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室秘藏》~ 卷上 (7)
卷上 (7)
1. 神聖復氣湯
治復氣乘冬足太陽寒水足少陰腎水之旺子能令母實手太陰肺實反來剋土火木受邪,腰背胸膈閉塞疼痛,善嚏,口中涎,目中泣,鼻中流濁涕不止,或如瘜肉,不聞香臭,咳嗽,痰沫上熱如火,下寒如冰,頭作陣痛,目中溜火,視物䀮䀮,耳聾,耳鳴,頭並口鼻大惡風寒,喜日晴暖,夜臥不安,常覺痰塞咽膈不通,口不知味,兩脅縮急而痛,牙齒動搖不能嚼物,臍腹之間及尻臋足膝不時寒冷,前陰冷而多汗,行步欹側,起居艱難,麻木風痹,小便數,氣短喘喝,少氣不足以息,遺失無度,及婦人白帶,陰戶中大痛牽心,面色黧黑,男子控睪痛牽心腹,或面色如赭,食少,大小便不調,煩心,霍亂,逆氣裡急,腹不能努,或腸鳴,膝下筋急,肩脾大痛。此皆寒水來復火土之仇也。
乾薑(炮) 黑附子(炮各三分) 防風 人參 郁李仁(另研各五分) 半夏(湯洗研) 升麻(各七分) 藁本 甘草(各八分) 當歸身(六分酒洗) 柴胡 羌活(各一錢) 白葵花(五朵去心剪碎)
上件都作一服,水五大盞,煎至二盞,入黃耆一錢,橘紅五分,草豆蔻仁一錢,麵裹煨熟去皮一錢,同煎至一盞,再入下項藥。黃柏三分,酒浸,黃連三分,酒浸,枳殼三分,生地黃三分,酒洗,此四味預一日另用新水浸,又以華細辛二分,川芎細末三分,蔓荊子三分,作一處浸,此三味並黃柏等煎正藥作一大盞,不去渣,入此所浸之藥,再上火同煎至一大盞,去渣,熱服,空心。又能治齧頰齧唇,舌舌根強硬等證,如神。忌肉湯及食肉,不使助經絡中火邪也。大抵腎元與膀胱經中有寒氣不足者,並宜服之。於月生月滿時食,隔三五日一服。如病急,不拘時候。
白話文:
這款藥方名為「神聖復氣湯」,主要治療的是冬季因足太陽寒水及足少陰腎水過旺,導致手太陰肺部受實邪影響,進而剋制土火木,引發一系列症狀,包括:腰背、胸部有堵塞感且伴隨疼痛,頻繁打噴嚏,口中有大量唾液,眼淚不止,鼻涕持續流出,甚至像瘜肉般阻塞,無法辨別香臭,咳嗽,痰沫上火下寒,頭痛陣陣,眼中如火燒,視力模糊,耳鳴聽力減退,對風寒極度敏感,偏好晴朗溫暖天氣,夜晚睡不安穩,感覺喉嚨被痰堵塞,食慾不佳,兩側肋骨緊縮疼痛,牙齒鬆動無法咀嚼,肚臍到臀部和腳膝不時感到寒冷,生殖器冰冷多汗,走路不穩,起身困難,肢體麻木風濕,頻尿,氣短喘息,呼吸困難,尿失禁無度,女性白帶增多,私處劇痛牽扯心臟,面色晦暗,男性睪丸疼痛,面色赤紅,飲食減少,大小便不調,心情煩躁,霍亂,腹部脹氣,腹部肌肉無法用力,腸鳴,膝下肌肉緊繃,肩膀劇烈疼痛。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寒水剋制了火土。
配方成分包含炮製乾薑,炮製黑附子,防風,人參,郁李仁,半夏,升麻,藁本,甘草,當歸身,柴胡,羌活,白葵花。將所有材料混合成一劑,加入五大碗水煎煮至剩兩碗,然後加入黃耆,橘紅,草豆蔻仁,再煎煮至剩一碗,最後加入黃柏,黃連,枳殼,生地黃,華細辛,川芎細末,蔓荊子,一起煎煮至剩一大碗,去掉殘渣後趁熱服用,最好在空腹時喝。此藥方也能有效治療咬頰咬脣,舌根僵硬等症狀,效果神奇。服用期間需避免食用肉類,以免加重體內火氣。對於腎臟和膀胱經絡中寒氣不足的人,非常適合服用此藥。最好在月亮圓滿或初生時食用,每隔三五天服用一次。如果病情緊急,則不必拘泥於時間限制。
2. 麻黃豆蔻丸
治客寒犯胃心,胃大痛不可忍
木香 青皮 紅花 厚朴(各二分) 蘇木(三分) 蓽澄茄(四分) 升麻 半夏(湯洗) 麥糵面 縮砂仁 黃耆 白朮 陳皮(去白) 柴胡 炙甘草 吳茱萸 當歸身(各五分) 益智仁(八分) 神麯末(二錢炒) 麻黃(不去節三錢) 草豆蔻仁(五錢)
上為細末,湯浸𩚫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或細嚼湯下亦可。
白話文:
【麻黃豆蔻丸】
用於治療外來的寒氣侵犯到胃和心臟,導致胃部劇烈疼痛難以忍受的情況。
配方包括:木香、青皮、紅花、厚朴各兩份;蘇木三份;蓽澄茄四份;升麻、半夏(需先用水洗過)、麥芽粉、縮砂仁、黃耆、白朮、陳皮(要去掉內層白色部分)、柴胡、炙甘草、吳茱萸、當歸身各五份;益智仁八份;神麯末(需先炒過)二錢;麻黃(無需去掉結節部位)三錢;草豆蔻仁五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末後,用水浸濕的麵團做成丸狀,大小約如梧桐子。每次服用時,取五十粒丸藥,用溫開水吞服,或者也可以細嚼後再用開水送服。
以上就是「麻黃豆蔻丸」的製作與服用方法。
3. 酒客病論
論酒大熱有毒,氣味俱陽,乃無形之物也。若傷之則止,當發散汗出則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熱之藥下之,又有牽牛大黃下之。是無形元氣受病,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酒性大熱已傷元氣,而復重瀉之,況亦損腎水真陰及有形陰血俱為不足。
如此則陰血愈虛,真水愈弱,陽毒之熱大旺,反增其陰火。是謂元氣消亡,十神何依?折人長命,雖不即死而虛損之病成矣。金匱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濕,當以葛花解酲湯主之。
白話文:
在[酒客病論]這篇文章中,主要探討了酒精對身體的影響以及應對方式。酒精性質極熱且帶毒性,屬純陽氣味,是一種無形物質。一旦造成傷害,只需使其發汗排熱,病狀就會好轉,這是最佳的療法。其次,利尿也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可從上到下將濕氣排出,哪還有什麼酒病呢?
現在很多人得了酒精相關疾病,通常會服用一些去酒石的藥丸,這些藥性大熱,甚至還會使用像牽牛子、大黃這樣的強烈瀉藥。然而,這種做法等於是在無形的元氣受到傷害時,反而去損害有形的陰血,實在是大錯特錯。酒精本來就極熱,已傷害元氣,再進一步瀉下,更會傷害腎臟的真陰及有形陰血,導致這些資源不足。
這樣一來,陰血會越來越虛,真水也會越來越弱,使得體內的熱度更盛,反而增加陰火。這就是所謂的元氣消亡,那麼精神又該依附在哪裡呢?這種行為等於削減人的壽命,即使不會立即死亡,也會形成虛弱耗損的病態。《金匱要略》中提到,如果對酒疸進行瀉下治療,久而久之會變成黑疸。所以我們必須謹慎,避免犯下這樣的錯誤。最好的方法是讓身體上下都能排出濕氣,應該使用葛花解酲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