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素

《醫學啟源》~ 卷之中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17)

1. (四)火

八正散:

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痛,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大黃(麵裹煨乾用),瞿麥,木通,萹〔蓄〕,車前子,山梔,甘草(炙),滑石(以上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些子),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小兒量力與之。

洗心散:

治風壅壯熱,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節煩疼,熱氣上衝,口苦唇焦,咽喉腫痛,痰涎壅滯,涕唾稠黏,心神煩躁,眼澀睛疼,及寒〔熱〕不調,鼻塞聲重,咽乾多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大便閉硬宜服。

大黃(麵裹煨淨用),甘草(炙),當歸(去苗洗),芍藥,麻黃(去根),荊芥穗(各半兩),白朮(三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至七分,(內硝更上火煎一二沸)〔去滓,溫服。如小兒麩豆瘡疹,欲發先狂語,多渴,及驚風積熱,可服一錢,並臨臥服。如大人五臟壅實,欲要溏轉,加至四五錢,乘熱服之。〕

〔調胃承氣湯〕:

治胃中熱實而下滿,一切胃經實熱者,皆可服之。

大黃(炙半兩),芒硝(半兩),大黃(半兩)

《內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芒硝鹹寒以除熱,大黃苦寒以蕩實,甘草甘平以助二物,推陳致新法也。

上件銼如麻豆大,水一盞,煮二味至七分,去滓,納硝更上火煎一二沸,服之。

大承氣湯:

治痞滿燥實,地道不通。

大黃(苦寒,一兩),厚朴(苦寒薑製二兩),芒硝(鹹寒一合),枳殼(五個去穰麩炒)

〔《內經》曰:燥淫於內,所勝以苦下之,大黃枳實之苦,以除燥熱。又曰:燥淫於內,治以苦溫,厚朴之苦下燥結。又曰:熱淫所勝,治以鹹寒,芒硝之咸,以攻鬱熱蘊結。〕

上四味,以水五升,先煮二味,取三升,去滓,納大黃,取二升,去滓,入芒硝,更上火微煎一二沸,分二服,得下勿服余者。方內去硝,即小承氣湯也,治證同。

柴胡飲子:

解一切肌熱、蒸熱、積熱,及寒熱往來,蓄熱或寒戰,及傷寒發汗不解,或不經發汗傳受,表裡俱熱,口乾煩渴,或表熱入里,下證未全,下後熱未〔除〕,及汗後餘熱、勞復,或婦人經病不快,產後但有如此之證,並宜服之,乃氣分熱也。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炙),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小兒分三服,不拘時日,三服除病為度,熱〔甚者〕加服。

白虎湯:

方〔見〕前〔暑熱〕內,此方加甘草半兩。

桃仁承氣湯:

白話文:

(四)火

八正散:

治療大人小孩心經邪火,各種積聚的毒素引起的症狀,例如咽喉乾燥口渴,非常渴想喝水,心慌臉紅,煩躁不安,眼睛紅痛,嘴唇乾裂流鼻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也治療小便赤澀,或排尿困難不通暢,以及熱淋、血淋,都適合服用。

藥方:大黃(用麵粉包裹煨乾)、瞿麥、木通、萹蓄、車前子、山梔子、炙甘草、滑石(以上各一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加入少許燈芯草,煎煮至七分,過濾藥渣溫服,飯後睡前服用。小孩要根據體力酌量服用。

洗心散:

治療風邪壅盛導致的壯熱,頭痛目眩,肩背拘緊,四肢關節疼痛,熱氣上衝,口苦嘴唇乾裂,咽喉腫痛,痰涎壅滯,鼻涕唾液黏稠,心神煩躁,眼睛澀痛,以及寒熱不調,鼻塞聲音嘶啞,咽喉乾燥口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等症狀。

藥方:大黃(用麵粉包裹煨淨)、炙甘草、當歸(去苗洗淨)、芍藥、麻黃(去根)、荊芥穗(以上各半兩)、白朮(三錢半)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加少許生薑、薄荷一起煎煮至七分,加入芒硝再煎煮一、二沸,過濾藥渣溫服。如果小孩患有麩豆瘡疹,將要發病前出現狂語、口渴,以及驚風積熱,可以服用一錢,睡前服用。如果大人五臟壅塞積實,想要通便,可以增加到四、五錢,趁熱服用。

調胃承氣湯:

治療胃中熱邪積聚而導致下腹脹滿,所有胃經實熱症狀都可服用。

藥方:炙大黃(半兩)、芒硝(半兩)、大黃(半兩)

說明:《內經》說:體內熱邪盛,要用鹹寒的藥物治療,再輔以苦甘的藥物。芒硝鹹寒,可以去除熱邪;大黃苦寒,可以瀉去積聚;甘草甘平,可以輔助前兩種藥物,促進新陳代謝。

用法: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用一杯水,先煮大黃和甘草至七分,過濾藥渣,加入芒硝,再用大火煎煮一、二沸,服用。

大承氣湯:

治療胸腹痞滿燥熱,大便不通。

藥方:大黃(苦寒,一兩)、厚朴(苦寒,用薑汁炮製,二兩)、芒硝(鹹寒,一合)、枳殼(五個,去掉瓤,炒至微黃)

說明:《內經》說:體內燥熱盛,要用苦味藥物瀉下,大黃、枳實的苦味,可以去除燥熱。又說:體內燥熱盛,要用苦溫的藥物治療,厚朴的苦味可以瀉下燥結。又說:體內熱邪盛,要用鹹寒的藥物治療,芒硝的鹹味,可以攻破鬱熱積聚。

用法:將四味藥材,用五升水,先煮厚朴與枳殼,煎至三升,過濾藥渣,加入大黃,煎至二升,過濾藥渣,加入芒硝,再用大火略煎一、二沸,分二次服用,大便通了就不要再服了。方中去掉芒硝,就是小承氣湯,治療的症狀相同。

柴胡飲子:

治療各種肌膚發熱、蒸熱、積熱,以及寒熱往來,積熱或寒戰,以及傷寒發汗後症狀未解,或未經發汗而傳至裡證,表裡俱熱,口乾煩渴,或表熱入裡,下焦症狀未完全消失,瀉下後熱邪未除,以及發汗後餘熱未消、勞累後復發,或婦女經期不適,產後出現類似症狀,都適合服用,這是氣分有熱的症狀。

藥方:柴胡、人參、黃芩、炙甘草、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加三片生薑,煎煮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小孩分三次服用,不拘時日,三次服用痊癒為度,熱邪較重的可以增加服用量。

白虎湯:

藥方見前(暑熱)內,此方加甘草半兩。

桃仁承氣湯: (內容省略)