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丹溪手鏡》~ 卷之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6)

1. 濕暍痓(十二)

濕家,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又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濕內流也),脈沉而細,此名濕痹。其候大便反快,小便不利,頭汗,背強(寒濕相搏),反欲近火,寒濕在表,若下之早則噦而胸滿(傷動胃氣),小便不利(下後內虛也),舌上如胎,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煩燥也,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又有身上疼,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陽也,表也,)脈大(陽也),自能飲食,腹中無病(不在內也),病在頭中,內藥鼻中則愈,濕宜利小便。

風濕,一身盡疼,日晡熱劇(風也),脈浮身重,惡風汗出,此先客濕而後感風也,治宜麻黃薏苡仁杏子甘草湯,又宜五苓散

濕溫,吐利,大煩大渴,冷汗轉筋,但尺脈沉弱,手足微厥,先傷於濕,因而中暑,治宜五苓。又脛冷胸滿,頭目痛,妄言,多汗,陽脈濡弱,陰脈小急,治宜茯苓白朮湯白虎加蒼朮湯,忌汗,汗之暍死。

一暍,發熱惡寒身重,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然毛聳,手足冷,勞則熱,口開,前板齒燥,白虎加參;小便不利及赤,五苓散;不惡寒,竹葉石膏湯;昏憒不省,蔥餅熨法。中暍之候,自汗面垢煩熱脈虛,若脈洪浮,伏暑也,宜辛溫散之。若病如癇者,風暑也。

一痓,狀與傷寒相似,但項背反張強硬,口噤,如發癇狀,頭搖,此太陽中風,重感寒濕而然。無汗,脈弦長勁急,名曰剛痓,為表實感寒也,治宜葛根麻黃,便秘宜大承氣;有汗,脈遲濡弱弦細,名曰柔痓,為表虛感濕也,治宜桂枝栝蔞葛根湯,便秘宜大承氣,二症通用小續命。大發濕家汗,亡陽亦作痓。

2. 寒熱往來(十三)

往來寒熱者,日至四五套或十套也,皆正邪分爭也。

表也,寒熱,熱多寒少,無里證,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半表半裡也,寒熱宜小柴胡,有里證宜大柴胡。

亡陽也,脈微弱,熱多寒少,不可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血少也,尺脈遲澀,熱多寒少,宜建中湯加耆。

已汗已下,寒熱往來者,桂枝幹薑湯。

3. 惡寒(十四)

不待風而寒,雖身大熱而不欲去衣,厚衣猶言冷也,向火不能遏其寒。又云:身大熱不欲去衣,表熱裡寒也;身大寒不欲衣者,表寒裡熱也。

有虛實之別:汗出惡寒表虛也,可解肌;無汗惡寒,表實也,可汗。

有陰有陽之別:惡寒而蜷,脈沉細而緊者,發於陰也,可溫之;寒熱相繼者,發於陽也,可發汗。

有氣虛,因吐下、因發汗後,反惡寒,脈微弱,宜芍藥附子甘草湯

4. 背惡寒(十五)

有陰盛陽盛。

陰寒氣盛,陽氣不足則口中和也,處以附子湯

陽氣內陷,陰氣不足,口中乾燥,白虎加參,復津液。

5. 惡風(十六)

見風至則惡矣,得以居密室帳中則坦然自舒無畏,或扇或當風則淅淅然而惡矣。又云:天本無風,病人自惡,謂無風而皮毛粟起也。蓋三陽有惡風,三陰並無也。

有傷寒、中風之別:無汗傷寒,有汗中風。

有亡陽、風濕之別:發汗多,亡陽漏汗不止,外不固也,以附子桂枝湯,溫經固衛也。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濕勝,自汗腠理不密惡風也,以甘草附子湯

6. 發熱(十七)

日三四五發者,謂之發熱。寅卯太陽表也,桂枝麻黃;巳午少陽柴胡

熱在外也,若翕翕覆熱而不熾,即風寒怫鬱陽氣所致。

熱在內也,若火之蒸灼然而熱,即陽氣下陷入陰中,熱先自里而表。

表裡俱熱,則半表半裡也,但熱有輕於純在表者也。

不治症

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下利熱不止者死。

汗後復熱而脈躁疾,狂言不能食,名曰陰陽交死,乃腎虛感邪,則陰邪與真陽交合,伏入於心包絡之間,先用三黃瀉心湯加參附三服,和其心包。病若靜,次用知母麻黃湯三服,開泄心包之邪,又次用竹葉石膏湯,復其津液。

7. 潮熱(十八)

一日一發,止於未申之時,屬陽明也,可下之,熱已入胃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