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丹溪手鏡》~ 醫家源流

回本書目錄

醫家源流

1. 醫家源流

帝王世紀云,神農以赭鞭擊草木,審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惡,辨其臣使,釐而正之,一日之間遇七十餘毒,極含氣也,人病四百,藥二百六十有五,乃著《本草》,而醫書之原啟矣。

黃帝深慮人生夭昏凶札,上窮下際,察五氣立五運,洞性命,紀陰陽,亟咨於岐雷而《內經》作,自《內經》而下,藏於有司者,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而後出雜著者不與焉。夫《內經》謂為黃帝之書,雖先秦之士依仿而托之,其言質奧,而義弘深,實醫家之宗旨,猶吾儒之六經乎。

秦越人《八十一難經》繼作,蓋舉黃帝岐伯之要旨,而推明之,亞於《內經》者也。漢張仲景本《內經》、《難經》之旨,著《金匱玉函經》及《傷寒》諸論,其論六氣之所傷,最為詳備。晉王叔和纂岐伯華佗等書為《脈經》,敘陰陽內外,辨三部九候,條陳十二經,洎三焦五臟六腑之病尤為精密,二氏之書,誠千古不刊之典也。

厥後,巢元方著《病源候論》,王砯撰《天元玉策》,要皆有所祖述,然元方言風寒二濕,而不著濕熱之說,砯推五運六氣之變而患在滯而不通,此其失也。至唐孫思邈出,以絕人之識篤,濟物之仁,其列《千金方》《翼》,所以發前言啟後學,有功於醫道深矣。當時,王燾有《外臺秘要》,所言方證符證灼炙甚詳,然謂針能殺生人而不能起死人,則一偏之論也。

及宋錢乙、龐安常、許叔微迭興,龐則囿於準繩尺寸之中,許則務在出奇而應變,其術皆本於仲景,惟錢深造仲景之閫奧,建為五臟之方,各隨所宜用,謂肝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無瀉,可謂啟《內經》之秘,惜其遺書散亡,出於閻忠孝之所集者,非乙之本真也。

若大觀間,陳師文、裴元宗輩所制二百九十七方,則欲以一定之方,而應無窮之病,識者固知其昧於變通之道矣。金氏之有中原也,張潔古、劉守真、張子和、李明之四人者作,醫道於是乎中興,潔古治疾一切不以方,故其書不傳。其學則明之深得之,明之推內外二傷,尤先於治脾土,其為法專於補,其所著《脾胃論》,誠根本之言也。子和以吐汗下三法,風寒暑濕燥火六門為醫之關鍵,其劑多峻厲,其為法主於攻。

守真論風火之病,以《內經》病機氣宜十九條著為《原病式》,曲盡精微,其治法則與子和相出入者也。張氏一再傳其後無聞,李氏弟子多在中州,獨劉氏傳之荊山浮圖師,師至江南,傳之宋中人、羅知悌,而南方之醫皆宗之矣。及元時之言醫者,非劉氏之學,弗道也。劉李之法雖攻補不同,若會而通之,神而明之者,丹溪人也;研而精之,化而裁之者,丹溪書也。上續天潢之正派,下衍濟瀆之遠流者,茲人也,茲書也,吾不知其盡也。

天啟歲重光作噩壯月天醫日宛涇謨觴,山人吳愷茂仁甫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