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94)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94)

1. 9.產後溫病

天津李氏婦,年二十七歲,於中秋節後得溫病。

病因,產後六日,更衣入廁,受風。

證候,自廁返後,覺周身發冷,更數小時,冷已又復發熱,自用生薑,紅糖煎湯乘熱飲之,周身得汗稍愈,至汗解而其熱如故。遷延兩日熱益盛,心中煩躁作渴。急延愚為診視,見其滿面火色,且微喘,診其脈象洪實,右部尤甚,一分鐘九十三至。舌苔滿布白而微黃,大便自病後未行。

診斷,此乃產後陰虛生內熱,略為外感拘束而即成溫病也。其心中煩躁而渴者,因產後腎陰虛損,不能上達舌本,且不能與心火相濟也。其微喘者,因腎虛不能納氣也。其舌苔白而微黃者,熱已入陽明之府也。其脈洪實兼數者,此陽明府熱已實,又有陰虛之象也。宜治以白虎加人參湯更少為變通之,方於產後無礙。

處方,生石膏(三兩搗細),野臺參(四錢),玄參(一兩),生懷山藥(八錢),甘草(三錢)

共煎湯三盅,分三次溫飲下。

方解,按此方即白虎加人參湯,以玄參代知母,生山藥代粳米也。傷寒書中用白虎湯之定例,汗吐下後加人參,以其虛也;渴者加人參,以其津液不上潮也,至產後則虛之尤虛,且又作渴,其宜加人參明矣。至以玄參代知母者,因玄參《神農本草經》原謂其治產乳余疾也。以生山藥代粳米者,因山藥之甘溫既能代粳米和胃,而其所含多量之蛋白質,更能補益產後者之腎虛也。如此變通,其方雖在產後用之,可毫無妨礙,況石膏《神農本草經》原謂其微寒,且明載其主產乳乎。

復診,服藥一劑,熱退強半,渴喘皆愈。脈象已近和平,大便猶未通下。宜大滋真陰以退其餘熱,而復少加補氣之藥佐之。誠以氣旺則血易生,即真陰易復也。

處方,玄參(二錢),野黨參(五錢)

共煎湯兩盅,分兩次溫飲下。

效果,將藥煎服兩劑,大便通下,病遂全愈。

白話文:

[9.產後溫病]

天津有位李姓女子,二十七歲,在中秋節後得了溫病。

病因,她在產後第六天,去廁所換衣服時,不小心吹了風,導致身體受涼。

證狀,從廁所回來後,她覺得全身發冷,幾小時後,冷感消退又開始發熱。她自己用生薑和紅糖煮湯趁熱喝,喝了後出了汗,症狀稍微減輕,但汗後熱度仍舊。病情拖了兩天,熱度更高,心裡煩躁並且口渴。緊急請我來看診,當時她臉色通紅,有點喘,脈搏強而有力,右側尤其明顯,每分鐘跳動九十三次。舌頭上的舌苔佈滿白色且帶點黃色,生病後還沒排過大便。

診斷,這是產後陰虛導致體內熱度上升,稍微受到外界風邪影響就轉變為溫病。她心裡煩躁並口渴,是因為產後腎臟的陰氣虛弱,無法向上達到舌頭,也無法與心臟的火氣調和。她有點喘,是因為腎虛無法攝取氣息。舌苔白色帶黃,顯示熱度已經進入陽明腑部。脈搏強而有力且頻率快,顯示陽明腑部的熱度已經很強烈,同時有陰虛的現象。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再稍微做些調整,這對產後的女性不會有不良影響。

處方,生石膏(三兩,搗碎),野臺參(四錢),玄參(一兩),生懷山藥(八錢),甘草(三錢)

一起煎煮成三碗湯,分三次溫熱飲用。

解釋,這個處方就是白虎加人參湯,只是用玄參代替知母,用生山藥代替粳米。根據傷寒論,使用白虎湯的規則是在出汗、嘔吐或下瀉後加上人參,因為這時候人體虛弱;口渴時也加上人參,因為這時候人體的津液無法上升到口腔。產後的女性更是虛弱,且口渴,當然更適合加上人參。用玄參代替知母,因為神農本草經提到玄參可以治療產後的疾病。用生山藥代替粳米,因為山藥的甘甜溫和能代替粳米和胃,且它所含的大量蛋白質更能補充產後女性的腎虛。這樣調整後的處方,即使產後使用也毫無問題,何況神農本草經中也提到石膏性質微寒,且明確記載它可以治療產後的疾病。

復診,服用一劑藥後,熱度退了一大半,口渴和喘的症狀都消失了。脈搏接近平穩,但還未排大便。應該進一步滋養陰液來消除殘餘的熱度,同時加上一些補氣的藥物輔助。因為氣旺盛,血液就能容易生成,也就是陰液能更容易恢復。

處方,玄參(二錢),野黨參(五錢)

一起煎煮成兩碗湯,分兩次溫熱飲用。

結果,服用了兩劑藥後,順利排便,病完全好了。

2. 10.流產後滿悶

天津張姓婦年二十六歲,流產之後胃脘滿悶,不能進食。

病因,孕已四月,自覺胃口滿悶,倩人以手為之下推,因用力下推至臍,遂至流產。

證候,流產之後,忽覺氣血上湧充塞胃口,三日之間分毫不能進食。動則作喘,頭目眩暈,心中怔忡,脈象微弱,兩尺無根。

診斷,此證因流產後下焦暴虛,腎氣不能固攝沖氣,遂因之上衝。夫衝脈原上隸陽明胃府,其氣上衝胃氣即不能下降(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是以胃中脹滿,不能進食。治此等證者,若用開破之藥開之,脹滿去而其人或至於虛脫。宜投以峻補之劑,更用重鎮之藥輔之以引之下行,則上之郁開而下焦之虛亦即受此補劑之培養矣。

處方,大潞參(四錢),生赭石(一兩軋細),生懷山藥(一兩),熟懷地黃(一兩),玄參(八錢),淨萸肉(八錢),紫蘇子(三錢炒搗),生麥芽(三錢)

共煎湯一大盅,分兩次溫服下。

方解,按方中用生麥芽,非取其化食消脹也。誠以人之肝氣宜升,胃氣宜降,凡用重劑降胃,必須少用升肝之藥佐之,以防其肝氣不舒。麥芽生用原善舒肝,況其性能補益胃中酸汁,兼為化食消脹之妙品乎。

效果,將藥煎服一劑,胃中豁然頓開,能進飲食,又連服兩劑,喘與怔忡皆愈。

白話文:

[10.流產後胃部不適]

天津有位二十六歲的張姓女子,在流產後感到胃部飽脹,無法正常進食。

病因,她已經懷孕四個月,自己感覺到胃口總是飽脹,於是請人用手幫忙從上往下推,結果用力過猛推到了肚臍部位,導致了流產。

症狀,流產後,她突然覺得氣血上湧,堵塞在胃部,三天來完全無法進食。稍微活動就會喘不過氣,頭暈眼花,心悸不安,脈搏微弱,兩腳無力。

診斷,這個情況是因為流產後下腹部急劇虛弱,腎臟無法控制住上衝的氣血,導致氣血向上衝擊。衝脈原本就連接著胃部,當氣血上衝,胃氣就不能順利下降(胃氣應該是平穩下降的),因此造成胃部脹滿,無法進食。治療這種情況,如果使用破氣的藥物,可能會讓脹滿消失,但病人可能會因為虛弱而脫力。應該使用強效補藥,同時加上鎮定的藥物,使其向下引導,這樣可以打開上部的鬱結,下腹部的虛弱也能受到補藥的滋養。

處方,大潞參(約12克),生赭石(30克研磨細碎),生懷山藥(30克),熟懷地黃(30克),玄參(24克),淨萸肉(24克),紫蘇子(9克炒熟搗碎),生麥芽(9克)

煎煮成一大杯湯,分兩次溫熱服用。

解釋,方子中使用生麥芽,並不是為了幫助消化。這是因為人的肝氣應該上升,胃氣應該下降,如果使用大量降胃的藥物,必須要少許加入升肝的藥物,防止肝氣不舒。生麥芽能舒緩肝氣,而且它還能補充胃酸,是消化食物和消除脹滿的好藥。

效果,服用了一劑藥後,胃部的不適感瞬間消失了,可以開始進食。再連續服用了兩劑,喘息和心悸的症狀都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