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醫學或問(凡五十一條)

或問:醫學源流,自軒岐以來,以醫術鳴世,與夫著書立言,俾後人之可法者,幾何人哉?請明以告我。曰:予嘗閱故學士宋公景濂之文而得其說矣,請陳如下:夫《黃帝內經》,雖疑先秦之士依仿而作之,其言深而要,其旨邃以弘,其考辯信而有徵,是當為醫家之宗。下此則秦越人、和、緩,和、緩無書可傳,越人所著《八十一難經》,則皆舉《內經》之要而推明者也。

又下此則淳于意、華佗,佗之熊經鴟顧,固亦導引家之一術,至於刳腹背、湔腸胃而去疾,則涉於神怪矣。意之醫狀,司馬遷備志之,其所謂迥風、沓風者,今人絕不知為何病也,況復求其治療之深旨乎。又下此則張機之《金匱玉函經》及《傷寒》諸論,誠千古不刊之妙典,第詳於六氣所傷,而於嗜欲食飲罷勞之所致者略而不議,兼之文字錯簡,亦未易以序次求之也。

白話文:

有人問我:中醫學的源頭,從軒轅黃帝和岐伯開始,以精湛醫術聞名於世,並且著書立說,留給後人學習典範的,究竟有哪幾位呢?請你為我說明。我曾經閱讀過宋朝學士宋景濂的文字,從中得到答案,現在就告訴你:

《黃帝內經》雖然有人懷疑是先秦時期的人依仿而作,但它言辭深刻而精要,道理深遠而廣泛,考證論辯可靠而有證據,理所當然是醫學的經典。

之後是秦越人、和緩,他們兩人沒有留下著作,越人所著的《八十一難經》,都是從《內經》中提煉出重點並加以闡述的。

再往下就是淳于意和華佗,華佗的熊經鴟顧,本就是導引術的一種,至於剖腹背、洗腸胃來治病,就帶有神怪的色彩了。淳于意行醫的記錄,司馬遷有記載,他所說的迥風、沓風,今人已經完全不知道是什麼病了,更別說探求它的治療原理了。

更往下還有張仲景的《金匱玉函經》和《傷寒論》,真是千古不朽的醫學典範,只不過它詳細論述了六氣所傷,對於嗜欲飲食、勞累所致的病症卻略而不談,再加上文字簡略,也不容易按照順序去研究。

又下此則王叔和,叔和纂岐伯、華佗等書為《脈經》,敘陰陽內外,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條陳十二經絡,洎夫三焦五臟六腑之病,最為著明,惜乎為高陽生括以膚陋之脈歌,遂使其本書不盛行於世也。又下此則巢元方,其《病源候》編,似不為無所見者,但言風寒二氣而不著濕熱之文,乃其失也。

又下此則王冰,冰推五運六氣之變,撰為《天元玉冊》,周詳切密,亦人之所難,苟泥之,則局滯而不通矣。又下此則王燾、孫思邈,思邈以絕人之識,操慈仁惻隱之心,其敘《千金方》、《翼》,及粗工害人之禍,至為憤切,後人稍闖其藩垣,亦足以其術鳴,但不制傷寒之書,或不能無遺憾也。

白話文:

接著,王叔和整理了岐伯、華佗等人的著作,編寫了《脈經》,詳細闡述了陰陽、內外、三部九候、人迎氣口、十二經絡,以及三焦、五臟六腑的病症,可謂非常精闢。可惜的是,高陽生用膚淺的脈歌來概括它,導致這本書沒有在世間廣泛流傳。

再之後是巢元方,他的《病源候》編著,倒也并非毫无見地,只是只谈论了风寒二气,却未提及湿热,这是他的不足之处。

之後是王冰,他推演了五運六氣的變化,撰寫了《天元玉冊》,內容周詳精微,也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不過,如果一味拘泥於此,就會變得局限而不通暢。

再之後是王燾和孫思邈,孫思邈以超凡的識見,怀着慈悲仁愛之心,編寫了《千金方》、《翼》,痛斥粗制濫造、害人性命的醫術,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後人稍微越過他的藩篱,也能凭借其醫術成名,但沒有撰寫傷寒方面的著作,或許也存在一些遺憾。

燾雖闡明《外臺秘要》,所言方證符禁灼灸之詳,頗有所祖述,然謂針能殺生人而不能起死人者,則一偏之見也。又下此則錢乙、龐安常、許叔微,叔微在準繩黃柏之中,而無所發明,安常雖能出奇應變,而終未離於範圍,二人皆得張機之粗者也。

惟乙深造機之閫奧而擷其精華,建為五臟之方,各隨所宜,謂肝有相火,則有瀉而無補,腎為真水,則有補而無瀉,皆啟《內經》之秘,尤知者之所取法也,世槩以嬰孺醫目之,何其知乙之淺哉。其遺書散亡,出於閻孝忠所集者,多孝忠之意,初非乙之本真也。又下此則上谷張元素、河間劉元素、睢水張從政,元素之與完素,雖設為奇夢異人以神其授受,實聞乙之風而興起者焉。若從政,則又宗乎完素者也。

白話文:

雖然《外臺秘要》闡明了藥方、證候、禁忌、灼灸等方面的詳細知識,並且有所創新,但認為針灸可以殺死活人却不能救活死人,這就顯然是片面的觀點了。再往下看,錢乙、龐安常、許叔微等人,許叔微雖然在《準繩》中有所探討,卻沒有新的突破,龐安常雖然能靈活應變,但始終沒有跳出前人的範疇,兩人都是继承了張仲景的皮毛。

唯有钱乙深入研究了張仲景的精髓,並建立了針對五臟的方劑,根據不同臟腑的特性進行治療。他認為肝有相火,就應該瀉而不補;腎為真水,就應該補而不瀉。這些理論都開啟了《內經》的奧秘,是真正懂得醫術的人才能領悟的精華。世俗之人往往以兒科医生的眼光看待他,真是太小看錢乙了!他的遺書散佚,現存的版本大部分是閻孝忠整理的,其中摻雜了許多閻孝忠自己的想法,并非錢乙的本意。

再往下看,上谷張元素、河间刘元素、睢水張從政等人,張元素和劉完素虽然自称得到奇异梦境和神人指点,但实际上都是受钱乙的影响而兴起的。而張從政则是效仿刘完素的。

元素以古方今病決不能相值,治病一切不以方,故其書亦不傳,其有存於今者,皆後來之所附會,其學則東垣李杲深得之。杲推明內外二傷,而多注意於補脾土之說,蓋以土為一身之主,土平則諸臟平矣。從政以吐、汗、下三法,風、寒、暑、濕、燥、火六門,為醫之關鍵,其治多攻利,不善學者殺人。

完素論風火之病,以《內經》病機氣宜一十九條著為《原病式》,閫奧粹微,有非大觀官局諸醫所可彷彿,究其設施,則亦不越攻補二者之間也。近代名醫若吳中羅益、滄洲呂復,皆承東垣之餘緒,武林羅知悌、丹溪朱彥修,各挹完素之流風。又若臺之朱佐,越之滑壽,咸有著述,未易枚舉。

白話文:

古代醫學的元素和現代疾病的治療方法不能相提並論,治病不拘泥於古方,因此這些古籍也失傳了。現存的古醫學書籍都是後人附會而成的,真正的醫學精髓則被東垣李杲所繼承。李杲闡明了內傷和外傷的病理,特別重視補脾土的理論,因為脾土是人體的根本,脾土平穩,五臟六腑就都平穩。治病要從吐、汗、下三法入手,也要注意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這是醫學的關鍵。但過度使用攻利的方法,不善學習者很容易造成生命危險。

《完素論》討論了風火病,以《內經》中關於病機氣宜的十九條原則,編撰了《原病式》,其中奧妙精微,非一般的醫者所能理解。但歸根結底,其治療方法也逃不出攻補兩種方法。近代名醫如吳中羅益、滄洲呂復,都是東垣李杲的傳人,而武林羅知悌、丹溪朱彥修,則繼承了《完素論》的思想。此外,還有臺州朱佐、越州滑壽等醫者,都留下了著作,不勝枚舉。

嗟呼!自有《內經》以來,醫書之藏有司者,一百七十九家,二百有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亦不為不多矣。若夫歷代名醫,今但舉其最者言之耳,豈能悉具於斯乎。

或問:醫學授受之原,既得聞命矣,未審吾子之學,何所適從?傳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或謂祖父相承,謂之三世。或謂善讀三世之書,則為三世之醫。子讀三世之書歟?為祖父相承之家學歟?請明言其故可乎?曰:草莽之學,其可云乎。然醫不止於三世,而其書又奚止於三代哉,當取其可法者言之耳。

予同邑丹溪朱彥修先生,上承劉、張、李三家之學,而得羅太無為之依歸,以醫道大鳴於當世,遐邇咸取法焉。予故曾叔祖誠齋府君,幸與丹溪生同世、居同鄉,於是獲沾親炙之化,亦以其術鳴世,故予祖父相承家傳之學有所自來,予惟愧夫才疏質鈍,而不能奉揚箕裘之業為憾耳,奚足道哉。

白話文:

唉!自從《黃帝內經》問世以來,醫書的收藏管理者,總共有 179 家,209 部,1259 卷,也稱不上少了吧。至於歷代名醫,現在只舉出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怎麼可能全部都列出來呢?

有人問道:醫學傳授的源頭,你已經聽說了,那麼你學習的途徑是什麼呢?古語說:醫術不傳三代,就不會服他所開的藥。有人說,祖孫相傳,就叫做三代。也有人說,精通三代醫書,就是三代的醫術。你讀過三代的醫書嗎?還是祖傳的家學呢?請你明確地說出原因吧!我回答說:草根出身,哪能談得上傳承呢?但是醫術不止傳承三代,醫書也不止局限於三代,我只能說出那些值得學習的醫學典範。

我同鄉丹溪朱彥修先生,繼承了劉完素、張從正、李杲三家的學說,並以羅天益的醫學思想為依歸,醫術精湛,名震天下,遠近都以他為榜樣。我的曾祖父誠齋先生,很幸運地和丹溪朱先生同時代、同鄉,因此得以親炙其學,也憑藉著他的醫術而名揚天下,所以我家祖傳的醫學淵源有跡可循。只是我天資愚鈍,無法承襲祖業,實在遺憾,不足多說。

或問:亢則害承乃制之義何如?曰:王安道論之詳矣,其間猶有未悉之旨,請陳其略如下:黃帝曰: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亢則害,承乃制也。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夫五行之木土金水各一,惟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在地理分布六方,在歲時分為六氣。

白話文:

有人問道:「亢則害承乃制,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答曰:「王安道先生已經詳細論述過,其中仍有一些不明之處,請讓我簡單說明。黃帝問道:『請講解地理上的六個節氣位置是如何的?』岐伯回答:『顯明之右,是君火的方位。君火的右邊退行一步,是相火掌管;再退行一步,土氣掌管;再退行一步,金氣掌管;再退行一步,水氣掌管;再退行一步,木氣掌管;再退行一步,君火掌管。

相火之下是水氣承接;水位之下是土氣承接;土位之下是風氣承接;風位之下是金氣承接;金位之下是火氣承接;君火之下是陰精承接。亢則害,承乃制也。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五行中,木、土、金、水各有一種,只有火有兩種,分別是君火和相火,在地理上分布六方,在歲時上分為六氣。』」

初氣自醜至卯,始於大寒而終於春分,厥陰風木主之;二氣自卯至巳,始於春分而終於小滿少陰君火主之;三氣自巳至未,始於小滿而終於大暑,少陽相火主之;四氣自未至酉,始於大暑而終於秋分,太陰濕土主之;五氣自酉至亥,始於秋分而終於小雪,陽明燥金主之;終氣自亥至醜,始於小雪而終於大寒,太陽寒水主之。夫所謂顯明者,指方位而言,日出於卯之地也。

少陽君火始於此而右遷,故曰顯明之右。蓋天地左旋,六氣右旋,故曰退行。六位之下,各有己所不勝者承之於下,王氏曰承猶隨也,而又有妨之之義,以下奉上故曰承。其五行之道,不亢則隨之而已,一有所亢,則起而克勝之也。或曰:制者,制何事也?害者,害何物也?制者,制其氣之太過也;害者,害承者之元氣也。夫所謂元氣者,總而言之,謂之一元;分而言之,謂之六元。

白話文:

一年之中,從丑時到卯時,時間段始於大寒,終於春分,由厥陰風木主導;從卯時到巳時,時間段始於春分,終於小滿,由少陰君火主導;從巳時到未時,時間段始於小滿,終於大暑,由少陽相火主導;從未時到酉時,時間段始於大暑,終於秋分,由太陰濕土主導;從酉時到亥時,時間段始於秋分,終於小雪,由陽明燥金主導;從亥時到丑時,時間段始於小雪,終於大寒,由太陽寒水主導。所謂“顯明”,指的是方位,即太陽從卯位升起。

少陰君火從卯位開始,然後往右移動,所以稱為“顯明之右”。因為天地左旋,六氣右旋,所以稱為“退行”。六氣位之下,各有其克制不了的事物,這些事物承接在下,王氏說“承”猶如“隨”,但也含有妨礙之意,所以下位奉承上位稱為“承”。五行之道,不亢奮則順從,一旦有所亢奮,就會起來克制。有人問:制是什麼意思?害是什麼意思?制是指克制氣息的過度;害是指損害承接事物本源的氣。所謂元氣,總體來說稱為一元;分別來說,稱為六元。

一元者,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復生水,循環無端,生生不息。六元者,水為木之化元,木為火之化元,火為土之化元,土為金之化元,金為水之化元,亦運化而無窮也。假如火不亢,則所承之水,隨之而已;一有亢極,則其水起以平之,蓋恐害吾金元之氣,子來救母之意也。六氣皆然。

此五行勝復之理,不期然而然者矣。制則生化者,言有制之常,如亢則制,而生化不息,何害之有。外列盛衰者,言所承者力衰,而所亢者極盛,制之不盡耳,在天地則為六淫,在人身則為六疾。害則敗亂者,言無制之變也,所承者衰甚而無氣,故所亢者其勢縱橫而不可遏也,在天地則大塊絕滅,在人身則病真而死矣。大略如斯,未盡詳也,學者宜參考安道之論斯備矣。

白話文:

天地萬物源於一元,即天一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復生水,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此外,水為木之化元,木為火之化元,火為土之化元,土為金之化元,金為水之化元,亦循環不息。若火氣過盛,則水氣隨之而增,以平復火氣,因為火氣過盛恐傷金元之氣,水氣來救母之意。六氣皆是如此。

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自然而然,本無刻意為之。有制則生化,言制約之常,如火氣過盛則水氣制之,生化不息,何害之有。外列盛衰,言所承者力衰,而所亢者極盛,制之不盡。在天地間則為六淫,在人身則為六疾。害則敗亂,言無制之變,所承者衰甚而無氣,故所亢者其勢縱橫而不可遏。在天地則大塊絕滅,在人身則病真而死。以上只是大略,未盡詳盡,學者宜參考安道之論以求更深入的理解。

或問:丹溪先生《格致餘論》云: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氣常有餘,血常不足。然先生所著諸方,每云有氣虛,有血虛,有陽虛,有陰虛,其所以自相矛盾有如是者,其義何歟?曰:其所謂陰陽氣血之虛實,而以天地日月對待之優劣論之,其理蘊奧難明,非賢者莫能悟其旨也,請陳其大略如下: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者,在天地則該乎萬物而言,在人身則該乎一體而論,非直指氣為陽而血為陰也。經曰陽中有陰,陰中亦有陽,正所謂獨陽不生、獨陰不長是也。

姑以治法兼證論之,曰氣虛者,氣中之陰虛也,治法用四君子湯以補氣中之陰。曰血虛者,血中之陰虛也,治法用四物湯以補血中之陰。曰陽虛者,心經之元陽虛也,其病多惡寒,責其無火,治法以補氣藥中加烏附等藥,甚者三建湯、正陽散之類。曰陰虛者,腎經之真陰虛也,其病多壯熱,責其無水,治法以補血藥中加知母、黃柏等藥,或大補陰丸、滋陰大補丸之類。經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白話文:

有人問道:丹溪先生在《格致餘論》中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可是先生所寫的方劑中,卻經常提到氣虛、血虛、陽虛、陰虛,這似乎自相矛盾,這是為什麼呢?丹溪先生回答說:他所說的陰陽氣血的虛實,是以天地日月之間的對待關係,用優劣來論述,其道理深奧難明,只有聰明的人才能理解其精髓。我現在就簡單說明一下:所謂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指的是天地間萬物整體而言,在人體方面也是指整個身體而言,並非單指氣為陽,血為陰。經書上說陽中有陰,陰中也有陽,就像獨陽不生、獨陰不長一樣。

就以治療方法和病證來論述,氣虛是指氣中陰虛,治療方法要用四君子湯補氣中之陰;血虛是指血中陰虛,治療方法要用四物湯補血中之陰;陽虛是指心經的元陽虛,病人多畏寒,表現為缺乏陽氣,治療方法要用補氣藥中加入烏附等藥,嚴重者則用三建湯、正陽散之類;陰虛是指腎經的真陰虛,病人多發熱,表現為缺乏陰液,治療方法要用補血藥中加入知母、黃柏等藥,或者用大補陰丸、滋陰大補丸之類。經書上說:凡是寒而發熱的,就取其陰;凡是熱而發寒的,就取其陽,這就是所謂的「求其屬」。

王注曰:此言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夫真水衰極之候,切不可服烏附等補陽之藥,恐反助火邪而爍真陰。元陽虛甚之軀,亦不可投芎苓等辛散淡滲之劑,恐反開腠理而泄真氣。昧者謂氣虛即陽虛,止可用四君子,斷不可用芎莘之屬;血虛即陰虛,止可用四物,決不可用參耆之類。殊不知東垣有曰:陽旺則能生陰血(此陰陽二字直指氣血言)。

又曰:血脫益氣,古聖人之法也。血虛者須以參耆補之,陽生陰長之理也。惟真陰虛者將為勞極,參耆固不可用,恐其不能抵當而反益其病耳,非血虛者之所忌也。如王汝言之通達,亦未明此理,其所著明醫雜著謂:近世治病,但見虛證,便用參耆,屬氣虛者固宜,若是血虛,豈不助氣而反耗陰血邪。是謂血病治氣,則血愈虛耗。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論的是陰陽調和、補虛的原則。

作者認為,要滋補陽氣,必須先考慮到陰氣的狀態。如果陰氣衰竭,就不可服用烏附等補陽藥,否則會助長火邪,進一步損傷陰氣。同樣地,如果陽氣虛弱,也不可使用芎苓等辛散藥物,以免導致腠理開泄,損耗真氣。

作者批判了一些醫者對氣虛和血虛的錯誤理解,認為氣虛不一定是陽虛,血虛也不一定是陰虛。他引用東垣的說法,強調陽氣旺盛可以生陰血。

作者進一步指出,血虛應該以參耆等藥物補之,因為陽氣充足可以促進陰血的生長。但如果真陰虛弱,則不可使用參耆,因為可能會加重病情。

最後,作者批評了王汝言的觀點,認為他認為所有虛證都可以用參耆治療,而忽略了血虛的情況,可能會加重血虛的病情。他認為,治療血虛應該針對血虛本身,而不是單純地補氣。

又曰:血虛誤服參耆等甘溫之藥,則病日增,服之過多,則死不治。蓋甘溫助氣屬陽,陽旺則陰愈消。又曰:婦人產後陰血虛,陽無所依而浮散於外,故多發熱,止可用四物湯補陰血,而以炙乾姜之苦溫從治,而收其浮散,使歸依於陰。亦戒勿用參耆也。丹溪曰:產後當以大補氣血為主。

既曰陽無所依而浮散於外,非參耆等藥,何以收救其散失之氣乎。噫!汝言之論,何其與東垣丹溪俱不合耶。世之膠柱調瑟者比比皆是,予不容不辯也。

或問:古有四診之法,何謂也?曰:形、聲、色、脈四者而已,今人惟效脈法,但知其一而遺其三焉,請陳其理如下:夫形診者,觀其形以知其病也。經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當瀉不當補。形氣有餘,病氣不足,當補不當瀉。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皆不足也,當急補之,不可刺,刺之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陰陽皆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

白話文:

有人說,如果血虛誤服人参、黄芪等甘溫的藥物,病情反而會加重,服藥過量甚至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甘溫的藥性助氣屬陽,陽氣旺盛就會使陰氣更加消散。

還有人说,婦女产后阴血虛弱,阳气无处依附而浮散在外,所以容易發熱。这时只能用四物汤来補益阴血,并用炙甘草的苦溫之性来治療,使浮散的陽氣归依于阴。也要避免使用人参、黄芪。

丹溪先生说,产后应该以大补氣血为主。

既然说阳气无处依附而浮散在外,那人参、黄芪等藥物又怎么能收救散失的氣呢?唉!你的说法,怎么和东垣先生、丹溪先生的观点都相悖呢?世上拘泥于一法的人比比皆是,我不得不辩驳一番。

有人問:古人有四诊的方法,指的是什么?我说:就是形、声、色、脉这四個方面。现在的人只注重脉法,只知其一而遗其三,我将详细說明如下:

形诊,就是观察患者的形体來了解病情。经书中说:形氣不足,病气有餘,说明邪气盛而正气衰弱,应该泻而不应该補;形氣有餘,病氣不足,说明正气盛而邪气衰弱,应该補而不应该泻;形气不足,病气不足,說明陰陽皆虛,应该赶紧补充,不可针灸,針灸會加重不足,过分不足会导致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年人则会死亡,壮年人则难以恢复;形氣有餘,病气有餘,說明陰陽皆有餘,应该赶紧泻掉邪气,调理虚实。

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又曰:形肉既脫,九候雖調者死。又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腑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凡此之類,皆形診之謂也。

夫聲診者,聽其聲以驗其病也。經曰: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叔和云:久病,聲嘶者,死。小兒病,忽作鴉聲者,死。東垣曰:言語先輕後重,高厲有力,是為外感有餘之證;言語先重後輕,沈困無力,是為內傷不足之證。凡此之類,皆聲診之謂也。

白話文:

所以說,身體有餘的就要瀉掉,不足的就要補充,這就是中醫的原則。另外,也說:身體瘦弱,即使九個主要臟腑功能正常,也會死亡。還有,頭是精氣神聚集的地方,如果頭部傾斜,視力模糊,就表示精神將要衰竭。背部是胸腔的所在地,如果背部彎曲,肩膀下垂,就表示內臟將要衰敗。腰部是腎臟的所在地,如果轉動搖晃都困難,就表示腎臟功能衰退。骨骼是骨髓的所在地,如果不能長時間站立,行走時搖搖晃晃,就表示骨骼功能衰退。這些都是觀察身體外觀來診斷疾病的方法。

至於聲音診斷,就是通過聽聲音來判斷疾病。經書上說:聲音像是從房間裡傳出來,說明體內有濕氣。說話聲音很小,要隔很久才能說話,說明氣力不足。衣裳不整,言語無忌,不分親疏,說明神志不清。叔和說:久病聲音嘶啞,會死。小兒生病,突然發出像烏鴉叫的聲音,也會死。東垣說:說話一開始輕,後來變重,聲音高亢有力,說明是外感過盛的證狀。說話一開始重,後來變輕,聲音低沉無力,說明是內傷不足的證狀。這些都是通過聲音來診斷疾病的方法。

色診者,視其面之五色,以察其病也。經曰: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又曰:青如草滋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黃如蟹腹者生,赤如雞冠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生於心,如縞裹朱。生於肺,如縞裹紅。生於肝,如縞裹紺,生於脾,如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欲觀五臟之五邪,當辯四時之令色。經曰:從前來者為實邪,子能令母實也。

白話文:

觀察病人臉色的五種顏色,可以推斷出他們的病症。古籍中記載:紅色應該像紅色絲綢包裹朱砂一樣,而不是像赭石色;白色應該像鵝毛一樣,而不是像鹽一樣;青色應該像碧玉的光澤一樣,而不是像藍色一樣;黃色應該像絲綢包裹雄黃一樣,而不是像黃土一樣;黑色應該像濃漆一樣,而不是像黑土一樣。

另外,古籍中也記載:青色像青草發芽一樣的人會死,黃色像枳實一樣的人會死,黑色像炭火一樣的人會死,紅色像凝固的血液一樣的人會死,白色像枯骨一樣的人會死,這五種顏色代表著死亡徵兆。

青色像翠鳥羽毛一樣的人會活,黃色像螃蟹腹部一樣的人會活,紅色像雞冠一樣的人會活,白色像豬油一樣的人會活,黑色像烏鴉羽毛一樣的人會活,這五種顏色代表著生存徵兆。

五臟的顏色會反映在臉色上,例如:心臟生氣時,臉色會像紅色絲綢包裹朱砂一樣;肺臟生氣時,臉色會像紅色絲綢包裹紅色一樣;肝臟生氣時,臉色會像紅色絲綢包裹紺色一樣;脾臟生氣時,臉色會像紅色絲綢包裹栝蔞實一樣;腎臟生氣時,臉色會像紅色絲綢包裹紫色一樣。

想要觀察五臟的病邪,就必須分辨四季的顏色變化。古籍中記載:從前來的氣息是實邪,就像兒子能令母親飽滿一樣。

從後來者為虛邪,母能令子虛也。從所勝來者為微邪,妻乘夫位也。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鬼賊為害也。自病者為正邪,本經自傷也。假如春令木旺,病者其色青而帶赤,是為實邪,雖病易治,法曰實者瀉其子。其色青而帶黑,是為虛邪,病亦易治,法曰虛者補其母。其色青而帶黃,是為微邪,尤為易治,法曰微者逆之,謂正治也。

其色青而帶白,是為賊邪,難治故多死,法曰甚者從之,謂反治也。若但青如蒼璧之澤,乃是正邪,本經自病,勿藥而愈。四時皆仿此而推。又四時皆帶紅黃為吉,青黑為凶。若此之類,皆色診之要訣,學者其可忽乎。

或問:傷寒之邪中人固無定體,然手足各有六經,何故只傳足之六經,而不及於手之六經乎?劉草窗謂:足六經屬水土木,蓋水得寒則冰,土得寒則坼,木得寒則葉落枝枯;手之六經惟屬金與火,蓋火勝水而能敵寒,金得寒而愈堅剛。其理甚明,將何以議之乎?曰:言似近理而實不然者也,請陳一得如下:蓋人之有身,頂天履地,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是以上體多受風熱,下體多感寒濕。

白話文:

疾病的來源可以分為幾種:虛邪、微邪、賊邪、正邪。虛邪來自後天不足,比如母親虛弱導致孩子也虛弱;微邪來自克制者,比如妻子凌駕於丈夫之上;賊邪來自被克制者,比如鬼怪作祟;正邪則來自自身,比如本經受損。

以春季木旺为例,如果病人脸色青而带赤,属于实邪,容易治疗,治法是泻其子;如果脸色青而带黑,属于虚邪,也容易治疗,治法是补其母;如果脸色青而带黄,属于微邪,更易治疗,治法是逆之,即正治;如果脸色青而带白,属于贼邪,难以治疗,容易死亡,治法是顺之,即反治。如果脸色只是青如苍璧般光泽,则是正邪,自身疾病,不用药也能痊愈。其他季节也以此类推。此外,所有季节中,脸色带红黄为吉,青黑为凶。这些都是色诊的要点,学习者不可忽视。

有人问:伤寒的邪气入侵人体没有固定形态,但手足各有六经,为何只传足之六经而不及于手之六经?刘草窗说:足六经属水土木,水遇寒则结冰,土遇寒则裂开,木遇寒则落叶枯枝;手之六经属金与火,火胜水能抵御寒气,金遇寒则更加坚硬。这个解释看似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人体头顶天脚踏地,上半身受天气主宰,下半身受地气主宰,所以上半身更容易受风热,下半身更容易感寒湿。

其為六節之氣,前三氣時值春夏,其氣升浮,萬物生長,故人之身半以上應之;後三氣時值秋冬,其氣降沉,故人之身半以下應之。自十月小雪之後,為六氣之終,太陽寒水用事,房勞辛苦之人,其太陽寒水之氣,乘虛而客入於足太陽膀胱之經,同氣相求故也。又曰熱先於首而寒先於足,其義亦通。

寒邪鬱積既久,次第而傳於陽明少陽,以及三陰之經,皆從足經傳始,而漸及於手之六經而已矣,此人身配合天地之理,不期然而然也,何疑之有哉。

或問:三焦為腑,有以心胞絡為臟者,有以命門為臟者。脈訣云:三焦無狀空有名。或謂三焦與心胞絡,皆有名無實之腑臟,而其位俱在胸膈之中。或謂心胞絡乃胸中之脂膜。又或謂之裹心之肉。凡此議論不一,其孰非而孰是歟?請明以告我。曰:其理蘊奧,甚矣難言。雖然,若夫天人之理不明,其可謂之醫乎,請略陳其梗槩如下:凡萬物之有形質著乎地者,必有象以應乎天也。

白話文:

這六種氣候,前三種氣象屬於春夏,氣溫上升,萬物生長,因此人體上半身會跟著變化;後三種氣象屬於秋冬,氣溫下降,因此人體下半身會跟著變化。從十月小雪開始,是六種氣象的結束,陽氣寒涼,長期勞累辛苦的人,陽氣寒涼會趁機進入足太陽膀胱經,因為同類相吸的緣故。又說,熱氣先從頭部出現,而寒氣先從腳部出現,道理也是一樣的。

寒邪積聚久了,就會逐漸傳到陽明、少陽,以及三陰經脈,都是從腳部的經脈開始,然後才慢慢影響到手部的六條經脈。這是人體與天地配合的道理,不是刻意為之的,有什麼好懷疑呢?

有人問:三焦屬於腑,有人認為它以心包絡為臟,有人認為它以命門為臟。脈訣說:三焦無形狀,只是個空名。有人說,三焦和心包絡,都是有名無實的腑臟,位置都在胸膈之間。有人說,心包絡是胸中的脂肪膜。又有人說,它是包裹心臟的肉。這些說法都不一樣,哪個是錯的,哪個是對的呢?請您說清楚告訴我。我說:道理很深奧,很難說清楚。雖然如此,如果不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能算得上是醫生嗎?讓我簡單地說說它的概要吧:所有有形體、依附在土地上的東西,一定有相應的天象來對應。

且以五行之理論之,如在地有木火土金水之五行,在天則有風熱濕燥寒火之六氣,蓋人肖天地,其五臟六腑之具於身者,與天地造化生成之理若合符節。是故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臟腑為肝為膽。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臟腑為心為小腸。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臟腑為脾為胃。

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臟腑為肺為大腸。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臟腑為腎為膀胱。五者之外,又有相火遊行於天地上下氣交之中,故合為五運六氣;人身之相火,亦遊行於腔子之內,上下肓膜之間,命名三焦,亦合於五臟六腑。丹溪曰: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白話文:

根據五行理論,天地間存在五行相生相克的關係,在地有木火土金水,在天則有風熱濕燥寒六氣。人體如同天地,五臟六腑與天地造化生成之理息息相關。例如,天為風,地為木,人體則對應肝膽;天為熱,地為火,人體則對應心和小腸;天為濕,地為土,人體則對應脾胃;天為燥,地為金,人體則對應肺和大腸;天為寒,地為水,人體則對應腎和膀胱。除了五行之外,還有一種「相火」運行於天地之間,與五行結合形成五運六氣;人體也有相火,運行於胸腔腹腔之間,稱為「三焦」,也與五臟六腑相呼應。丹溪認為,天地間若無此火,則無法生長萬物;人體若無此火,則無法生存。

夫《內經》以心胞絡為臟,配合三焦而為六臟六腑,總為十二經也,其兩腎本為一臟,初無左右之分。越人始分之,亦未嘗言其為相火之臟。玉叔和始立說,以三焦合命門為表裡,亦有深意寓焉。蓋命門雖為水臟,實為相火所寓之地。其意蓋謂左屬陰,右屬陽,左屬血,右屬氣,左屬水,右屬火,靜守常而主乎水,動處變而化為火者也。

然而相火固無定體,在上則寄於肝膽胞絡之間,發則如龍火飛躍於霄漢而為雷霆也;在下則寓於兩腎之內,發則如龍火鼓舞於湖海而為波濤也。或曰:嘗聞人身之有腑者,若府庫然,能盛貯諸物之名也。若大小腸、胃、膀胱、膽五腑,皆有攸受而盛之者,未審三焦為腑,何所盛乎?曰:三焦者,指腔子而言,包函乎腸胃之總司也。

白話文:

《內經》將心包絡視為臟器,與三焦共同構成六臟六腑,合起來就是十二經。原本兩腎被視為一個臟器,沒有左右之分。後來越人開始區分左右腎,但沒有提到腎是相火所在的臟器。玉叔和首次提出理論,將三焦和命門作為表裡關係,其中蘊含深意。雖然命門屬於水臟,實際上是相火的居所。意思是說,左邊屬陰,右邊屬陽,左邊屬血,右邊屬氣,左邊屬水,右邊屬火,靜止時守常規主水,運動時變化成火。

然而相火沒有固定的形態,在上面時寄居在肝膽胞絡之間,發動時像龍火飛躍雲霄,變成雷霆;在下面時則寄居在兩腎之內,發動時像龍火鼓舞湖海,變成波濤。有人問:我常聽說人體有腑,就像倉庫一樣,能儲藏各種東西。像大小腸、胃、膀胱、膽等五腑,都有各自承載和儲藏的東西,那三焦作為腑,究竟儲藏什麼呢?答案是:三焦指的是身體的腔子,是包含腸胃的總管理者。

胸中肓膜之上,曰上焦;肓膜之下,臍之上,曰中焦;臍之下,曰下焦,總名曰三焦,其可謂之無攸受乎。其體有脂膜在腔子之內,包羅乎六臟五腑之外也。其心胞絡實乃裹心之膜,包於心外,故曰心胞絡,其系與三焦之系連屬。故指相火之臟腑皆寄於胸中,此知始而未知終也。

其餘諸說,皆輾轉傳訛之語耳。管見如斯,顒俟知者再論。

或問:東垣用藥,多以升陽益胃目之,而悉以升麻柴胡之類佐之,何歟?曰:夫天地四時之令,春夏之氣,溫而升浮,則萬物發生;秋冬之氣,寒而降沉,則萬物肅殺。人肖天地,常欲使胃氣溫而升浮,而行春夏生髮之令;不欲使胃氣寒而降沉,而行秋冬肅殺之令耳。又升麻能令清氣從右而上達,柴胡能令清氣從左而上達。

白話文:

胸腔中橫膈膜之上稱為上焦;橫膈膜之下,肚臍之上稱為中焦;肚臍之下稱為下焦,統稱為三焦,可以說它們沒有具體的物質形態。三焦的形體是位於胸腔內的脂肪膜,包裹在六臟五腑之外。心包絡則是包裹在心臟外的一層膜,因為它包圍著心臟,所以稱為心包絡,它與三焦的系統相連。因此,指稱命門之火的臟腑都位於胸腔中,這只是了解了事物開始,卻不明白它的最終結果。

其他關於三焦的說法,都是輾轉流傳、以訛傳訛的錯誤言論而已。我的見解就如以上所述,期待有識之士進一步討論。

有人問:李東垣用藥,多以升陽益胃為目的,並且常用升麻、柴胡之類藥物佐之,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天地有四季之變化,春夏之氣溫暖而向上浮動,所以萬物生長;秋冬之氣寒冷而向下沉降,所以萬物凋零。人體效法天地,希望胃氣溫暖而向上浮動,如同春夏生髮的氣象;不希望胃氣寒冷而向下沉降,如同秋冬肅殺的氣象。此外,升麻能使清氣從右側向上升達,柴胡能使清氣從左側向上升達。

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是以清氣一升,則濁氣隨降,而無以上等證。又參耆等補劑,皆味厚而氣滯者,若不以升柴等藥提之,何以得行於經絡肌表而滋補哉。或曰:東垣生於北方,天傾西北,陽氣下陷,此法固宜,恐東南方土不宜也。曰:地不滿東南,土氣下陷,故脾胃之氣不升。

脾胃之氣不升,則上脘不通,穀氣不行,而內傷之病作矣。是以此法,尤利於東南方也,學者不可不知此意。

或問:內傷發熱之證,其為有痰有食胸中迷悶者,固不敢驟用補氣之劑;其有察脈審證,明白知是虛損內傷之候,而投以東垣補中益氣湯等,遂致胸中滿悶難當,醫者其技窮矣。若此者,又將何法以治之乎?曰:此蓋濁氣在上而清氣不能上升,故濁氣與藥氣相拒故耳。宜以升柴二物用酒製炒,更加附子一片,以行參耆之氣,及引升柴直抵下焦,引清氣上升而濁氣下降,則服參耆等補藥不致滿悶矣。學者其可不知此乎。

白話文:

古籍記載,清氣下降會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濁氣上升則會引起胸腹脹滿。因此,清氣上升就會帶動濁氣下降,自然就不會有這些症狀。像是人參、黃芪等補藥,味道厚重,容易導致氣滯,如果不用升麻、柴胡等藥引導,它們就無法順暢地運行於經絡和肌表,達到滋補的效果。有人說,李東垣生活在北方,北方地勢偏西北,陽氣下沉,所以這種方法很適合,但恐怕在東南地區就不太適用。其實不然,東南地區地勢低洼,土氣下沉,導致脾胃之氣無法上升。脾胃之氣無法上升,就會導致上腹部不通暢,食物的精華無法運送到全身,於是就會出現內傷疾病。所以這種方法,對於東南地區反而更加適用,學習者要明白這個道理。

有人問,對於內傷發熱的患者,如果伴有痰濕、食積、胸悶等症狀,當然不敢輕易使用補氣的藥物;但如果經過仔細的脈診和辨證,確定是虛損內傷引起的,使用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等方劑,反而導致胸中滿悶難受,醫生束手無策,這該怎麼辦呢?其實,這是因為濁氣上升,清氣無法上升,導致濁氣與藥氣相互排斥。應該用升麻、柴胡兩味藥材,用酒製炒,再加上附子一片,以引導人參、黃芪等補藥的藥力,並引導升麻、柴胡直達下焦,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這樣服用人參、黃芪等補藥就不會再引起胸悶了。學習者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或問:六淫之邪,當從《內經》六氣之太過為是也。昔醫和對晉平公之文,不曰風寒暑濕燥火,而曰陰陽風雨晦明,何也?曰:辭雖異而理實同焉。彼謂陰淫寒疾者,即太陽寒水之令太過而為寒疾也。陽淫熱疾者,即少陽相火之令太過而為熱疾也。風淫末疾者,即厥陰風木之令太過而為末疾也。

雨淫腹疾者,即太陰濕土之令太過而為腹疾也。晦淫惑疾者,即陽明燥金之令太過而為疫疾也。明淫心疾者,即少陰君火之令太過而為心疾也。或曰:陰陽風雨即為寒熱風濕之疾,彼此固脗合矣;所謂晦淫惑疾與明淫心疾二者,似不相符,請明以告我。曰:歲金太過,燥令大行,久晴不雨,黃埃蔽空,日月冒明,當為疫癘之疾,山嵐瘴氣是也。惑當作疫,傳寫之誤耳。

白話文:

有人問:六淫之邪,應該從《內經》中六氣過度來理解。以前醫和對晉平公說的話,不是說風寒暑濕燥火,而是說陰陽風雨晦明,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雖然說法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他說陰淫寒疾,指的是太陽寒水之氣過度而導致的寒疾。陽淫熱疾,指的是少陽相火之氣過度而導致的熱疾。風淫末疾,指的是厥陰風木之氣過度而導致的末疾。雨淫腹疾,指的是太陰濕土之氣過度而導致的腹疾。晦淫惑疾,指的是陽明燥金之氣過度而導致的疫疾。明淫心疾,指的是少陰君火之氣過度而導致的心疾。也有人說:陰陽風雨就是寒熱風濕之疾,彼此是吻合的。但所謂的晦淫惑疾和明淫心疾這兩個,好像不太相符,請您解釋一下。燥金過度,燥氣盛行,久晴無雨,黃沙蔽日,日月昏暗,就會產生疫病,山嵐瘴氣就是這樣。惑應該寫作疫,是傳抄錯誤。

君火太過,熱令早行,火為離明之象,故曰明淫,如《內經》所謂天明則日月不明是也。少陰君火司令,故曰心疾,春分至小滿時太熱也。有釋明為晝明,晦為夜晦,惑為蠱惑心志,皆非也。夫晝明夜晦,天道自然之理,何淫之有。其蠱惑心志者,亦非天地之淫邪也。學者宜再思之。

或問:飲食同入於胃,而水穀二者何如而分乎?且如膀胱止有下口而無上口,其水固可出,不知從何而入乎?又何其如是之清乎?曰: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行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白話文:

如果心火過旺,就會導致身體燥熱,容易早起。火代表著光明,因此稱為「明淫」,就像《內經》中所說「天明則日月不明」一樣。少陰之火掌管著心臟,所以稱為「心疾」。春分到小滿期間天氣過熱,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有人將「明」解釋為白晝的明亮、「晦」解釋為夜晚的昏暗,「惑」解釋為蠱惑心志,這都是錯誤的理解。白晝明亮、夜晚昏暗,是天地自然的法則,哪裡有什麼淫邪可言?至於蠱惑心志,也不是天地間的淫邪之氣。學習者應該要再三思考。

有人問道:飲食都進入胃裡,水和穀物是如何分開的呢?而且膀胱只有下口,沒有上口,水可以流出,卻不知道從哪裡流進去的?而且水為什麼如此清澈呢?答曰:經書中說:飲食進入胃之後,精氣就會散溢,往上輸送至脾臟。脾臟吸收精氣,再往上輸送至肺臟,調節水液,往下輸送至膀胱。水精遍布全身,五經同時運行,符合四時五行陰陽的規律,這是自然常態。

夫胃為倉廩之官,無物不受全借脾土轉輸而運化焉。蓋水穀入胃,其濁者為渣滓,下出幽門,達大小腸而為糞,以出於穀道。其清者,倏焉而化為氣,依脾氣而上升於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而灌溉乎四體,而為汗液津唾,助血脈,益氣力,而為生生不息之運也。其清中之濁者,下入膀胱而為溺,以出乎小便耳。

其未入而在膀胱之外者,尚為濁氣;既入而在膀胱之內者,即化為水。是故東垣有曰:飲者無形之氣。正謂此也。蓋肺屬金而復乎脾胃之上,即如天之復於地之上也。經曰: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而為云,天氣下而為雨。水入於胃,輒化氣而上升,亦猶天降霖雨於地,倏焉化氣上騰而為云,又復化為霖雨而下降也。

白話文:

胃就像倉庫一樣,什麼東西都收納,但都需要依靠脾土的轉運消化才能利用。食物進入胃後,渣滓沉澱,通過幽門進入大小腸,形成糞便排出體外。清氣則迅速轉化為氣,依附脾氣上升至肺。最精純的氣從肺部灌溉全身,形成汗液、唾液,滋養血脈,增強體力,維持生命循環。清氣中的濁氣下降至膀胱形成尿液,從小便排出。

尚未進入膀胱的,仍是濁氣;進入膀胱的,就轉化為水。因此,東垣醫家說:「飲者無形之氣」,正是這個道理。因為肺屬金,又位於脾胃之上,就像天覆蓋在地之上一樣。經書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水進入胃,立刻化為氣上升,就像天降甘霖滋潤大地,瞬間化為氣上升形成雲,又再次化為甘霖下降一樣。

或曰:老人與壯年者,飲水無異多寡,壯年小便甚少,而老者小便甚多,何也?曰:壯者如春夏之氣,升者多而降者少;老人如秋冬之氣,降者多而升者少耳。或曰:降多即小便多,升多者未見其為何物而出於上竅焉。曰:經曰: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各從其化也。

夫大塊之為器,不可論其涵容之量,人之氣化亦猶是也,賢者宜再思之。

或問:人之壽夭不齊何歟?曰:元氣盛衰不同耳。夫人有生之初,先生二腎,號曰命門,元氣之所司,性命之所繫焉。是故腎元盛則壽延,腎元衰則壽夭,此一定之理也。或曰:今見肥白之人多壽夭,元氣反衰乎?瘦黑之人多壽延,元氣反盛乎?曰:丹溪謂白者肺氣弱,黑者腎氣足。又曰肥不如瘦,白不如黑。

白話文:

有人問:老年人跟壯年人喝水量都差不多,為什麼壯年人尿量少,老年人尿量卻多呢?回答:壯年人像春夏季節,上升的氣多,下降的氣少;老年人像秋冬季節,下降的氣多,上升的氣少。有人又問:下降的氣多就尿量多,那上升的氣多,會從什麼地方出來呢?回答:經書上說: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氣散佈在毛孔,濁氣進入五臟;清氣充實四肢,濁氣歸於六腑。每種氣都按照自己的特性變化。

就像大地是一個容器,無法論斷它能容納多少,人體的氣化也是一樣,聰明的人應該再思考一下。

有人問:人壽命長短不一,這是為什麼呢?回答:因為元氣的盛衰不同。人剛出生時,就生出兩腎,稱為命門,元氣的掌管者,性命繫於此。所以腎氣旺盛則壽命長,腎氣衰弱則壽命短,這是確定的道理。有人又問:現在看到肥胖膚色白的人,大多壽命短,元氣反而衰弱?而瘦弱膚色黑的人,大多壽命長,元氣反而旺盛?回答:丹溪先生說過:白的人肺氣弱,黑的人腎氣足。還說:肥不如瘦,白不如黑。

或曰:四方之人皆同乎?曰:不同也。《內經》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又曰: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王注曰:陰精所奉,高之地也。陽精所降,下之地也。陰方之地,陽不妄泄,寒氣外持,邪不數中而正氣堅守,故壽延。

陽方之地,陽氣耗散,發泄無度,風濕數中,真氣傾竭,故夭折。或曰:常聞天人之理,同一揆也。今見於天地之四方者,既得聞命矣;而具於人之五臟者,未之聞也,請申明其說可乎?曰:西北二方,在人為腎水肺金所居之地,二臟常恐其不足;東南二方在人為肝木心火所處之位,二臟常恐其有餘。《難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等語,即此之義也。

白話文:

有人問道:各個地方的人是否都一樣?回答:不一樣。《內經》中關於五常政大的論述說:陰精滋養人,使人長壽;陽精下降,使人夭折。又說:東南方屬陽,陽氣下降,所以右側熱而左側溫暖。西北方屬陰,陰氣上升,所以左側寒冷而右側涼爽。王注說:陰精滋養的是高處,陽精下降的是低處。陰方之地,陽氣不妄泄,寒氣外守,邪氣不常侵入,正氣堅守,所以長壽。陽方之地,陽氣耗散,發泄無度,風濕侵襲,真氣枯竭,所以夭折。有人問:常聽說天人合一,道理相同。現在知道了天地四方的特性,但還不清楚人體五臟的特性,請您詳細說明一下吧?回答:西北兩方,在人體對應腎水肺金,這兩臟常恐不足;東南兩方,在人體對應肝木心火,這兩臟常恐有餘。《難經》中所說「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等,就是這個道理。

夫腎水既實,則陰精時上,奉於心肺,故東方之木氣不實,而西方之金氣不虛,此子能令母實,使金得以平木也,是故水日以盛而火日以虧,此陰精所奉於上而令人壽延也。若夫腎水虛弱,則無以制南方之心火,故東方實而西方虛,其命門與胞絡之相火,皆挾心火之勢而來,侮所不勝之水,使水日虧而火日盛,此陽精所降於下,故令人夭折也。

大抵王冰主天地之四方言,越人主人身之五臟論,皆不失《內經》之旨,同歸於一理也,學者詳之。

或問:經謂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夫病在上者,法當用木香、檳榔等藥以降之,病在下者,法當用升麻、柴胡等藥以提之,理宜然也。其或泄痢,脫肛後重,大孔痛不可忍,是為氣下陷也,法當舉之以升麻、柴胡,和之以木香、檳榔。若夫四藥同劑,不無升降混淆,奚有歸一治病之功邪?曰:天生藥石,治病各逞其能。

白話文:

腎臟的水分充足,就會使陰精上行,滋養心臟和肺臟,因此東方木氣不足,西方金氣充盈,孩子能使母親身體強壯,讓金氣平衡木氣。所以腎水逐漸旺盛,心火逐漸衰退,這是陰精上行滋養,讓人長壽的原因。

相反,如果腎臟水分虛弱,就無法抑制南方的心火,導致東方充盈而西方虛弱,命門和胞絡的相火借著心火的力量而來,侵犯本不應該被克制的腎水,使腎水逐漸衰退,心火逐漸旺盛,這是陽精下行,導致早夭的原因。

總之,王冰講述天地四方,越人講述人體五臟,都沒有違背《內經》的本意,都是殊途同歸。希望學習者仔細研讀。

有人問:經書說清氣在下則導致飧泄,濁氣在上則導致䐜脹。按理說,上半身有病應該用木香、檳榔等藥物來下降,下半身有病應該用升麻、柴胡等藥物來提升,道理應該是這樣。但是,有些疾病例如泄痢、脫肛、肛門疼痛難忍,屬於氣下陷,應該用升麻、柴胡來提升,同時也要用木香、檳榔來調和。如果四種藥物一起使用,不免升降混淆,怎麼能達到統一治療疾病的效果呢?

回答:天地造化了各種藥物,治病各有其功效。

如張仲景制大柴胡湯,用柴胡、大黃同劑,以治傷寒表裡俱見之證。然柴胡升而散外邪,大黃降而泄內實,使病者熱退氣和而愈。今用升麻、柴胡,自能升清氣而上行;木香、檳榔,自能逐邪氣而下降。故使脫肛舉而後重除,故可同劑而成功矣,何疑之有哉。欲用藥者,宜仿此而擴充之可也。

或問:人身之兩腎,猶車之有兩輪,其形同,色亦無異,不知王叔和何所見而獨謂左腎屬水而右腎屬火,又指右腎為命門以配三焦之經?嘗聞有生之初,胚胎未成之際,先生二腎,即造化天一生水之義,今以水火岐之,冰炭相反何歟?曰:予嘗私淑丹溪而得其說矣。按《內經》以心胞絡為三焦相火之配而並行於經也,其兩腎本為一臟,初未嘗有左右之分。

白話文:

張仲景的《大柴胡湯》方劑,用柴胡和大黃同等比例,來治療傷寒表裡同時發病的症狀。柴胡升散外邪,大黃瀉去內實,使病人退熱氣順而痊癒。現在用升麻、柴胡,可以升發清氣向上;木香、檳榔,可以驅逐邪氣向下。所以能治癒脫肛並且減輕肛門下墜的症状,因此可以將這些藥材一起使用,一定能成功,有什麼好懷疑的呢?想要用藥的人,可以以此為基礎擴充使用。

有人問:人體的兩個腎臟,就像車子有兩個輪子一樣,形狀相同,顏色也無差異,不知王叔和憑什麼斷言左腎屬水而右腎屬火,又將右腎稱為命門,並與三焦經相配?我曾聽說人剛出生時,胚胎尚未成形,先生出兩個腎臟,這正是天地生水之理。現在用水火來區分,水火不相容,這是怎麼回事?我曾經私下學習丹溪先生的醫學理論,因此了解其中的道理。《內經》中將心包絡作為三焦相火相配,並與經絡相通。兩個腎臟原本是一個器官,最初並沒有左右之分。

而越人始分之,亦不言其為相火之臟。叔和立說,以三焦合命門為表裡,亦有深意存焉。蓋謂腎屬陰而本主乎靜,靜則陽孕於其中陽既孕矣,其能純乎靜而無生氣之動歟。若經所謂腎屬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是陽歸之陰而成孕者也。又謂腎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陽出之陰而化生者也。

是故腎為一臟配五行而言者,則屬之水矣。以其兩腎之形有二象而言者,亦得以左右分陰陽剛柔而命為五臟之根元也。以左為陰,右為陽,陰為水,陽為火,水為血,火為氣,於是左腎之陰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右腎之陽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其四臟之於腎,猶枝葉之出於根也。雖然,但不可獨指右腎為命門耳。

白話文:

古人划分人體,並沒有將腎臟稱為相火之臟。叔和提出三焦合命門為表裡,也別有深意。因為腎屬陰,主靜,靜則陽氣孕育其中,難道陽氣孕育之後就能完全靜止不動嗎?經文中說腎屬水,接收五臟六腑的精氣而儲藏,這正是陽氣歸於陰而孕育的結果。又說腎為作強之官,技巧來自於此,是陽氣出於陰而化生出來的。

所以,從五行角度來說,腎屬水。而從兩腎的形狀來看,可以分陰陽剛柔,稱之為五臟的根源。左腎為陰,右腎為陽,陰為水,陽為火,水為血,火為氣,因此左腎的陰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右腎的陽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四臟之於腎,如同枝葉之於根。然而,不可單指右腎為命門。

經曰: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按王注:《靈樞經》云:命門者目也。抑考《明堂》、《銅人》等經,命門一穴在脊中行第十四椎下陷中兩腎之間。夫兩腎固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關,雖為水臟,而實有相火寓乎其中,象水中之龍火,因其動而發也。愚意當以兩腎總號為命門,其命門穴正象門中之棖闑,司開闔之象也。

惟其靜而闔,涵養乎一陰之真水;動而開,鼓舞乎龍雷之相火。夫水者常也,火者變也。若獨指乎右腎為相火,以為三焦之配,尚恐立言之未精也,未知識者以為何如?

或問:《內經》所謂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何謂也?曰:王太僕已有註文,但未甚詳耳,請陳一得如下:夫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者,言造化勝復之理,少而壯,壯而衰,衰而復生,循環無端,生生不息。經雖不言衰而復生,其理實在其中矣。

白話文:

經書記載:太衝穴所在之處,稱為少陰,少陰之上,稱為太陽,太陽的根源起於至陰,連接到命門。王注說:《靈樞經》中提到:命門就是眼睛。但根據《明堂》、《銅人》等經書,命門穴位於脊椎第十四節下陷處,兩腎之間。兩腎是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繫,雖然是水臟,卻也蘊藏著相火,如同水中的龍火,因其活動而產生。我認為應該把兩腎統稱為命門,命門穴就像門中的樞紐,掌管開合。

當命門處於靜止狀態時,就閉合起來,涵養著一陰之真水;當命門處於活動狀態時,就打開,鼓舞著龍雷之相火。水是常態,火是變化。如果單指右腎為相火,認為它與三焦相配,恐怕言論不夠精準,不知道各位理解如何?

有人問:《內經》中說的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指的是什麼?我說:王太僕已經有注解,但不太詳細,我來補充說明一下: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是指造化運行的規律,少而壯,壯而衰,衰而復生,循環不息。經文雖然沒有明說衰而復生,但這個道理隱含其中。

壯火食氣者,言元氣見食於壯火也。氣食少火者,言元氣見助於少火也。壯火散氣謂耗散元氣,少火生氣謂滋生元氣,此二句申明上文二句之言耳。蓋火不可無,亦可少而不可壯也,少則滋助乎真陰,壯則燒爍乎元氣。陰陽造化之理,無往不復,夫火壯而亢極,則兼水化以制之。

經曰亢則害,承乃制也。又曰制則生化。故壯火衰而少火復生,是以陰陽調和,萬物生旺,四時生長化收藏之道,即此理也。以人論之,胚胎未成之初,先生二腎以涵養真陰,是故名為元氣,天一生水之義焉,然後肝心脾肺以及五腑相繼而生。五臟五腑之外,又有胞絡相火,遊行於三焦之間,故以三焦為配,二者皆有名無實之腑臟,蓋相火無定位故也。抑考先哲有曰: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白話文:

所謂「壯火食氣」,指的是元氣受到壯火燃燒的影響;「氣食少火」,指的是元氣受到少火滋潤的幫助。而「壯火散氣」表示元氣被壯火消耗, 「少火生氣」則代表元氣被少火滋養,這兩句話是對前面兩句話的解釋。

總之,火不可完全沒有,也不能太過旺盛,火弱才能滋潤真陰,火盛就會燒灼元氣。陰陽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火太旺盛就會損害人體,需要以水來制衡。

經書中說:「亢盛則有害,抑制就能制衡」,也說:「制衡才能生化」。因此,壯火衰弱後,少火就會重新生長,陰陽就能達到平衡,萬物就會欣欣向榮,四季生長、化育、收藏,都是遵循這個道理。

以人體而言,胚胎剛形成時,先形成兩腎以滋養真陰,因此稱為元氣,這是「天一生水」的道理。之後,肝、心、脾、肺以及五臟六腑才會逐漸形成。除了五臟六腑,還有胞絡相火,在三焦中遊走,所以三焦是與相火配對的。這兩個都是有名無實的腑臟,因為相火沒有固定的位置。

古人說:「天若沒有這種火,就無法生長萬物;人若沒有這種火,就無法生存。」

言其不可無也,此非少火生氣之意乎。又曰: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言其不可亢也,又非壯火散氣之謂乎。管見如斯,未知是否?

或問:越人《難經》第一難中所謂: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又曰: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夫寸口一脈,何以能決臟腑死生吉凶乎?鰲峰熊氏注為右寸,謂右寸之屬肺也。四明張氏注為兩寸,謂脈會太淵穴也。二說不同,其孰非而孰是歟?請明以告我。

曰:古聖立法,以三部九候決人死生,以六臟六腑分配於六部之中,故可以驗人臟腑之吉凶也,殊不知《內經》言寸口者頗多,悉兼關尺而言也,大槩古人以寸口為六脈之總名耳。不然,《內經》何以言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肩背痛,若此之類,莫能盡述。先哲注謂中手為醫者之中指也,然則非病者之關脈乎。

白話文:

說不能沒有火,這不正是指少火生氣的意思嗎?又說:火與元氣不能同時存在,一方勝出,另一方就會失敗。說不能過於旺盛,這不正是指強烈的火會散掉元氣嗎?我的淺見如是,不知是否正確?

有人問:《難經》第一難中所說:十二經脈都有動脈,只取寸口脈來判斷五臟六腑生死吉凶的方法。又說:寸口脈是脈絡彙集的地方,是手太陰經脈的跳動。寸口脈只是一條脈,為什麼能判斷臟腑生死吉凶呢?鰲峯熊氏註解為右寸,認為右寸屬於肺。四明張氏註解為兩寸,認為脈絡彙集在太淵穴。這兩種說法不同,哪個是錯的,哪個是對的呢?請您說明一下。

回答:古代聖賢制定醫學法則,用三部九候來判斷人的生死,將六臟六腑分配到六部之中,因此可以驗證人臟腑的吉凶。但是不知道《內經》中所說的寸口脈,是包括關脈和尺脈在內的,總的來說,古人把寸口脈作為六脈的總稱。否則,《內經》為什麼會說寸口脈中,手短者會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會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肩背痛,像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前賢註解說中手是醫生の中指,那麼它不是病人的關脈嗎?

夫越人之《難經》,因《內經》而作,故有是語。今之注者,皆以己意妄釋,故與經旨不合。學者宜再思之。

或問:《難經》第八難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源。所謂生氣之源者,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吐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

夫所謂腎間動氣者,釋者皆指為兩尺。兩尺既絕,何謂寸口脈平?何不言尺中腎脈,而言腎間動氣?請明辯以釋吾疑,幸甚。曰:此言寸口脈平而死者,亦兼關尺而論也。腎間動氣者,臍下氣海丹田之地也。或曰:臍下中行,乃任脈所屬,與腎何相干哉?曰:各開寸半為第二行,皆屬足少陰腎經。

白話文:

《難經》是根據《內經》而寫成的,所以裡面有這樣的說法。現在的註解者,都用自己的想法隨意解釋,所以和經文的本意不符。學習的人應該要再思考一下。

有人問:《難經》第八難說:「寸口脈平而死者,是什麼意思呢?」是的,十二經脈都連接到生氣之源。所謂的生氣之源,就是十二經脈的根本,指的是腎間的動氣,這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根、呼吸的門戶、三焦的源頭,又稱守邪之神。所以氣是人的根本,根絕了,枝葉就會枯萎。寸口脈平而死者,就是生氣獨自斷絕於內。

所謂的腎間動氣,註解者都指為兩尺脈。兩尺脈都絕了,怎麼會說寸口脈平呢?為什麼不說尺中腎脈,而要說腎間動氣呢?請您明明白白地解釋我的疑惑,非常感謝。回答說:這裡說寸口脈平而死者,也包含了關尺脈。腎間動氣,指的是臍下氣海丹田的地方。有人說:臍下中行,是任脈所屬,和腎有什麼關係呢?回答說:各開寸半為第二行,都屬於足少陰腎經。

其臍與背後命門穴對,各開寸半,腎腧穴也。故丹田氣海與腎脈相通,為腎之根也。又若有生之初,先生二腎,胞系在臍,故氣海丹田實為生氣之源,十二經之根本也。或曰:寸口既平,奚疑其死乎?曰:此為病劇形脫者論耳。《內經》曰:形肉已脫,九候雖調者死。凡見人之病劇者,人形羸瘦,大肉已脫,雖六脈平和,猶當診候足陽明之衝陽與足少陰之太谿。二脈或絕,更候臍下腎間之動氣。

其或動氣未絕,猶有可生之理;動氣如絕,雖三部平和,其死無疑矣。醫者其可不詳察乎。

或問:《內經》有曰:陽明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不食數日,而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素所能也。素非所能,因病而不食,反能登非常之處,豈有是哉?曰:《難經》有云:重陽者狂,重陰者顛。又曰:顛多喜而狂多怒。所謂重陽者,三部陰陽脈皆洪盛而牢,故病強健而有力,故名曰狂。

白話文:

肚臍與背後命門穴相對,各距離脊椎一寸半,是腎腧穴的位置。因此,丹田氣海與腎經相連,是腎的根本。又,人出生時,先有兩個腎,胎盤連接在肚臍,所以氣海丹田其實是生氣的源頭,十二經脈的根本。有人說,寸口脈平穩,為何要懷疑病人會死?這只適用於病況嚴重、形體虛弱的人。 《內經》說,形體瘦弱,肌肉已消瘦,即使九候脈平穩,也必死無疑。凡是看到病人病情嚴重、形體消瘦、肌肉已消瘦,即使六脈平和,也要診斷足陽明經的衝陽穴和足少陰經的太谿穴。如果這兩脈虛弱,就要再觀察肚臍下方腎臟部位的動氣。

如果動氣未絕,還有救治的機會;如果動氣已絕,即使三部脈平和,死亡無疑。醫者不可不仔細觀察。

有人問:《內經》說,陽明病嚴重,會脫掉衣服奔跑,爬上高處唱歌,甚至幾天不進食也能翻牆上屋,這些都不是平常能做到的。為何平常做不到的事,生病不進食反而能做到? 《難經》說,陽氣過盛會狂躁,陰氣過盛會昏迷。又說,昏迷的人多喜樂,狂躁的人多怒氣。所謂陽氣過盛,就是三部陰陽脈都洪盛而牢固,所以病人強健有力,所以稱為狂躁。

謂重陰者,三部陰陽脈皆沉伏而細,故病疲倦而無力,故名曰顛。嘗見東陽樓氏一少年病狂,一日天風大作,忽飛上於邑東之塔巔,且歌且哭,其塔實無容步之堦,眾皆以為怪。予思龍乃純陽之物,伏蟄於海內,其身止有鱗甲,且無羽翼,遇陽氣升騰之日,則借風雲之勢而能飛騰,即此義也,奚足為怪哉。

或問:《難經》五十三難曰:經言七傳者死,間臟者生。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病傳肝,肝病傳脾,脾病傳腎,腎病傳心,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子母相傳,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故言生也。夫經文所謂七傳者,據其數止六傳而已。

白話文:

所謂重陰的人,體內的三部陰陽脈都沉伏微弱,因此容易疲倦無力,所以稱為「顛」。我曾見過東陽樓氏一位少年患病發狂,有一天狂風大作,他突然飛上了城東的塔頂,又哭又唱,而那座塔其實沒有可以攀登的台階,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我想,龍是純陽之物,隱藏在海中,牠的身體只有鱗甲,沒有羽毛翅膀,遇到陽氣上升的日子,就能藉著風雲的力量飛騰,這道理是一樣的,有什麼好奇怪呢?

有人問:《難經》第五十三難說:經書說七傳者死,間臟者生。這是怎麼回事呢?七傳是指傳給它所克制者,間臟是指傳給它所生者。為什麼這樣說呢?例如心臟病傳給肺,肺病傳給肝,肝病傳給脾,脾病傳給腎,腎病傳給心,一個臟器不再受傷,所以說七傳者死。間臟是指傳給它所生者,例如心傳給脾,脾傳給肺,肺傳給腎,腎傳給肝,肝傳給心,這是子母相傳,循環往復,就像環沒有盡頭一樣,所以說生。其實經文所說的七傳,實際上只有六傳。

謂一臟不再傷,按其數乃有四臟不再受傷。且其間臟之理,未聞有發明之旨,釋者止是隨文解義而已,請明辯以釋吾疑可乎?曰:夫此條,言虛勞之證也。其所謂七傳者,心病上必脫腎病傳心一句。其一臟不再傷,當作三臟不再傷。皆傳寫之誤耳。蓋虛勞之證,必始於腎經,五臟從相剋而逆傳,已盡又復傳於腎與心,則水絕滅而火大旺,故死而不復再傳彼之三臟矣。

其有從相生而順傳者,蓋腎水欲傳心火,卻被肝木乘間而遂傳肝木,然後傳心火,次第由順行而及於彼之三臟,而有生生不息之義,故曰間臟者生。學者其再思之。

或問:醫家以水烹煮藥石,本草著名類多而未詳其用。曰長流水,曰急流水,曰順流水,曰逆流水,曰千里水,曰半天河水,曰春雨水,曰秋露水,曰雪花水,曰井花水,曰新汲水,曰無根水,曰菊英水,曰潦水,曰甘瀾水,曰月窟水,夫何一水之用而有許多之名,必其能各有所長,請逐一明言其故無吝。

白話文:

意思是说,有一种病症叫做虚劳,它是由肾虚引起的,然后会依次传到其他脏腑,最后会传到心、肺、肝这三个脏腑。这三个脏腑一旦受损,就不会再继续传染。

至于其他脏腑之间的传染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从相克到相生,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肾水想传给心火,但会被肝木乘虚而入,先传给肝木,然后再传给心火,以此类推。所以,这些脏腑之间的传染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学医的人需要仔细思考。

还有人问,中医用各种各样的水来煎药,这些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比如长流水、急流水、顺流水、逆流水等等,它们都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

曰:謂長流水者,即千里水也,但當取其流長而來遠耳,不可泥於千里者,以其性遠而通達,歷科坎已多,故取以煎煮手足四末之病,道路遠之藥,及通利大小便之用也。曰急流水者,湍上峻急之流水也,以其性速急而達下,故特取以煎熬通利二便及足脛以下之風藥也。曰順流水者,其性順而下流,故亦取以治下焦腰膝之證,及通利二便之用也。

曰逆流水者,漫流洄瀾之水也,以其性逆而倒流,故取以調和發吐痰飲之劑也。曰半天河水者,即長桑君授扁鵲飲以上池之水,乃竹籬藩頭管內之積水耳,取其清潔自天而降,未受下流汙濁之氣,故可以為煉還丹、調仙藥之用也。曰春雨水者,立春日空中以器盛接之水也,其性始得春升生髮之氣,故可以煮中氣不足、清氣不升之藥也。

白話文:

說:所謂長流水,就是千里之水,但應該取其流長而來自遙遠,不可拘泥於千里,因為其性遠而通達,經歷過許多關卡和曲折,所以用來煎煮手足四肢末端疾病的藥物,以及路途遙遠的藥物,還有通利大小便的藥物。說急流水,就是湍急的山上流水,因為其性快速而直達下方,所以特別用來煎熬通利二便和足脛以下的風藥。說順流水,其性順暢而向下流,所以也用來治療下焦腰膝的病症,以及通利二便的藥物。

說逆流水,就是漫流迴旋的水,因為其性逆流而倒流,所以用來調和發吐痰飲的藥劑。說半天河水,就是長桑君傳授扁鵲飲用的上池之水,是竹籬藩頭管內積聚的水,取其清潔,來自天空而降,未受到下流污濁之氣,所以可以用來煉製還丹、調配仙藥。說春雨水,就是立春日用器皿盛接空中降下的水,其性剛開始得到春天升發的氣息,所以可以用來煮治中氣不足、清氣不升的藥物。

……曰秋露水者,其性稟收斂肅殺之氣,故可取以烹煎殺祟之藥,及調敷殺癩蟲疥癬諸蟲之劑也。曰井花水者,清晨井中第一汲者,其天一真精之氣浮結於水面,故可取以烹煎補陰之劑,及修煉還丹之用。今好清之士,每日取以烹春茗,而謂清利頭目最佳,其性味同於雪水也。

曰菊英水者,蜀中有長壽源,其源多菊花,而流水四季皆菊花香,居人飲其水者,壽皆二三百歲,故陶靖節之流好植菊花,日採其花英浸水烹茶,期延壽也。日新汲水者,井中新汲水未入缸甕者,取其清潔無混雜之劑,故用以烹煮藥劑也。日甘瀾水者,器盛水,以物揚躍,使水珠沫液盈於水面,其水與月窟水性同,取其味甘溫而性柔,故可以烹傷寒陰證等藥也。

白話文:

秋季露水,具有收斂肅殺之氣,因此可以用来烹煎驱除邪祟的药物,以及调制治疗癞病、疥癣等虫害的药剂。井花水,是指清晨井中第一次汲取的井水,它蕴含着天地间的第一缕真气,浮结于水面,因此可以用来烹煎补阴的药剂,以及炼制还丹。现在喜欢清净的人,每天用井花水烹煮春茶,认为可以清利头目,它的性味和雪水相近。

菊英水,出自蜀地的一种叫做长寿源的泉水,泉水中生长着大量的菊花,流水四季都带着菊花香,当地人饮用这种水,寿命都能达到两三百岁,因此陶渊明等人喜欢种植菊花,每天采摘菊花的花英浸泡在水中烹茶,希望能延年益寿。日新汲水,是指井中新汲取尚未放入缸瓮的井水,因为这种水清洁无杂质,所以用来烹煮药物。日甘澜水,是指将器皿盛满水,用东西在水中激荡,使水珠沫液充满水面,这种水的性质和月窟水相同,具有甘温柔润的特性,因此可以用来烹煮伤寒阴证等药物。

曰潦水者,又名無根水,山谷中無人跡去處,新土科凹中之水也,取其性不動搖而有土氣內存,故可以煎熬調脾進食以補益中氣之劑也。夫本草雖有諸水之名,而未詳言其用,今故述之,以為後學之矜式云。

或問:丹溪治腫脹之證,專主乎土敗木賊、濕熱相乘為病。東垣又多主乎寒,言病機諸腹脹大皆屬於熱之語,乃言傷寒陽明經大實大滿之證也。又云:熱脹少而寒脹多。二說不同,其孰非而孰是歟?曰:東垣,北方人也,其地土高燥,濕熱少而寒氣多,故有是論。我丹溪先生,生長於東南之地,故病此者盡因脾虛受濕,肝木大旺,故言然也。

白話文:

所謂潦水,也叫無根水,是指山谷無人跡的地方,新土凹陷處積聚的水。這種水不動搖,帶有土氣,可以用來煎藥,調脾胃,補益中氣。雖然本草書中記載了各種水,但沒有詳細說明其用途,因此我特地記述於此,作為後學的參考。

有人問:丹溪先生治療腫脹症,主要認為是由於土敗、濕熱相乘導致。而東垣先生則多主張寒氣,認為腹脹大多屬於熱症,是傷寒陽明經實熱證。他還說,熱脹少而寒脹多。兩位醫家的說法不同,究竟哪個正確呢?答:東垣先生是北方人,當地土質高燥,濕熱少而寒氣多,所以有這樣的論點。而丹溪先生生長在東南地區,那裡的病患多因脾虛受濕、肝木旺盛,所以他的說法也是合理的。

或曰:二說不同之義,既得聞命矣。而丹溪治腫之大法曰:必須養肺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慮,滋腎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源,斷妄想以保母氣,卻鹽味以防助邪,以大劑人參、白朮補脾,使脾氣得實,自能健運升降。此千載不易之定論,萬舉五全之妙法也,活人多矣。嘗用此法以治黃腫之證,反加悶亂,增劇不安。

改用香附、蒼朮、厚朴之劑,反獲全功。竊思水腫與黃腫,皆是濕熱傷脾所致,何治法之不同歟?曰:夫水腫之證,蓋因脾土虛甚而肝木太過,故水濕妄行其中,雖有清痰留飲,實無鬱積膠固,故以參朮為君,而兼以利水清金去濕熱之藥,此標本兼該之治,故有十全之功也。

白話文:

有人說兩種說法意思不同,我已經聽明白了。但丹溪治腫病的要訣是:一定要養肺來制約肝木,讓脾臟免受邪氣的侵襲,滋養腎臟來制約心火,讓肺臟能得到清化之源,斷絕妄念以保護母氣,不吃鹹味的食物以防助長邪氣,用大量的人參、白朮來補脾,使脾氣充足,就能正常運作升降。這是千古不易的定論,萬全之策,救活了許多人。但我曾經用這個方法治療黃疸,反而加重了悶亂,病情更加嚴重。後來改用香附、蒼朮、厚朴的藥方,反而治好了。我私下思考水腫和黃疸都是濕熱傷脾造成的,為什麼治療方法不同呢?有人說:水腫是因為脾土虛弱,肝木過盛,所以水濕在體內亂竄,雖然有痰濕停滯,但沒有郁積膠固,所以用人參白朮為主藥,同時配合利水清金、祛濕熱的藥物,標本兼治,所以效果很好。

彼黃腫者,或酒疸,或谷疸,沉積頑痰,膠固鬱結於其中,故或為痃癖,或為積聚,是以積於中而形於外,蓋因土氣外形而黃也。故宜以厚朴、蒼朮、香附、陳皮之類,以平其土氣之敦阜,用鐵粉、青皮之類,以平其木氣之有餘,加以曲糵,助脾消積。退黃之後,仍用參朮等補脾之劑,以收十全之功,此標而本之之治也。

若二證之藥,易而治之,禍不旋踵,學者不可不知。

或問:飢甚方食,而食反不運化,多為嘔吐吞酸等證,何也?曰:飢而即食,渴而即飲,此造化自然之理也。飢不得食,胃氣已損,脾氣已傷,而中氣大不足矣。遇食大嚼,過飽益甚,是以大傷胃氣,輕則吞酸噁心,重則惡寒發熱,而為內傷等證者多矣。又或負重遠行,辛苦飢甚,遇食太過,則四肢倦怠矣。

白話文:

黃疸的病因可能是酒疸或谷疸,沉積的頑固痰液凝結在體內,導致痃癖或積聚,因此內積外顯,呈現黃色,是因為土氣外露的緣故。所以應該使用厚朴、蒼朮、香附、陳皮等藥材平復土氣,並用鐵粉、青皮等藥材調節木氣過盛,再加入曲糵幫助脾臟消化積食。退黃後,應該使用人參、白朮等補脾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如果用這兩種方法治療黃疸,效果很快,病患很快就能痊癒,學習中醫的人不可不知。

有人問:為什麼非常飢餓時吃東西,反而無法消化,出現嘔吐、吞酸等症狀?這是因為飢餓時就吃東西,口渴時就喝水,是自然規律。如果飢餓時不能吃東西,胃氣就會損傷,脾氣也會受損,導致中氣嚴重不足。遇到食物就大口咀嚼,過飽更會加重胃氣的損傷,輕則出現吞酸噁心,重則惡寒發熱,導致內傷。另外,如果負重遠行,勞累飢餓,遇到食物就吃太多,也會導致四肢疲倦。

若又強力復行,適遇風雨外襲,遂成內傷挾外感之證,或為腫脹危篤之疾。養生君子,切宜防微杜漸,戒之戒之!

或問:針法有補瀉迎隨之理,固可以平虛實之證。其灸法不問虛實寒熱,悉令灸之,其亦有補瀉之功乎?曰: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其針刺雖有補瀉之法,予恐但有瀉而無補焉。

經謂瀉者迎而奪之,以針迎其經脈之來氣而出之,固可以瀉實矣;謂補者隨而濟之,以針隨其經脈之去氣而留之,未必能補虛也。不然,內經何以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無刺大勞人,無刺大飢人,無刺大渴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驚人。又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皆不足也,不可刺;刺之,重竭其氣,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若此等語,皆有瀉無補之謂也,學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如果再強力進行活動,正好遇到外在風雨侵襲,就會導致內傷加外感的情況,甚至可能成為腫脹危急的疾病。注重養生的人,應該及早預防,小心小心!

有人會問:針灸療法有補瀉迎隨的道理,確實能夠調和虛實的症狀。那麼灸療不管面對虛實寒熱,全部灸治,它也有補瀉的效果嗎?回答是:對於虛弱的患者,用灸療可以藉由火氣來補助元陽;對實質的病症,用灸療可以讓實邪隨著火氣散發;對寒冷的狀況,用灸療可以恢復氣溫;對熱性的問題,用灸療可以引導鬱熱之氣外發,符合火性燥烈的道理。針刺雖然有補瀉的方法,但我擔心可能只有瀉而不補。

經典中提到,瀉就是迎著經脈的來氣而奪取,用針迎著經脈的來氣而出針,確實可以達到瀉實的效果;補則是隨著經脈的去氣而留存,用針隨著經脈的去氣而停留,不一定能補足虛弱的狀態。否則,為什麼內經會說,不要刺熱得發燒的熱病,不要刺脈搏跳動緩慢的脈象,不要刺汗水淋灕的出汗情況;不要刺過度勞累的人,不要刺飢餓的人,不要刺口渴的人,不要刺剛剛吃飽的人,不要刺受驚嚇的人。又說,如果身體和氣息都不足,病氣也同樣不足,這是陰陽都不足的狀態,不能針刺;如果針刺,會加重體氣的耗盡,年老的人可能會因此死亡,年輕的人也可能無法再次復原。這些話都是描述只有瀉而沒有補的原則,學習者不可不知。

或問:虛損之疾,世俗例用局方十全大補湯以補之,其方實為諸虛之關鍵也,用參、耆、苓、朮、甘草以補氣虛,用芎、歸、芍藥、地黃、肉桂以補血少,吾子將何以議之乎?曰:此藥乃氣血兩虛之劑,或血虛而氣尚實,或氣虛而血尚充者,其可一例施乎?《內經》曰:毒藥以治其病。蓋藥性各有能毒,然中病者,借其能以獲安;不中病者,徒惹其毒以增病耳。

假如心、脾二經虛損,當以茯苓補之,虛而無汗及小水短少者,服之有功;虛而小便數者,多服則令人目盲;虛而多汗者,久服損真氣,夭人天年,以其味淡而利竅也。又如肺氣弱及元陽虛者,當以黃耆補之,然肥白人及氣虛而多汗者,服之有功;若蒼黑人腎氣有餘而未甚虛者,服之必滿悶不安,以其性塞而閉氣也。

白話文:

有人問我,虛損的疾病,世俗通常用十全大補湯來補,這個方子是治療各種虛損的關鍵。它用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甘草來補氣虛,用川芎、當歸、芍藥、生地黃、肉桂來補血虛,你怎麼看?我說,這個藥是針對氣血兩虛的人,但有的人血虛氣實,有的人氣虛血充,怎麼能一律用這個藥呢?《內經》說,毒藥可以治病,因為藥性各有毒性,但能治病的人,就會借其功效而獲得安康;不能治病的人,就會因為藥物的毒性而加重病情。

比如說,心脾兩經虛損,可以用茯苓來補,虛而無汗,小便短少的人,服用茯苓有功效;虛而小便數的人,多服則會令人目盲;虛而多汗的人,久服會損傷真氣,夭折天年,因為茯苓性味淡而利竅。再比如說,肺氣虛弱和元陽虛的人,可以用黃耆來補,但肥白的人和氣虛多汗的人,服用黃耆有功效;如果是面色蒼黑,腎氣有餘,並沒有很虛的人,服用黃耆就會覺得胸悶不適,因為黃耆性塞而閉氣。

甘草為健脾補中及瀉火除煩之良劑,然嘔吐與中滿及嗜酒之人,多服必斂膈不行而嘔滿增劇,以其氣味之甘緩也。川芎為補血行血、清利頭目之聖藥,然骨蒸多汗及氣弱人,久服則真氣走散而陰愈虛甚,以其氣味之辛散也。生地黃能生血脈,然胃氣弱者,服之恐損胃不食。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恐泥膈不行。

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然久嗽、勞嗽、咯血,鬱火在肺分者,服之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然也。白芍藥為涼血益血之劑,若血虛腹痛者,豈可缺歟;然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恐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藥性能毒,未易悉舉,學者宜究本草之詳,不可妄施以殺人也。

白話文:

甘草、川芎、生地黃、熟地黃、人參、白芍藥性分析

甘草是健脾補中、瀉火除煩的好藥材。但是,對於嘔吐、腹脹和嗜酒的人來說,過度服用甘草可能會加重嘔吐和腹脹,因為甘草的氣味甘緩,容易造成阻塞。

川芎是補血行血、清利頭目的良藥。然而,對於骨蒸多汗和氣虛的人來說,長期服用川芎可能會導致真氣散失,陰氣更加虛弱,因為川芎的氣味辛散,容易耗損氣血。

生地黃可以生血脈,但對於胃氣虛弱的人來說,服用生地黃可能會傷胃,導致食慾不振。

熟地黃則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但對於痰火旺盛的人來說,服用熟地黃可能會加重痰火阻塞。

人參是潤肺健脾的藥材,對於元氣虛損的人來說,不可缺少。然而,對於久咳、勞咳、咯血以及肺部鬱火的人來說,服用人參可能會加重咳嗽、喘息,因為人參的氣味甘溫,容易滯氣。

白芍藥是涼血益血的藥物,對於血虛腹痛的人來說,不可缺少。但對於體瘦氣弱、天生虛寒的人來說,服用白芍藥可能會損耗陽氣,因為白芍藥的氣味酸寒。

總之,藥物都有其藥性,並非所有藥物都適合所有人。學習者應深入研究本草學,了解藥物的特性,不可隨意使用藥物,以免造成意外。

或問:《脈經》謂一息四至以上為無病常人之脈,今見無病之人,或有一息五至有奇者,有一息三至無餘者,何如是之異乎,曰:生成之脈,豈無緩急遲數之殊歟。經曰:性急脈亦急,性緩脈亦緩。大抵脈緩而遲者多壽,脈急而數者多夭。經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

蓋氣血者,人身之神也。脈急數者,氣血易虧而神機易息,故多夭;脈遲緩者,氣血和平而神機難損,故多壽。先哲論江海之潮,即天地之噓吸,晝夜止二升二降而已;人之呼吸,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故天地之壽,悠久而無疆;人之壽延者,數亦不滿百也。管見如斯,未知是否?

白話文:

有人問:《脈經》說每分鐘脈搏跳動四次以上是健康人的脈象,可是現在看到有些健康人,有的每分鐘跳五次有餘,有的每分鐘跳三次不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醫生說:天生體質不同,脈搏快慢、次數多少本來就會有差異。《脈經》說:性子急的人脈搏也急,性子慢的人脈搏也慢。總的來說,脈搏慢而遲的人多長壽,脈搏急而快的人多短命。《脈經》又說:生命根源在內,叫做神機,神氣一去,機息就停。

因為氣血是人體的神氣。脈搏急快的人,氣血容易虧損,神機也容易停息,所以多短命;脈搏遲緩的人,氣血平和,神機不容易損傷,所以多長壽。古人說江海潮汐就是天地呼吸,一天一夜只升降兩次而已;人呼吸一天一夜有一萬三千五百次。所以天地壽命悠久而無盡,而人壽命再長也不過百年。我這麼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確。

或問:有人寸、關、尺三部之脈,按之絕無形跡,而移於手陽明經陽谿與合谷之地動者,何歟?曰:手太陰經肺與手陽明大腸,一臟一腑,相為表裡,其列缺穴乃二經之絡脈,故脈從絡而出於陽明之經,此為妻乘夫位,地天交泰,生成無病之脈耳,學者可不曉歟!

或問:婦人產後之證,丹溪謂當以大補氣血為主治,雖有雜證,以末治之。又曰:產後中風,切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藥。然則產後不問諸證,悉宜大補氣血乎?曰:詳「主末」二字,其義自明。若夫氣血大虛,諸證雜揉,但虛而無他證者,合宜大補氣血自愈。或因虛而感冒風寒者,補氣血藥帶驅風之劑。

白話文:

有人詢問:有些人脈搏在寸、關、尺三部的位置完全摸不到,卻在手陽明經的陽溪和合谷穴處跳動,這是怎麼回事呢?

回答: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一臟一腑,互為表裡,而列缺穴是兩經的絡脈交匯處,所以脈搏從絡脈中流出,顯現在陽明經上,這就是妻子依附丈夫,天地交合,孕育無病的脈象。學習的人怎麼會不明白呢?

又有人詢問:婦女產後,丹溪認為應該以大補氣血為主要治療方法,即使有其他症狀,也用針對性的方法治療。他又說:產後中風,千萬不能用風寒類的藥物治療。那麼,產後不管出現什麼症狀,都要補氣血嗎?

回答:仔細觀察「主末」兩個字,其意思就很清楚了。如果氣血極度虛弱,各種症狀混雜在一起,但只是虛弱而沒有其他症狀,那麼應該適當補氣血,就能自行痊癒。如果因為虛弱而感染了風寒,那麼在補氣血的藥物中加入驅風的藥劑。

或因脾虛而食傷太陰者,補氣血藥加消導之劑。或因瘀血惡露未盡而惡寒發熱者,必先逐去瘀血惡露,然後大補。經曰:有本而標之者,有標而本之者。又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丹溪「主末」二字,即標本之意耳。臨證之際,其於望聞問切之間,豈可不辨乎。若一例施之以補,豈非刻舟求劍之術耶。

或問:妊娠之婦,有按月行經而胎自長者,有三、五個月間其血大下而胎不墮者,或及期而分娩,或逾月而始生,其理何歟?曰:其按月行經而胎自長者,名曰盛胎,蓋其婦血氣充盛,養胎之外,其血猶有餘故也。其有數月之胎而血大下,謂之漏胎,蓋因事觸動任脈,故血下而未傷於子宮故也。

白話文:

有時候可能是脾虛導致食積傷了脾胃,這時需要補氣血藥物,再加上幫助消化的藥劑。也可能因為瘀血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導致患者出現惡寒發熱的情況,這種情況就必須先清除瘀血惡露,之後才能大補。醫書上說:「有些病症需要先治本才能治標,有些病症需要先治標才能治本。」還說:「病情緊急就先治標,病情緩慢就先治本。」丹溪先生的「主末」二字,就是指治標治本的意思。在臨床診斷時,面對患者的望聞問切,怎麼能不分清楚標本呢?如果一味地用補藥,那豈不是像刻舟求劍一樣愚蠢嗎?

有人問:懷孕的婦女,有些會在每月都來月經的情況下,胎兒依然正常成長,有些在懷孕三到五個月的時候,會大量出血,但胎兒並沒有流產,有的婦女到了預產期才分娩,有的則超過預產期才生孩子,這些都是什麼道理呢?

答案是:那些每月都來月經,但胎兒依然正常成長的,叫做「盛胎」。這是因為她們的氣血非常充盈,在養胎之外,還有多餘的血液。那些在懷孕幾個月的時候,出現大量出血的情況,叫做「漏胎」。這是因為她們受到了刺激,導致任脈受損,所以才會出血,但並沒有傷及子宮。

雖然,孕中失血,胎雖不墮,其氣血亦虧,多致逾月不產,予曾見有十二、三月或十七、八月或二十四、五個月生者往往有之,俱是氣血不足,胚胎難長故耳。凡十月之後未產者,當服大補氣血之藥以培養之,庶分娩之無憂也,學者不可不知。

或問:丹溪所謂難產之婦,皆是八、九個月內不能謹,以致氣血虛故也,請問其旨何歟?曰:蓋婦人有娠,大不宜與丈夫同寢。今人未諳此理,至於八、九個月內猶有房事。夫情欲一動,氣血隨耗。蓋胎孕全仗氣血培養,氣血既虧則胎息羸弱。日月既足,子如夢覺,即欲分娩,遂能拆胞求路而出,胞破之後,其胞中之漿水沛然下流,胎息強健者,即翻身隨漿而下,此為易產者也。

白話文:

雖然,懷孕期間失血,即使胎兒沒有墜落,但是氣血已經受到損失,導致超過一個月還未能生產。我曾經見過有婦女生產時間延長至十二、十三個月,甚至十七、八個月,或者二十四、五個月,這些都是因為氣血不足,胎兒難以成長所致。對於超過十個月還未能生產的婦女,應該服用滋補氣血的藥物來調養,以確保順利生產,學習中醫的人必須瞭解這一點。

有人問道:丹溪所說的難產婦女,都是在八、九個月內未能小心調養,導致氣血虛弱所致,請問這是什麼道理?回答說:婦女懷孕期間,不適合與丈夫同牀共枕。現在很多人不理解這個道理,在八、九個月內仍有性行為。當情慾一動,氣血隨即耗盡。由於胎兒完全依靠氣血養育,氣血不足會使胎息變得衰弱。如果時間已足,但如夢初醒,想要生產,就會自行撕裂產道而出。胞膜破裂後,胞中之液(羊水)會大量流出。胎息強健的婦女,會翻身隨著羊水下流,這就是容易生產的原因。

胎息倦弱者,猶如焚寐未醒,轉頭遲慢,不能隨漿而出,胞漿既干,則汙血閉塞其生路,是以子無所向,遂致橫生逆產。臨產之際,若見漿下而未分娩者,便當憂恐,急服催生之藥,如蜀葵子之類,逐去惡血,道路通達,庶有速產之功。醫者不可不知此意。

或問:中風之候,皆半身不遂,其有遷延歲月不死者,何也?曰:如木之根本未甚枯,而一邊之枝幹先萎耳。經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言動物也)。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言植物也)。夫神機未息,亦猶氣化之未絕耳,故半身雖不運用,然亦未至於機息而死也。

白話文:

胎兒在母體內呼吸微弱,就像沉睡的人還沒醒來,轉頭緩慢,無法順利出生。胎盤中的水分乾涸,導致污血堵塞了胎兒的通道,使胎兒無處可去,最終導致難產。臨產時,如果羊水破了,但胎兒還沒有出生,就應該感到憂慮,趕緊服用催生藥物,例如蜀葵子,排出污血,讓胎兒順利出生。醫生必須了解這個道理。

有人問:中風後,半身不遂,有些人卻能拖延多年不死,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就像樹木的根部沒有完全枯萎,但一邊的枝幹先枯萎一樣。經書說:根植於內部的稱為神機,神機消失,就停止了活動。根植於外部的稱為氣立,氣立停止,就化為虛無。神機沒有停止,就如同氣化沒有停止一樣,所以半身雖然無法活動,但還沒有達到停止活動而死亡的狀態。

古所謂癱瘓者,亦有深意存焉。言癰者坦也,筋脈弛縱坦然而不舉也。瘓者渙也,血氣散慢渙然而不用也。或曰:其為治之法,與諸痹同乎?曰:不同也。經謂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痹,故曰痛痹(筋骨掣痛),曰著痹(著而不行),曰行痹(走痛不定),曰周痹(周身疼痛),皆邪氣有餘之候也。其癱瘓者,或血虛,或氣虛,皆正氣不足之證。

其治法故不同也。惟痿痹屬血虛,麻痹屬氣虛,與癱瘓治法大同而小異焉。學者宜加詳察,毋蹈乎實實虛虛之覆轍云。

或問:雀目之證,遇晚則目不見物,至曉復明,此何病使然?曰:是則肝虛之候也。或曰:肝常慮其有餘,然亦有不足者乎?曰: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其人素稟血虛,適遇寅申二年,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火炎於上,木鬱於下。夫胞絡相火既盛,則心血沸淖而乾涸。

白話文:

古人所说的瘫痪,其实包含着深层的含义。瘫,指筋脉松弛无力,像蔓延的痈疮一样,无法抬起;痪,指血气涣散无力,像水流涣散一样,无法运用。有人问:瘫痪的治疗方法,是否与各种痹症相同?答:不同。经书上说风寒湿三气合在一起会形成痹症,所以有痛痹(筋骨抽痛)、著痹(僵硬无法活动)、行痹(疼痛不定)、周痹(全身疼痛)等,这些都是邪气过盛的表现。而瘫痪,则是血虚或气虚,都是正气不足的症状。

因此治疗方法也不同。只有痿痹属于血虚,麻痹属于气虚,与瘫痪的治疗方法大体相同,但略有区别。学习者应该仔细观察,不要走入实实虚虚的错误道路。

有人问:雀目症,在傍晚时看不见东西,到早上又恢复视力,这是什么病导致的?答:这是肝虚的症状。有人说:肝脏通常是多余的,怎么会不足呢?答:邪气盛则为实,正气不足则为虚。这个人天生血虚,恰逢寅申两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火气炎上,木气郁下。由于胞络相火过盛,导致心血沸腾而枯竭。

經曰: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蓋心出血,肝納血,心血既涸,則肝無攸受。經又曰:目得血而能視。緣肝開竅於目,肝既無血,則目瞀而不明矣。或曰:目瞀不明,既得聞命矣,其晚暗而曉復明者何也?曰:木生於亥、旺於卯而絕於申,至於酉戌之時,木氣衰甚,遇亥始生,至日出於卯之地,木氣稍盛而目復明矣。雖然,終不能瞭然如故。

或曰:雀目之患,終變為黃脹而死,何也?曰:木絕於申,乃水土長生之地,木氣萎和,土氣敦阜,經謂氣有餘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此土氣有餘而侮所不勝之木也。或曰:治法何如?曰:先宜地黃、芎、歸等藥,以補益其腎肝之不足;次用厚朴、蒼朮、陳皮之類,平其土氣之有餘。此乃略示端倪耳,醫者自宜臨證斟酌而處治之,慎不可按圖而索驥也。

白話文:

古籍記載,天亮時日月看不清,是因為邪氣侵害了身體的空竅。這是因為心臟主血,肝臟納血,心血不足,肝臟就沒有血可以接受。經書又說,眼睛靠血才能看見。因為肝臟與眼睛相通,肝臟沒有血,眼睛就會昏花看不清。有人問:眼睛昏花看不清,聽命於天,為什麼傍晚昏暗時看不清,到天亮又會恢復光明呢?這是因為木氣在亥時(晚上十點到十二點)生長,在卯時(早上五點到七點)最旺,在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衰竭。到了酉戌時(下午五點到七點)木氣衰弱,直到亥時才重新生長。等到太陽升起在卯時,木氣稍稍旺盛,眼睛就恢復光明了。不過,眼睛依然不能完全恢復正常。

有人問:雀目這種病,最終會變成黃疸而死,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木氣在申時衰竭,是水土生長旺盛的時節。木氣衰弱,土氣旺盛,經書說,氣盛則克制它所勝之物,並侵犯它所不勝之物。所以土氣旺盛,侵犯了它所不勝的木氣。有人問:治療方法是什麼呢?首先要用地黃、川芎、當歸等藥物,補益腎臟和肝臟的不足;其次要用厚朴、蒼朮、陳皮等藥物,平息土氣過盛。以上只是略述其端倪,醫生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診治,不可死板照搬。

或問:小兒氣喘,世俗例以為犯土,謂犯其土皇也。或安碓,或作灶,或浚井填塞、開通溝渠等事,適遇小兒氣喘,遂云犯土無疑矣。信聽術士退土,或書符命貼於動土之處,或咒法水焚符調服,或按家之九宮,謂土皇居於何宮,太陽落在何宮,當取太陽之土與兒飲之,能釋土皇之厄而喘定,間亦有驗者。夫歷代醫書汗牛充棟,何不該載而遺此證為黃冠之流醫治歟?請明以告我。

曰:夫小兒發喘,多因風寒外束,腠理壅遏,而肺氣不得宣通而為病耳。治法當用錢氏瀉白散或三拗湯等劑,使腠理開通,肺氣舒暢而喘息定矣。或因吐瀉之後而中氣不足,亦使短氣而喘。治用錢氏益黃散、東垣補中益氣湯,或用伏龍肝,湯泡放溫飲之,其喘立定者有之。蓋脾土大虛,必借土氣以培益之。

白話文:

有些人认为小孩子的哮喘是犯了土,说犯了土皇。他们会用一些方法来应对,例如安置碓臼、建造灶台、挖掘井口填塞、疏通沟渠等等。如果遇到孩子哮喘,他们就认定是犯了土。他们信赖术士驱除土气,要么写符贴在动土的地方,要么用咒语水焚烧符咒来调服土气,要么根据家宅的九宫方位,判断土皇所在的宫位和太阳所在的宫位,再取太阳对应的土给孩子喝,希望能解除土皇的厄运,让孩子喘息平息。有时候也确实能见效。然而,历代医书浩如烟海,为何不记载这些方法,却留给这些道士医治呢?请您解释一下。

我来说明一下:小儿发作哮喘,大多是因为风寒外束,腠理闭塞,肺气无法宣通导致的。治疗方法应该使用钱氏泻白散或三拗汤等药剂,使腠理通畅,肺气舒展,哮喘就会平息。也可能是因为吐泻之后导致中气不足,也容易使人呼吸短促,喘不过气。治疗方法可以使用钱氏益黄散、东垣补中益气汤,或者用伏龙肝,用温水泡开饮用,有的孩子喘息会立刻平息。因为脾土太过虚弱,必须借用土气来培补。

其術士窺竊此意,而巧立名色,而謂太陽之土能安土也。夫小兒之證不一,或慢驚直視而喘,或肺脹氣促而喘,縱取太陽土盈盎以沃之,亦莫能救其萬一。醫者自宜檢方按法調治,毋聽末流之俗以致惑焉。

或問:婦人懷鬼胎者何歟?曰:晝之所思,為夜之所見。凡男女之性淫而虛者,則肝腎之相火無時不起,故勞怯之人多夢與鬼交。夫所謂鬼胎者,偽胎也。非實有鬼神交接而成胎也。古方有云:思想無窮,所願不遂,為白淫白濁,流於子宮,結為鬼胎,乃本婦自己之血液淫精,聚結成塊,而胸腹脹滿,儼若胎孕耳,非偽胎而何。

或曰:嘗閱滑伯仁醫驗,謂仁孝廟廟祝楊天成一女,薄暮遊廟廡,見黃衣神覺心動,是夕夢與之交,腹漸大而若孕,邀伯仁治,診之,曰此鬼胎也,其母道其由,與破血墜胎之藥,下如蝌蚪魚目者二升許遂安,此非與神交乎?曰:有是事而實無是理,豈有土木為形,能與人交而有精成胚胎耶。噫!非神之惑於女,乃女之惑於神耳。

白話文:

這些醫術師往往偷學了這段意念,巧妙地創立名稱和術語,說太陽的土可以安定土地。然而,小孩的病情各不相同,有的會出現緩慢驚厥、直視和喘息的情況,有的會出現肺脹、呼吸急促的症狀。即使他們採取大量的太陽土來治療,也不能輓救他們的生命。醫生應該根據方劑和規則進行治療,不要被那些不專業的世俗意見迷惑。

有人問:懷著鬼胎的婦人是什麼情況呢?回答是:白天所想的,晚上就會看到。對於那些性慾過度且虛弱的人,肝腎的相火隨時都會燃起,所以勞累且體弱的人經常夢到與鬼交合。所謂的鬼胎,其實就是偽胎,並不是真的有鬼神交合而形成的胎兒。古方中有這樣的說法:無盡的思想和未實現的願望會導致白淫白濁,流入子宮,形成鬼胎,實際上是婦女自己的血液和精液聚集在一起,形成塊狀物,造成胸部和腹部脹滿,看起來像是懷孕一樣,但這並非真正的胎兒。

有人說:曾經讀過滑伯仁的醫案,提到仁孝廟廟祝楊天成的一個女兒,在傍晚時分遊逛廟宇,見到一個穿黃衣的神靈後感到心動,當晚夢到與之交合,腹部逐漸膨大,像懷孕一樣。她請滑伯仁來治療,滑伯仁診斷出這是鬼胎,母親告訴他原因,並給了她具有破血墮胎效果的藥物,排出的物體類似蝌蚪和魚眼,約二升,之後就安定了下來。這不是真的與神交合嗎?回答是:雖然有這種事情發生,但實際上並沒有這種道理。哪有泥土和木頭做成的形體,能與人交合並產生精液形成胎兒呢。唉,不是神迷惑了女性,而是女性迷惑了神靈。

意度此女,年長無夫,正所謂思想無窮,所願不遂也。有道之士,勿信乎邪說之惑焉。

或問:鰲峰熊氏纂集《運氣全書》及撰為《傷寒鈐法》,以病者之所生年月日時,合得病之日期,推算五運六氣,與傷寒六經證候無不吻合,謂某日當得某經,某經當用某藥,而以張仲景一百一十有三方按法施治,如太陽無汗麻黃、有汗桂枝湯之類,使後學能推此法,不須問證察脈,但推算病在此經,即用此經之藥,實為醫家之捷徑妙訣也,吾子可不祖述乎?曰:此馬宗素無稽之術,而以世之生靈為戲玩耳。

竊謂上古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以十干配而為五運,以十二支合而為六氣,天以六方寓之,歲以六氣紀之,以天之六氣,加臨於歲之六節,五行勝復盈虧之理,無有不驗。傳曰: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今草莽野人,而以人之年命,合病日而為運氣鈐法,取仲景之方以治之,是蓋士師移情而就法也,殺人多矣。知理君子,幸勿蹈其覆轍云。

白話文:

這個女子年紀大了還沒嫁人,正是因為她想法太多,所以愿望一直沒能實現。有學問的人,可別被這些歪理邪說給迷惑了。

有人問我:鰲峰熊氏寫的《運氣全書》和《傷寒鈐法》,把病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和生病的日期結合起來,推算五運六氣,和傷寒六經的症狀都能對應上,說某天應該得某經,某經應該用某藥,然後用張仲景的113個方子來治病,就像太陽病無汗用麻黃湯,有汗用桂枝湯一樣,讓後學能用這種方法,不用問診看脈,只要推算出病在哪个經,就用那個經的藥,這确实是医家的捷径妙诀啊,您难道不传承它吗?我说:这是马宗素胡编乱造的,拿天下百姓的生命当儿戏。

我认为,上古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用十天干配成五运,用十二地支合成六气,天用六方来体现,年用六气来记录,用天上的六气,加到一年中的六个节气上,五行相生相克、盈亏变化的道理,没有不应验的。书上说:天很高,星辰很远,如果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千年之内的日蚀月食都可以坐在家里算出来。现在一些草莽野人,却用人的年命,结合生病的日期来算运气的法则,用仲景的方子来治病,这完全是把医术偏离了正道,误用医理,杀的人太多了。有智慧的人,千万别再走他们的老路。

或問:龐安常《傷寒總病論》所載時行瘟疫,謂春有青筋牽證,其候頸背雙筋牽急,先寒後熱,腰強急,腳縮不伸,胻中欲折,或眼黃,項背強直。夏有赤脈㩌證,其候口乾舌裂咽塞,戰掉驚動不定。秋有白氣貍證,其候經絡壅滯,皮毛堅豎發泄,體熱生斑,氣喘引飲。冬有黑骨瘟證,其候腰痛欲折,胸脅如刀刺切痛,心腹膨脹。

四季有黃肉隨證,其候頸下結核,頭重項直,或皮肉強硬而隱隱發熱。嘗聞醫有賢愚,疾無今古,近年以來,未嘗有以上諸證,何今古之不同歟?請明言其故,幸甚!曰:瘟疫之證,素無定體,或氣運之變遷,或世情之不古。

白話文:

有人問道:龐安常《傷寒總病論》記載的時行瘟疫,說春季有青筋牽引的症狀,表現為頸背雙筋緊繃,先寒後熱,腰部僵硬疼痛,腿腳蜷縮伸展困難,膝蓋想要折斷,可能伴隨眼黃,頭頸部僵直。夏季有赤脈浮起的症狀,表現為口乾舌燥咽喉阻塞,身體顫抖驚恐不安。秋季有白氣瀰漫的症狀,表現為經絡阻塞,毛髮豎立發泄不暢,身體發熱出現斑點,呼吸急促口渴。冬季有黑骨瘟的症狀,表現為腰部疼痛欲斷,胸脅部位像刀刺般疼痛,心腹脹滿。

四季都可能出現黃肉的症狀,表現為頸部下方有結核,頭部沉重頭頸僵直,或者皮膚肌肉僵硬隱隱發熱。我曾經聽說醫術有高低之分,疾病也並無古今之別,可是近年來,從未見過以上這些症狀,這是古今有什麼不同嗎?請您明明白白地說明原因,萬分感謝!

回答說:瘟疫的症狀,本來就沒有固定模式,可能是氣運的變化,也可能是世風的改變。

愧予年逾八旬,略未見此異證,或世有之而予未之見歟?抑亦見之而予未之識歟?安常稟出類拔萃之資,為一代名世之士,著述方書以為後學之規範,豈好為異說以欺世罔俗哉,姑錄之以俟達者再論。

或問:龐安常《傷寒總病論》所載《聖散子方》,謂出於蘇子瞻尚書所傳,又謂其方不知所從來,而故人巢君谷世寶之,以治瘟疫之疾,百不失一。安常贊曰:自古論病,惟傷寒至為危急,表裡虛實,日數證候,應汗應下之法,差之毫釐,輒至不救,而用聖散子者,一切不問。

陰陽二感,或男女相易,狀至危篤者,連飲數劑,則汗出氣通,飲食漸進,神宇完復,更不用諸藥,連服取瘥;其餘輕者,心額微汗,正爾無恙。藥性少熱,而陽毒發狂之類,入口即覺清涼,殆不可以常理論也。時疫流行,平旦輒煮一釜,不問老少良賤,各飲一大盞,則時氣不入其門。

白話文:

我已經超過八十歲了,卻從未見過這種奇特的病症。難道世上有這種病症,但我沒有見過呢?還是我見過,卻沒有辨認出來呢?龐安常天生資質過人,是名滿天下的醫者,著述醫書作為後世學子的典範,怎麼可能為了騙人而提出奇怪的說法呢?我姑且記錄下來,留待有識之士日後再討論。

有人問:龐安常的《傷寒總病論》中記載的聖散子方,據說是出自蘇子瞻尚書傳授,又說這個方子來歷不明,是故人巢君谷世寶傳給他的,用來治療瘟疫,百試百靈。安常評論道:自古以來,各種疾病中,只有傷寒最為危急,表裡虛實、日數證候,該發汗還是該下瀉,只要差之毫釐,就會無法救治。而使用聖散子,則不論病情如何。

無論是陽氣或陰氣受傷,或者男女之間互相感染,病況危急到極點的患者,只要連續服用幾劑,就會出汗、呼吸順暢,飲食逐漸改善,精神恢復,不再需要服用其他藥物,連續服用直到痊癒;病情較輕的患者,只要微微出汗,便可痊癒。藥性微熱,但對於陽毒發狂的病症,入口即覺清涼,實在是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瘟疫流行時,每天清晨就煮一鍋聖散子,不論老少貧富,每人喝一大碗,就可以避開時疫。

平居無病,能空腹一服,則飲食甘美,百疾不生,真濟世衛家之寶也。吾子何不遵其法多合,以濟世之瘟疫,豈非積德之一事乎?曰:予閱其方,殆與醫道不合,蓋其藥味,止是燥熱助火之劑,別無祛邪除瘴之能。如黑附子、高良薑、吳茱萸、石菖蒲、麻黃、細辛、半夏、厚朴、肉豆蔻、防風、藿香,豈非辛烈燥熱之劑乎。其茯苓、蒼朮、藁本、豬苓、澤瀉、獨活、甘草,稍溫不熱。

白話文:

平常沒有病的時候,就能空腹喝一服這種藥,這樣就能讓飲食變得甘美,百病不生,真是濟世救民的寶貝。你為什麼不依循這個方法多做一些,來救治世上的瘟疫呢?這不正是積德行善嗎?

我看了這個方子,覺得它幾乎與醫道不符。因為這些藥材的味道,只是燥熱助火的藥性,並沒有驅除邪氣、消除瘴氣的能力。像黑附子、高良薑、吳茱萸、石菖蒲、麻黃、細辛、半夏、厚朴、肉豆蔻、防風、藿香,這些藥材不都是辛烈燥熱的嗎?至於茯苓、蒼朮、藁本、豬苓、澤瀉、獨活、甘草,這些藥材雖然溫和,但也不算寒涼。

雖有柴胡、芍藥、枳殼三味之涼,恐一杯之水,難救一車薪之火。夫熱藥治熱病,《素問》謂之從治,又謂之反治,又謂之劫劑。然此方必當時適遇瘟疫之身熱無汗,或日期已過,邪氣欲去正氣將復之際,偶投一服二服,劫而散之者有之。由是眾皆以為得神仙之法,爭錄其方以傳於世,正所謂訛上傳訛也,豈可以大釜煎煮令一傢俱飲乎,又豈可令無病之人空腹服此熱藥乎。用藥者若不執之以理,而謂不殺人者,予未之信也。

安常為一代之名醫,而載此方於傷寒論中,而謂能博施濟眾,亦賢者之過焉。

或問:發砂之證,古方多不該載。世有似寒非寒,似熱非熱,四體懈怠,飲食不甘,俗呼為砂病。其治或先用熱水蘸搭臂膊而以苧麻刮之,甚者或以針刺十指出血,或以香油燈照視身背有紅點處皆烙之,以上諸法,皆能使腠理開通,血氣舒暢而愈。

白話文:

雖然有柴胡、芍藥、枳殼這三味藥的涼性,但恐怕一杯水難以救滅一車薪的烈火。用熱藥治療熱病,《素問》稱之為從治,也稱之為反治,又稱之為劫劑。然而,這個方子只能在當時遇到瘟疫,病人發熱無汗,或者病程已過,邪氣欲去正氣將復之際,偶然服用一兩劑,用來劫散邪氣。因此,許多人以為這是神仙妙方,爭相抄錄傳播,這真是以訛傳訛。怎麼能用大鍋煮沸,讓全家人都喝呢?又怎麼能讓沒有病的人空腹服用這種熱藥呢?用藥者如果不以理服藥,而說不會殺人,我可不相信。

安常是當時名醫,卻把這個方子記載在《傷寒論》中,並說可以廣泛施用,救濟眾人,這也是賢者之過。

有人問:發砂的症狀,古方中大多不應該記載。世上有似寒非寒,似熱非熱,四肢無力,飲食不香,俗稱砂病。治療這種病,可以先用熱水蘸濕手臂,用苧麻刮拭,嚴重者可以用針刺十指放血,或者用香油燈照視身體背部有紅點的地方,全部烙灼。以上這些方法,都能使毛孔疏通,氣血流通而痊癒。

此為何病?又何由而得之乎?曰:《內經》名為解㑊,原其所因,或傷酒,或中濕,或感冒風寒,或房事過多,或婦人經水不調,血氣不和,皆能為解㑊,證與砂病相似,實非真砂病也。夫砂病者,嶺南煙瘴之地多有之矣。詩云:為鬼為蜮,則不可得。注云:蜮,短狐也,江淮間多有之,能含砂以射水中人影。

唐詩云:射工巧俟遊人影。亦謂此也。人不見其形,若被其毒,輒為寒熱而病。一曰:蜮如鱉,有三足,一名射影,病瘡如疥。《埤雅》曰:有一角橫在口前,如弩檐,臨其角端,曲如上弩,以氣為矢,因水勢以射人,俗呼水弩,鵝能食之。本草云:溪毒、砂蝨、水弩、射工、蜮、短狐、蝦鬚之類,俱能含砂射人。

白話文:

這是什麼病?又是怎麼得的呢?古籍《內經》稱之為「解㑊」。追根究底,可能是因為過度飲酒、受潮濕之氣影響、感染風寒、房事過度,或是婦女經期不調、氣血不和等原因導致。解㑊的症狀與砂病相似,但其實並非真正的砂病。所謂的砂病,主要出現在嶺南煙瘴之地。古詩說:「為鬼為蜮,則不可得。」注釋中說明,蜮是一種短狐,江淮地區常見,它能含沙射向水中的人影。

唐詩也寫道:「射工巧俟遊人影」,也是指這種生物。人們看不見它的形體,若被它射到,就會感到寒熱交加而生病。也有人說,蜮像烏龜,有三個腳,又稱「射影」,所致的疾病像是疥瘡。古籍《埤雅》中記載,蜮的口前有一根角,像弩的檐,角端彎曲,就像上弦的弩,以氣為箭,借水勢射向人,俗稱水弩,鵝能吃它。本草書中記載,溪毒、砂蝨、水弩、射工、蜮、短狐、蝦鬚等,都能含沙射人。

被其毒者,則憎寒壯熱,百體分解,若傷寒初發之狀,彼土人治法,以手捫摸痛處,用芋葉或甘蔗葉卷角入肉,以口吸出其砂,外用生大蒜搗膏封貼瘡口即愈。諸蟲惟蝦鬚最毒,若不早治,十死七八,其毒深入於骨,若蝦鬚之狀,其瘡類乎疔腫。彼地有鸂鶒、鸀⿰巾盡等鳥,專食以上諸蟲,凡遇此病,即以此鳥毛糞燒灰服之,及籠此鳥於病者身畔吸之,其砂聞氣自出而病安也。其他無此諸蟲之地,實非真砂證也。

管見如斯,學者更宜博訪,以長見聞可也。

白話文:

被這種毒蟲咬傷的人,會感到怕冷發燒,全身痠痛無力,就像傷寒初期一樣。當地人治療的方法是,用手摸一摸疼痛的地方,用芋頭葉或甘蔗葉捲成角狀插入傷口,用嘴吸出砂粒,然後用生大蒜搗成膏狀,敷在傷口上,很快就會痊癒。各種蟲子之中,以蝦鬚最毒,如果不及時治療,十個人中有七八個人會死。毒液深入骨髓,就像蝦鬚一樣,傷口像疔瘡腫瘤。當地有鸂鶒、鸀⿰巾盡等鳥,專門吃這些蟲子。如果遇到這種病,就用這些鳥的毛和糞便燒成灰服用,或者把這些鳥裝在籠子裡放在病人身邊,讓它們吸一吸,毒砂聞到鳥氣味就會自己出來,病也就好了。其他地方沒有這些蟲子的,就不是真正的砂症。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學者們能廣泛諮詢,增長見聞。

或問:痞與痃癖積聚癥瘕,病雖似而其名各不同,請逐一條陳其說,以曉後學可乎?曰:痞者否也,如《易》所謂天地不交之否,內柔外剛,萬物不通之義也。物不可以終否,故痞久則成脹滿而莫能療焉。痃癖者懸絕隱僻,又玄妙莫測之名也。積者跡也,挾痰血以成形跡,亦鬱積至久之謂爾。

聚者緒也,依元氣以為端緒,亦聚散不常之意云。症者徵也,又精也,以其有所徵驗,及久而成精萃也。瘕者假也,又遐也,以其假借氣血成形,及歷年遐遠之謂也。大抵痞與痃癖乃胸膈間之候,積與聚為肚腹內之疾,其為上中二焦之病,故多見於男子。其症與瘕獨見於臍下,是為下焦之疾,故常得於婦人。

白話文:

有人問:痞、痃癖、積聚、癥瘕這些病症,雖然看起來相似,但名稱卻各不相同,能不能逐一說明,讓後輩學子明白呢? 回答說:痞就是阻塞不通,就像《易經》裡說的“天地不交之否”,內柔外剛,萬物阻塞不通的道理。事物不可能永遠阻塞不通,所以痞症久了就會變成脹滿,無法醫治。痃癖是指隱藏在身體深處,難以捉摸的病症。積是指累積的病灶,痰血凝聚在一起形成病灶,也是指長期鬱積的結果。聚是指病症的根源,依賴元氣而形成,也指聚散無常的病症。癥是指病症的徵兆,也是指病症的精華,因為它有明顯的徵兆,而且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精華。瘕是指假借氣血形成的病灶,也是指持續多年的病症。總之,痞和痃癖屬於胸膈之間的病症,積和聚屬於肚腹內的疾病,屬於上中焦的病症,所以多見於男性。癥和瘕則獨見於臍下,屬於下焦的病症,所以多見於女性。

大凡腹中有塊,不問積聚癥瘕,俱為惡候,切勿視為尋常等疾而不求醫早治,若待脹滿已成,胸腹鼓急,雖倉扁復生,亦莫能救其萬一,遘斯疾者,可不懼乎!

或問:……或曰:今之夢寐中而常魘者,似有鬼神所附之狀,何也?曰:然。夢寐間常魘者,蓋火起於下而痰閉於上,心血虧欠而心神失守故爾,豈有鬼神所附之理哉,賢者願無惑焉。

或問:古老醫家有禁咒一科,今何不用?曰:禁咒科者,即《素問》祝由科也,立教於龍樹居士,為移精變氣之術耳。可治小病,或男女入神廟驚惑成病,或山林溪谷沖斥惡氣,其證如醉如癡,如為邪鬼所附,一切心神惶惑之證,可以借咒語以解惑安神而已。古有龍樹咒法之書行於世,今流而為師巫,為降童,為師婆,而為扇惑人民、哄嚇取財之術。噫!邪術惟邪人用之,知理者勿用也。

白話文:

肚子裡如果有硬塊,不論是積聚還是癥瘕,都是不好的徵兆,千萬別把它當成普通病不看醫生,等到肚子脹滿,胸腹鼓起,就算華佗再世也回天乏術了,得了這種病,能不害怕嗎?

有人問:為什麼有些人經常做噩夢,感覺像是被鬼神附身了? 醫生說:的確如此,經常做噩夢的人,是因為體內火氣從下往上竄,痰濕堵塞在上焦,心血不足,心神失守導致的,哪裡會有鬼神附身這種事呢,聰明的人不要被這些迷信思想迷惑了。

有人問:古時候的醫生有一門禁咒學,為什麼現在不用了?醫生說:禁咒學就是《黃帝內經》裡的祝由科,是由龍樹居士創立的,是一種移精變氣的技巧,可以治療一些小病,例如男女到廟裡受到驚嚇而生病,或者在山林溪谷受到邪氣侵襲,表現出像醉酒一樣神智不清,像是被邪鬼附身等等,所有心神不安的症狀,都可以藉由咒語來解除疑惑安撫心神。古代有龍樹的咒語書流傳於世,現在卻被一些巫師、降童、師婆拿來騙人斂財,真可悲哀!邪術只會被邪惡的人利用,明白道理的人就不要再相信了。

或問:丹溪所謂有外感挾內傷者有內傷挾外邪者,其證何如而見?當以何法而治?請詳以語之。曰:假如先因勞役過度,飲食失節,而其體已解㑊,又為感冒風寒而作,其證必惡寒發熱,頭身懼痛,右手氣口及關脈則大於左手人迎及關脈二倍,而兩手陽脈俱有緊盛之勢,此內傷重而外感輕,謂之內傷挾外邪也,治法必以東垣補中益氣湯為主,加以防風、羌活、柴胡之類。

或先因秋冬之月觸冒風寒,鬱積已久欲發未發之間,而加之飲食勞倦觸動而發,其證必大惡風寒,頭身大痛而大發熱,左手人迎及關中脈則大於右手氣口及關脈一二倍,而兩手陽脈亦各有緊盛之勢,此外感重而內傷輕,謂之外感挾內傷也,治法必以仲景《傷寒論》六經見證之藥為主治,少加以補中健脾之劑。

白話文:

有個問題:丹溪提出的「外感兼內傷」和「內傷兼外邪」的症狀是如何表現的?該如何治療?請詳細說明。回答如下:

假設一個人原本因為過度勞累和飲食不當,身體已經出現了疲倦的症狀,接著又被風寒所感染,那麼他的症狀可能會包括畏寒發燒、頭疼身痛等。在脈象上,右側的脈搏(氣口及關脈)會比左側的脈搏(人迎及關脈)大上兩倍,而且雙手的陽脈都呈現緊張強盛的狀態。這表示內傷比較嚴重,外感較輕,我們稱為「內傷兼外邪」。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主要使用東垣的「補中益氣湯」,並添加防風、羌活、柴胡等藥物來進行治療。

或者,如果一個人在秋冬之季接觸到風寒,導致身體積存了風寒,接著又因為飲食過度和勞累而引發症狀,那麼他的症狀可能會表現為極度畏風寒、頭疼身痛且高燒。在脈象上,左手的人迎及關脈會比右手的氣口及關脈大上一二倍,並且雙手的陽脈都有緊張強盛的趨勢。這表示外感比較嚴重,內傷較輕,我們稱為「外感兼內傷」。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根據《傷寒論》中仲景提出的六經診斷原則,主要使用對應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輔以補中健脾的藥物。

夫外感重者,宜先攻而後補(攻者汗下之類);內傷重者,宜先補而後攻;二證俱重,宜攻補兼施。或曰:勞倦飲食二者俱甚而為大熱之證,欲補則飲食填塞胸中,恐愈增胞悶,欲消導則恐元氣愈虛而病益甚,其將何法以處治乎?曰:此正王安道所論不足中之有餘證也,必宜攻補兼施,以補中益氣湯,間與丹溪導痰補脾飲,加神麯、麥芽之屬,甚者以東垣枳實導滯丸之類,與補中益氣湯間而服之,食去而虛證亦除,是亦攻補兼施之法也。醫者誠能斟酌權宜而處治之,無有不安之理也。

白話文:

外感症状严重的人,应该先用攻邪的方法治疗,之后再补益;内伤严重的人,应该先补益,之后再攻邪;两种症状都严重的人,则需要攻邪补益并施。有人会问:劳累过度和饮食过度,导致身体出现严重热证,如果想补益,食物就会填塞胸腔,恐怕会加重胸闷,如果想消导,又担心元气更加虚弱,病情加重,该如何治疗呢?这正是王安道所说的“不足之中有余证”,必须攻补并施,可以用补中益气汤,间或服用丹溪导痰补脾饮,再加入神曲、麦芽等,严重者可以用东垣枳实导滞丸等,与补中益气汤交替服用,食物消化了,虚证也会消除,这也是攻补并施的方法。医者只要能够根据病情权衡利弊,灵活治疗,就不会有治不好的病。

或問:人之壽夭,各有天命存焉,凡人有生必有死,自古皆然,醫何益乎?曰:夫所謂天命者,天地父母之元氣也,父為天,母為地,父精母血盛衰不同,故人之壽夭亦異。其有生之初,受氣之兩盛者(父母元氣皆壯盛也,余仿此),當得上中之壽;受氣之偏盛者,當得中下之壽;受氣之兩衰者,能保養僅得下壽,不然多夭折。

雖然,又不可以常理拘泥論也,或風寒暑濕之感於外,飢飽勞役之傷乎內,豈能一一盡乎所稟之元氣耶。故上古神農氏嘗百草、制醫藥,乃欲扶植乎生民各得盡乎天年也。今時人有不信醫而信巫枉死者,皆不得盡乎正命而與巖牆桎梏死者何異焉。或曰:今之推命者,皆以所生日時之天上星辰,推算其生死安危,無不節節應驗。

白話文:

有些人可能會問:人的壽命長短,都是命中注定,人有生就有死,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醫生又能有什麼幫助呢?

其實所謂的「天命」,指的是天地父母的元氣,父親代表天,母親代表地。父親精子和母親血氣的盛衰不同,所以人的壽命長短也會有所不同。那些出生時父母元氣都非常旺盛的人,通常可以活到上等或中等壽命;父母元氣比較偏盛的人,則可以活到中等或下等壽命;父母元氣都很衰弱的人,即使保養得當也只能活到下等壽命,否則很容易夭折。

不過,我們也不能完全用常理來拘泥論斷。因為,風寒暑濕等外邪的侵襲,以及飢飽勞役等內傷,都可能影響到先天稟賦的元氣。因此,上古的神農氏嘗遍百草,製成藥物,就是為了幫助人們扶植生機,讓每個人都能活到天年。如今有些人不信醫而信巫,結果枉死,這跟那些被關在牆壁和牢籠裡而死的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有些人可能會說:現在的算命先生,都根據人出生的日期和時間,推算天上星辰的運行,預測人的生死安危,結果往往都能一一應驗。

子以父母之元氣為天命,恐非至當之語。曰:天人之理,盛衰無不吻合,如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取以畫八卦而成《易》書。凡人之一動一靜,與夫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用之以卜筮,毫髮無差。雖然,全賢諄諄教誨,必使盡人事以副天意,則凶者化吉,亡者得存,未嘗令人委之於天命也。傳曰:修身以俟命而已矣。

是故醫者可以通神明而權造化,能使夭者壽而壽者仙,醫道其可廢乎。

或問:先哲謂諸痛為實,諸癢為虛。丹溪亦曰:諸痛不可用參耆,蓋補其氣,氣旺不通而痛愈甚。然則凡病痛者,例不可用參耆等藥乎?曰;以上所論諸痛,特指其氣實者為言耳,如暴傷風寒,在表作痛,或因七情九氣怫鬱不得宣通而作痛者,固不可用補氣藥也。

白話文:

認為孩子以父母的精氣神為命運,這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天地人三者的道理,興衰都互相呼應,就像河圖洛書,聖人依此繪製八卦,編成《易經》。人的一切行為舉止,以及吉凶禍福的變化,進退存亡的道理,都可以用來占卜,準確無誤。雖然賢人諄諄教誨,要盡人事以配合天意,就能化凶為吉、起死回生,但絕不讓人完全依賴命運。古人說:修身養性,順應天命而已。

所以醫生可以通曉天地之理,掌握造化之機,能使短命的人長壽,壽命長的人成仙,醫術怎麼能廢棄呢?

有人問:古代先賢認為疼痛是實證,癢是虛證。丹溪也說:疼痛不可使用人參、黃芪,因為它們補氣,氣旺不通反而會加重疼痛。那麼所有病痛都不可使用人參、黃芪等藥嗎?回答是:以上所說的是指氣實引起的疼痛,例如突然受寒風侵襲,表皮疼痛,或者因七情鬱結不通而疼痛,這些情况確實不可使用補氣藥。

若夫勞役傷形,致身體解㑊而作痛者,或大便後及大瀉痢後氣血虛弱,身體疼痛及四肢麻痹而痛,或婦人產後氣血俱虛,致身體百節疼痛等病,其可不用參耆等補氣藥乎,學者毋執一也。

或問:寸、關、尺三脈部位,既得聞命矣。外有人迎、氣口、神門三脈,其位安在?請明以告我。曰:按《活人書》謂左手關前一分,人迎是也。右手關前一分,氣口是也。又按經脈謂左手人迎以前寸口脈,即知人迎在病人左手關前寸後之位,診者右手食指與中指兩岐之間是也。

又謂右手氣口以前寸口脈,即知氣口在病人右手關前寸後之位,診者左手食指與中指兩岐之間是也。經又曰:兩手神門以後尺中脈,即知神門各在病人兩手關後寸前之位,診者中指與無名指兩岐之間是也。今人多不識此,或指人迎於左關,或指人迎於左寸,或指氣口於右關,或指氣口於右寸,或指神門於兩關相對者,皆非也,學者可不審乎。

白話文:

勞累過度會損傷身體,導致身體痠痛。有些人大便或腹瀉後,氣血虛弱,身體疼痛,四肢麻痺。婦女生產後,氣血雙虛,也會導致全身疼痛。這些情況都需要用人參、黃耆等補氣藥物來治療,學習醫術的人不要固執己見,要靈活運用。

有人問:寸關尺三脈的位置已經知道了,那外三脈人迎、氣口、神門的位置在哪裡呢?請您詳細說明。

《活人書》上說,左手關脈前一寸處,就是人迎脈。右手關脈前一寸處,就是氣口脈。根據經脈學說,左手人迎脈位於寸口脈之前,也就是病人左手關脈前一寸之後,診脈時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的縫隙處去探測。

右手氣口脈位於寸口脈之前,也就是病人右手關脈前一寸之後,診脈時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的縫隙處去探測。經脈學說中也提到,兩手神門脈位於尺中脈之後,也就是病人兩手關脈後一寸之前,診脈時用中指和無名指的縫隙處去探測。現在很多人都不懂這些,有的把人迎脈誤指在左關脈,有的誤指在左寸脈,有的把氣口脈誤指在右關脈,有的誤指在右寸脈,有的把神門脈誤指在兩關脈相對的位置,這些都是錯誤的,學習醫術的人要仔細分辨。

或問:藥性有相畏相惡相反,而古方多有同為一劑而用者,其理何如?曰:若夫彼畏我者,我必惡之,我所惡者,彼必畏我,蓋我能制其毒而不得以自縱也。且如一劑之中,彼雖畏我,而主治之能在彼,故其分兩,當彼重我輕,略將以殺其毒耳;設我重彼輕,制之太過,則盡奪其權而治病之功劣矣。然藥性各有能毒,其所畏者畏其能,所惡者惡其毒耳。

如仲景制小柴胡湯,用半夏、黃芩、生薑三物同劑,其半夏、黃芩畏生薑,而生薑惡黃芩、半夏,因其分兩適中,故但制其慓悍之毒,而不減其退寒熱之能也。其為性相反者,各懷酷毒,如兩軍相敵,決不與之同隊也。雖然,外有大毒之疾,必用大毒之藥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論也。

白話文:

有人可能會問,藥性有相畏相惡相反,但古方中卻常有將這些藥物放在一起使用的,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藥物之間的相畏相惡,就像互相克制,一方可以制約另一方的毒性,使其不能肆意妄為。例如,在一個方劑中,雖然某種藥物畏懼另一種藥物,但如果主治功效在於前者,那麼就應該讓前者的用量多於後者,只稍微用後者來減輕前者的毒性。如果反過來,讓後者的用量多於前者,就可能會過度制約前者的功效,反而降低治療效果。

藥物之間的相畏相惡,主要是因為它們各自具有一定的毒性,互相畏懼的是彼此的毒性。比如,張仲景的小柴胡湯中,使用了半夏、黃芩、生薑 三種藥物,其中半夏和黃芩畏懼生薑,而生薑也厭惡黃芩和半夏。但是,由於它們的用量比例適當,所以只是稍微抑制了它們的毒性,並沒有減弱它們退寒熱的功效。

至於那些藥性相反的藥物,就像兩個敵對的軍隊一樣,它們各自具有強烈的毒性,絕對不能放在一起使用。不過,對於一些外在的毒性很強的疾病,就必須使用毒性強的藥物來治療,這時就不能用常理來推測了。

如古方感應丸用巴豆、牽牛同劑,以為攻堅積藥。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輩,以治血塊。丹溪治屍瘵二十四味蓮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劑,而謂妙處在此。是蓋賢者真知灼見方可用之,昧者固不可妄試以殺人也。夫用藥如用兵,善用者置之死地而後存,若韓信行背水陣也,不善者徒取滅亡之禍耳,可不慎哉!

或問:當歸一物,雷公謂頭破血,身和血,尾止血。東垣又云頭止血,身養血,尾破血。二說不同,豈無歸一之論乎?請明以告我。曰:東垣曰:當歸者,使氣血各有所歸之功之號也。蓋其能逐瘀血,生新血,使血脈通暢,與氣並行,周流不息,故云然。又曰:中半以上,氣脈上行,天氣主之,中半以下,氣脈下行,地氣主之,身則獨守乎中而不行也,故人身之法象亦猶是焉。

白話文:

古時候的方劑「感應丸」使用巴豆和牽牛,目的在於攻破積聚的藥物。四物湯加入人參和五靈脂等藥物,用來治療血塊。丹溪先生治療屍瘵的「蓮心散」方劑,以甘草和芫花共用,他認為妙處就在這裡。這是因為聰明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藥物的特性,才能使用它,愚昧的人就不要胡亂嘗試,以免造成生命危險。用藥就像打仗,善於用藥的人,可以將病人置於死地,然後再救活他,就像韓信使用背水陣一樣。如果不懂得用藥,只會招致滅亡。所以用藥一定要謹慎!

有人問:當歸這種藥材,雷公說它的頭部破血,身體和血,尾部止血。而東垣先生卻說,頭部止血,身體養血,尾部破血。兩人的說法不同,難道沒有統一的論點嗎?請您為我解惑。東垣先生說:當歸之所以叫當歸,是因為它能使氣血各有所歸。它能夠驅逐瘀血,生長新血,使血脈暢通,與氣一起運行,周流不息,所以才叫當歸。又說:當歸的中部以上,氣脈上行,屬於天氣的支配範圍,中部以下,氣脈下行,屬於地氣的支配範圍。身體則獨自守在中間,不隨氣脈上行下行,所以人體的結構也類似於此。

予謂瘀血在上焦與上焦之血少,則用去蘆上截;瘀血在下焦與下焦之血虛,則用下截之尾;若欲行中焦之瘀與補中焦之血,則用中一段之身。非獨當歸,他如黃芩,用上截之虛者以降肺火,用下截之實者以瀉大腸之火,防風、桔梗之類亦然,此千古不易之定論也,學者詳之。

或問:黃柏、地黃之類,俱忌鐵器蒸搗,何歟?曰:夫地黃、黃柏之類,皆腎經藥也。錢仲陽謂腎有補而無瀉。又曰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蓋腎乃陰中之少陰,為涵養真元之水臟,其所以忌鐵器者,防其伐木瀉肝,恐子能令母虛也。竟無他說。

或問:本草所載竹茹、竹葉及烹竹瀝,皆云用淡竹。夫竹類頗多,未審何竹名為淡竹耶?曰:東坡蘇公之方有云:淡竹者,對苦竹為文,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我丹溪先生常用早筀,俗名雷竹,此淡中之淡者也。此竹又名甜竹,以其筍之味甜也。別有一種水竹,其筍味純淡。

白話文:

我認為,瘀血在上焦,且上焦血虛,就應該用當歸的蘆上截;瘀血在下焦,且下焦血虛,就應該用當歸的下截之尾;如果要行中焦的瘀血,並補中焦的血,就應該用當歸的中一段之身。不僅當歸如此,其他藥材例如黃芩,用上截虛者可以降肺火,用下截實者可以瀉大腸的火,防風、桔梗之類也是如此,這是千古不變的定論,學習者要仔細了解。

有人問:黃柏、地黃之類,為何都要忌諱用鐵器蒸搗?我回答:地黃、黃柏之類,都是腎經的藥物。錢仲陽說過,腎有補而無瀉。又說,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因為腎乃陰中之少陰,是涵養真元的水臟,所以忌諱用鐵器,是為了防止鐵器伐木瀉肝,擔心會讓子能令母虛。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原因。

有人問:本草書上記載竹茹、竹葉以及烹竹瀝,都說要使用淡竹。竹類很多,不知道哪一種竹子叫做淡竹呢?我回答:東坡蘇公的方劑中提到,淡竹是指與苦竹相對而言,除了苦竹以外,其他都是淡竹。我丹溪先生常用早筀,俗稱雷竹,這是淡竹中較淡的那種竹子。這種竹子又稱為甜竹,因為它的筍味道很甜。另外還有一種水竹,它的筍味道純粹淡。

故以上二竹皆可入藥用,緣二筍俱無焮辣之味,故知其無毒故也。如無二竹,晚筀竹亦可代用,余竹皆不可用也。

或問:嶺表煙瘴之地,其俗平居無病之人,朝夕常噬檳榔,云可闢除山嵐瘴氣之疾。吾儒有仕於彼地者,亦隨其俗而噬之,果有益乎?否乎?曰:按本草檳榔味辛氣溫,為純陽之物,善驅逐滯氣,散邪氣,泄胸中至高之氣,除痰癖下行,以治後重脫疘之證。如果有以上諸疾,用之以佐木香、芩、術等藥,無不應驗。

若無病沖和之胃氣,而無故朝夕常噬,吾恐反泄真氣,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是也。嗚呼!因習之弊,死而無悔者焉。羅謙甫曰:無病服藥,如壁里添柱。誠哉是言也。嘗聞用藥如用兵,朝廷不得已而行之,以禦寇耳;若無寇可平而無故發兵,不惟空廢糧餉,抑且害及於無辜之良民也,戒之戒之!

白話文:

因此,以上兩種竹子都可以入藥,因為它們的竹筍都沒有辛辣的味道,所以知道它們無毒。如果沒有這兩種竹子,晚筀竹也可以代替,其他的竹子都不可以用。

有人問:嶺南地區煙瘴瀰漫的地方,當地人即使平時沒有病,也經常嚼食檳榔,說可以去除山嵐瘴氣。我認識的讀書人曾經到那個地方做官,也跟著當地人嚼食檳榔,這樣做真的有益處嗎?還是有害?回答: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檳榔味辛性溫,屬於純陽之物,善於驅逐阻塞的氣體,散除邪氣,排出胸中上部的氣體,去除痰癖,幫助排泄,可以用來治療久病後的虛弱和脫症。如果患有以上疾病,用檳榔配合木香、黃芩、蒼朮等藥物,效果都很顯著。

但如果身體沒有病,胃氣平和,沒有原因就經常嚼食檳榔,我擔心反而會消耗真氣,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有害。唉!因為習慣的力量,有些人即使死了也毫無悔改。羅謙甫說:沒有病就吃藥,就像在牆壁裡加一根柱子一樣多餘。這句話實在是很有道理。我曾經聽說用藥就像用兵,朝廷不得已才用兵來抵禦敵人。如果沒有敵人可以平定,卻無故發兵,不僅會浪費糧餉,還會傷害無辜百姓,要謹慎!要謹慎!

或問:婦人產後諸疾,古方多用四物湯加減調治。我丹溪先生獨謂芍藥酸寒,能伐發生之氣,禁而不用,何歟?曰:新產之婦,血氣俱虛之甚,如天地不交之否,有降無升,但存秋冬肅殺之令,而春夏生髮之氣未復,故產後諸證,多不利乎寒涼之藥,大宜溫熱之劑,以助其資始資生之化源也。

蓋先哲制四物湯方,以川芎、當歸之溫,佐以芍藥地黃之寒,是以寒溫適中,為婦人諸疾之妙劑也。若或用於產後,必取白芍藥以酒重複制炒,去其酸寒之毒,但存生血活血之能,胡為其不可也。後人傳寫既久,脫去制炒註文,丹溪慮夫俗醫鹵莽,不制而用之,特舉其為害之由以戒之耳。若能依法制炒為用,何害之有哉,學者其可不知此乎。

白話文:

有人問:婦女產後各種疾病,古方多用四物湯加減治療。但丹溪先生認為芍藥性寒,會抑制生長發育的氣息,因此禁止使用,這是為什麼呢?丹溪先生說:產婦血氣虛弱,就像天地不交,只有下降沒有上升,只有秋冬肅殺的氣息,而春夏生長的氣息尚未恢復,所以產後各種症狀,大多不利於寒涼藥物,非常需要溫熱的藥劑,幫助她們恢復生機。

古代先賢制定四物湯,用川芎、當歸的溫熱性,配合芍藥、地黃的寒涼性,寒溫適中,是治療婦女各種疾病的妙方。但如果用於產後,必須用白芍藥以酒重複炒制,去除寒涼的毒性,保留活血生血的功能,為何不可呢?後來傳抄久了,就省略了制炒的註解,丹溪擔心一些庸醫不懂醫理,直接使用未經制炒的芍藥,所以特別說明它的危害,以示警戒。如果按照方法制炒使用,有什麼危害呢?學習者怎麼能不知道這個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