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室秘藏》~ 卷上 (1)
卷上 (1)
1. 黃耆湯
黃耆(二錢) 人參(一錢) 炙甘草(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渣食。遠服加白芍藥尤妙。
此三味皆甘溫能補元氣,甘能瀉火。內經云:「熱淫於內,以甘瀉之,以酸收之。」白芍藥酸寒,寒能瀉火,酸味能瀉肝而大補肺金,所補得金土之位,金旺火虛,風木何由而來剋土,然後瀉風之邪。
夫益黃散、理中丸、養神丸之類,皆治脾胃寒濕大盛神品之藥也。若得脾胃中伏熱火勞役不足之證,及服熱藥巴豆之類,胃虛而成慢驚之證,用之必傷人命。夫慢驚風者,皆由久瀉脾胃虛而生也。錢氏以羌活膏療慢驚風誤矣。脾虛者,由火邪乘其土位,故曰「從後來者為虛邪」,火旺能實其木,木旺故來剋土。
當於心經中以甘溫補土之源,更於脾土中瀉火以甘寒,更於脾土中補金以酸涼,致脾土中金旺火衰,風木自虛矣。損食多進藥愈,前藥是也。
白話文:
【黃耆湯】
配方如下:黃耆兩錢、人參一錢、炙甘草五分。
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藥。用一大杯的水量煎煮至剩下半杯,去掉殘渣後服用。如果需長期服用,可加入白芍藥,效果會更好。
這三種藥物都是性溫且味道甘甜,能補充身體的元氣,甘甜的味道也能清熱降火。根據《內經》記載:「當體內熱度過剩時,應使用甘甜的食物來降火,並使用酸性的食物來收斂。」白芍藥具有酸寒的特性,寒性能清熱降火,酸味能抑制肝臟功能過剩,同時大力補充肺部的活力。在金屬和土的平衡中,當金屬力量強大時,火的力量就會減弱,那麼風力又如何能剋制土的力量呢?這樣就可以消除風邪的影響。
像益黃散、理中丸、養神丸這些藥物,都是治療脾胃寒濕嚴重的良藥。但如果脾胃中潛藏有熱火或因勞累導致體力不足,或是服用如熱藥巴豆等藥物,導致胃虛而引起慢性的驚嚇症狀,使用這些藥物會危及生命。慢性驚嚇風癥,通常是由長時間的腹瀉導致脾胃虛弱而引起的。錢氏使用羌活膏來治療慢性驚嚇風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脾胃虛弱,是由於火邪侵佔了脾胃的位置,所以說「後來者為虛邪」,火勢旺盛能增強木的力量,木的力量壯大後,就會開始剋制土的力量。
應該在心經中,使用甘溫的藥物來補充脾胃的活力,再在脾胃中使用甘寒的藥物來清熱,再在脾胃中使用酸涼的藥物來補充肺部的活力,使得脾胃中的金屬力量強大而火的力量減弱,那麼風的力量自然也會減弱。在損失食物後,多吃藥會更有幫助,上述的藥物就是這樣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