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素

《醫學啟源》~ 卷之下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14)

1. 5.寒沉藏

味之厚者,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咸〕、寒是也。

大黃,味苦氣寒,其性走而不守,瀉〔諸實〕熱不通,下大〔便〕,盪滌腸胃中熱,專治〔不大便〕。《主治秘〔要〕》云:性寒味苦,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四:去實熱一也。除下焦濕二也。推陳致新三也。消宿食四也。用之須酒浸煨熟,寒因熱用也。又云:苦,純陰,熱淫所勝,以苦瀉之。酒浸入太陽,酒洗入陽明,余經不用。去皮銼用。

黃柏,氣寒味苦,治腎水膀胱不足,諸痿厥,腰〔腳〕無力,於黃耆湯中〔少〕加用〔之〕,使兩足膝中氣力湧出,痿軟即時去矣。蜜炒此一味,為細末,治口瘡如神,癱瘓必用之藥也。《主治秘〔要〕》云:性寒味苦,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六:瀉膀胱龍火一也。

利〔小便熱結〕二也。〔除〕下焦濕腫三也。治痢先見血四也。〔去〕臍〔下〕痛五也。補腎〔氣〕不足,壯骨髓六也。二制〔則〕治上焦,單制〔則〕治中焦,不制〔則〕治下焦也。又云:苦厚微辛,陰中之陽,瀉膀胱,〔利下竅〕。去皮用。

黃芩,氣寒,味微苦,治肺中濕熱,療上熱目中腫赤,瘀血壅盛,必用之藥,泄肺中火邪,上逆於膈上,補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也。《主治秘〔要〕》云:性涼,味苦甘,氣厚味薄,浮而〔降〕,陽中陰也。其用有九:瀉肺經熱一也。夏月須用二也。去諸熱三也。上焦及皮膚風熱風濕四也。

婦人產後,養陰退陽五也。利胸中氣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及脾諸濕八也。安胎九也。單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又云:苦,陰中微陽,酒炒上行,主上部積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謂此也。去皮銼用。

黃連,氣寒味苦,瀉心火,除脾胃中濕熱,治煩〔躁〕噁心,鬱熱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滿,〔必用藥也〕仲景〔治〕九種心下痞,〔五等〕瀉心湯皆用之。《主治秘〔要〕》云:性寒味苦,氣味〔俱〕厚,可升可降,陰中陽也。其用有五:瀉心熱一也。去上焦火二也。諸瘡必用三也。去風濕四也。赤眼暴發五也。去須用。

石膏,氣寒,味辛甘,治〔足〕陽明經中熱、發熱、惡〔熱〕、躁熱、〔日〕晡潮熱,自汗,小便濁赤,大渴引飲,身體肌肉壯熱,苦頭痛之藥,白虎湯是也。善治本經頭痛,若無此有餘〔之〕證,醫者不識而〔誤用〕之,〔則〕不可勝救也。《主治秘〔要〕》云:性寒味淡,氣味俱薄,體重而沉降,陰也,乃陽明經大寒藥,能〔傷〕胃〔氣〕,令人不食,非腹有極熱者,不宜輕用。又云:辛甘,陰中陽也,止陽明頭痛,胃〔弱者〕不可服,〔治〕下牙痛,用香芷為引。

白話文:

味道濃厚的藥物,屬於陰性中的陰性,味道濃則容易使藥性向外發散。像是酸味、苦味、鹹味和寒性的藥物就屬於這類。

大黃,味道苦、藥性寒,藥性走動而不停留在某處,可以瀉除各種實熱不通的情況,使大便通暢,清除腸胃中的熱邪,專門治療便秘。《主治秘要》說:它的藥性寒涼,味道苦,氣味都厚重,藥性往下沉降,屬於陰性。它的作用有四個:一是去除實熱,二是去除下焦的濕氣,三是推動新陳代謝,四是消除積食。使用時需要用酒浸泡後煨熟,這是利用熱來引導寒性藥物的作用。又說:苦味,屬純陰,可以瀉除因熱邪過盛導致的疾病。用酒浸泡可以使藥力進入太陽經,用酒洗則可以使藥力進入陽明經,其他經脈則不用。要去皮,並切成小塊使用。

黃柏,藥性寒涼、味道苦,可以治療腎水和膀胱的不足,各種痿症和厥症,以及腰腿無力。在黃耆湯中少量加入黃柏,可以使兩腿膝部的氣力湧出,痿軟無力的狀況立刻消失。將黃柏用蜂蜜炒過,再磨成細末,可以神奇地治療口瘡,也是治療癱瘓的必用藥。《主治秘要》說:它的藥性寒涼,味道苦,氣味都厚重,藥性往下沉降,屬於陰性。它的作用有六個:一是瀉除膀胱的龍火,二是利小便,解除小便不暢的熱結,三是去除下焦的濕腫,四是治療先見血的痢疾,五是去除肚臍以下的疼痛,六是補腎氣不足,強健骨髓。經過不同炮製方式,可以分別治療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疾病。又說:味道苦厚,略帶辛味,屬於陰性中的陽性,可以瀉除膀胱的邪熱,使下竅通暢。使用時要去皮。

黃芩,藥性寒涼,味道微苦,可以治療肺中的濕熱,治療上熱引起的眼睛紅腫,以及瘀血壅盛的狀況,是必須使用的藥物,可以發散肺中的火邪,使上逆的火氣下降,還可以補充膀胱寒水不足,滋養化源。《主治秘要》說:它的藥性涼,味道苦甘,氣厚而味薄,藥性上浮而下降,屬於陽性中的陰性。它的作用有九個:一是瀉除肺經的熱邪,二是夏天必須使用,三是去除各種熱邪,四是治療上焦以及皮膚的風熱風濕,五是幫助產後婦人滋養陰氣,退散陽熱,六是疏通胸中的氣機,七是消除膈上的痰液,八是去除上焦和脾臟的各種濕氣,九是安胎。單獨炮製、多次炮製或不經炮製,可以分別作用於上焦、中焦和下焦。又說:味道苦,屬於陰性中的微陽,用酒炒過後藥性上行,主要治療上部的積血,必須用它才能去除。肺氣上逆時,要趕快食用苦味的藥物來發散,就是這個道理。使用時要去皮,並切成小塊。

黃連,藥性寒涼,味道苦,可以瀉除心火,去除脾胃中的濕熱,治療煩躁噁心,以及鬱熱在中焦導致的想吐、心下痞滿等症狀,是必須使用的藥物。張仲景治療九種心下痞的方劑,如五種瀉心湯都使用了黃連。《主治秘要》說:它的藥性寒涼,味道苦,氣味都厚重,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屬於陰性中的陽性。它的作用有五個:一是瀉除心火,二是去除上焦的火邪,三是各種瘡瘍必須使用,四是去除風濕,五是治療突發的紅眼病。使用時要去須根。

石膏,藥性寒涼,味道辛甘,可以治療足陽明經的熱邪,如發熱、怕熱、躁熱、午後潮熱,以及自汗、小便混濁發紅、口渴喜飲、身體肌肉壯熱、頭痛等症狀,白虎湯就是以石膏為主要藥物的方劑。它善於治療本經的頭痛。如果沒有這些熱邪過盛的症狀,醫生不認識而誤用,則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主治秘要》說:它的藥性寒涼,味道淡,氣味都薄,體重而沉降,屬於陰性,是陽明經的大寒之藥,能夠損傷胃氣,使人沒有食慾,如果不是腹部有極嚴重的熱邪,不應該輕易使用。又說:味道辛甘,屬於陰性中的陽性,可以止陽明經的頭痛,胃虛弱的人不可以服用,可以治療下牙痛,用香芷作為引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