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蘭室秘藏》~ 卷上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9)

1. 補陽湯

時初冬,一小兒二歲,大寒證,明堂青脈,額上青黑,腦後青絡高起,舌上白滑,喉鳴而喘,大便微青,耳尖冷,目中常常淚下,仍多眵,胸中不利,臥而多驚,無搐則寒。

黃柏、橘皮、葛根、連翹、蠍梢、炙甘草(各一分)、升麻、黃耆、柴胡(各二分)、當歸身、麻黃(各三分)、吳茱萸、生地黃、地龍(各五分)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盞半,煎至六分,去渣,乳食後熱服。服藥之後,添喜笑,精神出,氣和順,乳食旺。

白話文:

【補陽湯】

時間為初冬時節,有一個兩歲的小孩,出現了嚴重的寒症。他的鼻頭有青色的血管顯現,額頭呈現青黑色,腦後的血管也高高突起,舌頭表面濕滑且色白,伴有喘鳴聲,大便顏色微青,耳朵尖端冰冷,眼睛常有淚水,眼屎多,胸口不舒適,睡覺時容易驚醒,若沒有抽搐則是感覺寒冷。

藥方包括:黃柏、橘皮、葛根、連翹、蠍梢、炙甘草各取一點份量,升麻、黃耆、柴胡各取兩點份量,當歸身、麻黃各取三點份量,吳茱萸、生地黃、地龍各取五點份量。

將上述藥材研磨後混合在一起作為一劑,用一大杯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然後去掉殘渣,在飲食後趁熱服用。服用藥物後,小孩會變得愛笑,精神恢復,呼吸順暢,胃口也會變好。

2. 大蕪荑湯(一名梔子茯苓湯)

治黃疳土色為熱為濕,當小便不利,今反利,知黃色為燥,胃經中大熱發黃脫落,知膀胱與腎俱受土邪,乃大濕熱之證。鼻下斷作瘡者,土逆行榮氣伏火也。能乳者,胃中有熱也。寒則食不入,喜食土者,胃不足也。面黑色者為寒為痹。大便青寒褐色,血黑色熱蓄血中間,黃色腸中有熱。治法當滋榮潤燥,除寒熱致津液。

防風 黃連(各一分) 黃柏 炙甘草 麻黃(不去根節) 羌活(各二分) 山梔子仁 柴胡 茯苓(各三分)當歸(四分) 大蕪荑 白朮(各五分)

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一大盞半,煎至六分,去渣食前稍熱服。

白話文:

[大蕪荑湯(又稱為梔子茯苓湯)]

用於治療黃疸,皮膚呈現土黃色,此為熱毒和濕氣所致。病患本應小便不順,但現在反而尿量多,由此可知黃色是由於身體乾燥,胃部有高熱導致黃疸和組織脫落。可見膀胱和腎臟皆受到土邪影響,是嚴重的濕熱症狀。如果鼻子下方長瘡,這是因為土氣逆行,營氣被困,內有虛火。若患者還能吃奶,代表其胃部有熱。天冷時,食物難以下嚥,是因為胃部功能不足。臉色發黑,表示體內有寒氣或風濕。大便呈青色、寒涼且帶有褐色,血液中夾雜黑色,表示血液中藏有熱毒。黃色的大便表示腸道有熱。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養營氣,潤燥,去除寒熱,補充體內津液。

藥方成分:防風、黃連(各取一份)、黃柏、炙甘草、麻黃(保留根節)、羌活(各取兩份)、山梔子仁、柴胡、茯苓(各取三份)、當歸(取四份)、大蕪荑、白朮(各取五份)。

將以上藥材切碎成類似麻豆大小,混合成一劑藥。用水一大碗半,煎煮至剩六分之一,濾掉藥渣,在飯前溫熱服用。

3. 塌氣退黃湯(一名茯苓滲濕湯)

治小兒面色痿黃,腹䐜脹,食不能下

白朮 柴胡(各半分) 升麻(一分) 桂枝 麻黃 吳茱萸 厚朴 羌活 草豆蔻 神麯末蒼朮 澤瀉 白茯苓 豬苓 黃柏 橘紅(各二分) 青皮 黃連(各五分) 杏仁(二個)

上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

白話文:

這帖藥方名為塌氣退黃湯,又稱茯苓滲濕湯,主要用於治療兒童面色萎黃、腹部脹滿、飲食不下的症狀。

藥方成分包含:白朮、柴胡各半分,升麻一分,桂枝、麻黃、吳茱萸、厚朴、羌活、草豆蔻、神麯末、蒼朮、澤瀉、白茯苓、豬苓、黃柏、橘紅各二分,青皮、黃連各五分,以及杏仁兩顆。

將以上所有藥材配齊後,作為一劑藥,加入兩大碗的水煎煮,煮至剩下一碗水量時,濾掉藥渣,趁溫熱在飯前服用。

4. 中滿分消丸

枳實 黃連(去須) 厚朴(各五分) 乾薑 薑黃 豬苓(各一錢) 橘皮 甘草 白朮(各一錢五分) 砂仁 澤瀉 茯苓(各二錢) 半夏(四錢) 黃芩(一兩二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下。

白話文:

[中滿分消丸]

藥材包含:枳實、去鬚的黃連、厚朴(各五分)、乾薑、薑黃、豬苓(各一錢)、橘皮、甘草、白朮(各一錢五分)、砂仁、澤瀉、茯苓(各二錢)、半夏(四錢)、黃芩(一兩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湯浸濕的蒸餅來製成丸狀,大小像黍米一樣,每次服用三五十顆,用溫水送服。

5. 消痞丸

黃連(五錢) 黃芩(二錢) 厚朴(七分) 薑黃(五分) 乾生薑 人參(各四分) 甘草(三分) 枳實(二分) 橘皮(一分)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隨乳下。

白話文:

[消痞丸]

配方包含:黃連五錢、黃芩二錢、厚朴七分、薑黃五分、乾生薑、人參各四分、甘草三分、枳實二分、橘皮一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湯水浸泡後的蒸餅作為粘合劑製成丸狀,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三十粒,可隨著母乳一同餵食。

請注意,這段描述的是古代中醫藥方,現代使用時需遵照專業醫師指導。 (最後一句是自動加上去的,如不需要可忽略)

6. 癍疹論

夫癍疹始出之證,必先見面燒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煩悶,乍涼乍熱,咳嗽嚏噴,足稍冷,多睡驚,並瘡疹之證,或生膿胞,或生小紅癍,或生癮疹。此三等不同,何故俱顯上證而後乃出?蓋以上諸證,皆太陽寒水起於右腎之下,煎熬左腎,足太陽膀胱寒水夾脊逆流上頭下額,逆手太陽丙火不得傳導,逆於面上,故顯是證。蓋旺癸寒水克丙丁熱火故也。

諸癍證皆從寒水逆流而作也。醫者當知此理,乃敢用藥。夫胞者,一名赤宮,一名丹田,一名命門,主男子藏精施化,婦人系胞有孕,俱為生化之源,非五行也,非水亦非火,此天地之異名也,象坤土之生萬物也。夫人之始生也,血海始淨,一日二日,精勝其血,則為男子;三日四日五日,血脈已旺,精不勝血,則為女子。二物相搏,長生先身,謂之神,又謂之精。

道釋二門言之,本來面目是也。其子在腹中十月之間,隨母呼吸者陽氣也,而生動作滋益精氣神,飢則食母血,渴則飲母血。兒隨日長,皮肉筋骨血脈形氣俱足,十月降生,口中尚有惡血,啼聲一發,隨吸而下。此惡血復歸命門胞中,僻於一隅,伏而不髮,直至因內傷乳食濕熱之氣下流合於腎中,二火交攻,致榮氣不從,逆於肉理,惡血乃發。諸癍疹皆出於膀胱旺水。

其瘍後聚肉理歸於陽明。故三番癍始顯之證,皆足太陽旺膀胱克丙小腸,其始出皆見於面,終歸於陽明,肉理熱化為膿者也。二火熾甚,反勝寒水,遍身俱出。此皆出從足太陽傳變中來也。當外發寒邪,使令消散,內瀉二火,不令交攻其中,令濕氣上歸復其本位,可一二服立已,仍令小兒以後再無二番癍出之患。此內經之法,覽者詳之。

白話文:

【癍疹理論】

關於癍疹剛開始出現的症狀,患者會先出現臉頰泛紅、眼睛充血、眼皮紅、打哈欠且感到煩悶、忽冷忽熱、咳嗽、打噴嚏、腳微冷、睡眠過多且易驚醒,以及相關的疹子或瘡的症狀。有的可能出現膿包,有的可能是小紅點,或者類似癢疹的現象。這三種情況雖不同,但為什麼都呈現相似的前兆症狀然後才爆發呢?原因是這些症狀都源自於太陽寒水(一種中醫學說中的能量)從右腎下部升起,煎熬左腎,導致足太陽膀胱的寒水夾著脊椎逆向流向上方頭部和下方額頭,使得手太陽丙火(另一種中醫學說的能量)無法正常運行,於是在面部產生這些症狀。這是因為旺盛的癸寒水抑制了丙丁熱火所致。

所有的癍疹都是由寒水逆向流動所引發的。醫生應該理解這個道理,才能恰當地使用藥物。所謂的胞,有幾個別稱:赤宮、丹田、命門,它負責男性儲存精液以利生殖,女性則是孕育胎兒的地方,它是生命形成的源頭,不能簡單地用五行、水或火來定義,這是天地間獨特的存在,就像坤土能夠孕育萬物一樣。人類的誕生,血海剛開始是乾淨的,一到二天,如果精氣多於血液,就成為男孩;三到五天,如果血液已經旺盛,精氣少於血液,就成為女孩。兩者相互作用,形成生命的原始,可以稱為神,也可以稱為精。

道教和佛教對此都有描述,這是生命的原始面貌。胎兒在母親腹中十個月期間,隨著母親呼吸得到的陽氣,促進胎兒的生命活動,增強精氣神,餓時吸收母親的血液為食,渴時飲用母親的血液解渴。胎兒隨著時間成長,皮膚、肌肉、筋骨、血液、脈絡和形體逐漸完善,滿十個月出生,口中還殘留著一些污血,啼哭一聲後,這些污血被吸下去。這些污血回到命門胞中,偏居一角,潛伏著不爆發,直到因為消化不良、食物過濕過熱等原因,導致這些污血與腎中的熱氣結合,兩種力量交戰,導致營養物質無法正常循環,逆向滲入肌膚組織,污血於是爆發。所有癍疹都源自於膀胱的旺盛水氣。

疹子爆發後,肌膚組織的廢物會聚集到陽明脈。所以,三次的癍疹爆發,都是足太陽膀胱的旺盛水氣抑制了小腸的丙火,疹子最初都出現在面部,最終會回到陽明脈,肌膚組織的熱度轉化為膿。兩種熱力過盛,反而抑制了寒水,全身都會爆發疹子。這一切的爆發,都源自於足太陽脈的變化。應當外部排除寒邪,使其消散,內部要消除兩種熱力,避免它們在體內交戰,讓濕氣回到它原本的位置,可能在一兩次服用藥物後就能解決問題,而且能讓孩子以後不再受二次癍疹的困擾。這是內經中記載的方法,讀者應詳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