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中風(附:胃風)
論
《內經》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又曰: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無常方。又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千金》云:岐伯所謂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謂半身不遂也。二曰風痱,謂身無疼痛,四肢不收也。
三曰風懿,謂奄忽不知人也。四曰風痹,謂諸痹類風狀也。是以古之名醫,皆以外中風邪,立方處治。惟河間劉守真氏謂: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於風,良由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
白話文:
論
《內經》說:風邪傷人,可能表現為寒熱並存,或為熱邪傷裡,或為寒邪傷裡,或為癘風,或為半身不遂。又說:風是百病之源,變化無常,容易引發其他疾病,沒有固定的治療方法。還說:所有因風邪引起的頭昏眼花,都屬於肝木所致。
《千金方》記載:岐伯所說的中風,主要分為四類:一、偏枯,指半身不遂;二、風痱,指身體沒有疼痛感,四肢不能收縮;三、風懿,指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四、風痹,指各種痹症,表現出類似風邪的症狀。因此,古代名醫都以驅除外感風邪為治療原則,制定處方。
然而,河間劉守真認為:中風癱瘓,並非由於肝木之風過盛而突然發作,也非外感風邪所致,而是因為生活起居不規律,心火過盛,腎水虛衰不能制約心火,導致陰虛陽實,熱氣鬱結,心神昏迷,筋骨失靈,突然昏倒失去知覺。
亦有因喜怒思悲恐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夫五志過極皆為熱甚,俗云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東垣李明之亦謂: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此證,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者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故如此耳。
丹溪先生亦曰:有氣虛,有血虛,有痰甚。又曰:西北二方,真為風所中者有之。東南之人,多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夫上古之論中風,一以為外感風邪之候。及乎三先生之論一出,皆以風為虛象,而謂內傷正氣為病。然三先生又別,各有外感之論,而使後學狐疑不決。
白話文:
有些人因為喜怒思悲恐五種情緒過度而中風,因為五種情緒過度都會導致內熱過盛,俗話說「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也就是只看到表面的風,而忽略了根本原因。東垣李明之也認為中風不是外來的風邪入侵,而是人體內在的氣機失調所致。一般人到了四十歲之後,氣血衰弱,如果再因為憂愁、喜悅、憤怒而傷了氣,就容易中風,年輕力壯時則很少發生。如果體型肥胖的人也可能中風,這是因為身體過於肥盛,而氣血衰弱造成的。
丹溪先生也說,中風的原因有氣虛、血虛和痰盛。他也提到,西北地區的人確實有受到外來的風邪侵襲而中風的,而東南地區的人則大多是因為濕氣重,生痰,痰又生熱,熱又生風而導致中風。古代醫家對於中風的看法,最初認為是外感風邪所致。後來三位名醫的論述出現,都認為風是虛象,真正的病因是內傷正氣。不過三位名醫的觀點又有所不同,他們都各自提及外感風邪的可能性,讓後人對中風的病因產生疑惑。
故王安道有論三子主氣、主火、主濕之不同,而與昔人主風之不合,而立真中、類中之目,歧為二途。愚竊疑焉。曰卒中,曰暴僕,曰暴喑,曰矇昧,曰喎僻,曰癱瘓,曰不省人事,曰語言蹇澀,曰痰涎壅盛,其為中風之候不過如此,無此候者非中風之病也。夫外候既若是之相侔,而病因又何其若彼之異耶?欲求歸一之論終不可得,於是積年曆試四方之病此者若干人,盡因風濕痰火挾虛而作,何嘗見其有真中、類中二者之分哉。是以一旦豁然有所感悟,未知是否,請陳梗槩如下,與明達者共議。
夫中風之證,蓋因先傷於內而後感於外之候也,但有標本輕重之不同耳。假如百病皆有因有證,因則為本,證則為標。古人論中風者,言其證也。三先生論中風者,言其因也。知乎此,則中風之候可得而詳論矣。其所謂真中風邪者,未必不由氣體虛弱,榮衛失調,然後感於外邪也。
白話文:
所以王安道有論述三子主氣、主火、主濕的差異,並且與昔人主風的觀點不一致,因此創立了真中、類中的分類,分為兩條途徑。我私下懷疑此事。他說中風、暴僕、暴喑、矇昧、喎僻、癱瘓、不省人事、語言蹇澀、痰涎壅盛,這些都是中風的徵兆,沒有這些徵兆就不是中風。既然外在徵兆如此相似,那病因又為何如此不同呢?想要尋求統一的論點終究不可得,因此多年來我在各地治療中風患者無數,他們都是因為風、濕、痰、火夾雜虛弱而發病,從未見過真中、類中兩種分類。因此,我突然有所感悟,雖然還不確定是否正確,但還是想把我的想法粗略地寫下來,與明達之人共同討論。
中風的症狀,主要是因為先受到內傷,然後才受到外邪的影響,只是標本的輕重程度不同而已。比方說,所有疾病都有病因和症狀,病因就是本,症狀就是標。古人論述中風,講的是它的症狀。三位先生論述中風,講的是它的病因。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詳細地討論中風的徵兆。所謂真中風邪,也不一定不是因為氣體虛弱、榮衛失調,然後才受到外邪的影響。
若非體虛所致,則西北二方風寒大盛之地,而中風者比比皆是,何暇為他證哉。其所謂因火、因氣、因濕者,亦未必絕無外邪侵侮而作也。若無外邪侵侮,則因氣、因火、因濕各自為他證,豈有喎僻癱瘓暴僕暴喑之候乎。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也,豈可以一中風之證歧為二途哉。
治之之法,重於外感者,先驅外邪而後補中氣,重於內傷者,先補中氣而後驅外邪,或以散風藥為君,而以補損藥為臣使,或以滋補藥為君,而以散邪藥為臣使,全在活法量輕重而處治之也。《內經》曰: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標而得者,有本而標之者,有標而本之者。又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白話文:
若非身體虛弱導致,那麼西北兩個方向風寒盛行的地方,中風患者比比皆是,何必再考慮其他病症呢?那些所謂因火、因氣、因濕而導致的病症,也未必完全沒有外邪侵犯而引起。如果沒有外邪侵犯,那麼因氣、因火、因濕各自為不同的病症,怎麼可能會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昏倒、突然失聲的情況呢?經書說:「邪氣所聚集的地方,必定是身體虛弱。」怎麼能將中風這種病症分為兩種途徑呢?
治療方法,著重於外感者,要先驅除外邪,然後再補益中氣;著重於內傷者,要先補益中氣,然後再驅除外邪。或者用散風藥為主藥,用補益藥為輔藥;或者用滋補藥為主藥,用散邪藥為輔藥,全在醫生根據病情輕重而制定治療方案。《內經》說:「有的治療著重於本,有的治療著重於標,有的治療兼顧本和標,有的治療只治標。」又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若夫初病暴僕昏悶,不省人事,或痰涎壅盛,舌強不語,兩寸脈浮大而實者,急宜以瓜蒂、藜蘆等藥吐之,以遏其勢。或人迎脈緊盛,或六脈俱浮弦者,急宜以小續命湯表之。蓋風氣大盛,心火暴升,而痰涎壅遏於經絡之中,於斯時也,豈尋常藥餌而能通達於上下哉。
故本方用附子,以其稟雄壯之資,而有斬關奪將之勢,能引人參輩並行於十二經,以追復其失散之元陽,又能引麻黃、防風、杏仁輩發表開腠理,以驅散其在表之風寒,引當歸、芍藥、川芎輩入血分行血養血,以滋養其虧損之真陰。或加石膏、知母以降胃火,或加黃芩以清肺金,看所挾見證,與夫時月寒溫,加減施治。
白話文:
如果病人剛開始生病就昏迷不醒,或是痰多舌硬說不出話,脈象兩寸浮大而實,要趕快用瓜蒂、藜蘆等藥物催吐,阻止病情惡化。如果人迎脈緊實,或是六脈都浮弦,就要趕快用小續命湯來解表。因為風邪盛行,心火暴漲,導致痰濁阻塞經絡,這時候一般的藥物是無法通達全身的。
所以這個方子用附子,因為它具有強壯的藥性,能夠突破阻礙,引導人參等藥物走遍十二經脈,恢復散失的元陽,也能引導麻黃、防風、杏仁等藥物發表解表,驅散表面的風寒,再引導當歸、芍藥、川芎等藥物入血,滋養受損的真陰。可以根據病症的不同,以及季節寒暖的變化,加用石膏、知母來降胃火,或者加用黃芩來清肺金,來調整用藥。
病勢稍退,精神稍復,輒當改用丹溪之法,而以補氣補血清痰之劑,以調養其本氣而安,此急則治其標與夫標而本之之治也。凡人手足漸覺不隨,或臂膊及髀股指節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語言蹇澀,或胸膈迷悶,吐痰相續,或六脈弦滑而虛軟無力,雖未至於倒僕,其為中風暈厥之候,可指日而定矣。早當從丹溪之法調治,其左手脈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以四物湯補血之劑為主治。
右手脈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以四君子湯補氣之劑為主治。痰盛者,二陳、導痰等湯兼用。氣血兩虛而挾痰者,八物湯加南星、半夏、枳實、竹瀝、薑汁之類。若夫真元漸復,痰飲漸消,或覺有風邪未退者,仍以羌活愈風湯、防風通聖散之類出入加減調治而安。此緩則治其本與夫本而標之之治也。
白話文:
病人病情稍微好轉,精神稍有恢復,就應該改用丹溪的治療方法,用補氣補血、清痰的藥物,調理病人本身的元氣,讓病情穩定。這是先治標再治本的治療方法。如果病人手腳逐漸感覺不靈活,或者手臂、大腿、手指關節麻木無知覺,或者口眼歪斜、說話含糊不清,或者胸悶氣短、不停地吐痰,或者脈象弦滑而虛弱无力,雖然还没有倒下,但已經是中風昏厥的前兆,可以預測很快就會發作。應該及時採用丹溪的治療方法,如果是左手脈搏微弱,左側身體不靈活,就應該以四物湯補血為主;如果是右手脈搏微弱,右側身體不靈活,就應該以四君子湯補氣為主。如果痰多,可以同時使用二陳湯、導痰湯等。如果氣血兩虛又伴有痰,可以使用八物湯,加入南星、半夏、枳實、竹瀝、薑汁等。如果元氣逐漸恢復,痰液逐渐消失,但還感覺有風邪未退,可以用羌活愈風湯、防風通聖散等藥物,加減調整治療,使病情穩定。這是先治本再治標的治療方法。
抑考先哲有云:其證有中臟、中腑之分,證各不同。中腑者多著四肢,故面加五色,脈浮而惡風寒,四肢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側,皆曰中腑也,其治多易。中臟者多滯九竅,故唇緩失音,耳聾鼻塞目瞀,大小便秘結,皆曰中臟也,其治多難。大法中腑者小續命等湯以發其表,中臟者三化等湯以通其里,腑臟兼見者又不可以拘泥,或一氣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又曰:治須少汗,亦須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斯又不可不謹。
或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但手足不遂,語言蹇澀者,此邪中於經也,又當從乎中治而不可以標本論也,是宜養血通氣,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之類治之。夫所謂諸方論治,乃先哲立權衡以為後學之矜式耳,其於臨證切脈之際,又當順時令而調陰陽,安臟腑以和榮衛,察病機,審氣宜,全在活法以度其輕重之權量,甚勿膠柱以調瑟也。
白話文:
古人說,疾病的表現可以分為中臟和中腑兩種,症狀各不相同。中腑的病症多見於四肢,因此臉色會出現五種顏色,脈象浮而怕風寒,四肢僵硬麻木,或是身體疼痛,可能是身體的中間、後方、前方或側面,這些都屬於中腑的病症,治療起來相對容易。而中臟的病症則多集中在九竅,例如嘴唇麻木失聲、耳聾鼻塞眼花、大小便不通,這些都屬於中臟的病症,治療起來比較困難。治療中腑的疾病,一般用小續命湯等發汗的藥物,治療中臟的疾病,一般用三化湯等通便的藥物。但如果中腑和中臟同時出現病症,就不可拘泥於某一種治療方法,可以採取少許出汗,少許通便的方式。另外,治療時要注意出汗和通便的程度,出汗過多會損傷衛氣,通便過多會損傷精血,這點不可不謹慎。
還有一些情況,表面沒有六經病的症狀,也沒有大小便不通,但四肢不靈活,說話含糊不清,這可能是邪氣侵入經脈,需要從中進行治療,不能只考慮標本,應該用養血通氣的藥物,例如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等來治療。這些治療方法,是古人總結經驗,留給後人參考的,在實際治療中,還要根據季節變化調和陰陽,調養臟腑,平衡氣血,觀察病機,辨別氣候,最終依靠經驗判斷病情輕重,切勿生搬硬套。
脈法
《脈經》曰: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寸口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氣實相搏,入於臟則死,入於腑則愈,此為卒厥。不知人,唇青身冷,為入臟,死。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而復自愈。脈陽浮而滑,陰濡(濡當作轜,與軟通,下同)而弱,或浮而滑,或沉而滑,或微而虛,或微而數,寸口或浮而緩,或緩而遲,皆為中風之證。大法浮遲者吉,急疾者凶。
又曰:脈浮而遲者易治,大數而急者死。
方法
(先哲有云:方者法之體,法者方之用,故二者不可偏廢也。)
丹溪曰:中風大率主血虛有痰,或挾火與濕。諸方書皆謂外中風邪,惟劉河間作將息失宜,水不制火,極是。然地有不同,不可一途而論,西北人外中者亦有,東南之人皆是,濕上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真中風邪者,東垣中血脈、中腑、中臟之說甚好。治法以治痰為先,補養次之。
白話文:
脈法
《脈經》說:脈搏微弱而頻數,是中風引起的。寸口脈沉而大且滑,沉則代表實證,滑則代表氣盛,氣盛與實證相搏擊,若進入臟器則會死亡,若進入腑臟則會痊癒,這就是卒厥。病人神志不清,嘴唇發青,身體冰冷,代表風邪入臟,會死亡。若身體溫和,汗水自出,代表風邪入腑,則會自行痊癒。脈象陽氣浮而滑,陰氣濡軟而弱,或是浮滑,或是沉滑,或是微弱虛弱,或是微弱頻數,寸口脈或是浮而緩,或是緩而遲,這些都是中風的徵兆。總的來說,脈象浮而遲者預後良好,脈象急而疾者預後不佳。
又說:脈象浮而遲者容易治療,脈象洪大而急者則會死亡。
方法
(先賢說:方劑是治療方法的具體體現,治療方法是方劑的運用,二者不可偏廢。)
丹溪說:中風大多是血虛有痰,或夾雜火邪和濕邪引起的。其他醫書都說中風是由外邪風寒入侵引起的,只有劉河間指出由於生活起居不當,水不能制火,這點非常正確。但是各地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西北地區的人外感風寒的也很多,東南地區的人幾乎都是由於濕氣上蒸生痰,痰生熱,熱生風。真正的中風是由於風邪入侵,東垣的「血脈中風」、「腑臟中風」、「臟器中風」的說法非常好。治療方法以化痰為先,補養為次。
初中,急掐人中令省。子和三法亦可用。痰壅盛者,口眼歪斜者,不能言語者,皆當用吐法。輕者用瓜蒂散,或蝦汁,或稀涎散吐之。或重而口噤者,用藜蘆末少加麝香或五分或一錢灌入鼻內吐之,一吐不已再吐。亦有氣血虛而不可用吐法者,慎之!(吐法詳見痰門。)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屬死血少血,宜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在右屬痰與氣虛,宜二陳湯合四君子湯加竹瀝、薑汁。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尤妙。肥人多濕,少加附子行經。
白話文:
剛開始出現中風症狀時,要立即掐人中穴,使其恢復意識。其他常用的方法,如蘇厥三法,也可以使用。痰阻礙呼吸,導致口眼歪斜、不能說話的,都應該用吐法治療。情況輕微的,可以服用瓜蒂散、蝦汁或稀涎散來催吐。情況嚴重,嘴巴緊閉的,可以用藜蘆末加少量麝香,或五分或一錢灌入鼻內催吐,吐完一次後,如果還需要繼續吐,再吐一次。但也有些患者是因為氣血虛弱,不適合用吐法,需要慎重。詳細的吐法內容,請參考痰門部分。
半身不遂,大多是痰濕所致。如果病灶在左側,屬於死血少血,應該服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如果病灶在右側,屬於痰濕與氣虛,應該服用二陳湯合四君子湯,並加入竹瀝、薑汁。如果患者能吃東西,就不用加竹瀝,再加荊瀝效果更佳。肥胖的人多濕氣,可以少加附子來促進經絡運行。
氣虛卒倒,參耆補之。挾痰則濃煎人參湯加竹瀝、薑汁。血虛者,以四物湯補之。挾痰者,其藥俱用薑汁炒過,更加薑汁、竹瀝服。
遺尿者,屬氣虛,多以參耆補之。
凡中風,口開手撒,眼合遺尿,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痛髮直,搖頭上竄,面赤如妝,汗綴如珠,皆為中風不治之症也。若動止筋痛,是無血滋筋故痛,曰筋枯,不治。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條)
四君子湯,四物湯二方並見虛損門。)二陳湯局方、千金,見痰飲門。)
小續命湯(並易老加減法。),東垣曰:中風自汗者,不可重發其汗,故此藥亦不可輕用也。
白話文:
氣虛導致突然昏倒,可以用人參、黃耆來補氣。如果伴隨痰症,就用濃煎的人參湯加入竹瀝和薑汁。血虛者,可以用四物湯來補血。如果伴隨痰症,就把藥材用薑汁炒過,再加入薑汁和竹瀝服用。
遺尿症屬於氣虛,多半可以用人參、黃耆來補氣。
凡是中風,嘴巴張開、手腳散開、眼睛閉合、遺尿、吐口水、眼睛直視、喉嚨像鼾聲般呼吸、肌肉脫落、筋骨疼痛、頭髮直立、搖頭、頭部往上竄、臉色紅如塗脂、汗水像珍珠般黏住,這些都是中風不治的徵兆。如果手腳能動但筋骨疼痛,表示沒有血液滋養筋骨,導致筋骨枯萎,也無法治療。
以上是五條有關中風的治療原則。
四君子湯、四物湯這兩種藥方都在虛損門類中提到。二陳湯的藥方出現在局方和千金方中,屬於痰飲門類。
小續命湯,以及易老加減法,東垣說:中風病人自汗,不可再次發汗,所以這種藥物不可輕易使用。
麻黃(去節),人參(去蘆),黃芩,白芍藥,防己,桂枝,川芎(各七分),防風(去蘆一錢),甘草(炙,七分),附子(童便煮去皮臍,五分),杏仁(去皮尖,另研,一錢)
《金匱要略》本方有石膏、當歸,無附子、防風、防己。愚按:本方石膏、當歸固不可無,而附子、防風、防己尤不可缺,此恐傳寫者之脫簡耳。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煎至一盞,溫服。凡中風不審六經之形證加減用藥,雖治之不能去其邪也。《內經》曰:開則淅然寒,閉則然而悶。知暴中風邪,宜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
白話文:
麻黃(去掉莖節),人參(去掉鬚根),黃芩,白芍,防己,桂枝,川芎(各七分),防風(去掉鬚根,一錢),甘草(炙烤,七分),附子(用童尿煮去皮和臍,五分),杏仁(去掉皮和尖,另外研磨,一錢)。
《金匱要略》中原本有石膏、當歸,但沒有附子、防風、防己。我認為石膏和當歸不可缺少,但附子、防風、防己也同樣重要,這可能是抄寫過程中遺漏了。
將以上藥材切碎,做成一劑藥,用一盞半水,加入五片生薑,煎煮到一盞水,溫熱服用。對於中風,無法判斷屬於哪六經證候的情況,需要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即使治療也無法完全去除邪氣。《內經》說:「開則淅然寒,閉則然而悶。」知道是突然受到風寒侵襲,應該先用加減續命湯根據症狀進行治療。
中風無汗惡寒,麻黃續命主之。
麻黃,防風,杏仁
依本方加添一倍,宜針太陽至陰出血,崑崙舉蹺。
中風有汗惡風,桂枝續命主之。
桂枝,芍藥,杏仁
依本方加一倍,宜針風府。(以上二證,皆太陽經中風也。)
中風無汗身熱不惡寒,白虎續命主之。
石膏(一錢四分),知母(一錢四分),甘草(七分)
依本方加之。
中風有汗身熱不惡風,葛根續命主之。
葛根(一錢四分),桂枝,黃芩(依本方加一倍)
宜針陷谷,刺厲兌。針陷谷者,去陽明經之賊邪;刺厲兌者,瀉陽明經之實也。以上二證,陽明經之中風也。
白話文:
中風沒有汗,還發冷,可以用麻黃來救治。
麻黃、防風、杏仁,按照這個方子加一倍的量,並用針刺太陽至陰穴,直到出血,再刺崑崙穴,讓腳抬起來。
中風有汗,怕風,可以用桂枝來救治。
桂枝、芍藥、杏仁,按照這個方子加一倍的量,並用針刺風府穴。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太陽經中風。
中風沒有汗,身體發熱,不發冷,可以用白虎湯來救治。
石膏(一錢四分)、知母(一錢四分)、甘草(七分),按照這個方子加藥。
中風有汗,身體發熱,不畏風,可以用葛根湯來救治。
葛根(一錢四分)、桂枝、黃芩,按照這個方子加一倍的量。
並用針刺陷谷穴和厲兌穴。刺陷谷穴是為了去除陽明經的邪氣;刺厲兌穴是為了瀉掉陽明經的實熱。以上兩種情況都是陽明經中風。
中風無汗身涼,附子續命主之。
附子(加一倍),乾薑(加七分),甘草(加二錢一分)
宜刺隱白,去太陰之賊邪也。此證,太陰經中風也。
中風有汗無熱,桂附續命主之。
桂枝,附子(炮),甘草(炙)
依本方加一倍,宜針太谿。此證,少陰經中風也。
中風六經混淆,系之於少陽、厥陰,或肢節攣痛,或麻木不仁,宜羌活連翹續命主之。
小續命湯(八錢),加羌活(四錢),連翹(六錢)
古之續命,混淆無六經之別,今各分經治療,又分經針刺。刺法,厥陰之井大敦,刺以通其經,少陽之經絕骨,灸以引其熱,是針灸同法象之大體也。
白話文:
中風患者,如果沒有汗,身體冰冷,可以用附子來救急。
附子加倍,乾薑加七分,甘草加二錢一分。
可以針刺隱白穴,驅除太陰經的邪氣。這種症狀,是太陰經中風。
中風患者,如果有汗,但沒有發燒,可以用桂枝和附子來救急。
桂枝、炮製過的附子、炙過的甘草,
依照原本的藥方加倍,可以針刺太谿穴。這種症狀,是少陰經中風。
中風患者,如果六經混淆,病症屬於少陽、厥陰經,或是肢體抽筋疼痛,或是麻木不仁,可以用羌活、連翹來救急。
小續命湯八錢,再加上羌活四錢、連翹六錢。
古代的續命方,並沒有區分六經,現在我們根據不同經脈治療,也根據不同經脈針刺。針刺方法,厥陰經的井穴大敦,針刺可以通暢經脈,少陽經的經穴絕骨,灸灸可以引熱入經,這就是針灸治療的大體原則。
愚按:先哲制小續命湯,以治中風初病無汗,及手足癱瘓、關節不利、表實等證,此急則治標之藥也。後人不分表裡虛實,通用以治中風之證,故張易水授東垣以加減之法。夫中風無汗表實者固宜,其有汗表虛之證,雖有加減之法,恐不可以膠柱鼓瑟也。
大秦艽湯(機要),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知血弱不能養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宜養血而筋自榮,此方主之。
秦艽,甘草,川芎,川歸,白芍藥,石膏,獨活,白茯苓(各一錢),羌活,防風,黃芩,白朮,生地黃,熱地黃,白芷(各五分),細辛(二分半)
白話文:
我認為,古代賢者制定的小續命湯,用來治療中風初期沒有汗症狀,以及手腳癱瘓、關節僵硬、外寒內熱等症狀,這屬於急症時治標的藥物。後世的人不分中風的表裡虛實,一概使用此方治療中風,因此張仲景傳授李東垣加減小續命湯的方法。中風沒有汗症狀,外寒內熱的確適合使用小續命湯,但是如果患者有汗症狀,屬於表虛的情況,即使有加減的方法,恐怕也不宜死板地照搬。
秦艽湯,主要是用於治療中風,沒有六經表證,也沒有大小便不通的情況,知道是血氣不足無法滋養筋脈,因此手腳不能活動,舌頭僵硬不能說話,適合補血讓筋脈恢復生機,這個方子就可以主治。
方劑中包含:秦艽、甘草、川芎、川歸、白芍藥、石膏、獨活、白茯苓(各一錢),羌活、防風、黃芩、白朮、生地黃、熟地黃、白芷(各五分),細辛(二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溫服無時。如遇天陰,加生薑三片同煎。如心下痞滿,加枳實一錢同煎服。
愚按:此方用歸、芎、芍藥、生熟地,以補血養筋,甚得體。既曰外無六經之形證,但當少用羌活、秦艽,引用以利關節。其防風、獨活、細辛、白芷、石膏等藥,恐太燥而耗血。雖用此,川芎止可六分之一,尤宜加竹瀝、薑汁同劑最好,達者詳之。
三化湯(機要),中風,外有六經之形證,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治之;內有便溺之阻隔,復以此藥利之。
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
白話文:
將藥材切成細片,做成一劑,用水煎煮,溫溫地服用,沒有時間限制。如果遇到天氣陰冷,可以加三片生薑一起煎煮。如果胸口感覺痞悶,可以加一錢枳實一起煎煮服用。
這個方子用當歸、川芎、芍藥、熟地,補血養筋,十分合適。既然說外無六經之形證,就應該少用羌活、秦艽,用來舒利關節。至於防風、獨活、細辛、白芷、石膏等藥,恐怕太燥而耗血。就算要用,川芎也要減量到六分之一,最好再加竹瀝、薑汁一起服用,懂的人自然明白。
三化湯主要用於中風,如果有六經表證,先用加減續命湯根據症狀治療;如果內有大小便不通,再用這個藥物來通利。
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取等份。
上細切,每服三兩重,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以微利為度。
羌活愈風湯(機要,並加減法。),療腎肝虛,筋骨弱,語言蹇澀,精神昏憒。此藥安心養神,調理陰陽,使無偏勝。治中風內外無邪,服此藥以行中道。
羌活,甘草,防風,蔓荊子,川芎,細辛,枳殼,熟地黃,人參,麻黃,薄荷,甘菊花,當歸,知母,黃耆,地骨皮,獨活,白芷,杜仲,枸杞子,秦艽,柴胡,半夏,紫厚朴,前胡,防己(各三分),黃芩,白茯苓,芍藥(各四分半),蒼朮,生地黃(各六分),桂枝(一分半),石膏(六分)
白話文:
羌活愈風湯 (《機要》記載,並附加減法)
功效: 治療腎肝虛弱,筋骨無力,言語遲鈍,精神昏沉。此藥能安神養神,調節陰陽,使身體阴阳平衡。
主治: 中風,無論是外感風邪還是內傷風邪,均可服用此藥以調和氣血,使之暢通無阻。
用法: 將藥材切成細片,每次服用三兩重(約15克),用三升水(約1.5公升)煎煮至一升半(約750毫升),一天服用完畢,以稍微有瀉下作用為宜。
藥材組成:
- 羌活、甘草、防風、蔓荊子、川芎、細辛、枳殼、熟地黃、人參、麻黃、薄荷、甘菊花、當歸、知母、黃耆、地骨皮、獨活、白芷、杜仲、枸杞子、秦艽、柴胡、半夏、紫厚朴、前胡、防己(各三分)
- 黃芩、白茯苓、芍藥(各四分半)
- 蒼朮、生地黃(各六分)
- 桂枝(一分半)
- 石膏(六分)
注:
- 以上藥材份量以中藥傳統計量方式表示,可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適當調整。
- 本資訊僅供參考,不可作為自行診斷和治療的依據。
天陰雨,加生薑三片。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空心一服,嚥下二丹丹。臨臥一服,嚥下四白丹。動以安神,靜以清肺。假令一氣之微汗,本方藥一劑,加麻黃一錢,生薑五片,空心服,以熱羹粥投之,得微汗則佳。如一旬之通利,本方藥一劑,加大黃三錢,如前煎,臨臥服,得利為度。
如望春大寒之後,加半夏三分,人參三分,柴胡三分,謂迎而奪少陽之氣也。望夏之月,加石膏三分,黃芩三分,知母三分,謂迎而奪陽明之氣也。季夏之月,加防己三分,白朮三分,茯苓三分,謂勝脾土之濕也。初秋大暑之後,加厚朴三分,藿香三分,桂一分半,謂迎而奪太陰之氣也。
白話文:
天氣陰雨,在藥方中加生薑三片,切碎,煮成一服藥,用兩大碗水煎至一碗,去渣溫服。空腹服用一服,吞服兩顆丹藥。睡前服用一服,吞服四白丹。運動可以安神,靜養可以清肺。如果稍微出汗,則可以加麻黃一錢、生薑五片,空腹服用,用熱的稀粥送服,稍微出汗即可。如果一週都排泄不通,則可以加黃芩三錢,按照之前的做法煎煮,睡前服用,直到通暢為止。
春天大寒之後,可以加半夏三分、人參三分、柴胡三分,這是迎合少陽之氣的做法。夏季,可以加石膏三分、黃芩三分、知母三分,這是迎合陽明之氣的做法。季夏,可以加防己三分、白朮三分、茯苓三分,這是克服脾土濕氣的做法。初秋大暑之後,可以加厚朴三分、藿香三分、桂枝一分半,這是迎合太陰之氣的做法。
霜降之後望冬之月,加附子一分半,桂一分半,當歸三分,謂勝少陰之氣也。此雖立四時加減之法,更宜臨證審察虛實寒熱土地之宜、邪氣之多少可也。
四白丹,能清肺氣養魄,謂中風者多昏冒氣不清利,此藥主之。
白芷(一兩),白檀(一錢五分),白茯苓(五錢),白朮(五錢),羌活(一錢五分),知母(二錢),縮砂仁(五錢),人參(五錢),獨活(一錢五分),防風(五錢),甜竹葉(二兩),薄荷(三錢五分),細辛(二錢),甘草(五錢),香附子(五錢,炒),川芎(五錢),麝香(一字,另研),牛黃(五分,另研),藿香(一錢五分),龍腦(五分,另研)
白話文:
霜降過後進入冬月時,藥方要增加附子一分半、桂枝一分半、當歸三分,以抵禦少陰之氣。雖然這是根據四季加減的原則,但實際用藥時,還要根據患者的虛實寒熱、體質、當地環境、邪氣輕重等因素來綜合判斷。
四白丹可以清肺氣、養神魄,適用於中風患者,因為他們多半昏迷、神志不清。
藥方組成:白芷一兩,白檀一錢五分,白茯苓五錢,白朮五錢,羌活一錢五分,知母二錢,縮砂仁五錢,人參五錢,獨活一錢五分,防風五錢,甜竹葉二兩,薄荷三錢五分,細辛二錢,甘草五錢,香附子五錢(炒),川芎五錢,麝香一字(研末另放),牛黃五分(研末另放),藿香一錢五分,龍腦五分(研末另放)。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臨臥嚼一丸,分五、七次嚼,以愈風湯送下,上清肺氣,下強骨髓。
愚按:此方多輕揚走竄之味,雖有參、朮、茯苓、甘草之補益,而寡固不可以敵眾也。若用之於風痰壅盛,昏瞶不省人事者固宜;其為血氣虛弱、神不守舍而昏迷者,則促其死耳。學者宜知此意。
二丹丹,治健忘,養精神,定志和血,內安心神,外華腠理。
丹參(一兩五錢),丹砂(五錢,另研),遠志(五錢,去心),熟地黃(一兩五錢),茯神(一兩),人參(五錢),菖蒲(五錢),炙甘草(一兩),天門冬(一兩五錢),麥門冬(一兩去心)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劑,每兩藥材製成十丸,睡前嚼服一丸,分五到七次慢慢嚼完,用愈風湯送服,可以清肺氣,強健骨髓。
需要注意的是,此方藥性輕浮,雖然含有補益作用的參、朮、茯苓、甘草等藥材,但補益的力量不足以抵禦風寒邪氣。此方適合用於風痰壅盛、昏迷不醒的人,但如果用於血氣虛弱、神志不寧而昏迷的人,反而會加速死亡。學習者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二丹丹方可以治療健忘,滋養精神,安定心神,和血潤燥,內養心神,外滋潤皮膚。
配方包括丹參(一兩五錢)、丹砂(五錢,另研)、遠志(五錢,去心)、熟地黃(一兩五錢)、茯神(一兩)、人參(五錢)、菖蒲(五錢)、炙甘草(一兩)、天門冬(一兩五錢)、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以愈風湯送下。
防風通聖散(並加減法。),治中風及諸風等證。
防風,川芎,川歸,白芍藥,大黃,芒硝,連翹,薄荷,麻黃(不用節,各四分),石膏,桔梗,黃芩(去朽,各八分),白朮,梔子,荊芥穗(各二分),滑石(二錢四分),甘草(炙,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好的蜂蜜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空腹時用愈風湯送服。
防風通聖散(可依病情加減藥量)用於治療中風及各種風症。
藥方組成:
- 防風、川芎、川歸、白芍藥、大黃、芒硝、連翹、薄荷、麻黃(取去節,各四分)
- 石膏、桔梗、黃芩(去朽,各八分)
- 白朮、梔子、荊芥穗(各二分)
- 滑石(二錢四分)
- 甘草(炙,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日再服。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去芒硝,倍加芍藥、當歸。或生癮疹,或赤或白,倍加去節麻黃、鹽豉、蔥白,發汗罷,依前方加四物湯、黃連解毒,三藥合而飲之,日二服。小便淋閟,去麻黃,加滑石、連翹煎,調木香末一錢匕。
腰脅走注疼痛,加硝石、當歸、甘草煎,調車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錢匕。破傷風者,如在表則辛以散之,在裡則苦以泄之,用此以兼散之,汗下後通利血氣,驅逐風邪,加荊芥穗、大黃煎,調全蠍末一錢匕、羌活末一錢匕。諸風潮搐,小兒急慢驚風,大便秘結,邪熱暴甚,腸胃乾燥,寢汗咬牙,目睛上竄,睡寤不安,轉筋驚悸,倍大黃、梔子煎,調茯苓末一錢匕;如肌肉蠕動者,調羌活末一錢匕。風傷於肺,咳嗽喘急,加半夏、桔梗、紫菀。
白話文:
將藥材切成細末,做成一劑藥,加入生薑三片,水兩杯,煎煮到一杯,溫熱服用,一天服用兩次。勞累出汗遇到風寒,體質虛弱而皮膚發白,鬱結而長瘡,去掉芒硝,增加芍藥和當歸的份量。或者生出癮疹,有的發紅有的發白,增加去節麻黃、鹽豉、蔥白,發汗之後,依照之前的方子加上四物湯、黃連解毒,三種藥材混合在一起服用,一天服用兩次。小便淋漓不暢,去掉麻黃,加入滑石、連翹煎煮,調入木香粉一錢。
腰部和肋骨疼痛,加入硝石、當歸、甘草煎煮,調入車前子粉、海金砂粉各一錢。破傷風患者,如果在表層就用辛味藥散寒,如果在裏層就用苦味藥瀉火,用這個方子兼具散寒和瀉火的作用,汗出之後通暢血氣,驅散風邪,加入荊芥穗、大黃煎煮,調入全蠍粉一錢、羌活粉一錢。各種風寒導致的抽搐,小兒急驚慢驚,大便秘結,邪熱嚴重,腸胃乾燥,睡覺時出汗並磨牙,眼珠向上翻,睡覺不安穩,抽筋驚恐,增加大黃、梔子煎煮,調入茯苓粉一錢;如果肌肉蠕動,調入羌活粉一錢。風邪侵犯肺部,咳嗽氣喘,加入半夏、桔梗、紫菀。
如打撲傷損,肢節疼痛,腰中惡血留滯不下,加當歸、大黃煎,調乳香、沒藥各一錢匕。解利四時傷寒,加益元散半兩,加蔥白、鹽豉、生薑,水一大碗,煎至五、七沸,溫服一半,以鵝翎探之即吐,吐後更服一半,汗出立解。如飲酒中風,身熱頭痛如破,加黃連、蔥白煎服立愈。
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加薄荷、黃連煎服。《內經》曰: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已也。如氣逆者,本方煎調木香末一錢匕。此方最治痢後鶴膝風,良驗。
白話文:
如果因為打擊或跌倒受傷,肢體關節疼痛,腰部有瘀血停滯,可以使用當歸、大黃煎藥,再加入乳香、沒藥各一錢。治療因季節變化引起的傷寒,可以加入益元散半兩,再加入蔥白、鹽豉、生薑,用一大碗水煎煮至五、七沸,溫熱喝一半,用鵝毛探測喉嚨,誘發嘔吐,吐完之後再喝另一半,出汗就能痊癒。如果因為喝酒導致中風,身體發熱,頭疼得像要裂開一樣,可以加入黃連、蔥白煎藥服用,馬上就會痊癒。
頭暈腦熱,鼻塞,鼻涕濁濁地流個不停,可以加入薄荷、黃連煎藥服用。《內經》說:膽經的熱氣傳到腦部,就會造成辛頞鼻淵。鼻淵就是鼻涕濁濁地流個不停。如果還有氣逆的症狀,可以用這個方劑煎好後,加入木香粉一錢。這個方子對於痢疾後引起的鶴膝風,效果非常顯著。
大防風湯(局方),去風順氣,活血壯筋。又治痢後腳弱緩痛,不能行履,名曰痢風。或兩腳腫痛,足脛枯臘名曰鶴膝風。一切麻痹痿軟、風濕挾虛之候服之,其效如神。
熟地黃,防風(去蘆),當歸(去蘆,酒浸),黃耆,白芍藥(各一錢),白朮(一錢五分),人參,羌活,川牛膝(去蘆,酒浸),甘草(炙,各五分),川芎,附子(各七分半,炮去皮),杜仲(去粗皮細切,薑汁拌炒、絲斷,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姜五片,棗一枚,煎至一盞,空心溫服。
愚按:此方用歸、芎、芍藥、熟地以補血,用參、耆。白朮、甘草以補氣,用羌活、防風散風濕以利關節,用牛膝、杜仲以補腰膝,用附子以行參、耆之氣而走周身脈絡,蓋治氣血兩虛、挾風濕而成痿痹不能行者之聖藥也,觀其治痢後風可見矣。然可以治不足之痿弱,而不可以治有餘之風痹也。
白話文:
大防風湯
(出自《局方》)
功效:
驅散風寒,疏通氣血,活血壯筋。
主治:
- 痢疾之後,腳部無力、酸痛,行走困難,稱為痢風。
- 雙腳腫痛,足踝部位枯萎如同蠟燭,稱為鶴膝風。
- 一切麻痺、痿軟、風濕性疾病伴虛弱的症狀,服用此方效果顯著。
藥材:
- 熟地黃:一錢
- 防風(去蘆頭):一錢
- 當歸(去蘆頭,酒浸):一錢
- 黃耆:一錢
- 白芍藥:一錢
- 白朮:一錢五分
- 人參:五分
- 羌活:五分
- 川牛膝(去蘆頭,酒浸):五分
- 甘草(炙,蜜炙):五分
- 川芎:七分半
- 附子(炮去皮):七分半
- 杜仲(去粗皮,細切,用薑汁拌炒至絲狀斷裂):一錢
用法:
將藥材切碎,共為一劑,水煎兩碗,加入生薑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一碗,空腹溫服。
方劑解析:
此方以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補血,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補氣,羌活、防風散風濕,利關節,牛膝、杜仲補腰膝,附子行氣,使人參、黃耆之氣運行全身經絡。
此方主要治療氣血雙虛,兼夾風濕引起的痿痺、不能行走之症。其對於痢疾後風的治療效果尤為明顯。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方只適合治療氣血不足導致的痿弱,而不適合治療風濕過盛引起的風痹。
稀涎散(仲景方),治中風,痰涎壅盛,口眼歪斜,膈塞不通等證。
明白礬(一兩,半生用半枯),豬牙皂角(四莢,去皮弦,炙黃)
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溫水調下,以吐為度。
獨聖散(子和方),治諸風隔實痰盛,及諸癇痰飲壅溢等證。
甜瓜蒂(一兩,炒黃色,瓜黃熟脫落者佳)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量人虛實用之,以酸虀汁調下,以吐為度。凡行吐法,宜於天氣清明之日行之,晦日難得吐,病暴急者不拘。先令病者隔宿不食,如服藥不吐,再用熱虀水投之。如吐風癇病者,加全蠍半錢微炒。如有蟲者,加豬油五、七點,雄黃末一錢,甚者加芫花末五分,立吐其蟲。
白話文:
稀涎散是治療中風、痰涎阻塞、口眼歪斜、食道不通等症的方劑,用白礬和豬牙皂角製成,每次服用一到兩錢,溫水調服,以吐出為度。獨聖散則治療各種風邪阻隔、痰盛、癲癇、痰飲壅塞等症,用甜瓜蒂製成,每次服用半錢,根據病人虛實調整用量,用酸菜汁調服,以吐出為度。行吐法宜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進行,陰天難以吐出,病情急迫者不拘。服用藥物前應讓病人隔夜不食,如果服藥後不吐,可再用熱酸菜水催吐。若吐出風邪或癲癇患者,可加全蠍半錢微炒。如有蟲者,加豬油五到七點、雄黃末一錢,嚴重者加芫花末五分,可立即吐出蟲子。
如濕腫滿者,加赤小豆一錢。故此藥不可常用,大要辨其虛實,實則可用,虛則不可用。吐罷,可服降火利氣、安神定志之藥。
白話文:
如果出現腫脹的情況,可以添加一錢的「赤小豆」。然而,這種藥物不能經常使用,最重要的是要分辨病情是虛還是實。如果是實症,可以使用;如果是虛症,則不能使用。嘔吐後,可以服用具有清熱、調理氣血、安定心神、穩定情緒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