導致神志不安。化痰清熱,同時兼具重墜之效,也是鎮驚的方法。

硃砂(可以瀉去心經的邪熱,鎮定心神,消除驚恐。)牛黃(可以清心解熱,利痰,消除驚恐。)紫石英(性重可以去怯,可以入心肝血分。)

神虛則補之

心臟主宰神志,正氣不足就會導致神志虛弱,因此需要補益。補益方法可分為三種。

補母:木為火之母,肝虛則無以生火,故補心必先補肝。

細辛(辛溫肝膽。)烏梅(味酸入肝。)棗仁(甘酸而潤,專補肝膽。)生薑(肝欲散,辛散所以補肝。)陳皮(辛能散,入厥陰行肝氣。)

氣:膻中為氣海,膻中清陽之氣不足,當溫以補之,即降濁升清,亦所以為補也。

桂心(苦入心,補陽活血。)澤瀉(利濕熱,濕熱既降,則清氣上行。)白茯苓(安心益氣,定魄安魂。)茯神(開心益智,安魂養神。)遠志(苦瀉熱,溫壯氣,能通腎氣上達於心。)石菖蒲(辛苦而溫,通竅補心。)

白話文:

肝臟是心的母親,肝虛弱就無法滋養心臟,所以補心要先補肝。可以用細辛、烏梅、棗仁、生薑、陳皮來補肝。

膻中是氣海,膻中清陽之氣不足,需要溫補來升清降濁,達到補益效果。可以用桂心、澤瀉、茯苓、茯神、遠志、石菖蒲來補氣。

血:心主血,補心必先補血,生新去滯,皆所以為補也。

當歸(苦溫助心,為血中氣藥。)熟地黃(入手少陰、厥陰,生精血。)乳香(香竄入心,調氣和血。)沒藥(通滯血,補心虛。)

本熱寒之

不言本寒者,心虛則寒,上補虛條中已載,省文也。

瀉火:虛用甘寒,實用苦寒,瀉火之法,不外二端。

黃芩(苦入心,寒勝熱,瀉實火。)竹葉(甘寒瀉上焦煩熱。)麥冬(清心火,潤肺燥。)芒硝(苦寒除熱。)炒鹽(瀉熱潤燥補心。)

白話文:

心臟主導血液,補益心臟必定要先補益血液。生血化新、去除瘀滯,都是補益心臟的方法。

當歸性味苦溫,能助益心臟,是補血益氣的藥物。熟地黃入足少陰、厥陰經,能生精血。乳香氣味芳香,能直達心臟,調和氣血。沒藥能通達瘀滯的血液,補益心虛。

關於心臟的寒熱問題,由於心虛則寒,已經在補虛篇中提到,所以這裡不再贅述。

瀉火的方法主要分為兩種:虛火用甘寒藥物,實火用苦寒藥物。

黃芩性味苦寒,入心經,能清熱瀉火,治療實火。竹葉性味甘寒,能清瀉上焦的煩熱。麥冬能清心火,潤肺燥。芒硝性味苦寒,能清熱解毒。炒鹽能瀉熱潤燥,補益心臟。

涼血:涼血亦不外瀉火,但瀉血中之火,則為涼血。

生地黃(入心瀉火,平諸血逆。)梔子(色赤入心,瀉心經邪熱。)天竺黃(入心經瀉熱豁痰。)

標熱發之

不言標寒者,心經在上,非寒邪所能幹,且心主血脈,邪入於脈,已非在表,有熱無寒可知。

散火:火鬱則發之,升散之藥,所以順其性而發之,與解表、發表之義不同。

甘草(入汗劑則解肌。)獨活(搜風去濕。)麻黃(發汗解肌,兼走手少陰。)柴胡(發表升陽,平少陰、厥陰邪熱。)龍腦(辛溫散熱。)

白話文:

涼血其實也是瀉火,只是瀉的是血中的火,這就是涼血的作用。

生地黃能入心瀉火,平息各種血逆。梔子色赤入心,能瀉去心經的邪熱。天竺黃入心經瀉熱,並能豁痰。

發熱的症狀明顯,

不提寒症是因為心經在身體上部,寒邪不會入侵到心經,而且心主血脈,邪氣入脈,已經不再是表症,有熱無寒是顯而易見的。

散火:火鬱結就會發作,升散之藥能順應火氣的特性,讓它發散,這與解表、發表的意義不同。

甘草在發汗藥中能解肌。獨活能搜風去濕。麻黃能發汗解肌,並能走手少陰經。柴胡能發表升陽,平息少陰、厥陰經的邪熱。龍腦辛溫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