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手鏡》~ 卷之上 (4)
卷之上 (4)
1. 周身經穴(八)
橫骨至內輔上廉一尺八寸
髀外骨(環中跳瀆),髀骨外膝上五寸(伏兔),膝上六寸(陰市),膝上三寸(箕門),魚腹上筋間股內廉(陰包)
膝上四寸股內上廉至內踝一尺六寸半
太陽委中,合陽(膕下二寸),承筋(跟上七寸),承山(腿肚下分肉間),跗陽(外踝上二寸。)
少陽陽關(犢鼻外陽陵上三寸),陽陵,陽輔(外踝上四寸),懸鐘(外踝上三寸。)
陽明犢鼻(膝臏下骭大筋罅中),三里(三寸),上廉(寸),豐隆(外踝上三寸),下廉(上廉下三寸。)
少陰陰谷(膝內輔骨後後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取之),築賓(內踝上腨分間),復溜(踝上二寸。)
白話文:
從髖骨外側到膝蓋內側上緣,距離一尺八寸。膝蓋上四寸股內上緣到內踝,距離一尺六寸半。
太陰陰陵,地機(膝下五寸),漏谷(內踝上六寸),三陰交(內踝上三寸。)
厥陰曲泉(膝內輔骨下曲膝橫紋頭),膝關(犢鼻下二寸),中都(內踝上七寸。)
內踝至地三寸
太陽崑崙(外踝後),申脈(外踝下),京骨(大骨下。)
少陽丘墟(外踝如前去臨泣三寸),臨泣(寸半),地五會(寸)俠谿。
陽明解谿(寸半),衝陽(三寸),陷谷(二寸),內庭。
厥陰中封(內踝前寸),太衝(本節後二寸),行間。
太陰商丘(內踝微前),公孫(本節寸),太白,大都。
少陰呂細(內踝後。)
肘至腕一尺二寸半
白話文:
太陰經的穴位有陰陵泉、地機、漏谷、三陰交;厥陰經的穴位有曲泉、膝關、中都;太陽經的穴位有崑崙、申脈、京骨;少陽經的穴位有丘墟、臨泣、地五會、俠谿;陽明經的穴位有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厥陰經的穴位有中封、太衝、行間;太陰經的穴位有商丘、公孫、太白、大都;少陰經的穴位有呂細。
列缺(側腕上寸半),尺澤,孔最(腕上七寸),經渠(寸口),太淵
曲澤,郄門(去腕五寸),間使(三寸),內關(去腕二寸),大陵
少海,靈道,通里(腕後寸),神門
曲池(三寸),三里(寸),上廉(寸),下廉,溫溜(腕後五寸半),偏歷(腕後三寸),陽谿。
四瀆(肘前五寸),三陽絡(寸),支溝(腕後三寸),外關(腕後二寸),陽池
小海,支正(腕後五寸),會宗(腕後三寸),陽谷
肩至肘一尺七寸
大椎下至尾骸𩨬二十一椎共長三尺
志肓胃意陽魂,關噫神膏魄附
白話文:
列缺、尺澤、孔最、經渠、太淵位於手臂內側;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位於手臂內側;少海、靈道、通里、神門位於手臂內側;曲池、三里、上廉、下廉、溫溜、偏歷、陽谿位於手臂外側;四瀆、三陽絡、支溝、外關、陽池位於手臂外側;小海、支正、會宗、陽谷位於手臂外側。肩到肘長一尺七寸,大椎到尾骨共二十一節椎骨,長三尺。志、肓、胃、意、陽、魂、關、噫、神膏、魄附。
室門倉舍綱門,膈譆堂肓戶分
白中胞小關大氣腎三胃脾膽肝,膈督心厥肺風大
環旅肓腸元腸海俞焦俞俞俞俞,俞俞俞陰俞門杼
二十一,二十,十九,十八,十七,十六,十五,命門,十三,十二,脊中,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手,(陰陽)起,止
太陰(肺),少商(在手大指內側去爪甲韭葉大),中府(在中部四行雲門下一寸)
少陰(心),少衝(在手小指內廉去爪甲一韭葉大),極泉
厥陰(心胞),中衝(在手中指內廉去爪甲韭葉大),天池(在側腋部乳下一寸)
陽明(大腸),商陽(在手次指內側),迎香(在鼻孔傍五分直陷縫中)
白話文:
人體經脈分為十二經脈,分別為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每條經脈都有各自的起止點和穴位。
太陽(小腸),少澤(在手小指外廉去爪甲一分),聽宮(在耳珠)
少陽(三焦),關衝(在手無名指端去爪甲韭葉大),耳門(在耳前缺處)
足,(陰陽)起,止
太陰(脾),隱白(在足大指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大包(在腑下六寸)
厥陰(肝),大敦(在足大指去爪甲一韭葉大),期門(在乳下四寸不容傍一寸半)
少陰(腎),湧泉(在足底心屈足第三縫中),腧府(在膺部一行璇璣之傍二寸,巨骨之下。)
陽明(胃),厲兌(在足次指端去爪甲一分),頭維(在眉上額角入髮際陷中。)
小陽(膽),竅陰(在足第四指端去爪甲一分),童子窌(在肩外尖尺處)
白話文:
太陽經(小腸經)
- 少澤穴:位於手小指外側,距指甲約一分處。
- 聽宮穴:位於耳珠前緣。
少陽經(三焦經)
- 關衝穴:位於手無名指尖端,距指甲約一韭葉長度。
- 耳門穴:位於耳前凹陷處。
足部經脈
- 起始和終止於足部。
太陰經(脾經)
- 隱白穴:位於足大趾內側,距指甲約一韭葉長度。
- 大包穴:位於腹部,臍下六寸處。
厥陰經(肝經)
- 大敦穴:位於足大趾,距指甲約一韭葉長度。
- 期門穴:位於乳房下方四寸,距胸骨旁一寸半處。
少陰經(腎經)
- 湧泉穴:位於足底,足心屈曲處第三條縫隙中。
- 腧府穴:位於胸部,在璇璣穴旁二寸,巨骨下方。
陽明經(胃經)
- 厲兌穴:位於足第二趾端,距指甲約一分處。
- 頭維穴:位於眉上額角,髮際凹陷處。
小陽經(膽經)
- 竅陰穴:位於足第四趾端,距指甲約一分處。
- 童子窌穴:位於肩外側,肩峰下方一寸處。
太陽(膀胱),睛明(在目內淚孔中),至陰(在足小指外側去爪一分)
歌曰
脈起少商中府上,大腸商陽迎香二,足胃厲兌頭維三,脾部隱白大包四,膀胱睛明至陰間,腎經湧泉腧府位,心包中衝天池隨,三焦關衝耳門繼,膽家竅陰童子窌,厥行大敦期門已,手心少衝極泉來,小腸少澤聽宮云。
白話文:
太陽膀胱經的穴道,睛明在眼內淚孔中,至陰在足小指外側指甲邊緣往外一寸的位置。
歌訣記載:少商、中府是手太陰肺經的穴位;商陽、迎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厲兌、頭維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隱白、大包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睛明、至陰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湧泉、腧府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中衝、天池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關衝、耳門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竅陰、童子髎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大敦、期門是足厥陰肝經的穴位;少衝、極泉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少澤、聽宮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
2. 傷寒(九)
脈法
大浮數動滑為陽也,沉澀弱弦微為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凡陽病見陰脈者死。
脈浮而數(陽脈也),能食不大便者,裡實也,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為陽氣固結,陰脈不得而雜之,陽結為火,至十七日傳少陰水當愈,水不能制火,故劇。)
脈沉而遲(陰也),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陰病也,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陰病見陰脈當下利,今反硬者,是陰氣結固,陽不得而雜之,陰結屬水,至十四日傳陽明土,當愈,土不制水故劇,此病要死。)
脈靄靄如車蓋者,名陽結也;大而厭厭聶也,為陽氣鬱結於外,不與陰雜也。
白話文:
脈象分析
- 脈搏浮起而跳動頻繁,滑利者屬陽性,沉而遲緩、微弱、弦細者屬陰性。
- 一般來說,陰性疾病出現陽性脈象者預示著病情會好轉,陽性疾病出現陰性脈象者預示著病情危急。
陽結
- 脈搏浮而數(陽性脈象),患者能吃但排便不暢,屬於內實,稱為陽結。
- 此症預計在十七天內病情會加重。原因是陽氣凝聚,陰氣無法介入,陽結如同火,十七天後傳至少陰(水)部位,水無法克制火,故而病情加劇。
陰結
- 脈搏沉而遲(陰性脈象),患者食慾不佳,身體沉重,大便反常地堅硬,屬於陰性疾病,稱為陰結。
- 此症預計在十四天內病情會加重。原因是陰氣凝聚,陽氣無法介入,陰結如同水,十四天後傳至陽明(土)部位,土無法克制水,故而病情加劇,此病多半難以痊癒。
其他脈象
- 脈象如車蓋般輕浮不定者,稱為陽結。
- 脈象大而沉重,似有阻塞之感者,為陽氣鬱結於外,無法與陰氣相合。
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連連強直也,為陰氣鬱結於內,不與陽雜也。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輕浮也),陽氣微也,衰也。
脈縈縈如蜘蛛絲(縈縈惹之不利者至細也)。陽氣衰也。
脈綿綿(緩而連綿)如瀉漆之狀者(前大後小也)亡其血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結陰也)陰氣勝而陽不能相續也。
脈來數,時一止復來,名曰促(促,陽也)陽氣勝而陰不能相續也。
脈三部浮沉大小遲數同等,為陰陽和平,雖劇當愈。
脈浮而洪,邪氣勝也;自汗如油,喘而不休,正氣脫也;水漿不下,胃氣盡也;形體不仁,榮衛絕也;乍靜乍亂,正邪交爭,此為命絕。
白話文:
脈搏一顆顆像沿著長竿走動一樣,叫做陰結;脈搏連綿不斷,又硬又直,這是因為陰氣鬱結在體內,沒有和陽氣交融。
脈搏像湯上的浮油一樣忽隱忽現,這是陽氣微弱,身體衰弱的表現。
脈搏像蜘蛛絲一樣纏繞,這是陽氣衰弱的表現。
脈搏緩慢而連綿,像瀉漆一樣(前段粗,後段細),這是失血的徵兆。
脈搏來得緩慢,間歇一下又繼續跳動,叫做結,這是陰氣旺盛,陽氣無法接續的表現。
脈搏來得快,間歇一下又繼續跳動,叫做促,這是陽氣旺盛,陰氣無法接續的表現。
脈搏的三個部位浮沉、大小、遲速都一致,這是陰陽調和的表現,即使病情嚴重,也一定會痊癒。
脈搏浮而洪大,是邪氣盛行的表現;自汗像油一樣流,呼吸急促不停,是正氣衰竭的表現;喝下去的水都留不住,是胃氣耗損的表現;身體感覺不到冷熱,是營衛氣絕的表現;身體時而安靜時而躁動,是正邪交戰的表現,這是生命垂危的徵兆。
汗出發潤(津脫也),喘而不休(氣脫也),此狀為肺先絕也。
陽反獨留,身體大熱是血先絕,為氣獨在;形體如煙燻,身無精華,血不榮也;直視,心經絕也;頭搖,陰絕陽無根也,此為心先絕也,心主血。
唇吻反青,脾部見木色,四肢漐習,手足振動,此為肝絕也。
環口黧黑,脾主口,無精華則黑;冷汗,陽脫也;發黃,此為脾絕也。
溲便遺屎,腎絕不能約制也;狂言,腎藏志,志不守也;目反直視,此為腎絕也。
脈陰陽(表裡也)俱緊(緊為寒)口中氣出,唇口乾燥(陽氣漸復也。)
倦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知陰獨在也,勿妄治也,自解。到七日微發熱,手足溫者,陰氣已絕,陽氣得復,解矣。到八日以上,反大熱者,陰極變熱,邪氣勝正,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寒邪發於上焦,腹內痛者,必欲利也,寒邪勝於下焦。
白話文:
人體若出現汗水過多且濕潤、喘氣不停,表示肺部功能先衰竭。
若陽氣獨存,身體異常發熱,代表血液先枯竭,僅剩氣脈獨存;身體像被煙熏過一樣,沒有光澤,說明血液無法滋養身體;眼睛直視,代表心經功能衰竭;頭部搖晃,說明陰氣已絕,陽氣無根,以上症狀表示心臟功能先衰竭,而心臟主宰血液運行。
若嘴唇發青,脾臟部位呈現木色,四肢發麻,手腳顫抖,代表肝臟功能衰竭。
若嘴唇周圍呈現黑色,因為脾臟主導口部,缺乏精華就會變黑;出現冷汗,表示陽氣衰竭;頭髮發黃,代表脾臟功能衰竭。
若大小便失禁,表示腎臟功能衰竭,無法約束排泄;出現胡言亂語,因為腎臟主宰意志,意志無法集中;眼睛直視,代表腎臟功能衰竭。
如果脈象陰陽俱緊,口中有氣體排出,嘴唇乾燥,代表陽氣逐漸恢復。
若感到疲倦嗜睡,腳部冰冷,鼻子流鼻涕,舌苔光滑,說明陰氣獨存,切勿妄加治療,應讓身體自行恢復。若七天後出現微熱,手腳溫暖,代表陰氣已絕,陽氣恢復,病症就會痊癒。若八天以上出現發燒,代表陰氣衰竭導致虛熱,邪氣勝過正氣,難以治療。若出現怕冷、想嘔吐,代表寒邪入侵上焦;若出現腹痛、想瀉肚,代表寒邪入侵下焦。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乃安,為欲解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為吐利後脾胃大虛,此為脫,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脾胃已和,寒邪已散)為欲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陽正勝也,大煩熱也,)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則陰陽爭勝也,此欲解也。
脈和,其人大煩,目內眥皆黃者,欲解。
脈不和者,病進。脈浮(陽也)而緊(陰也)按之反芤(虛也),此為本虛,當戰汗出而解。
脈浮而數(陽也),按之不芤(陽實也),不戰而汗解矣。
脈自微(邪氣弱正氣微),此以曾經汗吐下亡血,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不汗不戰而自解。
白話文:
脈象陰陽都緊,病人出現嘔吐腹瀉,但脈象卻沒有鬆解,緊繃的脈象消退後就安穩了,表示病症即將好轉。如果脈象遲緩,六七天都無食慾,這是因為嘔吐腹瀉之後脾胃虛弱,這是病症尚未痊癒的表現,因為體內水分停滯。如果病人能自主進食,表示脾胃功能恢復,寒邪已散,病症即將好轉。
病人病了六七天,手足三部脈象都沉緊有力,代表陽氣旺盛,出現發高燒的症狀,並且口不能言,病人躁動不安,這是陰陽氣機交爭的表現,預示病症即將好轉。
脈象平和,病人感到極度煩躁,眼白泛黃,預示病症即將好轉。
脈象不平和,代表病情加重。脈象浮而緊,按下去又呈現空虛,這表示體內虛弱,應該透過發汗來解除病症。
脈象浮而數,按下去不空虛,表示陽氣充實,不需要發汗,只要稍微出汗就能解脫病症。
脈象微弱,這是因為曾經經歷過汗、吐、下、亡血等治療方式,導致體內津液不足,但陰陽氣機已經自行調和,不需要發汗也不需要其他治療,就能自然痊癒。
風(傷陽),則浮虛(傷陰)則牢堅沉潛,水蓄支散也,飲急,絃動陰陽相搏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人恐怖,脈形如循絲累累然,面白脫色者,血氣不足。
人愧,脈浮,面色乍白乍赤者,神氣怯也。
人不飲食,脈自澀,澀陰也,主亡津液,唇口乾燥也。
下利三部無脈,冷氣在胸中,令脈不通,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脾虛腎氣所以乘,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穀氣實,緊者胃氣陰氣強特實,擊強痛還自傷。
寸口脈浮而大,浮為正虛,大為邪實,在尺為關(邪關下焦),在寸為格(邪格上焦),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趺陽脈伏而澀,伏者胃氣伏而不宣,則吐逆水穀不化;澀者,脾氣澀而不布,則食不入,名曰開格。
白話文:
風寒侵襲,陽氣受損,就會導致身體浮虛。陰氣受損,就會導致身體牢固沉重。水氣積聚,就會導致肢體散漫無力。飲水過急,就會導致弦脈震動,陰陽失衡而產生疼痛。多次飲水,就會導致熱氣煩躁。如果無法根據症狀變化判斷病因,三部脈象不同,疾病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當人感到恐懼時,脈象會像細絲般連綿不斷,臉色蒼白,這是因為血氣不足。
當人感到羞愧時,脈象浮緩,面色時白時紅,這是因為精神怯弱。
當人沒有食慾時,脈象會變得澀滯,這是因為陰氣受損,導致津液流失,嘴唇乾燥。
如果腹瀉時三部脈象都不明顯,這是因為寒氣積聚在胸腔,阻礙了脈氣流通。然而,如果尺脈部位偶爾出現微弱的脈象,並伴隨頭部抬舉,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脾虛導致腎氣不足,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出現損脈,就非常難治。
趺陽脈滑而緊,滑代表胃氣和穀氣充盈,緊代表胃氣和陰氣過於充盈。如果過度用力,就會導致疼痛並損傷自身。
寸口脈浮而大,浮代表正氣虛弱,大代表邪氣入侵。如果邪氣入侵下焦,就會導致小便不利,如果邪氣入侵上焦,就會導致嘔吐。趺陽脈沉伏而澀,沉伏代表胃氣鬱結不舒,導致嘔吐和消化不良;澀代表脾氣阻塞,導致食慾不振,稱為「開格」。
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下利者脈微小,今反緊者,邪勝也。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陰虛也發熱,諸緊為寒。
諸寒乘虛,寒乘氣虛,抑佚陽氣,則為厥郁(昏也,胃不仁,強直不知人也),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上下也),使口急不能言,戰寒(在表也),慄寒(在裡也)。病欠者(陰陽相引,故欠和也,)無病言遲者,風也(風中經絡,舌難運用,)搖頭者,里痛也,行遲者,表強也(邪中經絡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一腳下者,腰痛也。
裹實護腹如卵者,心痛也。
傷寒證治
冬時觸冒殺厲之氣,即時為病,名曰傷寒。寒毒藏於肌膚,伏留至春,再感乖戾之氣,名曰春溫,至夏變為暑病。春濕者,至夏至以前也,脈數而大散,似太陽發熱不惡寒,同中暑煩渴不憎寒,治宜升麻葛根解肌類也;熱多,小柴胡;發渴煩躁便秘,大柴胡微利之;脈實者可下之。
白話文:
如果腳背上的陽脈又大又緊,那就要擔心腹瀉難治癒了。腹瀉的人脈象通常微弱,現在卻很緊,說明邪氣很盛。
手腕脈搏微弱,表示陽氣不足,脈搏滑利則表示血虛,脈搏弱而無力就說明陰虛。發熱時,脈搏緊則表示寒邪。
寒邪乘虛而入,入侵氣虛之體,抑制陽氣,就會出現昏迷、胃部無知覺、肢體僵硬等症狀,因為胃裡沒有穀氣,脾臟也澀滯不通,導致口不能言、畏寒、發抖。經常打哈欠表示陰陽失調,無病卻說話遲緩說明風邪入侵經絡,搖頭則表示內裡疼痛,走路緩慢則表示表層經絡受寒。坐着時彎腰駝背,說明氣短,坐着時一腳下垂,說明腰痛。
肚子鼓脹,用手按着像雞蛋一樣硬,說明心痛。
傷寒病是在冬天受到寒邪侵襲而引起的,寒毒藏在肌膚,一直到春天,再次受到寒邪侵襲就會變成春溫病,到夏天就會變成暑病。春溫病指的是從春天到夏至之前的病,脈象數而散大,類似太陽病發熱不惡寒,又像中暑時煩渴不憎寒,可以用升麻、葛根等解表藥來治療。如果熱症比較多,可以用小柴胡湯;如果發熱、煩躁、口渴、便秘,可以用大柴胡湯,還可以加一些瀉下藥;如果脈象實證,也可以用瀉藥。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溫,以前熱未歇,又感於風者也,又因發汗身猶灼然,自汗喘息切忌再汗,亦不可下及燒針類也。又云:寸尺俱浮,誤則死矣。宜葳蕤湯、知母葛根湯也。
熱病者,夏時發也,熱極重於溫也,治宜寒涼解其內外之煩毒也。如頭疼惡寒身熱,脈洪盛有汗,夏至前,陽旦湯;夏至後,桂枝加石膏升麻湯。無汗,夏至前後,麻黃加知母石膏湯,煩躁大青龍湯加黃芩,大熱梔子升麻湯。
白話文:
熱病通常發生在夏季,熱症的程度比溫症更重,治療需要用寒涼藥物來解毒,消除內外煩躁之邪。例如,患者出現頭痛、惡寒、發熱、脈洪大有力、有汗的情況,夏至前服用陽旦湯;夏至後則服用桂枝加石膏升麻湯。如果患者沒有出汗,夏至前後服用麻黃加知母石膏湯;如果患者煩躁不安,服用大青龍湯加黃芩;如果患者發熱嚴重,則服用梔子升麻湯。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溫熱,變為溫毒,以前熱未已,又感溫熱,以其表裡俱熱,病之最重者也。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