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岐救正論》~ 凡例 (1)
凡例 (1)
1. 凡例
一是編之作也,以救正稱。因痛念乎晚近醫流,昧靈素之大義,守一家之偏法,執迷脈訣,樂趨捷徑,忘本從標,棄繁就簡,致今邪說縱橫,竟使正道淪沒,枉害生靈,狂瀾莫挽。是何以異於棄周孔而冒楊墨哉?哀此無知,急喚回頭。
一著是編,悉探靈素奧義、陰陽水火玄機。措詞立論,只從口頭,明明白白說去。間雖繁複,無厭詳慎,並不屑巧創幻談,及構艱深文字,以炫世眼。即有引證名賢成語,亦皆闡明正論、治本要法。政因習是術者率多庸流,粗識字畫,而可復難之以隱晦不彰之微辭乎?即辱穎慧鑑及,亦省一番思索。
一是編以救言者,非專救人之病,乃先救醫之病也。以一醫而治千萬人,不過千萬人計耳。救一醫便救千萬人,救千萬醫便救天下後世,無量恆河沙數人矣。奈何世之醫者,不先自救,只圖救人?每見其救人者適所以害人耳。政先哲云:人之病病疾多,醫之病病道少。此論不容不著,謂此論為醫醫可。
一高陽生之脈訣,乃殺人之鋒刃;王宗顯之捷徑,乃系人之桎梏。雖然:馬乏騏驥,人豈徒行?醫無緩扁,病當悉死耶?但以世之習此法者,徒知療實病昧救虛病,知療正病昧救假病。以故虛者益虛,假者莫反。是本非可死,而虛實顛倒,致喪其生特醫,死之耳。謂此而非殺人之鋒刃,系人之桎梏可乎?夫脈有內經正法。越人、仲景、叔和,相繼闡揚於後。近代崔紫虛之脈訣、滑伯仁之樞要、李瀕湖之脈學,亦皆精詳易曉。奈何舍此不問,而徒斤守高陽生之鄙妄乎?第今風氣漸薄,人情澆囂,而病情亦隨變幻叵測。每多有假熱混真、極虛反實之診。政此真假疑似關,頭便見生死,反掌之異。予也不敏,僣識斯脈,欲使世之醫者、病者,預嫺審辨,庶臨機不至倉遑罔措耳。
一本草綱目,著自瀕湖李先生。中多正誤發明之妙解,洵神農下一人矣。第編帙繁多,至六十餘卷,初學之士豈能悉了?唯是常用品味,不外百十餘種,予復再為闡發,詳別宜忌虛實之殊,仍參合病機之可否較,李更覺易曉。
一醫者固當首明四診之義,次察運氣,次稔藥性,又次詳病機方法矣。獨不思:病之寒熱由乎脈,脈之虛實由乎氣,氣之盛衰由乎元氣?元氣則命之生死所攸系也。予因著有命門水火圖說、五氣圖說。學者試於此處陰陽水火虛實真假原本上,理會得透,便識亂所由起,病所從生。何羨洞垣獨美於前乎?
一予經治醫案,悉皆治本扶原正法,與時師見病治病者不同。其病之輕者雖王侯不書,病之重者即傭介亦錄。蓋以貧賤富貴,固居處有殊。然而父生母成,官骸臟腑,均稟命於大君,無貴賤一也。獨念貧賤,罹病衣食難適藥餌,何資生死?莫必更賴德醫,存心惻隱不可輕忽也。
白話文:
這本書的編寫,是為了糾正醫學上的錯誤觀念。我深感痛心,近來醫學界人士,不明白《黃帝內經》的精髓,只固守一家之言,執著於脈訣,只想走捷徑,忘本逐末,捨棄繁瑣而求簡便,導致現在邪說橫行,正統醫學衰落,白白害死許多人,這種情況就像拋棄儒家思想而追隨楊朱、墨翟的學說一樣,令人悲痛。我哀嘆這些人的無知,急切希望他們能夠回頭。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深入探討《黃帝內經》的奧義,以及陰陽、水火的玄機。我會用簡單明瞭的語言,直接講述道理,雖然有時會比較繁瑣,但我會仔細說明,不屑於創造虛幻的理論或使用艱深的文字來炫耀自己。即使引用前賢的名言,也會闡明其中的正論,說明治病的根本方法。因為學醫的人多為平庸之輩,只粗略認識文字,怎麼能用隱晦不明的詞語讓他們理解呢?即使有聰明的人,也能夠省去一番思索的時間。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治療病人的疾病,更是為了先治療醫生的錯誤觀念。一個醫生可以治療成千上萬的人,但也只不過是治療了成千上萬的人而已。但是,如果能糾正一個醫生的錯誤,就能夠拯救成千上萬的人,如果能糾正成千上萬醫生的錯誤,就能夠拯救天下後世無數的人。為什麼現在的醫生不先反省自己,只圖救人?往往他們所謂的救人,反而是在害人。古人說:「人們的疾病在於病痛,醫生的疾病在於不懂醫理。」這個道理絕對不能忽略,可以說這本書就是為醫生而寫的。
高陽生的脈訣,就像殺人的利刃;王宗顯的捷徑,就像束縛人的枷鎖。雖然說,沒有好馬,人難以行走,難道沒有像扁鵲這樣的名醫,所有病人都會死嗎?但現今學習這種方法的人,只知道治療實證,卻不明白如何救治虛證;只知道治療正病,卻不明白如何救治假病。因此,虛證的病人會更加虛弱,假病的病人也難以恢復。本來可以活命的人,卻因為虛實顛倒,導致喪命,這難道不是醫生的過錯嗎?說它是殺人利刃,束縛人的枷鎖,難道不對嗎?脈學有《黃帝內經》的正確方法,扁鵲、張仲景、王叔和等名醫相繼發揚光大。近代崔嘉彥的脈訣,滑伯仁的樞要,李時珍的脈學,也都很精詳易懂。為什麼捨棄這些不用,卻只固執地遵循高陽生那些粗淺錯誤的理論呢?如今社會風氣日漸敗壞,人心浮躁,病情也隨之變化莫測,常常出現假熱混雜真寒,極虛反實的現象。而這些真假難辨的情況,往往就在呼吸之間決定生死。我雖不才,但略懂脈學,希望世上的醫生和病人都能預先熟悉辨別的方法,以免在遇到情況時手忙腳亂。
李時珍先生的《本草綱目》,內容中有很多糾正錯誤、闡發真理的精妙見解,真可謂是神農氏之後的第一人。但是,這本書卷帙浩繁,有六十多卷,初學者難以全部掌握。不過,常用的藥物也不過百十餘種。我重新加以闡述,詳細辨別它們的宜忌和虛實之分,並且結合病機來分析其是否合適,希望能夠比李時珍的書更容易理解。
醫生當然首先要明白四診的道理,其次要了解運氣學說,再次要熟悉藥性,最後要詳細了解病機和治療方法。但是,有沒有想過,疾病的寒熱是由脈象反映的,脈象的虛實是由氣來決定的,氣的盛衰是由元氣來決定的,而元氣則關係著人的生死。我因此寫了《命門水火圖說》和《五氣圖說》,希望學者能夠從陰陽水火、虛實真假的本源上透徹理解,就能夠明白病亂的根源和疾病的產生原因,又何必羨慕董奉和桓景那些虛無的傳說呢?
我曾經治療過的醫案,都是遵循治本扶正的正統方法,與現今那些只見病治病的醫生不同。病情輕微的,即使是王侯貴族我也不會記載;病情嚴重的,即使是僕人我也會記錄下來。因為貧賤富貴雖然生活環境不同,但是都是父母所生,身體的結構和臟腑功能都是相同的,稟受大自然的氣息,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特別想到,貧賤之人罹患疾病,連衣食都難以滿足,更不用說買藥治病了,他們的生死更難以把握。因此,我們更應該依靠有醫德的醫生,以仁慈之心來对待,千萬不能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