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丹溪手鏡》~ 卷之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1)

1. 卷之上

2. 評脈(一)

凡男女當以左手尺脈常弱,右手尺脈常盛,為平。

脈諸按之不鼓為虛寒。

脈諸搏手,為寒涼或寒藥致之。

脈兩手相似,而右為甚,或責胃虛。

脈少有力,勝則似止,元氣不及。

脈諸短為虛,諸大為虛。

脈澀而盛大,外怕寒,證名寒中。注云:寒留於血脈澀,故大也。

脈澀與弦而大,按之有力為實,無力為虛。

脈滑,關以上見為大熱;關以下見為大寒。注云:水並於上,從火化;火併於下,從水化。

脈沉遲,寸微滑者為實。

寸微尺緊,其人虛損,為陰盛陽微故也。

脈小而虛,不可損氣;脈大而實,不可益氣。

兩寸短小,謂陽不足,病在下。

兩尺不見或短小,乃食塞,當吐之。

兩寸不足,求之脾胃,當從陰引陽。

兩尺脈虛為寒,宜姜附。

兩關脈實,上不至發汗,下不至利小便。

兩關沉細,此虛也,宜溫補之。

右腎屬火,補之巴戟、杜仲;左腎屬水,補之地黃、山茱萸、黃柏。

傷寒,寸脈浮滑者,有痰,宜吐。

雜病,寸脈沉者,屬痰,宜吐。

凡脈有力者為實,無力者為虛。假令脈浮,則為陽盛陰虛;脈沉,則為陰盛陽虛。此有則彼無;彼有則此無。又如弦,木實、金虧、土虛也。

凡脈來者,為陽為氣;去者,為陰為血。假令來疾去遲,為陽有餘而陰不足,故曰外實內虛,出候外,入候內。

久新病脈

長病脈,虛而澀。虛而滑。虛而緩。虛而弦。虛而結。浮而滑。實而滑。實而大。微而伏。細而軟。如屋漏。如雀啄。如羹上肥。如蜘蛛絲。如霹靂。如貫珠。如水淹。皆死脈也。

卒病與長病條下反者,死候。

形脈相應

肥人脈細欲絕者死。

瘦人脈躁者死。

身澀脈滑者死。

身滑脈澀者死。

身小脈大者死。

身大脈小者死。

身短脈長者死。

身長脈短者死。

白話文:

[評脈(一)]

無論男女,左手尺脈通常較弱,右手尺脈通常較強,這是正常的脈象。

若脈象輕按不跳動,是虛寒的表現。

脈象搏手,可能是由寒冷或是服用寒性藥物導致。

雙手脈象相似,但右手更顯著,可能反映胃部虛弱。

脈象微弱,間歇性停頓,顯示元氣不足。

脈象短促都代表虛弱,脈象過大也表示虛弱。

脈象澀且盛大,外表畏寒,診斷為寒中症。註解:寒氣滯留在血液中造成脈象澀,因此脈象會顯得大。

脈象澀和絃且大,按下去有力為實症,無力為虛症。

脈象滑,在關脈以上出現表示高熱;關脈以下出現表示極寒。註解:水氣聚集在上方,會從火氣轉化;火氣聚集在下方,會從水氣轉化。

脈象沉且慢,寸脈微滑,表示實症。

寸脈微弱,尺脈緊繃,此人可能有虛損,是因為陰氣旺盛陽氣微弱所致。

脈象小且虛弱,不能損耗元氣;脈象大且實,不能補充元氣。

雙手寸脈短小,表示陽氣不足,病在下部。

雙手尺脈看不見或短小,可能是食物堵塞,應嘔吐。

寸脈不足,需尋找脾胃原因,應該從陰引出陽。

雙手尺脈虛弱表示寒症,適合用薑和附子治療。

雙手關脈實,上不至於發汗,下不至於利尿。

雙手關脈沉且細,這是虛弱,應溫補。

右腎屬火,可用巴戟和杜仲補充;左腎屬水,可用地黃、山茱萸和黃柏補充。

感冒,寸脈浮滑,有痰,應嘔吐。

雜病,寸脈沉,屬於痰,應嘔吐。

一般來說,脈象有力為實症,無力為虛症。例如脈象浮,表示陽氣旺盛陰氣虛弱;脈象沉,表示陰氣旺盛陽氣虛弱。這邊有,那邊就沒有;那邊有,這邊就沒有。就像弦,表示肝實、肺虧、脾虛。

一般來說,脈象來時,表示陽氣和氣;脈象去時,表示陰氣和血。例如來得快去得慢,表示陽氣過剩而陰氣不足,所以說外實內虛,外表示來,內表示去。

長期和新發病症脈象

長期病症脈象,虛弱且澀。虛弱且滑。虛弱且緩。虛弱且弦。虛弱且結。浮且滑。實且滑。實且大。微弱且隱伏。細且軟。像屋漏。像雀鳥啄食。像湯上面的油脂。像蜘蛛絲。像雷電。像串珠。像被水淹。這些都是死亡脈象。

急性病症與長期病症相反的脈象,是死亡的徵兆。

形體與脈象相對應

肥胖者脈象細弱到快要消失,會死亡。

瘦削者脈象躁動,會死亡。

身體乾燥脈象滑,會死亡。

身體滑膩脈象澀,會死亡。

身材小脈象大,會死亡。

身材大脈象小,會死亡。

身材矮小脈象長,會死亡。

身材高大脈象短,會死亡。

3. 察視(二)

黑氣起於耳目鼻上,漸入於口者死;白色亦然。

赤色見於耳目額上,五日死。

面青目黑,面青目黃,面青目白,面青唇黑,皆死。

面白目黑,面白目白;面赤目黃,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黑唇青,面黑目青;面黃目白,面黃目黑,面黃目赤。皆死。

張口如魚,出氣不反者死。

循摸衣縫者死。

無熱妄語者死。

遺尿不知覺者死。

爪甲青者死。

爪甲肉黑者死。

舌卷卵縮者死。

眉傾目直者死。

唇反人中滿者死。

陰陽俱閉失音者死。

神氣不守聲嘶者死。

汗出不流者死。

口臭不可近者死。

目直視者死。

肩息者死。

齒怱黑色者死。

心絕,肩息回眄目直視者,一日死。

肺絕,氣去不反,口如魚口者,三日死。

骨絕,腰脊痛不可反側者,五日死。

脾絕,口冷足腫脹泄者,十二日死。

腎絕,大便赤澀下血,耳干腳浮,舌腫者,六日死。

筋絕,魂驚虛恐,手足爪甲青,呼罵不休者,九日死。

腸絕,髮直汗出不止,不得屈伸者,六日死。

肝絕,恐懼伏臥,目直面青者,八日死。又曰一日死。

腎絕,齒落目黃者,七日死。

治法

濕熱病多,相火病多,土病多。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

肥者,血多濕多;瘦者,氣實熱多。

白者,肺氣弱,血不足;黑者,腎氣有餘。

下用補相間,勞病忌寒涼。

辛苦飢飽勞役疼痛,皆傷血。

肺癰非吐不可。

藥峻用酸收。

治病先調氣。

久病要開鬱。

諸病尋痰火。

痰火生異證。

腑病責臟用。

臟病責腑用。

白話文:

[觀察判斷(二)]

如果從耳朵、眼睛和鼻子冒出黑色氣息,並逐漸進入嘴巴的人,預示死亡;白色的氣息出現同樣情況,也是同樣結果。

當紅色顯現在耳朵、眼睛和額頭上,五天內會死亡。

臉色發青且眼色為黑、黃或白,或是臉色青而嘴脣黑色,這些狀況都會導致死亡。

臉色蒼白且眼睛為黑色或白色;臉色紅潤但眼睛為黃色或白色;臉色黑色而眼睛為白色或嘴脣青色;臉色黃且眼睛為白色、黑色或紅色,這些情況均會導致死亡。

像魚一樣張開嘴巴呼吸,且氣息無法回轉的人,將會死亡。

不停摸衣服縫隙的人,也將會死亡。

沒有發燒卻胡言亂語的人,預示死亡。

無法控制自己小便的人,將會死亡。

指甲顏色變青的人,預示死亡。

指甲下的肉變黑色的人,預示死亡。

舌頭捲曲且睪丸縮小的人,將會死亡。

眉毛歪斜且目光呆滯的人,預示死亡。

嘴脣反縮且人中部位膨脹的人,預示死亡。

陰陽兩道都封閉且失去聲音的人,將會死亡。

精神氣息無法保持且聲音嘶啞的人,預示死亡。

汗水流出卻不能流動的人,將會死亡。

口臭嚴重到無法靠近的人,預示死亡。

目光呆滯直視的人,預示死亡。

呼吸急促的人,預示死亡。

牙齦呈現黑色的人,預示死亡。

心臟功能衰竭,呼吸急促且目光呆滯的人,一天內會死亡。

肺部功能衰竭,呼吸困難且嘴巴像魚嘴的人,三天內會死亡。

骨骼功能衰竭,腰部和背部劇烈疼痛且無法翻身的人,五天內會死亡。

脾臟功能衰竭,嘴巴冰冷、腳部腫脹且腹瀉的人,十二天內會死亡。

腎臟功能衰竭,大便呈現紅色且排便困難、耳朵乾燥、腳部浮腫且舌頭腫脹的人,六天內會死亡。

筋絡功能衰竭,靈魂驚恐且手腳指甲變青,不停咒罵的人,九天內會死亡。

腸道功能衰竭,頭髮直立且大量出汗、無法彎曲和伸展的人,六天內會死亡。

肝臟功能衰竭,恐懼且趴臥、目光呆滯且臉色發青的人,八天內會死亡。另一種說法是一天內會死亡。

腎臟功能衰竭,牙齒脫落且眼睛發黃的人,七天內會死亡。

[治療方法]

濕熱疾病常見,與相火相關的疾病常見,與脾胃相關的疾病常見。

氣常有多餘,血液常不足。

肥胖的人,血液多且濕氣多;瘦的人,氣實且熱氣多。

皮膚白的人,肺部氣息弱且血液不足;皮膚黑的人,腎氣有餘。

治療下部疾病時,應使用補品和藥物交錯使用,勞累性疾病應避免使用寒涼藥物。

辛勞飢餓飽食過度勞動疼痛,都會傷害血液。

肺癰必須吐出才能治療。

藥性猛烈時,應使用酸性物質收斂。

治療疾病應先調整氣息。

長期疾病需要開導鬱悶。

各種疾病都應尋找痰和火的原因。

痰和火可能產生不同症狀。

腑病應考慮臟器的作用。

臟病應考慮腑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