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一·陰陽臟腑部 (2)
卷之一·陰陽臟腑部 (2)
1. 五臟
〔《靈》〕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本藏論》)
〔《素》〕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五臟別論》)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
白話文:
五臟是儲藏精氣、血液、魂魄的地方,六腑則是消化食物、運送津液。五臟藏精氣而不外洩,所以滿而不實;六腑傳化食物而不儲藏,所以實而不滿。這是因為食物入口,胃就滿了,腸卻空;食物消化後,腸就滿了,胃卻空了。所以說五臟是滿而不實,六腑是實而不滿。
一天之中,從清晨到中午,是天的陽氣,是陽氣中的陽氣;從中午到傍晚,是天的陽氣,是陽氣中的陰氣;從晚上到雞鳴,是天的陰氣,是陰氣中的陰氣;從雞鳴到清晨,是天的陰氣,是陰氣中的陽氣。人體也應和這種變化。
從人體的外內來說,外為陽,內為陰;從人體的前後來說,背為陽,腹為陰;從人體的臟腑來說,臟為陰,腑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都是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都是陽。
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雄雌相輸應也(《金匱真言論》)。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
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罷,音疲)。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
白話文:
背部屬陽,陽氣中的陽氣歸於心臟。背部屬陽,陽氣中的陰氣歸於肺臟。腹部屬陰,陰氣中的陰氣歸於腎臟。腹部屬陰,陰氣中的陽氣歸於肝臟。腹部屬陰,陰氣中的至陰歸於脾臟。這些都是陰陽表裡內外、雄雌相互應的關係。心臟是生命之本,精神之變化。它的外在表現是面色,內在充盈於血脈,是陽氣中的太陽,與夏季氣息相通。肺臟是氣息之本,魄的所在。它的外在表現是毛髮,內在充盈於皮膚,是陽氣中的太陰,與秋季氣息相通。腎臟主管蟄藏,是封藏之本,精氣的所在。它的外在表現是頭髮,內在充盈於骨骼,是陰氣中的少陰,與冬季氣息相通。肝臟是休養生息之本,魂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現是指甲,內在充盈於筋脈,以生血氣,是陽氣中的少陽,與春季氣息相通。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營養之本,血氣的居所。
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東垣云「四白」當作「四紅」)。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六節臟象論》)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酸勝苦。
白話文:
嘴巴稱為器,它能將食物殘渣轉化成精華並送入或排出體外。唇邊的四白處是它的外在表現,肌肉是它的充實之處,這是至陰之類,與土氣相通(東垣認為「四白」應為「四紅」)。人體的十一臟,都受到膽的影響。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它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它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酸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骨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白話文:
中央位置產生濕氣,濕氣產生土,土產生甜味,甜味滋養脾臟,脾臟產生肉,肉產生肺臟。脾臟主導口,它在天上是濕氣,在地上是土,在人體是肉,在臟腑是脾臟,在顏色是黃色,在音調是宮音,在聲音是歌聲,在身體變化是打嗝,在身體竅穴是口,在味道是甜味,在精神意志是思考。思考过度會傷脾,愤怒能克制思考,濕氣過度會傷肉,风能克制濕氣,甜味過度會傷肉,酸味能克制甜味。
西方位置產生燥氣,燥氣產生金,金產生辛辣味,辛辣味滋養肺臟,肺臟產生皮毛,皮毛產生腎臟。肺臟主導鼻,它在天上是燥氣,在地上是金,在人體是皮毛,在臟腑是肺臟,在顏色是白色,在音調是商音,在聲音是哭聲,在身體變化是咳嗽,在身體竅穴是鼻,在味道是辛辣味,在精神意志是憂愁。忧愁过度會傷肺,喜悅能克制憂愁,熱氣過度會傷皮毛,寒冷能克制熱氣,辛辣味過度會傷皮毛,苦味能克制辛辣味。
北方位置產生寒氣,寒氣產生水,水產生鹹味,鹹味滋養腎臟,腎臟產生骨髓,骨髓產生肝臟。腎臟主導耳,它在天上是寒氣,在地上是水,在人體是骨骼,在臟腑是腎臟,在顏色是黑色,在音調是羽音,在聲音是呻吟聲,在身體變化是顫抖,在身體竅穴是耳,在味道是鹹味,在精神意志是恐惧。恐惧过度會傷腎,思考能克制恐惧,寒氣過度會傷血,燥氣能克制寒氣,鹹味過度會傷血,甜味能克制鹹味。
天上的氣息與肺臟相通,地上的氣息與咽喉相通,風的氣息與肝臟相通,雷的氣息與心臟相通,穀物的氣息與脾臟相通,雨的氣息與腎臟相通。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風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陰陽應象論》)
〔《靈》〕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正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府,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本輸篇》)
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脈度論》)
白話文:
六經就像河流,腸胃就像大海,九竅是氣體進出的通道。人體的陰陽變化如同天地,陽氣排出的汗水,就如同天地的雨水;陽氣外泄,就如同天地的疾風。暴風預兆着雷聲,逆氣預兆着陽氣,所以如果不順應天地的規律,不遵循地上的道理,就會招致災禍。
肺臟與大腸相連,大腸是傳輸食物糟粕的地方;心臟與小腸相連,小腸是吸收營養的地方;肝臟與膽囊相連,膽囊是中正之府;脾臟與胃相連,胃是貯藏五穀的地方;腎臟與膀胱相連,膀胱是貯藏津液的地方。少陽屬腎,腎臟上連肺臟,所以將這兩臟歸為一組。三焦是中瀆之府,是水液輸出的通道,屬於膀胱,是獨立的一個臟腑。這是六腑與五臟相連的情況。
五臟的氣息經常向上通達七竅。所以肺氣通於鼻,肺氣調和,鼻子就能分辨香臭;心氣通於舌,心氣調和,舌頭就能辨別五味;肝氣通於目,肝氣調和,眼睛就能辨別五色;脾氣通於口,脾氣調和,嘴巴就能品嚐五穀;腎氣通於耳,腎氣調和,耳朵就能聽聞五音。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會形成癰腫。
〔《難》〕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聲,腎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也,金者肺主聲,故令耳聞聲。(《四十難》)
〔《素》〕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五臟生成篇》)。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宣明五氣篇》)。
白話文:
《難經》記載,肝臟主管顏色,心臟主管氣味,脾臟主管味道,肺臟主管聲音,腎臟主管液體。鼻子是肺臟的門戶,卻能分辨香臭,耳朵是腎臟的門戶,卻能聽見聲音,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肺臟屬西方金,金生於巳,巳屬南方火,火就是心臟,心臟主管氣味,所以鼻子能聞到香臭。腎臟屬北方水,水生於申,申屬西方金,金就是肺臟,肺臟主管聲音,所以耳朵能聽到聲音。
《素問》記載,心臟與血管相連,其榮華表現於顏色,並主管腎臟;肺臟與皮膚相連,其榮華表現於毛髮,並主管心臟;肝臟與筋絡相連,其榮華表現於指甲,並主管肺臟;脾臟與肌肉相連,其榮華表現於嘴唇,並主管肝臟;腎臟與骨骼相連,其榮華表現於頭髮,並主管脾臟。五臟所主管的部位,心臟主管血管,肺臟主管皮膚,肝臟主管筋絡,脾臟主管肌肉,腎臟主管骨骼,這就是五臟所主管的部位。
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同上)。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五臟生成篇》)
〔《難》〕經言八會者何也?府會太倉,臟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腧,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四十五難》)
〔《素》〕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白話文:
五臟分別化生出不同的體液:心化為汗,肺化為涕,肝化為淚,脾化為涎,腎化為唾,這就是五液。全身的脈絡都屬於目,髓都屬於腦,筋都屬於關節,血都屬於心,氣都屬於肺。
經書中提到八會穴,分別是:府會太倉,臟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膈腧,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即外一筋直兩乳內。當熱病在體內時,可以取其相應的會穴。
心是君主之官,主宰神明。肺是相傅之官,主宰氣機調節。肝是將軍之官,主宰謀慮決斷。膽是中正之官,主宰決策。膻中是臣使之官,主宰喜樂。脾胃是倉廩之官,主宰飲食消化。大腸是傳道之官,主宰排泄。小腸是受盛之官,主宰吸收。腎是作強之官,主宰生殖和精氣。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其宗大危,戒之戒之(《靈蘭秘典論》)。
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宣明五氣篇》)。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謂五並,虛而相併者也。(「憂」當作「怒」,「畏」當作「思」。同上)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太陰陽明論篇》)
白話文:
三焦是人體排泄的器官,水分由此排出。膀胱是貯藏津液的地方,經過氣化作用後,水分就能排出。這十二個器官彼此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果人體機能正常,則身心安寧,長壽無虞,治理天下也能興盛;反之,如果人體機能失調,十二個器官就會受損,經絡阻塞,身體就會嚴重受傷,如此養生則會招致災禍,治理天下也會招致滅亡,不可不慎!
五臟各藏不同的精神: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這就是五臟所藏。五精也各有歸屬:精氣歸於心則喜,歸於肺則悲,歸於肝則怒,歸於脾則思,歸於腎則恐,這就是五精並存的狀態,也是虛弱之人的表現。
皇帝問道:脾臟為什麼不掌管時令呢?岐伯回答:脾臟屬土,居於中央,它負責調和四季,每隔十八天輪流掌管四臟,並沒有獨自掌管時令的能力。脾臟常依賴胃土之精,而土則生養萬物,遵循天地之道,因此從頭到腳,脾臟都不可能掌管時令。
〔《靈》〕黃帝曰:願聞穀氣有五味,其入五臟,分別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穀味苦,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先走肺。穀味咸,先走腎。穀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五味篇》)
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同上)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知道五穀的氣味有五種,分別進入五臟,它們各自有什麼作用?」伯高回答說:「胃是五臟六腑的海洋,水穀都進入胃,五臟六腑都從胃中獲得精氣,五種味道各自走向它喜歡的器官,穀物酸味,首先進入肝臟;穀物苦味,首先進入心臟;穀物甜味,首先進入脾臟;穀物辛辣味,首先進入肺臟;穀物鹹味,首先進入腎臟。穀物的氣味和津液流動,營氣和衛氣都暢通無阻,然後轉化為糟粕,依次向下傳輸。」
人體獲得的氣來自於食物,食物進入胃,胃是水穀氣血的海洋。就像大海蒸發成雲氣佈滿天下一樣,胃輸出的氣血流經經脈,經脈是五臟六腑的主要通道。
食物的氣進入胃,精氣散佈到肝臟,滋養筋脈;食物的氣進入胃,濁氣歸於心臟,精華流入脈絡,脈氣流經經脈,經脈之氣歸於肺臟,肺臟統攝百脈,將精氣輸送到皮毛,毛髮和血管結合精氣,運行到臟腑,臟腑精氣充盈,停留在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平衡,氣口形成寸脈,以此來決定生死。飲水進入胃,精氣遊走散布,向上輸送到脾臟,脾氣散發精氣,向上歸於肺臟,調和水液,向下輸送到膀胱,水精四處流佈,五經同時運行,與四時五臟陰陽相配合,以此作為常規。
〔丹溪〕:《相火論》: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動而變,陰靜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動皆屬火。以名而言,形質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位稟命,因其動而可見,故謂之相。
天主生物,故恆於動,人有所生,亦恆於動,其所以常於動者,皆相火助之也。見於天者,出於龍雷,則木之氣,出於海,則水之氣也。具於人者,寄於肝腎二部,肝屬木而腎屬水也。膽者肝之腑,膀胱者腎之腑,心包絡者腎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腎之分,皆陰而下者也。
白話文:
太極運動產生陽氣,靜止則產生陰氣,陽氣運動變化,陰氣靜止結合,於是產生水、火、木、金、土,各有其特性。唯獨火有兩種,一種是君火,是人體之火;另一種是相火,是天地之火。火內陰外陽,掌管運動,因此凡是運動都屬於火。從名稱上說,形質相生,配屬於五行,所以稱為君火。從位置上說,它生於虛無,守住位置,遵循命運,由於其運動而可見,所以稱為相火。
天地主宰萬物生長,因此總是運動的,人體有所生長,也總是運動的,它之所以能夠不斷運動,都是相火在幫助它。在天上的表現,就是龍雷,那是木氣,海上的表現,就是海,那是水氣。在人體的表現,就是寄託在肝腎兩部分,肝屬木而腎屬水。膽是肝的腑,膀胱是腎的腑,心包絡是腎的配,三焦以焦而言,而下焦主管肝腎的區分,都屬於陰性向下者。
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天之火雖出於木水,而皆本乎地,故雷非伏,龍非蟄,海非附地,則不能鳴,不能飛,不能波也。鳴也,飛也,波也,動而為火者也。肝腎之陰,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地。或曰:相火天人之所同,何東垣以為元氣之賊?又曰: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
然則如之何而可使之無勝負乎?曰:周子言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萬事出,有知之後,五者之性,為物所感不能不動,謂之動者,即《內經》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扇,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君火之氣,《內經》以暑與熱言之;相火之氣,經以火言之,蓋表其暴悍酷烈,有甚於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氣之賊。
白話文:
天地間若無此火,萬物便不能生存,人也一樣,若無此火,便無法誕生。雖然天火源於木水,但本源卻來自大地,因此雷聲不能從地下發出,龍不能潛伏於地,海水不能與地面分離,否則它們便不能雷鳴、飛翔、波動。雷鳴、飛翔、波動皆是動而生火。肝腎之陰中皆蘊藏著相火,人體與天地相通。有人說:相火是天地人皆有的,為何東垣認為它是元氣的賊?也有人說:火與元氣不能共存,一方勝出,另一方就會被消滅。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火與元氣之間的勝負呢?周子說:神發知矣。五性受感而萬事皆生,有了知覺之後,五性便會被外物所感而不得不動,這就是《內經》所說的五火。相火容易被引發,五性中的陽火互相煽動,就會妄動。火因妄動而起,變化無常,無時無刻不在煎熬真陰,陰虛則生病,陰盡則死亡。君火之氣,《內經》以暑熱來形容;相火之氣,經書則直接用火來描述,因為相火比君火更加暴烈猛烈。所以說:相火是元氣的賊。
周子又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朱子亦曰: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此善處乎火也。人心聽命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靜。彼五火將寂然不作,而相火惟有裨補造化,以為生生不息之運用爾,何賊之有?或曰:《內經》相火注言少陰少陽矣,未嘗言及厥陰太陽,而吾子言之,何也?曰:足太陽少陰,東垣嘗言之矣,治以炒柏,取其味辛,能瀉水中之火是也。戴人亦言:膽與三焦尋火治,肝和包絡俱無異。
此歷指龍雷之火也。予亦備述天人之火,皆生於動,如上文所云者,實推廣二公之意。或曰:《內經》言火不一,往往於六氣中見之,言臟腑者未之見也。二公豈自有所據邪,子能為我言之乎?經曰:百病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之動而為變者,岐伯歷舉病機一十九條,而屬火者五,此非相火為病之出於臟腑者乎!考諸《內經》,少陽病為瘛瘲,太陽病時眩僕,少陰病瞀瘈暴喑,鬱冒不知人,非諸熱瞀瘈之屬火者乎!手少陽病惡寒鼓慄,膽病振寒,少陰病灑淅惡寒振慄,厥陰病灑淅振寒,非諸振鼓慄如喪神守之屬火者乎!少陽病嘔逆,厥氣上行,膀胱病沖頭痛,太陽病厥氣上衝胸,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少陰病氣上衝胸嘔逆,非諸逆衝上之屬火者乎!少陽病譫妄,太陽病譫妄,膀胱病狂顛疾,非諸燥狂越之屬火者乎!少陽病胕腫善驚,少陰病瞀熱吐酸,胕腫不能久立,非諸病胕腫疼酸驚駭之屬火者乎!又《原病式》曰:諸風掉眩,屬於肝火之動也;諸氣憤郁病痿,屬於肺火之升也;諸濕腫滿,屬於脾火之勝也;諸痛癢瘡瘍,屬於心火之用也;是皆火之為病出於臟腑者然也,註文未之發爾。
白話文:
周子又說:聖人以中正仁義來穩定人心,並以靜心為主。朱子也說:必須使道心始終作為一身的主宰,而人心則隨時聽命於道心,這就是將善火控制住。人心聽命於道心,並且能以靜心為主導,那麼五種火就會安靜地不再作亂,而相火就只會輔助天地運行,為生生不息的運作提供動力,哪裡會有什麼禍害呢?
有人問: 《內經》中所說的相火指的是少陰少陽,並沒有提及厥陰太陽,你為什麼要提呢?我說:足太陽少陰,東垣曾經說過,可以用炒柏來治療,因為柏樹的味道辛辣,能瀉掉水中之火。戴人也說:膽和三焦都以火來治療,肝和包絡也一樣。
這些都是指龍雷之火。我也詳細闡述了天人相應的火,它們都是由動而生,正如上文所說,這實際上是對兩位先生思想的擴展。有人問:《內經》中所說的火不止一種,往往在六氣中出現,而在臟腑中卻沒有看到,兩位先生是不是憑空杜撰的呢?你能為我解釋一下嗎?經書上說:百病都由風、寒、暑、濕、燥、火的運動而變化所致,岐伯列舉了十九種病機,其中屬於火的就有五種,這不就是相火在臟腑中導致疾病嗎?
考察《內經》,少陽病症狀為瘛瘲,太陽病症狀為時眩僕,少陰病症狀為瞀瘈暴喑,鬱冒不知人,這不都是屬於熱病瞀瘈,由火引起的嗎?手少陽病症狀為惡寒鼓慄,膽病症狀為振寒,少陰病症狀為灑淅惡寒振慄,厥陰病症狀為灑淅振寒,這不都是屬於振鼓慄如喪神守,由火引起的嗎?少陽病症狀為嘔逆,厥氣上行,膀胱病症狀為沖頭痛,太陽病症狀為厥氣上衝胸,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少陰病症狀為氣上衝胸嘔逆,這不都是屬於逆衝上,由火引起的嗎?少陽病症狀為譫妄,太陽病症狀為譫妄,膀胱病症狀為狂顛疾,這不都是屬於燥狂越,由火引起的嗎?少陽病症狀為胕腫善驚,少陰病症狀為瞀熱吐酸,胕腫不能久立,這不都是屬於病胕腫疼酸驚駭,由火引起的嗎?
再者,《原病式》中說:諸風掉眩,屬於肝火之動也;諸氣憤郁病痿,屬於肺火之升也;諸濕腫滿,屬於脾火之勝也;諸痛癢瘡瘍,屬於心火之用也;這些都是火在臟腑中引起的疾病,只是註文沒有發掘而已。
以陳無擇之通達,且以暖熾論君火,日用之火言相火,而又不曾深及,宜乎後人之不無聾瞽也。悲夫!
〔東垣〕胃虛則臟腑經絡俱病論《針經》本輸曰: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胃。小腸之穴在巨虛下廉,大腸之穴在巨虛上廉。此二穴皆在足陽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溉灌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胃氣不及,大腸、小腸無所稟受,故津液涸竭焉。
《內經》曰:耳鳴、耳聾,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故有此證,然亦止從胃弱而得之,故聖人混言腸、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謂混言腸、胃所生,亦有據乎?予應之曰:經云脾不及令人九竅不通,謂脾為至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充溢皮毛,散入四臟。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於臟腑,故有此症,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
白話文:
陳無擇雖然通達,但他只是用暖熾來論述君火,用日常生活中的火來比喻相火,並沒有深入探究,因此後人難免會有耳聾眼瞎的狀況。真是令人悲嘆啊!
《東垣》中提到,胃虛弱就會導致臟腑經絡都生病。《針經》本輸篇說: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陽小腸經,都屬於足陽明胃經。小腸的穴位在巨虛穴下緣,大腸的穴位在巨虛穴上緣。這兩個穴位都在足陽明胃經的三里穴下方。大腸主導津液,小腸主導液體,大腸和小腸都接受胃的營養氣,才能將津液輸送到上焦,滋潤皮毛,充實腠理。如果飲食不節制,胃氣不足,大腸和小腸就沒有營養供應,所以津液就會枯竭。
《內經》中說:耳鳴、耳聾,九竅不通,都是腸胃虛弱造成的。這是因為胃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經和手陽明大腸經,才會出現這些症狀。雖然只說從胃弱而得之,但聖人卻說「腸胃之所生」,也是有依據的。有人可能會問:你說聖人混言腸胃所生,也有依據嗎?我回答說:經書中說脾氣不足會導致九竅不通,是因為脾為至陰,接受胃的陽氣,才能將水穀之氣向上輸送到肺,充盈皮毛,散佈到四臟。現在脾沒有營養供應,不能將氣運行到臟腑,就會出現這種症狀,這就是脾虛導致九竅不通。
雖曰脾虛,亦胃之不足所致耳。或曰:經云五臟不利則九竅不通,此不言脾,不言腸,而言五臟,何也?予曰:此說與上二說無以異也。蓋謂脾不受胃之稟命,致五臟所主九竅不能上通天氣,皆閉塞不利,故以五臟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虛所致耳。然亦何止於此,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榮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豈一端盡之乎。
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胃氣者,穀氣也,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飲食、勞役所傷,自汗小便數,陰火乘土位,清氣不生,陽道不行,乃陰血伏火。
白話文:
雖然說脾虛,其實也是胃氣不足導致的。有人問道:經書上說五臟不利則九竅不通,這裏沒有提到脾和腸,卻說五臟,這是為什麼呢?我說:這個說法和上面兩種說法並沒有什麼不同。意思是說脾臟不能接受胃氣的滋養,導致五臟所主管的九竅不能向上通達天地之氣,都閉塞不通,所以就用五臟來概括。這三種情況,都是胃氣不足所導致的。然而,這也不僅僅如此,胃氣不足,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四肢都得不到滋養運化的氣血,就會百病叢生,怎麼能只說其中一端呢?
真氣又稱為元氣,是先天生來的精氣,沒有胃氣就無法滋養它。胃氣,就是穀氣、榮氣、運氣、生氣、清氣、衛氣、陽氣。還有天氣、人氣、地氣,都是三焦之氣,雖然說法不同,但其實都是一回事,不應該把他們當成不同的名稱和理論來看待。飲食、勞作過度都會傷氣,容易自汗、小便頻繁,陰火乘虛而入,清氣不能生髮,陽氣不能運行,就會形成陰血伏火。
況陽明胃土右燥左熱,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與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宮,變化為血者也。血者,脈之腑也,血亡則七神何依,百脈皆從此中變來也。人之百病,莫大於中風,有汗,則風邪客之;無汗,則陽氣固密,腠理閉拒,諸邪不能傷也。或曰:經雲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又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又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又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請析而解之?答曰:夫脾者,陰土也,至陰之氣,主靜而不動。胃者,陽土也,主動而不息。陽氣在於地下,乃能生化萬物,故五運在上,六氣在下。其脾長一尺掩太倉,太倉者,胃之上口也。
白話文:
陽明胃經偏燥熱,導致津液無法留存。尿液和汗液都帶走津液,而津液進入中宮會轉化為血液。血液是脈絡的根本,血液虧損,精氣神就無依傍,全身脈絡都會受到影響。人體百病之中,中風最為嚴重。出汗代表風邪入侵,不出汗則陽氣固守,身體抵抗力強,邪氣無法入侵。有人說,陽氣不足以克制陰氣,就會導致五臟氣逆,九竅不通。
脾胃虛弱也會造成九竅不通,稱為重強。五臟失調也會導致九竅不通。頭痛耳鳴、九竅不利,都是脾胃失調所致。
脾主陰土,性靜止;胃主陽土,性活動。陽氣在地下運行,才能生化萬物,因此五行運化在上,六氣運化在下。脾長一尺,掩蓋在胃口之上,胃口稱為太倉。
脾受胃稟,乃能熏蒸腐熟五穀者也。胃者,十二經之源,水穀之海也,平則萬化安,病則萬化危。五臟之氣,上通九竅。五臟稟受氣於六腑,六腑受氣於胃。六腑者,在天為風、寒、燥、濕、暑、火,此無形之氣也。胃氣和平,榮氣上升,始主濕熱。濕熱者春夏也,行陽二十五度,六陽升散之極,下而生陰,陰降則下行為秋冬,行陰道為寒涼也。胃既受病,不能滋養,故六腑之氣絕,以致陽道不行,陰火上行。
五臟之氣,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養皮膚血脈筋骨,故言五臟之氣已絕於外,是六腑生氣先絕,五臟無所稟受,而氣後絕矣。肺本收下,又主五氣,氣絕則下流與脾土疊於下焦,故曰重強。胃氣既病,則下溜。經曰:濕從下受之。脾為至陰,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竅之源,使不能上通於天,故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胃者,行清氣而上,即地之陽氣也。
白話文:
脾臟依靠胃的供給,才能將五穀消化吸收。胃是十二經脈的源頭,也是水穀的海洋,它運作正常,則身體各方面都能正常運作,反之,則身體容易出現問題。五臟的氣機向上通達九竅,五臟的氣息來自六腑,六腑的氣息來自胃。六腑對應天地六氣:風、寒、燥、濕、暑、火,這些都是無形的氣息。胃氣平和,精氣上升,首先影響濕熱。濕熱屬於春夏之氣,陽氣升至極點後轉為陰氣,陰氣下降,轉為秋冬之氣,表現為寒涼。如果胃病變,無法滋養六腑,六腑的氣息就會衰竭,陽氣無法運行,陰火上炎。
五臟的氣息各受一個腑的影響,才能滋養皮膚、血脈、筋骨。因此,當五臟的氣息衰竭時,是因為六腑先衰竭,五臟失去供給,氣息才會隨後衰竭。肺的功能是向下收斂,又主導五氣,氣息衰竭則會向下流動,與脾土堆積在下焦,導致身體沉重。胃氣病變,則精氣向下流動,經典中說:濕氣從下方進入身體。脾臟屬陰,本屬於地,是物質的土壤,向下填補九竅的源頭,使九竅無法通達上天。因此,五臟失調,九竅就會不通。胃負責向上輸送清氣,也就是地上的陽氣。
清陽成天,曰清陽出上竅,曰清陽實四肢,曰清陽發腠理者也。脾胃既為陰火所乘,穀氣閉塞而下流,即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利。胃之一腑病,則十二經元氣皆不足也,氣少則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則血虧,故筋骨皮肉血脈皆弱,是氣血俱羸弱矣。勞役動作,飲食飢飽,可不慎乎。
凡有此病者,雖不變易他疾,已損其天年,更加之針灸用藥差誤,欲不夭枉得乎。
〔《素》〕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臟。(《生氣通天論》)
白話文:
陽氣上升,稱之為清陽出上竅,也稱之為清陽實四肢,清陽使毛孔開合。脾胃被陰火所侵,穀氣阻塞向下流動,導致清氣無法上升,九竅因此受阻。胃這個臟腑一旦生病,十二經脈的元氣就都不足。氣少則津液無法運行,津液不運行則血液虧損,所以筋骨皮肉血管都變得虛弱,這就是氣血雙雙衰弱。勞動、飲食,不可不謹慎。
凡是患有這種病的人,即使沒有轉變成其他疾病,也已經損害了壽命。再加上針灸用藥的失誤,想要不夭折是不可能的。
陰陽的關鍵在於陽氣密閉才能堅固。陰陽失和,就如同春天沒有秋天,冬天沒有夏天,要讓陰陽和諧,這才是聖賢的境界。所以陽氣強盛但不能密閉,就會導致陰氣衰竭。陰陽平和,陽氣密閉,精神才能正常。陰陽分離,精氣就會衰竭。因為暴露在風寒中,就會生寒熱病。所以春天受風寒之邪,邪氣就會停留,造成腹瀉;夏天受暑熱之邪,秋天就會患瘧疾;秋天受濕氣之邪,就會向上逆而咳嗽,發展成痿厥;冬天受寒冷之邪,春天就會患溫病。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會損害五臟。
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岐伯對曰: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病。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東風生於春,病在肝,腧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腧在胸脅。西風生於秋,病在肺,腧在肩背。
北風生於冬,病在腎,腧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腧在脊。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臟;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蹺,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
白話文:
黃帝問道:天上有八種風,經脈也有五種風,這都是什麼呢?岐伯回答說:八種風能使邪氣入侵,導致經脈受邪,進而影響五臟,造成疾病。所謂「四時之勝」指的是,春天勝過長夏,長夏勝過冬天,冬天勝過夏天,夏天勝過秋天,秋天勝過春天,這就是四時之勝。東風生於春天,會使肝臟生病,病症會出現在頸項;南風生於夏天,會使心臟生病,病症會出現在胸脅;西風生於秋天,會使肺臟生病,病症會出現在肩背;北風生於冬天,會使腎臟生病,病症會出現在腰股。中央屬土,會使脾臟生病,病症會出現在脊背。所以春天容易得頭部疾病,夏天容易得臟腑疾病,秋天容易得肩背疾病,冬天容易得四肢疾病。因此春天容易流鼻血,仲夏容易得胸脅痛,長夏容易得腹瀉和寒症,秋天容易得瘧疾,冬天容易得痺症和厥症。所以冬天不要壓迫腳踝,春天不要流鼻血;春天不要得頸項病,仲夏不要得胸脅痛;長夏不要得腹瀉和寒症,秋天不要得瘧疾。
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金匱真言論》。「按蹺」二字非衍文,其上下必有脫簡。蓋即冬不藏精者,春必溫病之義也。)
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宜明五氣篇》)。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五臟生成篇》)
〔《靈》〕黃帝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何也?少俞曰:酸入於胃,其氣澀以收,上之兩焦,不能出入也。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則縮綣,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陰者,積筋之所終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白話文:
冬天不儲藏精氣,就會在春天生病,出現像風寒痺症、四肢厥冷、消化不良、腹瀉、以及汗出等症狀。因為精氣是人體的根本,儲藏在精氣中的能量,足以讓人在春天不受溫病的侵襲。
五種勞損會傷害身體,長時間看書會傷血,長時間臥床會傷氣,長時間坐著會傷肉,長時間站立會傷骨,長時間走路會傷筋,這就是五種勞損所造成的傷害。過度食用鹹味,會使血管凝滯、血液循環不暢,進而導致膚色改變;過度食用苦味,會使皮膚乾燥、毛髮脫落;過度食用辛味,會使筋腱緊繃、指甲枯黃;過度食用酸味,會使肌肉硬化、嘴唇乾裂;過度食用甜味,會使骨頭疼痛、頭髮脫落,這就是五味過度食用所造成的傷害。
黃帝問道:「酸味會傷筋,為什麼吃太多酸味食物會導致小便不通暢呢?」少俞回答:「酸味進入胃中,其性質收斂,會阻礙氣血流通,無法暢通上下兩焦。氣血無法流通就會留在胃中,胃中溫熱就會將酸味往下傳輸到膀胱。膀胱的組織薄弱而柔軟,遇到酸味就會收縮,導致水道阻塞,因此小便不通暢。腎臟是筋脈的最終歸宿,所以酸味會傷筋。」
黃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鹹入於胃,其氣上走中焦,注於脈,則血氣走之,血與咸相得則凝,凝則胃中汁注之,注之則胃中竭,竭則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脈者中焦之道也,故鹹入而走血矣。黃帝曰: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於胃,其氣走於上焦,上焦者,受氣而榮諸陽者也。姜韭之氣熏之,榮衛之氣不時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辛與氣俱行,故辛入而與汗俱出。黃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何也?少俞曰:苦入於胃,五穀之氣皆不能勝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齒者,骨之所終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復出,知其走骨也。黃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少俞曰:甘入於胃,其氣弱小,不能上至於上焦,而與谷留於胃中者,令人柔潤者也。胃柔則緩,緩則蟲動,蟲動則令人悗心,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
白話文:
黃帝問道:「鹹性入血,吃太多會讓人口渴,這是為什麼?」少俞回答:「鹹味進入胃中,它的氣息會上升到中焦,匯集到脈絡中,血液就會隨著鹹味流動。血液和鹹味相合就會凝結,凝結就會讓胃液無法順利流通,胃液流通不暢就會導致咽喉乾燥,所以舌根乾燥,容易口渴。血液循環是中焦的重要途徑,所以鹹味會進入血液。」
黃帝又問:「辛性入氣,吃太多會讓人心神不寧,這是為什麼?」少俞回答:「辛味進入胃中,它的氣息會到達上焦,上焦負責接收氣息,滋養陽氣。薑、韭等辛辣之物的氣息熏蒸上焦,陽氣無法及時調和,長久停留於心胸,就會讓人心神不寧。辛味和氣息相伴而行,所以辛味進入身體,也會隨著汗液排出。」
黃帝接著問:「苦性入骨,吃太多會讓人反胃嘔吐,這是為什麼?」少俞回答:「苦味進入胃中,五穀的氣息都無法抵擋苦味。苦味進入下脘,三焦的通道就會阻塞不通,因此會導致反胃嘔吐。牙齒是骨骼的末端,所以苦味進入身體後會到達骨骼,然後又從骨骼中出來,由此可知苦味會進入骨骼。」
黃帝最後問道:「甘性入肉,吃太多會讓人心神不寧,這是為什麼?」少俞回答:「甘味進入胃中,它的氣息微弱,無法到達上焦,會和食物殘渣留在胃中,讓人身體柔潤。胃部柔弱就會鬆弛,鬆弛就會讓蟲子滋生,蟲子滋生就會讓人心神不寧。甘味的氣息會外散到肉中,所以甘味會進入肉。」
(《五味論》)
〔《素》〕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陰陽應象論》)。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太陰陽明論》)
〔《靈》〕黃帝問曰:邪氣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氣之中人高下也。黃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無常。中於陰,則溜於府;中於陽,則溜於經。黃帝曰: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邪之中人,或中於陰,或中於陽,上、下、左、右,無有恆常,其故何也?岐伯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中人也,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
白話文:
天上的邪氣入侵人體,就會傷害五臟;水穀的寒熱變化,就會傷害六腑;地上的濕氣入侵人體,就會傷害皮膚、肌肉和筋脈。《素問》中記載,受到賊風虛邪侵襲,屬於陽氣受損;飲食不節、起居不規律,則屬於陰氣受損。陽氣受損則會侵入六腑,導致身體發熱、不時臥床、喘呼;陰氣受損則會侵入五臟,導致腹部脹滿、閉塞、腹瀉、長期腹瀉甚至出現腸澼。《太陰陽明論》中記載,黃帝問岐伯:邪氣入侵人體,該如何應對?岐伯答道:邪氣入侵人體,有高有低。黃帝又問:高低有界限嗎?岐伯答道:身體一半以上,屬於邪氣入侵;身體一半以下,屬於濕氣入侵,因此說邪氣入侵人體並無常規。入侵陰氣,就會流入府藏;入侵陽氣,就會流入經絡。黃帝又問:陰氣和陽氣,雖然名稱不同,但同屬一類,上下交匯,經絡互相貫通,如同環狀無端。邪氣入侵人體,有時入侵陰氣,有時入侵陽氣,上下左右,沒有固定規律,這是為什麼呢?岐伯答道: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都在面部。當人體虛弱、剛剛用力過度、或是在飲食汗出時,腠理疏鬆,就容易受到邪氣入侵。《靈樞》中記載。
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黃帝曰:其中於陰,奈何?岐伯曰:中於陰者,常從臂胻始。夫臂與胻,其陰皮薄,其血淖澤,故俱受於風,獨傷其陰。黃帝曰:此故傷其臟乎?岐伯曰:身之中於風也,不必動臟。
故邪入於陰經,則臟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容,故還之於腑,故中陽則溜於經,中陰則溜於腑。黃帝曰:邪之中人臟,奈何?岐伯曰:愁憂恐懼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有所墮墜,惡血留內;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
有所擊僕,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黃帝曰:五臟之中風,奈何?岐伯曰:陰陽俱感,邪乃得往。(《邪氣臟腑病形篇》)
白話文:
如果病邪入侵面部,就會影響陽明經;入侵項部,就會影響太陽經;入侵頰部,就會影響少陽經。此外,病邪入侵胸背兩側,也會影響相應的經絡。黃帝問道:「如果病邪入侵陰經,該怎麼辦?」岐伯回答:「病邪入侵陰經,通常從手臂和腿部開始。手臂和腿部的陰部皮膚薄,血液濕潤,容易受到風邪的侵襲,因此只會損傷陰經。」黃帝問道:「這樣會傷到臟腑嗎?」岐伯回答:「病邪入侵身體,不一定會直接影響臟腑。」
因此,如果邪氣入侵陰經,臟腑的氣機就會充實,邪氣入侵後無法容納,就會向外轉移到腑。所以,病邪入侵陽經,就會沿著經絡運行;病邪入侵陰經,就會向腑部轉移。黃帝問道:「如果邪氣入侵臟腑,該怎麼辦?」岐伯回答:「愁憂恐懼會傷心,形寒飲冷會傷肺,因為寒氣互相感應,內外都會受傷,所以氣逆而上行。如果跌倒或者惡血停留在體內,會傷肝。如果大怒,氣上不降,積在脅下,也會傷肝。如果被撞擊、醉酒後入房、汗出當風,會傷脾。如果用力過度、性生活過度、汗出後沐浴,會傷腎。」黃帝問道:「五臟都可能受到風邪的侵襲,該怎麼辦?」岐伯回答:「只要陰陽都受了風邪的影響,病邪就會侵入。」
黃帝曰:有一脈生數十病者,或痛或癰,或熱或寒,或癢或痹或不仁,變化無窮,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真氣?岐伯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也。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
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風者,其中人也淺,合而自去,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虛邪之中人也,灑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搏於骨,則為骨痹;搏於筋,則為筋攣;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搏於肉與衛氣相搏,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癢,留而不去則為痹,衛氣不行則為不仁。(《刺節真邪篇》)
白話文:
黃帝說:「有一種脈絡,能生出數十種病症,有的疼痛、有的長瘡,有的發熱、有的發冷,有的發癢、有的麻痺、有的失去知覺,變化無窮,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這些都是邪氣所導致的。」
黃帝說:「我聽說氣有真氣、正氣、邪氣之分,何謂真氣?」
岐伯回答:「真氣是我們從天生下來就有的,它與我們從食物中獲得的穀氣合在一起,充滿全身。」
黃帝又問:「何謂正氣?」
岐伯回答:「正氣指的是正常的風,它從某個方向吹來,既不是實風,也不是虛風。」
黃帝又問:「何謂邪氣?」
岐伯回答:「邪氣指的是虛風的賊氣傷害人體,它深入人體,不能自行消散。正風則深入人體淺層,自然就會消散。正風的氣息來得柔弱,無法戰勝真氣,所以就會自行消散。
虛邪深入人體,就會使人打噴嚏、身體顫抖,毛髮直立,毛孔張開。如果虛邪深入,與骨骼相搏,就會造成骨痺;與筋絡相搏,就會造成筋攣;與血管相搏,就會造成血脈閉塞,不通則會長瘡;與肌肉、衛氣相搏,陽氣盛則會發熱,陰氣盛則會發冷;發冷則真氣流失,流失則虛弱,虛弱則更冷。如果虛邪停留在皮膚之間,氣息外溢,毛孔張開,毛髮搖動,氣來回流動就會發癢,停留在一個地方不離開就會造成麻痺,衛氣不能流動就會造成失去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