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啟源》~ 卷之上 (5)
卷之上 (5)
1. (五)脾之經,脾脈本在肌肉,足太陰,濕,己土。
經曰:脾者,土也,諫議之官,主意與智,消磨五穀,寄在(胸)中,養於四旁,旺〔於〕四季,正主長夏,與胃為表裡,足太陰(陽明),是其經也。扁鵲云:脾病則面黃色痿,實則舌強直,不嗜食,嘔逆,四肢緩;虛則多澼喜吞,注痢不已。又脾虛,則精不勝,元氣乏力,手足緩弱,不能自持。
其脈來似流水,曰太過,病在外(也);如鳥距,曰不及,病在內。太過令人四肢沉重,言語謇澀;不及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緩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腫脹,溏泄不時,夢中飲食。脾脈來而和柔者,如雞踐地,曰平;來實而滿,〔稍〕數,如雞舉足,曰病;又如鳥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曰死。
中風則翕翕發熱,狀如醉人,腹中〔煩〕滿,皮肉〔瞤瞤〕(而起),〔其脈〕阿阿然〔緩〕,曰平;〔反〕弦急者,肝〔來〕克脾也,真鬼相遇,大凶之兆也。又微澀〔而〕短者,肺乘於脾,不治自愈;又沉而滑者,腎來乘脾,亦〔為不〕妨。又浮而洪,心來生脾,不為疾耳。
脾病色黃體重,失便,目直視,唇反張,爪甲青,四肢沉,吐食,百節疼痛不能舉,其脈〔當〕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青,死不治。又脾病,其色黃,飲食不消,〔心〕腹脹滿,體重節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者,可治。脾氣虛,則大〔便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為五色注痢下也。
又積在其中,久不愈,四肢不收,黃疸,食不為「肌膚」,氣〔滿〕脹喘喘而不〔定〕也。脾實則時夢築牆垣蓋屋,盛則夢歌樂,虛則夢飲食不足。厥邪客於脾,則夢大澤丘陵,風雨〔壞屋〕。脾脹則善噦,四肢急,體〔重〕,不食善〔噫〕。脾病〔日昳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靜。
脈急甚,則瘛瘲;微急,則膈中不利,食不下而還出。緩甚,則痿厥;微緩,則風痿,四肢不〔收〕。大甚,〔則〕暴僕;微大,〔則痹疝〕,氣〔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小甚,則寒熱作;微小,則消〔癉〕。滑甚,則頹疝;微滑,則蟲毒,腸鳴中熱。澀甚,則腸㿗;微澀,則〔內〕潰下膿血。
脾脈至,大而虛,則有積。脾(氣)絕,則十日死。唇焦枯無〔紋理〕,(面)青黑者,脾先(死)。脾病,面黃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口,半年死;色如枳實〔者〕,一(日)死,吉凶休咎,皆〔見〕其色出〔於〕部〔分〕也。又口噤唇青,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持,大小便利無休歇,飲食不入,七日死。
又唇雖痿黃,語聲〔囀囀〕者,尚可治。脾病,(水)氣久不去,腹中痛鳴,徐徐熱汗出,其人〔本意寬〕緩,(今反急,怒語而鼻笑),不能答人,此不過一(日),禍必至矣。又脾中寒熱,則使人腹中痛,不下食,病甚〔舌〕強語澀,轉〔筋〕卵〔縮〕,〔陰股〕腹中引痛,身重,不思食,膨脹,變則水泄不能臥者,十死不治。
白話文:
[(五)脾臟的經絡,脾臟的脈絡主要在肌肉中,屬於足太陰,與濕氣相關,屬己土。]
經典說:脾臟是土的象徵,就像是朝廷中的諫議官,負責思考與智慧,負責消化五穀,它位於胸部,並影響四周,四季中它的作用最旺盛,特別是在夏季末期,它與胃相輔相成,分別是足太陰(脾)和足陽明(胃)的經絡。扁鵲說:脾臟生病會導致面色萎黃,實證時舌頭僵硬,食慾不振,嘔吐,四肢無力;虛證時,會有多次清潔口腔的習慣,長期拉肚子。脾虛時,精力無法維持,元氣不足,手腳無力,無法自我支撐。
其脈搏像流水一樣,這被稱為過度,表示病在體表;如果像鳥的爪子一樣,這被稱為不足,表示病在體內。過度會讓人四肢沉重,說話困難;不足會讓人腹部脹滿,沒有食慾,手腳無力,口中有口水,四肢腫脹,經常性腹瀉,在夢中進食。脾脈柔和的,像雞在地面行走,這是正常的;如果堅實且頻率較高,像雞抬腿,這是病態;如果像鳥啄食,像鳥的爪子,像屋頂漏水,這表示死亡。
中風時,會感到全身發熱,就像喝醉酒一樣,腹部會感到飽脹,皮膚肌肉會顫抖,脈搏緩慢,這是正常的;如果脈搏變得緊繃,表示肝臟正在侵蝕脾臟,這是極為危險的跡象。如果脈搏微弱且短促,表示肺部正在影響脾臟,但這種情況通常可以自愈;如果脈搏深沉且滑順,表示腎臟正在影響脾臟,這種情況通常不會造成問題。如果脈搏浮動且強烈,表示心臟正在滋潤脾臟,這種情況通常不會造成問題。
脾臟生病時,面色會呈現黃色,身體會感到沉重,排便困難,目光直視,嘴脣會反向張開,指甲會呈現青色,四肢會感到沉重,會嘔吐食物,全身關節都會感到疼痛無法移動,脈搏應該浮大而緩慢,現在反而變得緊繃,面色青色,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另外,脾臟生病,面色會呈現黃色,飲食消化不良,腹部會感到脹滿,身體會感到沉重,關節會感到疼痛,排便困難,小便不順暢,脈搏微弱且長,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脾氣虛時,會有腹瀉,小便頻繁,汗水不斷,五種體液會大量流失,形成五色的痢疾。
另外,如果病氣積聚在體內,長時間無法康復,四肢會失去控制,出現黃疸,食物無法滋養身體,腹部會感到脹滿且呼吸困難,脾臟實時,會夢到砌牆或蓋房子,旺盛時會夢到歌舞,虛弱時會夢到飲食不足。如果邪氣進入脾臟,會夢到大片的湖泊山丘,風雨交加,房屋倒塌。脾臟脹大時,會感到噁心,四肢緊繃,身體沉重,食慾不佳,常打嗝。脾臟疾病在傍晚時會好轉,在清晨時會加重,在中午時會穩定,在下午時會安靜。
脈搏非常緊繃,會導致抽搐;稍微緊繃,會導致膈肌功能障礙,食物難以下嚥且會反胃。脈搏非常緩慢,會導致肌肉萎縮和昏厥;稍微緩慢,會導致風濕萎縮,四肢無法移動。脈搏非常強烈,會導致突然倒下;稍微強烈,會導致麻痺和疝氣,腸胃外有大量膿血。脈搏非常微弱,會導致寒熱交加;稍微微弱,會導致消耗性疾病。脈搏非常滑順,會導致疝氣;稍微滑順,會有蟲害和毒素,腸鳴和腹部熱感。脈搏非常遲滯,會導致腸道梗阻;稍微遲滯,會導致內部潰瘍和膿血。
脾臟的脈搏大而虛弱,表示有病氣積聚。脾氣絕望時,十天內就會死亡。嘴脣乾燥無紋理,面色青黑,表示脾臟先一步死亡。脾臟生病,面色黃色眼睛紅色,是可以治療的;青黑色進入口部,半年內會死亡;面色像枳實,一天內會死亡,吉凶禍福,都可以從面色看出來。另外,嘴巴緊閉嘴脣青色,四肢像山一樣沉重,無法自我支撐,大小便頻繁且無法停止,無法進食,七天內會死亡。
另外,即使嘴脣萎縮黃色,語音清晰,還是可以治療的。脾臟生病,水分長時間無法排出,腹部會感到疼痛且響聲,慢慢會有熱汗,此人本性寬厚緩慢,現在卻變得急躁,說話時鼻音重且笑聲大,無法回答問題,這種情況不會超過一天,災禍即將來臨。另外,脾臟中寒熱交加,會導致腹部疼痛,無法進食,病情嚴重時舌頭僵硬,說話困難,肌肉緊繃,睪丸收縮,大腿和腹部會感到疼痛,身體沉重,不想進食,腹部膨脹,水瀉且無法躺下,這種情況十死無救。
脾臟熱,面色會呈現黃色眼睛紅色,季脅會感到疼痛和脹滿;脾臟冷,會吐口水且無法進食,四肢疼痛,滑瀉不止,手腳冰冷,嚴重時會像發燒一樣發抖。在治療時,必須清楚瞭解脈搏和症狀,然後再投藥,這是脾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的方法。
《主治備要》說:脾臟生病時,舌頭會感到僵硬,進食時會嘔吐,胃部會感到疼痛,腹部會感到脹滿且打嗝,排便後會感到舒適,身體會感到沉重。脾臟引起的疾病包括:舌頭疼痛,身體無法移動,無法進食,心情煩躁,心臟下方會感到緊繃和疼痛,寒熱交加,腹瀉,水腫黃疸,無法躺下,站立困難,大腿內側腫脹,腳趾無法使用。脾臟怕濕,應該吃苦味食物來乾燥,例如白朮;脾臟虛弱時,可以用甘草和大棗等補品;脾臟實時,可以用枳殼來清熱;如果沒有其他症狀,脾臟虛弱時可以用錢氏益黃散,脾臟實時可以用瀉黃散。心臟是脾臟的母親,可以用炒鹽來滋補;肺部是脾臟的孩子,可以用桑白皮來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