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蘭室秘藏》~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益黃散

治胃中風熱

黃耆(二錢) 陳皮(去白) 人參(各一錢) 芍藥(七分) 生甘草 熟甘草(各五分) 黃連(少許)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食前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風熱引起的胃部不適的處方「益黃散」。

所需藥材與份量如下:黃耆二錢、陳皮(需去掉內側白色部分)一錢、人參一錢、芍藥七分、生甘草五分、熟甘草五分、黃連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二錢的藥粉,加入一杯水煎煮至剩一半水量,應在飯前服用。

2. 升陽益血湯

二月間有一小兒未滿百日,病腹脹,二日大便一度,瘦弱,身黃色,宜升陽氣,滋血益血,補血利大便。

蠍梢(二分) 神麯末 升麻(各三分) 當歸 厚朴(各一錢) 桃仁(十個)

上都作一服,水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渣食遠熱服。

白話文:

在二月份的時候,有一個不到一百天的小嬰兒,他生病了,肚子脹大,兩天才排便一次,身體瘦弱,皮膚呈現黃色。這種情況適合提升體內的陽氣,滋養血液,增加血量,並且幫助排便。

藥方包括:蠍尾(二分),神麯粉,升麻(各三分),當歸,厚朴(各一錢),桃仁(十顆)。

以上所有藥材混合為一劑,用一大碗的水來煎煮,煮到只剩下半碗,然後濾掉藥渣,在飯後趁熱服用。

3. 厚腸丸

治小兒失乳以食飼之,未有食腸不能克化,或生腹脹,四肢瘦弱,或痢色無常。

厚朴、青皮(各二分)、橘紅、半夏、蒼朮、人參(各三分)、枳實、麥櫱面、神麯末(各五分)。

上為極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送下。食前忌飽食。

白話文:

[厚腸丸]

這是用來治療小兒因斷奶後開始食用固體食物,但腸胃功能尚未成熟,無法有效消化吸收,進而導致腹部脹氣,四肢瘦弱,或是排泄物顏色不正常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厚朴、青皮各兩份,橘紅、半夏、蒼朮、人參各三份,枳實、麥芽粉、神麴末各五份。

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用水煮麵糊做為粘合劑製成丸狀,大小約等同於芝麻粒。每次服用二十顆,用溫水吞服。應在飯前服用,避免飯後立即服用以免過度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