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丹溪手鏡》~ 卷之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6)

1. 濕暍痓(十二)

濕家,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又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濕內流也),脈沉而細,此名濕痹。其候大便反快,小便不利,頭汗,背強(寒濕相搏),反欲近火,寒濕在表,若下之早則噦而胸滿(傷動胃氣),小便不利(下後內虛也),舌上如胎,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煩燥也,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又有身上疼,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陽也,表也,)脈大(陽也),自能飲食,腹中無病(不在內也),病在頭中,內藥鼻中則愈,濕宜利小便。

風濕,一身盡疼,日晡熱劇(風也),脈浮身重,惡風汗出,此先客濕而後感風也,治宜麻黃薏苡仁杏子甘草湯,又宜五苓散。

白話文:

濕家

若患者體內有濕氣,全身疼痛發熱,面色像被熏黃了,這就是濕家。又若患者患有太陽病,關節疼痛且煩躁不安(濕氣內流所致),脈象沉細,這叫做濕痹。這種病症的症狀包括大便反而很通暢,小便不順暢,頭部出汗,背部僵硬(寒濕相搏),患者還可能喜歡靠近火源,說明寒濕在表層。如果過早使用瀉下藥,則可能導致嘔吐、胸悶(傷及胃氣),小便不順暢(瀉下後體內虛弱),舌頭上佈滿白色苔,同時腹部有熱感,胸口有寒氣,口渴想喝水卻喝不下,因此感到口乾舌燥。濕家患者如果用瀉下藥治療後,額頭上出汗,呼吸微喘,小便順暢,則預示著死亡。如果持續腹瀉不止,也預示著死亡。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全身疼痛、面黃氣喘、頭痛鼻塞且煩躁不安(陽氣外露,表症),脈象洪大(陽氣旺盛),自身能正常飲食,腹部沒有病症(病不在內),病症集中在頭部,如果用藥物通過鼻腔治療,則可以治癒。濕邪宜利小便,也就是促進小便排泄。

風濕

若患者患有風濕病,全身疼痛,下午發熱加重(風邪所致),脈象浮,身體沉重,怕風出汗,這是先受濕邪侵襲,後又感風寒所致。治療方法應該使用麻黃、薏苡仁、杏仁、甘草湯,也可以用五苓散。

濕溫,吐利,大煩大渴,冷汗轉筋,但尺脈沉弱,手足微厥,先傷於濕,因而中暑,治宜五苓。又脛冷胸滿,頭目痛,妄言,多汗,陽脈濡弱,陰脈小急,治宜茯苓白朮湯、白虎加蒼朮湯,忌汗,汗之暍死。

一暍,發熱惡寒身重,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然毛聳,手足冷,勞則熱,口開,前板齒燥,白虎加參;小便不利及赤,五苓散;不惡寒,竹葉石膏湯;昏憒不省,蔥餅熨法。中暍之候,自汗面垢煩熱脈虛,若脈洪浮,伏暑也,宜辛溫散之。若病如癇者,風暑也。

白話文:

濕溫病症,伴隨嘔吐腹瀉,極度煩躁口渴,冒冷汗抽筋,但寸脈沉弱,手腳微寒。起初是濕邪入侵,繼而中暑,宜用五苓散治療。另外,若脛骨冰冷,胸悶,頭昏眼花,胡言亂語,出汗過多,陽脈濡弱,陰脈急促,宜用茯苓白朮湯或白虎加蒼朮湯治療,忌諱出汗,出汗易導致中暑而亡。

中暑初期,發熱怕冷,身體沉重,脈象弦細,遲緩,小便量少,毛髮豎立,手腳冰冷,勞動後更熱,嘴巴張開,前牙乾澀,宜用白虎加參湯治療;若小便不利或尿液赤紅,宜用五苓散治療;若不畏寒,宜用竹葉石膏湯治療;若昏迷不醒,可用蔥餅熨法。中暑中期,自汗、面垢、煩熱,脈象虛弱,若脈象洪大浮滑,是伏暑,宜用辛溫散寒之法治療。若病狀如癲癇,則是風暑,宜用驅風清熱之法治療。

一痓,狀與傷寒相似,但項背反張強硬,口噤,如發癇狀,頭搖,此太陽中風,重感寒濕而然。無汗,脈弦長勁急,名曰剛痓,為表實感寒也,治宜葛根麻黃,便秘宜大承氣;有汗,脈遲濡弱弦細,名曰柔痓,為表虛感濕也,治宜桂枝栝蔞葛根湯,便秘宜大承氣,二症通用小續命。大發濕家汗,亡陽亦作痓。

白話文:

一痓,症狀跟傷寒相似,但脖子和後背反弓僵硬,嘴巴緊閉,像發癲癇一樣,頭部搖晃,這是太陽中風,重感寒濕所致。

沒有汗,脈象弦緊有力,叫做剛痓,是表實感寒引起的,治療宜用葛根和麻黃,便秘宜用大承氣湯;

有汗,脈象遲緩濡弱細小,叫做柔痓,是表虛感濕引起的,治療宜用桂枝、栝蔞、葛根湯,便秘宜用大承氣湯,兩種情況都可服用小續命湯。

如果濕邪過盛,導致出汗,陽氣虛脫也會出現痓症。

2. 寒熱往來(十三)

往來寒熱者,日至四五套或十套也,皆正邪分爭也。

表也,寒熱,熱多寒少,無里證,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半表半裡也,寒熱宜小柴胡,有里證宜大柴胡。

亡陽也,脈微弱,熱多寒少,不可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血少也,尺脈遲澀,熱多寒少,宜建中湯加耆。

已汗已下,寒熱往來者,桂枝幹薑湯。

白話文:

發燒、發冷交替出現,一天可能反覆四五次,甚至十次,都是正氣與邪氣互相爭鬥的表現。如果是表面症狀,以發熱為主,發冷較少,沒有內在症狀,適合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如果既有表面症狀,又有內在症狀,以發冷為主,適合服用小柴胡湯,若內在症狀明顯,則服用大柴胡湯。如果陽氣不足,脈象微弱,發熱多,發冷少,不適合出汗,適合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如果血虛,尺脈遲緩,發熱多,發冷少,適合服用建中湯加黃耆。已經出汗、瀉下,發燒、發冷交替出現的,則服用桂枝乾薑湯。

3. 惡寒(十四)

不待風而寒,雖身大熱而不欲去衣,厚衣猶言冷也,向火不能遏其寒。又云:身大熱不欲去衣,表熱裡寒也;身大寒不欲衣者,表寒裡熱也。

有虛實之別:汗出惡寒表虛也,可解肌;無汗惡寒,表實也,可汗。

有陰有陽之別:惡寒而蜷,脈沉細而緊者,發於陰也,可溫之;寒熱相繼者,發於陽也,可發汗。

有氣虛,因吐下、因發汗後,反惡寒,脈微弱,宜芍藥附子甘草湯。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不同的寒症表現,並根據症狀和脈象進行了分類,並給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

  • 寒症可能伴隨有不同症狀: 無風寒冷、熱而不欲去衣、寒而不欲衣、汗出惡寒、無汗惡寒等。
  • 寒症可分為虛實兩種: 有汗怕冷屬於表虛,無汗怕冷屬於表實。
  • 寒症可分為陰陽兩種: 怕冷蜷縮、脈象沉細緊為陰寒,寒熱相繼為陽虛。
  • 氣虛寒症的治療: 對於因嘔吐、瀉下或發汗後出現的氣虛寒症,可以用芍藥、附子、甘草等中藥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些簡單的辨證和治療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咨询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4. 背惡寒(十五)

有陰盛陽盛。

陰寒氣盛,陽氣不足則口中和也,處以附子湯。

陽氣內陷,陰氣不足,口中乾燥,白虎加參,復津液。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有陰盛陽盛之分。當陰寒之氣過盛而陽氣不足時,口腔會保持溫和狀態,適合使用「附子湯」進行調理。

若陽氣深陷,陰氣不足,口腔會變得乾燥,這時可以使用「白虎加參」來補充津液,恢復口腔濕潤。

5. 惡風(十六)

見風至則惡矣,得以居密室帳中則坦然自舒無畏,或扇或當風則淅淅然而惡矣。又云:天本無風,病人自惡,謂無風而皮毛粟起也。蓋三陽有惡風,三陰並無也。

有傷寒、中風之別:無汗傷寒,有汗中風。

有亡陽、風濕之別:發汗多,亡陽漏汗不止,外不固也,以附子桂枝湯,溫經固衛也。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濕勝,自汗腠理不密惡風也,以甘草附子湯。

白話文:

段落一

患者一遇到風就會感到不舒服,如果能待在密室帳篷裡,就會感到坦然舒暢、無所畏懼。但如果用扇子搧風,或是直接面對風吹,就會覺得冷颼颼的,很不舒服。

有人說:其實天氣本來就沒有風,是病人自己感到不舒服,明明沒有風卻感覺皮膚毛髮豎立。這是因為三陽經脈容易受風寒影響,而三陰經脈則不受影響。

段落二

傷寒和中風有明顯區別:傷寒沒有汗,中風有汗。

段落三

亡陽和風濕也有區別:發汗過多,是亡陽漏汗不止,身體外氣不足,無法抵抗外邪,可以用附子桂枝湯來溫暖經脈,固護正氣。

風濕相搏,則骨節痠痛,濕邪過盛,導致汗孔開泄,皮膚腠理不密,怕風,可以用甘草附子湯來治療。

6. 發熱(十七)

日三四五發者,謂之發熱。寅卯太陽表也,桂枝麻黃;巳午少陽柴胡。

熱在外也,若翕翕覆熱而不熾,即風寒怫鬱陽氣所致。

熱在內也,若火之蒸灼然而熱,即陽氣下陷入陰中,熱先自里而表。

表裡俱熱,則半表半裡也,但熱有輕於純在表者也。

不治症

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下利熱不止者死。

汗後復熱而脈躁疾,狂言不能食,名曰陰陽交死,乃腎虛感邪,則陰邪與真陽交合,伏入於心包絡之間,先用三黃瀉心湯加參附三服,和其心包。病若靜,次用知母麻黃湯三服,開泄心包之邪,又次用竹葉石膏湯,復其津液。

白話文:

如果從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之間發燒,就叫做發熱。早上五點到七點是太陽經的表證,可用桂枝、麻黃;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是少陽經,可用柴胡。

如果熱在體表,感覺到一股熱氣襲來,但不是很強烈,就是風寒鬱結陽氣所導致的。

如果熱在體內,感覺像火在燒灼一樣,那就是陽氣下沉陷入陰中,熱氣從內部向外散發。

如果表裡都熱,就是半表半裡的證狀,但熱氣比單純在體表的還要輕微。

不治之症:

陰陽俱虛,發燒一直不退者,會死亡。

腹瀉伴隨發燒不退者,會死亡。

出汗之後又發燒,脈搏跳動急促,神志不清,不能進食,叫做陰陽交死,這是腎虛感受邪氣,陰邪與真陽交合,藏在心包絡之間,先用三黃瀉心湯加參附服用三次,調和心包。病情穩定之後,再用知母麻黃湯服用三次,開泄心包的邪氣,之後再用竹葉石膏湯,補充津液。

7. 潮熱(十八)

一日一發,止於未申之時,屬陽明也,可下之,熱已入胃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