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蘭室秘藏》~ 卷中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7)

1. 半產誤用寒涼之藥論

婦人分娩及半產漏下昏冒不省,瞑目無所知覺。蓋因血暴亡,有形血去則心神無所養。心與包絡者,君火相火也。得血則安,亡血則危,火上熾故令人昏冒。火勝其肺,瞑目不省人事,是陰血暴去不能鎮撫也。血已虧損,往往用滑石、甘草、石膏之類,乃辛甘大寒之藥,能瀉氣中之熱。

是血虧瀉氣,乃陰虧瀉陽,使二者俱傷,反為不足。虛勞之病昏迷不省者,上焦心肺之熱也。此無形之熱,用寒涼之藥驅令下行。豈不知上焦之病悉屬於表,乃陰證也。汗之則愈,今反下之,幸而不死,暴虧氣血,生命豈能久活。又不知內經有說:「病氣不足宜補不宜瀉。」但瞑目之病悉屬於陰,宜汗不宜下。

又不知傷寒鬱冒得汗則愈,是禁用寒涼藥也。分娩半產本氣不病,是暴去其血,亡血補血,又何疑焉?補其血則神昌。常時血下降亡,今當補而升舉之。心得血而養神不昏矣。血若暴下,是秋冬之令大旺,今舉而升之以助其陽,則目張神不昏迷矣。今立一方,補血養血生血益陽,以補手足厥陰之不足也。

白話文:

這篇論述的是關於婦女在生產或流產後,出現出血過多導致意識模糊,眼睛閉著,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這是因為大量失血,導致身體無法供應心神所需的養分。心臟和包絡是主管火的器官,得到血液滋養就能安定,血液流失就會陷入危險。火氣上升使人昏倒。火氣勝過肺部,使人閉眼,失去知覺,這是因為陰血流失,無法調節身體造成的。

血液已經損耗,但有些人會使用滑石、甘草、石膏這些性質寒涼,可以清熱的藥物。這些藥物會讓身體內的氣熱下降,然而,這是陰虛導致的陽氣流失,使得陰陽兩者都受損,反而造成更大的不足。虛弱的人如果陷入昏迷,是因為上焦的心肺熱氣。這種無形的熱氣,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希望它們能向下排解。但其實上焦的疾病都是表面的,是陰性的症狀,應該透過出汗的方式來治療,而非用寒涼的藥物。

如果病人幸運地活了下來,但氣血大量流失,生命又如何能長久呢?不知道《黃帝內經》有說過:「當氣力不足的時候,應該補充而不是排泄。」然而,閉眼的病症都屬於陰性,應該出汗,而非排泄。

不知道在感冒引起的鬱悶,出汗就可以好轉,所以應該避免使用寒涼的藥物。分娩或流產本身不會生病,是因為突然失血,失血就該補血,這又有什麼好懷疑的呢?補充血液,神智自然會清醒。平常血液是下降的,現在應該要補充並提升。心臟得到血液,滋養心神,就不會昏倒了。如果血液突然大量流失,就像是秋冬的氣候非常旺盛,現在提升它,幫助陽氣,眼睛就會睜開,神智也不會再模糊了。

因此,我們提供一個方子,可以補充、滋養、生成血液,增強陽氣,用來補充手腳厥陰脈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