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京

《軒岐救正論》~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太陽陽明合病

甲申中秋建昌胡三府諱縝患前症。頭目疼痛。發熱如焚。喘渴嘔吐。泄利赤黃。脈洪數有力。余投以羌活葛根黃芩半夏甘草柴芍諸藥。一劑即愈。設使礙於嘔利。誤投溫劑。必致淹延生變。

白話文:

在甲申年的中秋節,建昌地區有一位名叫胡三府,表字縝的人,他得了太陽陽明合病。病症表現為頭痛眼痛,全身發燒高熱,有如被火焚燒般,並且伴有喘息、口渴、嘔吐的情況,還有拉肚子,大便呈現赤黃色。他的脈象顯示洪大且快速有力。我開了含有羌活、葛根、黃芩、半夏、甘草、柴芍等藥材的藥方給他。只服用了一劑後,病情就得到改善並康復了。如果當時因為他同時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而有所顧慮,誤用了溫熱性質的藥物,可能會導致病情拖延,甚至產生更嚴重的變化。

2. 陽明少陽三經合病

甲申夏西關外一吳姓婦人病頭目疼痛。寒熱往來。乾嘔拒食。脈浮弦不鼓。余曰前症乃肝木製土本稱難治今脈虛欠胃氣殊為可憂余以建中小柴二湯加朮與服。渴止納食。熱亦半減。彼貧難市參。不復再藥越兩旬大衄而歿。嗟乎貧苦力役之夫。終歲勤動。一罹病網。飢寒隨之。

藥餌何辨。不免輕變重。重變死耳。彼富貴驕縱之徒溫飽淫佚或沉湎糟丘。或鍾情枕蓆。毒漬腸胃。精枯骨髓。二豎少侵。真元便脫即緩扁難施膏肓之治豈區區參耆草根所能補漏萬一哉余嘗拈數語以慨世曰。獨恨參難療貧。貧病日增。可嘆富易購參。參功不顯云。

白話文:

【陽明少陽三經合病】

甲申年的夏天,在西關外有一吳姓婦人生病,症狀為頭痛及眼睛疼痛。她有時冷有時熱,並伴有乾嘔,不想吃東西。診脈發現她的脈象浮弦但不鼓。我說,這病症是由於肝氣過盛壓制脾胃,這是難以治療的病症。現在她的脈象虛弱,且缺乏胃氣,這實在令人擔心。我開了建中湯和小柴胡湯加白朮給她服用。服後,她的口渴停止,也開始進食,熱度也減輕了一半。但她家境貧窮,買不起人參,因此無法再繼續用藥。約兩個星期後,她大量吐血,不幸去世。唉,那些貧苦勞碌的人民,整年辛勞工作,一旦生病,飢寒交迫隨之而來。

他們如何能分辨藥物?只能眼看著病情由輕轉重,最終導致死亡。另一方面,那些富貴驕縱的人,生活溫飽、放縱逸樂,或沈浸於酒色之中,或沉迷於牀笫之間。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傷害了他們的腸胃,消耗了他們的精力和骨髓。當疾病稍微侵犯,他們的身體就迅速衰弱,即使扁鵲再世,也難以治療他們深入膏肓的疾病。這些微不足道的人參和黃耆,又怎能補救這種情況呢?

我曾經感概地說,只遺憾人參無法治癒貧困,因為貧困者的病日益增多。然而,富有的人容易購買到人參,但人參的功效卻不一定顯著。

3. 太陽陽明並病

甲申孟夏閩庠古友諱兆甲者患前症發熱咽乾。昏眩不寐。二便如常。雜治數劑不瘥。及察方藥。乃解表而兼利水澤瀉赤苓之屬余曰解表須用辛散上行之味若利水是引邪下行故外熱不得發越因而遺留不愈耳投以羌活葛根湯加減兩服而愈。夫如此病症治何難事而乃以五苓散治太陽傳本熱結膀胱之藥而治太陽陽明未退之熱實相反矣。

白話文:

在甲申年的初夏,福建學堂的一位老朋友,名字叫做兆甲的,他得了發燒、喉嚨乾燥、頭暈且失眠的病。他的大小便還算正常。經過多種藥物治療後,病情仍未見好轉。當我檢查他所服用的藥方時,發現他服用的是能散發表邪並且有利尿作用的藥物,像是豬苓和澤瀉等。我告訴他,要散發表邪應該使用能向上散發的辛辣藥材,如果使用利尿藥物,會將邪氣往下引導,使得體內的熱邪無法從皮膚散出,因此病才會留下來久治不癒。我給他服用了兩劑改良版的羌活葛根湯,病情就痊癒了。

對於這種病情的治療,其實並不困難。但有人卻用五苓散,這本是治療太陽經傳入膀胱,熱邪結於膀胱的藥物,來治療太陽和陽明經熱邪未退的情況,這確實是相反的做法。

4. 陽明傷寒

癸未秋上街林華遠患前症。脈洪數。余投以辛涼之劑。一服即愈。未幾食後勞復。皆如法治之。隨痊。

白話文:

在癸未年的秋季,上街的地方有位名叫林華遠的人得了類似陽明傷寒的病。他的脈象呈現出洪大且快速的特徵。我給他使用了辛涼性質的藥物治療,只服用了一次就康復了。不久之後,他在飯後因過度勞累導致病情復發,所有的情況我都依照之前的治療方法來處理,隨即他又恢復了健康。

5. 正陽明胃府傷寒

甲申夏對鄰唐英患前症。發熱自汗。嘔逆脹悶。夜則狂譫。便秘溺澀。六脈洪數有力。余以大劑三黃湯加知母淡竹木通大黃石膏與服。仍令晝夜飲水。投數劑。熱退汗斂。二便清順。斷以七日當戰汗而解至期果然。夫如此脈症相符。實邪之病。本非難治若不投以苦寒之劑未免遺熱臟腑淹困生變往往醫於此際。

亦有灼知屬熱但妨礙於嘔逆喘脹。不敢峻攻。未免膽小誤事耳。

白話文:

在甲申年的夏天,鄰居唐英得了這種病。他發燒並且自個兒出汗,有嘔吐、腹部脹悶的現象,晚上更是會出現神智不清的情況。同時,他的大便乾結,小便也變得困難。他的脈搏洪大且快速有力。我使用了大劑量的三黃湯,加上知母、淡竹葉、木通、大黃和石膏讓他服用,並囑咐他日夜都要喝水。服用幾次後,他的發燒和汗多的症狀減輕,大小便也變得順暢。我預測他在七天後會有一場劇烈的出汗,然後病情就會緩解,結果果然如我所料。

當脈象和病症相符合,確實是由邪氣引起的疾病,其實並不是那麼難治。如果不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很可能會留下熱毒,使內臟受困,導致病情惡化。往往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也會明白這是熱病,但是因為患者有嘔吐、脹氣等症狀,不敢大膽用藥,這就是因為膽小而誤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