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

《蘭室秘藏》~ 卷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0)

1. 辛潤緩肌湯(一名清神補氣湯)

前消渴證才愈止,有口乾腹不能努,此藥主之。

白話文:

之前糖尿病症狀剛剛痊愈,但仍有口乾、腹部無力的症狀,這帖藥可以治療這些症狀。

生地黃 細辛(各一分) 熟地黃(三分) 石膏(四分) 黃柏(酒製) 黃連(酒製) 生甘草 知母(各五分) 柴胡(七分) 當歸身 荊芥穗 桃仁 防風(各一錢) 升麻(一錢五分) 紅花(少許) 杏仁(六個) 小椒(二個)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食遠稍熱服之。

白話文:

生地黃、細辛(各 10 克) 熟地黃(30 克) 石膏(40 克) 黃柏(用酒浸泡製成) 黃連(用酒浸泡製成) 生甘草 知母(各 5 克) 柴胡(7 克) 當歸身 荊芥穗 桃仁 防風(各 15 克) 升麻(22.5 克) 紅花(少量) 杏仁(6 個) 小椒(2 個)

2. 甘草石膏湯

渴病久愈又添舌白滑微腫,咽喉咽津覺痛,嗌腫,時時有渴,喜冷飲,口中白沫如膠。

白話文:

糖尿病久治後又出現舌頭色白且稍微腫脹,吞嚥時喉嚨感覺疼痛,咽喉腫脹,經常感到口渴,喜歡喝冷水,口腔內產生像膠狀的白色泡沫。

生地黃 細辛(各一分) 熟地黃 黃連(各三分) 甘草(五分) 石膏(六分) 柴胡(七分) 黃柏 知母 當歸身 桃仁(炒去皮尖) 荊芥穗 防風(各一錢) 升麻(一錢五分) 紅花(少許) 杏仁(六個)小椒(二個)

上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

白話文:

生地黃、細辛(各 15 克) 熟地黃、黃連(各 45 克) 甘草(75 克) 石膏(90 克) 柴胡(105 克) 黃柏、知母、當歸身、桃仁(炒熟後去皮尖)(各 15 克) 荊芥穗、防風(各 1.5 克) 升麻(2.25 克) 紅花(適量) 杏仁(6 粒) 小椒(2 粒)

3. 甘露膏(一名蘭香飲子)

治消渴飲水極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白話文:

治療非常口渴且喝水很多、食量大但身體卻變瘦、自發性出汗、大便乾硬、小便次數過多的情況。

半夏(二分,湯洗) 熟甘草 白豆蔻仁 人參 蘭香 升麻 連翹 桔梗(各五分) 生甘草 防風(各一錢) 酒知母(一錢五分) 石膏(三錢)

白話文:

藥材:

  • 半夏(二錢,先煮沸後用熱湯清洗)
  • 熟甘草
  • 白豆蔻仁
  • 人參
  • 蘭香
  • 升麻
  • 連翹
  • 桔梗(以上各五錢)
  • 生甘草
  • 防風(各一錢)
  • 酒知母(一錢五分)
  • 石膏(三錢)

上為極細末,湯浸𩚫餅和勻成劑,捻作薄片子,日中曬半乾,擦碎如米大,每服二錢,淡生薑湯送下,食後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湯汁浸泡餅乾,攪拌均勻作成藥劑。將藥劑捏成薄片,在太陽底下曬至半乾,然後搓碎成米粒大小。每次服用兩錢,用淡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

4. 生津甘露飲子

治消渴:上下齒皆麻,舌根強硬腫痛,食不能下,時有腹脹,或瀉黃如糜,名曰餐泄,渾身色黃,目睛黃甚,四肢痿弱,前陰如冰,尻臀腰背寒,面生黧色,脅下急痛,善嚏,喜怒健忘。

白話文:

治消渴

症狀包括:上下牙齒麻木,舌根僵硬腫痛,無法進食,偶有腹脹,或腹瀉黃色液體如稀粥,稱為「餐泄」,全身皮膚黃,眼睛黃得厲害,四肢虛弱無力,生殖器冷如冰,臀部、腰背寒涼,臉上長黑斑,肋骨下疼痛劇烈,容易打噴嚏,喜怒無常,愛忘事。

藿香(二分) 柴胡 黃連 木香(各三分) 白葵花 麥門冬 當歸身 蘭香(各五分) 蓽澄茄 生甘草 山梔子 白豆蔻仁 白芷 連翹 薑黃(各一錢) 石膏(一錢二分) 全蠍(二個去毒) 炙甘草 酒知母 升麻 人參(各二錢) 桔梗(三錢) 杏仁(去皮) 酒黃柏(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 藿香:2 克
  • 柴胡:3 克
  • 黃連:3 克
  • 木香:3 克
  • 白葵花:5 克
  • 麥門冬:5 克
  • 當歸身:5 克
  • 蘭香:5 克
  • 蓽澄茄:1 克
  • 生甘草:1 克
  • 山梔子:1 克
  • 白豆蔻仁:1 克
  • 白芷:1 克
  • 連翹:1 克
  • 薑黃:1 克
  • 石膏:1.2 克
  • 全蠍(去毒):2 個
  • 炙甘草:2 克
  • 酒知母:2 克
  • 升麻:2 克
  • 人參:2 克
  • 桔梗:3 克
  • 杏仁(去皮):1.5 克
  • 酒黃柏:1.5 克

上為細末,湯浸𩚫餅和勻成劑,捻作片子,日中曬半乾,擦碎如黃米大,每服二錢,津唾下,或白湯送下,食遠服。

白話文:

將細粉狀的藥材浸泡在湯汁中,與麵粉揉合後製成劑型。將劑型搓揉成片狀,在中午時曬到半乾。將片狀藥材擦碎成黃米粒大小。每次服用 2 錢,用唾液送服,或用白湯送服。飯後服用。

5. 諸脈者皆屬於目論

陰陽應象論云:諸脈者皆屬於目,目得血而能視。五臟六腑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則為約束里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繫,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即隨眼系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岐,故見兩物。

白話文:

《陰陽應象論》中說:所有的脈絡都和眼睛有關,眼睛得到血液才能視物。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輸到眼睛,成為眼睛的精華。精氣的精萃部分就是眼窩骨頭的精髓、瞳孔筋膜的精髓、黑色眼珠的精髓、包裹精髓的氣的精髓、眼白肌肉的精髓,這些精髓連接著眼眶內部的筋骨血氣的精華,並與脈絡相連。它們向上連接到大腦,然後從頸項後方出來。因此,邪氣侵犯到頸項,乘虛而入,如果入侵得很深,就會隨著眼睛脈絡進入大腦,導致大腦眩暈。大腦眩暈就會牽引眼睛脈絡收緊,眼睛脈絡收緊就會導致眼睛發暈並轉動。邪氣侵犯到眼睛的精華,不同的精華被侵犯的程度不同,就會導致精華散亂。精華散亂就會導致視力模糊,所以會看到兩個影像。

目者五臟六腑之精榮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主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發於陰,白眼赤脈發於陽,故陰陽合傳而為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夫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走於面而走空竅,其清陽氣上散於目而為精,其氣走於耳而為聽。

白話文:

眼睛是五臟六腑的精氣防衛,是魂魄經常活動的地方,也是精神氣息的所在。因此,精神過度勞累,魂魄就會散亂,意志混亂。瞳孔黑色部分發源於陰,眼白發紅發脈發源於陽,所以陰陽結合而成為明亮的眼睛。眼睛是心的僕役,心是精神的住所,因此精神錯亂而無法運轉,突然遇到異常的情況,精神魂魄散亂不能互相配合,所以稱之為迷惑。全身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脈,它們的血氣都上達於面部而流入空竅,清陽之氣上達於眼睛而形成精華,精氣流入耳朵而形成聽覺。

因心事煩冗,飲食失節,勞役過度,致脾胃虛弱,心火大盛,則百脈沸騰,血脈逆行,邪害空竅,天明則日月不明矣。夫五臟六腑之精氣皆稟受於脾,上貫於目。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脈之宗也。故脾虛則五臟六腑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靜而安。

白話文:

由於思慮過多、飲食不規律、過度勞累,導致脾胃虛弱,心火旺盛,就會導致全身氣血沸騰,血液逆流,邪氣侵犯五官,早上會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身體各臟腑的精氣都來源於脾,上達於眼睛。脾是諸陰之首,眼睛是血脈之宗。因此,脾虛就會導致身體各臟腑的精氣失去歸屬,不能滋養眼睛。心是君火,主管人的精神,應該保持安靜穩定。

相火化行其令,相火者包絡也,主百脈皆榮於目。既勞役運動,勢乃妄行,又因邪氣所並而損血脈,故諸病生焉。凡醫者不理脾胃及養血安神,治標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

白話文:

相火運行失常會造成疾病。相火指的就是包絡,它主管全身各脈流注於眼睛。過度勞動運動,會讓相火失控亂行。再加上外來的邪氣損傷血脈,所以會產生各種疾病。一般的醫生不重視脾胃調養和養血安神,只對症治療而不治本,這是不懂醫學的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