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醫通》~ 卷下 (8)
卷下 (8)
1. 方訣無隱章第八
駐陽小丹煉法,
(此本古方,主烏須不驗。方外一衲,因予小惠,報以煉法。)
茯神(四兩,去心),赤石脂(火煅存性,四兩),辰砂(水飛,二兩),乳香(二兩,燈芯研),川椒(二兩,淨,以炭燒黃土地至通紅,掃淨,置椒於上,以瓦缶掩之,令為出汗)
上五味,為細末,以人乳和稀劑,入鵝、鴨蛋殼內,糊封完固,加以絳袋,令體潔婦人帶於胸乳之間,四十九日,日夕不離,取出乾透則成,否則壞。再研,用棗肉和為丸綠豆大。每日空心人乳送下,或人參、麥門冬湯代之,臥時酒下亦可。凡心血不足,怔忡、健忘等疾皆宜。
固本丸製法,
(此方多謂效遲,而有痰者,往往泥膈,遂生厭心,殊不知古人制方,真有口訣。)
生地黃(懷慶新肥者,竹刀切),麥門冬(去心,二味各一斤半,淡酒浸一日,鹽點湯浸三日),熟地黃,天門冬(去心膜,二味各一斤半,生薑自然汁浸二日,醇酒浸一日)
上四味,但不犯鐵,浸足,同磨,或擂,以渣盡為度,旋加水,亦如造漿粉之法(少加杏仁,則易澄腳矣)。其澄底藥泥,曬乾,乳缽成末,加面,取淨一斤,用人參,另為細末,四兩。五味共加煉蜜為丸,常服酒下。
枳朮丸燒飯法,
易水張氏制此方,東垣晚年始悟用荷葉中虛之義。詎意東南人不識北方炊飯無甑,類呼為燒,遂訛為荷葉包飯入灰火燒煨,雖丹溪亦未之辨。古詩云瓶中有醋堪燒菜,是也。
白朮(君,去梗及油者六兩),枳實(臣,用鵝眼者,以冷水浸軟,切片,略炒四兩)
上為末,先用新碧荷葉數十,煮湯去葉,入粳米,亦如尋常造飯之法,甑內以荷鋪蓋,北方無甑,亦隨宜用,但米入湯,自然透綠,方全氣味。飯成,乘熱以藥末揉拌成劑為丸。食後,任引下。
五瘟丹,
(此方自制,冬至日修合。)
黃芩(乙庚之年為君),黃山梔(丁壬年君),黃柏(丙辛年君),黃連(戊癸年君),甘草(甲己年君)
此五味,各隨運氣為君者,多用一倍也。餘四味又與香附子、紫蘇為臣者,減半也。
上七味,皆生用,為細末,用錦紋大黃三倍,煎濃湯,去渣,熬膏,和丸如雞子大,用硃砂、雄黃等分為衣,貼金。每用一丸,取泉水浸七碗,可服七人。凡天行瘟病去處,有力之家,合以施給,陰德無量。
滇壺丹,
(夢感滇人相授,治黴瘡甚驗。)
白殭蠶(略炒,三錢),全蠍(一錢五分,酒洗瓦焙),大黃(生用,五錢)
上為細末。雞未鳴時,蜜湯調下三、五匙,午後粥補,明日又服,以蟲出瘡干為度。以蜜湯旋和末為丸亦可。
八仙茶,
(此得之武當山人。)
粳米,黃粟米,黃豆,赤小豆,綠豆(五者炒香熟,各一升),細茶(一斤),脂麻(淨,五合),花椒(淨,一合),小茴香(淨,二合),乾白姜(泡,一兩),白鹽(炒,一兩)
白話文:
駐陽小丹煉製方法
(這原本是古代的配方,主要是為了使鬍鬚變黑,但效果不佳。一位方外的僧人,因為我給了他一些小恩惠,所以把煉製方法告訴我。)
茯神(四兩,去除中心),赤石脂(用火煅燒使其保留藥性,四兩),辰砂(用水淘洗過,二兩),乳香(二兩,用燈芯研磨),川椒(二兩,挑選乾淨的,用炭燒紅的黃土,掃乾淨後,把川椒放在上面,用瓦罐蓋住,使其出汗)。
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人乳調和成稀糊狀,放入鵝蛋或鴨蛋殼內,用糊狀物完全封固,再用紅色布袋裝好,讓身體潔淨的婦女佩戴在胸部之間,持續四十九天,早晚都不要離身,取出後乾燥透徹就製成了,否則會壞掉。如果壞了就再次研磨,用棗肉調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時用人乳送服,也可以用人參、麥門冬湯代替,睡前用酒送服也可以。對於心血不足、心悸、健忘等症狀都有療效。
固本丸製法
(這個配方很多人說效果慢,而且有痰的人,常常覺得卡在喉嚨不舒服,就開始感到厭煩,殊不知古人製作配方,其實是有口訣的。)
生地黃(要用懷慶產的肥厚的,用竹刀切開),麥門冬(去除中心,這兩味各用一斤半,用淡酒浸泡一天,再用鹽水浸泡三天),熟地黃,天門冬(去除心膜,這兩味各用一斤半,用生薑自然汁浸泡兩天,再用純酒浸泡一天)。
以上四味藥材,不能接觸到鐵器,浸泡足夠時間後,一起研磨,或者用杵搗,直到藥渣完全被磨碎。然後加入水,也像製作漿粉一樣(少加一些杏仁,就容易沉澱)。把沉澱在底部的藥泥曬乾,用乳缽研磨成細末,加入麵粉,取一斤乾淨的,另外用人參研磨成細末,四兩。把五味藥材混合,加入煉好的蜂蜜調和成藥丸,經常服用,用酒送服。
枳朮丸燒飯法
易水張氏製作的這個配方,東垣先生晚年才領悟到使用荷葉中空的道理。誰知東南地區的人不了解北方用甑(蒸鍋)做飯的方式,把蒸煮的行為叫做「燒」,於是就誤傳成用荷葉包飯放入灰火中燒煨,連朱丹溪也沒有分辨出來。古詩說「瓶中有醋堪燒菜」,就是這個道理。
白朮(藥方中的君藥,要去除莖和油分,六兩),枳實(藥方中的臣藥,要用鵝眼大小的,用冷水浸泡軟化,切片,稍微炒一下,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先用新鮮碧綠的荷葉數十張,煮湯,去除荷葉,加入粳米,也像平常煮飯一樣,在蒸鍋內鋪上荷葉。北方沒有蒸鍋,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只要米放入湯中,自然會變成綠色,這樣才能保持藥材的完整氣味。飯煮好後,趁熱把藥末揉拌成藥劑,做成藥丸。飯後服用,讓藥丸自然順勢而下。
五瘟丹
(這個配方是自己製作的,在冬至日調合。)
黃芩(在乙庚年份作為君藥),黃山梔(在丁壬年份作為君藥),黃柏(在丙辛年份作為君藥),黃連(在戊癸年份作為君藥),甘草(在甲己年份作為君藥)。
這五味藥材,要按照當年運氣來決定哪味藥材作為君藥,作為君藥的藥材用量要加倍。其餘四味藥材要和香附子、紫蘇作為臣藥,用量減半。
以上七味藥材,都用生的,研磨成細末,用錦紋大黃三倍的量,煎煮成濃湯,去除藥渣,熬成膏狀,調和成雞蛋大小的藥丸,用朱砂、雄黃等分量均等的藥材做外衣,再貼上金箔。每次服用一丸,用泉水浸泡七碗,可以讓七個人服用。凡是流行瘟疫的地方,有能力的人家,可以製作出來分發給他人,可以累積無量的陰德。
滇壺丹
(在夢中感覺到雲南人傳授的,治療梅毒非常有效。)
白殭蠶(稍微炒過,三錢),全蠍(一錢五分,用酒洗過在瓦片上烘乾),大黃(生用,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在雞還沒叫的時候,用蜂蜜水調服三到五匙,下午喝粥進補,第二天繼續服用,直到蟲子從瘡口爬出,瘡口乾燥為止。也可以用蜂蜜水臨時調和藥末做成藥丸服用。
八仙茶
(這個配方是從武當山人那裡得到的。)
粳米,黃小米,黃豆,赤小豆,綠豆(這五種都炒香炒熟,各一升),細茶(一斤),脂麻(乾淨的,五合),花椒(乾淨的,一合),小茴香(乾淨的,二合),乾白薑(泡過,一兩),白鹽(炒過,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