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一·陰陽臟腑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陰陽臟腑部 (1)

1. 陰陽

〔《素》〕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陰陽應象論》)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同上)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六節臟象論》)

白話文:

陰陽是天地運行的法則,是萬物發展的根本,是變化萬千的源頭,是生命生滅的本源,也是神明居住的地方。治療疾病必須找到病根。陽氣聚集則為天,陰氣聚集則為地,陰性沉靜,陽性躁動,陽氣生長,陰氣滋長,陽氣消滅,陰氣隱藏,陽氣化為氣,陰氣化為形體。

清氣為天,濁氣為地。地氣上升成為雲,天氣下降成為雨;雨水源於地氣,雲彩源於天氣。所以清氣從上竅排出,濁氣從下竅排出;清氣滋養肌膚,濁氣進入五臟;清氣充盈四肢,濁氣歸於六腑。水屬陰,火屬陽。陽氣為氣,陰氣為味。味歸於形體,形體歸於氣,氣歸於精,精歸於化。精氣滋養氣,形體滋養味,化生精氣,氣滋養形體。味傷形體,氣傷精氣,精氣化為氣,氣傷於味。陰性之味從下竅排出,陽性之氣從上竅排出。

天地滋養人體,天以五氣滋養人,地以五味滋養人。五氣由鼻吸入,藏於心肺,使五色光彩煥發,聲音洪亮。五味由口入,藏於腸胃,味有所歸,以滋養五氣,氣息調和而生,津液相互滋生,精神自然而生。

〔《靈》〕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在脈中,衛在脈外。榮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榮衛生會篇》)。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榮氣。(《衛氣篇》)

〔《素》〕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痹論》)

〔《靈》〕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邪客篇》)

白話文:

人體從食物中吸取氣息,食物進入胃,再傳輸給肺,五臟六腑都依靠這個氣息,其中清淨的氣息稱為榮氣,濁重的氣息稱為衛氣。榮氣在脈絡中運行,衛氣則在脈絡外。榮氣周而復始,每五十年就會匯聚一次,陰陽互相貫通,像圓環沒有盡頭一樣。浮在體表,不循經脈運行的氣息是衛氣,精華的氣息,在經脈中流動的是榮氣。

榮氣是水穀精華之氣,在五臟中調和,散布到六腑,才能進入脈絡,因此循着脈絡上下流動,貫穿五臟,連接六腑。衛氣是水穀粗糙之氣,氣質粗暴,滑利流動,無法進入脈絡,因此沿著皮膚,肌肉之間流動,瀰漫在胸腹之間。

五穀進入胃後,會分化成糟粕、津液和宗氣,分別從三條通道運行,因此宗氣積聚在胸腔,從喉嚨出來,貫穿心脈,進行呼吸。榮氣則將津液分泌,注入脈絡,化為血液,滋養四肢,並流入五臟六腑,按照一定的時間規律運行。衛氣則將粗暴的氣息,先行於四肢,在肌肉皮膚之間不停地運行,白天走陽經,夜晚走陰經,始終沿着足少陰經的分支,流動於五臟六腑。

帝曰:榮衛之行奈何?岐伯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五味篇》)

〔丹溪〕《天地屬金說》:邵子曰:天依地,地附天,天地自相依附。《內經》曰:大氣舉地。夫自清濁肇分,天以氣運於外而攝水,地以形居於中而浮於水者也。是氣也,即天之謂也,自其無極者觀之,故曰大氣至清、至剛、至健,屬乎金者也。非至剛不能攝其水,非至健不能運行不息以舉地之重,非至清其剛健不能長久上古而不老。

白話文:

皇帝問道:榮衛是如何運行的呢?岐伯回答:食物進入胃後,其精華部分首先從胃的兩個焦點出來,滋養五臟,然後分流至兩條榮衛的道路。而那些凝聚在一起而不流通的大氣,則積聚在胸腔,稱為氣海。它從肺部出來,沿著喉嚨咽喉,所以呼氣時就出來,吸氣時就進去。天地精氣的數量,通常是三出而一入,所以如果食物不進去,半天氣就會衰弱,一天氣就會很微弱了。

〔丹溪〕《天地屬金說》:邵子說:天依賴地,地依附天,天地互相依存。《內經》說:大氣託舉著大地。從天地初分清濁開始,天用氣運轉於外,並吸納水氣,地則以形體居於中心,浮於水之上。這就是氣,也就是天,從其無極的狀態來看,所以說大氣至清、至剛、至健,屬於金的特性。如果不是至剛,就無法吸納水氣;如果不是至健,就無法持續運行,託舉大地沉重的重量;如果不是至清,其剛健的特性就無法長久存在,古往今來而不衰老。

或曰:子以天氣為屬金,固《周易》乾卦取象之義,何至遂以屬金言之乎?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善言大者,必取譬於小,願明以告我。曰:天生萬物,人為貴。人形象天,可以取譬。肺主氣,外應皮毛,《內經》謂陽為外衛,非外皮毛乎?此天之象也。其包裹骨肉臟腑於其中,此地之象也。

血行於皮里肉腠,晝夜周流無端,此水之象也。合三者而觀,非水浮地,天攝水,地懸於中乎?聖人作《易》,取金為天氣之象,厥有旨焉。

〔劉河間〕說:脈者,血氣之先,斯論得之矣。人身之脈,血氣之所為,而不知所以周流不息者,正乾道乾乾之意也,亦猶理之寓乎氣,所以為血氣之先,先之一字,厥有旨焉。

白話文:

有人問道:你說天氣屬金,這是依照《周易》乾卦的象徵意義,為何還要說它屬金呢?善於論述天的人,一定會從人身上找到證據;善於論述大的事物的人,一定會從小的東西中取得比喻,請你詳細說明。我回答說:天地生養萬物,而人是最尊貴的。人體的形狀像天,可以拿來做比喻。肺臟主宰呼吸,與外表的皮毛相通,《內經》說陽氣是外在的防衛,不就是指皮毛嗎?這就是天的象徵。肺包覆著骨骼、肌肉和臟腑,這就是地的象徵。

血液在皮肉之間流動,晝夜不停,沒有止境,這就是水的象徵。把三者綜合起來看,不就是水浮在地,天覆蓋著水,地懸在中間嗎?古代聖人創作《易經》,以金來象徵天氣,其中自有深意。

劉河間說:脈象是血氣的先導,這個論述抓住了重點。人體的脈象,是血氣運行的軌跡,但我們不知道血氣為何能源源不絕地循環流動,這正是乾卦「乾乾乾」的道理,就如同理法潛藏於氣中,所以成為血氣的先導。這「先」字,也包含著深刻的意義。

〔《靈》〕黃帝曰: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伯高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周天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宿,房昴為緯,虛張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昴至尾為陰。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行五臟是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

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以上」二字,衍文也,其下當有「其散者」三字)。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之間。別者以上(「以上」二字衍文也)。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胕上,入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於大指之間,入掌中。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知道衛氣是如何在人體內運行,以及它出入合和的規律。」伯高回答:「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天有十二個時辰,子午方向為經絡的縱向,卯酉方向為經絡的橫向。天上有二十八個星宿,每個方位有七個星宿,四個方位加起來就是二十八個星宿,房宿和昴宿為橫向,虛宿和張宿為縱向。因此,從房宿到畢宿屬於陽,從昴宿到尾宿屬於陰。陽主宰白天,陰主宰夜晚,所以衛氣在人體內一天一夜要運行五十周。白天在陽氣主宰的部位運行二十五周,夜晚在陰氣主宰的部位運行二十五周,周而復始,運行五臟。因此,平旦時分,陰氣消退,陽氣從眼睛出來,眼睛睜開,陽氣就向上行至頭部,沿著頸部往下,循著足太陽經絡,沿著背部往下,到達小指的末端。部分陽氣從眼角分出,循著手太陽經絡,往下到達小指外側。部分陽氣從眼角分出,循著足少陽經絡,到達小指和無名指之間。再往上,循著手少陽經絡的分支,到達小指和無名指之間。再從這裡分出,到達耳朵前方,與頷脈相合,注入足陽明經絡,往下行至胕上,進入五指之間。部分陽氣從耳朵下方分出,循著手陽明經絡,進入大拇指之間,進入手掌心。」

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下」當作「上」)行陰分,復合於目,故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氣行三周於身與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氣行於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氣行於身十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氣行於身十二周在身(「在身」二字,衍文也)與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分身之四;陽盡於陰,陰受氣矣。

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氣行於陰臟一周與十分臟之八,亦如行陽之二十五周而復合於目。陰陽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與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臥起之時有早晏者,奇分之不盡故也。(《衛氣行篇》)

白話文:

從腳開始,經由足心,穿過內踝,向上行於陰經,最終與眼睛相連,形成一個循環。因此,每天走一舍,人體氣血在身體內循環一周,以及十分之八;每天走兩舍,人體氣血在身體內循環三周,以及十分之六;每天走三舍,人體氣血在身體內循環五周,以及十分之四;每天走四舍,人體氣血在身體內循環七周,以及十分之二;每天走五舍,人體氣血在身體內循環九周;每天走六舍,人體氣血在身體內循環十周,以及十分之八;每天走七舍,人體氣血在身體內循環十二周,以及十分之六;每天走十四舍,人體氣血在身體內循環二十五周,以及十分之四。陽氣最終歸於陰氣,陰氣也因此得到氣血。

起初,氣血進入陰經,從足少陰經開始,流入腎臟,腎臟流入心臟,心臟流入肺臟,肺臟流入肝臟,肝臟流入脾臟,脾臟再流入腎臟形成一個循環。因此,夜間走一舍,人體氣血在陰臟循環一周,以及十分之八,與白天走二十五舍氣血在眼睛相合的情況相似。陰陽一天一夜,合起來有奇分以及十分之四的身體部位,以及十分之二的臟器,所以人有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都是因為奇分沒有完全消失造成的。

上衛氣之行,晝行陽則目張而寤,夜行陰則目瞑而寐。謹按:此節言平旦陽氣之出目而下行於手足三陽也,皆一時分道並注,非有先後次第也。此經篇末言,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者,則是先下太陽究竟,然後下少陽,候少陽究竟,然後下陽明,候陽明究竟,方上行陰分,大與此節矛盾,蓋衍文也。

〔《素》〕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生氣通天論》)

〔《靈》〕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白話文:

人體的衛氣在白天運行於陽經,眼睛便睜開清醒,夜間運行於陰經,眼睛便閉合睡覺。然而,這段話說的是早晨陽氣從眼睛出發向下行至手足三陽經脈,各經脈同時運行,並無先後順序。但本經最後提到,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經,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經,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經,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這就顯然與前面所說矛盾,應該是後人添加的文字。

陽氣每天主導人體的外在活動。早晨人氣生成,中午陽氣最旺盛,傍晚陽氣衰退,氣門關閉,因此傍晚要收斂身心,避免勞累筋骨,也不要接觸霧露,違背這三點,身體就會虛弱。

衛氣在陰經運行二十五度,在陽經運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所以氣運行至陽經時人就醒,運行至陰經時人就睡。因此說:中午陽氣最盛稱為重陽,半夜陰氣最盛稱為重陰。太陰經主內,太陽經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半夜是陰氣最盛,半夜之後陰氣衰退,早晨陰氣盡,陽氣開始受氣。中午是陽氣最盛,傍晚陽氣衰退,日落陽氣盡,陰氣開始受氣。

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榮衛生會篇》)

黃帝曰:余願聞五十榮,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人氣行一周」之下當有「與十分身之八」六字)。千八分,「千八分」之上當有「宿」字,下當有「人氣行五十周下身」八字。蓋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於身與十分身之八,宿三百六十分,人氣行一十八周於身,宿千八分,人氣行五十周於身也)。日行二十八宿。

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日行二分」之上,當有「二十七息氣行一丈六尺二寸」十二字)。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

白話文:

半夜時分,萬民皆沉睡,這稱為合陰。清晨太陽升起,陰氣消盡陽氣開始受氣。如此循環不息,與天地同運作。

黃帝問道:我希望能了解五十榮,該怎麼做呢?岐伯回答:天上有二十八星宿,每個星宿分為三十六份。人體的氣循環一週(相當於身體十分之八)。一共一千八百分,也就是說人體氣循環五十週(相當於身體的全部)。太陽每天運行二十八星宿。

人體經脈遍布上下左右前後,共有二十八條,周身長十六丈二尺,與二十八星宿相應。漏水滴下百刻來分晝夜。因此,人體呼氣時脈搏跳動兩次,氣行三寸;吸氣時脈搏亦跳動兩次,氣行三寸;呼吸停止,氣行六寸;十次呼吸,氣行六尺;每天行進二分(相當於二十七次呼吸,氣行一丈六尺二寸)。兩百七十次呼吸,氣行十六丈二尺。

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二十五分」當作「二十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榮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

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故五十榮備,得盡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五十榮篇》)。黃帝曰:榮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榮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注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

白話文:

氣在人體內運行,循環全身,一次循環需要兩刻鐘,一天行進二十刻(「二十五分」當作「二十分」)。五百四十次呼吸,氣就再次循環全身,需要四刻鐘,一天行進四十刻。兩千七百次呼吸,氣就循環全身十次,需要二十刻鐘,一天行進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氣就循環全身五十次,需要一百刻鐘,一天行進二十八宿,漏水全部流完,脈搏就停止了。

所謂「交通」,是指一起行進的意思,所以氣循環全身五十次,就能獲得天地賦予的壽命,總共行進八百一十丈。

黃帝說:榮氣的運行之道,以內裡的穀物為根本。穀物進入胃部,就傳輸到肺部,然後遍佈全身,精華之氣沿著經脈運行,不斷滋養身體,周而復始,這就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所以氣從太陰經出發,流入手陽明經,向上流入足陽明經,向下流入足跗上,流入大拇指之間,與太陰經相合。

上行抵髀,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

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至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骨,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榮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榮氣篇》。頏,苦琅切。

白話文:

經脈上行至大腿根部,從脾臟連接到心臟,沿著手少陰經脈從腋窩往下走,到達小指,與手太陽經脈交匯,再沿著腋窩往上,從眼睛內角穿過,到達頭頂和後頸,與足太陽經脈交匯,沿著脊椎往下走,到達臀部,再往下走到小指尖,沿著腳心往上走,到達足少陰經脈,再往上連接到腎臟,從腎臟連接到心臟外圍,散佈在胸腔內。沿著心臟主脈,從腋窩往下走,穿過兩條筋之間,進入手掌,從中指尖出來,再回到小指和無名指之間,與手少陽經脈交匯,往上走到膻中穴,散佈到三焦。

從三焦連接到膽囊,穿過肋骨,到達足少陽經脈,往下走到腳背,再從腳背走到大拇指之間,與足厥陰經脈交匯,往上走到肝臟,從肝臟往上連接到肺臟,再往上沿著喉嚨,進入鼻腔,最後到達頭頂。另外一條分支,從額頭往上走到頭頂,再往下走到後頸,沿著脊椎進入骶骨,這就是督脈。督脈連接到陰部,再往上經過毛髮中間,進入肚臍,沿著腹部往上走到鎖骨,往下連接到肺臟,再從肺臟出來,與太陰經脈相連,這就是榮氣運行的路線,也是經脈逆行順行常態。

顙,酥朗切,額也。東垣云:十二經一脈也,略為十二分而已)。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肩下臂上,通名曰臑)。行少陰心主之前(臑內廉凡有三脈,太陰居前,少陰居後,厥陰居中也),下肘中(臂上臑下接處曰肘)。循臂內上骨下廉(臑下掌上名曰臂。臂有二骨,今太陰脈循臂上骨之下廉也),入寸口(掌後陷中動脈,太淵穴也。

寸口中動脈,經渠穴也),上魚循魚際(魚際穴也,散脈中是),出大指之端(少商穴也)。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商陽穴也),循指上廉(指上廉本節前陷中二間穴,本節後陷中三間穴也),出合谷兩骨間(合谷穴也),上入兩筋之中(陽谿穴也),循臂上廉,入肘外廉(曲池穴也),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白話文:

額頭,讀音為酥朗切,指的是額頭。東垣說:十二經脈都連接在一起,只是略微分為十二條而已。

肺經手太陰脈,起於中焦,向下連接大腸,再沿著胃口向上。穿過橫膈膜,屬於肺臟,從肺系橫向穿出腋下,向下沿著手臂內側(肩部下方到肘部上方,統稱為臑)走行。經過心主少陰經之前(手臂內側的邊緣,共有三條經脈,太陰在最前面,少陰在後面,厥陰在中間),向下到達肘部(手臂上部的臑與下部的臂交接的地方叫做肘)。沿著手臂內側向上,經過骨頭下方的邊緣(臑以下,掌部以上,叫做臂。臂部有兩根骨頭,現在說的太陰脈沿著手臂上方的骨頭下方的邊緣走行),進入寸口(手掌後面的凹陷處的動脈,就是太淵穴)。

寸口中的動脈,就是經渠穴,向上經過魚際,沿著魚際(魚際穴,就是散開的經脈中間),到達大拇指的末端(少商穴)。它的分支從手腕後面直線穿出,經過食指內側的邊緣,到達食指的末端。

大腸經手陽明脈,起於大拇指與食指的末端(商陽穴),沿著食指上方的邊緣(食指上方的邊緣,本節的前方凹陷處是二間穴,本節後方的凹陷處是三間穴)向上,穿出合谷穴的兩骨之間(合谷穴),向上進入兩條筋腱之間(陽谿穴),沿著手臂上方的邊緣向上,進入肘部外側的邊緣(曲池穴),向上經過臑的外側前方邊緣,上至肩部,穿過肩峰骨的前方邊緣,向上穿出柱骨的會合處之上,向下進入缺盆,連接肺臟,穿過橫膈膜,屬於大腸。它的分支從缺盆上至頸部,穿過面頰,進入下齒之中,再從口中出來,沿著嘴唇交匯於人中,左邊的經脈連接右邊的經脈,右邊的經脈連接左邊的經脈,向上沿著鼻孔。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腿下脛上接處曰膝),下循脛外廉(謂脛骨之外廉也。其外廉下膝三寸,三里穴也。又下三寸,巨虛上廉也。又下三寸,巨虛下廉也。直下至腕中,解谿穴也),下足跗(衝陽穴也。足面曰跗,跗上陷中動脈是也。

白話文:

胃足陽明之脈解說:

起點與行經路線: 胃經的足陽明脈,起於鼻部的迎香穴,位於鼻樑與鼻翼交界處,靠近太陽經脈。然後向下沿著鼻樑外側,進入上牙齒,再從口腔內側出來,環繞嘴唇下方,與承漿穴交會。接著沿著下顎後方向下,經過大迎穴,沿著頰車穴,上行至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線,到達額頭。

分支路線: 胃經有兩個分支:

  1. 第一支: 從大迎穴向前下方,經過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缺盆),穿過橫膈膜,連接胃,並與脾臟相連。
  2. 第二支: 從鎖骨上窩向下,經過乳房內側,沿著腹部,經過臍部,到達氣街穴。

第二支的延伸:

  1. 第一分支: 從胃部出發,向下沿著腹腔內側,到達氣街穴,與第二支的氣街穴交會。然後向下經過膝蓋上方的髀關穴,到達伏兔穴,再向下經過膝蓋,沿著小腿外側向下,經過解谿穴,到達足部。
  2. 穴位解說:
  • 膝蓋下方小腿外側三寸處為三里穴。
  • 三里穴下方三寸處為巨虛上廉穴。
  • 巨虛上廉穴下方三寸處為巨虛下廉穴。
  • 小腿外側直下至腕部為解谿穴。
  • 足部上方的隆起處稱為跗,跗上凹陷處的動脈位置為衝陽穴。

總結: 胃足陽明脈起於鼻部,經過頭面部、頸部、胸部、腹部,最終到達足部,沿途經過多個重要的穴位,與胃、脾等臟器相連,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凡足跗直下大指之間皆有動脈,其大指之間,足少陽脈也;上入指本節後間動脈,足厥陰脈也;上跗上動脈,足陽明脈也。《針經·終始篇》云:陽明在上,厥陰在中,少陽在下者是也。凡言間,皆謂兩指中間也),入中指內間(中指內間本節後陷中,陷谷穴也。本節前陷中,內庭穴也。

大指次指之端,厲兌穴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隱白穴也,在大指端內側),循指內側白肉際(大指內側,本節後大都穴也),過核骨後(核骨下,太白穴也。核骨在足大指本節後約二寸,內踝骨前約三寸,如棗核橫於足內側赤白肉際者是也。

白話文:

腳踝下方大拇指之間都佈滿動脈,其中大拇指與第二根手指之間是足少陽脈,向上進入手指第一節後面的動脈是足厥陰脈,向上到腳踝上方是足陽明脈。《針經·終始篇》中說:「陽明在上,厥陰在中,少陽在下」就是這個意思。所謂「間」,指的是兩根手指之間。進入中指內側(中指內側第一節後面凹陷處是陷谷穴,第一節前面凹陷處是內庭穴)。

大拇指與第二根手指的末端是厲兌穴,分支從這裡向下延伸三寸,然後分開,向下進入中指外側。另一支則從腳踝上方分開,進入大拇指與第二根手指之間,並從末端穿出。

脾足太陰脈起源於大拇指末端(隱白穴,位於大拇指末端內側),沿著手指內側的白色肉際(大拇指內側第一節後面的大都穴),經過核骨後方(核骨下方是太白穴,核骨位於大拇指第一節後面約兩寸,內踝骨前方約三寸,像棗核橫置於腳內側赤白肉際處)。

竇太師指為孤拐骨者,非是也),上內踝前廉(內踝下前陷中,商丘穴也),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膝輔骨下陷中,陰陵泉穴也),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肺脈從肺系橫出腋下,心脈從肺而出於腋下,包絡脈從脅下抵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少海穴也)。

循臂內後廉(臂內後廉上脘一寸半,靈道穴也),抵掌後銳骨之端(神門穴也),入掌內後廉(掌內後廉,小指本節陷中,少府穴也),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少衝穴也,在小指內廉之端)。

白話文:

太師說「孤拐骨」是錯誤的。正確位置是在內踝前方凹陷處(商丘穴),沿脛骨後側上行,經過厥陰經前側,到達膝蓋內側前緣(陰陵泉穴),進入腹腔,屬於脾經,連接胃經,向上穿過膈肌,沿咽喉,連到舌根,並散佈於舌下。另一分支從胃經分出,向上穿過膈肌,進入心臟。

心手少陰經脈起源於心臟,連接到心系,向下穿過膈肌連接小腸。分支從心系向上沿咽喉,連到眼睛。主脈從心系向上連接到肺,向下從腋窩走出(肺經從肺系橫向穿出腋窩,心經從肺經穿出腋窩,包絡經從脅部抵達腋窩),沿著手臂內側後緣下行,經過太陰心主經之後,到達肘部內側(少海穴)。

沿著手臂內側後緣下行,到達手掌後緣銳骨末端(神門穴),進入手掌內側後緣(少府穴),沿著小指內側,從小指末端穿出(少衝穴)。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少澤穴也),循手外側(小指本節,前谷穴也。本節後陷中,後谿穴也),上腕(臂下掌上節處曰腕。腕前起骨中陷中,腕骨穴也。當腕中陷處,陽谷穴也),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少海穴也),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腿上踹上接處約文中央動脈,曰膕中,委中穴也)。

白話文:

小腸經,從小指尖開始,沿著手外側向上,經過手腕,再沿著手臂外側,經過肘部,向上至肩膀,繞過肩胛骨,進入鎖骨上窩,與心臟相連,再沿著咽喉向下,穿過橫膈膜,到達胃部,屬於小腸。其中一條分支,從鎖骨上窩沿著脖子向上,經過臉頰,到達眼角,再進入耳朵。另一條分支,從臉頰上分支,到達鼻樑,再到眼角內側,斜著連接到顴骨。

膀胱經,從眼角內側開始,向上經過額頭,到達頭頂正中。其中一條分支,從頭頂正中到耳廓上端。另一條主幹,從頭頂正中進入腦部,再出來,沿著後頸部向下,經過肩膀內側,緊貼脊柱到達腰部,進入脊柱兩側的肌肉,與腎臟相連,屬於膀胱。其中一條分支,從腰部向下,緊貼脊柱,經過臀部,進入膝蓋後方。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竇云:髀骨節也),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足肚曰踹),出外踝之後(崑崙穴也),循京骨(京骨穴也),至小指外側(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束骨穴也。本節前,通谷穴也。小指端,至陰穴也)。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走足心(湧泉穴也),出於然骨之下(然骨穴也,在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循內踝之後(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動脈,太谿穴也。上大陵二寸,復溜穴也),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陰谷穴也),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

白話文:

從肩膀內側左右分開往下,經過肩胛骨,沿著脊椎內側,經過大腿骨關節,沿著大腿外側,從後側靠近膝蓋內側,往下經過小腿內側,從外踝後方出來,沿著脛骨,到達小指外側。

腎經的經脈,從小指下方開始,斜著走向腳心,從內踝前方的骨頭下方出來,沿著內踝後方,經過跟骨上方,進入跟骨內側,向上經過小腿內側,從膝蓋內側出來,向上沿著大腿內側後方,貫穿脊椎,屬於腎臟,與膀胱相連。直行的部分,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膈肌,進入肺臟,沿著喉嚨,靠近舌根。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曲澤穴也),下臂行兩筋之間(兩節之上腕三寸,間使穴也。當腕中,大陵穴也),入掌中(勞宮穴也,穴有動脈),循中指出其端(中衝穴也)。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關衝穴也),上出兩指之間(兩指之間陷中,腋門穴也。上兩指本節後間陷中,中渚穴也)。循手表腕(陽池穴也),出臂外兩骨之間(兩骨之間,上腕三寸,支溝穴也),上貫肘(天井穴也),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䪼,頰骨也)。

白話文:

肺部的經脈分支從肺部出來,連接到心臟,流注到胸腔。

心臟主導手厥陰心包絡經脈,起源於胸腔,穿出心包絡,向下穿過橫膈膜,沿著三焦經脈運行。分支從胸部出來,沿著脅肋下降,到腋窩下方三寸,向上到達腋窩下方,沿著手臂內側走行,在太陰經脈和少陰經脈之間,進入肘部(曲澤穴),向下沿著手臂走行,在兩條筋之間(腕部上三寸,間使穴。腕部中央,大陵穴),進入手掌(勞宮穴,穴位有動脈),沿著中指走行到指尖(中衝穴)。分支從手掌分出,沿著小指走行到指尖。

三焦手少陽經脈,起源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尖(關衝穴),向上走行,在兩指之間(兩指之間凹陷處,腋門穴。兩指根節後方凹陷處,中渚穴)。沿著手腕外側走行(陽池穴),出臂外兩骨之間(兩骨之間,上腕三寸,支溝穴),向上貫穿肘部(天井穴),沿著手臂外側向上走行,到達肩部,與足少陽經脈交匯,進入缺盆,分布到膻中穴,散布到心包絡,向下穿過橫膈膜,沿著三焦經脈運行。分支從膻中穴出來,向上走行,出缺盆,上行到項部,連接到耳後,直行向上,出耳上角,彎曲向下,到達頰骨。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竇氏云:腹下腿上節處是也)。

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外輔骨之前,膝之下一寸。陽陵泉穴也,伸足取之),直下抵絕骨之端(陽輔穴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穴也),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小指次指之間,本節前陷中,俠谿穴也。本節後陷中,臨泣穴也。小指次指之端,竅陰穴也)。

白話文:

膽經的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再從耳前出來,經過顴骨前緣,到達眼睛外角。另一支脈則從耳後進入耳中,再從耳前出來,到達眼睛外角後方。還有一支脈從眼睛外角分出,向下經過大迎穴,與手少陽經交匯於肩髃穴,再向下經過頰車穴、頸部,與手少陽經在缺盆穴匯合,然後向下穿過胸腔,貫穿膈肌,連繫肝臟,屬於膽囊。它沿著肋骨內側下行,從氣街穴出來,環繞毛際,橫向進入髀厭穴。膽經的主幹則從缺盆穴向下穿過腋窩,沿著胸部,經過季脅,向下與髀厭穴匯合。之後沿著大腿外側下行,從膝蓋外側邊緣出來,經過外輔骨前方,直達絕骨末端,再從外踝前方出來,沿著足背向上,進入小指和次指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大敦穴也),上循足跗上廉(足跗上廉大指間陷中,行間穴也。大指本節後間陷中,太衝穴也),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內踝前一寸,中封穴也),上膕內廉(曲泉穴也),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經脈篇》)

上榮氣之行,自手太陰始,至足厥陰終,一周於身也。詳其一周於身,外至身體四肢,內至五臟六腑,無不周遍,故其五十周無晝夜陰陽之殊。衛氣之行則不然,晝但周陽於身體四肢之外,不入五臟六腑之內;夜但周陰於五臟六腑之內,不出身體四肢之外,故必五十周至平旦,方與榮大會於肺手太陰也。

白話文:

肝足厥陰經脈從大腳趾的毛髮生長處開始,沿著腳背內側上升,經過腳踝內側,上行到大腿內側,經過陰部,到達小腹,與胃相連,屬於肝臟,並連接膽囊。然後向上穿過橫膈膜,分佈在胸脅和肋骨處,沿著喉嚨後方上行,進入面頰,連接眼睛,再向上到達額頭,與督脈在頭頂會合。其中一支從眼部向下經過頰部內側,環繞嘴唇內側。另一支則從肝臟分出,穿過橫膈膜,連接到肺臟。

榮氣的運行從手太陰經開始,到足厥陰經結束,環繞全身。它遍布全身,包括四肢和五臟六腑。因此,榮氣的運行沒有晝夜陰陽之分,始終不停地循環。衛氣的運行則不同,白天只在身體四肢外側運行,不進入五臟六腑;夜晚則只在五臟六腑內側運行,不離開身體四肢。因此,衛氣必須運行五十周,直到黎明時分,才能與榮氣在肺手太陰經匯合。

黃帝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太陰從中焦注大指、次指,手少陰從心中注手小指,手厥陰從胸中注手小指、次指,此手三陰從臟走手也);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黃帝曰:願聞脈度。岐伯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脈度篇》)

白話文:

黃帝問道:脈絡的運行方向和順序是怎麼樣的?岐伯回答:手部的三陰經脈,從臟器出發流向手部,手太陰經從中焦出發,流向大拇指和食指;手少陰經從心臟出發,流向小指;手厥陰經從胸部出發,流向小指和食指,這就是手部三陰經從臟器流向手部的路線。手部的三陽經脈,則從手部流向頭部;足部的三陽經脈,則從頭部流向足部;足部的三陰經脈,則從足部流向腹部。

黃帝又問:想請您講解一下脈絡的長度。岐伯回答:手部的六陽經脈,從手部流向頭部,長五尺,也就是三丈;手部的六陰經脈,從手部流向胸部,長三尺五寸,也就是一丈八尺;足部的六陽經脈,從足部流向頭部,長八尺,也就是四丈八尺;足部的六陰經脈,從足部流向胸部,長六尺五寸,也就是三丈六尺;蹺脈從足部流向眼睛,長七尺五寸,也就是一丈五尺;督脈和任脈各長四尺五寸,合起來就是九尺。總共加起來是十六丈二尺,這些就是氣血運行的主要經脈通道。

〔《素》〕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自「少陰股內」至「目」十七字上下必有脫簡,否則古注衍文也)。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骨空論》)

上督脈始終行身之後。東垣云:督脈者出於會陰穴,(會陰,即經文所謂篡。)根於長強穴,上行脊裡,至於巔,附足太陽膀胱之脈。膀胱者諸陽之首,兼榮衛之氣系焉。督脈為附,督者都也,能為表裡上中下十二經之病焉。王注云:自其少腹直上至兩目之下中央,指任脈之行而言,是督脈所繫,由此言之,則任脈、督脈、衝脈,名異而同一體也。謂之任脈者,女子得之任養也。

白話文:

督脈起源於下腹部骨頭中央,女性則從會陰穴穿過,會陰穴就是排泄孔的末端。督脈沿著陰部向上,匯集於會陰,繞過臀部,到達少陰,與巨陽經絡交匯。少陰經絡沿著大腿內側後方向上,穿過脊椎連接腎臟,與太陽經絡從眼內角開始,向上沿著額頭到頭頂交匯,進入腦部,再從腦後分出,沿著肩頸內側貼著脊椎到達腰部,進入脊柱連接腎臟。男性則沿著生殖器向下至會陰,與女性相同。

督脈從下腹部直上貫穿臍眼中央,向上貫穿心臟,進入喉嚨,到達下巴,環繞嘴唇,最終連接到雙眼下方中央。

督脈始終沿著身體後方運行。東垣說:督脈起源於會陰穴,根植於長強穴,向上沿著脊椎到達頭頂,依附足太陽膀胱經脈。膀胱經為諸陽經之首,同時兼具營衛之氣。督脈附屬膀胱經,督者統轄之意,能統轄表裡上中下十二經之病。王注說:從下腹部直上至雙眼下方中央,是指任脈的行徑,是督脈所依附的經脈。由此可見,任脈、督脈、衝脈,名稱不同但實為同一體。稱為任脈是因為女子依靠它來孕育後代。

謂之衝脈者,以其上氣衝也。謂之督脈者,以其督領諸脈也。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骨空論》)

上任脈,始終行身之前。東垣云:任脈起於會陰,根於曲骨,入前陰中,出腹裡,過臍上行,附足厥陰之經,為生化之元也,貫穿諸經,無所不繫焉。

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骨空論》)

〔《靈》〕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五音五味篇》)

上衝脈,始終亦行身之前,挾任脈兩傍。東垣云:衝脈分為二道,起於會陰,根於氣街,為二道,入腹中央,挾臍兩傍上行,附足陽明之脈,至胸中而散。一說,上至腦耳上角,下至足內踝,絡跗上。若搐如引繩之狀,上下動之若一貫,諸經之脈無所不到,以其從胃脈故也。十二經之海也,旺為生化升降之主。

白話文:

衝脈之所以稱為衝脈,是因為它上行的氣勢強勁。督脈則因為它統領著全身的經脈而得名。

任脈從中極穴以下開始,向上經過毛際,沿著腹部內側走行,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再沿著下巴循行面部,進入眼睛。

任脈始終走行於身體的前方。東垣認為,任脈起源於會陰,根植於曲骨,進入前陰中,穿出腹裡,經過臍上行,依附足厥陰經,是生化之源,貫穿所有經脈,無處不與之相連。

衝脈則起源於氣街穴,並行於少陰經,沿著臍兩側上行,到達胸部而散開。

《靈樞》中提到,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胞中,向上沿著背部的內側走行,是經絡之海。它們向外浮出體表的部分,則沿著腹部的右側向上走行,在咽喉處匯合,分支絡於嘴唇和口腔。

衝脈始終走行於身體的前方,沿著任脈兩側走行。東垣認為,衝脈分為兩條,起源於會陰,根植於氣街,進入腹部中央,沿著臍兩側上行,依附足陽明脈,到達胸部而散開。也有說法認為,衝脈上至腦耳上角,下至足內踝,絡於跗上。它像一條繩索一樣牽引著身體上下,使全身的經脈都受到它的影響,這是因為它從胃脈中分出。衝脈是十二經的匯聚之處,是生化升降的樞紐。

黃帝曰:蹺脈安起安止,何氣何榮?岐伯答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黃帝曰:氣獨行五臟,不榮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

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黃帝曰:蹺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岐伯答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脈度論》。頄,音仇,面顴也。蹺,渠洛切)

白話文:

黃帝問道:蹺脈從哪裡開始,又到哪裡結束?它屬於哪條經絡,負責什麼功能?岐伯回答道:蹺脈是少陰經的支脈,從腳踝後面的然骨開始,往上經過內踝,沿著大腿內側直上,進入陰部,再向上循行於胸腔,進入鎖骨上方,從人迎穴前出來,進入面頰,連接到眼角內側,與太陽經、陽蹺脈匯合向上延伸。如果氣血暢通,就能滋潤眼睛,如果氣血不暢,眼睛就會看不清楚。黃帝又問道:氣只運行於五臟,不滋潤六腑,這是為什麼呢?岐伯答道:氣就像水流一樣,就像日月不停地運轉,必須不斷地運行。所以陰經滋養臟腑,陽經滋養六腑,就好像一個沒有終點的圓圈,無法得知它從哪裡開始,從哪裡結束,始終循環往復。

氣血流溢,滋養臟腑,潤澤肌膚。黃帝問道:蹺脈有陰陽之分,哪一條經脈應該被歸類為蹺脈呢?岐伯回答道:男子以陽經為蹺脈,女子以陰經為蹺脈,應該被歸類為經脈的叫做經,不應該被歸類為經脈的叫做絡。

上蹺脈,始終獨言陰蹺而不及陽蹺者,有脫簡也。當數,謂當脈度一十六丈二尺之數也。男子以陽蹺當其數,女子以陰蹺當其數。

〔《難經》〕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然聖人圖說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霶霈妄行,聖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也(《二十七難》)。

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繼也?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至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衝脈者,起於氣街,並足陽明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上蹺脈只論及陰蹺,不提陽蹺,顯然有所疏漏。所謂「當數」,指的是脈象應該符合十六丈二尺的標準。男子以陽蹺脈符合此數,女子則以陰蹺脈符合此數。

奇經八脈指的是不拘泥於十二正經的八條經脈,分別是陽維、陰維、陽蹺、陰蹺、衝、督、任、帶脈。這些經脈不受十二正經的限制,因此稱為奇經八脈。十二正經和十五絡脈,總共二十七條經脈,氣血循環相互聯繫,為什麼奇經八脈卻不拘泥於正經呢?因為聖人比喻就像開通溝渠,疏導水路,以防洪澇。但當暴雨傾盆,溝渠水滿溢時,聖人就無法再控制水流了。同理,當絡脈氣血充盈時,十二正經也無法約束它。

奇經八脈既然不拘泥於十二正經,那麼它們各是如何起始和延續的呢?督脈起始於尾椎骨的俞穴,沿脊柱上行,到達風府穴,然後進入腦部。任脈起始於中極穴下方,沿腹內上行,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衝脈起始於氣街穴,與足陽明經並行,沿臍上行,到達胸部而散開。帶脈起始於側腰,環繞身體一周。

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氣,蓄則腫熱,砭射之也。(《二十八難》。

並,步浪切)

上督、任、蹺脈,岐伯謂在十二經榮氣周流度數一十六丈二尺之內,扁鵲謂奇經八脈不拘於十二經,二說矛盾,以待賢者。又衝脈,虞庶注云:《素問》曰衝脈並足少陰之經,《難經》卻言並足陽明之經,況少陰之經挾臍各五分,陽明之經挾臍左右各二寸,氣衝又是陽明脈氣所發。如此推之,則衝脈自氣街起,在陽明、少陰二經之內,挾臍上行,其理明矣。

白話文:

陽蹺脈從腳跟中間開始,沿著外踝向上走,到達風池穴。陰蹺脈也是從腳跟中間開始,沿著內踝向上走,到達咽喉,和衝脈交匯。陽維脈和陰維脈是維繫全身的經脈,它們就像水溝一樣,如果水流過多無法流通到其他經脈,就會溢出來。因此,陽維脈起於所有陽經匯集的地方,陰維脈起於所有陰經交匯的地方。這就像聖人設計的溝渠,當溝渠水滿溢出時,就會流入深湖,聖人也不能阻止水流。同樣地,人體的經脈氣血充盈,流入八脈,而不循環周身,所以十二經脈也無法拘束它。如果受到邪氣入侵,就會積聚在經脈中,導致腫脹發熱,需要用砭石針灸治療。

督脈、任脈、蹺脈,岐伯認為它們屬於十二經脈,其氣血流動的範圍在一十六丈二尺以內。扁鵲則認為八脈不受十二經脈的限制。這兩種說法互相矛盾,有待後人解答。

關於衝脈,虞庶注釋說:《素問》記載衝脈與足少陰經相連,《難經》卻說它與足陽明經相連。而且,少陰經在臍部左右各五分,陽明經在臍部左右各二寸,衝脈又是從陽明經的氣衝穴發出的。由此推斷,衝脈從氣街穴開始,位於陽明經和少陰經之間,沿著臍部向上走,其道理就清楚了。

〔《靈》〕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曰:足陽明胃脈也。胃者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

岐伯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黃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

白話文:

黃帝問道:十二條經脈中,為什麼手太陰、足少陰、陽明三條經脈會不停地運作?岐伯回答:足陽明是胃經,胃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它吸收的精華之氣會上升到肺部,肺氣再通過手太陰經脈運行,而呼吸運動會帶動手太陰經脈的運行,因此每呼氣脈搏跳動兩次,每吸氣脈搏也跳動兩次,呼吸不停,經脈也就不停地運作。黃帝又問:氣在寸口脈處,上行十息後下降八息,然後又如何循環返回,循環的終點在哪裡?岐伯回答:氣離開臟腑時,就像弓弩發射一樣迅猛,像水流過岸邊一樣快速,上衝頭部後再回流,餘氣則慢慢逆行上行,因此運行微弱。黃帝接著問:足陽明經脈為什麼會不停地運作?岐伯回答:胃氣上注於肺部,其中強悍的氣會上升衝擊頭部,沿著喉嚨上升到空竅,再沿著眼部經絡進入腦部,從耳後出來,下行到下巴,再沿著牙齒經絡,與陽明經脈匯合,再下降到人迎穴,這是胃氣別走於陽明經脈的路線。所以,陰陽之氣在上下之間不停運作,如同一個整體。

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故陰陽俱靜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黃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岐伯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膕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動腧篇》。顑,苦鹹切;疑額字之誤)

陽脈,人迎脈也;陰脈,寸口脈也。

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榮氣乃滿,而經脈大盛。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

白話文:

因此,陽證而陽脈小的,就稱為逆;陰證而陰脈大的,也稱為逆。所以陰陽同時靜止或同時活動,就像牽引繩子一樣,互相傾斜就是生病了。黃帝問道:足少陰經脈為什麼會活動呢?岐伯回答:衝脈是十二經脈的總匯,與少陰經的大絡一起,起源於腎臟下方,從氣街(膻中穴)出來,沿著陰股內側,邪氣進入膕窩,沿著脛骨內側,與少陰經並行,向下進入內踝之後,進入足底。它的分支,邪氣進入踝部,從跗骨上出來,進入大拇指之間,注入其他絡脈,溫暖足部和脛部,這就是衝脈經常活動的原因。

(《動腧篇》。顑,音「苦鹹」,可能是「額」字的錯誤。)

陽脈是指人迎脈;陰脈是指寸口脈。

十二經脈隱藏在肌肉之間,深在體內,看不見。比較容易看見的,就是足太陰經經過外踝之上,沒有隱藏的地方。其他脈絡浮在表面容易看見的,都是絡脈。六經絡脈中,手陽明、少陽經的大絡,起源於五指之間,向上匯合於肘部。喝酒的人,衛氣先走皮膚,先充盈絡脈,絡脈先盛滿,所以衛氣平定後,榮氣才充滿,而經脈就變得強盛。脈搏突然跳動的,都是邪氣停留在經脈,留存在經脈的本末,不跳動就是熱,不堅實就是虛陷,不與其他脈搏同步,因此就能知道是哪條經脈在跳動。

雷公曰: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黃帝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雷公曰:細子無以明其然也?黃帝曰: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際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乃止,乃調其虛實。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僕不得言。

白話文:

雷公問答:經絡脈理

雷公問道: 如何分辨經脈與絡脈?

黃帝答道: 經脈通常不可見,需透過氣口來判斷虛實。我們看到的脈,都是絡脈。

雷公問道: 能否更詳細地說明?

黃帝答道: 絡脈皆不能穿過關節,只能走特殊的路徑進出,最後匯聚於皮膚表面,所以這些交會點都能在外觀察到。因此,刺絡時必須刺向絡脈交會的節點,若有嚴重血瘀,即使沒有明顯的結點,也要立即放血,以瀉除邪氣和瘀血,否則會形成痺症。

診斷絡脈方法:

  • 絡脈顏色青,代表寒痛;絡脈顏色赤,代表有熱。
  • 胃寒時,手魚際的絡脈多為青色;胃熱時,魚際絡脈則呈赤色。
  • 絡脈顏色暴黑,代表久痹。
  • 絡脈顏色有赤、有黑、有青,代表寒熱交雜。
  • 絡脈顏色青而短,代表氣虛。

針刺治療:

  • 刺寒熱症時,大多為血絡,應間隔一日取一次血,直到血盡才停,再調和虛實。
  • 絡脈小而短,代表氣虛,若嚴重時,瀉血會造成胸悶,嚴重者甚至會昏倒不語。

悶急坐之也。(《經脈篇》)

〔《素》〕黃帝曰:夫絡脈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帝曰:經之常也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黃帝曰: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皆常色也,謂之無病。

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帝曰:善。(《經絡論篇》)

〔《靈》〕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脈度篇》)

白話文:

悶急則坐下來,經絡有五種顏色,青、黃、赤、白、黑,各有不同的原因。經脈有固定的顏色,而絡脈則會隨之變化。心經為赤色,肺經為白色,肝經為青色,脾經為黃色,腎經為黑色,這些顏色都與其經脈相應。陰絡的顏色也與經脈相應,陽絡的顏色則會隨著季節變化,寒氣多則凝結變黑,熱氣多則濕潤變黃。五種顏色都出現,則代表寒熱並存。經脈是主脈,分支横行的為絡脈,絡脈的分支為孫脈。脈象盛實且血瘀者,需用針灸瀉血;脈象盛實者,需用針灸瀉氣;脈象虛弱者,則需服用藥物補益。

〔《素》〕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五臟生成篇》)

許昌滑壽著《十四經發揮》,釋經脈為曲,絡脈為直;經為榮氣,絡為衛氣,乃所以惑亂來學也。謹按經云:經脈十二,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又云:諸絡脈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又云: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

今《發揮》謂手太陰脈,其支從腕後出次指端交於手陽明者,為手太陰絡。手陽明脈,其支從缺盆上挾口鼻交於足陽明者,為手陽明絡,凡十二經之支脈伏行分肉者,皆釋為絡脈。則是絡脈亦伏行分肉之間而不浮見,亦能經大節而不行絕道,亦當經脈一十六丈二尺內之數,而非不當數也。又按經云: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未嘗言其脈有曲折也。

白話文:

《素問》中說,眼睛依靠血液才能看見,腳依靠血液才能走路,手掌依靠血液才能握東西,手指依靠血液才能拿東西。《十四經發揮》的作者許昌滑壽將經脈解釋為彎曲的,絡脈解釋為直的;經脈負責榮氣,絡脈負責衛氣,這種說法容易讓初学者產生混淆。經書中明确指出,十二條經脈藏在肌肉之間,深藏不露,而那些浮在表面,看得见的脉络都是络脈。經书又说,络脈不能穿過大关节,必须走特殊通道出入,最终汇合于皮肤。经書也說,可以数出来的脉络是经脈,数不出来的脉络是络脈。

《發揮》中說,手太陰經的支脉从手腕后侧出来,到达食指末端,与手陽明經交汇,這就被解释为手太陰絡。手陽明經的支脉从锁骨上端沿着口鼻交汇于足陽明經,這就被解释为手陽明絡。凡是十二條经脈的支脉隐藏在肌肉之间的,都被解释为络脈。也就是说,络脈也藏在肌肉之间,并不浮现在表面,也能穿过大关节,并不走特殊通道,而且也是在經脈一十六丈二尺之內的数量,并非数不出来的。经書中说,足少陽經的脉络从眼角开始,向上到达头部,向下经过耳后,却没有提到它有弯曲的部分。

今《發揮》謂足少陽脈,起目銳眥,作三折,從目銳眥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骨至睛明是一折,自睛明至風池是一折,則是《內經》以經脈之曲折朦朧者,為直行也。又按經云:水穀入於胃也,其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胸中,出喉嚨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

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皆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又云:衛出於上焦,常與榮俱,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故至平旦五十周,復與榮氣大會於手太陰矣。

此言衛氣與榮氣相會,未嘗及宗氣,今《發揮》謂氣行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適當寅時,復會於手太陰,則是將積於胸中呼吸與榮周相會之宗氣牽合,作晝行陽夜行陰,與榮五十周方會之衛氣也。乖舛經義,罪孰甚焉。

白話文:

現在《發揮》說少陽經脈,從眼角開始,有三個彎曲,從眼角到完骨是一個彎曲,再從完骨到睛明是一個彎曲,從睛明到風池是一個彎曲。這樣看來,《內經》中把經脈的曲折隱晦的部分,當成直線來看待了。

再根據經書說:水谷進入胃裡,它的氣分為三條通道,所以宗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出來,進行呼吸。榮氣,分泌津液,注入經脈,化為血液,滋養四肢末端,並注入五臟六腑,以應合時間的變化。

衛氣,散發出強勁的氣息,在四肢末端、肌肉、皮膚之間不斷運行。經書還說:衛氣從上焦出來,經常與榮氣在一起,白天在陽經中運行二十五圈,晚上在陰經中運行二十五圈,所以到清晨的時候,就運行完五十圈,重新與榮氣在手太陰經脈會合。

這些話都說的是衛氣與榮氣相會,並沒有提到宗氣。現在《發揮》說氣運行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脈運行八百一十丈,正好在寅時,重新在手太陰經脈會合,這就把積聚在胸中進行呼吸的宗氣,與榮氣週行相會的宗氣牽扯在一起,把晝行陽夜行陰,與榮氣五十圈才相會的衛氣也加了進去。這種說法違背了經書的本意,罪過實在太大了。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應象論》)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通天論》)

〔《靈》〕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壽天剛柔篇》)

〔《素》〕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之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血氣形志篇》)

〔《靈》〕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節骨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一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折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𩩲𩨗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

白話文:

陽氣代表天,主宰著外在,陰氣代表地,主宰著內在。因此陽氣旺盛,陰氣就虛弱。陰氣居於內,是陽氣的守護者;陽氣居於外,是陰氣的使者。陰氣負責藏精,並促進生長;陽氣負責防衛外邪,起到堅固的作用。人體內外都有陰陽,內在以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外在以筋骨為陰、皮膚為陽。足太陽經與少陰經互為表裡,少陽經與厥陰經互為表裡,陽明經與太陰經互為表裡,這是足部的陰陽關係。手太陽經與少陰經互為表裡,少陽經與心經互為表裡,陽明經與太陰經互為表裡,這是手的陰陽關係。黃帝詢問伯高,脈象度量經脈長短的依据是什麼?伯高回答,首先要度量骨節的大小、寬窄、長短,然後才能確定脈象的度量。黃帝又問,一個身高七尺五寸的人,他的骨節大小長短各是多少?伯高回答,頭骨周圍長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頭髮覆蓋的部分,從頭顱到脖子長一尺二寸,從頭髮到下巴長一尺。成人從喉嚨到鎖骨窩長四寸,從鎖骨窩到乳頭長九寸,超過這個长度,则肺部较大;不足這個长度,则肺部较小。

𩩲𩨗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

白話文:

從肚臍下方到天樞穴長八寸,超過這個長度,胃就大;不到這個長度,胃就小。天樞穴下方到橫骨長六寸半,超過這個長度,迴腸就寬長;不到這個長度,迴腸就窄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緣下方到內輔穴上緣長一尺八寸,內輔穴上緣下方到下緣長三寸半,內輔穴下緣下方到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下方到地長三寸,膝蓋後方到腳踝骨長一尺六寸,腳踝骨下方到地長三寸,因此骨圍大,就過度;小,就不到位。

從肩膀到鎖骨長一尺,腋窩中看不見的部分長四寸,腋窩下方到肋骨下方長一尺二寸,肋骨下方到髖骨長六寸,髖骨下方到膝蓋中長一尺九寸,膝蓋下方到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下方到腳踝骨長三寸,腳踝骨下方到地長一寸,耳朵後面與完骨相齊的部位寬九寸,耳朵前面與耳門相齊的部位寬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距七寸,兩乳之間寬九寸半,兩髖之間寬六寸半,腳長一尺二寸,寬四寸半。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骨度篇》。

𩩲,許竭切。藇,云居切)

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二斗五升。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

白話文:

肩膀到手肘長一尺七寸,手肘到手腕長一尺二寸半,手腕到中指第一節長四寸,第一節到指尖長四寸半。從後頸髮際線往下到脊椎骨長二寸半,脊椎骨往下到尾椎骨共有二十一節,長三尺,每節長一寸四分之一,奇數節位置偏下,所以上面七節到脊椎骨的長度為九寸八分之七。這是大多數人骨骼的尺寸,用來確定經脈的長短。

嘴唇到牙齒長九分,嘴巴寬二寸半。牙齒後到會厭骨深三寸半,容積五合。舌頭重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咽喉,重十兩,寬二寸半,到胃長一尺六寸。胃彎彎曲曲,伸展開長二尺六寸,寬一尺五寸,直徑五寸,容積二斗五升。小腸緊貼著脊椎骨,在左側盤旋,迴轉疊積,連接到迴腸的部分,在外側緊貼著肚臍,向上迴轉運轉十六個彎曲,寬二寸半,直徑八分之少半,長三丈三尺。迴腸在肚臍左側盤旋,迴轉疊積向下。

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腸胃論》)

〔《難》〕七衝門何在?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衝門也。(《四十四難》)

〔《素》〕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

〔《難》〕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傍。下焦者,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其治在臍下一寸。(《三十一難》)

白話文:

迴腸彎彎曲曲,共有十六個彎,長度大約四寸,直徑大約一寸減半,總長約兩丈一尺。大腸從脊柱延伸,接受迴腸,左側環繞著脊柱上下延伸,大約八寸長,直徑約兩寸多一點,長度約二尺八寸。食物從腸胃進入到排出的整個過程,長度大約六丈四寸四分。迴腸彎彎曲曲,總共三十兩個彎。

七個衝門分別是哪裡呢?嘴唇,稱為飛門;牙齒,稱為戶門;會厭,稱為吸門;胃,稱為賁門;太倉下口,稱為幽門;大腸小腸交匯處,稱為闌門;下極,稱為魄門。所以稱為七衝門。

腰部以上屬於天,腰部以下屬於地。

上焦位於心臟下方,膈膜之上,在胃口上方,負責消化吸收,不向外排出,治療部位在膻中穴,也就是玉堂穴下方一寸六分,位於兩乳頭之間凹陷處。中焦位於胃的中脘穴,不屬於上焦也不屬於下焦,負責消化食物,治療部位在肚臍旁。下焦位於肚臍下方,膀胱上口,負責分離清濁,將廢物排出體外,不向內吸收,治療部位在肚臍下方一寸。

〔《靈》〕黃帝曰:願聞榮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答曰:榮,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榮氣。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榮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榮衛氣分別從哪裡運行?岐伯回答說,榮氣出自中焦,衛氣出自上焦。黃帝又問三焦分別從哪裡出來?岐伯答道,上焦從胃上口,經過咽喉向上,穿過橫膈膜佈滿胸腔,沿著腋窩,循著太陰經脈運行,回到陽明經脈,上至舌頭,下至足陽明經脈,常與榮氣同行,在陽脈運行二十五度,在陰脈也運行二十五度,繞一圈之後,就回到手太陰經脈。

黃帝接著問中焦從哪裡出來?岐伯說,中焦也和胃連在一起,從上焦之後出來,它所吸收的氣,會過濾糟粕,蒸發津液,化成精微物質,向上輸送到肺脈,再轉化為血液,供給身體,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它獨自運行在經脈裡,稱為榮氣。黃帝問道,血液和氣,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榮衛是精氣,血液是神氣,所以血液和氣,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因此,失血就會無汗,失汗就會無血,所以人可以死兩次,卻不能活兩次。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榮衛生會篇》)

〔海藏〕頭至心,為上焦;心至臍,為中焦;臍至足,為下焦。此三焦者,足太陽之別也。又《靈樞經》云:臍下膀胱至足為足三焦。右手尺脈為命門,與包絡脈同診,此包絡亦有三焦之稱,為命門之火,遊行於五臟之間,主持乎內。手三焦主持乎上,足三焦主持乎下,上、中、下三焦通為一氣,衛於一身為外護。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想知道下焦從哪裡來。岐伯回答說,下焦是從迴腸分出來的,流入膀胱,並滲入其中。因此,水谷在胃中經過消化,形成糟粕,一起流入大腸,就形成了下焦。這些糟粕滲入大腸,與其他分泌的液體混合,沿著下焦滲入膀胱。黃帝表示贊同,說他聽說上焦像霧一樣,中焦像泡泡一樣,下焦像溝渠一樣,這就是三焦的樣子。

此外,頭到心是上焦,心到肚臍是中焦,肚臍到腳是下焦。這三焦都是足太陽經的分支。另外,《靈樞經》也說,肚臍以下,膀胱到腳是足三焦。右手尺脈是命門,與包絡脈一起診斷,包絡也稱為三焦,是命門之火,在五臟之間運行,掌管著人體內部。手三焦掌管上半身,足三焦掌管下半身,上、中、下三焦連成一氣,保護全身,成為外在的護衛。

既雲頭至心、心至臍、臍至足,是有狀也。呼為三焦,是有名也。以為無狀,可乎?經曰:三焦者,水穀之道路也。卻是有形狀,何以然?上焦者,主內而不出;中焦者,主腐熟水穀;下焦者,主出而不內。故經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也。手經者,主持上也;足經者,主持下也;命門者,主持內也;為衛者,主持外也。

三焦真氣為父,氣散於包絡,相從母也。並行而不相離,母之真氣也,故俱會於胸中。經云:膻中之分,父母居之,氣之海也,如天地之尊,不繫五行也。清邪中於上焦,名曰潔也,頭項強,腰脊痛。濁邪中於下焦,名曰渾也,陰氣為慄,便溺妄出。表虛里急,上焦、下焦與中焦相混。

白話文:

從頭到心、心到臍、臍到足,這是有形狀的。我們稱之為三焦,這是有名字的。如果說它沒有形狀,可以嗎?經書說:三焦是水穀運行的道路。它確實是有形狀的,為什麼呢?上焦負責吸收營養,而不排出;中焦負責消化水穀;下焦負責排出,而不吸收。所以經書說:上焦像霧氣,中焦像積水,下焦像溝渠。手經負責主持上焦;足經負責主持下焦;命門負責主持內部;衛氣負責主持外部。

三焦的真氣是父親,散佈於包絡,與包絡相依,如同母親。它們並行而不分離,包絡的真氣是母親,所以都匯聚在胸中。經書說:膻中是父母居住的地方,是氣的海,如同天地之尊,不受五行影響。邪氣從上焦入侵,稱為「潔」,會導致頭項僵硬,腰脊疼痛。濁邪從下焦入侵,稱為「渾」,會導致陰氣受損,小便失禁。如果表虛里急,上焦、下焦和中焦就會混淆在一起。

上焦怫鬱,臟氣相熏。中焦不治,衛氣上衝,榮氣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遊於經絡,出入臟腑,陰氣前通,陽氣後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熱壅,必下血。陰陽俱厥,脾弱液下。下焦不固,清便下重,便數而難,腹築湫痛,命將難全。

此命門之脈,診在右手尺也。經曰:五臟不和,五液不下,當闔不闔,便溺俱脫,生氣絕矣,所以腹臍湫痛也,故曰命將難全。前三焦自外而入,後三焦自內而出。霧不收則為喘滿,此出而不內也。漚不利則為留飲,留而不散,久為中滿,上不能內,下不能出也。瀆不利則為腫滿,此因上內而下不出也。

白話文:

上焦鬱結不舒,導致臟腑氣息相互影響。中焦失調,衛氣上衝,榮氣不通,血液凝滯不流。如果衛氣向前流通,小便就會發黃,與熱氣相搏,熱氣作祟,遊走於經絡,進出臟腑,陰氣向前流通,陽氣則微弱,陰氣無處發泄,客氣侵入體內,打噴嚏排出,聲音嘶啞、咽喉阻塞,寒氣凝結、熱氣壅塞,必然會導致出血。陰陽都凝滯,脾臟虛弱,就會導致液體下泄。下焦不固,清便下墜,排便次數多但排泄困難,腹部脹痛,命不久矣。

這是命門的脈象,在右手尺脈處診斷。經書上說:五臟不和,五液不能下達,該合閉的地方沒有合閉,大小便失禁,生氣已經消失,所以腹部臍周疼痛,因此說命將難全。前三焦從外向內,後三焦從內向外。霧氣不能收斂就會導致喘滿,這是由於氣出不入造成的。水氣不能順利運行就會導致留飲,留而不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腹部脹滿,上不能收下不能出。水道不暢就會導致腫脹,這是由於上焦氣機內陷,下焦排泄不暢造成的。

此三焦之所不歸也。三焦有臟而無腑,在內則遊行,是血也,在外則固護,是氣也。上焦如霧者氣也,中焦如漚者血也。中焦者,血氣之分也。下焦在臍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出而不納,即傳道也治在臍下。名曰三焦,其腑在氣街中,又云有臟無腑。成氏云:血室者,血之所居也,榮衛停止之所,經脈流會之處,衝脈是矣。

夫沖者,奇經之一也,起於腎下,出於氣街,並足陽明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焉,為諸經之海也。

啟玄子云:沖為血海,諸經朝會,男子則運而行之,女子則停而止之,是皆謂之血室。《內經》云:任脈通衝脈,男既運行,女既停止,故運行者無積而不滿,動也;停止者有積而能滿,靜也。不滿者,陽也,氣也。能滿者,陰也,血也。故滿者以時而溢,為之信有期者動也。

白話文:

三焦是人體氣機運行的通道,沒有固定的器官,在內部遊走運行,就像血液一樣;在外部則保護身體,就像氣一樣。上焦像霧一樣,是氣;中焦像水一樣,是血。中焦是血氣的分別之處。下焦位於肚臍和膀胱上口,負責分辨清濁,排出廢物,不吸收,這就是傳導的功能,治療範圍在肚臍下方。三焦這個名稱,它的位置在氣街中,有人說它有臟無腑。成氏說:血室是血液停留的地方,是榮衛氣血停留的地方,也是經脈匯聚的地方,就是衝脈。

衝脈是奇經之一,起於腎臟下方,從氣街出來,沿著足陽明經,經過肚臍向上,到達胸部而散開,是所有經脈的匯聚之處。

啟玄子說:衝脈是血海,所有經脈都匯聚到這裡,男人則運行,女人則停止,這都是血室。 《內經》說:任脈連通衝脈,男人運行,女人停止,所以運行的人沒有積累而充盈,是動態;停止的人有積累而充盈,是靜態。不充盈的是陽,是氣;充盈的是陰,是血。所以充盈的人會隨著時間而溢出,這是有規律的動態。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故運行者,陽之象也;停止者,陰之象也。血氣榮衛,男女皆有,內外諧和,其脈同診,脈者,血之府也,故為氣血之室,為藏物之舍,亦為府也。三焦之府,在氣街中,為男、女血海之府。經又曰:有臟而無腑,從無形而言之也。有臟而有腑,從有形而言之也。

清邪濁邪所傷,三焦齊病,亦同兩感。經云:心包絡主之脈,出胸中,下膈,歷絡三焦,此其所以與相火併行,與命門脈同診於右尺中也。東垣云:三焦有名無形,主持諸氣,以象三才之用,故呼吸升降,水穀往來,皆待此以通達。是以上焦在心下,主內而不出;中焦在胃脘,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主分別清濁,出而不內。統而論之,三才之用,本於中焦。

白話文:

天地之道,乾為陽,坤為陰,運行便是陽的象徵,靜止便是陰的象徵。人體的血氣、榮衛,無論男女皆有,內外協調,脈象一致。脈象是血的歸宿,是氣血的居所,也是藏物的住所,因此也是府。三焦的府,位於氣街之中,是男女血海的歸宿。經書又說,有臟而無腑,是從無形而言;有臟而有腑,是從有形而言。

外邪、內邪入侵,三焦皆會生病,其症狀與兩感相似。經書記載:心包絡主其脈,從胸中出發,下達膈肌,貫穿三焦,因此與相火一同運行,與命門脈在右尺中一同診斷。東垣說:三焦有名無形,掌管全身氣機,象徵三才的功能,因此呼吸升降、水穀運化,都依靠它來通達。所以上焦在心下,主內不出;中焦在胃脘,主消化水穀;下焦在臍下,主分辨清濁,出而不內。總而言之,三才的功能,都源於中焦。

中焦者,胃脘也,稟天五之沖氣,陰陽清濁自此而分,十二經絡自此而始。或不得其平,則寒熱偏勝,虛實不同,榮衛澀滯,清濁不分,而生諸病。故曰氣會三焦。手少陽脈通於膻中,膻中者,臣使之官,為氣之海。審此則知三焦者沖和之本也。三焦相火及包絡之脈,人之元氣也,周身何處無之,是名相火用事,主持陰陽之氣,神明之府也。

〔《素》〕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此九字著意玩味。王太僕云:論天謂元氣,即天真也),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夭之本也。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白話文:

中焦,也就是胃脘,吸收了天地間的清氣,陰陽、清濁由此分開,十二經絡也從這裡開始。如果中焦失衡,就會寒熱失調,虛實不同,導致氣血流通不暢,清濁混雜,進而產生各種疾病。因此說,中焦是三焦的氣匯聚之處。手少陽經脈連通膻中,膻中是輔助心臟的官,也是氣的海洋。由此可知,三焦是沖和之氣的根源。三焦的相火和包絡經脈,是人體的元氣,遍布全身,這就是相火的作用,掌管陰陽之氣,是神明的住所。

古往今來,與天地相通的,都是生命的根本,而生命根本源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氣息貫通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都與天息息相關。生命有五行,氣有三重,如果失衡,就會被邪氣所傷,這就是壽命長短的根本。蒼天之氣清淨,人的心志就會清明,順應天時,陽氣就會堅固,即使有邪氣,也無法傷害,這就是順應天時之序。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陽主動,凡人之知覺運動耳目視聽言嗅,皆陽氣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而充之耳。

若陽氣一失其所,則散解不行,而熏充澤溉之道澀,所以九竅閉塞於內,肌肉壅滯於外,而知覺運動視聽言嗅之靈皆失也。故人之陽氣猶天之日光,人失陽氣而知覺運動視聽言嗅之靈明隳壞不彰,壽命易折,猶天之失光明則萬物無以發生也)。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丹溪云:「欲如運樞」以下三句皆衍文也。

白話文:

因此聖人傳授精神,順應天氣以溝通神明。失去這點,就會導致內部九竅閉塞,外部肌肉僵硬,衛氣消散,這就是自傷,氣力衰弱。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失去它就會折損壽命而顯不出來,所以天運應該以太陽的光明為準,因此陽氣向上守護外部。陽氣主動,人的知覺運動、耳目視聽言嗅,都是陽氣熏蒸皮膚充盈全身滋潤毛髮,就像霧露滋潤一樣,使之充滿。

如果陽氣一旦失去位置,就會散解而不流通,熏蒸滋潤之道就會阻塞,所以九竅閉塞在內,肌肉僵硬在外,知覺運動視聽言嗅的能力都會喪失。因此人的陽氣如同天上的陽光,人失去陽氣,知覺運動視聽言嗅的能力就會衰退消失,壽命容易折損,就像天失去光明,萬物就無法生長一樣。因為寒冷,想要像運轉樞紐一樣,起居要像驚慌一樣,精神就會浮動。

下文「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兩句當移在此。夫寒邪初傷,客於肌表,邪鬱而為熱,有似燔炭得汗則解,此仲景麻黃湯之類是也)。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丹溪云:君火為病也,火主動而散,故自汗煩喘多言也)。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丹溪云:濕者,濁土之氣,首為諸陽之會,其位高而氣清,其體虛故聰明得而系焉。濁氣熏蒸,清道不通,沉重而不爽利,似乎有物以蒙冒之。

失而不治,濕鬱為熱,熱留不去。大筋緛短者,熱傷血不能養筋,故為拘攣。小筋弛張者,濕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因於濕,首如裹」各三字為句,「濕熱不攘」以下各四字為句,文整而意明。王太僕謂反濕其首,若濕物裹之,以「因於濕首」為句,「如裹」為句,則濕首之濕、如裹濕之濕皆是人為,文義舛乖也)。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白話文:

寒邪初犯,侵襲肌膚表面,邪氣鬱積而化為熱,就像燒紅的炭火遇到汗液就會消散,這正是仲景麻黃湯之類方劑的治療原理。因暑熱而汗出,煩躁喘息,靜止時卻又多言,身體如同燒紅的炭火,出汗後則可缓解。因濕邪而頭部如被包裹般沉重,濕熱之邪不去,大筋拘攣,小筋弛緩,拘攣是因為筋絡受熱而不能得到血液滋養,弛緩則是因為筋絡受濕而不能束縛骨骼。因氣虛而出現腫脹,四肢輪流腫脹,陽氣逐漸衰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闢,偏也,蓋陽者,視聽動作之體也。若煩勞而不清靜,則視聽動作所張之精竭絕偏枯,至夏月而劇,故目盲耳閉而視聽失,潰潰汨汨而動作廢。正仲景所謂春夏劇、秋冬瘥之病,俗人名曰注夏者是也。

或曰鄭康成云:口鼻之呼吸,為魂;耳目之聰明,為魄。夫魄者,陰血也,耳目之聰明乃陰血所為,今經言陽氣煩勞則目盲耳閉者何也?曰:以耳目與口鼻對言則口鼻為陽,耳目為陰。以耳目口鼻與臟腑對言,則耳目口鼻為陽,臟腑為陰。

故陽氣行陽二十五度,於身體之外,則耳目口鼻皆受陽氣,所以能知覺視聽動作而寤,行陰二十五度於臟腑之內,則耳目口鼻無陽氣運動,所以不能知覺而寐,聰明者豈非陽氣為之乎。夫人之耳目猶月之質也,月質必受日光所加始能明,耳目亦必受陽氣所加始能聰明,是故耳目之陰血虛,則陽氣之加,無以受之,而視聽之聰明失。耳目之陽氣虛,則陰血不能自施,而聰明亦失。

白話文:

人體的陽氣,如果過度勞累就會消耗殆盡,造成精氣不足,積聚在體內,到了夏天就會讓人感到極度虛弱,出現目盲、耳聾、身體無力、如同崩潰般的狀態。這是因為長期勞累導致視聽、行動等功能所需的精氣枯竭,到了夏季氣溫升高,這種虛弱狀況更加嚴重,因此出現目盲耳聾,行動不便。這正是張仲景所說的春夏病情加重、秋冬好轉的疾病,民間俗稱「注夏」。

有人可能會問,鄭康成認為口鼻呼吸是魂,耳目聰明是魄,而魄是陰血,耳目聰明是陰血所致,為何經文卻說陽氣勞累會導致目盲耳聾呢?其實,以口鼻和耳目對比來說,口鼻屬陽,耳目屬陰;而以耳目口鼻和臟腑對比,則耳目口鼻屬陽,臟腑屬陰。

陽氣在身體外運行,就會供應耳目口鼻,使人清醒,能感知視聽,進行動作;而當陽氣運行在臟腑內時,耳目口鼻就沒有陽氣的滋養,人就會進入睡眠狀態。由此可見,耳目的聰明,的確是陽氣的作用。人的耳目就像月亮的表面,月球的表面必須接受陽光照射才能發光,耳目也必須接受陽氣的滋養才能保持聰明。因此,耳目陰血不足,陽氣就無法滋養,就會導致視聽功能失常;反之,耳目陽氣不足,陰血也無法正常運作,也會造成聰明受損。

是故耳目之聰明必陰血陽氣相須始能視聽也)。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痱。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王注云:菀,積也。皶曰粉刺,形如米如針也。

痤,小癤也)。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陷脈為瘻,留連肉腠,腧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十二字,舊本元誤在「及為驚駭」之下。夫陽氣因失衛而寒氣從之為僂,然後榮氣逆而為癰腫,癰腫失治然後陷脈為瘻,而陷留連於肉腠焉。僂,力主切,背俯不能仰也)。

白話文:

因此,耳朵和眼睛的聰明,必須陰血和陽氣互相依存,才能夠看見和聽見。陽氣,如果大怒,就會導致形氣消失,血液上涌,讓人昏厥。如果受傷筋骨,筋骨不伸展,就好像不能容納一樣,出汗卻沒有汗液,讓人偏瘦。出汗後皮膚濕潤,就會長瘡。過度食用肥膩的食物,腳上就會長大疔瘡。如果承受過重,勞累出汗又遇到風寒,就會長白斑,如果鬱結就會長小瘡。陽氣,如果精氣充足,就會滋養精神,如果柔和就會滋養筋骨。如果氣機開合不暢,寒氣就會侵入,就會長駝背。如果榮氣不順暢,逆行於肌肉組織,就會長癰腫。脈絡凹陷形成瘻管,停留在肌肉組織之間,腧穴之氣散失,會導致畏寒,甚至驚恐。

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並,良醫弗為。故陽蓄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生氣通天論》)

帝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白話文:

出汗還沒結束,身體虛弱,氣息微弱,穴位閉塞,就會導致瘧疾。風是百病之源,身體清淨,毛孔閉合,即使有強烈的風,也無法傷害。這是順應時令的結果。疾病拖延久了,就會導致氣機運行失調,上下不協調,即使良醫也無可奈何。陽氣積聚導致的疾病,需要隔絕陽氣,隔絕後再瀉,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加重病情。

皇帝說:我知道百病都源於氣。生氣就會氣上,高興就會氣緩,悲傷就會氣消,恐懼就會氣下,寒冷就會氣收,溫暖就會氣泄,驚嚇就會氣亂,勞累就會氣耗,思慮就會氣結,九種氣的不同狀態,就會導致不同的疾病。岐伯說:生氣就會氣逆,嚴重就會吐血或腹瀉,所以氣上。高興就會氣和志達,氣血流通,所以氣緩。悲傷就會心系急迫,肺葉收縮,上焦不通,氣血不散,熱氣積聚在體內,所以氣消。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舉痛篇》)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陰陽應象論》)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痹論》)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生氣通天論》)

〔垣〕《勞倦所傷論》《調經篇》云:陰氣生內熱。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舉痛論》云:勞則氣耗,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夫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倦,皆損其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語言,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

白話文:

害怕會使精氣衰退,精氣衰退就會導致上焦閉塞,上焦閉塞則氣機逆行,氣機逆行就會導致下焦脹滿,因此氣機無法正常運行。寒冷會使腠理閉塞,氣機無法運行,因此氣機收縮。炎熱會使腠理開張,營衛氣血流通,汗液大量排出,因此氣機外泄。驚恐會使心神不安,精神無所依歸,思慮不定,因此氣機紊亂。勞累會導致呼吸急促,汗液外流,內外失衡,因此氣機耗損。思考會使心神專注,精神集中,正氣停留而無法運行,因此氣機瘀結。

人到四十歲,陰氣自然衰減一半,起居活動能力也隨之減弱。

陰氣是靜止的,則精神內藏;陰氣躁動,則精神消亡,飲食過度,就會損傷腸胃。

陰氣的來源,本在五味之中。陰氣的五個宮殿,損傷於五味。

勞累過度會損傷氣機,使身體虛弱,谷氣不旺盛,上焦不通暢,下脘部位阻塞,胃氣熾熱,熱氣熏蒸胸中,因此內熱。勞累會導致氣機耗損,呼吸急促,汗液外流,內外失衡,因此氣機耗損。喜怒無常,作息不規律,勞累過度,都會損傷氣機,氣機衰弱則火氣旺盛,火氣旺盛則侵犯脾土,脾臟主管四肢,因此身體困倦、發熱、無力活動、懶於言語、動作緩慢、氣喘乏力、體表發熱、自汗、心煩不安。

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以甘寒瀉其熱火,以酸味收其散氣,以甘溫調其中氣,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是也。仲景云:平人脈大為勞,脈極虛亦為勞。夫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熱,春夏劇,秋冬瘥。脈大者,熱邪也。極虛者,氣損也。春夏劇,邪助時也。

秋冬瘥,時勝邪也。以黃耆建中湯補之,此亦溫之也。夫上古聖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謂治未病也。中古以下,去聖久遠,飲食失節,起居失宜,妄作勞役,形神俱傷,故病而後以藥之,是治已病也。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飲食勞倦,胃氣元氣散解,不能滋榮百脈,溉灌臟腑,衛護周身之所致也。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則飲食喜怒之間,寒暑起居之際,可不慎歟。

白話文:

當生病的時候,應該安心靜坐,以養護自身的氣息,用甘寒的藥物來瀉去體內的熱火,用酸味來收斂散失的氣息,用甘溫的藥物來調和體內的中氣。古籍中記載:「勞累的人,需要溫補;虛損的人,也需要溫補。」張仲景說:「普通人脈搏強大也是勞累,脈搏極度虛弱也是勞累。」勞累所致的疾病,其脈象浮大,手足煩熱,春夏季節加重,秋冬季節減輕。脈搏強大的,是熱邪入侵;極度虛弱的,是氣虛損傷。春夏季節加重,是因為邪氣助長時令;秋冬季節減輕,是因為時令克制邪氣。用黃耆建中湯補益,這也是溫補的方法。

古代的聖人,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妄作勞累,所以能保持形體與精神的俱佳,並且能活到天年,活到一百歲才離去,這就是治未病的方法。中古以後,距離聖人時代久遠,飲食失節,起居不規律,妄作勞役,形體和精神都受損傷,所以生病了才用藥物治療,這是治已病的方法。追溯百病的根源,都是因為飲食勞倦,胃氣和元氣散解,無法滋養百脈,灌溉臟腑,保護周身所導致的。所以,天地之氣貴在清淨,陽氣厭惡煩勞,那麼在飲食喜怒之間,寒暑起居之際,怎能不謹慎呢?

上東垣《勞倦所傷論》。餘論見治虛實法補中益氣湯方條。

〔《素》〕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調經論》)

此陰陽以內外言之,而總諸陰陽形氣之傷,東垣先生謂內外傷者是也。謂男女飲食喜怒所傷者,皆屬內為陰也,諸寒溫風濕所傷,皆屬外為陽也。

〔《靈》〕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空虛,血氣不次,乃失其常。(《口問篇》)

白話文:

東垣先生在《勞倦所傷論》中論述了治療虛實的方法,並在補中益氣湯的方條中提到。

《素問》中提到,邪氣的產生,有的是來自陰,有的是來自陽。來自陽的邪氣,是由於風雨寒暑所致;來自陰的邪氣,則是由於飲食居處,以及喜怒情緒所致。《調經論》中也是這麼說的。

這裡的陰陽,是指內外而言,總括了所有陰陽形氣的損傷。東垣先生認為內外傷就是指這些。男女因飲食喜怒所造成的損傷,都屬於內在的陰;而寒溫風濕等因素造成的損傷,則屬於外在的陽。

《靈樞》中提到,百病的初始,都是由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所導致。這些因素會導致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空虛、血氣不次,從而失去正常的狀態。《口問篇》中也有類似的論述。

〔《素》〕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陰陽應象論》)。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此上二節經旨似自相矛盾,既曰喜怒傷氣,又曰暴怒傷陰,暴喜傷陽;既曰寒暑傷形,又曰寒傷形,熱傷氣者,何也?蓋言雖不一,而理則有歸。夫喜怒之傷人從內出而先發於氣,故曰喜怒傷氣也。

寒暑之傷人從外入而先著於形,故曰寒暑傷形也。分而言之,則怒之氣從下上而先發於陰,故曰暴怒傷陰;喜之氣從上下而先發於陽,故曰暴喜傷陽。寒則人氣內藏,氣內藏則寒之傷人先著於形,故曰寒傷形。暑則人氣外溢,氣外益則暑之傷人先著於氣,故曰熱傷氣也)

白話文:

喜怒會傷氣,寒暑會傷形,暴怒會傷陰,暴喜會傷陽。氣逆上行,脈滿而身形消瘦,喜怒無度,寒暑過度,導致生命力不穩固。寒氣傷形,熱氣傷氣,氣受傷則疼痛,形受傷則腫脹,所以先疼痛後腫脹是氣受傷,先腫脹後疼痛是形受傷。雖然表面上說喜怒傷氣,又說暴怒傷陰、暴喜傷陽,說寒暑傷形,又說寒傷形、熱傷氣,似乎矛盾,但其實道理是一致的。喜怒對人的傷害是由內而外,先影響氣,所以說喜怒傷氣。寒暑對人的傷害是由外而內,先影響形,所以說寒暑傷形。更深入分析,怒氣由下而上,先影響陰,所以說暴怒傷陰;喜氣由上而下,先影響陽,所以說暴喜傷陽。寒氣會讓人氣往下沉藏,氣內藏則寒氣先影響形,所以說寒傷形。暑氣會讓人氣往外散發,氣外溢則暑氣先影響氣,所以說熱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