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壘元戎》~ 易簡建中加減法 (1)
易簡建中加減法 (1)
1. 易簡建中加減法
若婦人血疼男子心腹㽲痛並四肢拘急疼痛甚者加遠志半兩,若或吐或瀉狀如霍亂及胃涉濕寒賊風入腹拘急切痛加附子七錢半,若疝氣發作當於附子建中湯煎時加蜜一匙頭許,若男子婦人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䐜脹,下虛滿胸中煩悸面色痿黃唇口乾燥少力身重短氣腰背強痛骨肉痠疼行動喘乏不能飲食或因勞傷過度或因病後不復加黃耆一兩半,若婦人一切血氣虛損及產後勞傷虛羸不足腹中㽲痛吸吺少氣小腹拘急痛引腰背時自汗出不思飲食加當歸一兩名當歸建中湯產後半月每日三服令人精壯
白話文:
如果婦女血痛,男子心腹絞痛,並且四肢僵硬疼痛厲害,就加遠志半兩;如果嘔吐或腹瀉,症狀像霍亂,以及胃部受寒邪風入侵,腹痛拘緊劇烈,就加附子七錢半;如果疝氣發作,在煎附子建中湯時加蜜一匙;如果男女因身體虛弱,小腹急痛,脅肋脹滿,下焦虛弱,胸悶心悸,面色萎黃,嘴唇乾裂,無力,身體沉重,呼吸短促,腰背疼痛,骨骼肌肉痠痛,活動乏力,不能飲食,可能是因勞損過度或病後體虛,就加黃耆一兩半,叫做黃耆建中湯;如果婦女一切血氣虛損,以及產後勞損虛弱,身體虛弱無力,腹中絞痛,呼吸微弱,小腹拘緊疼痛,牽連腰背,自汗出,食慾不振,就加當歸一兩,叫做當歸建中湯,產後半個月每天服用三次,可以讓人精神充沛。
大建中湯,治內虛里急少氣手足厥逆少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陰縮或
腹中寒痛不堪勞苦唇口舌乾精自出或手足作寒作熱而煩苦酸責不能當立此補中益氣
桂心(三錢),芍藥,黃耆(各三錢),甘草(炙),當歸,人參(各一錢),生薑(五錢),附子(五分),半夏(二錢半),大棗(二枚),上㕮咀水五盞煮至三盞去滓分三服
易簡杏子湯,治咳咳不問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及虛勞咯血痰飲停積悉皆治療
白話文:
大建中湯
治內虛里急少氣,手足厥逆,少腹攣急,或腹滿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出,陰縮,或腹中寒痛不堪勞苦,唇口舌乾,精自出,或手足作寒作熱而煩苦酸責,不能當立。此補中益氣。
桂心(三錢),芍藥,黃耆(各三錢),甘草(炙),當歸,人參(各一錢),生薑(五錢),附子(五分),半夏(二錢半),大棗(二枚)。上㕮咀,水五盞,煮至三盞,去滓,分三服。
易簡杏子湯
治咳咳,不問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及虛勞咯血,痰飲停積,悉皆治療。
人參,半夏,茯苓,細辛(減半),甘草(炙),官桂(減半),乾薑(減半),芍藥,五味子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杏仁去皮尖銼五枚姜五片煮至六分去滓服
若感冒得之加麻黃等分若脾胃素實者用罌粟殼去筋膜碎銼以醋淹炒等分加之每服加烏梅一枚煮服其效尤驗嘔逆噁心者不可用此,若久年咳嗽氣虛喘急去杏仁人參倍加麻黃添芍藥如麻黃之數乾麻五味子各增一半名小青龍湯
白話文:
此方以人參、半夏、茯苓、細辛(減半)、甘草(炙)、官桂(減半)、乾薑(減半)、芍藥、五味子為藥材,將藥材研磨後,每次取四錢,用一碗半水,加入去皮去尖的杏仁五枚和姜五片,煮至六分,去渣後服用。
若因感冒而服用此方,可加入等量的麻黃。若脾胃素來虛弱者,可用去筋膜碎銼的罌粟殼以醋淹炒,加入等量的藥材中,每次服用時再加入烏梅一枚煮服,療效更佳。嘔吐、噁心者不可服用此方。若久年咳嗽,氣虛喘急,可去杏仁,將人參分量加倍,麻黃分量增加,芍藥分量與麻黃相同,乾薑和五味子各增加一半,此方稱為小青龍湯。
大補十全散
參耆朮茯草,芍地桂歸川,三五錢秤用,生薑棗水煎,婦人虛弱用,名美號十全,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瘠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痿黃腳膝無力喘咳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並皆治之
肉桂,芍藥,甘草,黃耆,當歸,川芎,人參,白朮,茯苓,熟地(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桂芍藥甘草小建中湯也黃耆與此三物即黃耆建中湯也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四君子湯也川芎芍藥當歸四物湯也以其氣血俱衰陰陽並弱天得地之成數故名曰十全散
白話文:
十全散由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熟地、芍藥、川芎、當歸、桂枝、甘草等十味藥組成,各取等量,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水,加入三片生薑和兩個大棗,煎煮至七分,不限時間溫服。此方適合治療男女虛弱,包括五勞七傷、食慾不振、久病虛損、發熱、骨痛、肌肉拘緊、夜間遺精、面色萎黃、腿腳無力、咳嗽、腹脹、脾腎氣虛、五心煩熱等症狀。
易簡胃風湯,治大人小兒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泄瀉注下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
或下瘀血日夜無度
人參,茯苓,川芎,官桂,當歸,芍藥,白朮(各等分),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粟米百餘粒同煎七分去滓稍熱服空心小兒量力減之,若加熟地黃黃耆甘草等分足為十味名十補湯,若虛勞嗽加五味子,若有痰加半夏,若發熱加柴胡,若有汗加牡蠣,若虛寒加附子,若寒甚加乾薑皆依本方等分,若骨蒸發熱飲食自若者用十補湯加柴胡二兩服之,若氣短加人參,若小便不利加茯苓,若脈弦澀加川芎,若惡寒加官桂,若脈澀加當歸,若腹痛加白芍藥,若胃熱濕盛加白朮,若血瘀色紫者陳血也加熟地黃,若血鮮色紅者新血也加生地黃,若寒熱者加柴胡,若肌熱者加地骨皮,若脈洪實痛甚者加酒浸大黃,潔古云防風為上使黃連為中使地榆為下使
白話文:
易簡胃風湯
此方用於治療大人小孩因風寒乘虛入侵腸胃,導致水谷不化,腹瀉,並伴隨腸胃濕毒,瀉下物如豆汁,或瀉下瘀血,日夜不停的症狀。
方藥組成:
人參、茯苓、川芎、官桂、當歸、芍藥、白朮(各等分)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水一大盞(約200毫升),加入粟米百餘粒,一同煎煮七分(約15分鐘),去渣,稍熱服下。空腹服用,小孩根據體力減量。
加減應用:
- 若虛勞咳嗽,可加五味子。
- 若有痰,可加半夏。
- 若發熱,可加柴胡。
- 若有汗,可加牡蠣。
- 若虛寒,可加附子。
- 若寒甚,可加乾薑。
以上藥材均按本方等分。
- 若骨蒸發熱,飲食如常,可用十補湯加入柴胡二兩服用。
- 若氣短,可加人參。
- 若小便不利,可加茯苓。
- 若脈弦澀,可加川芎。
- 若惡寒,可加官桂。
- 若脈澀,可加當歸。
- 若腹痛,可加白芍。
- 若胃熱濕盛,可加白朮。
- 若血瘀色紫,為陳舊血,可加熟地黃。
- 若血鮮色紅,為新鮮血,可加生地黃。
- 若寒熱交替,可加柴胡。
- 若肌熱,可加地骨皮。
- 若脈洪實,疼痛劇烈,可加酒浸大黃。
潔古云:
防風為上使,黃連為中使,地榆為下使。
注:
- 潔古云:指古代醫家潔古的說法。
- 上使、中使、下使:指藥物在方劑中的作用順序,上使主導藥物,中使輔助,下使引導藥物至病所。
- 粟米:即小米。
- 錢:古代重量單位,約為3.73克。
- 兩:古代重量單位,約為59.6克。
千里漿一名水胡蘆
木瓜,紫蘇葉,官桂(各半兩),烏梅肉,赤茯苓(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噙化一丸咽津
又方,百藥煎,烏梅肉,紫蘇葉,人參,甘草,麥冬,上各等分為細末煉蜜丸噙化,荔
枝湯,烏梅肉,甘草(各三錢),百藥煎(一兩),白芷(半兩),白檀(三錢),上為細末湯點
蜜酒
白話文:
千里漿又名水葫蘆,取木瓜、紫蘇葉、官桂各半兩,烏梅肉、赤茯苓各一兩,研成細末,用蜂蜜煉成彈子大小的丸子,含化一丸,嚥下津液。
另外一種方法,取百藥煎、烏梅肉、紫蘇葉、人參、甘草、麥冬各等分,研成細末,用蜂蜜煉成丸子含化。
荔枝湯則取烏梅肉、甘草各三錢,百藥煎一兩,白芷半兩,白檀三錢,研成細末,用湯送服。
此外,還可使用蜜酒。
好蜜(二斤),水一碗,細曲(一斤半),好乾酵(三兩),上先熬蜜水去花沫令絕冷下曲酵每日三攪三日熟
白話文:
好的蜂蜜(二斤),清水一碗,細曲(一斤半),好的乾酵母(三兩)。首先將蜂蜜和水一起煮沸,去除表面的泡沫,讓其完全冷卻後,再加入細曲和乾酵母。每日攪拌三次,進行三天後即可完成發酵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