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八 (30)
卷之八 (30)
1. 痘疹
陷伏倒靨黑陷:
一證,變壞歸腎黑陷,宜錢氏百祥丸、宣風散。
一證,外感風寒所致,冬時宜五積散減麻黃,加桂心、紫草。春時,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白芷、防風,或風邪所襲,宜消風散加紫草,兼服。
一證,乳食所傷,內氣壅遏,宜楊氏調解散,或四君子湯加縮砂、木香、川芎、紫草。大便自利,宜附子理中湯。
一證,或因父母不謹犯房事、月水及乳母腋氣穢濁諸忤所致,宜阮氏闢穢丹焚而熏之,仍以胡荽酒噀幃帳,及懸胡荽於床帳中,甚者以胡荽湯化下蘇合香丸,兼塗熏亦妙,聖制再蘇散神效。
一證,毒氣入里黑陷,宜豬尾膏神驗。
不換金正氣散
厚朴(薑製),藿香(去梗),甘草(炙),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蒼朮(米泔浸),陳皮(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一盞,煎七分服。
闢穢丹
蒼朮,北細辛,甘松,川芎,乳香(另研),降真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烈火焚之。今世俗例以黃茶燒煙燻之,最好。
再蘇散,治痘瘡觸犯毒氣入內。
明白礬,地龍(去土炒,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半錢,用豬尾血一橡斗許,用新汲水少許調下,不拘時。
豬尾膏,即前龍腦膏,錢氏用小獖豬尾取血研用之。
凡痘瘡膿汁不幹,蓋瘡出太盛,表虛難靨,以致膿水黏衣著席,濕痛不能轉側,宜白龍散、敗草散等敷之。
白龍散
黃牛糞日乾,火煅成灰,取心中白者為末,帛裹敷之。
敗草敗
用蓋屋及牆背上遠年腐草,洗淨焙乾為細末,帛裹敷之,及鋪床蓆上,佳。
天花散(馮氏)治痘後失音。
天花粉,桔梗,白茯苓(去皮),訶子肉,石菖蒲,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用水調半匙在碗內,外以小竹七莖,黃荊七條,縛作一束,點火在碗內煎,臨臥服。
凡孕婦身發痘瘡,宜馮氏罩胎散。若胎動不安,宜獨聖散、安胎飲。身熱甚,宜木香參蘇飲。或瘡稠密,宜十齊散倍芍藥、當歸,減桂,加香附、烏藥。如胎已五月,則半夏、桂心之屬,俱不必禁。
罩胎散
赤茯苓,白朮,川歸,白芍藥,赤芍藥,北柴胡,乾葛,人參,桔梗,條芩,防風,陳皮,荊芥,枳殼,紫草,阿膠,糯米,白芷,甘草,川芎,縮砂,大熱加鬱金(各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乾柿蒂七個,野苧根七寸,甜瓜蒂一個,用銀器煎,以荷葉蓋定,熬至八分去渣,仍用荷葉蓋復,空心溫服。
獨聖散,用連殼縮砂,慢火炒去殼,為末,每服半匙,熱酒調下。胎動則服,服後覺胎熱則安矣。
安胎散
大腹皮(酒洗極淨,焙乾,再用烏豆汁洗),人參,陳皮,白朮,白芍藥,川歸,川芎,香附米(童子尿浸),砂仁,紫蘇,茯苓,甘草(各半錢)
白話文:
痘疹
痘疹陷伏,顏色黯黑凹陷:
-
一種情況,痘疹變壞,病邪侵入腎臟,導致痘疹顏色發黑凹陷,適合服用錢氏百祥丸或宣風散來治療。
-
一種情況,是由外感風寒引起的,冬天適合服用五積散,但要減少麻黃用量,並加入桂心、紫草。春天時,不宜使用金正氣散,改用不換金正氣散,並加入川芎、白芷、防風。若為風邪侵襲,則使用消風散,並加入紫草,同時服用。
-
一種情況,因飲食不當導致,使體內氣機阻塞,適合服用楊氏調解散,或四君子湯,並加入縮砂、木香、川芎、紫草。如果腹瀉不止,則適合服用附子理中湯。
-
一種情況,可能是父母不注意房事、月經期間或乳母腋下氣味穢濁等因素造成,適合焚燒阮氏闢穢丹來薰,並以胡荽酒噴灑床帳,以及在床帳中懸掛胡荽。嚴重者,可用胡荽湯化開蘇合香丸服用,同時塗抹薰蒸效果也很好。聖制再蘇散效果神速。
-
一種情況,毒氣侵入體內,導致痘疹顏色發黑凹陷,適合使用豬尾膏,效果顯著。
不換金正氣散
厚朴(用薑製過)、藿香(去除莖)、甘草(炙過)、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皮臍)、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陳皮(各五分)
以上藥材切細,作一劑。加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用水一碗煎至七分,溫服。
闢穢丹
蒼朮、北細辛、甘松、川芎、乳香(另研磨)、降真香(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猛火焚燒。現在民間習慣用黃茶燒煙來燻,效果最好。
再蘇散,治療痘瘡因接觸毒氣侵入體內。
明礬、地龍(去除泥土炒過,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半錢,用少量豬尾血(約一橡斗)調入新汲水服用,不拘時間。
豬尾膏,即之前的龍腦膏,錢氏用小豬尾取血研磨使用。
凡是痘瘡膿汁不乾,是因為痘疹發得太盛,身體虛弱難以消退,導致膿水黏在衣服床席上,濕痛難以翻身,適合使用白龍散、敗草散等敷治。
白龍散
將黃牛糞曬乾,用火燒成灰,取中心白色部分研磨成末,用布包好敷在患處。
敗草散
用房屋屋頂及牆壁上多年腐爛的草,洗淨烘乾研磨成細末,用布包好敷在患處,也可鋪在床席上,效果很好。
天花散(馮氏)治療痘疹後失聲。
天花粉、桔梗、白茯苓(去皮)、訶子肉、石菖蒲、甘草(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用水調和半匙在碗中,外用七根小竹子、七根黃荊條捆成一束,點火在碗內煎煮,臨睡前服用。
凡是孕婦身上發痘瘡,適合服用馮氏罩胎散。若出現胎動不安,適合服用獨聖散或安胎飲。身體發熱嚴重,則適合服用木香參蘇飲。若痘瘡過於密集,則適合服用十齊散,並將芍藥、當歸的用量加倍,減少桂的用量,加入香附、烏藥。如果懷孕已五個月,則半夏、桂心等藥材均不必禁止使用。
罩胎散
赤茯苓、白朮、川當歸、白芍藥、赤芍藥、北柴胡、乾葛、人參、桔梗、條芩、防風、陳皮、荊芥、枳殼、紫草、阿膠、糯米、白芷、甘草、川芎、縮砂,大熱加鬱金(各三分)
以上藥材切細,作一劑。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加入乾柿蒂七個、野苧根七寸、甜瓜蒂一個,用銀器煎煮,用荷葉蓋上,熬至八分後去渣,再用荷葉蓋上,空腹溫服。
獨聖散,用連殼縮砂,用慢火炒過去除外殼,研磨成末,每次服用半匙,用熱酒調服。胎動不安時服用,服後感覺胎熱則會安定。
安胎散
大腹皮(用酒洗淨後烘乾,再用烏豆汁洗過)、人參、陳皮、白朮、白芍藥、川當歸、川芎、香附米(用童子尿浸泡)、砂仁、紫蘇、茯苓、甘草(各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