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治法解

實熱瀉之

膀胱主津液,實熱則津液耗散,瀉之所以救液也,下一法。

泄火:水不利則火無由泄,行水所以泄火。

滑石(淡滲濕。寒瀉熱。下走膀胱而行水。)豬苓(除濕瀉熱,下通膀胱。)

下虛補之

膀胱氣化乃出,或熱或寒皆能傷氣,氣虛則下焦不固,故用補,下分二法。

熱:熱在下焦,乃真水不足,無陰則陽無以化,宜滋腎與膀胱之陰。

知母(潤腎燥而滋陰,為氣分藥。)黃柏(瀉膀胱火,補腎水不足,為血分藥。)

白話文:

實熱就用瀉法。

膀胱掌管津液,實熱就會導致津液耗散,瀉法就是為了救助津液,以下是瀉法的具體方法。

泄火:水不利則火無處可泄,利水就能泄火。

滑石(性寒,可以滲透濕氣,瀉去熱邪,直達膀胱利水。)豬苓(可以去除濕氣,瀉去熱邪,通暢膀胱。)

下虛就用補法。

膀胱氣化的功能是排出廢物,無論是熱邪還是寒邪,都能傷氣,氣虛就會導致下焦不固,因此要採用補法,以下分為兩種方法。

熱:熱邪在下焦,是真水不足,陰虛則陽氣無以化生,需要滋補腎臟和膀胱的陰氣。

知母(可以滋潤腎臟的燥熱,滋補陰氣,作用於氣分。)黃柏(可以瀉去膀胱的火熱,補益腎臟的水分,作用於血分。)

寒:虛寒則氣結於下,或升或散,皆所以通其氣;虛寒則元氣不固,或溫或澀,皆所以固其氣。

桔梗(開提氣血,載藥上浮。)升麻(能升陽氣於至陰之下。)益智仁(澀精固氣縮小便。)烏藥(辛溫順氣,治膀胱冷氣。)萸肉(固精秘氣,縮小便。)

本熱利之

不言本寒者,已見補虛條中,省文也。

降火:水在高源,上焦有火則化源絕。清金瀉火,亦補母之義。前虛熱條中所載,乃正治法。此乃隔一治法,互文也。至行水泄火,惟實者宜之,已見前瀉實條中,與此條有別。

白話文:

寒證:虛寒導致氣機停滯在下焦,需要用升散之法來通暢氣機;虛寒也會導致元氣不固,需要用溫澀之法來固護元氣。

桔梗(可以開提氣血,讓藥力上浮。)升麻(可以提升陽氣,抵達陰氣最盛之處。)益智仁(可以澀精固氣,減少小便。)烏藥(辛溫順氣,治療膀胱寒氣。)萸肉(可以固精秘氣,減少小便。)

本證為熱證,宜用瀉法治療。

不說本證為寒證,是因為已經在補虛條中提到,為了簡潔省略了。

降火:水源高處,上焦有火,就會導致水源枯竭。清金瀉火,其實也是補母之意。前面虛熱條中所載的,是正治方法。這裡所提的,是隔一治法,互文而已。至於行水泄火,只適合實證,在前面瀉實條中已經提到,和這裡的治療原則有所區別。

地黃(苦寒瀉火,入手足少陰。)梔子(瀉心肺邪熱,從小便出。)茵陳(寒勝熱,苦燥濕,入足太陰經。)黃柏(瀉相火,補腎水。)丹皮(入手足少陰,瀉血中伏火。)地骨皮(降肺中伏火。)

標寒發之

不言標熱者,寒邪中下,初入太陽,猶未變為熱也。

發表:太陽主表,寒邪入表,急宜驅之使出,故發汗之法,較解表尤重。

麻黃(辛溫發汗,去營中寒邪。)桂枝(發汗解肌,調和營衛。)羌活(搜風勝濕,入足太陽經。)防己(通腠理,療風水,太陽經藥。)黃耆(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木賊草(發汗解肌,升散火鬱風濕。)蒼朮(發汗除濕。)

白話文:

地黃性寒味苦,能瀉火,入足少陰經。梔子能瀉心肺之邪熱,從小便排出。茵陳性寒,能勝熱燥濕,入足太陰經。黃柏能瀉相火,補腎水。丹皮入足少陰經,能瀉血中伏火。地骨皮能降肺中伏火。

標寒發之,是因為寒邪從外侵入,初入太陽經,尚未化熱。

治療寒邪入侵,需要以發汗法驅邪外出,這比解表法更重要。

麻黃性辛溫,能發汗,去除營血中的寒邪。桂枝能發汗解肌,調和營衛。羌活能祛風勝濕,入足太陽經。防己能通暢腠理,治療風水,是太陽經藥。黃芪能發汗,也能止汗。木賊草能發汗解肌,升散火鬱風濕。蒼朮能發汗除濕。

2. 腎經第八

(是經起於湧泉穴,終於俞府穴。)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邪趨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披髮,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腎經從腳小趾下方開始,沿著腳心內側,經過腳踝內側,再沿著小腿內側向上,穿過膝蓋內側,到達大腿後側內側,連接到腎臟,並與膀胱經相連。主幹向上貫穿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臟,再沿著喉嚨,連接到舌根。分支從肺臟出來,與心經相連,通向胸腔。當腎經氣血運行不暢時,就會出現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咳嗽帶血、喘息、坐著想站起來、視力模糊、心慌、氣不足易恐懼等症狀,稱為骨厥。

腎經病變會導致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煩躁心痛、黃疸、腹瀉、大腿後側內側疼痛、痿厥、嗜睡、腳底發熱疼痛等症狀。治療方法是根據病情的虛實寒熱,選擇瀉法或補法、寒涼或溫熱、灸法等。灸法可以增強食慾、緩解帶狀皰疹、改善步履不便等症状。判斷腎經氣血虛實,可以觀察寸口脈和人迎脈的變化,寸口脈比人迎脈大表示腎經氣血旺盛,反之則表示氣血虛弱。

3. 經絡解

足少陰腎之脈,受足太陽膀胱之交,起足小趾之下,斜趨足心之湧泉,轉出內踝前,起大骨下之然骨,下循內踝後之太谿,別入跟中之大鐘、照海、水泉,乃折自大鐘之外,上循內踝,行厥陰、太陰兩經之後,經本經復溜、交信穴,過脾經之三陰交,上踹內,循築賓,出膕內廉,抵陰谷,上股內後廉,貫脊,會於督之長強,還出於前,循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之所,臍之左右,屬腎下臍,過任脈之關元、中極,而絡膀胱焉。

其直行者,從肓俞屬腎處上行,循商曲、石關、陰都、通谷諸穴,貫肝,上循幽門,上膈,歷步廊,入肺中,循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而上循喉嚨,並人迎,挾舌本而終。其支者,自神藏別出,繞心,注胸之膻中,以交於手厥陰心包絡經也。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脈循行

足少陰腎經的脈絡,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互交接,起始於足小趾下方,斜行至足心湧泉穴,轉出內踝前方,經過大骨下方的然骨,往下沿著內踝後方的太溪穴,分出支脈進入跟部的大鐘照海水泉穴。

主脈則從大鐘穴外側折向上,沿著內踝上行,經過厥陰、太陰兩經之後,循經本經的復溜交信穴,經過脾經的三陰交穴,向上行至內側,沿著築賓穴,從膕窩內側邊緣上行,抵達陰谷穴,繼續沿著股內側後方上行,貫穿脊柱,與督脈的長強穴交會。

然後從長強穴前方穿出,沿著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等穴,位於臍兩側,屬於腎臟,在下腹部與臍相連。

再向上經過任脈的關元中極穴,最終與膀胱經相連。

直行脈

從肓俞穴屬於腎臟的部位向上行,循行於商曲石關陰都通谷等穴,貫穿肝臟,向上沿著幽門,上行至膈肌,經過步廊穴,進入肺臟。

繼續循行於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等穴,向上沿著喉嚨,與人迎穴相連,最終與舌根相接。

支脈

從神藏穴分出支脈,繞過心臟,匯集於胸部的膻中穴,與手厥陰心包絡經相連。

4. 腎經諸穴歌

足少陰兮二十七,湧泉流於然谷,太谿大鐘兮水泉綠,照海復溜兮交信續,從築賓兮上陰谷,掩橫骨兮大赫麓,氣穴四滿兮中注,肓俞上通乎商曲,守石關兮陰都安,閉通谷兮幽門肅,步廊神封而靈墟存,神藏彧中而俞府足。

白話文:

足少陰經共有二十七個穴位,包括湧泉穴、然谷穴,接著有太溪穴、大鐘穴,水泉綠是指這兩個穴位的特性。然後是照海穴和交信穴,再往上則有築賓穴、上陰谷穴。接著描述的是掩橫骨穴、大赫麓穴,氣穴四滿指的是足三里穴、中注穴等四個穴位,接著是肓俞穴和商曲穴,守石關穴、陰都穴以及閉通谷穴、幽門穴都是足少陰經上的重要穴位。最後提到了步廊神封穴和靈墟穴,神藏在彧中穴,俞府則是在腳底。

5. 分寸歌

足掌心中是湧泉,然骨踝下一寸前,太谿踝後跟骨上,大鐘跟後踵中邊,水泉溪下一寸覓,照海踝下四寸安,復溜跟上前二寸,交信踝上二寸聯,二穴止隔筋前後,太陽之後少陰前,築賓內踝上踹分,陰谷膝下曲膝間,橫骨大赫並氣穴,四滿中注亦相連,各開中行止半寸,上下相去一寸便,上膈肓俞亦一寸,肓俞臍旁半寸邊,肓俞商曲石關來,陰都通谷幽門肅,各開中行五分俠,六穴上下一寸裁,步廊神封靈墟存,神藏彧中俞府尊,各開中行計二寸,上下寸六六穴分,俞府璇璣旁二寸,取之得法自然真。

白話文:

湧泉穴位於腳掌心,太溪穴在腳踝內側後方跟骨上方一寸處,大鐘穴在跟骨後方中央,水泉穴在腳踝內側下方一寸處,照海穴在腳踝下方四寸處,復溜穴在腳踝內側前方二寸處,交信穴在腳踝上方二寸處,這兩個穴位分別位於足少陰腎經的左右兩側,築賓穴在內踝骨上方一寸處,陰谷穴在膝蓋下方膝蓋彎曲處,橫骨穴在大赫穴和氣穴的下方,四滿穴和中注穴緊密相連,各穴位間隔半寸,上下相距一寸,上膈穴在肓俞穴上方一寸處,肓俞穴在肚臍旁半寸處,肓俞穴、商曲穴、石關穴、陰都穴、通谷穴、幽門穴都位於身體的特定位置,各穴位間隔五分,六個穴位上下相距一寸,步廊穴、神封穴、靈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都位於身體特定位置,各穴位間隔二寸,上下相距六寸,俞府穴在璇璣穴旁二寸處,找到這些穴位的方法自然而然。

6. 病證解

飢不欲食,蓋虛火盛則飢,而不欲食者,脾氣弱也。乃木火侮土之故,以腎虛不能養肝,且脈貫肝上膈也。面如漆柴,水枯而腎之色黑者見於外,腎之主骨者瘦於形也。咳唾有血,喝喝而喘,以脈入肺中,皆火盛水虧之疾也。坐而欲起,皆陰虛不能安靜也。目無所見,水虧肝弱也。

心如懸,脈絡心包也。善恐如人將捕,恐,傷腎也。骨厥,腎主骨也。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痛,脈循喉嚨、挾舌本也。煩心心痛,脈絡心也。黃疸,身體面目皆變黃也,有急黃、勞黃、腦黃、陰黃、癖黃、噤黃、五色黃、黃汗、酒疸、谷疸、黑疸、女勞疸,名目不可不辨。腸澼即滯下,滯下即痢疾,痢疾本於腎,腎司二陰也。

白話文:

肚子餓卻不想吃東西,是因為虛火旺盛才會感到飢餓,但不想吃東西則代表脾氣虛弱。這是因為肝火過旺克制脾土,因為腎虛無法滋養肝臟,而且脈絡貫穿肝臟上達橫膈膜。面色像枯柴,身體乾燥,呈現腎臟的黑色,這是腎虛的表現。腎臟主骨,所以身體瘦弱。咳嗽吐血,呼吸急促,這是因為脈絡進入肺臟,都是火盛水虧的疾病。坐著就想站起來,是因為陰虛不能安靜。視力模糊,是因為水虧肝弱。

心神不寧,就像懸在半空,因為脈絡連接心包。容易恐懼,好像有人要抓捕自己,恐懼會傷腎。骨骼痠痛,是因為腎臟主骨。嘴巴乾熱,舌頭乾燥,咽喉腫脹,呼吸不暢,咽喉乾痛,這是因為脈絡沿著喉嚨,環繞舌根。心煩意亂,心痛,這是因為脈絡連接心臟。黃疸,身體和臉部都變黃,有急黃、勞黃、腦黃、陰黃、癖黃、噤黃、五色黃、黃汗、酒疸、谷疸、黑黃、女勞疸,這些名稱要區分清楚。腸胃積滯導致大便不通,大便不通就容易引起痢疾,痢疾源於腎臟,腎臟主管陰液。

脊股內後廉痛,脈所經也。痿,骨痿,腎主骨也。厥,腎虛氣上逆也。嗜臥,即《傷寒論》中所謂但欲寐,蓋熱邪入腎,則神昏而嗜臥也。足下熱痛,脈起湧泉也。以上或臟病、或經病,而合他臟病居多,以腎脈入肝、入肺、絡心,一臟而連諸臟,與他臟異也。

白話文:

脊柱和股骨內側後方疼痛,是經脈循行的部位。 痿病,指骨骼痿弱無力,這是腎臟主司骨骼的緣故。厥症,是腎氣虛弱上逆所致。嗜睡,也就是《傷寒論》中所說的“但欲寐”,這是因為熱邪侵入腎臟,導致神志昏迷而嗜睡。腳底發熱疼痛,是足少陰腎經脈氣上湧到湧泉穴的表現。 以上這些症狀,有的屬於臟腑病,有的屬於經脈病,但大多數屬於兼有其他臟腑病症的。因為腎經脈循行深入肝臟、肺臟,並連繫心臟,一臟之病可以影響多臟。這點與其他臟腑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