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蘭室秘藏》~ 卷上 (8)

回本書目錄

卷上 (8)

1. 枳朮丸

治痞消食強胃

枳實(麩炒黃色一兩) 白朮(二兩)

上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不拘時候,量所傷多少,加減服之。

白話文:

[枳朮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增強胃部機能。

藥材包括:炒至呈黃色的枳實一兩,以及白朮二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以荷葉包裹燒熟的米飯製成丸狀,其大小約為綠豆的一倍。每次服用五十粒,以白開水送服,服用時間不限,可根據身體狀況及受損程度,自行調整服用數量。

2. 半夏枳朮丸

治因冷物內傷

半夏(湯洗七次,一兩) 枳實(麩炒黃色) 白朮(各二兩)

上三味為極細末,荷葉裹燒炊飯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量所傷加減服之。

白話文:

[半夏枳朮丸]用於治療因食用寒冷食物而導致的身體內部受損。

所需藥材及其處理方式如下:半夏(需先以熱水清洗七次,用量為一兩)、枳實(需炒至呈黃色)、白朮(用量皆為二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磨成極細粉末後,以荷葉包裹的燒炊飯來製成丸狀,其大小約為綠豆的一倍。每次服用時,應吞服五十顆這種藥丸,並以開水送服。根據受損程度的不同,可酌情增減服用量。

3. 橘皮枳朮丸

治元氣虛弱,飲食不消,或臟腑不調,心下痞悶

橘皮、枳實(麩炒黃色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量所傷加減服之。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元氣衰弱,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或是內臟功能失調,有胸悶不舒的症狀。

使用的藥材有:陳皮和炒至黃色的枳實各三十七公克,以及白朮七十四公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非常細的粉末,用荷葉包裹的燒飯來做成丸藥,大小約是綠豆的一點五倍。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白開水送服。根據病情的輕重,可適量增減藥量服用。

4. 除濕益氣丸

治傷濕:面、心腹滿悶、肢體沉重

紅花(三分) 蘿蔔子(炒熟五錢) 枳實(麩炒黃色) 黃芩(生用) 神麯(炒黃色) 白朮(各一兩)

上同為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綠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量所傷加減服之。

白話文:

【除濕益氣丸】

用於治療因濕氣過重導致的症狀,如面部浮腫、胸腹脹滿悶痛、四肢感到沉重。

藥方成分及劑量如下:紅花三份、炒熟的蘿蔔籽五錢、麩炒至黃色的枳實、生用的黃芩、炒至黃色的神麯、白朮(以上各一兩)。

將上述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荷葉包裹燒煮的米飯來製成丸藥,大小約為綠豆的一倍。每次服用五十顆,以開水送服。依個人受濕氣影響的程度調整服用劑量。

5. 除濕散

治傷馬奶子並牛羊酪水一切冷物

甘草(炙) 紅花(各二錢) 半夏(湯洗七次三錢) 茯苓(七錢) 乾生薑(三錢) 車前子澤瀉(各五錢) 神麯(炒黃一兩)

上為極細末,每服三錢,匕白湯調下,食前。

白話文:

[除濕散]

用於治療食用過量馬奶、牛羊乳製品等所有性質偏冷的食物所導致的身體不適。

藥材包括:炙甘草、紅花(各二錢)、半夏(先以熱水清洗七次,用量三錢)、茯苓(七錢)、乾生薑(三錢)、車前子、澤瀉(各五錢)、神麯(炒至微黃,用量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開水調和後飲下,應在飯前服用。

6. 升麻黃連丸

治多食肉口臭不欲聞其穢惡氣使左右不得近

白檀(二錢) 生甘草(三錢) 生薑(取自然汁) 升麻(五錢) 蓮花青皮(五錢) 黃連(去須一兩)黃芩(去腐酒洗二兩)上為極細末,湯浸𩚫餅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白湯下,食後。

白話文:

【升麻黃連丸】

用於治療因過度食用肉類導致口氣腥臭,無法忍受自身噁臭氣味,甚至旁人無法靠近的情況。

藥方成分如下:白檀香二錢、生甘草三錢、生薑(需使用其自然汁液)、升麻五錢、蓮花青皮五錢、黃連(需去除鬚根,用量一兩)、黃芩(需去除腐爛部分,並以酒洗淨,用量二兩)。以上藥材均研磨至極細粉末,再以湯水浸泡的麵團製成丸狀,大小約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需細嚼慢嚥,以熱水送服,應在飯後服用。

7. 上二黃丸

治傷熱食:痞悶兀兀欲吐,煩亂不安。

甘草(二錢) 升麻 柴胡(各三錢) 黃連(酒洗一兩) 黃芩(二兩)

一方加枳實(五錢)

上為細末,湯浸𩚫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食遠。

治傷冷飲者:以五苓散,每服二錢、三錢匕,加生薑煎服之。

治傷食兼傷冷飲者:煎五苓散,送半夏枳朮丸。

治傷冷飲不惡寒者:腹中亦不覺寒,惟覺悶身重,食不化者,或小便不利,煎去桂五苓散,依前斟酌服之。

白話文:

[上二黃丸]

用於治療因熱食造成的傷害:症狀包含胸脹悶,有嘔吐感,心煩意亂且感到不安。

藥方成分包括:甘草(二錢)、升麻、柴胡(各三錢)、黃連(經酒洗過的一兩)、黃芩(二兩)。

另一個版本的藥方會再添加枳實(五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以湯水浸泡後的麥餅製成丸狀,大小約綠豆大,每次服用五十粒,以清水吞服,飯後服用。

用於治療因冷飲造成的傷害:可使用五苓散,每次服用二錢至三錢,加入生薑一同煎煮服用。

對於同時受到食物及冷飲傷害的情況:可先煎煮五苓散,然後再服用半夏枳朮丸。

針對因冷飲造成的傷害但無惡寒反應的人:腹部不會感到寒冷,但會感到胸悶且身體沉重,食物不易消化,或者小便不順,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去掉肉桂成分的五苓散,照舊斟酌服用。

8. 瓜蒂散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何謂下部無脈?此謂木鬱也。飲食過飽,填塞胸中。胸中者太陰之分野。經曰:「氣口反大於人迎三倍,食傷太陰。」故曰木鬱,則達之吐者是也。

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上二味為極細末,每服二錢匕,溫漿水調下,取吐為度。若不至兩手尺脈絕,無不宜便用此藥,恐損元氣,令人胃氣不復。若止是胸中窒塞,悶亂不通,以指探去之。如不得吐者,以物探去之,得吐則已。如食不去,用此藥吐之。解云:「盛食填塞於胸中,為之窒塞。兩寸脈當主事,兩尺脈不見其理,安在胸中有食,故以吐出之。

」食者物也。物者坤土,也是足太陰之號。胸中者肺也,為物所填。肺者手太陰金也。金主殺伐,也與坤土俱在於上,而旺於天。金能剋木,故肝木生髮之氣伏於地下。非木鬱而何?吐去上焦陰土之物,木得舒暢,則鬱結去矣。食塞於上,脈絕於下。若不明天地之道,無由達此至理。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天地之別名也。故曰:「獨陽不生,獨陰不長。」天之用在於地下,則萬物生長矣。地之用在於天上,則萬物收藏矣。此乃天地交而萬物通也。此天地相根之道也。故陽火之根本於地下,陰水之源本於天上。故曰:「水出高源。」故人五臟主有形之物。物者陰也。

陰者水也。右三部脈主之。偏見於寸口,食塞其二,是絕五臟之源。源絕則水不下流,兩尺竭絕。此其理也。何疑之有?假令所傷前後不同,以分為率。傷熱物二分,傷生冷硬物一分。用寒藥三黃丸二停,熱藥巴豆三稜丸一停,合而服之。如熱物傷少,而寒物傷多,則寒藥少而熱藥多也。

假令夏月大熱之時,傷生冷硬物,當用熱藥巴豆三稜丸治之。須加三黃丸。謂天時不可伐,故加寒藥以順時令。若熱物只用三黃丸,何謂此三黃丸時藥也?假令冬天大寒之時,傷羊肉濕面等熱物,當用三黃丸治之。須加熱藥少許,草豆蔻丸之類是也。為引用,又為時藥。經云:「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此之謂也。余皆仿此。

白話文:

標題: [瓜蒂散]

內容: 當上半身有脈搏,下半身無脈搏時,這人應當會嘔吐,如果不嘔吐的話會有生命危險。所謂的下半身無脈指的是木氣鬱結。飲食過量,使得食物堵塞在胸中。胸中是太陰經的區域。古籍記載:“如果氣口的脈比人迎脈大三倍,說明太陰經被食物損傷。”所以說是木氣鬱結,需要通過嘔吐來解決。

主要成分是瓜蒂和赤小豆,兩者等份。

將這兩味藥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約兩錢,用溫水調勻後服用,直到引起嘔吐爲止。如果不是兩手脈絕的情況,不要隨便使用這種藥物,以免損害元氣,影響胃氣恢復。如果只是胸中感覺堵塞,悶亂不通,可以用手指刺激喉嚨催吐。如果無法嘔吐,可以用其他方式刺激,一旦嘔吐即可停止。如果食物仍然留在胃裏,可以再次使用此藥催吐。

食物過多,填滿胸中,導致胸中窒塞。兩寸脈應當正常,但是兩尺脈卻異常,這表明胸中有食物,所以需要通過嘔吐將其排出。

食物是物質,屬於坤土,也是足太陰經的象徵。胸中是肺部,被食物堵塞。肺部屬於手太陰金,金屬性質是殺伐,與坤土同在上部,且在天的支配下旺盛。金能剋制木,因此肝木的生髮之氣被壓制在地下。這不就是木氣鬱結嗎?嘔吐去除上焦的陰土物質,木氣得以舒暢,鬱結也就消除了。食物堵塞在上部,下半身的脈搏消失。如果不明白天地的運行規律,就無法理解這個道理。

水和火是陰陽的象徵,也是天地的別稱。所以有“獨陽不生,獨陰不長”的說法。如果天的作用發生在地下,萬物就能生長。如果地的作用發生在天上,萬物就會收藏。這就是天地交融,萬物暢通的道理。這是天地互相依存的規律。所以陽火的根源在地下,陰水的源頭在天上。因此有“水從高處來”的說法。人體五臟主管有形物質,物質屬於陰性。

陰性即水,由右三部脈主管。如果只在寸口出現,其中兩部分被食物堵塞,這就切斷了五臟的源泉。源泉被切斷,水就不能向下流動,兩尺脈也會消失。這就是其中的道理,還有什麼疑問呢?

假設前後受傷的情況不同,可以根據比例來判斷。如果是熱食傷兩分,生冷硬食傷一分。那麼就用三分的寒藥三黃丸,一分的熱藥巴豆三稜丸,合併服用。如果熱食傷害較小,而寒食傷害較大,則應減少寒藥,增加熱藥。

假設在酷熱的夏天,吃了生冷硬食,應當用熱藥巴豆三稜丸治療。但必須加入少量的三黃丸。這是因爲不應違背自然規律,所以要加上寒藥以順應季節。如果只是熱食傷害,只需用三黃丸即可,這就是爲什麼三黃丸被稱爲時藥。假設在嚴寒的冬天,吃了羊肉溼面等熱食,應當用三黃丸治療。但必須加入少量的熱藥,如草豆蔻丸等。這既是引用,也是時藥。古籍說:“必須先了解季節氣候,不要違背自然規律。”

這就是全部的解釋。其餘情況可參照此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