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歸》~ 卷下 (3)
卷下 (3)
1. 本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
腎藏智,屬水,為天一之源,主聽,主骨,主二陰。
本病(臟腑之病)
諸寒厥逆,骨痿,(同經。)腰痛,腰冷如水,(臟病及腑。)足䟰腫寒,(水氣下注。)少腹滿急,疝瘕,(腎主下焦,少腹腎所治也。)大便閉泄,吐利腥穢,水液澄澈,清冷不禁,(腎主二陰。)消渴引飲。火旺傷水。
標病(經絡之病)
發熱不惡熱,(真寒假熱。)頭眩頭痛,(太陽經病,腎絡所通。)咽痛舌燥,脊股後廉痛。(同經。)
命門(右腎為命門)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精化於氣)生血(陽能生陰。)降則為漏,升則為鉛,(鉛乃北方正氣,一點初生之真陽。一念之非,降而為漏;一念之誠,守而為鉛。)主三焦元氣。
白話文:
腎臟主宰智慧,屬水,是生命之源,掌管聽覺、骨骼和生殖功能。
這類疾病(臟腑疾病)的症狀包括:四肢冰冷、骨骼痿縮、腰痛、腰部冰冷、腳腫脹冰冷、小腹脹痛、疝氣、便秘或腹瀉、嘔吐和腹瀉時帶有腥臭味、尿液清澈、怕冷、口渴、大量喝水、火氣旺盛傷及腎水。
疾病表面的症狀則包括:發燒但不畏寒、頭暈頭痛、喉嚨痛、口乾舌燥、脊椎和腿後側疼痛。
命門(右腎)是真火之源,天地之始,儲藏精氣,精氣化為氣,氣生血。下降則為漏,上升則為鉛。命門掌管三焦的元氣。
本病(不言標病者,兩腎經絡皆同也。)
前後癃閉,(腎主二陰,左腎病便閉,右腎病癃閉,有寒熱之分。)氣逆裡急,疝痛奔豚,(病同左腎,滿急疝瘕而有寒熱之別。)消渴,(亦同左腎,而水虛、火虛不同。)膏淋,(淋病屬小便,而膏淋則傷精。)精漏精寒,(命門主藏精。)赤白濁,(亦精道病。)溺血崩中帶漏。(命門主生血。)
白話文:
這些病症(如果未明確標記疾病名稱,那麼兩腎經絡的症狀都是相同的)包括:
-
前後尿瀦:這指的是腎臟問題導致的排尿困難,左腎病可能引起大便閉塞,右腎病則可能導致尿瀦。
-
氣逆裡急,疝痛奔豚:這類症狀與左腎相關,表現為腹脹、急痛和疝氣,並且有寒熱之分。
-
消渴:這是與左腎相關的病症,但根據水虛或火虛的不同,表現方式有所不同。
-
膏淋:這種情況下,淋病影響的是小便,但膏淋則涉及到傷害精液。
-
精漏精寒:這與命門有關,命門主要負責儲存精液。
-
赤白濁:這類症狀也是與精道有關的問題。
-
準血崩中帶漏:這與命門主生血的功能失調有關,表現為出血、崩漏等現象。
2. 治法解
水強瀉之
真水無所謂強也,膀胱之邪氣旺則為水強,瀉膀胱乃以瀉水也,下分二法。
瀉子:木為水之子,水濕壅滯,得風火以助之,結為痰涎,控去痰涎,正所以疏肝而泄水也。
牽牛(逐水消痰,瀉氣分之濕熱。)大戟(去臟腑水濕,瀉肝經風火之毒。)
瀉腑:膀胱為腎之腑,瀉腑則臟自不實。
澤瀉(利濕行水。)豬苓(利濕利水。)車前子(滲膀胱濕熱,利小便而不走氣。)防己(瀉下焦血分濕熱,為療風水之要藥。)茯苓(除濕瀉熱,下通膀胱。)
白話文:
水強瀉之,指的是膀胱有濕熱邪氣,導致小便不利,需要用藥來利水消腫。真正的水本身並不會強盛,而是膀胱的邪氣旺盛才導致水強。瀉膀胱就是用藥來利水,主要分為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瀉子,即用藥疏肝理氣,消除痰涎濕熱,因為木氣屬水之子,疏肝可以幫助水氣宣通,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常見藥物有牽牛和[大戟]。
第二種方法是瀉腑,即用藥直接利膀胱,讓膀胱內的濕熱排出,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常見藥物有[澤瀉]、[豬苓]、[車前子]、[防己]和[茯苓]。
水弱補之
腎為水臟,而真陽居於其中,水虧則真陽失其窟宅,無所依附,故固陽必先補水。
補母:肺為腎之母,補肺金所以生腎水也。
人參(大補肺中元氣。)山藥(色白入肺,益腎強陰。)
氣:火強則氣熱,火弱則氣寒,寒熱皆能傷氣。補氣之法亦不外瀉火、補火二端。《內經》腎臟不分左右,本草雖分,究竟命門治法已該左腎中。
知母(瀉火補水潤燥,為腎經氣分藥。)元參(色黑入腎,能壯水以制火。)犯本(補相火以通君火,暖丹田,壯元陽。)砂仁(辛溫益腎,通行結滯。)苦參(瀉火燥濕,補陰益精。)
白話文:
水弱補之
腎臟是主水的臟器,而真陽之氣就存在腎臟之中。如果腎水不足,真陽之氣便會失去寄託之地,無所依附,因此要固護陽氣,必須先補腎水。
補母: 肺是腎的母親,補肺金可以生腎水。
藥材:
- 人參:大補肺臟元氣。
- 山藥:色白入肺,益腎強陰。
氣: 火氣旺盛則氣熱,火氣不足則氣寒,寒熱皆能傷氣。補氣的方法不外乎瀉火和補火。
《內經》中認為腎臟不分左右,雖然本草書中有所區分,但實際上命門的治法已經涵蓋左腎。
藥材:
- 知母:瀉火補水潤燥,是腎經氣分藥。
- 元參:色黑入腎,能壯水以制火。
- 犯本:補相火以通君火,溫暖丹田,壯元陽。
- 砂仁:辛溫益腎,通行結滯。
- 苦參:瀉火燥濕,補陰益精。
血:血屬陰,陰與陽相配,陽強則陰虧,無陽亦無以生陰,故滋陰溫腎,皆所以益精而補血也,亦兼命門治法在內。
黃柏(瀉火補水,腎經血分藥。)枸杞(生精助陽,清肝滋腎。)熟地黃(滋腎水,補真陰,填骨髓,生精血。)鎖陽(益精興陽,補陰潤燥。)肉蓯蓉(入腎經血分,補命門相火。)萸肉(補腎溫肝,強陰助陽。)阿膠(養肝滋腎,和血補陰。)五味子(斂肺滋腎,強陰澀精。)
白話文:
血液屬陰,陰陽互相配合,陽氣旺盛則陰氣不足,沒有陽氣也無法滋生陰氣。因此滋陰溫腎的方法,都是為了補充精氣,進而補血,也包含了溫補命門的治療原則。黃柏能瀉火補水,滋潤腎經血分;枸杞能生精助陽,清肝滋腎;熟地黃能滋養腎水,補益真陰,填補骨髓,生長精血;鎖陽能益精興陽,補陰潤燥;肉蓯蓉入腎經血分,補益命門相火;萸肉能補腎溫肝,強壯陰氣,助長陽氣;阿膠能養肝滋腎,和血補陰;五味子能斂肺滋腎,強壯陰氣,固澀精氣。
本熱攻之
邪熱入里,直攻腎臟,非如前補氣條中用清熱之法可以緩圖者也,惟有急攻一法。
下:熱入腎臟,真水已虧,豈可攻下。而傷寒少陰條中,有用大承氣湯下之者,以有口燥咽乾之證,故屬之少陰,其實乃少陰陽明也。熱結於足陽明,則土燥耗水;熱結於手陽明,則金燥不能生水。攻陽明之熱,正所以救腎水也。況腎主二陰,瀉腑所以通小便,攻下所以通大便,此亦瀉實之法,補前條所未備。
本寒溫之
北方水臟,加以寒邪,恐真陽易至消亡,故有急溫一法。
溫里:溫里亦不外下條益陽之法,但本非真陽不足,以寒邪犯本,急用溫法,故所用皆猛烈之藥,與下補火法大同小異。
白話文:
如果身體出現熱症,就應該用攻法的治療方式。
因為邪熱入侵內臟,直接攻擊腎臟,不像之前補氣條中用清熱的方法可以緩慢調理,必須採用急攻法。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腎臟被熱邪入侵,真水已經虧損,怎麼可以攻下呢?但是傷寒少陰條中,有用大承氣湯下瀉的例子,是因為患者有口乾舌燥的症狀,所以屬於少陰證,但其實是少陰陽明證。熱結於足陽明,就會導致脾土燥熱而耗損腎水;熱結於手陽明,就會導致肺金燥熱而不能生水。攻治陽明之熱,正是為了救助腎水。而且腎臟主導陰氣,瀉下腑臟可以促進小便,攻下可以促進大便,這也是瀉實之法,補足之前補氣條中沒有提到的方法。
如果身體出現寒症,就應該用溫法的治療方式。
因為北方水臟受到寒邪入侵,擔心真陽容易消亡,所以需要採用急溫法。
溫里法其實也是延續前面益陽的方法,只是因為不是真陽不足,而是寒邪入侵本源,所以急用溫法,所用的都是猛烈的藥物,與補火法大同小異。
附子(大熱純陽,逐風寒濕。)乾薑(生逐寒邪而發表,炮除胃冷而守中。)官桂(益陽補氣,治沉寒痼冷之病)。白朮(苦燥濕,溫和中。)蜀椒(發汗散寒,入命門補火。)
標寒解之
寒邪直入陰分,然尚在經絡,未入臟腑,故曰標寒。
解表:寒邪入於少陰經絡,雖在表未入於裡,已與太陽之表不同,第可引之從太陽而出,不可過汗以泄腎經,故不言發表而言解表也。
麻黃(發表解肌,去營中寒邪,衛中風邪。)細辛(辛溫散風邪,乃足少陰本藥。)獨活(搜風去濕,入足少陰氣分。)桂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白話文:
附子性熱,能驅散風寒濕氣;乾薑生用能發散寒邪,炮製後則能溫暖脾胃;官桂能補益陽氣,治療寒氣深積的病症;白朮味苦性燥,能去除濕氣,溫暖脾胃;蜀椒能發汗散寒,並能溫補命門之火。
標寒指的是寒邪直接侵犯陰分,但尚在經絡,未入臟腑。
解表是針對寒邪侵入少陰經絡,雖在表層未入裡,但已與太陽經的表邪不同,可以引導其從太陽經排出,但不可過度出汗,以免傷及腎經,所以不稱作發表,而稱作解表。
麻黃能發散風寒,去除營氣中的寒邪,並驅散衛氣中的風邪;細辛性溫,能散寒解表,是足少陰經的常用藥;獨活能祛風除濕,進入足少陰經的氣分;桂枝能發汗解表,溫經通脈。
標熱涼之
寒邪入於骨髓,久之變而為熱,以邪猶在表,故為標熱。
清熱:熱自內出,發熱而不惡寒,不可發汗,故用清熱之法。
元參(入腎補水,散無根浮游之火。)連翹(入心瀉火,除三焦濕熱。)甘草(生用瀉火,炙用補中,入汗劑則解肌,入涼劑則瀉邪火。)傷寒(治少陰下利咽痛。)
火強瀉之
火強非火實也,水弱故火強,火強則水愈弱,故瀉法仍是補法。
瀉相火:腎火與水並處,水不足火乃有餘,滋陰即以瀉火,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也。
黃柏(瀉相火,補腎水不足。)知母(潤腎燥而滋陰。)丹皮(入足少陰瀉伏火,涼血而生血。)地骨皮(瀉肝腎虛熱,涼血而補正氣。)生地黃(滋陰退陽,入足少陰。)茯苓(行水瀉熱。)元參(色黑入腎,壯水以制火。)寒水石(除三焦火熱。)
白話文:
標熱涼之
寒邪入侵骨髓,時間久了就會轉化成熱邪。由於邪氣仍然停留在肌膚表層,因此稱為標熱。
清熱: 熱邪從內部發出,身體發熱但不畏寒,不可用發汗的方法,所以要採用清熱的方法。
元參 (入腎補水,散去無根浮游的熱邪。)連翹 (入心瀉火,消除三焦的濕熱。)甘草 (生用瀉火,炙用補中,加入發汗藥則解肌,加入清涼藥則瀉去邪火。)傷寒 (治療少陰經導致的腹瀉、咽喉疼痛。)
火強瀉之
火旺盛不代表火氣充盈,而是因為水氣不足,導致火氣相對旺盛。火氣越旺盛,水氣就越不足。因此,瀉火的方法其實也是補水的方法。
瀉相火: 腎火與腎水同處,水氣不足,火氣就會過盛。滋養陰氣就能瀉去相火,這就如同以壯水之主來抑制陽光一樣。
黃柏 (瀉去相火,補腎水不足。)知母 (滋潤腎燥,滋養陰氣。)丹皮 (入足少陰經,瀉去伏火,涼血生血。)地骨皮 (瀉去肝腎虛熱,涼血補正氣。)生地黃 (滋養陰氣,退去陽火,入足少陰經。)茯苓 (利水瀉熱。)元參 (黑色入腎,壯水以制火。)寒水石 (清除三焦的火熱。)
火弱補之
火居水內,即坎中一畫之陽,先天之本是也。弱則腎虛而真陽衰敗,故宜補。
益陽:腎中元陽不足,無以藏精而生血,故補火而不失之燥,則陽能配陰而火不耗水。即用燥藥亦必以滋腎之藥佐之,益陽與溫里所以不同,所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是也。
附子(引補氣藥以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以滋不足之真陽。)肉桂(入肝腎血分,補命門相火不足。)益智仁(補命門之不足。澀精固氣。)破故紙(暖丹田,壯元陽。)沉香(入右腎命門,能暖精壯陽。)川烏(功同附子而稍暖,寒宜附子,風宜烏頭。)硫黃(補命門真火不足,性雖熱而能通。
白話文:
火氣不足,就要補火。火在水裡,就是坎卦中的一陽,是先天之本。火弱則腎虛,真陽衰敗,因此要補火。補火要溫養陽氣,不能過於燥熱,這樣才能平衡陰陽,火不傷水。即使使用燥性藥物,也必須配合滋養腎臟的藥物。溫補陽氣和益火之原,兩者有所區別,所謂益火之原,就是補充火氣的根本,以消除陰寒。附子可以引導補氣藥物,恢復散失的元陽,引導補血藥物,滋補不足的真陽。肉桂入肝腎血分,補益命門相火不足。益智仁補益命門之不足,澀精固氣。破故紙溫暖丹田,壯大元陽。沉香入右腎命門,能溫暖精氣,壯陽。川烏功效與附子相近,但略微溫和,寒症宜用附子,風症宜用烏頭。硫黃補益命門真火不足,性雖熱卻能通暢。
)天雄(補下焦命門陽虛。)烏藥(治厥逆之氣。)陽起石(補右腎命門。)茴香(暖丹田,補命門不足。)胡桃(屬水入腎,佐破故紙大補下焦。)巴戟(入腎經血分,強陰益精。)丹砂(同地黃、枸杞之類養腎。)當歸(和血養血,治一切血證陰虛而陽無所附者。)蛤蜊(補肺潤腎,益精助陽。
)覆盆(益腎臟而固腎,起陽痿,縮小便。)
白話文:
天雄補下焦命門陽虛,烏藥治厥逆之氣,陽起石補右腎命門,茴香暖丹田,補命門不足。胡桃屬水入腎,佐破故紙大補下焦。巴戟入腎經血分,強陰益精。丹砂同地黃、枸杞之類養腎。當歸和血養血,治一切血證陰虛而陽無所附者。蛤蜊補肺潤腎,益精助陽。覆盆益腎臟而固腎,起陽痿,縮小便。
精脫固之
血生於陰,而精化於陽,陽不能固,則精不能藏,故固精屬之右腎。
澀滑:澀以止脫,澀之所以固之也。
牡蠣(澀以收脫,治遺精。)芡實(固腎澀精。)金櫻子(固精氣,入腎經。)五味子(收耗散之氣,強陰澀精。)遠志(能通腎氣上達於心,治夢泄。)萸肉(固精秘氣。)蛤蚧(與牡蠣同功。)
白話文:
【精脫固之】
在古代醫學中,提到「精」與「血」的關係,認為「血」是由「陰」部產生,而「精」則由「陽」部轉化形成。如果「陽」的功能不足,那麼「精」就不能得到妥善保存。因此,保持精氣的穩定,主要與右腎有關。
「澀滑」,指的是利用「澀」來防止精液的流失,「澀」的作用就是確保精氣的穩定。
- 牡蠣(澀以收脫,治遺精。):牡蠣具有「澀」的效果,用於治療因精氣流失導致的遺精問題。
- 芡實(固腎澀精。):芡實能夠強化腎功能,並幫助固定精氣。
- 金櫚子(固精氣,入腎經。):金櫚子有助於穩定精氣,且進入腎經系統。
- 五味子(收耗散之氣,強陰澀精。):五味子能收斂被消耗掉的氣息,強化陰氣,並且確保精氣的穩定。
- 近志(能通腎氣上達於心,治夢洩。):近志能夠暢通腎氣,使之上行至心臟,用於治療因腎氣不夠導致的夢中流精問題。
- 茸肉(固精祕氣。):茸肉能確保精氣的穩固和隱密。
- 蛤蚧(與牡蠣同功。):蛤蚧與牡蠣有相似的功效,用於治療精氣流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