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室秘藏》~ 卷下 (18)
卷下 (18)
1. 消毒救苦散
治癍證悉具消化便令不出,如已出希者,再不生癍。
防風、羌活、麻黃根、升麻、生地黃、連翹(初出者減,出大者加)、酒黃柏(各五分)、當歸身、黃連(各三分)、川芎、藁本、柴胡、葛根、酒黃芩、生黃芩、蒼朮(各二分)、細辛、生甘草、白朮、陳皮、蘇木、紅花(各一分)、吳茱萸(半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夫癍疹出者,皆因內傷,必出癍,榮氣逆故也。大禁牽牛、巴豆,食藥宜以半夏、枳朮、大黃、益智仁之類,去其泄瀉,止其吐。若耳尖冷、呵欠、睡中驚、嚏噴、眼澀,知必出癍也。諸大膿泡、小水泡、癍疹、癮三色,皆榮氣逆而寒復其表,宜以四味升麻湯中加當歸身、連翹,此定法也。
如肺成膿癍,先嗽喘,或氣高而喘促,加人參,少加黃芩,以瀉伏火而補元氣。
如心出小紅癍,必先見嗌乾、驚悸、身熱、肌肉腫、脈弦洪,少加黃連。
如命門出癮疹,必先骨疼、身熱,其疼痛不敢動搖,少加生地黃,又加黃柏。諸癍疹皆為陰證瘡,須皆因內傷,飲食、脾胃不足,榮氣逆行,雖火熱內熾,陰覆其外,治法如前。
辨小兒癍證:呵欠、嚏噴、睡中發驚;或耳光冷、眼澀;或辨復食;口熱;或口醋氣;奶瓣不消;或腹中痛。如癍證少具,其癍未發,乃與升麻湯三五錢,帶熱服之,待身表溫和,癍疹已顯,服藥乃止。
如其身涼,其癍未出,辨得是癍證,無問服數,直候身表溫和及癍瘡已顯然後乃止,只時時與桔梗湯,寬胸膈,利咽喉。
白話文:
【消毒救苦散】
【功效】治療麻疹病症,使其完全消化,防止麻疹再次冒出。如果已經冒出少量,也能防止再次長出新的麻疹。
【配方】防風、羌活、麻黃根、升麻、生地黃、連翹(初期出現減少,大量出現增加)、酒黃柏(各五分)、當歸身、黃連(各三分)、川芎、藁本、柴胡、葛根、酒黃芩、生黃芩、蒼朮(各二分)、細辛、生甘草、白朮、陳皮、蘇木、紅花(各一分)、吳茱萸(半分)。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碎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大盞煎煮至一碗,去除藥渣,稍微加熱,在空腹時服用。
【說明】麻疹的出現,都是因爲體內受傷,必定會冒出麻疹,這是因爲營氣逆行的緣故。嚴格禁止使用牽牛、巴豆,飲食藥物應以半夏、枳術、大黃、益智仁等,去除腹瀉,停止嘔吐。如果耳朵尖冷、打哈欠、睡覺中驚醒、噴嚏、眼睛澀,知道必定會出現麻疹。各種大的膿包、小水泡、麻疹、癮疹三種顏色,都是營氣逆行且寒氣覆蓋體表,應該在四味升麻湯中加入當歸身、連翹,這是固定的方法。
如果肺部形成膿疹,先咳嗽喘息,或者氣喘急促,加入人參,少量加入黃芩,以清除潛藏的火氣並補充元氣。
如果心臟出現小紅疹,必須先看到喉嚨乾燥、驚悸、身體發熱、肌肉腫脹、脈象弦洪,少量加入黃連。
如果命門出現癮疹,必須先感到骨痛、身體發熱,疼痛到不敢動彈,少量加入生地黃,再加入黃柏。所有麻疹都屬於陰證瘡,都是因爲內傷,飲食、脾胃不足,營氣逆行,雖然體內火熱,但外層被陰寒覆蓋,治療方法如前所述。
【辨別小兒麻疹】打哈欠、噴嚏、睡覺中受驚;或者耳朵冷、眼睛澀;或者再次進食;口腔熱;或者口中有酸氣;奶瓣未消化;或者腹部疼痛。如果麻疹症狀較少,麻疹還未出現,就給予升麻湯三五錢,趁熱服用,等到體溫正常,麻疹已經顯現,就可以停止服藥。
如果身體涼,麻疹未出現,判斷是麻疹症狀,無論多少次服藥,直到體溫正常和麻疹已經顯現,然後才停止,只適時給予桔梗湯,寬胸膈,利咽喉。
2. 桔梗湯
如癍已出,只時時與之,快咽喉,寬利胸膈。
桔梗(二錢) 甘草(一錢,炙)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渣,大溫,時時服之,不可計服數。
如見傷食證,又見癍證,先與不犯大黃、巴豆藥,克化過,再與升麻湯。
如食重傷,前藥不能過,再與犯大黃、巴豆藥過。
如大便行,當即便與升麻湯服之,恐癍子內陷,以後臨時作罪過。
如癍子已出,稠密,身表熱急,與下項。
白話文:
【桔梗湯】
如果疹子已經出現,應隨時服用此湯,可以舒緩喉嚨,使胸口感到舒暢。
所需材料如下:
- 桔梗:二錢
- 甘草:一錢(炒過的)
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杯水來煎煮,直到只剩下約六分的水量,然後濾掉藥渣,趁溫熱時服用,不限制服用次數。
若同時出現食物中毒的症狀和出疹的症狀,應先給予不會引起劇烈反應的藥物,待食物中毒的症狀緩解後,再服用升麻湯。
若食物中毒嚴重,先前的藥物無法有效治療,則需使用會引起劇烈反應的藥物,如含大黃或巴豆的藥物。
如果排便順暢,應立即服用升麻湯,以防疹子往身體內部發展,以免造成後續的健康問題。
若疹子已大量出現,且身體表面有高燒,則應服用以下的藥方。
3. 黍黏子湯
如癍子已出稠密,身表熱急,與此藥服之,防後青乾黑陷。
黍黏子(炒香) 當歸身(酒洗) 炙甘草(各一錢) 柴胡 連翹 黃耆 黃芩(各一錢五分) 地骨皮(二錢)
上同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渣溫服。空腹服藥畢,且休與乳食。
白話文:
【黍黏子湯】
如果疹子已經冒出,而且長得密集,身體表面感覺非常熱,這時候可以服用這個藥方,預防之後疹子變青、乾枯或轉黑凹陷。
藥方成分如下:黍黏子(炒過,使其散發香味)、當歸身(用酒洗淨)、炙甘草(以上三種各一錢)、柴胡、連翹、黃耆、黃芩(以上四種各一錢五分)、地骨皮(二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較粗的粉末,每次取兩錢,用水一大碗來煎煮,煮到只剩下約六分之一的水量,去掉藥渣後溫熱服用。在空腹時服用藥物,服藥完畢後暫時不要進食母乳或其他食物。
4. 麻黃柴胡升麻湯
治小兒寒鬱而喘,喉鳴,腹滿,鼻流清涕,脈沉急而數
麻黃 草豆蔻仁 益智仁(各一錢五分) 吳茱萸 厚朴(各二分) 當歸梢 甘草 柴胡生黃芩(各一分) 升麻 神麯 蘇木(各半分) 全蠍(二個) 紅花(少許)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渣食。遠服,忌風寒,微有汗則效。
白話文:
[麻黃柴胡升麻湯]用於治療兒童因寒冷鬱積導致的喘息,喉嚨發出鳴音,腹部脹滿,鼻子流清澈的鼻涕,脈搏深沉、緊急且頻率快。
藥方成分與劑量:麻黃、草豆蔻仁、益智仁各1.5錢,吳茱萸、厚朴各0.2錢,當歸梢、甘草、柴胡、生黃芩各0.1錢,升麻、神麯、蘇木各0.05錢,全蠍2個,少量紅花。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大小如麻豆,分成兩份。每次取一份,加入足夠的水,煮沸後再煎至剩下七分之一,過濾掉藥渣後飲用。遠離風寒,若出現微汗即表示藥效開始發揮。
服用時需避開風寒,若有微汗出現,即表示藥物已開始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