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思辨錄》~ 緒說
緒說
1. 緒說
(本草思辨錄甫授梓,適有客以彼都近事醫會相告,竊不自揆,為發其蔀,而余夙嘗欲辨不果者,至是亦縱言及之,名之曰緒說,列為卷首,欲學者知審擇端趨向也。)
醫雖藝術,而深詣甚難。西醫挾形質之說,蔑視我中醫;而中醫之厭苦其難者,得彼說則大喜,相與揚西而抑中。不思古聖垂示氣化,實由洞明形質;而西醫解剖形質,何從窺見氣化。故西醫之在中國,能療內證大證為遐邇傳頌者,不少概見。乃求醫者並不競慕乎西,而業醫者反欲自棄其學。
今且狂瀾特起,有訾黃帝內經,神農本草,南陽先師傷寒論、金匱要略,為謬、為荒誕、為羌無故實者矣。此等妄談,豈足撼數千載而上懸諸日月不刊之聖經,而獨惜夫相將入火坑者之甘為眾盲也。
素問九卷,有王太僕補足者一卷。靈樞一經,或疑即王氏竊取素問為之。近人何西池,嘗靜坐數息,每刻約得二百四十息,以靈樞日夜計一萬三千五百息為不經。此類固間有偽託,靈不如素,難經又不如靈素,要在人分別觀之;而其中淵理不可思議,體之人而實萬無不驗者,已數千載奉之為圭臬,豈癖嗜耶,抑別有所希耶。非人愚而我獨智,蓋彰彰明矣。
今不商量加邃,而徒以風會所趨,創為喪心病狂之舉,誠世道之隱憂,可為太息者矣。
傷寒論、金匱要略,直可上擬聖經,不當與諸醫書同論。醫書汗牛充棟,大抵下駟十之七,中駟十之二,上駟十之一。上中駟之書,無不由研求內經與仲聖書而出。今賤中醫貴西醫,而治病則仍以中醫,上中駟之書,已為彼所唾棄,其將於下駟書求進步乎,必不能矣。
醫家故習,每好議前人之失,而己亦不能無失。然皆其人勇於衛道,矯枉過正,或隱奧之義,所見不同者有之;未有毫無學問,醫亦走方者流,因得見臟腑,遂謂道即在是,敢以無理之詬爭,上侮古帝昔聖,如著醫林改錯之王清任者,可謂謬妄之至矣。試歷舉而論之:第一篇臟腑記敘,開口即以宋元人臟腑圖論,與內經混駁一番。
臟腑圖論原不足取,乃其與內經並舉,概稱古人,其胸中無黑白可知。謂古人錯誤者不一而足,而不言其所以錯誤。忽指稱靈樞曰,手少陰三焦主乎上,足太陽三焦主乎下,而靈樞實無其文。尤可笑者,謂黃帝慮生民疾苦,平素以靈樞之言,下問岐伯鬼臾區,故名素問。尤可忿者,謂二公如知之的確,可對君言,知之不確,須待參考,何得妄對,遺禍後世。
莊子有言:哀莫大於心死。其殆言未出而心先死者歟!第二篇會厭左氣門右氣門衛總管榮總管氣腑血腑記,按此篇記其所見,不為不詳。謂出氣入氣吐痰飲津涎,與肺毫無干涉,古人誤以咳嗽等證為肺病。肺管兩旁,有左右氣門兩管,下至肺管前半截處,歸併一根入心。從心左後下行至肺左,過肺入脊,復下行至衛總管。
衛總管有對背心兩管,有對腰兩管,有腰下兩管,腰上對脊正中,有十一短管,痰飲在管中,由管中之氣上攻行過心,由肺管前出左右氣門,接衛總管之下。氣管之多如是,痰飲究從何管上至兩氣門,何者從左出,何者從右出,其不言者,是仍不知也。謂衛總管俗名腰管,腰上長兩管,一管通氣腑,氣腑是抱小腸存元氣之物。
元氣即火,元氣足則食易化,虛則難化。然則元氣在小腸外,能化小腸內之食。氣管在肺外,肺不能化氣管內之痰飲,有是理耶。經言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惟肺管清虛,故能運管外之痰飲,否則肺管已為痰飲塞滿,何問痰飲。清任不知此理,宜其以肺為無用之死臟也。第三篇津門津管遮食總提瓏管出水道記,接第一篇飲食由小腸化糞一段,宜併入此篇。
與第四篇腦髓說,余俱有論列下。第五篇氣血合脈說,人之有脈,與脈之可以驗病,斷不出內難經所言。清任謂人身氣管出氣,血管藏血。脈從氣出,無與血事。手腕肉厚者脈短,薄者脈長。大小者虛實之分,急慢者寒火之分。不知氣與血若不相貫,則人為呆物;脈非指下難明,則人皆知醫。
又謂古人論脈二十七字,余不肯深說者,非謂古人無容足之地,恐後人對證無談脈之言。此冀掩其短而適自暴其短,書中證治數十條,所以無一字言脈也。第六篇心無血說,西醫謂心內有左右四房,皆有管竅,為生血回血之用,正與內經說合。而清任以心為氣出入之路,其中無血。
又云豬心刺破,則腔子內血,流入於心;不刺破之心,內並無血。是以盆盎之盛水比心。心非腑,焉能盛血。清任於圖內肝下亦注絕不能藏血五字。古書豈得呆看,經不又云脾臟肉乎,吾知清任必更駭之矣。卷末附辨方效經錯之源,論血化為汗之誤一篇。仲聖麻黃桂枝兩湯,清任改其文為麻黃湯治頭疼、身痛、項強、發熱、惡寒、乾嘔、無汗,桂枝湯治證如前,而有汗。
謂傷寒初得,頭疼、身痛、項強、發熱、惡寒,未有兩胳膊兩手不疼痛發熱惡寒者,用麻黃湯,亦未有周身皆愈而獨不愈兩胳膊兩手者。豈不是方雖效而經絡實錯之明證。改仲聖文而又坐仲聖以過,何便宜乃爾。按項強為陽明病,四肢煩疼為太陰病,斷非初得時所兼有,時疫則有之,方不的對而病竟愈,亦往往有之。庸醫所得以售技者在是,自矜者亦在是。
要知仲聖為天下後世立法,不能為庸醫詭遇也。謂有汗是傷風,從未見桂枝湯治愈一人。傷風豈定是有汗!?桂枝湯不能治傷風,近世醫者多有此論,而不知其故由本領不濟乎。清任以桂枝湯不效,因頭疼、身痛、發熱、有汗非傷風證。此與桂枝湯別一條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似乎無異,而非無異也。
仲聖不言脈者,以太陽病汗出惡風者脈自浮也。為問果太陽病乎?脈浮惡風乎?不言身痛者,以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而又加身痛,則桂枝湯宜加減也。何為而不加減乎?己不細審而遽責效於桂枝,可乎不可!又有奇者,清任用桂枝湯而尚不知為何證。曰非傷寒證也,乃吳又可所論之瘟疫也。
又教其侄曰,欲明傷寒,須看吳又可論。是清任固嘗讀又可書者。又可因其時疫氣流行,時師多以傷寒法誤人,故著瘟疫論一書。清任時亦疫氣流行,胡為以桂枝湯治疫氣。夫疫氣與疫氣不同,其殆用又可法不應而用仲聖法,用仲聖法又不應而復用又可法乎。若然,則無往不誤矣。
謂目痛鼻乾不得眠,是邪熱上攻頭腦之證,仲聖以葛根湯治之,又是方效經錯之明證。按傷寒論葛根湯證,何嘗如是。內經有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鼻乾不得眠之文,活人書二問亦有之,並不言宜葛根湯。葛根湯治此證,則是陶節庵全生集,於葛根湯加白芷升麻,云即葛根解肌湯,其證尚有發熱、頭痛、微惡寒、無汗、脈微洪等字。清任既不知陽明病之脈證為何,而又張冠李戴,妄詆仲聖,昏蒙殆無其比。
謂人生氣血兩管,氣管通皮膚有空竅故發汗,血管通皮膚無空竅故不發汗。是知汗非血化,汗固非即是血。然汗為心液,亦血中之熱氣所蒸而成。故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試無不驗。夫血既蒸為汗,則已由靜之動,故能透毛孔而出。若汗出而血亦出,或無汗而血自出,則血應靜而不靜,不為陽之守也。
其義皆在內經,清任何足以知是。
泰西一切藝術,竭其智能,孜孜不已,無廢於半途。其醫於內證雖未見擅場,苟參以中國經訓,探本窮源,亦必有登峰造極之詣,如中國盧扁其人者。吾中國醫流,有恆者鮮,每讀一書,旨趣未得,輒生疑畏,故往往古籍遺亡,不可復見。至內科之有器,更未之前聞,而不知古固有之。
其在宋重醫學之日也,四庫全書提要載,周密齊東野語曰:嘗聞舅氏章叔恭云:昔倅襄州日,嘗獲試針銅人,全象以精銅為之,腑臟無一不具。其外腧穴,則錯金書穴名於旁,凡背面二器,相合則渾然全身,蓋舊都用此以試醫者,其法外塗黃蠟,中實以水,俾醫工以分折寸,案穴試針,中穴則針入而水出,稍差則針不可入矣,亦奇巧之器也。後趙仲南歸之內府,叔恭嘗寫二圖刻梓以傳焉,今宋銅人及章氏圖皆不傳。
按此則西洋蠟人形,不過具有體質,而茲並腧穴用針之法,悉寓其中,智巧亦何遜西人。今雖不可見矣,然吾中國近年傑士奮興,創制奇器者,亦頗有之。苟其挽醫學之頹波,復銅人之巧制,施之證治,用彰明效,醫林之幸,正不獨醫林之幸也。
唐氏容川所著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一書,持中西之平,闡造物之秘,洵為有功醫學,余復何贅。茲讀中西書若有所得,有可以翼唐氏書者,敢抒其一得焉。陰者藏精而起亟,故腎之精華,必聚於上,上為末而下為本,西人謂腦主知覺,心不主知覺,是但見其上之精華而不見其下之蘊蓄也。是不知陰為陽守,陽為陰使也。
陰陽動靜之理,吾中醫亦豈能測識,所幸者有神聖之遺經耳。醫至今日,可謂逸矣。西醫自中國周烈王時即有解剖之學,至今析極毫釐,何如其旁,而不知猶是跡象也。內科理法云:凡人愈留心,則知覺之事愈明。又云:凡能留心者,視物較清,後亦易記。不曰留腦而曰留心,可見主權自屬於心。
又全體通考云:腦筋由心叢而來,其叢乃脊髓百結兩根之所為。腦筋既根於心叢,自屬心主知覺,腦髓聽命於心。此可譬之電線,心發電,脊過電,而腦其至所也。蓋腎生精化髓而輸於腦,心以陽而為腎之使,理固如是。必泥跡象以求,則所謂銅山西崩洛鐘東應者,西醫必更斥其誕矣。
飲食入胃,分清濁兩路而出,非經中間泌別不可。唐氏引西說飲水入胃,即散走膜膈,以明水之不入小腸。然小腸豈是專受穀食者。全體通考論胃與小腸篇,皆中有糜粥字,是胃與小腸,明系水穀雜居,外受相火之蒸化,說較勝矣。而於水穀之納入輸出與泌別若何,則一字不題,殆未能了了也。
此當以我中國聖經為斷,曰:五穀入胃,其糟粕精液宗氣,分為三隧;又曰:中焦亦並胃口出上焦之後,此所謂受氣者,泌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按泌別在中焦,當即西醫之謂連網,王清任之謂津門者是。水不盡散膜膈者,為其分三隧也。夫水穀經胃與小腸蒸化而後,所餘皆棄物,其揚帆直下可乎?而清濁有異也,又烏得不泌別。
此又聖經明告之矣,曰: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焉。楊上善注云: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而不納。自來醫家,從不言有兩泌別者,聖經實嘗言之,理亦誠然。然則泌別在下焦何處乎?西醫謂腎主生溺,其圖將腎豎割之,內有萬錐漏斗腎盞等名,下有溺管,腎之外廓,亦無進溺之口,溺固為腎生矣。然余不能無疑焉。
凡人飲水多者溺多,少者溺少,明系溺由飲來,一也;所飲之水,若全不化溺,必將有腫脹泄瀉等病,二也;溺待腎生,勢必不給,三也;腎生之而旋瀉之,竟無所用,四也。西醫因何致誤,殊不可曉。唐氏謂左右兩腎繫有竅最深,貫脊骨,通三焦,復有兩管下接膀胱。若然,則水從中焦下焦而下者,皆歷腎系抵膀胱,腎系實為泌別之處。
經言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是合三焦與肺之力以施其伎巧。故知此處泌別,最有關係。內科理法云:肺與皮膚出氣多則溺少,出氣少則溺多。此即內經氣化斯出之理,膀胱惟無上口,所以溺出必待氣化。乃西醫言有上口,而王清任曾諦視者,又言無上口,其殆有上口亦在包膜中,非氣化不出者歟。
自西醫腦髓司知覺之說,行於中國,而中國人不察,信之者眾。試更論之。腎精生髓,由脊入腦,猶草木果實之結於頂上。余考西醫每云腦筋從某來者,多是上來至下,以本為末,以末為本,其弊實由於是。然即其說還叩之,亦有可正其非者。
腎有髓質,西醫言之不一,他處無有,腎上核則言腦筋極多,非髓由腎生而何?中國謂心系貫脊屬腎,而西醫亦謂心叢乃脊髓百結兩根之所為,非心與腦相通而何?西醫言腦有透明之密質,心房之裡膜,亦言薄滑透明,非腦之明根於心之明而何?此皆見於全體通考者。抑內科理法不云乎,背脊髓不通於腦髓,即不知覺。
是又隱以腦髓為不司知覺矣。大凡西人之性,最長於化學,其習醫亦無非化學。詰以陰陽五行之理,人身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營衛溪谷之遊行出入,則茫然無知,即告亦不信。中外天資之限人若是,所不可解耳。
全體通考德貞氏自序,以中醫為守舊,為妄作。實乃坐井觀天之見。善守舊者,其舊皆不可變之天道,惟篤守而精研之,新義斯出。今日之中醫,非守舊乃棄舊耳。棄舊故妄作,非德貞氏之所謂妄作。吾慨夫以西人之智而惟斤斤守解剖之學也!解剖至此,形於何遁,然但見其所可見而不見其所不見。氣之帥血,猶君之帥臣,夫之帥婦,此理豈尚有可議。
乃德貞氏不信,而轉疑帥氣之無物,蓋剖胸則止見胸,剖腹則止見腹,局守形質之弊,必至於此。自序又極詆中醫脾動磨胃之說。脾磨曰動,此中醫之謬談,不出於古經。脾傷不磨則有之,脾若不能磨食,則消化之具,何以脾列其內,非彼之所自為者乎。德貞氏憫中國之無良醫,而欲中國立剖驗之館,用心良厚。
不知中國古昔未嘗不行此術。太素有云: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生可度量切循而得,死可解剖而視。下文即繼之以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陰陽,不可不察。古聖惟不專講解剖,是以醫學得詣於至極。西醫之短,即在其守舊不變,吾知西醫居中國,待多歷年所,必有讀中書而翻然改計者矣。
人身陰陽,無判然各具之理,陰陽雖分左右,而左亦有陰,右亦有陽,故經言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不言左者陽之道路,右者陰之道路。大抵肝木自左生心火而上升,心火克右之肺金協胃而下降,胃亦金也。管子左者出者也,右者入者也,正與此合。水生其木,而腎之真陰偏位乎左,以坎為陰中之陽也。
火生其土,而腎之真陽偏位乎右,以離為陽中之陰也。蓋生土者命火,而剋土以腐熟水穀者,少陽之木火。肝與膽皆木也,故弦為肝膽兩經之脈,而皆見於寸口左關。近世西醫有肝右之說,而中醫亦從而和之,於義實無所取。且肝亦何嘗居右也,肝居脊之正中,而膽藏其右葉,則左葉自當為肝之正體。
天地之道,左陽而右陰,肝得少陽生氣,亦必左出而右入。診肝脈於右關則謬矣。周慎齋主肝右者也,云一人病左脅痛,後傳之右當不起,痛傳於右,邪入臟矣。噫,豈其然乎!?脅痛在右者比比,未聞一痛即死。此必其人肝病已深,移右而並戕其膽,生機全滅,故即不起。
傷寒論循衣摸床、微喘、直視,云脈弦者生,澀者死。非以弦為有生機乎。又有以右脅痛為肺病者,肺居膈上,脅非其部,亦未聞小柴胡湯不治右脅痞硬也。鄭氏康成駁說文云:今醫病之法,以肝為木,心為火,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則有瘳。若反其術,不死為劇。鄭氏以儒而知醫,此可為醫者當頭棒喝矣。
民非水火不生活,人身五行亦惟水火尤貴。經云:一水不勝二火。所謂一水者,先天腎臟之水也,坎中一畫為陽,火即生於其中,與後天木火為二。水陰也,火陽也,陰靜而陽動。人之動作云為,全賴乎火,經所以有君火相火之名也。自來醫家,於此二義,各執一說,紛紜莫定。
或以君火屬命門,或以相火屬心包絡,或以君火專屬肝腎,或以相火專屬三焦,或謂君火生右尺相火,或謂相火為元氣之賊,不知其於經旨實悖也。經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王注謂:君火在相火之右,不主歲運。相火守位以稟命。君相二字本不費解,蓋猶人君端拱而無為,相臣協贊以宣力,故一主歲運,一不主歲運。
然則君火果何指也。經云: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以南面與太衝之義揆之,少陰自當謂足經。相火果何指也。經云:少陽之上,相火主之。少陽亦當謂足經。雖然,腎為坎水,而其所藏之火,實與心之離火相應。心以腎為體,腎以心為用。
君火實兼手少陰心,視守位稟命之相火,則大有不同。故少陰之上,熱氣主之,不言火氣主之。火氣以少陽主之者,明乎其為臣也,非火與熱有二也。夫君火兼有兩經,未嘗專屬心。相火亦兼有兩經,自以三焦配膽。或疑六經惟三焦不言何火,心包絡不言何火。心包絡非君火,三焦安得為相火。
曰:三焦主出納,主腐熟水穀,皆火之所為。其火即少陽木火也。心包絡乃心之宮城,專於衛心,主權不屬,然其托體甚高,亦不下濟相火,故君火相火兩無所與也。前人惟張戴人識此意,曰:人之心腎為君火,三焦膽為相火。王宇泰採入證治準繩消癉門,不知戴人尚有論否。
趙養葵偏見之重,與戴人同,其識高之處,亦有可節取者。趙以命門火為水中之火,君主之火。謂應事接物者心,棲真養息者腎。腎尤重於心。趙雖未知手足少陰皆為君主之義,論亦前後不符,而此數語,卻暗與經合。試更為引伸以足之:先天之火,有南面之尊,安得不為君火,惟恃有應務接物之心,故得以棲真養息。火則同出一源,故同為君火。
至趙用八味丸治多病,不可為訓。而八味丸補水中之火,則是正方。蓋水中之火,不宜偏用陽藥,有桂附必得有萸地。若腎中中有寒邪,則宜以姜附驅邪,如四逆湯之類。恐水中之火出而相拒,則加膽汁人尿以靖之,不加壯水藥。此仲聖本經立方之旨也。後人用其方,而並得其旨者蓋寡。
證治準繩發熱門,腎虛火不歸經,用十全大補湯吞八味丸一段,王氏謂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巴蜀有火井焉,得水則熾,得火則熄。桂附固治相火之正藥也,以桂附為正藥而譬之巴蜀火井,則其於水中之火之治法,猶未深知。豈忘乎十全大補之有歸地,八味之有萸地乎。
相火關乎人身之重,猶國之重賴乎相,蓋其秉東方甲木之氣,人身得之,則四時皆春,生機不息,經之言少火即此火。肝則非其比也,肝為厥陰,厥陰之盡,主疏泄而下降。人或以相火屬之,由其視相火為腎火也。夫陰陽之道誠難言耳,以心與腎較,則腎火主靜,而心火主動;以心腎與膽三焦較,則君火主靜,而相火主動。君火所以屬少陰者,照四方而神蘊乎內也;相火所以屬少陽者,生萬物而功普於外也。
經之所已言者,吾以文繹之;經之所未言者,吾以意逆之。庶乎其不至逞臆說而失真理也。
素問以工不知標本為妄行,而標本之屬不一,自啟元子注天元紀大論,以三陰三陽為標,寒暑燥濕風火為本,而後世奉為金科玉律,實乃大誤,不容不辨也。夫陰陽者,無形之六氣,六氣者有形之陰陽,絕無分於上下,安得別之為標本。經之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
明明以寒暑燥濕風火,指為三陰三陽,對下下應而言,故曰上奉。又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天地且陰陽之所積。若論標本,陰陽不更為本乎。竊嘗統覽全經,凡言標本,皆判若兩物,敢以經文一言蔽之曰不同。腎與肺,病與工,先病與後病,其不同之顯著者不具論。少陽之右,陽明治之云云,此申明左右有紀,以不同之間氣為標也。
少陽之右,火氣治之云云,此申明上下有位,以不同之六承氣為標也。按此兩言氣之標,皆不同於本。故下結以本標不同,氣應異象兩語。若空說本不同標,標不同本,何至有此駢枝。不同二字,自須著眼。其次一氣之標,詞句佶屈,罕得其旨。高士宗素問直解,以六氣為上一位,中見為中一位,三陰三陽為下一位。
陰陽六氣,本屬一家,乃擘分兩下,雜入中氣於中,可發一噱。亦足徵王注之誤人,其弊必至於此。玩所謂本也一句,不著於中見陽明之上,而著於其下,尚得撇中氣於本外乎。著氣之標一句於見之下,尚得謂標氣不在中見之下乎。中見與本,因互為表裡,故俱得為本。不能無表裡之分,故中見為本之下。
本之下,中之見兩句,義蓋如是。在見之下者,則舍六承氣而奚屬。觀新校正以此與六承氣一節,均引六元正紀大論為證,亦隱然見及之矣。或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風氣在厥陰之上,故厥陰為標。不知此上字,猶蔡邕獨斷所謂上者尊位所在也,與上下之上有別。不然,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何以不云下見少陰。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何以不云熱氣主之。觀所謂本也是謂六元,兩句連下,厥陰之上風氣主之等句,亦兩句連下,本字兼頂三陰三陽,玩味之即見。王氏惟誤認標本,故其注至真要大論也,強名其標本之同異,以陰為寒,陽為熱,有本末同,本末異之說。天地造化之機,其陰陽錯綜,難以跡求。
少陽太陰,看似本末同矣,而甲木與乙木同氣,厥陰非陽,己土與戊土同氣,陽明非陰,同之中暗藏有異。少陰太陽,看似本末異矣,而腎水亦陰,小腸火亦陽,異之中兼寓有同。況經有六而以寒熱概之,標本多寡相懸,且絕無界畫可守,恐無此顢頇之經文。歷考醫集以表裡先後之類分標本者,皆燦若列眉,不稍淆混。
依王說列六經標本,則皆意為分隸,按之各家,互有出入,信乎王說之不可為典要也。然則六氣標本所從不同者何謂也?曰:此一語是冒下總綱,下即申明不同之故與所從之何氣,又繼之以從本者化生於本云云,明乎其從之為化生,非病之化生。下文百病之起一節,乃是說到病生,經文何等明顯。
蓋本猶主也,中猶賓也,標則亦本亦主而未有定分者也。是故從本則中氣從本,從中則本氣從中。推之從標亦然。猶主賓之相為酬酢,而他人不與焉者也。自專以人身之病言,而論者偶觸一事,遂詡心得,並不統會全文。如劉潛江以葛根起陰氣為從太陰行化,合陽明從中氣之義。
是葛根之從,非本文之所謂從。陸九芝以濕溫為陽明生於中氣之病,治以蒼朮白虎。不特仲聖濕溫無此說,即許叔微之論賊邪亦不然。至他病之從生,律以此而不合,與厥陰亦當有中氣病,則兩家皆置不議矣。素問言從言化生,不可勝數,而此一節論者咸以病求,總緣未明標義。
余蓋於此又得一標本相反之旨焉。相反者不同之極,亦不同也。何以言之?六氣中從本從標者,止少陰太陽。少陰一臟,兼具水火,自反者也。而中氣太陽之水,又與少陰之火反。太陽水也,而中氣少陰兼具水火,自反者也,其火與太陽之水又反。其餘四氣,則皆木火相生,土金相生,欲不以反為標義得乎。
且此義經又明告之矣。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按所從以化生言,故從標者止少陰太陽。此以病言,統乎六氣,故反乎本即為標,如間氣六承氣皆是。乃王注言少陰太陰二氣,餘四氣標本同。既以二氣為反,獨不思二氣之反,是水火本具之反,非恍惚無憑之反。
王氏意中,惟橫一懸擬之標本,故既不知反之概乎六氣,而將四氣除去,又並二氣之本相反者而故昧之。處處欲伸其說,實處處自貢其瑕。顧余則因而參考前後,得以四通六闢,亦王氏之啟余也。其木火相生,土金相生,而一則從母,一則從子者奈何?陳修園謂木從火化,燥從水化,是矣。但天氣不加君火,而相火稟君之命以守位,不能為木所化。
土位中央,有面南之尊,不能為金所化。要之皆相從而後生者也。其從標而有取於相反者奈何?水與火勢均力敵而不容偏廢。壯水之主,則陽光以鎮。益火之原,則陰翳以消。相反之中,實有相濟之妙。故進則為主,亦退則為賓。不能專從標,而或則從本,或則從標。經文又煞有斟酌如是。
或曰:王氏訓標為末,本諸說文,不當創為別解。曰:末者名也,不同則徵以實,反又不同之所推而極之,皆末之一義所引伸也,豈戾古哉。抑王氏尤有誤者,本標不同,氣應異象之下,王註標者病之始。本標不同,所以氣應異象,下句方以病言,標有何病,本又何以不病。
況先病為本,後病為標,經之明訓。何反以病始為標。阮氏經籍籑詁引之,亦未之深考矣。素問之有訓詁,權輿於全元起,而今不復見,學者多宗王氏。王氏釋經之功,自不可沒;而其踳駁,則亦往往而有。自宋而後,注家每有是正,獨標本無疵之者。不揆檮昧,竊擬斯篇,願與學者共商之。
(此余舊作素問標本王注辨,今復加研核,似尚無漏義,故錄存之。)
徐洄溪、陳修園,皆尊信本經與仲聖之至者。徐謂神農為開天之聖人,實能探造化之精,萬物之理。仲聖諸方,悉本此書,藥品不多,而神明變化,已無病不治。又其所著百種錄,自謂探本溯源,發其所以然之義。所著傷寒論類方,自謂於方之精思妙用,一一註明,發其所以然之故。
陳謂藥性始於神農,不讀本草經,如作制藝不知題在四書。仲聖集群聖之大成,即儒門之孔子。又其所著本草經讀,自謂透發其所以然之妙,求與仲聖書字字吻合。今按二家之書,於本經皆止順文敷衍,於仲聖方皆止知大意。徐雖較勝於陳,而不能實踐其言則一也。試姑舉人參一物以明之。
小柴胡湯,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萎實一枚。徐注云:不嘔不必用半夏,煩不可用人參,栝蔞實除胸痹,此小陷胸之法。按心煩喜嘔為少陽本證,或煩而不嘔,則方有加減。觀心煩喜嘔之用參,即可知參之去,為煩而不嘔。不嘔自無需半夏,故以去半夏人參並言之。
蓋嘔則胸中之邪,不至於窒,若不嘔而用參,則更閉其邪,故去參而加以蕩胸之栝蔞實。徐以不嘔與煩拆講,又但知別錄栝蔞實主胸痹,而不知證之何以胸痹,故其注語全不中肯。況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煩而有參,柴胡桂枝幹薑湯,煩而不嘔無參,不可參觀而得之邪。陳謂桂枝加生薑芍藥新加湯,特提出沉遲二字,以辨身痛不是餘邪,乃營血凝滯作痛,故以人參借薑桂之力,增芍藥領入營分以通之。不知仲聖云:沉者營氣微也。
又云:遲者營氣不足,血少故也。人參入營生脈有專能,故以脈沉遲,明加人參之故,豈以為營血凝滯之故。又謂四逆湯,通脈四逆湯俱不加參,慮陰柔之品,反減姜附之力。而論中有四逆加人參湯者,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也。茯苓四逆少佐以人參者,以煩躁在汗下之後也。
按二方之證,兼有外熱而利,故雖脈微不加人參。四逆加人參湯,惡寒脈微而身不熱,故加之。夫利止脈不出者加人參,仲聖固明明言之。是其加參為脈微,非為利止亡血。至茯苓四逆湯,乃少陰陽虛,上擾其心,故煩躁。以四逆扶陽而平躁,茯苓入腎而抑陰,人參入心而去煩,各味俱有實義,何得以顢頇了之。
二家之論方辨藥,大率類是。又不獨二家為然。語有之,儒學醫,菜作虀。噫,豈易言哉!(集中人參未言治煩,故補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