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室秘藏》~ 卷下 (3)
卷下 (3)
1. 導氣除燥湯
治小便閉塞不通,乃血澀致氣不通而竅澀也。
茯苓(去皮) 滑石(炒黃各二錢) 知母(細銼酒洗) 澤瀉(各三錢) 黃柏(去皮酒洗四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如急閉,不拘時服。
白話文:
【導氣除燥湯】
用於治療小便不暢,堵塞的症狀,這是由於血液流通不順導致氣脈受阻,進而使排泄管道功能受影響。
藥方成分與劑量如下:茯苓(需去皮)、滑石(需先炒至微黃,兩者各取二錢)、知母(需細切後以酒清洗)、澤瀉(各取三錢)、黃柏(需去皮後以酒清洗,取四錢)。
以上藥材均需研磨成適宜烹煮的大小。每次使用時取五錢的藥材,加入三杯水煎煮至剩一杯水量,然後去掉藥渣,趁微熱時空腹服用。
若情況緊急且小便嚴重堵塞,可不受時間限制隨時服用。
2. 腎疸湯
治腎疸目黃,甚至渾身黃,小便赤澀
羌活、防風、藁本、獨活、柴胡(各五分)、升麻(五錢)
以上治腎疸目黃、渾身黃
白茯苓(二分)、澤瀉(三分)、豬苓(四分)、白朮(五分)、蒼朮(三錢)
以上治小便赤澀
黃柏(二分)、人參(三分)、葛根(五分)、神麯(六分)、甘草(三錢)
上銼如大豆大,分作二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前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叫做腎疸的病症,症狀包括眼睛和全身發黃,以及小便顏色深紅且排尿困難。
用於治療眼睛和全身發黃的部分藥材有:羌活、防風、藁本、獨活、柴胡各五分,升麻五錢。
而用於改善小便顏色深紅且排尿困難的部分藥材有:白茯苓二分、澤瀉三分、豬苓四分、白朮五分、蒼朮三錢。
另外,黃柏二分、人參三分、葛根五分、神麯六分、甘草三錢,這些藥材也是治療的一部分。
將上述藥材切碎至大小如大豆,分為兩份。每次取一份,加入三盞水,煮沸至剩下一盞水,然後濾掉殘渣。趁溫熱,在飯前服用。
3. 痔漏門
4. 痔漏論
內經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夫大腸庚也,主津,本性燥,清肅殺之氣,本位主收,其所司行津,以從足陽明。旺則生化萬物者也。足陽明為中州之土,若陽衰亦殞殺萬物,故曰萬物生於土而歸於土者是也。以手陽明大腸司其化焉。既在西方,本位為之害蜚,司殺之府。
因飽食行房忍泄,前陰之氣歸於大腸。木乘火勢而侮燥金,故火就燥也。大便必閉。其疾甚者,當以苦寒瀉火,以辛溫和血潤燥,疏風止痛,是其治也。以秦艽當歸梢和血潤燥,以桃仁潤血,以皂角仁除風燥,以地榆破血,以枳實之苦寒補腎以下泄胃實,以澤瀉之淡滲使氣歸於前陰,以補清燥受胃之濕邪也。白朮之苦甘,以苦補燥氣之不足,其甘味以瀉火而益元氣也。
故曰甘寒泄火,乃假枳實之寒也。古人用藥為下焦如瀆,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多為大便秘澀,以大黃推去之,其津血益不足,以當歸和血及油潤之劑,大便自然軟利矣。宜作銼湯以與之。是下焦有熱以急治之之法也。以地榆酸苦而壞胃,故宿食消盡,空心作丸服之。
白話文:
[痔漏討論]
《內經》提及,過度飽食後,筋脈會不正常鬆弛,進而導致腸道疾病,形成痔瘡。大腸的性質就像金屬,主管水分,其本質是乾燥的,具有清潔與殺菌的功能,主要負責收斂工作,負責調節身體的水分,跟隨足陽明胃經運行。當它功能旺盛時,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足陽明胃經就像是身體的中樞,如果它的功能減弱,也會影響到身體其他機能,所以說萬物生於土,最終也歸於土。
當人在飽食後進行性行為,或強忍排便,前陰部的氣息會轉移到大腸。肝臟(木)利用心臟(火)的力量,去侵犯肺臟(金),這就是「火向燥」的道理。結果會導致便祕。對於病情嚴重的人,應該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辛溫的藥物來活血潤燥,疏風止痛,這是治療痔瘡的方法。
使用秦艽、當歸梢和血潤燥;桃仁潤血;皁角仁去風燥;地榆破血;枳實的苦寒補腎,幫助胃部排空;澤瀉的淡滲讓氣歸前陰,並清除胃部濕氣;白朮的苦甘,苦能補燥氣,甘能降火增強元氣。
古人用藥的原則是「下焦如瀆」,也就是說,對於下腹部的病症,要盡快治療。如果大便乾硬,可以使用大黃來幫助排便,但這樣會使津液更加不足,因此要配合當歸和油潤的藥物,大便自然會變得軟滑。應製成藥湯服用,這是針對下焦有熱的急治方法。因為地榆味道酸苦,會傷害胃部,所以應在空腹時服用地榆丸,以便徹底清除宿食。
5. 秦艽白朮丸
治痔疾並痔漏有膿血大便燥硬而作疼痛不可忍
秦艽(去蘆) 桃仁(湯浸去皮尖) 皂角仁(燒存性各一兩) 當歸梢(酒浸) 澤瀉 枳實(麩炒黃) 白朮(各五錢) 地榆(三錢)
上為細末和桃仁泥研勻,煎熱湯打麥糊為丸如雞頭仁大,令藥光滑焙乾,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空心服,待少時以美膳壓之。忌生冷硬物,冷水冷菜之類,並濕面酒及辣辛熱大料物之類,犯之則藥無驗也。
白話文:
這款「秦艽白朮丸」主要用於治療痔瘡疾病,包括有膿血的內外痔,以及因大便乾硬導致的劇烈疼痛,患者痛到難以忍受。
所需材料如下:秦艽(去蘆)、桃仁(先用水浸泡後去皮尖)、皁角仁(燒過保持其本性)、當歸梢(酒浸泡)、澤瀉、炒至微黃的枳實、白朮,以上每種皆需五錢;另需地榆三錢。
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再混合桃仁泥一起攪拌均勻。然後用熱水煮麥糊,以此為粘合劑製成大小如雞頭仁的丸子,確保藥丸表面光滑後,再進行烘乾。每次服用五七十顆,用溫開水送服,應在空腹時服用,稍等片刻後再進食美味的食物。
需注意的是,服藥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硬質食物,如冷水、冷菜等,同時也要遠離濕麵、酒類及辛辣、熱性、大料的食物,否則會影響藥效。
6. 秦艽蒼朮湯
治痔疾,若破謂之痔漏,大便秘澀,必作大痛。此由風熱乘食飽,不通氣逼大腸而作也。受病者燥氣也,為病者胃濕也。胃刑大腸,則化燥火,以乘燥熱之實,勝風附熱而來,是濕熱風燥四氣而合。故大腸頭成塊者濕也,作大痛者風也。若大便燥結者,主病兼受火邪,熱結不通也。
去此四者,其西方肺主諸氣,其體收下,亦助病為邪,須當破氣藥兼之,治法全矣。以銼湯與之,其效如神。
秦艽(去芛) 桃仁(湯浸去皮,另研) 皂角仁(燒存性,另研,各一錢) 蒼朮(制) 防風(各七分) 黃柏(去皮,酒洗,五分) 當歸梢(酒洗) 澤瀉(各三分) 梭身檳榔(一分,另研) 大黃(少許,雖大便過澀,亦不可多用)
上除檳榔、桃仁、皂角仁三味外,余藥㕮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渣,入檳榔等三味末,再上火煎至一盞,空心熱服,待少時,以美膳壓之,不犯胃氣也。服藥日忌生冷硬物及酒、濕面、大料物、乾姜之類,犯之則其藥無效。
如有白膿,加白葵花頭五朵,去萼心,青皮半錢,不去白,入正藥中同煎。木香三分為細末,同檳榔等三味,依前煎服。餌古人治此疾,多以歲月除之,此藥一服則愈。
白話文:
這款藥方名為「秦艽蒼朮湯」,主要用於治療痔瘡。如果痔瘡破裂,我們稱之為痔漏,這種情況會導致大便困難且非常疼痛。通常這是因為在風熱環境下吃得太飽,食物無法順利消化,導致氣機不暢,進而影響到大腸的正常運作所引發的問題。患者體內可能有燥氣,而病源則來自胃濕。胃對大腸產生的影響會轉化為燥火,加上燥熱的實質影響,再加上風邪和熱邪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濕、熱、風、燥四種致病因素的結合。因此,大腸部位形成硬塊是由濕氣所致,劇烈疼痛則由風邪引起。如果大便乾硬,則說明病情已併發火邪,導致熱結不通。
要解決這四種致病因素,需注意到肺臟負責調節全身的氣機,其功能偏向下肅,也可能助長病態,因此在治療上應同時使用理氣藥,這樣治療方法才完整。將這些藥材煎煮成湯藥服用,效果神奇。
藥方成分包括:秦艽、桃仁、皁角仁、蒼朮、防風、黃柏、當歸梢、澤瀉、檳榔、以及少量的大黃。除了檳榔、桃仁、皁角仁之外,其餘藥材皆需切碎成類似麻豆大小,所有藥材一起煎煮,用水量約為三杯,煮至剩下一杯又二分之一杯時,去除藥渣,加入檳榔等三味藥末,再次上火煮至剩下一杯,空腹時趁熱服用。服用後稍待片刻,再食用一些美味的食物,以免傷害胃氣。服藥期間需避免生冷、堅硬的食物以及酒類、濕麵、大料物、乾薑等,否則藥效將大打折扣。
若伴有白色膿液,可加入五朵白葵花頭,去萼心,並加入青皮半錢,不必去除白色部分,與正藥一同煎煮。另取木香三分研磨成細末,與檳榔等三味藥一同服用。古人的治療方法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但此藥只需服用一次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