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手鏡》~ 卷之上 (2)
卷之上 (2)
1. 五臟(三)
肝,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肝經也),鬲咽不通,飲食不下(土衰病也),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裡急緛戾,脅痛嘔泄,令人善怒也。虛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
心,胸中熱,嗌乾右胠滿,皮膚痛,寒熱咳喘,驚惑狂妄,一切血症,胸中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
脾,胕腫,骨節腰脊頭頂痛,大便難,積飲痞鬲,霍亂吐下,飧泄腸鳴,脾熱生虛。
肺,骨節內變,左胠脅肋痛,寒積於中,咳逆鶩溏,心脅滿引小腹,不可反側,嗌乾面塵脫色,丈夫㿗疝,婦人小腹痛,實則咳逆肩背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乾。
腎,腿腰痛,大關節不利,屈身不便,腹滿痞堅寐汗,實則股脛腫身重,虛則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
怒,為嘔血飧泄,胸滿脅痛,食則氣逆而不下,為喘渴煩心,為消癉肥氣,目盲,耳閉,筋緩。怒傷肝,為氣逆,悲治怒。
喜,為笑不休,毛革焦,陽氣不收,甚則狂,喜傷心,為氣緩,恐治喜。
悲,為陰縮筋攣,肌痹脈痿,男為數溲,女為血崩,酸鼻辛額,汗則臂麻,悲傷肺,為氣消,喜治悲。
驚,為潮涎,目睘吐,癡癇不省人事,驚傷心,為氣亂,習治驚。
勞,為咽噎,喘促嗽血唾血,腰痛骨痿陰痿,男小精,女不月,勞傷筋,為氣耗,逸治勞。
思,為不眠好臥,昏瞀,三焦痞塞,咽喉不利,嘔苦,筋痿目淫,不嗜飲食,思傷脾,為氣結,怒治思。
恐,為破䐃脫肉,為骨酸痿厥,為暴下淥水,為面熱膚急,為陰痿,為懼而脫頤,恐傷腎,為氣不行,思治恐。
治血用行氣;治氣用行血。
白話文:
[五臟(三)]
-
肝:會在心口和胃部感到疼痛,延伸到兩側脅部(這是肝經循行的地方),有時會感到喉嚨部位不舒暢,影響飲食吞嚥(這是脾胃功能衰退的表現)。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耳鳴、眩暈、視力模糊、突然倒地、腹部緊繃、脅部疼痛、嘔吐、腹瀉,讓人容易發怒。若肝氣虛弱,可能看不清東西,聽不到聲音,經常感到恐懼,好像有人要抓他一樣。
-
心:胸部感覺熱,嗓子乾燥,右邊腹部脹滿,皮膚疼痛,寒熱交替、咳嗽、喘息、精神錯亂、幻覺等,都是心臟相關的病症,也可能會有胸口痛、前胸後背痛、雙臂疼痛。若心氣虛弱,可能會胸部和腹部膨脹,脅部和腰部背部會相互牽扯著痛。
-
脾:身體浮腫,骨節、腰背、頭頂疼痛,排便困難,胸膈痞滿,霍亂、嘔吐、腹瀉、脾熱等症狀。
-
肺:骨節內部發生變化,左側脅肋疼痛,寒氣積聚在體內,咳嗽、胸脅滿脹、面色灰暗無光澤,男性可能有疝氣,女性可能有小腹痛,實證會有咳嗽、肩膀背部疼痛,虛證會呼吸短淺、耳鳴、喉嚨乾燥。
-
腎:腿部和腰部疼痛,大關節活動不靈活,彎腰不便,腹部脹滿,實證會大腿小腿腫脹、全身沉重,虛證會胸部疼痛、大小腹痛、四肢冰冷。
-
情緒影響:怒氣會導致嘔血、腹瀉、胸脅痛、食後氣逆、喘渴、心煩、消瘦、眼睛失明、耳朵失聰,怒氣傷肝,悲傷可以治療怒氣;喜悅會導致狂笑不停、毛髮枯黃、陽氣無法收斂,嚴重會發狂,喜悅傷心,恐懼可以治療喜悅;悲傷會導致生殖器縮小、肌肉萎縮、脈搏微弱、男性頻尿、女性血崩、鼻子酸、額頭疼痛、手臂麻木,悲傷傷肺,喜悅可以治療悲傷;驚嚇會導致流口水、眼珠上翻、癲癇發作、失去意識,驚嚇傷心,習慣可以治療驚嚇;過度勞累會導致吞嚥困難、喘息、咳嗽出血、腰痛、骨骼疲弱、生殖器疲軟、男性精液稀少、女性月經不調,勞累傷筋,休息可以治療勞累;思慮過多會導致失眠、混亂、三焦堵塞、喉嚨不順、嘔吐苦水、肌肉萎縮、眼睛分泌物增多、食慾不振,思慮傷脾,怒氣可以治療思慮;恐懼會導致肌肉消瘦、骨頭痠痛、四肢無力、急性腹瀉、臉部發熱、皮膚緊繃、生殖器疲軟、下巴脫臼,恐懼傷腎,思慮可以治療恐懼。
-
在治療血癥的時候,應當考慮調理氣血;在治療氣虛的時候,應當考慮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