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丹溪手鏡》~ 卷之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4)

1. 周身經穴(八)

橫骨至內輔上廉一尺八寸

髀外骨(環中跳瀆),髀骨外膝上五寸(伏兔),膝上六寸(陰市),膝上三寸(箕門),魚腹上筋間股內廉(陰包)

膝上四寸股內上廉至內踝一尺六寸半

太陽委中,合陽(膕下二寸),承筋(跟上七寸),承山(腿肚下分肉間),跗陽(外踝上二寸。)

少陽陽關(犢鼻外陽陵上三寸),陽陵,陽輔(外踝上四寸),懸鐘(外踝上三寸。)

陽明犢鼻(膝臏下骭大筋罅中),三里(三寸),上廉(寸),豐隆(外踝上三寸),下廉(上廉下三寸。)

少陰陰谷(膝內輔骨後後大筋下小筋上屈膝取之),築賓(內踝上腨分間),復溜(踝上二寸。)

太陰陰陵,地機(膝下五寸),漏谷(內踝上六寸),三陰交(內踝上三寸。)

厥陰曲泉(膝內輔骨下曲膝橫紋頭),膝關(犢鼻下二寸),中都(內踝上七寸。)

內踝至地三寸

太陽崑崙(外踝後),申脈(外踝下),京骨(大骨下。)

少陽丘墟(外踝如前去臨泣三寸),臨泣(寸半),地五會(寸)俠谿。

陽明解谿(寸半),衝陽(三寸),陷谷(二寸),內庭。

厥陰中封(內踝前寸),太衝(本節後二寸),行間。

太陰商丘(內踝微前),公孫(本節寸),太白,大都。

少陰呂細(內踝後。)

肘至腕一尺二寸半

列缺(側腕上寸半),尺澤,孔最(腕上七寸),經渠(寸口),太淵

曲澤,郄門(去腕五寸),間使(三寸),內關(去腕二寸),大陵

少海,靈道,通里(腕後寸),神門

曲池(三寸),三里(寸),上廉(寸),下廉,溫溜(腕後五寸半),偏歷(腕後三寸),陽谿。

四瀆(肘前五寸),三陽絡(寸),支溝(腕後三寸),外關(腕後二寸),陽池

小海,支正(腕後五寸),會宗(腕後三寸),陽谷

肩至肘一尺七寸

大椎下至尾骸𩨬二十一椎共長三尺

志肓胃意陽魂,關噫神膏魄附

室門倉舍綱門,膈譆堂肓戶分

白中胞小關大氣腎三胃脾膽肝,膈督心厥肺風大

環旅肓腸元腸海俞焦俞俞俞俞,俞俞俞陰俞門杼

二十一,二十,十九,十八,十七,十六,十五,命門,十三,十二,脊中,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手,(陰陽)起,止

太陰(肺),少商(在手大指內側去爪甲韭葉大),中府(在中部四行雲門下一寸)

少陰(心),少衝(在手小指內廉去爪甲一韭葉大),極泉

厥陰(心胞),中衝(在手中指內廉去爪甲韭葉大),天池(在側腋部乳下一寸)

陽明(大腸),商陽(在手次指內側),迎香(在鼻孔傍五分直陷縫中)

太陽(小腸),少澤(在手小指外廉去爪甲一分),聽宮(在耳珠)

少陽(三焦),關衝(在手無名指端去爪甲韭葉大),耳門(在耳前缺處)

足,(陰陽)起,止

太陰(脾),隱白(在足大指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大包(在腑下六寸)

厥陰(肝),大敦(在足大指去爪甲一韭葉大),期門(在乳下四寸不容傍一寸半)

少陰(腎),湧泉(在足底心屈足第三縫中),腧府(在膺部一行璇璣之傍二寸,巨骨之下。)

陽明(胃),厲兌(在足次指端去爪甲一分),頭維(在眉上額角入髮際陷中。)

小陽(膽),竅陰(在足第四指端去爪甲一分),童子窌(在肩外尖尺處)

太陽(膀胱),睛明(在目內淚孔中),至陰(在足小指外側去爪一分)

歌曰

脈起少商中府上,大腸商陽迎香二,足胃厲兌頭維三,脾部隱白大包四,膀胱睛明至陰間,腎經湧泉腧府位,心包中衝天池隨,三焦關衝耳門繼,膽家竅陰童子窌,厥行大敦期門已,手心少衝極泉來,小腸少澤聽宮云。

白話文:

從橫骨到內輔上廉這段距離為一尺八寸。

大腿外側骨(即環中、跳瀆),大腿骨外側膝蓋上方五寸處(即伏兔),膝蓋上方六寸處(即陰市),膝蓋上方三寸處(即箕門),在魚腹上方肌肉與大腿內側的交界處(即陰包)。

從膝蓋上方四寸大腿內側到內腳踝一尺六寸半的位置。

太陽經的委中穴,合陽穴(位於膕下兩寸),承筋穴(位於腳跟上方七寸),承山穴(位於小腿肚下方肌肉間),跗陽穴(位於外腳踝上方二寸)。

少陽經的陽關穴(位於犢鼻外側,陽陵上方三寸),陽陵穴,陽輔穴(位於外腳踝上方四寸),懸鐘穴(位於外腳踝上方三寸)。

陽明經的犢鼻穴(位於膝蓋下方,大筋和小筋之間),三里穴(位於三寸處),上廉穴(位於一寸處),豐隆穴(位於外腳踝上方三寸),下廉穴(位於上廉穴下方三寸)。

少陰經的陰谷穴(位於膝蓋內側輔骨後方,大筋下方,小筋上方,彎曲膝蓋可找到),築賓穴(位於內腳踝上方小腿肚間),復溜穴(位於腳踝上方二寸)。

太陰經的陰陵穴,地機穴(位於膝蓋下方五寸),漏谷穴(位於內腳踝上方六寸),三陰交穴(位於內腳踝上方三寸)。

厥陰經的曲泉穴(位於膝蓋內側輔骨下方,彎曲膝蓋時橫紋頭的位置),膝關穴(位於犢鼻下方二寸),中都穴(位於內腳踝上方七寸)。

從內腳踝到地面三寸的位置。

太陽經的崑崙穴(位於外腳踝後方),申脈穴(位於外腳踝下方),京骨穴(位於大骨下方)。

少陽經的丘墟穴(位於外腳踝前方,臨泣穴上方三寸),臨泣穴(位於一寸半處),地五會穴(位於一寸處),俠谿穴。

陽明經的解谿穴(位於一寸半處),衝陽穴(位於三寸處),陷谷穴(位於二寸處),內庭穴。

厥陰經的中封穴(位於內腳踝前方一寸),太衝穴(位於本節後二寸),行間穴。

太陰經的商丘穴(位於內腳踝前方),公孫穴(位於本節一寸),太白穴,大都穴。

少陰經的呂細穴(位於內腳踝後方)。

從肘部到手腕一尺二寸半的位置。

列缺穴(位於手腕側方一寸半),尺澤穴,孔最穴(位於手腕上方七寸),經渠穴(位於寸口),太淵穴。

曲澤穴,郄門穴(位於手腕上方五寸),間使穴(位於三寸處),內關穴(位於手腕上方二寸),大陵穴。

少海穴,靈道穴,通裏穴(位於手腕後方一寸),神門穴。

曲池穴(位於三寸處),三里穴(位於一寸處),上廉穴(位於一寸處),下廉穴,溫溜穴(位於手腕後方五寸半),偏歷穴(位於手腕後方三寸),陽谿穴。

四瀆穴(位於肘部前方五寸),三陽絡穴(位於一寸處),支溝穴(位於手腕後方三寸),外關穴(位於手腕後方二寸),陽池穴。

小海穴,支正穴(位於手腕後方五寸),會宗穴(位於手腕後方三寸),陽谷穴。

從肩膀到肘部一尺七寸的位置。

大椎穴下方到尾骸共二十一椎,總長三尺。

各個穴位名稱及其相對應的器官。

手部的經絡,起點和終點。

太陰經(肺),少商穴(位於手指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一韭葉大小),中府穴(位於胸部四行雲門穴下方一寸)。

少陰經(心),少衝穴(位於手指小拇指內側,距離指甲一韭葉大小),極泉穴。

厥陰經(心包),中衝穴(位於手指中指內側,距離指甲一韭葉大小),天池穴(位於側腋部,乳房下方一寸)。

陽明經(大腸),商陽穴(位於手指次指內側),迎香穴(位於鼻孔旁五分,直線陷入縫中)。

太陽經(小腸),少澤穴(位於手指小拇指外側,距離指甲一分),聽宮穴(位於耳朵珠)。

少陽經(三焦),關衝穴(位於手指無名指端,距離指甲一韭葉大小),耳門穴(位於耳前缺口處)。

腳部的經絡,起點和終點。

太陰經(脾),隱白穴(位於腳趾大拇指內側端,距離指甲一韭葉),大包穴(位於腑下六寸)。

厥陰經(肝),大敦穴(位於腳趾大拇指,距離指甲一韭葉),期門穴(位於乳房下方四寸,不容穴旁一寸半)。

少陰經(腎),湧泉穴(位於腳掌心,彎曲腳趾時第三縫中),腧府穴(位於胸膛一行璇璣旁二寸,巨骨下方)。

陽明經(胃),厲兌穴(位於腳趾次指端,距離指甲一分),頭維穴(位於眉毛上方額角,進入髮際凹陷中)。

小陽經(膽),竅陰穴(位於腳趾第四指端,距離指甲一分),童子窌穴(位於肩外尖尺處)。

太陽經(膀胱),睛明穴(位於眼睛內側淚孔中),至陰穴(位於腳趾小拇指外側,距離指甲一分)。

總結歌詞如下:

脈絡起始於少商穴、中府穴,大腸經的商陽穴、迎香穴兩個穴位,足部胃經的厲兌穴、頭維穴三個穴位,脾經的隱白穴、大包穴四個穴位,膀胱經的睛明穴、至陰穴之間,腎經的湧泉穴、腧府穴位置,心包經的中衝穴、天池穴隨後,三焦經的關衝穴、耳門穴接續,膽經的竅陰穴、童子窌穴,厥陰經的大敦穴、期門穴,手心經的少衝穴、極泉穴,小腸經的少澤穴、聽宮穴。

2. 傷寒(九)

脈法

大浮數動滑為陽也,沉澀弱弦微為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凡陽病見陰脈者死。

脈浮而數(陽脈也),能食不大便者,裡實也,名曰陽結,期十七日當劇(為陽氣固結,陰脈不得而雜之,陽結為火,至十七日傳少陰水當愈,水不能制火,故劇。)

脈沉而遲(陰也),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陰病也,名曰陰結,期十四日當劇(陰病見陰脈當下利,今反硬者,是陰氣結固,陽不得而雜之,陰結屬水,至十四日傳陽明土,當愈,土不制水故劇,此病要死。)

脈靄靄如車蓋者,名陽結也;大而厭厭聶也,為陽氣鬱結於外,不與陰雜也。

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連連強直也,為陰氣鬱結於內,不與陽雜也。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輕浮也),陽氣微也,衰也。

脈縈縈如蜘蛛絲(縈縈惹之不利者至細也)。陽氣衰也。

脈綿綿(緩而連綿)如瀉漆之狀者(前大後小也)亡其血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名曰結(結陰也)陰氣勝而陽不能相續也。

脈來數,時一止復來,名曰促(促,陽也)陽氣勝而陰不能相續也。

脈三部浮沉大小遲數同等,為陰陽和平,雖劇當愈。

脈浮而洪,邪氣勝也;自汗如油,喘而不休,正氣脫也;水漿不下,胃氣盡也;形體不仁,榮衛絕也;乍靜乍亂,正邪交爭,此為命絕。

汗出發潤(津脫也),喘而不休(氣脫也),此狀為肺先絕也。

陽反獨留,身體大熱是血先絕,為氣獨在;形體如煙燻,身無精華,血不榮也;直視,心經絕也;頭搖,陰絕陽無根也,此為心先絕也,心主血。

唇吻反青,脾部見木色,四肢漐習,手足振動,此為肝絕也。

環口黧黑,脾主口,無精華則黑;冷汗,陽脫也;發黃,此為脾絕也。

溲便遺屎,腎絕不能約制也;狂言,腎藏志,志不守也;目反直視,此為腎絕也。

脈陰陽(表裡也)俱緊(緊為寒)口中氣出,唇口乾燥(陽氣漸復也。)

倦臥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知陰獨在也,勿妄治也,自解。到七日微發熱,手足溫者,陰氣已絕,陽氣得復,解矣。到八日以上,反大熱者,陰極變熱,邪氣勝正,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寒邪發於上焦,腹內痛者,必欲利也,寒邪勝於下焦。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乃安,為欲解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為吐利後脾胃大虛,此為脫,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脾胃已和,寒邪已散)為欲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陽正勝也,大煩熱也,)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則陰陽爭勝也,此欲解也。

脈和,其人大煩,目內眥皆黃者,欲解。

脈不和者,病進。脈浮(陽也)而緊(陰也)按之反芤(虛也),此為本虛,當戰汗出而解。

脈浮而數(陽也),按之不芤(陽實也),不戰而汗解矣。

脈自微(邪氣弱正氣微),此以曾經汗吐下亡血,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不汗不戰而自解。

風(傷陽),則浮虛(傷陰)則牢堅沉潛,水蓄支散也,飲急,絃動陰陽相搏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人恐怖,脈形如循絲累累然,面白脫色者,血氣不足。

人愧,脈浮,面色乍白乍赤者,神氣怯也。

人不飲食,脈自澀,澀陰也,主亡津液,唇口乾燥也。

下利三部無脈,冷氣在胸中,令脈不通,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脾虛腎氣所以乘,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穀氣實,緊者胃氣陰氣強特實,擊強痛還自傷。

寸口脈浮而大,浮為正虛,大為邪實,在尺為關(邪關下焦),在寸為格(邪格上焦),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趺陽脈伏而澀,伏者胃氣伏而不宣,則吐逆水穀不化;澀者,脾氣澀而不布,則食不入,名曰開格。

趺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下利者脈微小,今反緊者,邪勝也。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陰虛也發熱,諸緊為寒。

諸寒乘虛,寒乘氣虛,抑佚陽氣,則為厥郁(昏也,胃不仁,強直不知人也),以胃無穀氣,脾澀不通(上下也),使口急不能言,戰寒(在表也),慄寒(在裡也)。病欠者(陰陽相引,故欠和也,)無病言遲者,風也(風中經絡,舌難運用,)搖頭者,里痛也,行遲者,表強也(邪中經絡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一腳下者,腰痛也。

裹實護腹如卵者,心痛也。

傷寒證治

冬時觸冒殺厲之氣,即時為病,名曰傷寒。寒毒藏於肌膚,伏留至春,再感乖戾之氣,名曰春溫,至夏變為暑病。春濕者,至夏至以前也,脈數而大散,似太陽發熱不惡寒,同中暑煩渴不憎寒,治宜升麻葛根解肌類也;熱多,小柴胡;發渴煩躁便秘,大柴胡微利之;脈實者可下之。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溫,以前熱未歇,又感於風者也,又因發汗身猶灼然,自汗喘息切忌再汗,亦不可下及燒針類也。又云:寸尺俱浮,誤則死矣。宜葳蕤湯、知母葛根湯也。

熱病者,夏時發也,熱極重於溫也,治宜寒涼解其內外之煩毒也。如頭疼惡寒身熱,脈洪盛有汗,夏至前,陽旦湯;夏至後,桂枝加石膏升麻湯。無汗,夏至前後,麻黃加知母石膏湯,煩躁大青龍湯加黃芩,大熱梔子升麻湯。

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溫熱,變為溫毒,以前熱未已,又感溫熱,以其表裡俱熱,病之最重者也。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